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美好社會三部曲:我們追逐的中國夢(簡體書)
滿額折

美好社會三部曲:我們追逐的中國夢(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5 元
定價
:NT$ 210 元
優惠價
87183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我們追逐的中國夢:美好社會三部曲》由《21世紀經濟報道》策劃實施,以“中國夢”與構建美好社會為主題,以剖面的形式,截取了2020、2030、2049三個時間節點,以“美好社會的十九個愿景”、“觀念美好社會”、“再造文明美好社會”三部分層層遞進,勾勒了實現“美好社會”的清晰路徑。

作者簡介

《21世紀經濟報道》是南方報業集團下屬中國最大的商業報紙媒體,是中國商業報紙的領導者。致力于服務最優秀的人群,是在世界經濟界最受關注的中國經濟類周報。

名人/編輯推薦

《我們追逐的中國夢:美好社會三部曲》是吳敬鏈等權威專家就大眾目前最關心的中國改革前景問題、政府轉型、城鎮化與環境保護問題,社保、醫療、教育、交通等諸多熱點進行了解答;李銀河、王澍等專家從文化層面對美好社會形態做了分析;公正、文化重建等社會學意義的“美好社會”內容也在書中有充分研討。

目次


眺望未來
策劃手記
改革紅利與美好社會之2020年代
觀念美好社會之2030年代
再造文明美好社會之2049年代
【美好社會之2020年代】
美好社會的19個愿景
一、中等收入國家
2020年中國將進入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專訪北京大學中國國民經濟核算與經濟增長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
二、經濟目標面臨大調整
人均GDP在5000美元以上時兩位數增長不現實
——專訪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張卓元
三、社會主義市場體制建立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即是經濟改革的頂層設計
——專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
浙江民營經濟在市場經濟發展中優劣勢并存
——吳敬璉的10年浙江市場經濟考察史
四、法治中國
法治中國需找到一種平衡
——專訪中國人民大學法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朱景文
規范公權力推行法治“GDP”
——專訪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
五、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是超越工業文明的社會文明形態
——專訪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
閔行樣本:工業重鎮的生態探索
六、后工業化時代
2020年,中國邁向工業強國要過“檻”
——專訪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金碚
七、城鎮化大戰略
城鎮化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大戰略
——專訪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占斌
八、農業現代化
解決土地問題的根本在于調整國民收入分配
——專訪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張曉山
農地產權改革的最好窗口期是2020年
九、信息化社會
中國信息化道路要同時實現兩個轉變
——專訪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周宏仁
十、政府轉型
下一個十年要改革政府與社會、市場的關系
——專訪《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周瑞金
大部制改革前后
十一、社會管理
社會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專訪廣東省社會創新咨詢委員會主席蔡禾
十二、創新型國家
創新型國家:夢想如何照進現實
科技體制改革:要跨越“三重門”
十三、財政可持續
未來應建立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財政體制
——專訪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
2020年,財政收支平衡策
十四、教育公平
“到2020年,教改會有更多突破”
——專訪教育部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體制改革室副主任王烽
義務教育需均衡發展
——對話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楊東平
十五、社保全覆蓋
社保制度改革不能再碎片化
——專訪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
收支差之擾
——上海社保改革調查
有需無供的現實困境“老有所養”的北京嘗試
十六、病有所醫
2020年中國健康要達到的目標
——專訪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中國項目”主任、“健康中
國2020”戰略規劃專家組成員劉遠立
醫保基金“穿底”之問:三年后大病醫保誰來埋單
十七、城鄉統籌
城鄉統籌發展先改戶籍制度
——專訪全國政協委員、同濟大學城市規劃系主任唐子來
城鄉統籌蘇州樣本調查
十八、老齡化大國
人口老齡化是重大經濟問題
——專訪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經濟系統分析室主任李軍
全面考量中國人口政策
上海養老服務體系樣本
十九、能源安全
在開放的格局中維護能源安全
——專訪國務院研究室綜合經濟司副司長范必
能源消費要走清潔化道路
——專訪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大地
【美好社會之2030年代】
觀念美好社會
一、新時代移民
中國是一個在移民上很開放的民族
——專訪上海大學教授劉玉照
二、家庭投資
家庭資金將化整為零
——專訪美國得克薩斯農工大學經濟系教授甘犁
三、城鄉“等價值”居住體
可持續的、更生態及有價值的生活方式
——專訪中國美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院長王澍
四、個體式生活方式興起
2030年家庭的勢力會下降
——專訪社會學家李銀河
五、信息世界的主航道有無中國席位
未來是什么
六、人文養成
秋風:儒家所構想的未來世界是開放的
七、智性出行
未來的交通應該更安全和安靜
——專訪同濟大學教授潘海嘯
八、或文學或市埸
吳子林:明天會出現什么樣的詞
九、創新讓社會更美好
周紅云:社會創新是美好社會的組成部分
十、藝術的走向
藝術最好的狀態就是讓人無法預測的狀態
——專訪美術家邱志杰
十一、“綠色”的資本化
鄭思齊:環境壓力將是“三明治”結構
【美好社會之2049年代】
再造文明美好社會
一、正義與世界
阿瑪蒂亞·森:從區域到全球
正義是衡量一個社會是否健康良序的最重要標準
——專訪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何懷宏
二、美好社會需要多元化價值
——專訪文化學者王焱
未來需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這道“檻”
三、中國崛起
在這個互相競逐的時代,中國會是主角
——專訪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亞洲研究中心高級客座研究員馬丁·雅克
大國崛起應“緩而穩”
——專訪《毛澤東傳》作者、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研究員羅斯·特里爾
中國崛起何以是和平的
——專訪紐約大學政治學系資深教授熊玠
四、追尋現代
希望2049年的中國有盛世之象
——專訪復旦大學思想史中心主任丁耘
五、共同富裕的美好理想
羅崗:從勤勞革命到共同富裕
六、舊邦新命
中國文化隱含的創造優勢
——專訪文化學者戴景賢
七、美好社會的社會理想
謝茂松: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八、儒學觀念的美好社會
儒學復興:想象更美好的生活
——專訪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楊立華
九、傳統在未來
構建中國文化的評判標準
——專訪紐約大學東亞系教授張旭東

書摘/試閱



《21世紀經濟報道》(以下簡稱問):如果我們認為近30年在中國家庭中的性與婚姻關系在功能和結構上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其可見主要指標什么?
李銀河(以下簡稱答):我們一般做城市的趨勢研究,我覺得大致是兩個,一是家庭小型化,或者說核心家庭化。1970年代當時主干家庭(三代同住)的比例很大,那個時候最高的有20%—30%,而現在核心家庭就是一對夫妻加上未婚孩子,核心家庭比例發生了變化。第二是單身家庭增多,原來3%左右,2007年我們的調查已達12%,當時是全國五大城市的調查,基本可以推論到五個城市的家庭,一個城市大概有800個樣本,一共4000個家庭。而我們關于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訪談而不是定量研究。我覺得應該說觀念多元化了,人們對各種關系接納程度高了很多,對婚前性行為的看法變化最大。1989年在北京(有婚前性行為)的隨機樣本是15%,2011年清華大學做過一個研究已經達到71%。童貞觀念變化最大,現在人們已經不太遵守古老的童貞觀了。
問:在2030年前后進人性和婚姻的城市和農村人群,假如我們認定他們出生于近幾年,大體上將沿襲上述變化的什么后果?
答:一個是離婚率會繼續升高,從這幾十年來看這是趨勢性的。上世紀70年代的離結率(當年離婚數除以結婚數)大約2%,現在可能在20%上下。二是進入婚姻的人可能會少,單身人群會擴大,最近15年全世界獨居人口上升了81%,這大概是西方機構的調查。1996年全球適齡單身人群1.53億,現在是2.77億。再比如在美國單身家庭占34%,日本占到40%。中國的獨居人群也在擴大,有一個不準確的數字說“全國過億”。
我覺得,因此社會會變得更加個人本位。原來我們認為中國是相對家庭本位的社會,大家都把家庭看成主要價值。個人本位的比例越來越加重了,很多人就是為了快樂。當然現在農村的祠堂等家族儀式,城市里修家譜之類的事情似乎也很多,但是總的來說家族的勢力還是下降的,這是都市化的過程。大家都很分散了。在村里會有這種活動。現在中國還有一些單姓村,他們就會有很多活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