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從紅星胡同到“798”(簡體書)
滿額折

從紅星胡同到“798”(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6 元
定價
:NT$ 276 元
優惠價
87240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攝影新批評叢書》以跨學科的視角對中國當代攝影的現象和特征進行梳理和思考,以攝影批評、攝影史研究、隨筆以及訪談等靈活多樣的文本樣式,全面呈現中國攝影歷史與現狀的文化圖景。本書為《攝影新批評叢書》之一。從編輯到主編,從媒體人到策展人,從體制內到體制外,從紅星胡同到“798”,全書通過著名策展人那日松二十年攝影從業生涯的回顧,以親歷者的視角,還原了中國攝影近二十年來的一些重大節點。其中,既有作者作為媒體人的采訪、隨筆,也有作者作為策展人的被訪、評論,一段平常而又波瀾起伏的人生經歷,幾許對中國攝影良性健康發展的期望,這是個人的從業生涯,也是中國攝影前行的印記。

作者簡介

那日松,北京798映藝術中心/映畫廊藝術總監。《像素》雜志主編。曾多次擔任國內外攝影節策展人。策劃多個大型攝影展覽。主編和策劃多本重要攝影書籍、畫冊。

名人/編輯推薦

《攝影新批評叢書:從紅星胡同到"798"》是作者從事攝影專業工作20多年來的文章選編,有作者作為編輯時跟攝影家的訪談,也有作者成為策展人之后,媒體對作者的采訪,以及作者寫的眾多展覽前言中的摘選,另外就是發表在專業媒體和個人博客上的攝影評論和隨筆。

目次


第一輯攝影的故事
在“紅星茶座”的日子里
2001年,我和《攝影之友》
《 PHOTO》雜志中文版的故事
第二輯在路上
策展人要突顯和提升作品的品質
映畫廊更像是一個“媒體”
影像專題:對話那日松
向攝影致敬
技術之美
觀念攝影,我們缺的不是一般多
中國攝影市場還處在自娛自樂的階段
中國的影像市場缺的不是畫廊
策展人像導演,創意要不斷打磨
在路上—那日松訪談
那日松:當攝影來敲門
映畫廊主人與他的“明星”貓
第三輯評論與隨筆
漫話中國攝影節
風的旅人—《四季—西藏農民的日常生活》策展前言
影像的力量—《紫禁城國際攝影大展作品集》后記
你的眼睛已經睜開了—《像素》第一期卷首語
八月的朋友和奇跡—《像素》第二期卷首語
冬季里的影像風景—《像素》第三期卷首語
沒有畫冊,你算是攝影家嗎?—《像素》(第五、六期)合刊卷首語
沒有風光,只有風景…… —《不一樣的風景》展覽前言
紀實與虛構—解讀歐陽星凱的“洪江古鎮”
那些陽光燦爛的影像—《八十年代中學生》畫冊后記
《 八十年代中學生》展覽側記
閑話“大理攝影節”
象亂—《城市化進程中的中國當代影像特展》前言
失落的靈魂,在荒野中重生—《失落園》攝影展前言
故鄉的路—《故鄉的路—少數民族攝影師聯展》前言
如何觀看—關于中國的少數民族攝影師
影像游牧者:巴義爾—《蒙地色彩》畫冊前言
透過藏紙的影像—《印像?德格》攝影展前言
在“市場”的大門前
觀念”來自你的真實感受
“ 真誠”的擺拍—1949年至1978年中國肖像攝影
中國攝影人的“奴性”
中國攝影:一個最壞的時代,一個最好的時代
第四輯攝影師
呂楠:好東西是在沉默中完成的
盧廣:勇敢的心在尋找中國真相
北俠黑明
攝影之狼—阿音
王搏:永不放棄希望的人
汪蕪生:大隱隱于市
王建軍:中國西部攝影
城市里的夢境與現實—陸元敏
一個關于職業攝影記者的話題—訪雍和
老黃不“黃”—記首屆中國人體攝影大賽金獎獲得者黃旭升
時光深處的文化之旅—李玉祥
美女與攝影師
賈育平:“美”不勝收的攝影人生
肖全:理想主義的影像見證
金平的創作與收藏
真實的背后—趙鐵林訪談
再憶趙鐵林
懷念張謙
紀念西方
林然:時間空間的影像實驗
觀念十八度灰—徐勇訪談
西藏腹地旅行記

書摘/試閱



現在很多攝影師都追求用大畫幅,4×5、8×10等等。但包括像呂楠、盧廣這樣的攝影師也只是用著最平常的135相機在拍攝。
0086:“不是你有了他的相機,就能拍出他的照片。”我們也是贊成這個觀點的。所以這次影像專題里介紹的這些攝影師,都沒有設你用什相機這個問題。就是不想營造出一種關鍵在于相機的感覺,正如題目專題的題目,我們希望把問題引導回一個更原始更簡單的方向——他們拍攝的時候在關注什么。
那:談論攝影先談論相機,這是中國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在八九十年代的時候,我接觸很多外國攝影師。他們來到中國后很疑惑地問我,你們的攝影師怎么都在談相機。這個問題其實很讓他們尷尬,就好像說是,你的作品拍得不怎么樣,但用的相機不錯。
在中國,愛好者用的相機,比專業攝影師用的好的多。
0086:現在中國有很多攝影雜志,他們每月每季每年都在評選出一些優秀的照片。但這些照片大部分讓人覺得似曾相識,缺乏點什么,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那:因為中國的攝影師教育就是告訴你如何拍能獲獎,怎樣去投稿。包括很多中國的攝影愛好者他們的目的也是如何去參加個“月賽”,如何獲得個“金獎”。其實那些獲獎的照片,從美學、藝術、新聞、記錄各方面來講都幾乎沒有任何的意義,它僅僅是一個獎而已。是一些發燒友和功利心特別強的人在那自娛自樂。中國的媒體也在天天宣傳這些東西,這樣就形成了這種氛圍。
0086:中國攝影未來的發展趨勢?
那:現在中國攝影很多教育制度和比賽的制度,慢慢在轉變。很多高端的攝影師已經不再參加這種比賽了,更多的去做自己值得做的事情。一些比賽也開始失去它的權威性了。
我們現在比較關注年輕攝影師。因為他們不是從這種傳統的攝影比賽教育制度里培養起來的攝影家,他完全是靠自己的感覺和自己對社會的認知開始拍照片。所以我更關注他們的未來和發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4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