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國內外若干經濟熱點問題探析(簡體書)
滿額折

國內外若干經濟熱點問題探析(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價
:NT$ 408 元
優惠價
87355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作者簡介

丁冰,男,1930年4月30日生于重慶市長壽區,1961年畢業于四川大學經濟系,同年分配到北京經濟學院(現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任教,1987年7月晉升教授,1992年10月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世紀90年代以來,兼任西北大學等約十余所高校及研究機構教授、客座教授、顧問、研究員等職。自2001年以來兼任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總顧問至今。主要著作(按出版時間排序)有:《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簡史》(1983年丁冰、吳世泰臺著)、《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1984年)、《圣西門、傅立葉和歐文》(1986年)、《當代西方經濟學原理》(1988年初版:2012年第6版)、《當代西方經濟學流派》(1993年)、《現代西方經濟學說》(丁冰主編,1995年初版:丁冰、張連城主編,2002年修訂再版)、《瑞典學派》(1996年)、《戰后科技革命與現代資本主義經濟》(1998年)、《資本主義國家市場經濟研究》(1999年)、《丁冰學術文選》(2004年)、《原凱恩斯主義學派》(2006年)、《我國利用外資和對外貿易問題研究》(2006年,由丁冰牽頭四人合著)、《中國經濟熱點問題研究》(2010年9月);加上其他擔任主編、副主編和參與合著的著作共90余部,在各重要雜志發表重要論文約220篇。1998年曾榮獲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并曾多次榮獲省市級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粱一、二等獎,以及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獎、酋都經濟貿易大學優秀教材一等獎等。

名人/編輯推薦

《國內外若干經濟熱點問題探析》由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

目次

代導言——批判與創新
第一部分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第一篇:學經典、明方向,堅定信仰不動搖——重讀《共產黨宣言》有感
第二篇:堅定不移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學習黨的十八大報告有感
第二部分堅持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是堅持社會主義的生命線
第三篇:堅持公有經濟的主體地位是我國當前不容忽視的一項重要任務——兼評對“國進民退”的指責
第四篇:堅持公有經濟主體地位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命線——兼析指責國有企業壟斷的各種觀點
第五篇:“市場經濟遠不完美論”劍指何方
第六篇:國企的進退應由市場決定——兼析《世行報告》
第七篇:簡析《世行報告》的出籠和主要要求——兼論我國國有企業應否退出壟斷行業和一般競爭性領域
第八篇:簡析世行報告及其對我國的消極影響
第九篇:再論正確看待國有企業的效率問題
第十篇:究竟要把我國引向何處?——從《重啟改革議程》一書想到的
第十一篇:熱烈慶祝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從我國國營企業的建立發展說起
第三部分利用外資與國家經濟安全
第十二篇:試析我國利用外資與國家經濟安全的關系
第十三篇:利用外資必須重視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第四部分必須重視合理分配
第十四篇:對央企“分紅權”激勵與“全民平均分紅”的實質辨析
第十五篇:評“全民均分國有資產論”
第十六篇:貧富懸殊咎于壟斷?!——受訪《國企》雜志記者王平報道
第五部分國際金融、經濟、債務危機與我國
第十七篇:新自由主義與當前國際金融危機
第十八篇:國際金融經濟危機的新發展和我國的應對戰略
第十九篇:后金融危機時期我國通貨膨脹原因和相關矛盾的分析——為慶祝中國共產黨誕生90周年而作
第二十篇:對我國當前物價上漲原因和相關矛盾的分析
第二十一篇:簡析當前美歐債務危機及其意義
第二十二篇:當前歐洲債務危機和我們的對策建議
第二十三篇:從歐洲當前債務危機看主權債務危機與經濟衰退的關系
第六部分如何正確對待西方經濟學
第二十四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體系與西方經濟學理論體系的比較研究
第二十五篇:陳岱孫論正確對待西方經濟學
第七部分其他——懷念、序言、書評、訪談
第二十六篇:巨星落,風范存——沉痛悼念陶大鏞老師
第二十七篇:名師仙逝風范長存——緬懷胡代光老師
第二十八篇:丁冰編著《當代西方經濟學原理》第六版(修訂)補充《導言》
第二十九篇:序(李全勝教授等著《新疆區域經濟發展中少數民族人力資源開發研究》序言)
第三十篇:序(李全勝教授等著《新疆區域經濟發展與大學生就業研究》序言)
第三十一篇:透過現象看本質——喜讀李慎明主編《美元霸權與經濟危機》一書
第三十二篇:新自由主義者的懺悔錄——簡評《資本主義為什么會崩潰》一書
第三十三篇:評胡世禎著《(資本論)研讀》一書
第三十四篇:理性看待央企“審計門”——受訪記者王平報道

書摘/試閱



首先從美國目前存在的大量失業來說,據美國勞工部統計,今年7—9月連續三個月都保持9.1%的高失業率,失業人口達約1400萬之多,的確很嚴重,但這與人民幣匯率高低無關。失業本來就是資本主義私有制度的必然伴侶,而在經濟危機時尤甚,并且正好是經濟危機的一個重要特征和表現。如果不是因社會的產品過剩,企業破產而下崗的失業;就是因為社會的產能過剩,企業開工不足,無法容納全部應該就業的人口就業而形成的失業。例如美國在2007年金融、經濟危機爆發前,失業率只有4.5%,到2009年就呈逐月上升趨勢,及至2009年11月競高達10.2%。美國政府雖然注入巨資救市,但重點是在拯救金融寡頭,而不在實體經濟,因此盡管在2010年危機稍有緩解,但至今仍保持約9%的高失業狀態。這表明潛在的、深層次的生產過剩危機,并未消除。目前鬧得不可開交的債務危機也不過是這潛在的生產過剩危機的表現(這需另文闡述)。美國嚴重失業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在20世紀80年代,趁高新技術發展迅猛之機,壟斷資本家為追逐最大利潤紛紛把關系國計民生的勞動密集型的制造、紡織、家電等實體經濟轉移到如中國等發展中國家,而把產值鏈較高的高新技術行業和服務業留在國內而形成國內制造業空心化狀態,從而大大減少了國內就業崗位。總之,美國失業之嚴重完全是由美國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產業結構調整的結果,而與人民幣匯率低估完全無關。從實際情況來看,如果說美國失業的原因在于人民幣匯率低估,那么,隨著人民幣匯率從2005年7月21日的8.26:1上升到2011年10月10日的6.35:1,即已上升30%的巨大幅度,美國的失業率就該相應地大幅下降。然而如剛才列舉的數據表明的,恰好是在這時期,美國的失業率不僅未下降,反而大幅上升了。可見,美國企圖以迫使人民幣升值來解決國內失業問題,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再從美國的大量貿易逆差來看,那也不是靠提升人民幣匯率所能解決的。因為從根本上說,美國的外貿逆差是由美國自己的產業結構和外貿結構所決定的;而且中國向美國出口的主要是美國調整產業結構而空心化了傳統勞動密集型生產的如玩具、紡織品、家電產品或零部件等產品,因而與美國國內產品基本上不存在互替關系,而是互補的,即中美兩國貿易的互補性遠遠大于互替性。據統計,美國從中國進口中有90%的產品替代了美國從其他低工資國家進口。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