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其實我們都受傷了:在關係中療癒傷痛,學習成長(簡體書)
滿額折

其實我們都受傷了:在關係中療癒傷痛,學習成長(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9.8 元
定價
:NT$ 179 元
優惠價
87156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生命經歷過的痛苦,因愛失落的傷口,不明就裡的分離和消失,那些說不出的心痛與表達不出的哀傷……其實,你受傷了。蘇絢慧從知名咨商心理師和悲傷療癒專家的角度,在真摯而殷切的詢問中,拋出各種「關係」中的本來面目。以平易近人的溫暖筆調,教導我們如何面對這難以承受、痛苦掙扎的關係風暴,並提供切實扼要的提醒:關於愛,我們都曾如此受傷,但只要真正承認脆弱,先饒了自己,並先從自己開始改變,用愛、成全與同理,轉化任何一段不理想的關係,於是,我們都能在愛裡和好。蘇絢慧,台灣知名咨商心理師,專注於失落悲傷療癒、早年生命傷痛與療癒、依戀關係療癒。長期開辦自我探索與成長類工作坊及心理衛生教育推廣講座。已出版作品:《於是,我可以說再見》、《喪慟夢》、《生命河流》、《這人生》、《請容許我悲傷》、《死亡如此靠近》等。

作者簡介

蘇絢慧,臺灣知名咨商心理師,專注于失落悲傷療愈、早年生命傷痛與療愈、依戀關系療愈。長期開辦自我探索與成長類工作坊及心理衛生教育推廣講座。已出版作品:《于是,我可以說再見》、《喪慟夢》、《生命河流》、《這人生》、《請容許我悲傷》、《死亡如此靠近》等。

名人/編輯推薦


說分手就分手,我們的關系還剩下什么?他們明明是我最親近的人,為何總是傷我最深?誰來過我的生活?沒人可以替我面對人生難題……關系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人生悲喜的功課。然而,關系中若即若離的陪伴、搖擺不定的相處課程,使我們感到被忽略、否定、辜負與拋棄,帶著這一份舊有的傷口,我們在不同關系中彷徨、摸索。閱讀本書,認識關系,可以使我們不在關系中受傷,而是讓關系的存在使我們更好、更完整、更成熟,真正學會幸福,也容許幸福在自己的生命里發生。

自序:看見關系中帶著傷的我們
當我是小孩時,我的父母長年的缺席,讓我難以用“一個小孩”的身份與角色被疼愛、被無條件的接納與支持。大部分的時候,我都活得戰戰兢兢,害怕一不注意或一不留神,周圍照顧者就會像強大的巨人一般,毫不心軟的對我痛打一頓、痛罵一番,或是擔憂會再度遭遇被遺棄的可能。

因此我很懂得看臉色,很懂得分辨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也強迫自己要學會許多不同家庭、不同大人的規則,如此只是為了能夠平安活下去。

在那些還弄不懂人生是怎么一回事兒的年紀,我學會的是競爭、較量、比較與占有。

漸漸的,人的年齡是增長了,但始終沒有被愛滿足的心靈,我開始想要用自己的辦法去尋找、去試探、去嘗試、去爭取……那個可能愛我的對象,諸如:同學、朋友、老師、長輩……

心靈的饑餓,總是讓自己想象著會有那么一個人完美的愛著我;會包容我、接納我、無條件支持我,無論何時都會在我需要時關注我,隨時隨地的在乎我與保護我……
當然,這些我尋找、嘗試靠近的人都不會真正的符合我、滿足我,而是讓我反復的失望,感到受傷,感到脆弱,感到無望與憤怒。

而我也在這樣無意識的追逐游戲中,玩了十多年的人際心理游戲。

直到面臨前所未有的重大失落,以及幾乎是一無所有的人生窘況時,我被迫(被環境與這樣的現實所迫)反思我自己,徹底誠實的面對我自己。一開始實在很難關注這樣的自己,只想毀了這樣的自己,因為過去那些評價與吶喊都會跑出來,極其嚴厲的控訴與指責,讓我想要抗拒、想要否認、想要怪罪,同時又不客氣的責備自己、嘲笑自己。

但當我終于有一點點懂得何謂接納時,我對自己有了一絲慈悲與柔軟,我才開始可以觀看我自己。當我不再拿著大刀大槍對待自己時,內心的自己才愿意誠實的揭開內在的世界,將在黑暗中隱藏的部分坦露在光下,被我好好的凝視、接觸與靠近,進而撫慰。

我也一點一滴有了勇氣與力量,一點一滴的看見自己長期以來累積的失誤與扭曲角度;這些失誤與扭曲,不僅被我拿來對待自己,也被我拿來對待世界與他人。

我一層一層的揭開自己的生命過往記憶,發現自幼以來,不被好好的像一個完整的“人”對待,所以我是不完整而偏頗的。我的生存必須要應付很多要求與評價,否則便會招來重重責難和強烈的批評。為了獲得安全感,我不停地討好別人,順應別人,以別人的喜好標準當作自己追求的目標,以期待被喜愛或被接受,減少被指責與批評的機會。

曾經,我十分恐懼自己不被喜歡,不被認同,于是總是害怕別人的評價,也很容易敏感地感覺到任何他人的反應。如此,我對他人有許多的防衛,總會在他人的不認同中感到受傷,同時又氣憤他人怎么能不認同我。矛盾的是,又不能不在乎他人的觀點與論述。于是自我只能一直在內在沖突,也一直與外在環境沖突。

而我對待別人,也不是將他人視為一個完整的人對待,仍是以自己的投射想象別人,要別人“一定”要如何反應、“一定”要怎么對我、“一定”要說不會讓我受傷的話。當他人不符合理想期待,我便受不了挫折,就會抗爭、情緒拉扯與威脅,絲毫不懂別人也是一個個體,有他的氣息、他的需要、他的喜好、他的想法、他的選擇。

我漸漸懂了,“物化”(或說工具化)了自己與他人,是關系傷害與關系挫敗最大的原因。
我也開始懂得年輕時的情感傷害,何以他人會漸漸的越來越疏遠,甚至想逃開。
痛定思痛,我不再以受害者自居,也不再以無助及自責,回避我所面臨的存在困境。我開始大量閱讀講述“關系”的相關書籍。不僅閱讀,也接受咨商治療,并且,不斷的自我分析與自我書寫,在他人覺得“想太多,沒有必要如此苦行”時,我堅持自己的付出與投入。因為我知道自己在走一條重新學習與重新建立生命新秩序與新格局的歷程,這是他人不會明白,也無法全然參與的歷程。

如果,人在關系中,盡是折磨與相互攻擊,而無法在關系中讓彼此更好,成為更成熟的獨特個體,那么關系實在沒有意義,沒有必要讓我們付出這么大的生命力氣與代價。

但是,好的關系的建立是一種相互的意愿與投入,有著合作性的共創歷程,如果只是空等著他人的給予,或是被動的配合,那么好的關系,也還是很難實現。

如果沒有從“重新學習”的意愿與行動來了解“關系”這回事,僅僅只是不斷反復使用幼年經驗過的模式,并在無意識中,繼續復制、重演那些負面情節,繼續制造負向情緒,那么,負性關系或具有傷害性的關系也只好繼續的產生。

如果不想真實的承認過去的關系經驗與模式已不敷使用,也不想面對重新學習的艱辛與困難過程,那么只好繼續在失落、失望、受傷的情緒中,哀嘆所有人,包括命運的辜負了。

關系要能“幸福”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也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幸福”是需要學習的。我們的童年乃至成長歷程,都曾在關系中受過傷,我們帶著這些傷口無意識的進入到后來新的人際關系,即使人換了,卻往往重復著過去具有傷害的關系模式,并且感覺到一種無力抵抗的命運,不斷上演著某些相似的情境,造成類似的關系傷害。

這本書就是希望我們不是空留遺憾與空有哀嘆,而感到無能為力。不論我們從何時覺醒過來,發現這些關系的情況有如一種輪回般的在不同時空背景中發生,而開始有意識的想要改變、想要創造不同的人生經驗、想要蛻變一個新的我,無論什么時候開始,都不嫌遲。當我們愿意先從自己改變時,關系的另一人也才能在經歷不同的對待方式與不同的互動經驗中,開始有機會改變他的方式與他的信念。

愿這本書,陪伴著想要好好學習關系這人生大議題的閱讀者。這是我寫這本書的小小心愿:我們都可以不在關系中受苦受傷了,而是讓關系的存在使我們更好,讓我們彼此都成為更完整的我,更成熟也更加具有超越性的我。并且在關系的互助與互相扶持中,真正學會了幸福,也容許幸福在我們的生命里發生。

目次

第一章∕ 論關系

關系
生命最初的階段
互為主體的經驗
進入依戀關系
面對親密關系時
未滿足的需求與照顧
因愛滋養
關系何以困難
關系,有所覺察


第二章∕ 療愈關系中受了傷的我和你

先看見自己的價值
不是要做好人,而是做真實的人
先饒了自己
先從自己改變
要能安心
表達與拒絕都是權利
漸漸成熟
分辨投射與指認出移情
真誠承認脆弱
放下防衛,停止攻擊
停止當受害者
愿意為自我負責
沒有理所當然
樂于成全與分享
愿意彼此同理
回歸真我


第三章∕ 創造互為主體的關系

第一要素
勇于接受給予與照顧、接收愛,但不是索求照顧與討愛
第二要素
勇于建立信任與依靠感,但不是賴、綁、黏
第三要素
樂于分享與付出,但不是交易與計算
第四要素
樂于提升自我,而不是拒絕改變
第五要素
以愛維系關系,而不是以罪惡感維系關系
第六要素
尊重與接納彼此的感受、想法,而不是剝奪與漠視對方的感受、想法
第七要素
共同創造兩人要的關系,尊重彼此需求,而不是任由一方控制、決定
第八要素
愿意為對方成為一個更好相處的人,停止無意識的投射與發泄
第九要素
樂于滋長正向經驗,停止復制負向傷害(那些羞辱與恐嚇)
第十要素
愿意離開“小我”的自我中心,一同進入我們的世界,并且不因此害怕失去真我,

書摘/試閱

先看見自己的價值

我們在關系中衡量,又在關系里計算。我們害怕自己的失衡,害怕自己付出到什么都沒有了,卻也什么都沒得到。


人,一生中,都在尋找自己的價值,或想證明自己的價值。

然而,在關系中,人往往想從對方眼中看見自己的價值,感覺自己的重要。卻又常常在對方的眼中,因為尋找不到自己的價值,而失望,而憤怒,而受傷。

一個人無法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里,便會希求從他人的響應中獲得自己的價值所在。

“我為你做了這么多,你都沒感覺嗎?你怎么沒有一樣對待我呢?”

“我付出這么多,你怎么都視為理所當然呢?怎么都沒有感謝呢?”

“我付出這么多,為什么都沒有給我一句肯定呢?到底要我怎么做才夠呢?”
我們在關系中衡量,又在關系里計算。我們害怕自己的失衡,害怕自己付出到什么都沒有了,卻也什么都沒得到。

付出與獲得

在關系中,這些最巨大的恐懼,總被映照得一覽無遺。

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價值所在,便會使用付出來交換價值。“因為我的給,你需要我的給,所以我有了價值。”

但這樣的給,常演變成怎么給都不夠,怎么給都得不到對方的肯定與回饋。在給的時候,人往往不知道,在他這樣給的同時,別人早已養成理所當然,與不在乎他所付出的背后到底代價是什么的態度。

而他,卻仍是不顧一切的相信,只要繼續的給,對方終有一天,會發現自己的好,會愿意響應給他這一份好的獎賞。

那份獎賞,就是他仍然期待著,在對方眼中看見自己的價值。他希望,當證明了自己真的有價值,他再也不會失去愛,再也不需要擔心害怕被不要了。
如果沒有了這個人,他絲毫沒有辦法想象得到,到底自己有什么價值!他將自己價值的所有評判權,都交給了對方。他不肯相信自己,也不肯花時間摸索、了解自己的價值,只是,期待著對方響應一句肯定,他就能心滿意足,覺得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但是,親密關系不能建立在恩情之上,恩情是一種失去平衡的付出,有恩就可能會有仇。恩中常會出現控制,仇則是該感恩者的背叛。

肯定自己的價值

一個真正懂自己價值所在的人,在關系中會安心,他不需要為了取悅對方而將自己扭曲,并將自己變成連自己都不熟悉的人,只為對方活著。

一個懂自己價值的人,知道自己價值所在,不會勉強自己做出為難自己的事。而他因為懂得自己的價值,也就能讓真正懂他價值的人靠近。而不是隨著不同的人的需要,變化自己的價值。

如果你懂自己好的地方,這個肯定就足夠讓你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并讓這一份價值真的為你所肯定。

如果你愿意先愛自己,在關系中,你才真正有了愛人的能力。以物易物的交換不同于分享,在關系中想以交換條件來獲取愛的人,無法真正領受與分享愛的喜悅與滿足。

不是要做好人,而是做真實的人

我們以為,只要當個好人,就不會被指為壞人,也不會再被批評活著卻沒有對他人有所貢獻與幫助。我們因此被制約,要為了別人的需要而活,要為了別人的舒服而活,要為了不讓別人不悅與怨懟而努力。

有一天,在電話中和好友聊了一陣,好友突然跟我說:“你真好,聽我說這么多,陪我這么久。”

我回答:“不,我沒有好,聽你說或陪伴你,不是因為我是好人,而是因為此刻的我想要聽你說,陪伴你。”

她說:“為什么這么說?”

我又回答:“如果我是為了做好人來滿足你,那么我不是出于真心,我只是想符合我要做好人的規則,或是滿足我認為自己是好人的期待。但此刻我的陪伴,是因為我在此刻真心關心你,也真心想關心你。但也許下一次,我無法關心你,也關心不了你,那么我會真實的告訴你,我真的做不到,無法在那一刻關心你。這無關于我是好人還是壞人,而是因為我是我,我是流動的,我是變化的,我是活在當下的,我是真實的。”

朋友于是理解的說:“確實是如此,要因為真心想關懷而陪伴,而不是為了要當好人而不得已的陪伴。謝謝你此刻的真心。”

停止貼上好人的標簽

我們長久以來,從小到大,總是要經歷被人丟來許多情緒與傷害,當我們無法承接,沒有能力承接時,便會被責怪:自私、只顧自己、沒有用、養你做什么……于是,我們習慣性的產生愧疚、自責與自我批判,強迫自己不要感受自己,壓制自己的感受能力,然后要求自己應該要去符合那些將不屬于我們的情緒丟向我們的那些人,盡力的討好與滿足,好避免再有愧疚、自責、沖突的不舒服情緒。我們以為,只要當個好人,就不會被指為壞人,也不會再被批評活著卻沒有對他人有所貢獻與幫助。

我們因此被制約,要為了別人的需要而活,要為了別人的舒服而活,要為了不讓別人不悅與怨懟而努力。

只要他人說一句:你不是好人、你怎么這么壞、你怎么只顧你自己、你怎么這么不聽話……你就像被下了緊箍咒,動彈不得,只能屈服。

如此,你雖然可以避免被攻擊,避免被貼標簽,避免被隔離與排擠,但你因此活得越來越麻木,越來越不認識自己。你選擇與自己遠離,遺棄自己,把自己視為沒有感受的軀殼,失去對自己的感覺,也失去對自己想法的認同,更不知道自己究竟要走向哪里。

為了拿“好人”的獎牌,你付出不少代價,卻仍是在收到一句“你不好”的評論時,一切前功盡棄。你仍然被打回你“不是好人”的煉獄中,反復的折磨著自己,為什么一切如幻影般消逝得無影無蹤。

你假設,只要自己當了人家口中的好人,就有人會愛你、肯定你,但你沒有看見的是,你想要交換的東西——那些別人的在乎與肯定,不是你可以控制得來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