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提醒您!您有折價券未完成領取,請盡速登入以保存至您的帳號。
監聽大國(簡體書)
滿額折

監聽大國(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9.8 元
定價
:NT$ 299 元
優惠價
87260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史無前例揭露不為人知的CIA監聽秘史
全方位多角度再現大國情報暗戰真相
★ 區區一個中情局雇員,斯諾登為何敢與奧巴馬死磕到底?“棱鏡門”的背後上演了怎樣的監聽風雲?
★ 從“香煙炸彈”、“毒藥手帕”到“鋼筆注射器”……,為何中情局暗殺卡斯楚的638 種辦法都以失敗告終?奧巴馬和勞爾卡斯楚在曼德拉葬禮上的握手,是否意味著“舊的監聽時代”結束?
★ CIA 特工如何靠一部假冒電影將美國人質帶離德黑蘭?從範登堡到帕內塔,為何一任接一任的局長只會將中情局管理得更糟?
作為實施監聽竊取情報的“鼻祖”,中情局將監聽的藝術發揮到極致。縱然它踐踏民主、危害自由,但中情局仍然以秘密情報作為利器,在世界各個角落張牙舞爪。
《紐約時報》首席記者蒂姆韋納經過縝密調查,參閱了一份最新解密的70 000 多頁絕密文件,彙集300 多份前中情局官員與退休特工的訪談,以最客觀真實的角度描述了中情局的前世今生。大國監聽的時代,中情局將何去何從,本書將為你一一揭開這些謎底。

作者簡介

蒂姆·韋納(Tim Weiner):《紐約時報》首席記者, 兩度普利策獎兼國家圖書獎雙料得主。
蒂姆·韋納鉆研美國情報25 年,曾因對五角大樓神秘經費的報道而榮獲普利策獎,也為調查CIA 秘密作戰行動訪遍阿富汗、伊拉克等國,并因對阿富汗戰爭的報道再次獲得該獎。蒂姆 韋納尤其擅長秘密情報的寫作,他的作品之一《背叛》更是被《華爾街日報》奉為“諜報個案前所未有的佳作”。
《監聽大國》一經面世便引起全美轟動,出版后更是被《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波士頓環球》等主流媒體廣為報道,好評如潮,美國有關政府部門對本書更是“愛恨交加”。

榮譽榜
美國國家圖書獎:非小說類最佳圖書
美國國家書評獎:2007 年5 本最佳非小說類圖書之一
亞馬遜書店:2007 年十大最暢銷圖書之一
亞馬遜書店:2007 年讀者最喜歡的100 本圖書之一
《時代》:2007 年十大非小說類圖書
《華盛頓郵報》:2007 年最佳圖書
《紐約時報》:2007 年100 本最重要的圖書之一
《經濟學人》:2007 年最佳圖書
《波士頓環球報》:2007 年最佳圖書
《洛杉磯時報》:2007 年最佳圖書
《沙龍》:2007 年十大最佳圖書
《明尼阿波利斯晨報》:2007 年最佳圖書
《匹茲堡公報》:2007 年最佳圖書
《鹽湖城論壇報》:2007 年最佳圖書 

名人/編輯推薦

首部詳解中情局監聽秘史的情報學經典巨著
一本讓中情局震怒的書
監聽到底是美國維持霸權的救命稻草,還是其慢性自殺的毒藥?
CIA 到底是美國監視世界的“鷹眼”,還是其看清事實真相的絆腳石?
★ 甘迺迪遇刺案背後到底誰是幕後黑手?為何CIA與FBI分享情報只是假像,它們之間有著怎樣的深仇大恨?
★ 越南戰爭和美國入侵伊拉克真是中情局的假情報造成的?為何說中情局在蘇聯劇變中功不可沒?
★ 美國在監聽“對手國家”時為何還要監聽德、法、日等盟國?大國監聽的時代,如何才能奪取商業資訊情報戰制高點?
★ CIA在美國未來的全球情報佈局中將扮演何種角色?中國國安委的設立將對中國乃至全球情報格局產生怎樣的影響?後“棱鏡門”時代,CIA將如何進行情報升級並引領監聽革命?

目次

《 監聽大國》榮譽榜 1
權威推薦 2
推薦序Ⅰ 中情局——美國全球霸權的雙刃劍 1
推薦序Ⅱ 監聽,保持超級大國地位的唯一選擇? 5
引 言 超級大國從未停止監聽世界 1
中央情報局組織結構圖 1

 

第一部分 大國開始監聽世界 1
杜魯門時期的中情局:1945~1953年
戰時情報機關的前身注定了中情局全球性和集權性的性質。隨著蘇聯的步步緊逼,中情局不僅扮演了“杜魯門主義”的代言人,更充當了“馬歇爾計劃”的幕后黑手。縱然它是扼殺民主的“蓋世太保”,縱然它慘遭國防部與五角大樓的排擠,但“斗篷與劍”的游戲依舊在上演,世界第一大國使盡渾身解數意圖建立與之對應的情報霸權。全球最大的情報機關隨之誕生了……
第1章 守護自由女神的“蓋世太保”橫空出世 2
第2章 “明戰”不好打,“暗戰”走向前臺 8
第3章 先天不足的大國情報機關誕生了 19
第4章 滲進“鐵幕”,把蘇聯人趕回西伯利亞 32
第5章 為什么不能用納粹當導盲犬? 38
第6章 只有上帝和斯大林才知道蘇聯機密 48
第7章 不屑情報,何以成就情報霸權? 60

 

第二部分 冷戰硝煙中的情報怪才 67
艾森豪威爾時期的中情局:1953~1961年
冷戰的加劇使得中情局扮演了更為重要的角色,此時的CIA已淪為總統的權力工具,斯大林的死進一步觸動了艾森豪威爾緊繃的神經。無論是對伊朗的顛覆,還是對古巴的入侵,抑或是將甲級戰犯捧為日本首相,野心勃勃但又先天缺陷的中情局只能在鐵幕邊緣徘徊,始終未能擔當起大國情報機關的重任。
第8 章 斯大林死后我們去監聽誰? 68
第9 章 CIA改變了伊朗 74
第10章 危地馬拉已成蘇聯顛覆西半球的據點 84
第11章 上天下地,搜集情報 94
第12章 應對日本下豪注 103
第13章 讓蘇軍投誠是個幻想 108
第14章 CIA一手導演的弱智政變 119
第15章 策反蘇加諾陰謀破產 124
第16章 欺下瞞上入侵古巴 135

 

第三部分 情報霸權功敗垂成 147
肯尼迪與約翰遜時期的中情局:1961~1968年
冷戰的白熱化使得美國急需一個高效率的情報機關,而豬灣登陸的失敗、刺殺卡斯特羅的一再失手、誤判古巴導彈危機,使得中情局成為世人笑柄。對于肯尼迪遇刺的不知所措及在越南戰場情報的慘敗,使得美國領導人開始考慮廢除中情局。美蘇之間的鏖戰逐漸演變成中情局和克格勃的交鋒,但中情局卻一次又一次地被耍……
第17章 遺臭萬年的豬灣登陸 148
第18章 站在核戰爭的邊緣——古巴導彈危機 163
第19章 赫魯曉夫和肯尼迪的豪賭 171
第20章 誰干掉了吳庭艷? 180
第21章 肯尼迪遇刺案的驚天內幕 190
第22章 中情局的假情報導致了越戰? 202
第23章 CIA不敢正視越南現實? 208
第24章 誰來掌舵CIA這艘破船? 212
第25章 攻打越南的性價比并不高 226
第26章 美國總統坐在政治氫彈上 230
第27章 美國為什么會在越南栽跟頭? 243

 

第四部分 以報制暴,根除群氓 247
尼克松與福特時期的中情局:1968~1977年
尼克松和基辛格將秘密情報運用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此時的中情局完全成為總統的“禁衛軍”,利用中情局監視美國人也開始明目張膽地進行。情報政治化使得中情局削足適履,按照白宮的政治形態修改情報。中情局蹩腳的秘密行動仍在進行,直至“水門事件”使其成了背黑鍋的主角。陷入政治漩渦的中情局似乎已難逃被解散的命運。
第28章 中情局已成尼克松的“禁衛團” 248
第29章 拔掉“直指南極心臟的匕首” 261
第30章 “水門事件”使得監聽合法化? 270
第31章 老特工的好日子結束了 276
第32章 CIA被“希臘小將”給耍了 280
第33章 監聽不需要白宮授權 284
第34章 “別了,西貢” 288
第35章 情報政治化將會毀掉白宮 293

 

第五部分 輸不起的監聽游戲 301
卡特、里根與老布什時期的中情局:1977 ~1933年
卡特以人權為核心的原則改變了美國的外交政策風向,他開始以自己的方式小心翼翼地挑戰克里姆林宮。錯判蘇聯入侵阿富汗以及對人質并不完美的解救,使得中情局再次被詬病。此時的中情局已被“冒險家”凱西的說謊遺毒撕得粉碎。在蘇聯逐漸衰落的大背景下,中情局是否作好了為“和平紅利”犧牲的準備?
第36章 “ 人權衛士”的監聽困局 302
第37章 逃離德黑蘭 311
第38章 執掌中情局的華爾街炒手 316
第39章 中東情報網被撕得粉碎 327
第40章 為什么被綁架的都是美國人? 333
第41章 軍火能不能換人質? 338
第42章 陷入死局的大國反情報游戲 348
第43章 蘇聯倒下了,CIA要怎么活? 356

 

第六部分 遺落的灰燼 367
克林頓與小布什時期的中情局:1993~2007年
直至埃姆斯案重創中情局,白宮才發覺中情局到了必須變革的地步。但克林頓根本沒時間去了解中情局是啥玩意,無論是“誤炸”中國大使館,還是放過恐怖公敵本 拉登,抑或是變成諜中諜騙局中的一環,CIA已經成了大國情報失敗的象征。隨著美國霸權的衰落,CIA能否在灰燼中崛起,成就其情報霸權,世人將拭目以待。
第44章 克林頓在中情局點了一把火 368
第45章 “ 棱鏡門”早在20年前就已上演 375
第46章 CIA情報霸權的失落 380
第47章 總統放過了本 拉登 391
第48章 全球追捕“恐怖公敵” 399
第49章 薩達姆的生化武器惹惱了中情局? 406
第50章 CIA能否從灰燼中再起? 416 

書摘/試閱

第7章 不屑情報,何以成就情報霸權?

艾倫杜勒斯在普林斯頓飯店會議上請同僚想想,什么方法最有可能摧毀斯大林控制其衛星國家的能力。他相信秘密行動可以打倒共產主義。
中情局要讓蘇聯人滾回自己的老家。
他說:“我們若要采取攻勢,東歐就是著手開始的最佳地點。我不想要流血戰爭,但我希望事情有所進展。”
奇普波倫發言了。他從一開始就參與其事,而在不久之后被任命為駐莫斯科大使。5 年前他就參加周日晚餐會,播下中情局政治作戰的種子。他反問杜勒斯:“我們是要發動政治作戰嗎?我們從1946 年以來一直在做,也做了很多事情。至于是否有效,或是否以最佳方式做的,那是另一回事。”波倫說:“你提到‘我們是否該繼續這一攻勢?’我看到的是夢魘的深淵。”朝鮮戰爭仍然進行得如火如荼,參聯會主席命令威斯納和中情局針對“蘇共控制體系的心臟地帶”,展開“反蘇秘密大攻勢”a。威斯納勉強為之。馬歇爾計劃正轉型成向盟國提供武器的條約,威斯納認為萬一發生戰爭,這是武裝敵后秘密武力對付蘇聯的大好機會。他在全歐遍撒種子,他的手下在斯堪的納維亞、法國、德國、意大利和希臘的山林中,把金條丟進湖里,把一箱箱武器埋藏起來,以備來日戰爭之需。他們把工作人員空降到烏克蘭和波羅的海諸國的沼澤和山麓去送死。
在德國,千余名軍官把傳單偷運到東柏林,并偽造印有絞繩套在東德領導人沃爾特烏布里希脖子上的郵戳,更在波蘭規劃多項準軍事行動。但這些都不足以探測到蘇聯威脅的本質。破壞蘇聯帝國行動的計劃,絕大部分仍以監視為主。
由“朝鮮薊計劃”開始的人體實驗
史密斯局長極為慎重地派出值得信賴、人脈極佳、戰績杰出的三星上將盧西恩特拉斯科特來接管中情局在德國的業務,并調查威斯納的人馬到底在干什么。特拉斯科特奉令把他認為有問題的計劃一概中止。他一到任就選了中情局德國“基地”的波爾格當首席助理。
他們找到了幾枚“定時炸彈”,其中一個是密不透風、被當時中情局的檔案稱做“海外偵訊”的計劃。
中情局設置秘密監獄,對有嫌疑的雙面間諜實施逼供,一個設在德國,另一個在日本,還有一個設在巴拿馬運河區,這也是最大的監獄。“和關塔那摩監獄b 一樣,什么勾當都干。”波爾格2005 年說道。
運河區自成一個世界,是美國在20 世紀初掌控巴拿馬運河后,從周遭叢林里開辟出來的地區。區內的海軍“基地”里,中情局安全官將平日用來關喝酒鬧事和不守紀律的士兵的禁閉室,改建成以煤渣磚砌成的牢房。在這些牢房里,中情局利用酷刑、藥物控制心靈和洗腦等手段,進行嚴厲偵訊的秘密實驗。
這個計劃可以回溯到1948 年,赫爾姆斯和手下情報官發覺自己被雙面間諜耍得團團轉的時候。剛開始它還只是1950 年朝鮮戰爭爆發后,中情局頓覺急迫而臨時制訂的緊急方案。那年夏末,巴拿馬氣溫接近100 華氏度(約37.8℃),兩名蘇聯流亡人士從德國被送到運河區,他們被注射藥物后遭到殘酷的審訊。在日本的美軍“基地”內,4 名朝鮮雙面間諜嫌犯也受到中情局同樣的“款待”,而他們不過是代號為“朝鮮薊計劃”中已知的第一批人體實驗罷了。事實上,這只是中情局千方百計想控制人類心靈的15 年計劃中,極小卻極為重要的一環c。
中情局在德國吸收蘇聯人和東德人當特工和情報員,卻出了事故。他們將自己僅知的一點內情供出來后,往往靠欺騙和敲詐手段來延長短暫的間諜生涯,其中不少人涉嫌暗中替蘇聯工作。中情局官員發現共產主義國家的情報和安全機關比中情局更大也更高明之后,這個問題就變得很急迫了。
赫爾姆斯說過,美國情報官所受的訓練是不要相信外籍特工,“除非你控制他身體和心靈”。控制人心的需求導致尋求控制心靈的藥物,并在秘密監獄試驗這類藥物。杜勒斯、威斯納和赫爾姆斯親自負責這些業務。
1952 年5 月15 日,杜勒斯和威斯納接到一份有關“朝鮮薊計劃”的報告,其中詳列了中情局測試海洛因、安非他命、安眠藥、新發明的迷幻藥,以及其他“特殊偵訊法”的4 年方案。方案之一是設法找出一種強效偵訊法,“使得受它影響的人很難在偵訊時堅持相同的謊言”。幾個月后,杜勒斯批準代號為“超激”的宏大新計劃。在該計劃贊助之下,肯塔基州某聯邦監獄的7名犯人,連續77 天被施予高劑量的迷幻藥。中情局以相同的藥物注射進陸軍文職雇員弗蘭克奧爾森體內后,他從紐約某飯店窗口跳下。這些人和巴拿馬秘密監獄里的雙面間諜嫌犯一樣,都是打擊蘇聯戰爭中的犧牲品。赫爾姆斯等中情局高層官員唯恐這類計劃會大白于世,因此將幾乎所有記錄銷毀。不過,所剩的證據雖只是斷簡殘篇,卻強烈暗示著利用秘密監獄強制施藥、審訊可疑特工的做法,在20 世紀50 年代行之不輟。這一機密設施的成員與中情局內部的安全官、科學家及醫師,每個月集會討論“朝鮮薊計劃”的進展,一直到1956 年才停止。中情局檔案顯示,“這些討論包括規劃海外偵訊事宜”,而“特殊偵訊法”此后數年仍持續使用。向鐵幕滲透的動力使中情局開始采用敵人的手法。
不可能再像二戰那樣經營東歐
特拉斯科特將軍所取消的中情局業務里,有一項是支持名為“德國青年”團體的計劃。這個團體的領導人有很多是“希特勒青年團”的老成員,團員在1952 年增加到2 萬多人。他們興沖沖地接受中情局的武器、無線電、照相機和經費,再把它們埋藏在德國各地。此外,他們還自行擬出一份包羅很廣的黑名單,打算在時機適宜的時候,暗殺民主西德的主流政治人物。“德國青年”太過明目張膽,致使他們的存在和黑名單激起一片非議。“秘密一曝光,頓時引起極大的關注和不安。”當時擔任特拉斯科特幕僚,后來成為副局長的年輕情報官約翰麥克馬洪說。
艾倫杜勒斯在普林斯頓飯店大發議論的當天,亨利赫克舍寫了封感人的請愿書給中情局總部。即將成為柏林工作站站長的赫克舍,多年來已在東德培養出一位獨一無二的特工名叫霍斯特厄爾德曼,他負責一個叫“自由法律人委員會”的出色團體。“自由法律人”是個挑戰東柏林政權的地下組織,成員皆為年輕律師和律師助理。他們已將國家所犯下的罪行匯編成檔。“國際法律人會議”預定1952 年7 月在西柏林召開,“自由法律人”可在世界舞臺上扮演重要的政治角色。
威斯納想接管“自由法律人”,把他們變成地下武裝團體。赫克舍卻反對,他主張讓這些人成為情報來源,若是硬要他們扮演準軍事角色,肯定會變成炮灰。然而他的主張被駁回。威斯納派駐柏林的情報官,挑了蓋倫將軍手下的一位軍官,把“自由法律人”改編成以3 人為一組的戰隊。然而,他們所整編的小組卻有個致命的安全漏洞,即每一個組員都知道另一組組員的身份。國際會議召開前夕,蘇軍綁架并囚禁該組織一位領導人,中情局的“自由法律人”便一一被捕。
到了1952 年底,在史密斯擔任局長的最后幾個月里,又有多項威斯納臨時開展的業務開始破裂。陣陣余波讓剛到任的中情局軍官特德沙克利留下持久的印象,此人從西維吉尼亞憲兵訓練營被連哄帶騙轉進中情局,以少尉身份開始了波瀾壯闊的中情局生涯。他第一個任務是熟悉威斯納手中一項業務,就是支持波蘭解放軍,即“自由獨立運動”,簡稱WIN。
威斯納和他的手下已空投價值大約500 萬美元的金條、輕機槍、步槍、彈藥及雙向無線電到波蘭。他們與流亡德國及倫敦的“國外WIN”建立可靠的聯系之后,認為“國內WIN”是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在波蘭境內有500 名士兵、2 萬名武裝游擊隊員和10 萬名志同道合者,他們都準備與紅軍決一死戰。
但這是個錯覺。早在1947 年,蘇聯所扶植的波蘭秘密警察就已將WIN掃蕩一空。“國內WIN”只是個幻象,是蘇聯的計劃。1950 年,有位來歷不明的特使到倫敦找到波蘭流亡人士,并帶來WIN 仍然健在且在華沙日益壯大的消息。流亡人士馬上聯絡威斯納的人馬,后者也立即把握這個建立敵后反抗組織的機會,空降許多愛國志士回波蘭。中情局總部的領導無不認為,終于可以用共產黨自己的手法打敗他們了。史密斯在1952 年8 月與副手一起召開的會議上指出:“波蘭乃是最被看好的發展地下反抗組織的地區之一。”威斯納也告訴他:“WIN 士氣高昂。”
蘇聯和波蘭情報機關花了好幾年的時間設下這個圈套。麥克馬洪說:“他們很清楚我們的空中任務,我們會空降工作人員進去,他們再和我們認定對我們有幫助的人聯絡。波蘭秘密警察和蘇聯克格勃就跟在他們后頭來個一網打盡。所以這是個思慮周詳的計劃,只可惜我們吸收的是蘇聯特工。結果變成大災難,人都死了。”大概死了30 人,也許更多。
沙克利說,同胞們得知5 年規劃和數百萬經費盡付東流時的神情,他永遠都忘不了。最無情的挖苦莫過于,他們發現波蘭把一大筆中情局的錢轉給意大利共產黨。
后來出任“美國之音”主管的亨利盧米斯說:“中情局顯然認為,可以像二戰時戰情局在西歐占領區的運作那樣經營東歐,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在華盛頓,主管東歐業務的林賽在極度苦惱中辭職。他告訴杜勒斯和威斯納,中情局對付共產主義的策略,應該用以科技方法監視蘇聯來取代秘密行動,以堂吉訶德式的準軍事任務去支持憑空想象的反抗運動,不可能把蘇聯人趕出歐洲d。
在德國,麥克馬洪花了好幾個月時間讀了工作站所有往來電文后,得出一個赤裸裸的結論。他在幾年之后說道:“我們沒有在那里操盤的能力,我們對蘇聯的了解是零。”
中情局怎樣才能討得白宮歡心?
現在的中情局已是個全球勢力,員工有1.5 萬人,每年有5 億美元秘密經費可以使用,海外又有50 多個工作站。史密斯憑著堅強的意志力,把中情局改造出隨后50 年都基本保持的機構雛形。他將政策協調處和特別行動處合并成專門從事海外業務的單一秘密機關(即秘密行動處),又成立了一個整合國內情報的分析系統,為中情局贏得了白宮的尊重。
但他始終沒辦法把它變成專業的情報機關。“我們找不到合格的人才,他們根本就不存在。”他在擔任局長的最后幾天如此感嘆道。此外,他也一直無法讓艾倫杜勒斯和威斯納向他低頭。1952 年總統大選前一周,史密斯最后一次嘗試壓制他倆。
10 月27 日,他召集局內最資深的26 名官員開會,并宣稱“在中情局尚未培養出訓練精良的儲備人才之前,必須將活動縮減為少數可以有很好表現的業務”,不要“訓練不適當或素質低下的人員,試圖涵蓋廣大范圍,反倒會表現不佳”。史密斯在特拉斯科特調查的鼓舞之下,下令召開“(項目)謀殺會議”——可以取消中情局最不堪的秘密任務的陪審團。威斯納立即予以還擊。他表示關閉可疑的業務是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史密斯的命令執行起來得花上好幾個月,很可能會拖到下一任政府上臺之后。局長敗下陣來,“謀殺會議”解散。
艾森豪威爾贏得總統大選,憑借的是由最親密的外交顧問約翰杜勒斯草擬的國家安全政策,亦即呼吁西方世界解放蘇聯衛星國家。他們的這項勝利計劃主張中情局局長換人。于是,在史密斯反對,參院無異議通過和新聞界的歡呼聲中,艾倫杜勒斯終于拿到覬覦已久的職位。赫爾姆斯和艾倫杜勒斯相識于8 年前,兩人同住法國那間由史密斯將軍接受第三帝國無條件投降的紅瓦校舍,他對杜勒斯可說是相當了解。赫爾姆斯年方40,為人嚴謹,到夜里熄燈時,向后梳的頭發仍然一絲不亂,辦公桌也一塵不染。杜勒斯已經60 歲,私底下愛穿拖鞋緩解痛風的他,原本是個漫不經心的教授。艾森豪威爾當選后不久,杜勒斯撥通電話把赫爾姆斯叫進局長室,兩人坐下聊天。
煙斗冒出陣陣煙云彌漫在空氣中。杜勒斯開口道:“說說未來,中情局的未來。”
“你可還記得1946 年我們出馬收拾爛攤子時,那些陰謀詭計和血光四起的光景?中情局該負什么責?當時也沒有這個機構?”杜勒斯要赫爾姆斯知道,只要他當一天局長,就會有個機關全心投入大膽、困難且危險的任務。
“我要絕對肯定地告訴你,當前的秘密業務是何等地重要,白宮和現任政府對秘密行動抱有強烈的興趣。”杜勒斯說。在往后8 年里,由于他對秘密行動情有獨鐘,不屑從事情報分析,加上欺騙美國總統的危險做法,艾倫杜勒斯對自己所協助創立的中情局造成了無法估量的傷害。
本章注釋
a 參聯會主席命令的目的是要促成“撤回及削弱蘇聯勢力”,并“發展地下反抗組織,以利于在各戰略地區展開秘密和游擊行動”。命令出自參聯會主席資深戰爭規劃專家史蒂文斯上將,他曾任駐莫斯科海軍武官。
b 關塔那摩監獄位于古巴南部,是美國海軍“基地”所在地,“911”事件后成為關押反美“恐怖”分子的監獄,不斷發生臭名昭著的虐囚案。
c 1952 年7 月14 日的中情局報告《成功應用麻藥或催眠審訊術(朝鮮薊)》指出,艾倫杜勒斯在1951 年4 月會晤軍事情報機關首長,尋求他們協助“朝鮮薊計劃”,結果只有海軍聯絡官提供協助,即巴拿馬的艦上監獄。另一份呈交史密斯的后續備忘錄則指出,已有兩名蘇聯人在1952 年6 月遭海軍與中情局聯合小組偵訊兩個星期,證明結合藥物與催眠的偵訊方法十分有效。這一切都是因為朝鮮戰爭使國家進入緊急狀況,并且中情局懷疑美國戰俘在朝鮮已遭洗腦。參院調查曾在30 年前觸及本計劃,但文件痕跡多已被銷毀。調查人員以簡短的4句話陳述“朝鮮薊計劃”,其中包括以“結合麻醉藥硫噴妥鈉與催眠”及利用“吐真藥”等“特殊審訊法”進行“海外偵訊”。至于海外偵訊的本質,國會并沒有深究。
d 林賽1953 年3 月3 日提出預言性質的報告叫《發展冷戰新工具方案》,2003 年7 月8 日才解密。艾倫杜勒斯全力壓下這份報告。中情局各領導人既懶得花時間來評估秘密行動失敗的后果,又擔心一旦報告外泄,飯碗便不保,于是不接受任何批評。此外,他們也不理睬最優秀的諜報人員希契爾的警告:對抗敵人的唯一辦法就是了解敵人。20 世紀50 年代初期,在赫爾姆斯手下負責東歐諜報業務的希契爾說,他主張“一旦涉入意識形態,就再也不能取得可靠的情報。這樣做無疑是把情報員置于險地。要當政治特工就免不了會使自己暴露在你想要破壞的體制之下,倘若你想破壞的是個政治體制,那你肯定會受到傷害”。

 

第12章 應對日本下豪注
中情局運用得最出神入化的武器是現鈔。收買外國政治人物是中情局的專長,而它挑中的第一個未來世界領導者則是日本。
美國吸收到兩位最具影響力的特工來幫中情局執行掌控日本政府的任務,這兩人是獄友,也是戰犯。他們在二戰后美軍占領下的東京坐了3 年監牢,1948 年底出獄時,很多獄友仍困在獄中。
岸信介在中情局的協助下成為日本首相和執政黨總裁,兒玉譽義夫則因協助美國情報機關而重獲自由,并成為全日本頭號黑社會(即 “關東會”)首腦。兩人共同塑造戰后日本政治。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美國最憎恨的;在“反共戰爭”里,他們卻是美國最需要的人。20 世紀30 年代,兒玉所操控的右翼青年團體企圖暗殺首相(這里應指“天行會”刺殺齋藤實首相事件,兒玉因此被判刑3 年半。——譯者注)。他被捕入獄后,日本政府任用他為情報特工以及未來戰爭的打手。隨后5 年,他在中國占領區經營戰時最大的黑市,從而取得海軍少將官階,獲得大約1.75 億美元的個人財富。兒玉出獄后捐出部分財產,投注于當時最保守的政治人物,他也成為中情局扶植日本政客工作的關鍵人物。朝鮮戰爭期間,他與美國商人、戰情局老手和前外交官合作,完成了一次由中情局資助的大膽的秘密工作。美國軍方需要造導彈的稀有戰略金屬鎢金,兒玉就走私好幾噸日本軍品到美國。五角大樓出資1 000 萬美元,中情局也資助280 萬,鎢金走私網總計撈了200 多萬美元。
不過,這次行動也讓兒玉在中情局東京工作站留下了壞名聲。東京工作站1953 年9 月10 日的報告說:“兒玉是職業騙子、流氓、郎中和小偷。他完全沒有情報運作能力,他對賺錢以外的任何事都沒興趣。”雙方關系中斷后,中情局將注意力轉移到庇護和培養有為的政治人物,其中就包括岸信介,他贏得美國結束占領后日本的首次國會選舉。
從甲級戰犯到日本首相的大變身
岸信介成為方興未艾的保守運動領導人。他憑著兒玉譽義夫提供的資金和自己的政治手腕當上了國會議員,1 年后便掌控民選代議士中的最大派系,建立起領導日本幾乎長達半個世紀的執政黨。
岸信介是1941 年日本對美宣戰詔書的簽署人,二戰時領導軍需省。戰后岸信介雖身陷囹圄,卻早已在美國有許多高官盟友,日本偷襲珍珠港時駐東京的美國大使約瑟夫格魯便是其中之一。
1942 年格魯遭日方拘禁時,擔任戰爭內閣大臣的岸信介放他出來打高爾夫球,兩人因此交上朋友。岸信介出獄后,格魯已是“自由歐洲”全國委員會首任主席,此乃中情局為支持自由歐洲電臺和其他政戰節目所設立的外圍組織。
岸信介一出獄便直奔首相官邸,他的親弟弟佐藤榮作擔任占領時期的內閣長官,佐藤交給他一套西裝讓他換下牢衫。
岸信介對弟弟說道:“很奇怪吧?現在我們都是民主人士了。”岸信介耐心規劃7 年,由戰犯變成首相。他師從《新聞周刊》東京分社主任學英語,又經《新聞周刊》外交事務新聞主編哈里克恩介紹,得以結識許多美國政治人物。克恩是艾倫杜勒斯的至交,后來終身負責中情局在日本的情報通道。岸信介以栽培稀有蘭花的方式,培養與美國大使館官員之間的交情。他起先行動很小心,因為這時候他還惡名在外,經常有警察跟蹤。
1954 年5 月,岸信介在“東京歌舞伎座”展開政治復出行動。他邀請在美國使館擔任新聞與宣傳官的戰情局老手比爾哈欽森看戲,并利用中場休息時間領他參觀歌舞伎座,游走于各個包廂,向他引見自己在日本精英界的朋友。這在當年是很不尋常的舉動,但也是純粹的政治劇,岸信介以此方式公開宣告他在美國支持之下重返國際舞臺。
一年來,他多次私下在哈欽森的客廳里會見中情局和國務院官員。哈欽森回憶道:“他顯然是希望能獲得暗中支持。”這些談話奠定了以后40 年日美關系的基礎。
岸信介告訴美國人,他的策略是破壞執政的“自由黨”,加以改名、重整和管理,在他領導下的新“自由民主黨”既不是自由黨,也不是民主黨,而是一個右翼俱樂部,由從帝制日本廢墟中崛起的封建領主組成。他將先在幕后運作,由較資深的政治家先擔任首相,然后再接手。他誓言會配合美國需要來變更日本外交政策。美國可以保留駐日美軍“基地”,且可在“基地”貯存日本相當敏感的核武器。他所要求的回報只是美國暗中給予政治支持。1955 年8 月,國務卿福斯特杜勒斯在會見岸信介時當面告訴他,只要日本保守勢力團結一致幫美國反共,他想要的支持就不會落空。人人都知道,美國所謂的支持是什么。
岸信介告訴美國使館資深政治官薩姆伯杰,他與美國的初步聯系最好是和年紀較輕、官階較低、在日本還不為人知的人直接聯絡。這個差事落在中情局克萊德麥卡沃伊頭上,此人是經歷過沖繩島戰役的陸戰隊退役軍人,當過一陣子新聞記者后加入中情局。麥卡沃伊抵日不久,伯杰便領他會晤岸信介,中情局由此開始培養和外國政治領袖的堅定關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60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