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接地氣,不生病(簡體書)
滿額折

接地氣,不生病(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2 元
定價
:NT$ 192 元
優惠價
87167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慢性炎症被看作是大多數現代疾病的致病因素,而現在,一個終極解決方案已經被確定:能夠治癒慢性炎症的就是我們腳下的地球!科學家已經發現,地球表面含有一種自由流動的電子組成的能量,並時刻被太陽輻射和閃電補充。但很少有人知道,這種無限的治癒能量能夠幫助人體保持健康並控制人體內部的複雜機制,它是一種無限的天然治癒能量,可以讓我們身體就像插上插座的燈泡那樣正常工作。但在現代生活方式中,絕緣橡膠底鞋和塑料底鞋的廣泛使用,以及城市建築帶來的起居、出行方式,斷絕了我們和大地的這種神奇力量之間的連接。這本讓人大開眼界的書描述了在斷開與地球的連接之後,一系列的生理異常是如何產生的;同時,本書也教會了我們一個最簡單且絕對免費的治癒術:「接地氣」。它能幫助人們治癒大部分慢性炎症,促進術後恢復、緩解疼痛和運動過勞所造成的損傷,對抗疲勞、壓力和睡眠不足。

作者簡介

克林頓?奧伯(Clinton Ober)曾長期在蒙大拿州向居住在附近的美國原住民請教有關大自然的知識與信息,然后創造性地發現了一種現象:當人體與大地相接之時,人體內的電荷可以被中和,從而讓體內的神經系統更加活躍。
斯蒂芬?T.西納特拉(Stephen T. Sinatra)醫生終身致力于研究和學習人體構造和最新的醫學發現。他是美國心臟病學院的院士——這是該組織的最高水平認證。除本書之外,他也是另外16本醫學圖書的作者或合作者。
馬丁?祖爾克(Martin Zucker)在撰寫衛生保健、營養和健康方面的文章上已有超過30年的經驗。在這30多年間,他寫了十幾本書和數百篇雜志文章。他曾經是一名美聯社駐外記者。

名人/編輯推薦

《接地氣,不生病》編輯推薦:
世界自然療愈經典譯叢第二彈!
榮獲全球健康類圖書最高獎項“鸚鵡螺”獎!

如果可以的話,請你在閱讀本書時赤足觸地,不管是草地、鵝卵石地、沙地,還是水泥地都行,你將體會到與大地連接的無比美妙。

中譯本序:重建與大地中斷的聯系

丁東
一、接地氣的一些緣起

大約十年前,我認識了一位臺灣朋友陳義堂,他極喜運動養生,特別對爬山情有獨鐘。他來重慶工作不久,就發現了一個爬山的好去處——離市中心不遠的縉云山。在他的帶動下,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幾乎每個周末都乘車去縉云山。縉云后山有大片的梨樹,一些農家散布其中,春天的時候,雪白的梨花遍山開放,是踏青的好時節;到了夏天,山中氣溫比山下要低好幾度,夜坐小院納涼,可觀漫天星斗,真人生一樂也。那時的縉云山,還沒有因道家養生而聞名全國。
記得有一次,我們早起活動筋骨,我看見陳君赤足在草地上來回走動,而山中清晨的氣溫還很低。他見我好奇,解釋說:草地泥土上有一種負離子,而人體身上有正離子,赤足接觸地面,正負離子相吸,負離子進入人體,有助于健康。由于他經常闡述一些養生的新觀念,我當時并未太在意,也沒有思考其中的原理;后來我曾嘗試過幾次赤足接地氣,但又思慮“涼從腳起”的古訓,遂作罷。
去年秋天,我看到了這本剛剛譯成中文的《接地氣,不生病》(Earthing: The Most Important Health Discovery Ever?)書稿,粗略翻閱之下,感覺書中用了不少的例證,說的大概也就是赤足接地氣的種種好處。雖然知道這是一本暢銷美國的健康書籍,并榮獲了2011年“鸚鵡螺獎”(Nautilus Award,該獎旨在發掘能夠促進靈魂升華、清醒生活以及積極的社會改變,同時還能激發想象力,給讀者精彩的世界和美好的生活帶來“新的可能性”的好書),但對它并沒有留下太深的印象。
幾個月后,我在翻閱有關現代物理學的書籍時,忽然想到《接地氣,不生病》的種種闡述,回過頭來再仔細閱讀,發現,看似普普通通的赤足接地氣,其中的確蘊含著有關人體健康的極大秘密。而這根基于現代物理學對物質組成最細微的認識。
現代物理學由于深入到物質最細微的電子、質子和中子的結構成分,使現代人對組成我們世界最基本的微觀粒子有了較為清晰的了解。半個多世紀以來,物理學不斷與化學、生物學研究結合,追問生命的奧秘,也由此產生了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學、電子生物學、遺傳學等交叉學科,在這片新天地里,他們從不同的角度解讀著生命的密碼。

二、生物物理學的認識:人體也是一件電器

人類掌握、利用電能不過一百多年時間,它卻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環顧左右,我們隨處皆被各種電線、電器、電波所環繞,可以說,沒有電,就沒有現代文明。但很多人還不知道,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件帶生物電的電器。
現代生物學認為,細胞是機體最基本的運作單位,也是一臺臺微型的發電機,細胞膜內帶負電,細胞膜外帶正電,細胞不斷發生電荷的變化,這就是生物電現象。人體任何細微的活動都和生物電有關,外界的刺激被人體感覺器官接受后,通過神經脈沖把信號傳導到大腦,大腦經過分析判斷,再通過神經脈沖把指令傳到相應的器官,以作出正確的機體反應。其中信息的傳遞正是通過生物電來完成的。正如《接地氣,不生病》書中所說;“人體內部所有的網絡都是電路,都是基于生物電過程運轉的。”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人體就是一個電容器。
本書作者之一的克林頓?奧伯(Clinton Ober)是一位電器工程師,他知道家用的有線電視必須要接地線,才能夠防止其他電訊號的干擾,他設想,作為帶生物電的人體也是如此嗎?奧伯在家里做了一個小實驗,他用電壓計來測量人體電壓,發現自己在走近家用電器時,身體電勢明顯增強,但在靠近電冰箱和電腦時,電勢卻沒有變化,他明白了,由于冰箱和電腦都連接了地線,從而屏蔽了電磁場。當他用導線把身體和戶外土地連接起來時,電壓計上的讀數幾乎為零。他意識到:“有線電視的電纜里面傳遞著數百個頻道的信息。同樣,身體里有無數的神經、血管和其他含電信號的通道。我想,可能當人體接地后,周圍環境的電干擾就不會進入人體擾亂內部電路了。我開始淺顯地理解,不接地,人體就總是被臥室、辦公室和其他任何地方的電磁波和靜電充電。當你接地后,你就沒有電荷了。”
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一直是赤足行走,身邊也沒有這么多的電磁干擾。在發明鞋子以后,人們也多用動物皮革或木頭棉布制作鞋底,這些天然材料在受潮后也能導電,人與大地直接融合在一起,受到大地能量的庇護。現代橡膠鞋底的發明,讓人類徹底與大地斷絕了聯系,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電器設備又進入了居室,使現代人處于極為復雜的電磁環境中。不同頻率的電磁波形成了一個復雜的空中網絡,與人體本身固有的電磁頻率以及人類早已適應的地球自然頻率形成了沖突。雖然家電的電磁頻率有安全范圍規定,但長期的電磁干擾的確會影響到身體本來的振動頻率。很顯然,我們無法放棄家用電器、手機、電腦等等所帶來的現代生活方式,那么唯一的選擇就是接地,讓自己與大地重新聯接起來。
正如本書中所表述的:“接地氣意味著人體的五臟六腑屏蔽掉大氣中的任何靜電或電磁干擾,為體內安靜的電‘環境’做準備,沒有多余的電場或磁場能破壞體內功能,擾亂生理平衡和影響健康,包括消化、內部修復、傷口愈合和其他所有的代謝活動。記住,所有化學反應或生化反應本質上都是電反應,所以很容易受到外部電場和磁場的干擾。接地氣阻止了這些干擾。”

三、電子生物學的理論:關于人體衰老的氧化與自由基學說

如果再深入追問一下,為何人體會產生生物電現象呢?生物電從何而來?現代物理學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們知道,如果把物質不斷細分,可以發現分子,分子由原子團構成。原子又由電子、中子和質子組成。原子中的電子是一種帶有負電的粒子,圍繞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原子核運動。原則上一個原子中的電子數目是一定的,但是在某些條件下,原子中的電子會被另一個原子的原子核吸引走。當原子得到額外的電子時,它就開始帶有負電,稱為負離子;原子失去帶有負電的電子時,它就帶有正電,叫正離子,正負離子相遇會中和。當電子脫離原子核的束縛,能夠自由移動時,這種電子稱為自由電子,自由電子的定向流動就形成了電流。
這樣的論述稍顯枯燥,但卻是我們理解人體奧秘的關鍵所在。《接地氣,不生病》一書引用了生物化學家、諾貝爾獎得主山特吉爾吉(Albert Szent?Gy?rgyi)的表述:“人生匆匆而微妙,緩慢的化學反應和神經脈沖難以解釋生命。蛋白質是生命綻放的舞臺。舞者就是微小而不停移動的電子、中子等單元。”由山特吉爾吉創立的電子生物學,從更細微的電子角度解釋了生命的生長與衰老現象。
我們知道,人可以不吃不喝好幾天,但一刻也離不開呼吸。這一呼一吸中,幫助人體新陳代謝的主要是氧氣。但正如暴露在空氣中的鐵器會氧化生銹,人體也會發生氧化作用。人體通過氧化作用吸收攝入的營養物質,以此提供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但同時也會產生有害的代謝物,它就是自由基。從微觀世界來認識,自由基就是含有不成對電子的原子團,也就是帶有正電的分子,原子團在組合成分子結構時,要求電子必須成對出現,因此自由基就到處奪取其他物質的一個電子,來中和自己的正電,以形成穩定的物質。而被奪去電子的物質,它原來穩定的狀態就被破壞掉了,這個過程就稱為氧化。
就像木柴燃燒會產生灰燼,生命活動每時每刻都在燃燒著能量,這必然產生自由基。在正常情況下,自由基對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起著正面的作用。當我們的身體受到病毒細菌侵襲而發炎的時候,血液中的白細胞會分泌出更多的自由基來幫忙助陣,自由基到達炎癥部位后,會奪取病原體和受損細胞的電子來獲得自己缺失的電子,這樣就會破壞掉病原體的細胞,造成病原體死亡,使之不再危害機體。
但若自由基過多,它就會變得不易控制。這就像為抵抗侵略而緊急組建了一支武裝力量,敵人已經消滅后,如果對槍炮不妥善處理,就可能埋下后患。對于極為活躍的自由基來說,沒有了破損細胞的電子可以奪取,它就會不分青紅皂白地搶奪正常細胞的電子,造成正常細胞功能的破壞,從而引起體內各種慢性炎癥。現代生物醫學認為:人體很多疾病,如心臟病、中風、糖尿病、老年癡呆、關節炎、過敏、皮炎等等,都與身體長期的慢性炎癥有密切聯系。而體內數量過多的自由基正是破壞正常細胞,導致慢性炎癥的元兇,所以有人把自由基稱為萬病之源。
自由基是帶有正電的分子,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它自由而活躍,喜歡到處尋找帶負電的電子以達到穩定。我們可以用人類社會來做個比喻,人們常說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單身男子就好比自由基,需要異性來組成一個穩定的家庭。如果一個社會男女數量相等,各自組建家庭,人人安居樂業,社會便安定和諧。但如果一個社會男女比例失衡,眾多男子無法順利組建家庭,他們就會到處去吸引奪取其他家庭的異性,造成一個個家庭的解體,而被破壞家庭的男主人此時又處于單身狀態,他們又會去奪取另外家庭的異性,如此惡性循環,遂造成社會的混亂。
一個和諧穩定的系統需要比例協調的陰陽關系,大如社會國家,小如細胞分子,皆同此類。對于人體來說,自由基是生命活動的產物,如何控制并減少體內自由基的數量,是抵抗氧化、維持健康的重要措施。

四、如何減少自由基

和一百年前相比,我們今天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極為重大的改變。簡要說來,一方面是化學的:現代工廠制造了大量的化工產品,包括農藥化肥,食品添加劑,塑料制品,石油燃氣等等。在化工產品的生產和使用過程中,都會產生大量的化學污染。另一方面是物理的:電的發明不過一百多年,但現代人已經完全被各類電器所包圍,由電產生的各種頻率的電磁場充斥著我們生活的空間,它們看不見摸不著,卻不斷影響著我們的內部電荷。
無論是化學污染還是電磁輻射,最終都會產生大量的自由基。在人類歷史的漫長進化中,人類機體遇到的外部侵襲主要是病毒和細菌,但現在,由生活方式和環境帶來的自由基成為了更為隱形的致病因素。
如何減少自由基,成為了健康學的一項重大挑戰。專家們給出了很多的建議。
從飲食方面考慮:不吸煙,盡量少吃煎炒食物,避免服用過多的藥物等等,可以減少體內自由基的產生;此外,大量攝入新鮮的素菜和水果,特別是含有多種維生素、花青素、胡蘿卜素、番茄紅素的果蔬,它們具有天然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捕獲、中和自由基。
從環境方面考慮:空氣中的自由電子特別容易與氧氣結合形成負氧離子,按世界衛生組織標準,清新空氣的標準是每立方厘米負氧離子的含量不低于1000-1500個,而城市住宅里每立方厘米負氧離子的含量不到100個,封閉辦公樓里含量更低,而森林湖海等戶外環境的負氧離子可達數千至上萬個,經常走到郊外,去呼吸清新的空氣,是減少體內自由基的有效途徑。
在這之外,《接地氣,不生病》的作者告訴了一個我們更為簡單有效的方法,他說“很少有人知道地球是一塊充滿活躍的自由電子的蓄電池。”原來,我們身邊的大地就有著大量的自由電子,它們取之不竭用之不盡。但由于我們穿著絕緣的橡膠鞋,就與大地斷絕了電子聯系。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脫掉鞋子赤足接觸大地,或通過金屬導體把自己與大地聯系起來,這時,地球表面的自由電子便會源源不斷地流進我們體內,饑渴的單身漢自由基得到異性負電子溫柔的撫慰,它們狂暴的脾性便會平伏下來,對健康的細胞不再構成威脅。

五、中國傳統的“接地氣”

本書的英文名字是“Earthing”,中文直譯應該為“接地”,作者認為,帶有生物電的人體,如同一臺電器,需要與大地相連接來消除電磁干擾,保障電器的正常運行。譯者把它翻譯成“接地氣”,與中國傳統的養生觀念進行了巧妙的嫁接。不過,中國人所說的“接地氣”,無關現代物理學的認識,而是建立在一套樸素的宇宙自然觀基礎上。
中國古老的《禮記》記載說:孟春三月,“天氣下降,地氣上騰”。按照中國古代的哲學觀念,天屬陽地屬陰,陰陽這兩種能量要能夠相互交流,才能化生萬物。在《周易》一書中,象征國泰民安的“泰卦”就是由上坤下乾組成,本來乾為天,應該處于上部,坤為地,理應位于下方,但這樣的排列在《周易》中卻是象征陰陽離絕的“否卦”。陽氣要下降,陰氣要上浮,陰陽才能交合,這體現了古代陰陽互動的辯證思維。
以天地自然來講,一年四季不過是陰陽二氣在天地間升降沉浮的表現。春天“地氣”開始從地底往上升,一直到夏季浮到天頂,秋季“天氣”開始下降,到冬季沉到地底,由此形成春夏秋冬的季節更替。
具有濃厚哲學思辨色彩的傳統中醫,接受了這種陰陽變易的思維方式,并運用于中醫理論與實踐中。清代御醫黃元御在《四圣心源》一書中就系統闡明了這種觀念,他認為人體與天地按照同一規律運行,他說:“氣含陰陽,則有清濁,清則浮升,濁則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則為陽,降則為陰,陰陽異位,兩儀分焉。清濁之間,是為中氣,中氣者,陰陽升降之樞軸,所謂土也。”
民國時代的名醫彭子益在《圓運動的中醫學》一書中也談到這一觀點:“純陽無氣,純陰無氣,陰陽交合,乃能成氣。大氣者,陰陽己經交合之氣,陰陽交合之中點稱曰中氣。中氣者,生物生命之所從出,而密布于地面之際的也。”
他們說得很明白,陰陽之氣以中氣為樞軸,天上地下的循環運動,中氣是生命的核心,而地面就是中氣大量存在的地方。不過,中醫講天地陰陽,最終是以之比附人體,所謂“善言天者,必有驗于人。”中國人常把一個人強壯稱為中氣很足,由于人的脾胃處于身體的中間,好像地面處于天地的中間,中醫把人的脾胃稱為脾土胃土,認為天地的中氣就是人的胃氣,是維持身體正常運轉的關鍵,所謂“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養護好胃氣可以說是治病養生的關鍵。
基于以上的認識,對俗語說的“接地氣”,我們可以作兩方面的理解。廣義上說:土地表面有中氣密布,一年四季皆可吸納中氣以養胃氣。中國的道家也一直相信,地面空氣中有一種精微的物質,每天在空氣清新的環境中呼吸吐納,可以養生健體,并帶動喚醒身體的潛能。狹義上說:一年中只有春天是“地氣”從地底開始上升的季節,在氣流能量影響下,萬物開始復蘇。人生活于地面,“接地氣”就是要在春季順應上升的“地氣”來安排起居。具體方法在《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里說得很清楚:“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六、糾正一點誤傳

現在不少的保健文章在談到“接地氣”時,常常引用一段古人的文字作為依據,引用者稱源于明代太醫劉純的《短命條辨》,其文曰:“病家不接地氣,故陰陽不通,是之陽氣自行消長,而癥候隨之消長。囑病家每日赤足走路,半時辰即可。”
這段文字的原始出處是署名劉弘章的《病是自家生》一書,劉弘章的系列養生書籍一度非常火爆,后來他因非法行醫被起訴。他在書中論說的一些養生觀念很多來源于傳統和民間,也并不違反養生規律,但他在書中卻偽造了很多的中醫文獻來自我證明。
證據有三:其一,從史料來看,據《明清醫史》記載,劉純從未當過太醫,也沒有寫過《短命條辨》,他的著作只有《醫經小學》、《玉機微義》、《雜病治例》及《傷寒治例》四部。劉弘章聲稱除了這四部,還有祖傳劉純醫書十余部,但這些醫書從未見諸于史書,也從未見其他醫家引用,在文獻考古中屬于孤證,不足為信。其二,從文意來說,他在書中引用的許多古文語句全無古意,文白雜糅,不似古人所寫。其三,從醫理來講,以接地氣為例,中國的“接地氣”并不是專指赤足走路。赤足接地針對的是現代人與大地絕緣的生活方式,對于中國古人來說,他們居住于泥壘的平房,穿著導電的布底鞋,每天在田間勞作,從未斷絕與大地的聯系,根本不需要現代意義上的赤足接地氣,偽造的文字明顯是以今揣古。
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城市里,被化學物品和電磁信號所包圍,穿著絕緣的橡膠鞋,我們的確應當每天赤足在草地上步行,讓自由電子源源不斷地流進我們與大地絕緣了的身體,平伏自由基狂暴的本性,不再危害我們健康的細胞,但不需要偽造的文獻來充當我們的證據。

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在仔細閱讀了這本《接地氣,不生病》后,深深相信現代電子生物學對人體奧秘的認識所言不虛。趁著初春時節,草長鶯飛,萬物復蘇,我開始把每天的太極拳運動改在樓下草地上赤足進行。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讀者在看了本書之后,會毅然脫掉鞋襪,加入到赤足接地氣的行列里。一旦你這么做了,你會發現,其實這并沒有想象中困難。
但也許你會提出和我當初一樣的問題,自古相傳“寒從腳起”,赤足接地氣會讓我們因受涼而生病感冒嗎?由于雙腳處于人體心臟的最遠端,血液供應較少,又少脂肪覆蓋,很容易受涼寒侵襲,所以冬天的足部保暖非常重要。但對于健康人士來說,赤足接地氣過程中,人體不斷地來回走動,本身就促進了遠端血液的循環,并沒有想象中的寒冷。春節剛過,氣溫大約七、八度,我曾在田間赤足行走,也不覺太冷。如果你體質較差,血液循環不好,或地處寒冷的北方,建議從春夏開始接地氣,并以自己身體承受能力為限度,赤足接地氣與平時的足部保暖可并行而不悖。
在《接地氣,不生病》一書中,作者列舉了大量的個案,證明接地氣對于關節疼痛、睡眠障礙、傷口愈合等等都有快速而神奇的療愈效果。盡管如此,我們還是需要指出,任何的自然療法都不是吹糠見米的靈丹妙藥,體質的變化是長期累積的結果。接地氣調整了我們身體的電荷,有助于整體的健康,但并不能替代現有的醫學治療,正如《接地氣,不生病》書中所說:“不論是戶外赤足行走還是用接地設施連接室內室外,接地氣都不能使你的疾病痊愈。它能做到的是將你和大地發出的統御地上生靈的電信號重新連接起來。它使你的身體重拾天然內部電荷的穩定和節奏,反過來促進身體系統的正常運行。”
--------------------------------------------
丁東,自由學人,問學啟蒙于當代新儒家,踐行匯融中西、返本開新之路徑,冀以科學實證觀念察照傳統思辯學術,于舊學商量中涵養新知新見。現居重慶。

目次

中譯本序:重建與大地中斷的聯系
前言
第一部分 我們為什么生病:中斷的聯系
 第一章 帶電的人體和帶電的地球
 第二章 分離綜合癥
第二部分 個人發現
 第三章 重新聯系:克林頓?奧伯的故事
 第四章 一位科學愛好者的挑戰
 第五章 一位心臟病學家的發現:斯蒂芬?辛納特拉的故事
第三部分 科學原理
 第六章 原始的抗炎藥
 第七章 連接點
第四部分 接地氣史志
 第八章 入門課:如何接地氣
 第九章 十余年的接地氣經驗:克林頓?奧伯的觀察結論 中譯本序:重建與大地中斷的聯系
前言
第一部分 我們為什么生病:中斷的聯系
 第一章 帶電的人體和帶電的地球
 第二章 分離綜合癥
第二部分 個人發現
 第三章 重新聯系:克林頓?奧伯的故事
 第四章 一位科學愛好者的挑戰
 第五章 一位心臟病學家的發現:斯蒂芬?辛納特拉的故事
第三部分 科學原理
 第六章 原始的抗炎藥
 第七章 連接點
第四部分 接地氣史志
 第八章 入門課:如何接地氣
 第九章 十余年的接地氣經驗:克林頓?奧伯的觀察結論
 第十章 反饋:人們如何評價接地氣
 第十一章 心臟連接:斯蒂芬?辛納特拉的觀點
 第十二章 陰性連接:女性與接地氣
 第十三章 運動連接:運動與接地氣
 第十四章 汽車連接:移動與接地氣
 第十五章 動物連接:室內寵物與接地氣
 第十六章 未來連接:發展中的接地氣革命
附錄
 附錄A 接地氣的方法和技術說明
 附錄B 接地氣的物理學原理:探討當前的理論
 附錄C 參考資料
 附錄D 癥狀檢查表和過程備忘錄
鳴謝

書摘/試閱

《接地氣,不生病》內容簡介:
慢性炎癥被看作是大多數現代疾病的致病因素,而現在,一個終極解決方案已經被確定:能夠治愈慢性炎癥的就是我們腳下的地球!
科學家已經發現,地球表面含有一種自由流動的電子組成的能量,并時刻被太陽輻射和閃電補充。但很少有人知道,這種無限的治愈能量能夠幫助人體保持健康并控制人體內部的復雜機制,它是一種無限的天然治愈能量,可以讓我們身體就像插上插座的燈泡那樣正常工作。但在現代生活方式中,絕緣橡膠底鞋和塑料底鞋的廣泛使用,以及城市建筑帶來的起居、出行方式,斷絕了我們和大地的這種神奇力量之間的連接。
這本讓人大開眼界的書描述了在斷開與地球的連接之后,一系列的生理異常是如何產生的;同時,本書也教會了我們一個最簡單且絕對免費的治愈術:“接地氣”。它能幫助人們治愈大部分慢性炎癥,促進術后恢復、緩解疼痛和運動過勞所造成的損傷,對抗疲勞、壓力和睡眠不足。通過重新與地球相連,并長期不懈地實施,我們就可以少生病甚至不生病!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6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