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記住鄉愁(簡體書)
滿額折

記住鄉愁(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沈成嵩所著《記住鄉愁》以散文的形式,記述了我國傳承不息的農時、農事,展現傳統的民俗文化,展現了中華民族的生存方式、生存智慧,介紹了農亊節氣中包涵的古農學,天文學,氣象學,生物學,社會學等科學知識,此外還回憶了作者家鄉江蘇金壇市的名人軼事。本書具有較好的知識性、可讀性,能勾起離鄉進城的讀者回味鄉愁,品味鄉村美好記憶。

名人/編輯推薦

鄉愁,就是元宵的湯圓,端午的粽子,八月半的月餅,臘月的臘八粥再加上除夕之夜的團圓飯,鄉愁還是清明的掃墓和冬至的祭祖。鄉愁是我國傳統文化再加上現代化的元素,它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說到底,鄉愁就是鄉情、鄉韻、鄉戀,就是民風、民俗、民情,就是以農耕、農時、農具、農人為主體的農耕民俗文化。沈成嵩所著《記住鄉愁》用農事,寄托出無限思想之情。

目次

農時農事里的濃厚鄉愁(代序)
品農時
品評農時
舌尖上的農時
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農時農事里的濃厚鄉愁(代序)
品農時
品評農時
舌尖上的農時
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處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正月新春忙過年
鶯飛草長二月天
陽春三月百花艷
四月初夏芳菲盡
五月榴花紅勝火
映日荷花六月紅
七月流火報秋信
中秋八月桂花香
九月重陽話登高
十月立冬曉霜濃
隆冬數九梅花開
臘月除夕盼團圓
我為什么要寫農事節氣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農諺農事和田歌
古詩詠水稻農耕勞作
農事節氣是農耕文化的科學結晶
十二月農事小令
唱花
清明時節雨紛紛(民歌)
鄉村的文化元素
城市綠化的誤區
接地氣
憶農事
從“臘八粥”到“豐收宴”
圩門新風
七下湖村解“謎團”——關于《富光棍之謎》
江南酒俗記趣
江南飲茶習俗
修橋鋪路的民間佳風
耕讀人家
十里栽花算種田
一曲溪流一曲煙
江南水鄉江南女
糧食
鏜汽缸
尷尬飯
吃伙局
餓煞鬼
祭土
種桑養蠶
荷文化的贊歌
八月菱歌
聽秋
紡織娘
茄香
水果
“無腸公子”落戶記
道蟹
蝦話
楓葉
老虎灶
晨曲
中國第一國際慢城——高淳椏溪生態之旅
江南清廉第一家
松江行
我的私塾先生
思古街
花街
百年古鎮話社頭
稻草鋪·烘山芋
邊城鳳凰
布票·糧票
馬齒莧
蒼干虬枝多奇姿
金壇方言的文學色彩
老媽的廚藝
剃頭與理發
走村串戶彈棉花
農具:農耕文明的活證
蓑衣
斛桶
農船
說磨
說缸
說秤
草鞋
竹籃
擦背
考種
篾匠
金秋話菊
秋之頌
連麩搗
戀鄉情
古運河畔工農情
“三農”情結的別樣見證——江南第一代村官常挺芳
馮東書話陳永貴
種田狀元陳永康
“文學探子”高曉聲
高曉聲的農民情結
華羅庚魂歸故里
華羅庚三回故鄉
華羅庚有個好嫂嫂
華羅庚的星期天
華羅庚的師母陳淑
時代的鼓手——許一鳴
故鄉長存游子心
天塹傳書
魂牽夢系思鄉情——訪著名作家于炳坤
一代美文“艾江南”
丘東平在天荒湖
鐵的女性葛文瑛-
小紅媽
抗戰詩人錢丹輝
清風明月聞笛聲
菡子
酒重百花情且醇——記文學大師汪曾祺
田園詩人戴叔倫
于敏中其人
金壇才女賀雙卿
一包黃土
趣說“散文療法”
記住鄉愁(后記)

書摘/試閱

一個為農民畫靈魂的高手遠行好多年了,但他塑造的農民形象卻在人們心頭常駐。
陸文夫在高曉聲追悼會上說:“高曉聲是我國現代文壇繼趙樹理后,又一個為農民畫靈魂的高手。”這個評價是千真萬確的。那個年代,提到李順大、陳奐生,許多農民都清楚。
改革開放初期,金壇市有位鄉黨委書記在給農村干部上黨課時,讀《李順大造屋》和《漏斗戶主》,小說還沒讀完,許多農村黨員就圍攏來搶著說:“這是寫的我們村上的某某某”“不,這就是我的老表,活靈活現的……”“這個姓高的又沒到我們村上來過,農民心里的這些事,農村里發生的這些事是怎么給他‘探’去的呢?”多年前,當我把這些事講給高曉聲聽時,老高幽默地說:“好啊,我倒成了農村的‘文學探子’了,這倒是《中國文學史》上的新詞條”高曉聲熟悉農村,了解農民,不是一般的熟悉,一般的了解,而是“知人、知事、知心”。
他在《漏斗戶主》里寫陳奐生:“陳奐生越來越沉默了,表現也越來越木然了。他總是低著頭,默默地勞動,默默地走路……他想的只有一件東西,就是糧食。”“有些黃昏,他也到相好的人家去閑逛,兩手插在褲袋里,低著頭默默地坐著,整整坐半夜,不說一句話,把主人的心都坐酸了,叫人不由得產生‘他吃過晚飯沒有’的猜測,由衷地發出一聲輕微的嘆息。而他則猛醒過來,拔腳就走……隔著關了的大門,還聽到夜空中傳來他的饑腸轆轆聲。”沒有挨過餓的人,沒有在饑餓的鄉村和農民一起共過患難的人,是絕不會寫出上述令人心酸的文字的。
俗話講,“死得窮不得”,窮人難啊,不僅有物質上的饑餓難熬,而且還有精神的痛楚。陳奐生自從當上《漏斗戶主》,刻薄的人竟會這樣說:“只要給他一支煙,他能跟你轉半天”,甚至一個星期只燒一頓米飯,背后也有閑言碎語:“有了就死吃”“餓煞鬼一樣,吃相真難看”,甚至有人說他“豬也養不壯”“雞也養不大”“新衣服穿上了身也不曉得換”……因為糧食不夠吃,因為吃不飽,把一個好端端的農民腰也壓彎了。
高曉聲在字里行間,對被“窮神”“餓神”纏住了手腳的農民寄予了無限的同情。對于那種“飽漢不知餓漢饑,反將餓漢來諷譏”的刻薄鬼給予無情的抨擊。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漏斗戶主》翻身了,李順大造屋了,面對著場地上堆得越來越高的糧食,陳奐生“心頭的冰塊一下子完全消融了;淚水汪滿了眼眶,溢了出來,像甘露一樣,滋潤了那副長久干枯的臉容,放射出光澤……面對著許多雙濕潤的眼睛,他不再克制,縱情任眼淚像瀑布般直瀉出來。”這何止是寫一個陳奐生,而是寫許許多多農民的感覺。
農民在解決了溫飽之后,還需要什么呢?高曉聲借陳奐生的思想,道出了農民的心愿:“過去吃不飽肚子,他不知道世界上有‘精神生活’這一個名詞,但是生活好轉以后,他渴望過精神生活,哪里有聽的,他愛去聽,哪里有演的,他愛去看,沒聽沒看,他就覺得沒趣。”陳奐生還十分重視自尊,希望實現自己的價值,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希望有尊嚴的生活,他不喜歡“別人講話也總不朝他看”“好像等于沒有他這個人。”果然在陳奐生上城之后,在火車站得病,遇到了縣委書記吳楚,吳書記親自為他治病,還坐了書記的小汽車,住進了高級賓館。雖然一夜覺睡掉五塊錢,但陳奐生覺得這五塊錢花得值。他總算有點自豪的東西可以講講了。試問,“全大隊的干部、社員,有誰坐過吳書記的汽車?有誰住過五元錢一夜的高級房間?……看看有誰還能瞧不起他!”從此以后,陳奐生的身份顯得提高了,不但村上人要聽他講,連大隊干部對他的態度也友好得多。陳奐生這個“漏斗戶主”總算將“自卑”扔到了東洋大海里去了。
由于人們都知道的原因,高曉聲曾在武進縣農村和農民一起同甘共苦20多年,他種田、捉魚、辦沼氣、搞細菌肥料,培育蘑菇、銀耳、猴頭菌,也當過鄉村中學的教員,因此,他像熟悉自己的手掌一樣,熟悉農村三十六行的人物,更由于他將自己的命運和鄉親們的命運緊緊地交織在一起,他就能得心應手地在筆下繪出改革開放時代農民的新形象。
老高說:“我下農村,不是為了深入生活當作家,寫小說的,而是命運的安排,為了活命,不得不多學幾行,但卻使我獲得了意外,這恐怕就是‘禍兮福所倚’!”從“漏斗戶主”到“陳奐生上城”,“陳奐生轉業”、“陳奐生包產”、“陳奐生出國”,陳奐生這一我國農村改革開放時代的農民形象將永遠載入我國文學的史冊。
……P226-P227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