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西服裝發展史(第3版)(簡體書)
滿額折

中西服裝發展史(第3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5.00 元
定價
:NT$ 270 元
優惠價
87235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以大歷史的眼光,從人類文明的角度,系統地闡述了中西服裝發展的歷程,并運用文化學原理,從歷史的服裝現象中透析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服裝的文化本質。全書先從服裝發展的共性特征入手,總領人類服裝的演變歷史,再分別重點表述中國和西方的服裝發展進程,最后對中西服裝做了跨文化的比較。每章前后都有概況與綜述,以求史論融為一體。全書配有六百余幅圖例,便于閱讀理解。
本書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同時還可供文史、服裝愛好者以及相關人員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馮澤民,祖籍江蘇江陰,1951年生于武漢,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武漢紡織大學教授、高級工藝美術師、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服裝史論及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與研究,先后主持與完成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課題、湖北省和武漢市社會科學基金課題。公開發表專業學術論文五十余篇,出版有《中國古代服裝簡史》《服裝發展史教程》《中西服裝發展史教程》《傾聽大師》《荊楚漢繡》《漢繡傳奇》等教材與專著,多次獲得省優秀教學科研獎。現主要從事服飾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

劉海清,湖北省武漢市人,1951年生,畢業于武漢大學中文系,中南民族大學教授。長期從事中國文學、書法篆刻和中西文化的教學和研究,參編、主編、合編《中國歷代民政文選》《西方現代藝術辭典》《文藝心理學大辭典》《大敗局》《毛澤東矚目的風云人物叢書》《中西服裝發展史教程》等書十余部,發表專業論文若干篇,多次獲得校優秀教學獎。現主要從事古典詩詞的教學培訓和地方社團會刊的主編工作。

名人/編輯推薦

服裝發展史是人類文明的一個縮影
了解中西服裝在不同時期的歷史樣貌
以大歷史的眼光認識服裝變遷的一般規律
比較、分析與識別中西方、各民族的服裝文化

目次

目錄

第一篇.總論 ………………………………………………………………… 1
第一章.人類服裝的起源……………………………………………………… 3
第一節.原始社會的服飾狀況……………………………………………… 3
第二節.原始人類的著裝動機……………………………………………… 7
第三節.服裝起源與人類生產勞動的關系……………………………… 8
第二章.人類服裝的共性特征……………………………………………… 12
第一節.影響服裝變化的主要因素…………………………………………12
第二節.服裝變化的現象……………………………………………………14
第三節.服裝發展的一般規律………………………………………………17

第二篇.中國服裝發展史 ……………………………………………………23
第三章.原始社會服裝…………………………………………………… 25
第一節.最早的縫紉工具和身體飾物……………………………………25
目錄

第一篇.總論 ………………………………………………………………… 1
第一章.人類服裝的起源……………………………………………………… 3
第一節.原始社會的服飾狀況……………………………………………… 3
第二節.原始人類的著裝動機……………………………………………… 7
第三節.服裝起源與人類生產勞動的關系……………………………… 8
第二章.人類服裝的共性特征……………………………………………… 12
第一節.影響服裝變化的主要因素…………………………………………12
第二節.服裝變化的現象……………………………………………………14
第三節.服裝發展的一般規律………………………………………………17

第二篇.中國服裝發展史 ……………………………………………………23
第三章.原始社會服裝…………………………………………………… 25
第一節.最早的縫紉工具和身體飾物……………………………………25
第二節.紡織工具與麻、毛、絲織物……………………………………28
第四章.奴隸社會服裝………………………………………………… 32
第一節.原始信仰及其對服裝觀念的影響………………………………32
第二節.禮制與冠服制度…………………………………………………35
第三節.冕服………………………………………………………………38
第四節.兩種基本服裝形制:上衣下裳和上下連屬……………………42
第五節.服飾禮儀與社會民俗……………………………………………45

第五章.封建社會前期服裝………………………………………………51
第一節.絲綢與絲綢之路…………………………………………………52
第二節.楚漢袍服…………………………………………………………55
第三節.魏晉南北朝衣衫…………………………………………………59
第四節.男子冠巾與時尚…………………………………………………63
第五節.女子發式及時尚…………………………………………………68
第六章.封建社會中期服裝…………………………………………… 73
第一節.紡織印染與衣料…………………………………………………73
第二節.唐宋官服…………………………………………………………76
第三節.唐代女服…………………………………………………………81
第四節.唐代女妝…………………………………………………………87
第五節.宋代女服…………………………………………………………93
第六節.服飾時尚與百工百衣……………………………………………96
第七章.封建社會后期服裝………………………………………………102
第一節.衣料與圖案的新變化………………………………………… 103
第二節.遼、金、元的民族服裝……………………………………… 106
第三節.明代官服…………………………………………………………………………109
第四節.明代婦女服裝……………………………………………… 114
第五節.清代官服…………………………………… 117
第六節.清代婦女服裝………………………………………………… 121
第七節.明清服飾時尚………………………………………………… 125
第八章.近現代社會服裝……………………………………………… 130
第一節.晚清時期服裝………………………………………………… 130
第二節.辛亥革命后的男裝…………………………………………… 134
第三節.新文化運動后的婦女服飾…………………………………… 136
第四節.近代中國民族服裝的發展…………………………………… 141
第五節.新民主主義與社會主義時期服裝…………………………… 146

第三篇.西方服裝發展史 …………………………………………… 153
第九章.古代服裝……………………………………………………… 155
第一節.古代西亞與北非服裝…………………………………………156
第二節.古代歐洲的服裝…………………………………………… 164
第十章.中世紀服裝……………………………………………………177
第一節.拜占庭服裝……………………………………………………178
第二節.5~12世紀的西歐服裝 ……………………………………… 181
第三節.哥特式服裝………………………………………………… 185
第十一章.近代前期服裝………………………………………………194
第一節.文藝復興時期的服裝…………………………………………194
第二節.巴洛克時期服裝…………………………………………… 201
第三節.洛可可時期服裝…………………………………………… 206
第十二章.近代后期服裝………………………………………………214
第一節.工業革命及其對服裝的影響……………………………… 214
第二節.男裝的嬗變……………………………………………………216
第三節.女裝的流行……………………………………………………223
第四節.高級時裝業的興起………………………………………… 231
第十三章.20世紀服裝(上)……………………………………… 237
第一節.世紀之交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服裝………………… 237
第二節.20世紀20年代的服裝……………………………………… 245
第三節.20世紀30年代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服裝…………… 252
第四節.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及20世紀50年代的服裝……………… 258
第十四章.20世紀服裝(下)……………………………………… 268
第一節.20世紀60年代的服裝……………………………………… 268
第二節.20世紀70年代的服裝……………………………………… 276
第三節.20世紀80年代的服裝……………………………………… 283
第四節.20世紀90年代的服裝……………………………………… 291

第四篇.結語 ………………………………………………………… 307
第十五章.中西服裝跨文化比較………………………………………309
第一節.中西服裝發展軌跡比照………………………………………309
第二節.中西服裝文化差異性特征分析…………………………… 315

參考文獻…………………………………………………………… 319
(第1版)后記 …………………………………………………… 320
附錄一.國際主要時裝品牌檢索……………………………………321
附錄二.中國56個民族服飾簡圖……………………………………323

書摘/試閱

【本篇內容】
●中西服裝跨文化比較

服裝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不僅真實地記錄了人類文明發展的艱辛歷程,而且鮮明地反映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個性特征,同時還生動地體現了不同服裝文化形態之間的交流與融合。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服裝文化的發展與服裝文化交流密不可分,沒有各種不同服裝文化的互相碰撞、交流、融合,服裝文化的進步與發展就無從談起。而為了更好地促進這一交流與融合就必須正確地認識中國服裝文化與西方服裝文化,認識它們各自的發展歷史與特質,以及它們之間在歷史上的相互關系,特別需要分析清楚兩者之間的異與同。
我們通過跨文化比較的方法,更深層次地理解中西服裝文化在各方面的差異,以及形成差異的原因,這樣才能在新的時代下全面汲取人類服裝文化的優秀成果,以中國服裝文化中優勢的力量,創造出更科學、更進步、更和諧的服裝文化。

第十五章.中西服裝跨文化比較

本章導語

我們在第二篇和第三篇中,分別將人類服裝的發展歷程,按中西方的服裝體系進行了分類闡述,從中可以看出服裝在不同地區的情境中不斷變遷、演化的基本狀況。服裝作為人類共同創造的物質與精神財富,穿著又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一種社會行為,我們不僅要把握它們在各自環境中發展的脈絡,還應該了解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因而,有必要對不同地區與民族的服裝發展歷程進行跨文化比較。跨文化比較作為一種現代學術研究方法,著意的不是一個單獨的社會
或者一種社會習俗方面,而是從更為廣闊的視野去看待人類,即不限時空地對群體與群體之間、傳統與傳統之間做出比較,做到普遍化(一體化),進而達到識別文化的異同及其之所以異同的原因之目的。它尋找社會結構上變異的科學解說,同時又要證明人類群體本身及其習俗的來源和發展。在這種研究方法的指導下,通過橫向比照與分析(主要是中、西方的服裝),探尋人類服裝發展的普遍性規律,包括差異性模式和共同性模式。“模式”在這里是用來描述服飾行為某些恒定或重復發生的方面,而不是那些隨機發生的行為方式。對中西服飾文化差異性的分析,有助于我們在看問題時突破我們自己風俗習慣和傳統觀念上的局限,而對于其共同性模式的了解,可以使我們對人類服飾行為中
的有序性和可預測性有進一步的認識。
關于中西服裝的共同性模式,我們已經在第一篇的第二章“人類服裝的共性特征”中闡述過,并運用“環境—人—服裝”的系統論方法找出人類服裝發展的一般規律(詳見第一篇第二章第三節)。以下著重從中西服裝的差異性模式進行探討。其有關服裝的穿著行為卻大致相似,在服裝變遷中稱之為“無緣類同”的現象。進入人類發展第一節.中西服裝發展軌跡比照進程的文明階段后,世界上的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國家受各自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其服裝及穿著行為也必然反創造自身的同時,也創造了與其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服裝歷史,映出各自的特點。因此,中國這一歷史貫穿在人類進程的各個階段。著名學者摩爾根曾將人類與西方的服裝在數千年的社會發展的進程劃分為愚昧、野蠻、文明三個階段。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3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