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西線1944.6-1945.4:第三帝國B集團軍群的覆滅(簡體書)
滿額折

西線1944.6-1945.4:第三帝國B集團軍群的覆滅(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9.8 元
定價
:NT$ 359 元
優惠價
8731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總共組建了19個集團軍群,B集團軍群三次重組。1943年,B集團軍群第三次組建完成。到1944年,它成為第三帝國軍隊在“西線的砥柱”,是撐起整個西線最為重要的一個戰略性重兵集團,其鼎盛時期兵力曾達到四十萬人。B集團軍群參與了西線的幾乎每一場大戰,其中包括盟軍諾曼地登陸、阿納姆之戰、守望萊因、魯爾戰役等,最終在盟軍強大的攻勢下節節敗退,終至覆滅,西線崩潰。

作者簡介

彭志文,新浪軍事名博主,自由撰稿人,網路作家,民間觀察家,現代軍事評論員,環球網博客名博主,中國軍網、中思網專欄人物,湖南婁底一中歷史教員。曾創辦國內首家二戰軍人角色扮演軍事論壇《帝國師》。

名人/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本書以德軍的視角展現二戰西線戰場,重點講述諾曼第之戰、阿納姆之戰、守望萊因和魯爾口袋等幾場戰役,既是B集團軍群的征戰史,亦是二戰西線戰爭史。B集團軍群是二戰德軍19個集團軍群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歷經三次重組,被稱為“西線的砥柱”,幾乎參加了西線的每一場重要戰役,是撐起德軍整個西線最為重要的一個戰略性重兵集團。作者歷時數年,反復打磨,查閱了大量史料,成書約22萬字,近400張資料圖片圖片,兼以二十幾幅作戰形勢圖,詳述了B集團軍群在西線的整個作戰歷程。

19世紀初,世界軍事舞臺上出現了一種由陸軍各兵種組合而成的戰役編成單位,這就是集團軍,而在此基礎上,若干個集團軍根據戰爭需要編成諸軍種、多兵種合成的戰略、戰役性集群,來承擔某一戰線,或某一方向的作戰任務,構成了集團軍群。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第三帝國總共組建了19個集團軍群。B集團軍群在其中舉足輕重,它曾經歷三次重組,1944年時它擁有2個集團軍38 個師,被稱為“西線的砥柱”,是撐起德軍整個西線最為重要的一個戰略性重兵集團。其鼎盛時期兵力一度達到4個集團軍共40萬人,參與了西線的幾乎每一場重大戰役。可以說,B集團軍群的戰史就是一部二戰西線的戰史。
筆者研究這一課題十多年,閱讀學習了海量的相關書籍,查閱考證了眾多的中外資料,包括國外戰史研究機構的成果,德軍部隊單位的戰史和日記,將軍、軍官們的傳記和回憶錄……在充分沉澱積累的基礎上,才落筆行文,且一邊寫作一邊學習,歷時數年,經過反復修改打磨,才終於寫成此書。
本書追溯B集團軍群的成敗興衰,從諾曼地登陸到魯爾戰役,詳細記載了1944年6月—1945年4月西線的戰史(軍團級別),涉及軍事歷史方面的資訊、資訊和知識,是一部涵蓋較廣的戰爭歷史書。另外,書中還詳細介紹了一些經典但為人所忽略的戰役,譬如魯爾戰役。魯爾戰役是美軍軍史上,也是西線最大的一次包圍戰,還是B集團軍群落幕之戰,但在汗牛充棟的二戰軍事書籍中,對這次戰役及參加戰役的部隊的介紹卻很少,所以填補以往軍事歷史書籍的空白也是筆者創寫的初衷之一。
本書秉持揭秘歷史、另視角呈現軍史知識的宗旨,謹以翔實鮮見的史料,圖文並茂,以客觀、專業的筆觸,批判性地給讀者呈現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那些鮮聞戰事,揭秘第三帝國B集團軍群走向覆滅的全過程。但因作者水準有限,以及認知上的局限,書中定然會有謬誤及不足之處,歡迎各位專家學者、軍迷、史學愛好者批評指正。
最後,我要衷心感謝長期以來支持我、給我鼓勵和幫助的帝國師論壇的朋友、戰友們,以及馬正騰(Frank)、Kenny. C、胡歡(黑爵士)、王甯(弗裡德里希二世)、陳自然(隱士悠悠然)等先生,胡霞輝、熊貓元元(NAKILI)、西海冷月等女士;感謝對我的寫作提供幫助、指導的屈光、韓奇、周晨鳴(月影)和董旻傑(本壘打)先生;特別鳴謝在本書的出版過程中,給了我極大幫助的剛寒鋒先生、王曉蘭女士。同時,這本書我要獻給我的家人,沒有他們的鼎力支持,我應該撐不到現在,所以,謝謝了!

彭志文于菊蘭廡書齋
2015年10月

目次

第一章 喋血法蘭西
西線砥柱
喋血灘頭
七月流火
煮沸的鍋
退守“西牆”
番外篇:管中窺豹:“帝國”師在諾曼第的“地獄之旅”
附錄:B集團軍群在諾曼第戰場上的步兵師

第二章 荷蘭的奇跡
“市場花園”
奪橋血戰
死亡公路
“荷蘭奇跡”
番外篇:“市場花園”行動中的党衛隊師

第三章 萊茵河衛兵
撒旦森林
孤注一擲
血色秋霧
雪路窮途
兩河之間
番外篇:“德國的最後一道防線”

第四章 落幕在魯爾
敲響喪鐘
兩翼合圍
徒勞抵抗
軍團覆滅
附錄:B集團軍群的名將

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3月24日,在雷馬根方向,美軍迅猛地向前推進,莫德爾的幾個裝甲師全部被吸引到這個方向。而新的打擊又接踵而來。當時晴空萬里,蒙哥馬利設計的空中打擊從天而降,由美軍第18空降軍(英軍第6空降師、美軍第17空降師)在德軍的後方韋瑟爾以北和東北地域實施空降,這即美國人所謂的“大學”行動(Operation Varsity,盟軍的每一個軍級規模的進攻都有自己的代號)。這次行動耗費的資源巨大,有無必要實施此次空降,軍史研究界一直持有爭議。
美軍唱主角的行動中,英軍空降師的紅色貝雷帽是其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空降的場面非常壯觀,天空完全被盟國機群所遮蔽。當天,盟軍僅支援飛機就出動了8000架次,而德軍則只飛出了150~200架次,十分慘澹。
莫德爾預料到盟軍會實施空降作戰,不過推測的空降地點是埃默里西(Emmerich),在實際地點東北30千米左右。盟軍轟炸時,德軍的高射炮引而不發,巧妙地躲過了大轟炸。直到盟軍的空降機群下降空投高度,隱藏在森林裡、集鎮上的德軍高射炮群才驟然開火。相對而言,美軍空降師遇到的抵抗微弱,而英軍第6空降師則身陷一場激戰之中。猛烈的炮火擊落了53架盟國運輸機,加上機槍射擊等原因,盟軍總共損毀了77架飛機,另有440架飛機遭到了重創;1305架滑翔機被擊落或在著陸時撞毀,其中絕大部分無法修復。如此多的飛機和滑翔機損毀,讓空降的必要性成了戰後人們爭論的焦點,而且否定的聲音一度佔據上風。
但是B集團軍群北面堅守著魯爾河,西面堅守著萊茵河,南面堅守著扼制雷馬根登陸場的錫格河,莫德爾元帥沒有足夠的預備隊來應對韋塞爾登陸場的盟軍。降落後的盟軍傘兵從容而迅速地集中,2個小時內,空投了17000多人、286門火炮、614輛裝甲汽車以及其他物資。德軍很快被打垮了,其中第7傘兵師、第84步兵師被殲滅掉,有8000多人被俘虜,26輛坦克與120門火炮同時被繳獲,其他的德軍單位紛紛潰散。盟軍方面僅死亡不到500人,另有2000人負傷。第21集團軍群佔領了萊茵河右岸幾個縱深10~12千米的登陸場,後來拓展到40千米,並架設了不少於26座的浮橋。
莫德爾在寫給妻子赫芮塔的最後一封信的內容顯示,他是在強行壓制著自己心中的憂慮,希望自己能帶給家人一些希望。莫德爾在信中留下了幾個良好的祝願。當然,這些希望和祝願隨著戰事的惡化,讓人越來越迷惘惆悵。莫德爾在信中寫道:“一切的恐懼皆源于內心的魔鬼。但上帝賜予了我們光明、歡樂和勇氣……”不過他最後又加上了一句:“我們遲早都要歸於塵土。”這句不祥之言一個月之後便會在莫德爾自己身上應驗,但他的妻子收到這封訣別信還需要一些時日。
美軍第99和第9步兵師對費德的攻擊遭遇了第15集團軍第47軍第277國民擲彈兵師第990擲彈兵團殘餘的拼死阻擊,這個團的團長約瑟夫•布裡曼(Josef Bremm)中校被認為是“極端英勇”的,他曾多次負傷,後來成了德國最後一個(第159位)獲得雙劍銀橡樹葉騎士勳章的人,時間是1945年5月9日,24小時之後歐戰就結束了。當時的戰事過於繁忙,在1926年—1944年之間,甚至沒有關於這個國民師太多的記載,但從1945年1月起,沃爾特•勞爾(Walter Lauer)少將的第277國民擲彈兵師即屢屢被拆解,派往各個危險的地域作戰,儼然成了“戰場消防隊”(Diese Einheit wurde als Feuerwehr der Division betrachtet),四處救火。
3月25日,盟軍在霍內夫方向的進攻愈發猛烈了,德軍第15集團軍放棄了一些村鎮,莫德爾則擅自命令第12國民擲彈兵師和第176步兵師撤過萊茵河,此事沒有通知最高統帥部。也是在這一天,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蒙哥馬利元帥和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還有幾個美國將軍與半打的美軍士兵乘坐一艘步兵登陸艇在韋塞爾附近渡過了萊茵河。
莫德爾已顧不上那麼多了,第二天,他把哈爾佩一級上將指揮的整個第5裝甲集團軍也撤了下來,又一次違背了希特勒的意願。希特勒得知莫德爾擅自撤軍之後,大發雷霆,但也無可奈何。到27日時,盟軍的“戰利品”行動實際上已經基本上達成了它的戰役目的。
友鄰的H集團軍群施勒姆上將指揮的德軍第1傘兵集團軍對美軍實施了反擊。曼德爾的第2傘兵軍雖然是當時魯爾區內最強有力的德國軍隊,但在芮斯華森林之戰中遭受了嚴重的損失,所以它抵擋不住盟軍強大的進攻,最終只得向東北方向的漢堡、不萊梅撤退,這樣,它與魯爾區內粲根將軍的第15集團軍之間就出現了一個致命的缺口。
3月28日,盟軍已開始收緊“魯爾口袋”了。第二天,希特勒還在發表公告,稱絕對禁止B集團軍群撤過萊茵河。希特勒在公文裡著重指出:“每個村莊都不能輕易棄守,任何投降者都將被無情地處死。在人口稠密的地區,我將指派一位負責人親自執行這項命令。”對於圍困在魯爾地區的B集團軍群來說,希特勒口中的“負責人”無疑就是新上任的凱塞林元帥。“禁止撤退—被包圍—死守”這條公式已毀了不知多少的將軍、軍官和士兵,科利韋、維捷布斯克、亞琛……現在終於輪到魯爾包圍圈,輪到莫德爾了。
這種嚴格的限制,在美軍的巨大優勢面前,B集團軍群參謀長瓦格納將軍認為不僅削弱了戰鬥力,還打擊了士氣。在回憶錄裡,瓦格納將軍這樣寫道:“德軍表現出沒有任何的戰鬥意志,……尤其對手的裝備:自動武器、全機械化和炮兵優勢。幾乎每天的攻擊都是在這種懸殊的空中、裝甲劣勢下進行,德國士兵會有一種自卑感。對峙時,德軍發現對手僅參戰兩年,缺乏訓練和實戰經驗,心態卻比自己好,因為他們始終是勝利的一方,是在巨大的優勢下安全地進攻。美軍指揮官也並非平庸之輩,能全面部署,出色組織,快速出擊,並能科學地決策……”
整個西線的德軍防線都瀕臨土崩瓦解:南面的G集團軍群被佈雷德萊部切斷,北面的H集團軍群被蒙哥馬利元帥的英軍肢解,中路的B集團軍群將被巴頓、霍奇斯、辛普森三個集團軍碾碎。左右兩翼已然崩潰,B集團軍群若再不及時撤出,將被蒙哥馬利的第21集團軍群和布萊德雷的第12集團軍群合圍,而這兩個如巨大鉗子般的圍剿力量根本不是虛弱的B集團軍群可以搬得開的!
空中轟炸如影隨形,交通線被切斷,軍隊無法調動,難民潮加劇了這種混亂,西線總司令凱塞林元帥無視魯爾地區的B集團軍群大約只有3個星期左右的糧食和彈藥,無法真正地把魯爾作為一個要塞來長期固守的事實,一味沉浸在希特勒給他灌輸的盲目的樂觀中,他肯定地說:“只要守住萊茵河,就意味著加強了西線。”
莫德爾則認為拖延撤退只能意味著部隊與補充物資的不可避免的損失,他不斷地向這位西線總司令申述他的請求,均被凱塞林元帥頑固地拒絕,這位上級與莫德爾之間沒有當年克盧格的那種默契。莫德爾預感到末日即將來臨,但他卻失去了作戰的機動權,只能坐視悲劇的降臨,因而極度痛苦,從前那種勇猛機智、頑強堅韌的指揮作風早已蕩然無存,於是開始拼命地酗酒。
美軍的裝甲部隊毫無阻攔地前進,他們快速前進了90千米,抵達了德軍裝甲部隊的搖籃帕德伯恩(Paderborn)裝甲學校。軍校的操場變成了戰場,軍校教官指揮學員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慘烈的戰鬥一直持續到4月1日。3月24日,在雷馬根方向,美軍迅猛地向前推進,莫德爾的幾個裝甲師全部被吸引到這個方向。而新的打擊又接踵而來。當時晴空萬里,蒙哥馬利設計的空中打擊從天而降,由美軍第18空降軍(英軍第6空降師、美軍第17空降師)在德軍的後方韋瑟爾以北和東北地域實施空降,這即美國人所謂的“大學”行動(Operation Varsity,盟軍的每一個軍級規模的進攻都有自己的代號)。這次行動耗費的資源巨大,有無必要實施此次空降,軍史研究界一直持有爭議。
美軍唱主角的行動中,英軍空降師的紅色貝雷帽是其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空降的場面非常壯觀,天空完全被盟國機群所遮蔽。當天,盟軍僅支援飛機就出動了8000架次,而德軍則只飛出了150~200架次,十分慘澹。
莫德爾預料到盟軍會實施空降作戰,不過推測的空降地點是埃默里西(Emmerich),在實際地點東北30千米左右。盟軍轟炸時,德軍的高射炮引而不發,巧妙地躲過了大轟炸。直到盟軍的空降機群下降空投高度,隱藏在森林裡、集鎮上的德軍高射炮群才驟然開火。相對而言,美軍空降師遇到的抵抗微弱,而英軍第6空降師則身陷一場激戰之中。猛烈的炮火擊落了53架盟國運輸機,加上機槍射擊等原因,盟軍總共損毀了77架飛機,另有440架飛機遭到了重創;1305架滑翔機被擊落或在著陸時撞毀,其中絕大部分無法修復。如此多的飛機和滑翔機損毀,讓空降的必要性成了戰後人們爭論的焦點,而且否定的聲音一度佔據上風。
但是B集團軍群北面堅守著魯爾河,西面堅守著萊茵河,南面堅守著扼制雷馬根登陸場的錫格河,莫德爾元帥沒有足夠的預備隊來應對韋塞爾登陸場的盟軍。降落後的盟軍傘兵從容而迅速地集中,2個小時內,空投了17000多人、286門火炮、614輛裝甲汽車以及其他物資。德軍很快被打垮了,其中第7傘兵師、第84步兵師被殲滅掉,有8000多人被俘虜,26輛坦克與120門火炮同時被繳獲,其他的德軍單位紛紛潰散。盟軍方面僅死亡不到500人,另有2000人負傷。第21集團軍群佔領了萊茵河右岸幾個縱深10~12千米的登陸場,後來拓展到40千米,並架設了不少於26座的浮橋。
莫德爾在寫給妻子赫芮塔的最後一封信的內容顯示,他是在強行壓制著自己心中的憂慮,希望自己能帶給家人一些希望。莫德爾在信中留下了幾個良好的祝願。當然,這些希望和祝願隨著戰事的惡化,讓人越來越迷惘惆悵。莫德爾在信中寫道:“一切的恐懼皆源于內心的魔鬼。但上帝賜予了我們光明、歡樂和勇氣……”不過他最後又加上了一句:“我們遲早都要歸於塵土。”這句不祥之言一個月之後便會在莫德爾自己身上應驗,但他的妻子收到這封訣別信還需要一些時日。
美軍第99和第9步兵師對費德的攻擊遭遇了第15集團軍第47軍第277國民擲彈兵師第990擲彈兵團殘餘的拼死阻擊,這個團的團長約瑟夫•布裡曼(Josef Bremm)中校被認為是“極端英勇”的,他曾多次負傷,後來成了德國最後一個(第159位)獲得雙劍銀橡樹葉騎士勳章的人,時間是1945年5月9日,24小時之後歐戰就結束了。當時的戰事過於繁忙,在1926年—1944年之間,甚至沒有關於這個國民師太多的記載,但從1945年1月起,沃爾特•勞爾(Walter Lauer)少將的第277國民擲彈兵師即屢屢被拆解,派往各個危險的地域作戰,儼然成了“戰場消防隊”(Diese Einheit wurde als Feuerwehr der Division betrachtet),四處救火。
3月25日,盟軍在霍內夫方向的進攻愈發猛烈了,德軍第15集團軍放棄了一些村鎮,莫德爾則擅自命令第12國民擲彈兵師和第176步兵師撤過萊茵河,此事沒有通知最高統帥部。也是在這一天,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蒙哥馬利元帥和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還有幾個美國將軍與半打的美軍士兵乘坐一艘步兵登陸艇在韋塞爾附近渡過了萊茵河。
莫德爾已顧不上那麼多了,第二天,他把哈爾佩一級上將指揮的整個第5裝甲集團軍也撤了下來,又一次違背了希特勒的意願。希特勒得知莫德爾擅自撤軍之後,大發雷霆,但也無可奈何。到27日時,盟軍的“戰利品”行動實際上已經基本上達成了它的戰役目的。
友鄰的H集團軍群施勒姆上將指揮的德軍第1傘兵集團軍對美軍實施了反擊。曼德爾的第2傘兵軍雖然是當時魯爾區內最強有力的德國軍隊,但在芮斯華森林之戰中遭受了嚴重的損失,所以它抵擋不住盟軍強大的進攻,最終只得向東北方向的漢堡、不萊梅撤退,這樣,它與魯爾區內粲根將軍的第15集團軍之間就出現了一個致命的缺口。
3月28日,盟軍已開始收緊“魯爾口袋”了。第二天,希特勒還在發表公告,稱絕對禁止B集團軍群撤過萊茵河。希特勒在公文裡著重指出:“每個村莊都不能輕易棄守,任何投降者都將被無情地處死。在人口稠密的地區,我將指派一位負責人親自執行這項命令。”對於圍困在魯爾地區的B集團軍群來說,希特勒口中的“負責人”無疑就是新上任的凱塞林元帥。“禁止撤退—被包圍—死守”這條公式已毀了不知多少的將軍、軍官和士兵,科利韋、維捷布斯克、亞琛……現在終於輪到魯爾包圍圈,輪到莫德爾了。
這種嚴格的限制,在美軍的巨大優勢面前,B集團軍群參謀長瓦格納將軍認為不僅削弱了戰鬥力,還打擊了士氣。在回憶錄裡,瓦格納將軍這樣寫道:“德軍表現出沒有任何的戰鬥意志,……尤其對手的裝備:自動武器、全機械化和炮兵優勢。幾乎每天的攻擊都是在這種懸殊的空中、裝甲劣勢下進行,德國士兵會有一種自卑感。對峙時,德軍發現對手僅參戰兩年,缺乏訓練和實戰經驗,心態卻比自己好,因為他們始終是勝利的一方,是在巨大的優勢下安全地進攻。美軍指揮官也並非平庸之輩,能全面部署,出色組織,快速出擊,並能科學地決策……”
整個西線的德軍防線都瀕臨土崩瓦解:南面的G集團軍群被佈雷德萊部切斷,北面的H集團軍群被蒙哥馬利元帥的英軍肢解,中路的B集團軍群將被巴頓、霍奇斯、辛普森三個集團軍碾碎。左右兩翼已然崩潰,B集團軍群若再不及時撤出,將被蒙哥馬利的第21集團軍群和布萊德雷的第12集團軍群合圍,而這兩個如巨大鉗子般的圍剿力量根本不是虛弱的B集團軍群可以搬得開的!
空中轟炸如影隨形,交通線被切斷,軍隊無法調動,難民潮加劇了這種混亂,西線總司令凱塞林元帥無視魯爾地區的B集團軍群大約只有3個星期左右的糧食和彈藥,無法真正地把魯爾作為一個要塞來長期固守的事實,一味沉浸在希特勒給他灌輸的盲目的樂觀中,他肯定地說:“只要守住萊茵河,就意味著加強了西線。”
莫德爾則認為拖延撤退只能意味著部隊與補充物資的不可避免的損失,他不斷地向這位西線總司令申述他的請求,均被凱塞林元帥頑固地拒絕,這位上級與莫德爾之間沒有當年克盧格的那種默契。莫德爾預感到末日即將來臨,但他卻失去了作戰的機動權,只能坐視悲劇的降臨,因而極度痛苦,從前那種勇猛機智、頑強堅韌的指揮作風早已蕩然無存,於是開始拼命地酗酒。
美軍的裝甲部隊毫無阻攔地前進,他們快速前進了90千米,抵達了德軍裝甲部隊的搖籃帕德伯恩(Paderborn)裝甲學校。軍校的操場變成了戰場,軍校教官指揮學員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慘烈的戰鬥一直持續到4月1日。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