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簡體書)
滿額折

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8 元
定價
:NT$ 239 元
優惠價
8720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分為五個部分:從減負談起,呼喚“有限教育”;從區域入手,區域均衡是關鍵;從高考切入,改革要“以法育人”;從職業探討,為好教師“正名”;從特教延伸,給力特別的教育。內容涉及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特殊教育、教師教育、高考改革等內容,從宏觀角度勾勒了作者的教育行走與思考,向讀者呈現了一位教育官員對教育的殷切期盼與堅定希望。

作者簡介

李奇勇,國家督學,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院長,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原副司長,貴州省教育廳原副廳長。
一個在新疆出生的重慶崽;
一個在西藏淬火的廣東佬;
一個在貴州奉獻的兵團後;
一個“山裡娃入園不再難”的中國學前教育“貴州經驗”的打造者;
一個在教育外十多個行業輾轉了20年的教育人,“有溫度的教育”的首倡者;
一個不信專家、崇尚簡單的普通人。
曾在新疆、廣東、西藏、貴州、北京等地的高校、企業和中央、省、市、縣四級政府部門等十多個不同行業歷練,歷任大學助教、大學團委書記、領導專職秘書、國企老總助理、商會秘書長、行政執法大隊長、副縣長、副局長、副書記、副廳長、紀檢組長、研究室主任、機關黨委書記、教育工委委員、大學校長等。

名人/編輯推薦

•本書內容豐富,涵蓋了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特殊教育、教師教育、高考改革等內容,為讀者全方位呈現了作者的教育行走與思考,為廣大教育界人士以及關心教育的所有人提供了思考的路徑。
•本書作者人生經歷豐富,既做過教育副廳長又當過研究室主任、大學校長,豐富的教育經歷,為其文字注入了思考的靈魂,讓他的思考更接地氣,更有實踐價值。
•本書主題新穎,小議題更是引人入勝,語言流暢,淺顯易懂,集作者幾十年教育思考之大成。

目次

目 錄

003 減負:一個教育的偽命題?
006 減負:從課程結構的優化調整著手
009 減負:讓基礎教育回歸本義
012 作為“有限教育”的新基礎教育
015 把分數請下評判台
018 有限教育與過度教育:學制是否應該縮短?
021 過度教育:表現與思考
024 基礎教育是如何走向“過度”的
026 入學,如何公平
029 開學,十個到位
032 誰輸在了“起跑線”上?
035 學前教育發展的貴州路徑
038 學前教育應該提倡什麼
041 在幼兒園,學會什麼和不該學什麼
從減負談起,呼喚“有限教育”
從責任入手,區域均衡是關鍵
047 校長責任的邊界在哪裡
050 義務教育的質量不只是分數
053 教育:讓社會層級能夠正常地流動
056 為什麼要教育均衡
059 義務教育是我們全部工作的出發點
062 義教均衡,縣級政府責無旁貸
065 隨遷子女教育事關社會發展大局
068 無限責任,只能讓教育部門卓“無”成效
071 民辦教育,提供更多的選擇
074 管辦評分離的關鍵在於“評”之獨立
077 教育督導如何獨立
080 怎樣讓教育督導有權威
083 教育質量監測:讓教育督導擁有堅實的數據基礎
089 誰之高考,誰之公平
092 高考:給人改變命運的夢想
095 高考改革,從降低英語分值開始
098 改革高考,我的“瘋狂設想”
101 教育改革,縮短學制刻不容緩
104 課改,教改的金鑰匙
107 課改的紅利
110 課改,農村能否提供另外一種經驗
113 依法治國理念下的教育供給側改革,以法育人
116 去行政化:高校改革的偽命題
119 沒有思想者,大學何以被稱為“大學”
122 大學,開啟怎樣的人生之門
125 高校黨委書記,如何成為高校的靈魂人物
131 教師職業的含金量是考出來的嗎
134 教師也是普通人
137 好教師:愛比技能更重要
140 小學教育呼喚全科教師
143 讓教師活得有尊嚴
149 特殊教育:以國家的名義
152 特殊教育中蘊含的教育本質
155 特殊教育的關鍵:融入與尊重
158 特殊教育要特別“給力”
161 職業價值觀,影響職業教育發展的關鍵
164 誤入歧途的職業教育
167 職業教育應是基礎後教育
170 民族教育,要從過分強調差異走向發展與融合
173 寫好環境國際教育的中國方案
175 堅持文化自信 開展國際合作
179 附錄 媒體訪談

書摘/試閱

《作為“有限教育”的新基礎教育》p012
當前,基礎教育所面臨的形式、任務和環境,完全不同於以往任何一個歷史時期。
義務教育的普及,甚至高中教育的普及,讓接受基礎教育成為每一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讀書、受教育不再是少數人的特權,完成基礎教育與社會階層、社會地位、社會職業,以及由此帶來的生活狀況和人生路徑,也就沒有了直接的關係。依靠基礎教育“知識改變命運”的現象越來越少,人們對基礎教育的功利要求也越來越淡。受教育的對象由部分轉變為全部,進而深刻地改變了基礎教育的任務和使命。
今天人類知識總量的增長模式已由“線性”增長飛躍為“幾何級數”的增長。一個人,就算窮其一生,苦讀不輟,能夠掌握的知識,也不過滄海一粟。通過個人的博學強記,想要融匯古今、學貫中西,恐怕只能是神話。面對急速膨脹的知識海洋,只有有限生命並懷抱多種人生夢想的人類,只能“取一瓢飲”。
紙質的書本,作為知識的主要載體,已逐步讓位于既能海量存貯又可即時運用的電腦。“雲”技術的興起,更是將無限信息、爆炸知識的收集、保存、分類和運用變得十分便捷。知識不必記憶,運算依靠機器;知識不再神秘,隨取隨用隨新已成現實。舊式教育的苦讀,在知識的海洋裡猶如駕舢舨而遠航,費力而未知前途,徒勞而難抵彼岸。
新形勢下,我們應選取哪些知識供基礎教育階段學習?我認為,學習這些知識,不需要耗費太多時間精力,可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孩子親自去創造和體驗;掌握這些知識,不需要對個人稟賦提出過高要求,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在學習中得到滿足、成功和趣味;擁有這些知識,不需要佔用太多的大腦空間,孩子們可以擺脫舊的思維慣性,更快速地創新,激活個體生命的活力。
在浩瀚的知識海洋裡選取這些知識,不能因循舊教育的那一套。若是還堅持“知識改變命運”的功利觀念,成為“知識越多越成功”這一偽命題的俘虜,勢必造成中學想大學的問題,小學讀中學的功課,幼兒園幹小學的事情。減負還是會無奈地成為知識的“敵人”,愚昧的“幫兇”,既無內應也無外援,徹底成為一句空話。
要堅持摒棄基礎教育階段“書要苦讀”的片面觀念,回歸“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中華傳統教育思想,讓下一代在新的基礎教育中感受到讀書的樂趣。“學海無涯苦作舟”,這是對部分學術工作者生存狀態的描述,不該是對普通大眾的要求。在中小學中,要培養普通人對知識的渴求和對書本的熱愛,幫助其獲得終身學習的習慣和方法。不能讓“書要苦讀”的偽命題成為“過度教育”的通行證,在基礎教育階段就泯滅了很多人對學習、對書本的感情和興趣,甚至因為“讀不進去”,逼得部分人成為“輟學生”和“新文盲”。這是新的基礎教育所不容許的。
新的基礎教育是在知識爆炸、地球成“村”的時代大背景下,面向全民族每一個人開展的文明傳承的啟蒙教育。海量知識和人人參與的兩個無限因子,在“知識越多越成功”和“書要苦讀”的偽命題指引下,被傳承文明這一巨大的責任驅使,很容易走向“過度教育”的深淵。過度教育的“多”和“苦”,不知扼殺了多少少年對知識的嚮往、對學習的愛好,甚至已經極大地窒息了整個民族的創新活力和聰明才智。
新的基礎教育應該是“有限教育”,或者稱為“適度教育”。雖然知識背景和面對的人依舊是無限的,但我們緊扣住了文明傳承的啟蒙教育這一根本任務,不奢求、不虛榮、不浮誇。我們只幹一件事,就是讓每一個中國人由“生物人”轉變為“社會人”,知道自己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要依靠什麼,和誰一起,這就足夠了。明確了目標、任務,基礎教育教什麼、學什麼的問題就完全清楚了。我們只需要掌握能夠回答上述問題的有限的知識就可以,而不需要把人類已有的知識全都掌握,或者儘量多地掌握。基礎教育的學制可以縮短,內容大幅減少,難度剛好合適。學習的內容有限、難度有限、負擔有限,再說減負就成了笑話。
雖然社會不斷進步,人類征服自然的腳步鏗鏘有力,但千百年來人類對幸福、成功的感受從未改變,那就是在掌握自身命運前提下的自尊和博愛。由此我們相信,教會學生做人、開啟未來之門的基礎教育所需要的知識也應該從未改變,或者說它的核心內容永遠都不會改變。這些知識不會太多,但十分要緊。這就是“有限教育”。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