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唐詩的故事(彩插珍藏版)(簡體書)
滿額折

唐詩的故事(彩插珍藏版)(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6 元
定價
:NT$ 216 元
優惠價
87188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唐代大詩人背后有怎樣的小故事?陳子昂為何千金買琴又摔琴?詩仙李白“天子呼來不上船,長安市上酒家眠”,底氣何在?詩史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淵源在哪?詩佛王維“行到水窮處”時,如何選擇?詩鬼李賀“十年磨一劍”,結局如何?
這本《唐詩的故事》用數百首唐詩、一百多位詩人的故事,全景式地展現了唐詩的壯美與風骨,唐人的生活與風俗,唐代的歷史與文化。

作者簡介

王曙,筆名栗斯,安徽太湖人,畢業于北京大學。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他是一個地質學家,卻自幼癡迷唐詩宋詞。多年來他潛心鉆研,甚至親訪詩詞中涉及的古跡名勝,收集漢墓唐陵的傳聞與變遷,寫作出版了《唐詩故事》《宋詞故事》《唐詩名句詳解辭典》等。

名人/編輯推薦

詩仙李白,詩史杜甫,詩佛王維,詩鬼李賀……這些文人墨客,與他們流傳千古的詩詞背後,有怎樣的精彩故事?《唐詩的故事》從獨特的視角出發,用百餘位詩人的故事和數百首精選的詩歌,全景式地展現了唐詩的風骨。入選中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一本書讀懂唐朝的歷史和文化。

目次

目錄

第一章 帝國之都 / 1

天街小雨潤如酥 / 3
火樹銀花合 / 7
金闕曉鐘開萬戶 / 8
李白一斗詩百篇 / 11
慈恩塔下題名處 / 16
惟有牡丹真國色 / 19
人面桃花相映紅 / 20
拾得紅蕖香惹衣 / 23
沖天香陣透長安 / 26

第二章 唐玄宗與楊貴妃 / 28

童子解吟長恨曲 / 28
六宮粉黛無顏色 / 31
三千寵愛在一身 / 33
華清宮殿郁嵯峨 / 35
一騎紅塵妃子笑 / 37
馬嵬坡下泥土中 / 39
月明空殿鎖香塵 / 41
御柳無情依舊春 / 43
一篇長恨有風情 / 45

第三章 安史之亂 / 47

明年十月東都破 / 47
憶昔開元全盛日 / 51
武皇開邊意未已 / 52
舞破中原始下來 / 59
鳷鵲樓前放胡馬 / 61
三年笛里關山月 / 66
劍外忽傳收薊北 / 72
李杜文章在 / 74

第四章 九曲黃河 / 77

欲窮千里目 / 79
岱宗夫如何 / 81
洛陽宮中花柳春 / 83
四海齊名白與劉 / 89

第五章 詩意長江 / 93

三峽連天水 / 95
遙望洞庭山水翠 / 103
此地空余黃鶴樓 / 106
綠凈春深好染衣 / 108
日照香爐生紫煙 / 109
滕王高閣臨江渚 / 111
六朝如夢鳥空啼 / 113
兩三星火是瓜洲 / 117
姑蘇城外寒山寺 / 120
余杭形勝四方無 / 121

第六章 蜀地繁華 / 127

春流繞蜀城 / 127
花重錦官城 / 130
五載客蜀郡 / 134
錦官城外柏森森 / 140

第七章 獻詩干謁 / 145

不及公卿一字書 / 147
合著黃金鑄子昂 / 152
吾愛孟夫子 / 153
杜公四十不成名 / 157
曲終人不見 / 159
一日看盡長安花 / 161
更生賈島著人間 / 163
十載長安得一第 / 165
鸚鵡才高卻累身 / 166
今朝有酒今朝醉 / 169

第八章 關于長生 / 173

第九章 唐人邊塞詩 / 179

渭城朝雨浥輕塵 / 179
五原春色舊來遲 / 181
鸊鵜泉上戰初歸 / 183
不教胡馬度陰山 / 184
黯黯見臨洮 / 187
只將詩思入涼州 / 189
仍留一箭射天山 / 191
高高秋月照長城 / 192
居延城外獵天驕 / 193
春風不度玉門關 / 195
隴頭路斷人不行 / 196
河湟隔斷異鄉春 / 198
九月天山風似刀 / 200
輪臺城頭夜吹角 / 202
不破樓蘭終不還 / 204
碎葉城西秋月團 / 207

第十章 大唐藝術 / 212

吳生遠擅場 / 212
屏風周昉畫纖腰 / 214
遺畫世間稀 / 215
大弦嘈嘈小弦清 / 217
誰家玉笛暗飛聲 / 221
夜聞篳篥滄江上 / 224
泠泠七弦上 / 226
涼館聞弦驚病客 / 227
天下誰人不識君 / 230
落花時節又逢君 / 232
一舞劍器動四方 / 235
左旋右旋生旋風 / 237
紫羅衫動柘枝來 / 240
歸作霓裳羽衣曲 / 243

第十一章 唐朝婦女 / 248

上陽宮人白發歌 / 248
閨中少婦不知愁 / 250
侯門一入深如海 / 252
三日入廚下 / 253
為他人作嫁衣裳 / 256
寧辭搗衣倦,一寄塞垣深 / 257
猶抱琵琶半遮面 / 259

第十二章 詩歌、愛情與記憶 / 263

此情可待成追憶 / 263
贏得青樓薄幸名 / 271
待月西廂下 / 274
東鄰嬋娟子 / 276
卻話巴山夜雨時 / 278
貧賤夫妻百事哀 / 281

書摘/試閱

天街小雨潤如酥
長安地處溫帶,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唐代時,氣候比現代要溫暖濕潤,因此,更適宜居住和生活。
我們從中唐詩人韓愈所寫的絕句中,看看長安春天的開始: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譯文]綿綿的春雨,像油一樣滋潤著首都長安大街小巷的土地。遙望初萌的春草已有綠意,可近看反而不顯。一年最美好的時候就是現在,這比春深之時全長安都滿是煙柳要強多了啊!
由詩題可知,此詩是韓愈寫給他的友人詩人張籍的,張籍當時官職為水部員外郎,他在叔伯兄弟中排行十八。據記載,韓愈此詩寫于唐穆宗長慶三年(公元823年)。
韓愈此詩,寫早春之景異常美妙,尤其是“草色遙看近卻無”,是人人都有親身體驗的初春現象,可被觀察敏銳的詩人先總括出來了。
著名詩人賀知章在年輕時離開家鄉,到長安考進士,于武則天證圣元年(公元695年)考中后,一直在朝廷做官,到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八十多歲時才返回故鄉。他離家五六十年,家鄉的親朋好友多已亡故,而一些孩子們不認識他,常把他當作外來的客人。對此,詩人感慨系之,遂寫出了名作七絕《回鄉偶書二首》:
回鄉偶書二首 賀知章
(一)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二)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銷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第一首詩寫得明白如話,可又非常生動,孩子們問這位須發雪白的老公公時的音容,躍然紙上。在第二首詩中,詩人深感幾十年來故鄉風景依舊,可人事已非,情調有些低沉。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譯文]這高高的柳樹像是用碧玉妝飾而成,垂下的萬千枝條猶如綠色絲帶。那尖尖的細小柳葉是誰剪裁的?原來是二月間春風那像拿了剪刀一樣的巧手啊!
詩人韋應物是長安人,老家住在杜陵。有一年的寒食節,他出門在外,一人感到非常孤寂,寫下了七絕《寒食寄京師諸弟》,很好地表達了旅居在外的人節日中倍加思念親人的心情。
寒食寄京師諸弟 韋應物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
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譯文]寒食禁火,春雨綿綿,空蕩蕩的書齋中一片冷清。我獨自靜坐,遠處傳來江上黃鶯的啼聲。端著酒杯看著窗外盛開的鮮花,心中思念遠在長安杜陵家中的弟弟們,那杜陵郊野上的野草,想來在寒食節已長得繁茂碧綠了吧。
寒食節是唐代的重大節日,時間一般認為是農歷清明節前一兩天,節日一共三天。另一說寒食節在冬至之后一百○五天,這樣就在清明節之后一兩天。大約到明、清之后,寒食節逐漸被人們忘記了。
韋應物的山水詩也寫得非常好,他的七絕《滁州西澗》不僅是極佳之作,而且對后世有深遠的影響。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譯文]我特別喜愛那長在澗邊的嫩綠青草,樹林深處有著黃鶯在鳴叫。春天的東風帶著急雨在傍晚襲來,荒涼的渡口上寂靜無人,只有一只空船斜橫在水中。
此詩是韋應物在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出任滁州(今安徽滁縣)刺史時所寫。詩中繪出了一幅美妙的自然景色。這首詩雖然僅寥寥二十八個字,可寫出了大量的內容,在幽草、深樹、渡口、橫舟這樣一幅寂靜的畫面里,加入鳥鳴和風雨聲,使得靜中有動,動中又不失其靜,藝術手法是相當高明的。
北宋的著名宰相寇準,對“野渡無人舟自橫”一句極為欣賞,于是在自己寫的詩《春日登樓懷歸》中,將此句改為兩句后納入。

春日登樓懷歸 寇準
高樓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
荒村生斷靄,古寺語流鶯。
舊業遙清渭,沉思忽自驚。

寇準的“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這兩句詩,得到了北宋著名政治家兼文學家司馬光的贊賞。在司馬光寫的《溫公續詩話》中,有這樣一段話:“寇萊公詩,才思融遠。年十九進士及第,初知巴東縣,有詩云‘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為人膾炙。”
由于韋應物這首七絕的流傳,滁州西澗的景色為無數國內外游人所向往。西澗俗名上馬河,故址在今安徽滁縣城之西。遺憾的是,就在北宋時,據歐陽修說西澗已經無水,可能在那時就已淤塞。“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景象,只能存在于詩歌中了。
清初的文學家王士禛,在讀了《滁州西澗》之后,曾專門到滁縣的西澗去訪古,當時那里已有人們據詩意建的野渡庵,王士禛在庵前題了下面這首七絕:

西澗 王士禛
西澗瀟瀟數騎過,韋公詩句奈愁何。
黃鸝喚客且須住,野渡庵前風雨多。

[譯文]西澗上風雨瀟瀟,幾騎人馬走過。韋公的那首佳詩,喚起了人們多少愁思。黃鶯兒的叫聲像是讓客人們暫且住下,野渡庵前的風雨,自古以來就很多啊!
中唐詩人杜牧,寫了一首極其著名的七絕《秋夕》:

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譯文]燭光和月光照在彩畫的屏風上,姑娘揮動著絲絹的團扇,在追逐撲打著飛螢(詩中“流”字用得極妙,在黑暗的夜空中,飛舞的螢火蟲宛如一條條亮光,在你身旁輕輕流過)。這滿是繁星的夜晚清涼如水。她跑累了,正躺在草地上(或納涼的竹床上),仰望著天上的牛郎織女星出神呢!
這首《秋夕》大多數人都認為是描述唐代皇宮中宮女寂寞孤獨生活的作品。從全詩的境界看,應該是一位活潑可愛的少女在初秋之夜乘涼或嬉戲時的情景,并沒有寂寞孤獨的味道。至于“天階”,它不是石臺階,而是我國古代天文學中星的名字。“天階”即“三臺”,亦稱天柱、泰階、三階、三衡或三奇。
初秋時即相當于我國陽歷九月的上半夜,在我國中部和東部,牛郎星和織女星在頭頂,仰臥正好看見。
中唐詩人趙嘏,在唐代時即被人們稱為“趙倚樓”,這一雅號來自他所寫的一首七律《長安晚秋》:

長安晚秋 趙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
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

[譯文]拂曉時凄清涼冷的云霧在緩緩飄游,長安宮闕中的花木凋零,一派深秋景象。天邊上只余有幾點殘星,北方邊塞歸來的雁群正向南飛。有人在高樓上斜倚欄桿吹笛,一聲長笛傳來使人黯然神傷。竹籬旁紫色籬菊花半開一片靜謐;紅艷的蓮花落盡荷葉枯萎使人愁思難解。秋風起了,鱸魚正肥,為何不及早歸去?何必要像囚徒似的留在長安,在無聊中打發時光呢?
西晉時,吳郡(今蘇州)人張翰在首都洛陽做官。一年秋風起時,他想起故鄉的鱸魚等美味,于是辭官回家。上詩第七句即用此典故。詩第八句中的“南冠”、“楚囚”都是囚犯的意思,來源于《左傳》,說有一次晉國的國君到軍府中,問下屬鐘儀說:那個頭戴南方帽子被監禁的人是誰?管事的人回答說:這是鄭國人所獻的楚國囚犯。
唐代名詩人杜牧,在讀到這首《長安晚秋》時,對其中的“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這一聯特別欣賞,不僅反復吟詠不已,而且稱作者為“趙倚樓”,于是,這個雅號就一直流傳到了后世。
從隋代開始,實行用科舉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到了唐代,科舉制度更加發展,并且設有各種考試科目,其中最為人們重視的是“進士科”。進士科考試有一個項目是考寫詩,當時叫做試帖詩。對試帖詩的格式,有嚴格的規定,即要求寫五言六韻的長律。考試時,由主考官出詩題,參加考試的舉子們則按試帖詩的要求寫詩,凡不符合要求的,當然不會被錄取。
唐玄宗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詩人祖詠到長安參加進士科的考試,試題為《終南望余雪》。祖詠一看,這倒是一個富于詩意的題目,在經過一番構思之后揮筆迅速地寫下了四句:

終南望余雪 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譯文]終南山的北坡一片秀色(長安在終南山之北,由長安眺望,見到的是積雪未化的山北坡),山嶺高聳入云端,積雪好似浮在云層之上。黃昏雪晴,淡淡的陽光抹在林梢;天色晚了,一陣陣寒氣向城中襲來。
按照試帖詩的要求,還缺八句,要想有被錄取的可能,就必須再添上這八句才行。祖詠想了又想,推來敲去,竟然連一句也續不出來。因為他想到,我這四句已經將意思全寫完了,正好是一個完整的藝術品,如果硬要再加上幾句,豈不是畫蛇添足嗎?不如就這樣交卷,這才真正代表我的才學。
于是,祖詠就提前交了卷。主考官一看他只寫了四句,便很奇怪地問他:現在還有時間,你為何不把詩寫完呢?祖詠回答說:詩已經寫完了,因為我的意思已經表達完全了。
這位主考官,倒是一位有水平的人,他反復讀了祖詠寫的這四句詩,覺得的確是佳作,這樣的人才不可失掉,于是破格錄取了他,祖詠于是在這一年考中了進士。
火樹銀花合
在唐代,首都長安每天晚上都要戒嚴,夜間街上有軍隊巡查,除皇帝特許外,對私自夜行的人要處以極重的刑罰。可一年中有三天例外,那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后,只有這三天晚上準許百姓上街通宵游玩,主要是觀賞各種特制的燈火。
長安正月十五的花燈非常有名,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正月十五、十六及十七日夜,在長安安福門外搭起二十丈高的巨大燈輪,用綢緞包裹,裝飾以金玉,上面點了五萬盞燈,燦爛猶如鮮花盛開的樹叢。燈輪之下有穿著錦繡衣服,滿飾珠翠的少女千余人,按著音樂的節拍跳舞唱歌,就這樣狂歡了三晝夜。
初唐詩人蘇味道,精彩地描寫了長安正月十五晚上的熱鬧情景:
正月十五夜 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正月十五夜》這首詩頭一句寫長安城內燈火的輝煌,像火樹銀花一樣的燦爛美麗。第二句說裝飾著星星一樣燈火的橋打開了鐵鎖,任人通行(因為晚上不戒嚴了);第三、四句說人們騎著馬上街游玩,塵土隨著馬蹄飛揚,天上明亮的圓月也緊緊地追逐著人而來;第五、六句說歌女們都打扮得像桃李花一樣的美艷,街上還奏著《梅花落》的樂曲;結尾兩句說,執行戒嚴的官兒們(即金吾)今天晚上不管事,漏壺啊!你慢點滴吧,別讓快樂的夜晚過得太快了。
漏壺是古代用以計時的儀器,相當于現代的鐘。在北京故宮交泰殿內,就陳列著一臺清代的計時漏壺。
蘇味道是武則天當政時代的大臣,當過好幾年宰相。他的詩雖然寫得不錯,可為人卻是一個極其圓滑的官僚。傳說他當宰相剛上任時,部下有人向他請示說:“現在有很多急事,相公大人您看怎么辦?”他不置可否,只是用手摸胡床(即交椅)的棱。這個人就是這樣,凡遇大事都不拿主意,不作決斷。因此,當時的人給他取了個外號,叫做“模棱宰相”,又稱“蘇模棱”。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