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醫學人類學(簡體書)
滿額折

醫學人類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2 元
定價
:NT$ 312 元
優惠價
87271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優選健康學研究優選化背景下超出單一地區、國度的人群健康問題。專業課程體系中既有醫學課程,也涵蓋有法學、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等多學科課程,通過構建跨學科和靠前化的課程體系,以便學生具有應對復雜優選健康問題的能力。
《醫學人類學(供全球健康學及相關專業用)》內容上與臨床醫學、公共衛生學教材相區別。

作者簡介

吳群紅,教授、博士生導師,哈爾濱醫科大學衛生管理學院副院長,省重點學科、省領軍人才梯隊帶頭人、黑龍江省高端智庫首席專家以及國家教學團隊帶頭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兼職博士生導師,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兼職教授。任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應急管理專家、IAEM國際應急協會亞洲區副理事長、中華預防醫學會衛生事業管理分會副主任委員、社會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衛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及《中國衛生政策研究》《中國衛生經濟》《中國全科醫學》《中國公共衛生》等10家中英文期刊編委。
主持社會醫學國家精品課程、國家雙語示范課程以及應急管理精品視頻公開課,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及省教學成果3項。主持科技部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等課題30余項,獲中華醫學衛生管理獎、省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及省部級二等以上成果獎5項。主編、副主編規劃教材及專著15部,發表論文300余篇,其中SCI收錄論文40余篇,其中包括全球HCPl%高被引論文及F1000全球推薦論文。先后獲全國科技工作者、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黑龍江省教學名師、美國CMB杰出教授獎等榮譽稱號。

徐飛,教授,碩士生導師,遼寧省教學名師,大連醫科大學解剖學實驗室主任,兼任中國解剖學會人類學專業委員會、臨床應用解剖學分會和斷層影像解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大連醫科大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從事教育教學工作30年,講授研究生、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麻醉學和衛生事業管理等專業的“人體系統解剖學”“局部解剖學”和“人體斷面影像解剖學”等課程。主講遼寧省研究生精品課和本科精品資源共享課“斷層解剖學”。已發表教學論文16篇,獲省級教學成果二、三等獎各1項,主持省“十一五”“十二五”教育科學研究課題各1項,主編、副主編教材20余部。主要從事生物人類學、應用解剖學和腫瘤分子學的研究。已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項,參與科技部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1項。曾獲中國衛生思想政治工作促進會師德師風先進個人,市“三育人”標兵、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朱衛豐,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江西中醫藥大學副校長、江西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循證醫學專業委員會第1屆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藥劑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江西省“井岡學者”特聘教授、江西省干百萬人才工程人選、江西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師,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帶頭人,國家SFDA新藥審評專家,江西省工程決策咨詢專家。
主要從事中藥學、中藥藥劑學、循證醫學等方向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參與省部級科研項目30余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獲得發明專利授權5項,出版專著3部。先后榮獲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江西省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江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等榮譽。

王全,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現為武漢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助理。現為中華預防醫學會社會醫學分會委員,湖北省醫療保險研究會常務理事,武漢市健康管理學會常務理事,武漢社區衛生協會常務理事。
從事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學教學10年。主持和參與國家科技支撐項目、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項目,原衛生部、湖北省衛生廳和武漢市衛生局等各級各類課題15項。獲湖北省政府發展研究獎三等獎1項,出版專著1部,參編教材3部。

目次

第一章 醫學人類學概論
第一節 醫學人類學的基本概念和內涵
一、人類學
二、醫學人類學
第二節 醫學人類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
一、醫學人類學的研究對象
二、醫學人類學的研究內容
三、醫學人類學研究的特點
第三節 醫學人類學的主要研究領域和研究任務
一、運用人類學理論和方法,探索疾病和健康相關的醫學人類學概念和理論體系
二、從生物文化維度,研究人類體質、遺傳、進化與適應過程中的疾病與健康問題
三、從社會文化維度,研究疾病認知、醫學體系變遷等醫學問題社會文化構建和影響
四、構建生物、文化、社會、生態等多維醫學人類學健康視角
五、探索和不斷完善醫學人類學研究的理論和方法
六、應用醫學人類學理論方法,指導人類社會的醫學和健康管理實踐
第四節 醫學人類學研究的基本理論與視角
一、醫學人類學的基本理論
二、醫學人類學的研究視角
第五節 醫學人類學的起源、發展及其意義和應用價值
一、人類學的產生、發展與變遷
二、人類學的主要學說
三、醫學人類學的起源、發展與變革
四、醫學人類學研究的意義和應用價值
第六節 醫學人類學與相關學科的關系
一、醫學人類學與人類學
二、醫學人類學與醫學社會學
三、醫學人類學與生物醫學學科
四、醫學人類學與醫學倫理學

第二章 醫學人類學的研究方法
第一節 醫學人類學研究方法概述
一、醫學人類學的生物體質性研究和社會文化性研究
二、研究方法類型
三、量性研究與質性研究
第二節 民族志研究和田野工作
一、民族志研究的起源和定義
二、田野工作的方法論
三、田野工作的具體調查方法
第三節 醫學人類學的其他研究方法
一、跨文化比較研究
二、歷史文獻研究法

第三章 社會文化與健康、疾病
第一節 文化概述及文化與健康和疾病的關系
一、人類文化的內涵與特點
二、文化視角下的健康與疾病解讀
第二節 疾病的文化起源及健康照顧
一、疾病的社會文化起源與發展
二、社會文化視角下的健康與疾病問題
三、文化能力與健康執業
四、跨文化背景下的健康照顧與政策制度構建

第四章 醫學人類學與生物醫學
第一節 人類學視野下的生物醫學
一、體質人類學及其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
二、遺傳、變異及環境與人類的健康
三、批判視角下的生物醫學
四、生物醫學文化及實踐
第二節 生物醫學技術的人類學研究
一、生物醫學技術的發展及其對生物醫學的促進
二、生物技術與技術全球化的影響
三、生物技術應用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四、生物醫學的全球不均衡
第三節 工業制藥的人類學研究
一、藥物的文化屬性
二、工業制藥的應用與反思
三、工業制藥中的生物制品與生物仿制品
四、生物制藥中健康與知識產權的制衡
第四節 醫學人類學與生物醫學的分化與融合
一、醫學向多領域的擴展
二、生物醫學的理性回歸
三、生物醫學進步對人類發展進程的影響

第五章 醫學人類學與心理、行為醫學
第一節 心理人類學概述
一、心理人類學的基本概念
二、文化心理學
三、民族心理學
四、群體、社會心理學
……

第六章 醫學人類學與生態學
第七章 民族醫學
第八章 性、生殖、死亡與相關倫理
第九章 醫學人類學與營養科學
第十章 醫學人類學與流行病學
第十一章 跨文化醫學體系比較
第十二章 醫學人類學與全球健康

參考文獻
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

書摘/試閱

《醫學人類學(供全球健康學及相關專業用)》:
二、工業制藥的應用與反思
19世紀初至60年代,科學家先后從傳統的藥用植物中分離得到純的化學成分,如那可丁(1803年)、嗎啡(1805年)、吐根堿(1817年)、番木鱉堿(1818年)、奎寧(1820年)、煙堿(1828年)、阿托品(1831年)、可卡因(1855年)和毒扁豆堿(1867年)等。這些有效成分的分離為化學藥品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因為:①從此開始有準確劑量的藥品用于治療;②可以消除植物中的雜質所引起的毒副作用;③在研究天然藥物化學結構的基礎上,經過人工合成和結構改造,就可以獲得新的化學藥品。例如通過可卡因的化學結構改造,發明了一系列結構簡單的局部麻醉藥,諸如苯佐卡因、普魯卡因、丁卡因等。
下面介紹幾種藥物的應用與反思:
1.有機砷制劑的應用1910年的有機砷制劑胂凡納明(即“606”)和1912年新胂凡納明(即“914”)的發明,開創了化學治療的新紀元。此藥為抗錐蟲藥,多年來用于治療一期和二期梅毒,但毒性反應較大,如面部潮紅、口內燒灼感、惡心、嘔吐、出汗、呼吸困難、皮炎或皮疹,甚至剝脫性皮炎、中毒性肝炎、黃疸、貧血、急性紫癜、粒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等。
2.磺胺藥的應用20世紀30年代~系列磺胺藥的發明是化學治療又一新的里程碑,從此人類有了對付細菌感染的有效武器。過去每年奪走數以萬計生命的許多細菌性傳染病,如產褥熱、流行性腦膜炎、肝炎等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此藥會引起人過敏性反應,有影響泌尿系統功能(尿路結石和血尿)和致癌的副作用。目前,由于此類藥物在畜牧養殖業中作為飼料添加劑或動物疾病治療藥物被廣泛應用,其吸收后可分布于動物全身各組織中,尤其以血、肝、腎含量最高,其在動物性食品中的殘留引起生態環境污染等潛在威脅人類健康。
3.青霉素的應用青霉素的發現(1928年)和分離提純(1941年)以及不久實現的深層發酵生產,使人類有了對付細菌性感染更為有效的武器。接著許多其他抗生素,如鏈霉素、土霉素、氯霉素、四環素等相繼出現,并投入生產和應用,更豐富了人類對細菌性疾病作戰的武器。1959年6.氨基青霉烷酸(6APA)的分離成功,為一系列半合成青霉素的開發創造了有利條件。頭孢菌素C的發現(1961年)推動了頭孢菌素類藥物的開發。青霉素原本是高效低毒的抗生素,在人類抗感染的歷史上功不可沒,但目前卻出現了青霉素(包括其他抗菌藥物)越用越廣、劑量日益增加的趨勢。
WHO在國際范圍內的多中心調查顯示,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約300/0,抗菌藥物費用支出占全部藥費的15%-30%。中國門診感冒患者約有75%應用抗生素;外科手術應用抗生素的情況則高達95%;住院患者的抗生素應用率為79%,使用率已超歐美3倍。凡是超時、超量、不對癥使用或未嚴格規范使用的抗生素,都屬于濫用抗生素。盡管衛生部門進行了監管,但由于醫藥產業的巨大利潤,以及老百姓對抗生素的使用有誤區,使抗生素的管理不見效果。抗生素濫用一方面可能導致越來越多的耐藥菌和“超級細菌”會被催生出來,另外也可能導致“二重感染”。開發一種新的抗生素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而一代耐藥菌的產生只要2年的時間,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趕不上耐藥菌的繁殖速度。如果這種情況繼續惡化,則可能使人類處于感染時無藥可用的境地。
4.其他①胰島素(1921年)和其他生物化學藥的提取和精制;②抗瘧藥的研究和生產始于20世紀20年代,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達到高峰;③維生素的人工合成始于20世紀30年代,其產量在整個化學制藥工業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份額;④激素(包括性激素和皮質激素)的人工合成和生產也始于20世紀30年代,最后發展到計劃生育藥物的生產和應用。激素可用于治療嚴重感染、變態反應性疾病、血液病和抗休克r及替代療法,但有向心性肥胖、滿月臉、痤瘡、多毛、乏力、易感染、低血鉀、浮腫、高血壓、血糖升高、糖尿、骨質疏松等副作用,而且不能超量、超時使用。
其后,各種抗結核藥、降血壓藥、抗心絞痛藥、抗精神失常藥、合成降血糖藥、安定藥、抗腫瘤藥、抗病毒藥和非甾體消炎藥等相繼出現,進一步推動了制藥工業的發展。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7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