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好的教育,面向未來:我眼中的教育人物(簡體書)
滿額折
好的教育,面向未來:我眼中的教育人物(簡體書)
好的教育,面向未來:我眼中的教育人物(簡體書)
好的教育,面向未來:我眼中的教育人物(簡體書)
好的教育,面向未來:我眼中的教育人物(簡體書)
好的教育,面向未來:我眼中的教育人物(簡體書)
好的教育,面向未來:我眼中的教育人物(簡體書)
好的教育,面向未來:我眼中的教育人物(簡體書)
好的教育,面向未來:我眼中的教育人物(簡體書)
好的教育,面向未來:我眼中的教育人物(簡體書)
好的教育,面向未來:我眼中的教育人物(簡體書)
好的教育,面向未來:我眼中的教育人物(簡體書)
好的教育,面向未來:我眼中的教育人物(簡體書)
好的教育,面向未來:我眼中的教育人物(簡體書)
好的教育,面向未來:我眼中的教育人物(簡體書)
好的教育,面向未來:我眼中的教育人物(簡體書)
好的教育,面向未來:我眼中的教育人物(簡體書)
好的教育,面向未來:我眼中的教育人物(簡體書)
好的教育,面向未來:我眼中的教育人物(簡體書)
好的教育,面向未來:我眼中的教育人物(簡體書)
好的教育,面向未來:我眼中的教育人物(簡體書)
好的教育,面向未來:我眼中的教育人物(簡體書)

好的教育,面向未來:我眼中的教育人物(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2 元
定價
:NT$ 252 元
優惠價
87219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從師生達人、菁菁校園、觀校讀人、讀書讀人四個方面匯總了程紅兵老師近年來的教育思考和實踐,涵蓋了他與自己所敬重的師長在交往過程中的啟發,在明德實驗學校校園裡與孩子們的真切相處,走訪國內名校的辦學感悟,以及諸多讀書筆記和書評。體現了“書生校長”做一個自由教師的理想和情懷。

作者簡介

程紅兵,上海市特級教師,特級校長,教育學博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師德先進個人,上海市人民政府督學。曾任上海市建平中學校長,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浦東新區教育局副局長,深圳明德實驗學校校長等職。現任深圳明德實驗學校總校長,兼任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特聘教授。

名人/編輯推薦

•教育是由人和事組成的,教育中的人和事往往會帶給人更多的思考和啟發,而如果這些人和事通過一位教育家的筆觸流淌出來,意義就更特別,這就是程紅兵老師在這本書中要傳達給讀者的:教育,因人和事更迷人。
•書中所述之人,或是教育界的名家,或是普通的教師、學生,但他們與作者之間的故事都讓人感動,給人啟迪,教育正是有了這些星星點點才更真實,更值得人投入其中。
•書中所論述的故事,不煽情,不做作,樸實又帶著些感動,引人入勝,回味無窮。


我在校園裡走過一生
程紅兵
時光荏苒,我13歲上中學,17歲考取大學,就讀師範學院,21歲畢業出來當老師,如今已經是年且60,轉眼我已經在基礎教育界工作了整整37周年。這37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做了多少事?教了多少學生?認識了多少同事?結交了多少同道好友?上了多少課?開了多少會?作了多少次講座?發表了多少篇文章?出版了多少本著作?哪些是有意義的工作?哪些是無意義的教學?哪些是有價值的探討?哪些是無價值的研究?我沒有去做認真的統計分析,其實也無法精確地統計分析,更沒有必要去做,生活本身就是混沌的,且讓它混沌吧。
我中學時代的同學和老師陪我走過了浪漫的少年之旅,那是一種無憂無慮的生活,沒有激烈的考試競爭,沒有死記硬背的應試教育,沒有天天作業、周周考試、月月排隊的緊張。班主任有章燕萍老師、陳慶瀾老師,章燕萍老師教數學,汪美芳、韓克光老師教語文,陳慶瀾老師教政治,張菊花老師教英語;同學無數,有侯清木、邱情晶、葉忠東、程高青、李慶、陳明、張小傑、李建國、戴國亮、姜小英、吳兵、皮富華等,我們也讀書,也寫作文,也做數學,但更好玩的是學工、學農、學軍,在廣闊天地裡自由自在。我大學時代的班主任顏長青,班長徐肇鋒,同學甯冠群、李國斌、邱尚仁、王德寶、何明清、武秀成、劉志工、萬華瑞等,以豐富的社會生活經驗帶著我這樣的應屆高中生度過了四年大學生活,那是暢遊書海的四年,是雖然艱苦但只覺其樂的青春歲月。我在上饒市一中的執教生涯,有初出茅廬的稚嫩,有磕磕碰碰的啟程,有嶄露頭角的青澀,有豪情滿懷的激揚,我和校長苗敏達、胡啟傑、聶文明,語文組長俞寶將、鄧增剛、鮑康,同事紀樹墉、史美庭、俞國俊,教研員萬真海、田龐元一起共度了一段美好時光,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有益的教學經驗。我在上海建平中學的教育歲月,遇到了富有理想主義精神的全國知名校長馮恩洪,他渾身上下散發出的個人魅力,帶有一種鮮明的浪漫主義色彩,他的教育改革高高舉起人的大旗,他全新的教育理念引領了一個時期的中國基礎教育,在我眼前仿佛天地為之開闊。在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里我遇到了以于漪老師為代表的中國基礎教育界中最傑出的一批語文名師――于漪、錢夢龍、陳鐘樑、方仁工、陸繼椿、金志浩等,特別是于漪老師,她的人文教育思想,她極富親和力的語文教學,她大力助推青年語文教師成長的無私品質,她創新而不偏激的思維方式,她切實而不守舊的話語方式,都帶給我很大的震動,在我眼前仿佛境界為之高遠。我曾在的上海市建平中學隸屬於浦東新區,處在改革開放最前沿,擁有全球視野,發展空間廣闊,學校校長、教師給予我諸多幫助。浦東社會發展局、教育局領導給予我很多發展機遇,從語文老師走向校長助理,走向常務副校長,走向校長,走向院長,走向教育局副局長,崗位的不斷變化,帶給我更多的責任,也帶給我全新的教育視角,從微觀走向中觀,從中觀走向宏觀。一路走來,我發現自己更適合於學校的具體工作,更喜歡跟孩子們在一起,跟老師們在一起,一次偶然的機遇使我從上海南下深圳創辦了深圳明德實驗學校,老夫聊發少年狂,以52歲的“高齡”重新創業,艱難困苦,其樂融融。最開心的是認識了一堆有情有義有趣的新朋友,有真摯教育情懷的企業家陳一丹先生,與我共事的小夥伴們,深圳教育界的同道們,他們朝氣蓬勃,風華正茂,意氣風發,我們一起抒寫教育的傳奇,一起碰撞出教育的未來。
人是一種奇怪的生物,在漫長的日子裡,總有一些日子會留存在心裡;在漫長的歲月中,總有一些人物會印刻在腦海中。人的大腦經過選擇性記憶,留存下來的一般就是那些打動你的人與曾經撥動你心弦的事情。歲月無情,人間有愛,愛學生,愛老師,愛朋友,愛事業,愛研究,愛寫作,心中回蕩的,常常就是你愛之深、責之切的東西,腦海中不斷回放的,往往就是你魂牽夢繞的一幕幕場景。我擁有一支相對笨拙的筆頭,但也有一雙相對勤快的手腳,在忙忙碌碌的日子裡,總是抽出時間記錄一點有意義的事情,總是找點空閒描述那些好玩而有趣的人,總是心有所動地議論一些文字書稿。因為這些人在我的人生交往過程中有著頗為有趣的交集,因為這些事情在我的從教生涯中有著頗有意義的影響,因為這些文字書稿在我的閱讀之中多多少觸動了我的思緒。
歲月給予我太多的經歷,太多的挑戰,太多的辛勞,太多的思考,太多的快樂,太多的回味……慢慢留下了許多交往的記憶,許多難以忘懷的情景,積累下來,於是沉澱為這樣一本書,雖然並不全面,但畢竟是人生長河中的浪花朵朵……回想起來,我這大半生基本是在校園裡度過的,剩下的日子也一定是在校園裡度過,面對世界,我開心而驕傲地說:我在校園裡走過一生。

目次

目 錄

序 我在校園裡走過一生 / 001

第一輯 師生達人
我的導師于漪先生 / 003
由於漪老師引發的社會學想像 / 008
當一首班歌唱了30年——我眼中的李鎮西 / 012
春天的追憶——關於甯冠群老師的回想 / 016
永遠的語文老師——沉痛悼念陳鐘梁老師 / 024
印象張廣錄 / 029
我理想的教師是自由的教師 / 034
他鄉巧遇高志華 / 040
印象老嵇 / 044
我的學生顧文豪 / 046
張吉武和《中學語文教學參考》 / 050

第二輯 菁菁校園

孩子們,早上好! / 057
翻過那座山峰,你就到了 / 062
開啟明德繪本花園 / 066
那詩意的校園故事 / 070
南國新唱畢業歌 / 074
撿拾幾片落葉 / 079
牽 掛 / 088
再見同學 / 090
我和校長培訓中心 / 092
細數樹縫間漏下的一縷縷陽光——寫在《語文學習》創刊30周年 / 095

第三輯 觀校讀人

走近馮恩洪校長 / 099
劉彭芝與做的文化 / 108
給家長一個平臺,還學校一個精彩——王偉航的家校合作紀實 / 113
於細微之處見文化——楊正家與三林北校 / 123
一所農村中學的化蛹成蝶路——羅羽忠與合慶中學 / 126

第四輯 讀書讀人
跨越世紀的輝煌——讀《于漪文集》 / 133
散文家的博士論文——讀李鎮西《民主與教育》 / 137
一本活的教育學——讀李鎮西《愛心與教育》 / 141
課的魅力其實就是人的魅力——讀《聽李鎮西老師上課》 / 144
根深葉茂話“根林”——為《追求高品質的語文教學》作序 / 147
美文美教——為陸新全《美文美讀美教》作序 / 151
我叫時海成——時海成老師《中學文言便捷詞典》序言 / 154
建平校園裡金蘋果的光芒——為黃良福老師《記錄人生》作序 / 157
教師的成長就是有感而發——為李志凡老師的著作作序 / 160
張玉琴的快樂成長——為《探索小學語文教師專業成長之路》作序 / 165
許賢蘇校長的研道——為《教育有道》作序 / 168

代後記 好的教育,面向未來/ 173

書摘/試閱

我的導師于漪先生
“導師”這個詞現在說得多了,似乎就顯得不那麼莊重了,但我這裡要鄭重其事地使用“導師”一詞,因為若不如此,就不足以表達我對於漪先生的敬重。
“三會”于漪先生
1991年,在江西上饒任教時,我曾忐忑地給于老師寫了一封求教信,信發出去後,想想有些貿然:于老師是全國著名的語文特級教師,還任校長,教學、管理工作繁重,我怎好打攪?但信已寄出,也只好隨它去了。
不承想,沒多久我就收到了于老師的回信。我激動不已,這封信至今還珍藏著,那些勉勵之語仍歷歷在目。這是我與于老師的初次交往,雖然並未謀面。
我們第一次見面是在1995年夏天。在山東泰安舉辦的“全國青年語文教師聯誼會”成立大會上,先生作為老一輩語文教育家的代表到會祝賀。先生受青年教師景仰,會前、會後被大家團團圍住,合影留念、簽名、討教。我生性靦腆,不大敢主動與人攀談,更何況是大名鼎鼎的人物。這一回,我與于老師擦肩而過。回來後好生後悔,說不出的遺憾。
1994年9月,我從老區上饒調到國際化大都市上海,“鄉下人”進大城市總有些“水土不服”,不太適應新學校的新生活、新人際關係。大概是1995年9月,先生不知怎麼知道了,托人捎信請我到她家坐坐。我高興,又因自己不善交談而心生壓力。恰逢先生在《語文學習》發表《弘揚人文,改革弊端》一文,我便以此出發準備了許多問題,以防自己到時過分緊張,無話尷尬。
先生和藹可親,精神矍鑠。已經不記得開頭說了什麼,單記得沒說幾句,我的拘束就無影無蹤了。我就語文教育的人文性向她請教,她不緊不慢耐心細緻地回答,不時插兩句“你看呢”“你怎麼想”,把我作為平等的談話對象。
後來先生跟我談起她走過的路:1951年從復旦大學教育系畢業,先任中學歷史教師,後改行當語文教師,半路出家,用盡心血,憑自己的刻苦鑽研成為名師。她的名師稱號是一堂課一堂課磨出來的,是幾千堂公開課上出來的。
後來“文革”來了,她遭受衝擊,備受折磨。“文革”結束,她重新走上語文教師崗位,從班主任到年級組長,從教研組長到學校校長,克服種種困難硬是把一個爛攤子發展成一所名校。聽她娓娓動情地敘述,我悟出了先生的良苦用心:樹立自信,勇敢地走出困境。
末了,我就語文教育人文性提出整理一篇《於漪答問》,她欣然同意,但執意把標題定為《關於語文教育人文性的對話》。“答問”與“對話”的區別,我當然知道,先生的長者風範令我感佩。後來浦東新區教育學院和建平中學都聘請先生做我的導師,我成了先生的弟子。這以後,凡是重要的語文教研活動,她都主動招呼我,並提供很多機會讓我登臺亮相。
一個語文教師的平凡和神聖
1996年上海市教委出臺決定,破格評選特級教師,每個區縣上報一名候選人。浦東新區把機會給了建平中學,給了我。聽課、評課、評論文、答辯,一路過來,我各項總分名列前茅,送到市級評審最後一關時,有人以年紀輕、1995年剛破格評上高級教師、江西省老區調來的等諸多理由提出異議。
先生在會上力排異議,慷慨陳詞:“此次評選既然是破格,就不能考慮年紀輕,雖然程紅兵剛評上高級教師,但之後他有專著出版。我們評的是教師中的優秀分子,不論他來自哪裡,只要合乎條件,就應該評上。”評委們都被她打動了。
當我從其他渠道得知這些“內幕消息”後,慚愧不安:“我與先生非親非故,我有何德何能讓先生如此出力提攜?”
後來,于老師深情地告訴我:“推你上去,絕不是為了你個人,而是為了事業的需要。我們已經老了,語文教育事業應該後繼有人,新世紀需要你們這代人支撐。”
我的心裡湧起一股熱流:這是怎樣的一種境界和胸懷!1996年8月,我成為當時上海市最年輕的特級教師,只有35歲。
在先生身上,我領悟到了做一個語文教師的平凡和神聖。
我的第一本著作《語文教學的人文思考與實踐》校樣出來時,想請先生作序。其時她正住院臥床,我在病房看到她面容消瘦,頓時打消了念頭。但她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笑著說:“你把校樣放在這,我抽空為你作序。”好半天我都說不出話。
幾天後我就看到了先生的序言,題目叫作“看新竹展枝”。先生在序言中對我和語文教育界晚輩寄語:
“看到新竹展枝,生機勃發,喜悅之情充盈胸際,深切感到中學語文教育充滿希望之光。”
“年青人尤其要學習,不僅讀語文專業書,而且讀國內外教育著作、心理學著作以及與語文有關的學科著作,腹笥充實,論述道理就板眼分明,減少主觀臆斷。”
“研究教材,更要研究學生,做到因文而異,因人而異,創造多姿多彩的方法,求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這些誠摯而熱情的話語,鞭策著我在前進的路上不敢懈怠。
此後,我常向于老師請教教育教學問題,討教學校管理經驗,先生總是不厭其煩地指導點撥。
那白色,仿佛出發的航船上鼓動揚起的帆
2013年,我離開生活工作了20年的上海,南下創辦深圳明德實驗學校。臨行前我向先生辭別,先生讚賞我年過半百再創業的勇氣,囑咐我要花時間熟悉和研究小學、初中段的教學與管理,花時間研磨兒童心理。
意外的是,先生還特地為我準備了兩件白色的短袖襯衫。她說:“南方天氣熱,校長著裝要正式一些,這個你用得著。”
9月1日開學典禮上,我穿著先生給我的白襯衫,迎來“明德”首批新生,也迎來自己教育生涯的新航程。那白色,仿佛出發的航船上鼓動揚起的帆。
而今,先生已80多歲高齡,但先生從不拒絕接受新思想,也從不空談理論。
她的講座報告依然精彩而有餘韻,因為她始終傾聽來自教育教學第一線的聲音。
她的話語方式一直都是草根式的,帶著青草的芳香,帶著校園的露珠,自然而質樸,深情而動人。
她依然文思敏捷,著述不斷,為我們作出了不斷探索、不斷耕耘的典範。
我很幸運,這20多年來,能夠領教先生的學術經驗、實踐感悟和人生體會,能夠享有作為學生的榮幸與榮耀,我唯有以此自勉――
秉承先生求真務實、兼容並蓄的治學風格,謙遜、寬容、和睦的為人準則,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讓真理、真情的光芒照耀自己、感召他人,努力成就教育的人生、智慧的人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1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