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創新政策新進展:美國創新和競爭力戰略(簡體書)
滿額折

創新政策新進展:美國創新和競爭力戰略(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價
:NT$ 408 元
優惠價
8735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作為《美國創新和競爭力戰略研究》叢書之一,本書著重于奧巴馬總統主政白宮時期的美國國家創新之路,其主要內容涉及這一時期美國政府的一系列重要政策,主要包括《重整美國製造業之框架》《培養百萬名STEM學位大學生》、《美國的競爭力和創新力》《在先進製造業獲得國內競爭力優勢》《美國創新戰略》等文獻,較為全面展示了奧巴馬政府關注國家創新和競爭力的政策發展進程。本書同時附有著眼于創新創業的“美國研究型大學在國家創新創業系統中的路徑探究”和“概念證明中心:美國研究型大學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的新組織模式”兩篇專文。

作者簡介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紐約大學文理學部副主任,兼任上海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曾任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改革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華東師範大學國際教育中心主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所長、《全球教育展望》副主編、中國教育學會比較教育分會秘書長;曾為英國倫敦大學教育學院訪問研究員、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育研究生院富布萊特高級訪問學者。

名人/編輯推薦

《創新政策新進展――美國創新和競爭力戰略》,著重于奧巴馬成為美國總統而入主白宮期間的國家創新之路,其主要內容涉及這一時期美國政府的一系列重要政策,主要包括《重整美國製造業之框架》(總統行政辦公室,2009)、《致力於超越:培養百萬名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學位之大學生”(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2012)、《美國的競爭力和創新力》(美國商務部,2012)、《在先進製造業獲得國內競爭力優勢》(總統行政辦公室和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2012)、《重訪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之勞動力:2014年科學與工程指標比較”(國家科學委員會,2015)以及《美國創新戰略》(國家經濟委員會和科技政策辦公室,2015),較全面展示了奧巴馬政府關注國家創新和競爭力的政策發展進程。

序言

2019年4月,美國國防部發佈《5G生態系統: 美國國防部的風險與機遇》(The 5G Ecosystem: Risks & Opportunities for DoD)報告,極為簡要地闡述了5G技術(Generation Technology,從1G到5G)的發展史,以及因為中國華為在5G方面的技術已經遠遠領先於美國所有的公司並可向世界各國提供基站和終端手機,而讓美國特朗普總統暴跳如雷直到宣佈美國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報告明確指出:“中國已經通過一系列的大量投資和頻譜分配計劃而在5G發展方面領先了。”“5G將使中國有潛力從資本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經濟,轉型至減少外來投資的創新引領和消費驅動的經濟。” Defense Innovation Board (2019) The 5G Ecosystem: Risks & Opportunities for DoD. Washington DC: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18年11月,美國著名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發佈《技術競爭與中國》(Technological Competition and China)報告,直指創新和競爭,認為中國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而美國犯了重大的戰略性失誤。“中美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或許已達衝突之邊緣,但這不是一場19世紀帝國間對控制領土和資源的競爭。與幾個世紀前大國競爭迥然不同的是,這場競爭的重點不是軍事實力的展示,也不是領土的擴張,而是對全球規則、制度、標準、貿易和技術之領導地位的爭奪。創造新技術尤其是數字技術的能力(鑒於其對於政治、安全和經濟增長的重要意義)已經成為影響中美關係的關鍵因素,並被深深打上了經濟上密切合作和政治上互補信任的印記”。報告認為,“技術、創新、國家安全以及國際實力之間的聯繫已經得到廣泛的認同……”而“創新已經成為一個國家之國際影響力的核心要素”。James A. Lewis (2018) Technological Competition and China. 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Strategic & International Studies. November.輿論普遍認為,當前中美貿易戰的核心是競爭技術的領導地位。例如 Daniel Castro, Michael McLaughlin, and Eline Chivot (2019) Who Is Winning the AI Race: China, the EU or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 DC: The Center for Data Innovation; Robert D. Atkinson and Caleb Foote (2019) Is China Catching Up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Innov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Innovation Foundation.
顯然,今日所突顯的中美貿易衝突以及對高新技術的關注,尤其是21世紀初以來中美兩國各自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至今的必然結果,也是近年來中美兩國頗為關注科技創新和國家競爭力的促動因素。
縱觀二戰之後美國國家創新和競爭力的發展路徑,可以清晰地發現促使美國政府關注和重視國家創新及加強競爭力的兩個時間點: 第一個時間點是1957年蘇聯將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發送上天;第二個時間點應該說是一個時間軸,由諸多事件引發,這正如由美國企業圓桌會議(Business Roundtable)會同其他14個著名機構和組織於2005年7月提出的《激活美國的潛力: 為了創新計劃的教育》(Tapping Americas Potential: The Education for Innovation Initiative)報告所指出的:
約在50年前,蘇聯因發射人造地球衛星而震驚了美國人,這是地球上第一顆繞軌道運行的衛星。美國的回應是迅速和激烈的。在爾後一年不到的時間裡,艾森豪威爾總統簽署了《國防教育法》,這是恢復美國科學領先地位之努力的主要部分。
今天,美國面臨著一次更為嚴峻的挑戰,儘管不那麼顯而易見。美國經濟繁榮的支柱之一――我們科學和技術的優越――正開始萎縮,而此時其他國家則在開發著他們自己的人力資本。
如果我們去等待另一個劇烈的事件――一枚21世紀的人造衛星――那就太遲了。或許不會有進攻,不會有突然顯露的時機,也不會有即刻顯示其威脅的臨頭大禍。但是,卻會有緩慢的摧毀,逐漸的下降以及在自滿的美國與那些富有動力、決心和願景來取代我們的國家之間不斷擴大的鴻溝。轉引自[美] 企業圓桌會議等著,趙中建譯: 激活美國人的潛力: 為了創新計劃的教育,《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第12期。
這些“嚴峻的挑戰”構成了一種不具有類似“蘇聯人造衛星”警示的一種“慢性危機”,猶如“溫水煮青蛙”的進程,但這一慢性危機又不像青蛙所處的水溫,它不是一個緩慢的單一維度的變化。我們面臨著諸多的問題,而每個問題就像鑲嵌工藝品的一個小部件。這些問題中的任何一個都不會引發危機反應。國家科學院之國家工程院主席威廉·伍爾夫(William A. Wulf)博士在美國眾議院科學委員會“科學、技術與全球經濟競爭”聽證會上的證詞(2005年10月20日)。
在21世紀的最初幾年,競爭力(competitiveness)和創新(innovation)開始成為美國政府和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話題,而創新美國(innovate America)和創新教育(innovate education)(“創新”在這裡為動詞)則開始時常出現在媒體的標題中,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出現在各類機構或組織的報告中,出現在政府的政策文獻中,其中最引起國際社會關注的,是美國布什總統于2006年2月2日正式簽署的文件――《美國競爭力計劃――在創新中領導世界》(American Competitiveness Initiative: Leading the World in Innovation)(以下簡稱《美國競爭力計劃》)。其實在兩天前的1月31日,布什總統在其2006年《國情咨文》(the State of the Union)中就對如何保持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領導地位和如何保持美國的競爭力有過如下的論述:
美國的經濟是健康和富有活力的,比任何其他發達國家發展得更快……美國的經濟是卓越的,但我們在動態的世界經濟中不能自滿得意。我們正面臨著新的競爭者,如中國和印度,而這造成了不確定性。
為了保持美國的競爭力,我們的承諾是最為必須的: 我們首先必須繼續在優秀人才和創造力上引領世界。我們在世界上的最大優勢是我們總是有受過良好教育、勤勞工作且富有雄心的人民,我們將繼續保持這一優勢。
今晚,我將指出一條更好的道路: 一份我們國家與信心(confidence)競爭的議程;一份將提高生活水準並創造新工作機會的議程。美國人應該不懼怕我們的經濟未來,因為我們旨在形成這一未來。
今晚,我宣佈一項《美國競爭力計劃》,在我們的整個經濟中鼓勵創新,並將為我們國家的孩子們在數學和科學方面打下堅實的基礎。
布什總統的這一《美國競爭力計劃》是以此前由美國國家科學院於2005年10月提交國會的《迎擊風暴――為了更輝煌的經濟未來而激活並調動美國》(以下簡稱《迎擊風暴》)諮詢報告為基礎而形成的。National Academies (2005) Rising Above the Gathering Storm: Energizing and Employing America for a Brighter Economic Future http: //www.nap.edu/books/0309100399/html).《美國競爭力計劃》將諮詢報告所提出的建議和設想轉化為聯邦行動計劃,強調為了保持美國的競爭力,“我們首先必須繼續在優秀人才和創造力上引領世界。我們在世界上的最大優勢是我們總是有受過良好教育、勤勞工作且富有雄心的人民,我們將繼續保持這一優勢”。
《迎擊風暴》這份500多頁的諮詢報告,則是國家科學院應美國國會議員的要求而在綜合分析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的。2005年5月,美國參議院能源與自然資源委員會(Committee on Energy and Natural Resources)成員亞歷山大(Alexander)和賓加曼(Jeff Bingaman)參議員要求國家科學院“對美國在21世紀的競爭能力和保持繁榮的能力進行評估”,這一要求同時得到了美國眾議院科學委員會(House Committee of Science)成員伯勒特(Sherwood Boehlert)和戈登(Bart Gordon)眾議員的附議。他們提出的問題是:
為了使美國能夠在21世紀的全球經濟中成功地進行競爭、保持繁榮和確保安全,聯邦決策者能夠採取的改善科學和技術事業的10大行動是什麼?能夠採用什麼樣的伴有具體步驟的策略來實施這些行動?
國家科學院隨即成立了由20人組成的“繁榮21世紀全球經濟委員會”(Committee on Prospering in the Global Economy of the 21st Century,以下簡稱“繁榮經濟委員會”),來領導這項對美國競爭力以及如何維持和提高國家創新和競爭力的評估研究。繁榮經濟委員會由美國工程院院士及前主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退休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諾曼·奧古斯丁(Norman R. Augustine)任主席,委員會其他成員主要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公司總裁、大學校長、專家教授等。
亞歷山大和賓加曼參議員提出的調查要求並非心血來潮,國家科學院20人的繁榮經濟委員會僅僅依靠自身的力量在短短5個月內完成任務也絕非易事。可以說,兩位參議員的要求的提出、500多頁《迎擊風暴》諮詢報告的問世、《美國競爭力計劃》的簽署,是在此前若干年(21世紀初的幾年)各種研究報告的基礎上形成的,而此類報告和文獻則從不同的側面指出了美國國家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以及如何解決問題和迎接挑戰的建議或策略。這些研究報告大致可以分為如下三類。
第一類報告主要出自美國政府各部門,特別是總統科學技術顧問委員會之手,例如:
● 總統科學技術顧問委員會: 《評估美國研究和開發的投入: 發現和建議的行動》,2002年。
● 白宮: 《新一輪美國創新》,2004年。
● 總統科學技術顧問委員會: 《維護國家創新生態系統: 保持我們科學和工程能力之實力的報告》,2004年。
● 美國總統執行辦公室: 《為了21世紀的科學》,2004年。
● 國家智力委員會: 《勾畫全球的未來: 國家智力委員會2020年項目報告》,2004年。
● 美國教育部: 《回應變革世界之挑戰: 為21世紀而加強教育》,2006年。
第二類報告主要是由政府資助的一些委員會所進行的研究的結果,主要如:
● 國家科學委員會: 《科學及工程類勞動力: 明確美國的潛力》,2003年。
● 競爭力委員會: 《創新美國: 在挑戰和變革的世界中達至繁榮》,2004年。
● 國家工程院: 《工程研究和美國的未來: 應對全球經濟的挑戰》,2005年。
● 國家科學院繁榮21世紀全球經濟委員會: 《迎擊風暴――為了更輝煌的經濟未來而激活並調動美國》,2005年。
第三類報告主要由一些企業組織或專業委員會所進行的研究的報告所組成,例如:
● 全國製造業者協會: 《蜃景式的勞動力危機: 讓美國工人做好21世紀競爭的準備》,2005年。
● 美國電子協會: 《競爭優勢正在喪失: 美國科學和技術的挑戰》,2005年。
● 企業圓桌會議: 《激活美國人的潛力: 為了創新計劃的教育》,2005年。
● 經濟發展委員會: 《為未來而學習: 變革數學和科學教育的文化以確保能競爭的勞動力》,2003年。
● 經濟發展委員會: 《創領導全球之能力的教育: 國際研究和外語教育之於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的重要意義》,2006年。
● 成就公司: 《促進美國高中的行動議程》,2005年。
● 企業―高等教育論壇: 《美國在世界中的作用: 美國企業和高等教育面臨之挑戰》,2005年。
● 研究生院協會: 《21世紀的國家國防教育法: 重新致力於研究生教育》,2005年。
● 美國大學聯合會: 《國防教育與創新計劃: 應對21世紀美國經濟和安全的挑戰》,2006年。
除了作為《美國競爭力計劃》之基礎的《迎擊風暴》外,這裡還須提及的另一份里程碑式的報告,是美國競爭力委員會於2004年12月發佈的《創新美國: 在挑戰和變革的世界中達至繁榮》。Council on Competitiveness (2004) Innovate America: Thriving in a World of Challenge and Change http: //www.compete.org/pdf/NII_Interim_Report.pdf.美國競爭力委員會是一個創建於1986年的著名智庫,旨在研究增強美國經濟競爭力的政策,並向政府和其他有關部門提供建議,其成員組成單位是美國一些著名的企業和高等院校,如IBM、通用汽車、斯坦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
2003年10月,競爭力委員會召集了來自著名大學、企業、產業協會和政府部門的400多名管理者和學者,提出了“國家創新計劃”。此後,由20位美國大學校長和企業首席執行官組成國家創新計劃執行委員會,並下設行動工作組,分別對“21世紀創新展望”、“創新的邊界”、“創新技能”、“創新投資”、“創新環境及基礎”、“創新市場”、“公共部門創新”等專題開展研究。上海科技發展研究中心: 創新,決定21世紀成敗的唯一要素――美國創新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華東科技》,2006年3月號。
2004年12月,競爭力委員會在華盛頓召開了“國家創新峰會”(National Innovation Summit),並隨即出版了此次峰會的最終報告,即《創新美國: 在挑戰和變革的世界中達至繁榮》(以下簡稱《創新美國》)。《創新美國》對國家創新和創新精神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認為“創新精神是決定美國在21世紀成功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創新精神一直深深地紮根於美國的國家精神之中。在這個國家誕生之初,美國人民就根本性地關注探索、機遇和發現,關注新的起點和疆界的突破”; “美國歷史從始至終就是一部關於希望的歷史,而創新正是希望在社會和經濟上的展示”。《創新美國》形象地將美國比作為一家企業,並認為“自由和探究的精神已成為我們的核心競爭力,而創新的能力是將競爭力完全轉化為成果的基礎”,“我們美國人一旦停止創新,就不再是真正的美國人”。
《創新美國》認為,美國發現自己正處在由兩種前所未有的轉變所形成的獨特且微妙的歷史交合點上: 一種是全球競爭的本質;另一種則是創新本身。
1. 整個世界正發生著戲劇性的變化,變得更加相互聯繫,相互競爭。與此同時,經濟上的相互依賴正在加強。因此,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正處在一個陌生的位置。毫無疑問,從歷史上看這種境遇是全新的,在目前的或潛在的對手那裡既擁有機會也面臨著危險,然而更多的認識或許來源於美國自身選擇如何處理這種地緣政治的現狀。認識到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2. 就創新跨越的地域和領域、創新的影響速度和範圍、創新的人員而言,創新產生的地點、方式和原因一直都在變化之中。不論從什麼角度看,創新的競技場已經鋪就,創新的障礙正在消失。這種轉變無論發生在何時,在其背後總伴隨著經濟和社會運行方式的轉變,其中包括創造價值的新方式和衡量成功的標準,以及對競爭優勢的重新排序。在21世紀,這種轉變的步伐在繼續加快。
在這個“歷史交合點上”,美國將採取怎樣的行動?美國是否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多方面本質?《創新美國》認為這是美國必須回答的問題,“美國必須領先和領導一個開放的和競爭的全新時代,以機敏的頭腦和不變的熱情為動力,並通過終生學習、技術的威力以及創新進程本身無限的創造力來實現這一目標”。《創新美國》基於此而明確了由“人才”、“投資”和“基礎設施”三部分來構成國家創新計劃的基本內容。
正是前述的《創新美國》、《迎擊風暴》和《美國競爭力計劃》這些研究報告和政府政策,開啟了21世紀美國國家創新和競爭力戰略的征程,助力美國繼續保持其世界領先地位。
* * * **
《美國創新和競爭力戰略叢書》,以新世紀為起點,以美國政府文獻為依據,以國家創新政策為藍本,著力展現21世紀美國創新和競爭力的發展路徑,並試圖從中透視出美國浪濤迭起的“創新潮”。叢書主要包括以下三本著作。
《創新引領世界――美國創新和競爭力戰略》,此書初版於2007年,著重精選了布什總統執掌白宮時期(8年)的若干重要文獻。此次修訂作了部分增刪。主要包括《新一輪美國創新》(白宮政府,2004年)、《維護國家創新生態系統: 信息技術製造和競爭力的報告》(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2004)和《維護國家創新生態系統: 保持我國科學和工程能力之實力的報告》(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2004)、《為了21世紀的科學》(國家科學和技術委員會,2004)、《創新議程: 致力於保持美國第一的競爭力》(眾議院民主黨,2005)、《美國競爭力計劃――在創新中引領世界》(白宮政府,2006)以及此次新增加的美國國會於2007年通過的《美國為有意義地促進技術、教育和科學之卓越而創造機會法》(America Creating Opportunities to Meaningfully Promote Excellence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and Science Act)的部分內容(該法英文中除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單詞外,其餘單詞以首字母縮寫而成為 COMPETES,因而該法英文又縮寫為 America COMPETES Act,故直接簡稱《美國競爭法》),較全面展示了布什政府關注國家創新和競爭力的政策發展進程。
《創新政策新進展: 美國創新和競爭力戰略》,著重介紹奧巴馬成為美國總統而入主白宮期間的國家創新之路,其主要內容涉及這一時期美國政府的一系列重要政策,主要包括《重整美國製造業之框架》(總統行政辦公室,2009)、《美國的競爭力和創新力》(美國商務部,2012)、《致力於超越: 培養百萬名STEM學位之大學畢業生》(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2012)、《在先進製造業獲得國內競爭力優勢》(總統行政辦公室和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2012)、《再論STEM勞動力: 2014年科學和工程指標》(國家科學委員會,2015)以及《美國創新戰略》(國家經濟委員會和科技政策辦公室,2015),較全面展示了奧巴馬政府關注國家創新和競爭力的政策發展進程。
《美國創新和競爭力路徑圖透視》一書,著重展現了從2000年至今美國政府和政府機構以及高等院校、社會機構和知名智庫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形勢下,如何思考美國的創新和競爭力戰略的發展路徑。研究內容主要涉及21世紀以來美國有關創新和競爭力的政策的發展路徑和脈絡,對彙聚各方力量的各類研究報告進行概括和總結,尤其聚焦於著名的《創新美國》和《迎擊風暴》,分析其最終提出的政策建議,並分別對布什政府和奧巴馬政府的創新政策和競爭力戰略進行梳理,從而利於最終理解美國政府雖有兩黨之爭,但在通過創新和競爭力戰略維護美國的世界領先地位方面驚人的一致的立場。
* * * **
《創新政策新進展: 美國創新和競爭力戰略》一書除了前述的政策文獻外,還有兩個附錄,是筆者與卓澤林共同撰寫的兩篇論文。附錄1是“美國研究型大學在國家創新創業系統中的路徑探究――基於美國商務部《創新與創業型大學》報告的解讀與分析”。2013年7月,美國商務部發佈了《創新與創業型大學: 聚焦高等教育創新和創業》(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Higher Education,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in Focus)報告。該報告是由美國140多位研究型大學校長主動聯名推動而成文的,內容主要包括: 學生創業、教師創業、科技轉化、校企合作和參與區域經濟發展五個方面。此文系對美國商務部上述報告的一次解讀。附錄2是“‘概念證明中心’: 美國研究型大學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的新組織模式”。著重闡述美國研究型大學如何通過“概念證明中心”這一新型組織形式來促進高校科研成果轉化。
本書所選文獻是我從眾多美國政府文獻中精選而成,翻譯工作由我和我的部分學生(卓澤林、丁嫻、周蕾、吳敏、洪霖)共同完成,全書內容由我審校。如果沒有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尤其是編輯張藝捷的辛勤工作和不斷敦促,本書的出版可能還會拖延。在本書即將出版之際,我要感謝所有為本書付出努力的人。限於時間和水平,本書難免有錯漏之處,還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趙中建
上海紐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
2019年12月24日

目次

目錄

序言1

第一章重振美國製造業之框架1
一、 引言1
二、 美國製造業的優勢和挑戰6
三、 奧巴馬政府支持製造業的政策和行動11
四、 結語33
第二章美國的競爭力和創新力38
一、 概要39
二、 迎接挑戰42
三、 創新力、競爭力和就業的關鍵51
四、 奮勇向前61
第三章致力於超越: 培養百萬名STEM學位之大學畢業生71
一、 需要改進高等教育前2年的STEM招生和保留策略73
二、 建議74
第四章在先進製造業獲得國內競爭力優勢84
一、 AMP指導委員會執行報告84

二、 先進製造業夥伴關係85
三、 先進製造業的重要性89
四、 建議93
五、 結論131
第五章再論STEM勞動力
——《2014年科學和工程指標》133
一、 概要133
二、 引言135
三、 《指標》及本報告中術語S&E和STEM的使用136
四、 討論和下一步計劃173
第六章美國創新戰略176
一、 概要176
二、 引言183
三、 投資創新的基石192
四、 激發私營企業的創新動力205
五、 創立創新者國度224
六、 創造高質量就業及持續的經濟增長230
七、 促進國家優先事項的突破236
八、 2015年及未來的新視野251
第七章國家科學基金會未來資助的“十個大概念”254
附錄1美國研究型大學在國家創新創業系統中的路徑探究
——基於美國商務部《創新與創業型大學》報告的解讀與分析
264
一、 引言264
二、 研究型大學是構建國家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的主體265
三、 研究型大學為創新創業服務的實施路徑268
四、 結語280
附錄2“概念證明中心”: 美國研究型大學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的
新組織模式284
一、 概念證明中心產生的背景284
二、 概念證明中心的內涵、發展概況及資金來源287
三、 概念證明中心的運作模式290
四、 概念證明中心產生的影響294
五、 思考與啟示296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