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提升幸福力:改變你一生的30個心理學效應(簡體書)
滿額折

提升幸福力:改變你一生的30個心理學效應(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9.8 元
定價
:NT$ 299 元
優惠價
87260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二十餘年一線心理諮詢經驗,個體諮詢案例超過10 000小時,節目和演講輻射10億人次,汶川地震後國家派駐心理援助專家團成員,專業解壓分析師,“健心房”解壓演講創始人,被媒體和千萬聽眾譽為“造心師”“暗夜裡的眼睛”。

★直擊情感、婚姻、職場、友情、親子等困擾你的人生課題。
★二十餘年一線心理諮詢實踐工作,海量真實接地氣的案例分析,理性思辨的語言,揭開幸福人生的真相。
★給當下急需改善人際交往、緩和家庭矛盾、提升幸福力的人們全面、中肯、易操作的幸福指南。



 

本書是一部有一定專業性的實用心理學作品。作者根據多年心理諮詢工作經驗,結合一系列心理學效應,分析多年積累的詳實案例和問題解決方案,給讀者提供一些通用的心理思維模式,使讀者在為人處世、工作進階、家庭經營等方面得到精准的提升。書中所選的案例精彩紛呈,有極強的可讀性,既有有心理故事,也有深度剖析,涵蓋親子關係,情感困惑,職場壓力,社交障礙,心理疾病等方面。是現代人解壓的一本工具書,也是故事書。本文形式新穎,故事、心理學效應、剖析、方法論、作業等結合起來,有很好的互動效果。

作者簡介

北辰

國家級著名主持人,實戰心理專家,國際認證心理諮詢師,催眠師,明星、企業家私人心理顧問。二十餘年情感心理熱線節目資深主播,喜馬拉雅簽約主播,十點讀書唯一一位擁有超過100萬粉絲的金牌主播。江西衛視《金牌調解》調解專家,《幸福21問》等明星真人秀節目特聘心理專家。已出版暢銷書《你要活成一束光》。

名人/編輯推薦

有的人跨界玩的無拘無束,自由快樂,北辰就是這樣的人,做心理諮詢,做電臺主播,寫書,演講。北辰老師是我們十點讀書粉絲最多的金牌主播,他的聲音有能量,很多用戶說聽了就很治癒,很有幸福感。

--------十點讀書創始人林少

我是個很容易感到幸福的人。我知道心理暗示的力量,也讀了很多心理學方面的書,所以用積極的能量面對自己,鼓勵自己,用愛面對老公、孩子、家人和朋友,然後就真的收穫了幸福,就像在《幸福21問》節目裡,北辰老師給我的的寄語:伊人能動能靜。我很喜歡,也一樣希望這本書能提升你們的幸福感。和我一起幸福吧!

----------演員、歌手、作家、《幸福21問》嘉賓 伊能靜

我和北辰哥都曾是用聲音傳遞情感的人,現在我每天和我的3000多萬用戶交流幸福感,體會幸福的意義,探索實現幸福的路徑,有了這本書,我想,我們找到了提升幸福的路徑和方法。

--------夜聽創始人劉筱
我是那種有時候跟自己較勁的女孩,很多事都希望做到極致,就像北辰老師在《幸福21問》節目裡給我的寄語中說的:不矯情,不抱怨,不放棄!我也希望所有女生都在這本書裡,找到幸福的方法,遇見幸福的自己。

----------演員、《幸福21問》嘉賓 趙奕歡

幸福,不是上天註定,而是後天學習。無論天賦怎樣,天姿如何,老百姓還是大明星,這一點老天爺絕對公平。這是我主持“幸福21問”這個明星心理訪談節目中的感受,作為這個節目中的心理專家北辰老師的書,值得你跟隨,去學習幸福,掌控幸福力。

--------知名主持人、《幸福21問》主持人 馬丁


作為心理學的專業人士,我們都深知,幸福是一種能力,是需要學習的,在我諮詢的案例中,看到的不幸福大多源於無知和迷茫,幸福有方法,打開這本書,打開幸福的門。

-------動力學派心理專家《幸福21問》幸福導師 柏燕誼


心理學是一個漫長無止境的,充滿神奇的花園,我一直在探索,走到深處,未免孤獨,還好,遇到很多同伴,北辰就是其中的一個,我們都在通往讓你幸福的路上。

---------金話筒獲得者,家庭治療學派心理專家 青音


人人都渴望擁有幸福。不幸的是,大多數人都缺乏尋找和守護幸福的能力。幸運的是,有一個人,有一本書,可以帶領你一起穿過重重迷霧,遇見幸福,看見光。他是北辰,也許他不認識你,但他的人,他的書,他的聲音,卻最懂你。

——暢銷書《生活需要儀式感》作者 李思圓

自序
一個很俗的問題:你幸福嗎?
10月,廈門,依然草長鶯飛。
我參與的全國首檔明星心理互動訪談節目《幸福21問》的錄製結束了。節目組全體人員忙碌了快一年,剛好也是這本書即將面世的時間。它們都和幸福有關,和每一個生命個體相關。
這是一個探索心理學理論和提升幸福感之間能量連接的有力嘗試,從和清華大學、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等權威部門一起探討修正測試題目,到和明星嘉賓一起錄製,給她們做心理導師,我們一直在解鎖幸福,探究幸福,指導幸福,走進幸福。
我們給幸福提出了七個不同層次的又有關聯的關鍵詞:積極情緒、人際關係、投入、成就、意義、共生和能動。
我給這七個關鍵詞做了最簡單通俗的釋義。
積極情緒就是當一件事情發生時,能夠用正念引領自己,這是具備情緒自我修復能力的關鍵。
人際關係就是與人的交往順暢程度、舒服程度,也可以理解為情商的一個層面。
投入就是專注度和注意力,是不是一生都在蜻蜓點水,是不是經常患得患失、南轅北轍。
成就就是給自己的成績、回報、結果和導向。
意義就是明確的動力和目標,個人對努力的評價。
共生可以理解為與別人共同生存、協作、共贏的能力。
能動就是你的掌控和管理訴求,你在團體中的引領和推進作用。
為生活做減法的柳岩,掌握選擇權的趙奕歡,努力做自己的劉芸,主動出擊的婁藝瀟,逆流而上的伊能靜,直面人生的張虹,愛我所愛的惠若琪,從她們身上,我們都看到了追求幸福的光。
我自己在心理學領域深耕了25年,從做傳統電臺心理節目熱線主持人到成為自媒體的內容創作者,都在嘗試著用聲音或者文字的形式,陪伴、撫慰和治癒相信我的聽友和讀者。這些年的工作中,我發現一個共性,那就是不管處理哪一類問題,終極的目的都是提升我們對幸福的掌控能力。
我接待過上萬個心理諮詢案例,在他們哀怨的聲音和表達的焦慮中無不寫著大大的“不幸福”,而幸福又是一種個體的自我情緒感知能力。我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思考,幸福是個體的還是大眾的,幸福有沒有規律可循,是否有方法可以借鑒。
於是近些年,我把積累的所有案例加以整理篩選,從心理學的各種效應角度去解讀和剖析,寫了這樣一本實用心理學意義上的提升幸福感的書。它不晦澀難懂,也不矯揉造作,因為都來源於真實案例,有章可循。
其實做學問,不是為了庸俗地取悅自己或者故弄玄虛地樹立自己的行業地位,而是為了讓普羅大眾能直接收穫,為其所用。
這本書就是這樣,用最接地氣的案例和樸素的心理學效應,真實自然地走進你的生活,那些熟悉的語言和場景,你或許經歷過,或者正在經歷。
在這本書裡,我和你聊聊幸福。
就這樣。
北辰
2020年10月於北京

目次

目錄
自 序 一個很俗的問題:你幸福嗎?

第一章 情感篇
酸葡萄加甜檸檬:
得不到的未必好,相信你擁有的就是最好的 / 003
習得性無助:
擁有弱者心態,永遠成不了強者 / 012
野馬效應:
導致失敗的往往不是問題,是面對問題的態度 / 021
定式效應:
告別刻板印象,撕下負面標簽 / 028
巴納姆效應:
警惕帶有普遍意義的“騙局” / 036

第二章 情商篇
禁果效應:
巧用“好奇害死貓”,制服逆反 / 047
拆屋效應:
學會把真正的訴求藏起來 / 056
霍桑效應:
有的問題和情緒,暴露了就有了答案 / 064
過度理由效應:
你不是應該這樣,別人也不是就應該那樣 / 072
三明治效應:
麻煩把你的批評藏好了,別裝耿直boy(男孩) / 082

第三章 成長篇
墨菲定律:
你越不想發生的事,往往越會發生 / 093
因果定律:
對自己投資是回報率最高的理財方式 / 102
蝴蝶效應:
成功需要很長時間的努力,失敗卻只需要懈怠一瞬間 / 110
共生效應:
圈子和層級決定你長成什麼樣子,能走多遠 / 120
凡勃倫效應:
自我控股,給自己的人生標價 / 128
第四章 教育篇
齊加尼克效應:
接受和接納,遠比抗拒幸福 / 141
羊群效應:
跟隨大多數,只能成為大多數 / 151
羅森塔爾效應:
被期待者更容易成功 / 159
權威效應:
你的樣子,就是孩子的樣子 / 168
棘輪效應:
拒絕在欲望的泥潭裡不能自拔 / 175
第五章 社交篇
鳥籠效應:
成功的人都懂得屏蔽外界的干擾 / 187
上帝視角:
跳脫“當事人”身份,成功變形“旁觀者” / 197
門檻效應:
如果進了門,離成功就不遠了 / 203
人際期望遞增效應:
是你的忍讓造成了別人的習以為常 / 212
淬火效應:
適度的連接是處理關係的秘籍 / 219
第六章 勵志篇
木桶效應:
成功與否不取決於你的長處有多長,而是短處有多短 / 231
破窗效應:
有些事情一旦開始,便一發不可收拾 / 239
花盆效應:
不走出舒適區,永遠不知道外面更舒服 / 248
延遲滿足:
學會等待,才能看到花開 / 257
超限效應:
史上最毒“雞湯”—重要的事說三遍 / 267

書摘/試閱

酸葡萄加甜檸檬:
得不到的未必好,相信你擁有的就是最好的
心理學關鍵詞:酸葡萄+甜檸檬效應

《伊索寓言》中的“酸葡萄”故事廣為人知:狐狸想吃葡萄,但由於葡萄長得太高它無法吃到,便說葡萄是酸的,沒什麼好吃的。心理學上以此為例,把個體在追求某一目標失敗時為了沖淡自己內心的不安,而將目標貶低為“不值得”以自慰的現象稱為“酸葡萄機制”或“酸葡萄效應”。與其相反,有的人得不到葡萄,而自己只有檸檬,就說檸檬是甜的。這種不說自己達不到的目標或得不到的東西不好,卻百般強調凡是自己認定的較低目標或自己有的東西都是好的,借此減輕內心的失落和痛苦的心理現象,被稱為“甜檸檬機制”。
其實我們經常看到這些現象,在某種時候這樣做是具有積極作用的,能自我安慰和療愈,使自己滿足和樂觀。


你有沒有羡慕過別人的老公?
你有沒有欣賞過別人的孩子?
你有沒有覺得曾經和自己一樣平凡的同學現在很風光?
我們總是習慣於把目光聚焦在我們沒有的東西,尤其是比我們好的一面上。
殊不知,人都喜歡曬自己光鮮靚麗的一面,比如自己過生日時老公給自己買的包、情人節送的花,而絕不會曬自己被家暴的瘀青和孩子不合格的成績單。
所以,沒得到的未必好,至少你的腦補對它過度解讀了,真相未必是那樣。
大家都有雞飛狗跳的時候,都有油鹽醬醋的瑣碎事,都有獨身飲泣的不堪。
作為諮詢師,我接觸到的最多的案例是涉及家庭情感問題的,而大多是不正確的對比下帶來的抱怨和不滿足情緒所致。
如果我們把家庭情感問題比喻為一個人的生理疾病,那麼我們想要挽救家庭,一定要有一個客觀且權威的診斷,比如哪裡出了問題,多大的問題,然後才制定或出具具體的治療方案,比如要花多少代價?結果是什麼?
婚姻也一樣,如果宣判情感死亡,沒有挽救的必要,這當然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之內,你直接去協議或者起訴離婚就好了。既然我們談到挽救或者修補,就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還有感情,只是溝通方式出了問題;第二,你不想離婚。
這就是我們處理任何親密關係問題,甚至是任何關係問題要做的基礎工作:有個清晰的判定和診斷。
其實感情上出問題的大多數人成了酸葡萄效應的一個極端,那就是明明自己手裡有的是葡萄,卻偏偏認為外面的檸檬是甜的,或者因為沒有嘗過檸檬的滋味,對得不到的東西就充滿期待,躍躍欲試。
林女士最近就很焦慮,來找我諮詢問題的時候黑著眼圈—整夜睡不著。原因也不複雜:她的丈夫和初戀情人最近聯繫緊密。我後來通過和林女士的丈夫溝通得知:那是他大學的女友,兩人談了兩年多,畢業時候因為異地,選擇了放棄,後來慢慢失去了聯繫。前陣子同學會她丈夫偶然得知,前女友一直單身,自己就開始自責,找到對方,從噓寒問暖開始到頻繁接觸,甚至關係曖昧,屢禁不止。
諮詢後,我判定這是一段完全可以挽回的婚姻,原因有四:
1.無實質性出軌行為;
2.男人對妻子無原則上不滿意;
3.男人錯誤地覺得對方單身自己有責任;
4.男人從沒有過要放棄家庭或者背叛妻子的想法。
這就很有意思了。林女士始終不理解,既然他沒打算放棄家庭,為什麼還要和前任藕斷絲連?說到這裡我就要和大家分享一個觀點了:男人是多情而癡情的,女人是專情而絕情的。
這句話怎麼理解呢?男人看起來是花心大蘿蔔,比如看到美女,忍不住回頭多看幾眼,願意和美女多套套近乎,看似多情;而癡情則體現在分手後,大多數男人依然會給前任留一份惦念,或者至少依然和對方做朋友,期待聽到她的消息,甚至關鍵時候還會出手相助。
女人就不同了,輕易不會和人搭訕,認定一個人之後,就不會去理會別的異性,邊界感也比男性更強,這是專情的一面;而絕情就體現在分手後,大多數女人不會繼續選擇和前男友做朋友,果斷先將人拉進黑名單的大多是女人。
當然這是半開玩笑的一個觀點,但也不無道理,男人對待感情的心態可見一斑。
回到上述案例,林女士的先生就是有男人的上帝視角,覺得對方單身有自己的原因,這很自戀。事實上,其實你沒那麼優秀,對方也並非因你終身不嫁,你想太多了而已。林女士的丈夫也承認,自己和對方原來愛得挺深,確實有點兒動心,所以偶爾言語曖昧,關心過度。
這次林女士的婚姻其實有驚無險,調解後丈夫就懸崖勒馬了。
剛才我們也提到了酸葡萄效應,另外一個反向應用就是,擁有的東西,我們慢慢地就開始不珍惜了;而沒有得到的,我們總是下意識地用幻想構架它的美好。比如一個愛馬仕的包包,在貨架上的永遠比被丟在自家儲物間裡的更吸引人。
我們為什麼容易對初戀念念不忘呢?青澀時光裡的記憶很深刻,而且那時候大多數人是因為不太懂感情處理方式,或者因非感情因素遺憾地分開,所以遺憾就是癥結。人總是容易對遺憾的事情念念不忘。另外談戀愛時我們沒有煙火氣,而煙火氣恰恰是雙刃劍,既溫暖也平淡,戀愛是難忘和浪漫的,磨平了棱角的日常柴米油鹽生活,一定抵不過充滿浪漫幻想的愛情。我們接觸的感情危機,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婚姻敗給了愛情的案例。
案例中林女士的丈夫最終是意識到了,就算和初戀女友在一起,始終也會淪為平淡的事實。
所以這裡我們必須提到婚姻的本質:
1.持久的平靜和平淡
這一點毋庸置疑,沒有做好持久平淡的心理準備,我們就不適合走進婚姻。結婚後,我們沒有那麼多花前月下的時間和精力了,大多時候我們為生存奔波、為孩子和老人心力交瘁,這是常態,也是日子。
2.排他性的,相對更小的異性交際圈
感情是排他的,婚姻更是,因為我們有了法律上的制約,也有了道德上的底線。所以婚姻是一個堡壘,外人不得擅闖,你待久了厭倦了也不能輕易出去,異性社交圈一定要保持邊界感。
3.共度餘生的合夥人
這個觀點是最近幾年很流行的,我們此前也一直拿經營公司比擬婚姻,其實合夥人就意味著我們要有利益關係。感情貶值的婚姻是沒有出路的,現代婚姻模式是成長型的婚姻。
所以,當你意識到這幾個關鍵點所在,結婚才能是成熟的選擇。甘於和一個人平凡、安穩、相互支持地成長,並樂此不疲,這很難,但是你必須做到,否則不如單身。別耽誤自己也別坑害他人。
最後我要給出準確判定婚姻是否值得挽回的幾個基本條件:
1.雙方有重歸於好的意願。感情是雙方面的事情,不管誰犯了錯或者迷失了,都不重要,願景很重要,雙方都想好,就一定有方法。
2.彼此心裡這個坎可以過去。無數案例證明,某一方一方面不想解體,一方面還不放棄過往對方存在的問題,這是相互折磨的悲劇,也就是假像原諒,實則在心裡銘記。
3.依然有愛,有不舍—記住,這是基礎。沒有愛的婚姻再平靜也是一潭死水,會讓人慢慢枯萎。這裡我們說的是愛,你要確定不是習慣了和對方在一起而已,更不是什麼親情的感受。
事實上我是特別反對愛情最終都變親情的理論的,那樣的婚姻沒人想要,否則你就直接和親人過一輩子得了。所以,長久的婚姻可以注入親情的成分,但親情絕不能是全部或者主體。
4.有性的衝動和渴望,至少不排斥。不管多大年紀了,記住,性都是夫妻感情最好的試金石,哪怕兩人相擁入眠,哪怕睡前親吻,這些愛意的表達就是婚姻延續的潤滑劑。法院判決離婚也有一個“分居”的要件,這就說明昨晚還享受魚水之歡的夫妻今天是不太可能離婚的。


今日作業
嘗試向對方說出他的五個優點,並且有理有據地去說明,表達感謝和愛。
北辰箴言
死刑犯也有極其孝順的,是人都有優點,別讓瑣碎的生活、頻繁的爭執淹沒了你當初迷戀他、愛他的理由。
習得性無助:
擁有弱者心態,永遠成不了強者
心理學關鍵詞: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他用狗做了一項經典試驗:起初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難受的電擊,多次試驗後,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會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上開始呻吟和顫抖。狗本來可以主動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我們先從親密關係的角度來說說習得性無助。
90%的情侶是因為“性格不合”分手的,80%的夫妻最終也是因為性格不合離婚的,70%的人一生中曾被別人以“性格不合”為理由拒絕過。
我們先來瞭解一下:到底什麼是性格不合?
性格不合是指因性格原因使得人與人之間產生分歧,現在多被情侶用作分手的藉口,是一種看似完美、沒有新意的藉口。
性格不合是謎一般的存在,似乎成了所有關係土崩瓦解的一個廣義理由。它不僅僅適用於愛情,友情也一樣。
所謂性格不合是泛指,不合主要是由雙方的性格、脾氣、處事態度、習慣、生活背景、教育程度、家庭出身、社會經歷等不同而產生的。遷就和忍讓必須是相互的,也就是一方欣賞另一方的亮點,同時包容另一方的缺點。單方面的遷就只能造成一方心理不平衡,不合也就產生了。
也有人說,其實所謂的性格不合,是“三觀”不合,我覺得有道理。但是如果兩人“三觀”不合,只要你不強迫我,我不要求你,還是可以相處的。而如果按照內向、外向來區分性格,也會有人說我愛說話、愛表達,你不喜歡,你沉悶,這就是性格不合,也挺對的。同樣,如果你接受他,不要求他和你一樣,你們也沒問題。
所以你有沒有發現一個秘密:性格不合不是你們分手的原因,不接受別人和你不同,才是!
也有人說,性格不合說到底就是還不夠愛,或者愛夠了。我對此深以為然。
聽友小郭來找我諮詢情感問題,委屈地說,結婚不到兩年,老公現在回家話都不和她說一句,她自己卻是特別有傾訴欲望的人,可是老公每次都特別不耐煩,會說:“夠累的了,你那麼點兒破事,就別煩我了。”而且兩人鬧了矛盾就冷戰,還得她主動和他說話……
這情況乍看上去,你會不會覺得兩人這是性格不合?我起初也這麼以為的。但是後來小郭說,原來談戀愛的時候,她老公可幽默了,專門逗她開心,她一生氣他就編段子哄她,她就想:有這麼一個活寶,多幸福啊。可是誰想到,兩人結婚後她老公就變了。

你看吧,這是性格使然嗎?絕不是,後面的劇情就更有意思了。
小郭說,有一次她在星巴克喝咖啡等客戶,意外發現了自己的老公和另外一個女孩兒談笑風生,講著段子,像極了當年他追她時的樣子。
你看,原來所謂的性格不合,只是他不願意和她相合了,他還是那個幽默健談的男孩兒,只是不會對她那樣。當然,因為沒有任何證據,我告訴小郭,不值得傷心,她也沒必要因為這事鬧離婚。她老公對她未必就沒有感情了。但是有一點可以確認,他們的感情陷入了疲憊期,需要更新一下了,類似我們的手機、電腦需要定期升級一下系統。
經過兩次諮詢,包括我和小郭老公的一次約談,很快就找到原因了。因為有幾次她老公嬉皮笑臉地開玩笑,但是恰逢小郭生理期或者為單位的事焦頭爛額,於是就以“你怎麼還這麼幼稚”懟了回去。另外小郭比較強勢,在家庭中大多是自己訴求很多,表達欲望很強,慢慢地她老公就不想說話了。
找到了原因,問題也就解決了,我告訴小郭多在乎一下別人的感受,多傾聽,給他在家裡撒歡的機會。
看完這個案例,你想一下,你所謂的性格不合,是不是可以兼容的,是不是可以接受的?
家庭中發生爭執時他認為自己說不過你,或者打不贏你,便認同了這個結果。反過來,就算強勢的一方,也會認為兩人性格不合,其實這很可能是假像。
心理學上有一個很有名的習得性無助概念,說的就是在日積月累的生活中,弱勢一方會慢慢地放棄努力和爭取。比如一個經常一上臺就緊張、結巴的人,就會認為自己不適合演講;一個經常被否定、被忽視的人,最後會變成自卑、自認沒有價值感的人。
性格不合這件事的確是可以磨合的,你忍一下你的暴脾氣,我收一下我的急性子,畢竟沒有哪兩個人是天生合拍的。所以懂得包容和忍讓的感情不是性格不合,真正的性格不合,是他既無法理解你的立場和興趣愛好,也不願意跟你磨合。
兩個人在一起,一開始是跟他的優點談戀愛,後來卻發現,你需要和他的缺點過日子。
因為對方的優點貌似越來越少,缺點越來越多。
揭開了情侶式夫妻以性格不合作為分開的理由的真相,你可能會問:性格不合到底該怎麼辦?
別急,來瞭解一下硬核知識點:
與其說是兩個人性格不合,不如說是兩個人對情感的處理方式和表達方式不同。
心理學依戀理論認為,戀人之間的依戀類型可以分為安全型、疏離型、糾結矛盾型和焦慮型。
當你瞭解了這幾個類型並分析出你自己和伴侶的類型,就好辦了。
愛情依戀類型為安全型的人,很有趣,擁有我們通常所說的不知道哪裡來的謎一樣的自信,這類人未必很優秀,但是心態絕對一級棒,讓人很有安全感,愛得輕鬆,處得自在。就算出現問題,人家也不當回事;不管你怎麼生氣,人家依然說“你怎麼這麼愛我”。
相處秘籍:珍惜他吧,也順便表揚一下自己。哪有無緣無故的安全感,說明你做得好,他心態好。真正的愛都是讓人舒服和輕鬆的,不是讓人提心吊膽、誠惶誠恐的。
愛情依戀類型為疏離型的人,在感情中害怕受傷害,比較容易退縮和躲避。在面對熾熱的情感時,這類人會感覺到莫名的壓力和不安。這種心態迫使他們只能採取躲避、疏離的方式來回避對方的感情,外表看似冷漠的他們內心也備受折磨。
相處秘籍:保持合適的距離和溫度,不要過度主動和給予,強加的感情會讓人有壓力。你和這類人相處最好的節奏就是:我一直在,你隨時叫我,陪伴就是最好的,腳步別太快,愛別太滿。
愛情依戀類型為糾結型的人,表現為一會兒想親近你,一會兒又怕你煩人,一會兒想獲得關注和照顧,一會兒又擔心被笑話不夠獨立;在推來搡去之間,你們很容易產生矛盾,因為他自己就是矛盾的。這類人如果和他的伴侶分開,特容易被定性為和別人性格不合。
好辦了。
愛情依戀類型為安全型的人,很有趣,擁有我們通常所說的不知道哪裡來的謎一樣的自信,這類人未必很優秀,但是心態絕對一級棒,讓人很有安全感,愛得輕鬆,處得自在。就算出現問題,人家也不當回事;不管你怎麼生氣,人家依然說“你怎麼這麼愛我”。
相處秘籍:珍惜他吧,也順便表揚一下自己。哪有無緣無故的安全感,說明你做得好,他心態好。真正的愛都是讓人舒服和輕鬆的,不是讓人提心吊膽、誠惶誠恐的。
愛情依戀類型為疏離型的人,在感情中害怕受傷害,比較容易退縮和躲避。在面對熾熱的情感時,這類人會感覺到莫名的壓力和不安。這種心態迫使他們只能採取躲避、疏離的方式來回避對方的感情,外表看似冷漠的他們內心也備受折磨。
相處秘籍:保持合適的距離和溫度,不要過度主動和給予,強加的感情會讓人有壓力。你和這類人相處最好的節奏就是:我一直在,你隨時叫我,陪伴就是最好的,腳步別太快,愛別太滿。
愛情依戀類型為糾結型的人,表現為一會兒想親近你,一會兒又怕你煩人,一會兒想獲得關注和照顧,一會兒又擔心被笑話不夠獨立;在推來搡去之間,你們很容易產生矛盾,因為他自己就是矛盾的。這類人如果和他的伴侶分開,特容易被定性為和別人性格不合。
相處秘籍:多表達自己的訴求,直言相告,自己需要對方做什麼,喜歡對方怎樣,同時也引領對方主動表達他的要求和想法。對付糾結的人的最好辦法就是直來直去,坦然告知。
愛情依戀類型為焦慮型的人,害怕被拋棄和冷落,會全身心地投入戀愛之中。
他們會給予對方他們的全部,也想要對方為他們付出真心。如果對方沒有給出及時的回應,他們就會變得焦慮不安,越不安越想要對方通過一些行為證明對方的愛。
相處秘籍:這類人容易燙手,熱度太快、太高,正因為自己付出很多,你如果照單全收了,危險就來了,因為一旦他不滿意,沒有得到想要的回報,就會失望。所以,這就像跳交誼舞一樣,雙方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讓感情狀態像平行的鐵軌,最好別虧欠太多。
說完了這部分,我們再說說大部分性格不合的表像:吵架!
吵架不怕,就怕你們沒從彼此吵嚷的背後看到對方的需要,吵著吵著,把愛給吵沒了,家也吵散了,並直接把鍋甩給了性格不合。
兩個人要奔著一輩子共同生活去過,哪能沒個意見不同的時候?從戀愛到結婚生子,再到相伴到老,雙方沒點兒智鬥雞毛蒜皮的事的本事,這婚姻准得鬧得雞飛狗跳。
這是生活裡常見的吵架模式。一件雞毛蒜皮的事,夫妻雙
方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一旦自己的觀點不被接受,問題就不斷放大,從說事轉換到攻擊對方,再從攻擊對方聯想到二人不合適,最終分手。
他們潛意識裡覺得:你是最瞭解我的人,就應該認同我的觀點,我也不用對你客氣。你如果不認同,咱倆就是性格不合。
女人總希望男人能哄著自己,讓著自己,可是忍讓一時容易一世難。女人剛開始表達自己的觀點時,就帶指責口吻,對方下意識地就會進入“戰鬥”狀態。
後來女人生氣逼著男人離開,盛怒的男人沒有退路。
其實生活裡的小事,夫妻雙方很容易做到雙贏的結果,只是我們不願意換位思考,不願意動腦筋去創造機會。
生活中只看“得失”的夫妻,只會把關注點聚集在對方言語的攻擊上,而不會思考對方不滿的原因。
當對方與你意見相左時,可能是因為習慣不同、觀點不同,或者某件事觸發了對方的核心情結。只有當你透過爭吵的表像,看到背後的原因,你才能真正理解對方。


今日作業
找出一個原來你不接受的對方的性格缺點,嘗試換一個角度,看能否培養出欣賞和覺得對方可愛的情緒。

 北辰箴言
人海茫茫,找個“三觀”相合、性格相投的人,太難,你不如從現在開始,學著求同存異,學會看見彼此的需求,帶著尊重和理解去愛你的伴侶。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6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