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西洋鏡‧第十九輯:《遠東》雜誌記錄的晚清1876-1878(全2冊)(簡體書)
滿額折

西洋鏡‧第十九輯:《遠東》雜誌記錄的晚清1876-1878(全2冊)(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88 元
定價
:NT$ 1728 元
優惠價
871503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遠東》雜誌於19世紀70年代廣泛流傳於在華的外國人社區,是當時東西方文化交流最主要的出版物之一。作為中國最早使用照片作為插圖的雜誌,它也是研究中國早期攝影史必不可少的一份刊物。

本書資料主要來自“新系列”(New Series)《遠東》雜誌中有關中國的報導,共收錄150餘幅圖片、近46萬字的原刊報導,並在文末展示這期間《遠東》雜誌刊載的有關日本題材的照片。

“新系列”《遠東》雜誌自1876年7月起至1878年12月止,刊登了大量中國風景、建築、民俗和歷史人物的照片和文章,雜誌採用手工粘貼原版蛋白照片的方式,為中國攝影史研究和收藏保留了眾多珍貴的歷史影像。


作者簡介

趙省偉:“西洋鏡”“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系列叢書主編。廈門大學歷史系畢業,自2011年起專注於中國歷史影像的收藏和出版,藏有海量中國主題的法國、德國報紙和書籍。

譯者簡介:

邱麗媛: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現任教於北京華文學院,研究方向為中外文化交流傳播。譯有《西洋鏡:中國園林》《西洋鏡:5—14世紀中國雕塑》等著作。

李姝姝:北京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博士,曾在美國巴克內爾大學東亞系任漢語教師,並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訪學。

鄒靜:山東大學翻譯系畢業,日本金澤大學國際文化專業碩士。曾在中國農業大學國際學院英語教學部門工作,目前擔任加州大學北京中心辦公室項目主管。


書摘/試閱

中國最早採用照片的雜誌之一

2016 年華辰影像春季拍賣會上,《 遠東》 雜誌新系列僅卷三(共五卷)就拍得207000元,令不少人驚歎不已。其實作為中國最早採用照片的出版物之一、中國早期攝影史乃至亞洲攝影史研究不可多得的範本,以及歐美各大博物館和圖書館爭相收藏的寵兒,《 遠東》 早在 2010 年已經開始在攝影圈子火了一把 。

《遠東》 雜誌於1870年5月由約翰·萊蒂·布萊克(John Reddie Black) 在日本橫濱創刊發行,於1878 年12月停刊,共計發行5卷25期。雜誌創刊伊始系雙週刊,1873年7月開始改為月刊。雜誌內容既有報刊的時效性,又輔以海量的原版照片,共刊載了20余位攝影師的750余幅作品,是研究19世紀中國攝影史最重要的原始刊物之一。

《 遠東》 雜誌可分為兩個系列。系列一(First Series)於1870年5月在日本橫濱創刊發行。雖然主編布萊克的辦刊初衷是希望介紹中國、日本以及其他遠東國家的歷史文化與社會習俗等,但由於種種原因,當時的雜誌基本圍繞日本展開。1875 年7月至1876年6月,因布萊克的身體原因,雜誌曾中斷發行。後來,布萊克移居上海,於1876年7月重新出版了《遠東》 雜誌,並將其命名為“新系列”以示區別。“新系列”《 遠東》 雜誌刊載內容以中國為主,刊登了大量關於中國自然風景、人文建築、風土民情和歷史人物的照片和文章,涉及北京、上海、天津、廣東、廈門、重慶、寧波、 鎮江、香港、 澳門等地,並穿插了一些關於日本的內容。根據《遠東》 雜誌中的一則廣告記載,1876年9月該“新系列”雜誌的訂戶大約是300人。但由於其刊載的中國歷史文化和風土民情的內容和照片是西方人瞭解中國的重要途徑之一,這本雜誌受到了對華感興趣的西方人士的歡迎,1877至1878年間,其發行量增加到1000份。

與以往報紙雜誌採用版畫製作插圖的方式不同,《遠東》 雜誌採用在頁面上手工粘貼原版照片進行可視化報導的方式,這是中國出版印刷史和圖像傳播史上從插圖向照片轉型的重要證據。因此要全面地瞭解《遠東》 雜誌,必須瞭解為其拍攝照片的攝影師,正是這些攝影師的攝影活動和照片讓雜誌變得豐滿起來。他們包括雜誌主編約翰·萊蒂·布萊克、湯瑪斯·查爾德(Thomas Child)、 洛倫佐·菲斯勒(Lorenzo F. Fisler)、威廉·桑德斯(William Saunders)、 聖朱利安·休·愛德華茲(St. Julian Hugh Edwards)、沃森(J.C. Watson) 少校等一系列在中國攝影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西方攝影師。除此之外,雜誌也展現了當時中國本土攝影師的攝影水準,刊登了部分中國本土攝影師的作品,其中, 公泰(Kung Tai)是雜誌中唯一被提及的中國攝影師。

主編約翰·萊蒂·布萊克(1826—1880)曾是一位元記者、撰稿人,他愛好攝影,還擁有不錯的攝影技術。其中,《遠東》雜誌中收錄了布萊克在中國拍攝的大部分照片。《遠東》 雜誌 1877年1月刊刊登了他拍攝的《上海西城門與城牆》(儀鳳門)。這張照片作為他最重要的代表作,流傳甚廣。然而目前關於他在遠東地區的攝影和出版活動的研究還很少。

湯瑪斯·查爾德(1841—1898),1841年出生於英國一個建築世家,1869 年成為一名非職業攝影師,1870年5月以駐京燃氣工程師的身份被清朝海關總稅務司聘用。1874年他的妻子和三個孩子也來到北京,1889年他們一同回到英格蘭,住在倫敦南部的鄉村,1898 年死於意外。

查爾德是19世紀中葉北京最重要、最活躍的西方攝影師之一,也是早期來華的頂級攝影師。他熱愛攝影,在北京的居所附近改裝了一間攝影室,兼拍人像,同時銷售攝影耗材。作為唯一一位學習過早期攝影技術的職業攝影師,其攝影作品在構圖、光線運用、照片的印製等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水準。若非在海關總稅務司有全職工作,他絕對可以稱得上是首位駐京“商業攝影師”。

查爾德對北京及其周邊的風景進行了全面的描繪,尤其是北京的皇家園林, 這是史無前例的,他也因此而成名。從目前的資料來看,查爾德的拍攝重心為北京的清代官方建築,尚未涉及私人住宅。專業、高超的攝影技術,使得他拍攝的風景照片銷量可觀。《遠東》 雜誌在1877年7月刊的封面上印了查爾德作品的廣告清單,標題是“北京及近郊風物——湯瑪斯·查爾德攝。”隨後的1877年8月刊、12月刊和1878年1月刊選用了他的4幅作品。英國《圖片報》(The Graphic)及《 倫敦新聞畫報》也刊載過他的作品。

威廉· 桑德斯(1832—1892)是19世紀在華活動的最出色的攝影師之一。1832年8月27日生於英國倫敦的伍爾維奇(Woolwich),1860年曾到過上海,並找了份造船匠的工作。但不久,他發現自己對攝影更感興趣,便返回英國學習攝影,學成後又回到上海。1862年1月27日,他在上海開設了泰森照相館, 並在《航務商業日報》(The Daily Shipping and Commercial News)上刊登廣告進行宣傳。泰森照相館位於西方人經常光顧的上海禮查飯店旁,主要業務有拍攝全景照、人像照、名片小照、洗印翻印底片、出售照片、出售照相器材等。它在此經營了二十五年之久,於1888年毀於大火。

桑德斯還拍攝了寧波和上海兩地英法軍隊與太平軍交戰的照片。1862年8 月他曾旅居日本,拍攝了大量關於日本風物的照片。當時江戶不允許外國人進入, 因此他所拍攝的幕府將軍的顧問班子以及江戶和周邊風物的照片尤為珍貴。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