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飲食小史:從餐桌看懂世界經濟(簡體書)
滿額折

飲食小史:從餐桌看懂世界經濟(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6 元
定價
:NT$ 216 元
優惠價
8718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餐桌上的飲食變遷與國家經濟有什麼關係?
美國飲食文化乏善可陳,卻因世界經濟霸主地位讓全世界人民迷上吃漢堡、喝可樂。
法國對美食文化的極致追求。讓全世界接受喝葡萄酒、吃法國大餐是財富與權力的象徵。
中國菜和日本料理等慢飲食在世界各地的流行。標誌著世界經濟中心向亞洲的回歸。
日本經濟學家、早稻田大學教授榊原英資跳出專業藩籬,從世界及地域性食物傳播的角度來觀察世界經濟發展歷史,獲得了一些食物與經濟現象之間的有趣發現。本書記錄了他的這些別樣的觀察,幫助讀者從食物的角度來理解經濟的發展,這是一本獨特的看待食物與經濟緊密關係的通俗經濟學讀本。

作者簡介

榊原英資,日本著名經濟學家,與格林斯潘齊名。歷任IMF經濟學家、哈佛大學客座副教授、日本大藏省(現在的財務省)國際金融局長、財務官。他在擔任大藏省次官期間主管國際事務,在1997年至1999年主導日本外匯政策。曾因其言論能夠左右日元匯率而被交易員們稱為“日元先生”。主要著作有《日本的反省:走向沒落的經濟大國》《日本的反省:被狙擊的日元》《讀懂日元讀懂世界》《大蕭條世界會這樣變》等。

名人/編輯推薦

本書以“食物”為切入點,詳細闡述世界經濟的轉變模式,力求讓大家更容易理解。曾經世界最為富裕的亞洲為什麼會被歐美逆襲?現在歐美為什麼又會被亞洲逆轉?“亞洲的復興”與日本飲食的繁榮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 對於曾經在學校苦於學習世界史並談史色變的讀者,不要擔心,只要你對食物感興趣,就可以輕鬆地閱讀本書了。

目次

第一章 英美國家用“食物資源"掌控世界經濟
不僅僅因為工業革命
英國稱霸世界的原因
英國貧乏的飲食文化
美國興盛的原因
20世紀30年代世界經濟大恐慌的誘因是“食物”
第二章 法國攻勢猛烈的飲食文化戰略
“食物那麼難吃的國家不可信”
七國首腦會議與法國的飲食外交政策
用葡萄酒衡量對手的法式外交
日本外交中和美食有關的逸事
法國料理誕生的社會背景
法國料理源於與美第奇家族的政治聯姻
法國將奢華的飲食當作財富與權力的象徵
法國大革命使宮廷飲食走向平民百姓
維也納會議上料理被當作外交武器
法國料理是一種文化
第三章 曾經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
真正的文藝復興發生在中國嗎
中國深厚的飲食文化
老百姓高水準的飲食文化
孔子奢華的餐桌
開放且寬容的中國歷朝統治
西方國家所沒有的“醫食同源”
亞洲其他國家的飲食與經濟
第四章 為什麼貧窮的西方國家可以侵略富裕的亞洲
侵略亞洲的可能性
羅馬帝國的滅亡與中世紀的歐洲
富裕且文化深厚的伊斯蘭國家
“十字軍東征”引起世界經濟巨變
文藝復興與義大利的飲食文化
哥倫布改變世界
來自新大陸的巨大財富與豐富食材
土豆的引入拯救饑荒
君主專制與奴隸貿易
種植園
第五章 速食的入侵
差異巨大的兩大飲食潮流
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功與過
“食品工業化”是一個大問題
英美式的“食物全球化”引發了瘋牛病
不瞭解魚種類的美國人
極致的慢食
第六章 日本飲食風靡全球的理由
北京高級酒店裡的壽司吧
世界上最豐富的季節感
給法國料理帶來的影響
日本飲食文化的起源
為什麼不食用肉類
歐洲人帶來的食材
日本的近代化與“食物”
戰爭與“食物”
日本飲食文化的特徵
日本飲食也可作為外交手段
日本飲食流行下的陰霾
第七章 亞洲經濟的復興
近代化的弊病
兩股流行趨勢的較量
速食文化的衝擊
傳播日本料理的價值觀
從“有利健康”開始先一步思考
霸道與王道
參考文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