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瀟灑風神永憶渠:回憶中的豐子愷和他的時代(簡體書)
滿額折

瀟灑風神永憶渠:回憶中的豐子愷和他的時代(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6 元
定價
:NT$ 516 元
優惠價
87449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緣起於克勒門文化沙龍《一鉤新月分外明——海上“豐”采豐子愷》的紀念活動,豐子愷先生的後人和友人後人及研究者們濟濟一堂,共同回憶豐子愷先生及其文學藝術方面的成就。與此同時,披露了很多豐子愷先生的老照片和手跡。此書便是以此為基礎,同時結合豐子愷先生後人及師友的其他回憶文章,編成的回憶性質的集子。

本書除了展現豐子愷先生的生平成就和生活軼事,更展現了其與人交往中顯現的人格魅力,讓讀者接觸到一個活潑潑的豐子愷先生。此外,也通過其同時代人的敘述及後人的回憶,從側面描繪出他那個時代的文化風貌、文人交往及其風格氣度。書中會根據文字內容插入許多珍貴的老照片和豐子愷先生的畫作、手稿以饗讀者。


作者簡介

豐子愷(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光緒二十四年生,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石門鎮人。原名豐潤,又名仁、仍,字子覬,後改為子愷,筆名TK,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以及散文而著名。他是中國現代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書法家和翻譯家。其女豐一吟為畫家、翻譯學家,1929年5月生於浙江省石門鎮(今屬桐鄉市),崇德縣石門灣(今桐鄉市石門鎮)人。其父是著名畫家豐子愷。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豐子愷研究會顧問,上海翻譯家協會會員。

豐一吟

豐子愷幼女,1929年出生於浙江省桐鄉市石門鎮,為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上海市翻譯家協會會員、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早年曾從事教學、俄文翻譯等工作,從20世紀80年代起主要從事豐子愷研究工作,出版過多部關於豐子愷研究的著作。

楊子耘

豐子愷外孫,母親為豐公筆下的長女“阿寶”。《豐子愷全集》編委,“書信日記卷”分卷主編,《豐子愷集》編者。退休於上海譯文出版社。

宋雪君

豐子愷的外孫,童年與青年時代生活在外公身邊,深受外公影響。外公離世後,長期從事豐子愷藝術研究,學習豐子愷字畫。編著有《星河界裡星河轉——豐子愷和他的朋友們》等。原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師、校信息辦主任。

楊朝嬰

豐子愷外孫女,母親為豐子愷筆下的長女“阿寶”。長年從事豐子愷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豐子愷全集》(海豚出版社)編委,“書信日記卷”分卷主編,《豐子愷集》(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者。退休於上海交響樂團。


名人/編輯推薦

我向來憧憬於兒童生活。尤其是那時,我初嘗世味,看見了所謂“社會”裡的虛偽矜忿之狀,覺得成人大都已失本性,只有兒童天真爛漫,人格完整,這才是真正的“人”。於是變成了兒童崇拜者,在隨筆中漫畫中,處處贊揚兒童。

——豐子愷


目次

總序

獨攬梅花掃臘雪 陳鋼

一、人生如寄旅——孩子們的回憶

1、緣緣堂——人生最憶是童年

六年“華屋”

緣緣堂的夏天

緣緣堂的孩子們

2、沙坪、湖畔小屋——顛沛流離的歲月

星漢樓

沙坪小屋

湖畔小屋

3、日月樓——人世滄桑的見證

日月樓中日月長

日月樓鼎盛時期

“日月樓”只剩一半了

日月樓中的鄰居

4、雜憶

父親寫生趣聞

火紅色派克筆

舊事凄涼不可聞

二、知交零落別夢長——回憶背後的時代與人

1、白馬湖畔的“清和”舊友——朱光潛的回憶

2、“說不出”的君子之交——巴金的回憶

3、“豐牌張掛”的患難之交——張樂平的回憶

4、“喜聞樂見”與“畫如其人”——華君武的回憶

5、“兒童崇拜者”——畢克官的回憶

6、十萬一卷的《漱石全集》——內山完造的回憶

三、民國文壇管窺——序跋背後的文人情誼

1、“媽媽的教育”——夏丏尊

2、《文學周報》與《子愷漫畫》——鄭振鐸

3、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俞平伯

4、“出人意外,入人意中”——葉聖陶

5、白馬湖的黃昏——朱自清

6、“知生則知畫”——馬一浮

四、一鉤新月分外明——今人聚首再話卿

1、負笈東瀛

2、“子愷漫畫”

3、畫箱的故事

4、三國語言的翻譯大師

5、“不圓之圓”與裝幀設計

6、“獨攬梅花掃臘雪”的音樂啟蒙

7、《護生畫集》與弘一法師

8、以“酒”會友

9、豐子愷的“朋友圈”

10、人民的藝術家

11、美育理念

編後記


書摘/試閱

編後記 童心來復夢中身

本書緣起於克勒門文化沙龍“一鉤新月分外明——海上‘豐’采豐子愷”的紀念活動,豐子愷先生的後人和友人後人及研究者們濟濟一堂,共同回憶豐子愷先生及其文學藝術方面的成就。與此同時,披露了很多豐子愷先生的老照片和手跡。此書便是以此為基礎,同時結合豐子愷先生後人及師友學生的其他回憶文章,編成的回憶性質的集子。內含豐子愷外孫宋雪君先生、孫子豐羽先生,鄭振鐸先生的孫子鄭源先生,馮玉祥將軍的孫女馮丹龍老師,友人潘文彥先生、謝春彥先生,以及著名的漫畫家、上海美協主席鄭辛遙老師,音樂家陳鋼老師等人對豐子愷先生藝術及生活的追憶及研討。除了展現豐子愷先生的生平成就和生活軼事,更展現了其與人交往中顯現的人格魅力,讓讀者接觸到一個活潑潑的豐子愷先生。此外,通過其同時代人的寫的回憶文章與為其書作的序跋,並配以“背後的故事”和豐先生自己的文章加以深入記述,從側面描繪出他那個時代的文化風貌、文人交往及其風格氣度。書中根據文字內容插入許多珍貴的老照片和豐子愷先生的畫作、手稿以饗讀者。

豐子愷先生與上海可謂有不解之緣。他從浙江第一師範學校畢業後便來到上海,組織發起了“中華美育會”,創辦上海藝術專科師範學校並擔任教學工作。後又與友人匡互生、朱光潛等共同創辦立達學園。新中國成立後,豐先生在上海定居直到去世。本書中述及的日月樓即其在上海最後的居所。可以說,他生命近一半的時光都是在上海度過的,他在喧囂的都市中發現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展現出一個別樣的上海。因而此書放在傳播海派文化的“克勒門文叢”中倒也相得益彰。

本書雖題為“回憶中的豐子愷和他的時代”,但豐先生的真正可貴之處倒在於能超然於時代。在他的同時代文人深涉政治而變得愈發激進時,他卻選擇以崇拜兒童之心來響應周遭混亂的現實世界。因為“成人世界有不可超越的大自然的定理,有不可破犯的人為的規律,而在孩子的世界裡沒有這些羈網”(《兒童的大人化》),孩子能“撤去世間事物的因果關係的網,看見事物的本身的真相”(《從孩子得到的啟示》)固然這部分得自其佛教世界觀,但觀其兒童漫畫,也應是出自其個人家庭生活的真實感受了。這在本書第一部分其女豐一吟等孩子的回憶中可以看出。兒童未經世俗染污,尚保有天真,有最健全的心,而毫無社會中的虛偽矜忿之態。故其言:“或者有人笑我故意向未練的孩子們的空想界中找求荒唐的烏托邦,以為逃避現實之所。但我也可笑他們的屈服於現實,忘卻人類的本性。”(《談自己的畫》)正因了這童真之心,豐先生才能不唯上、不媚俗,保持精神的獨立。與那些深陷名利羅網中的大人先生們不同,只有跳脫了私欲的羈絆,以及知識分子的偏見,其目光所及才能照見日常生活中的詩意,感動於勞動人民源於生活本身毫不造作的真摯情感。從本書中述及的他與兩個三輪車夫的故事,就可看出其漫畫在勞動人民中的影響力。真可稱得上是“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了。此時這童心已超出一己之私而具大人相,有了孟子“求放心”和儒家“復性”的意味。在這一點上,作為新儒家的馬一浮可謂“心有戚戚焉”:

然藝之獨絕者往往超出情識之表,乃與嬰兒為近。嬰兒任天而動,亦以妄想,緣氣尚淺,未與世俗接耳。今觀子愷之貴嬰兒,其言奇態恣直,似不思議境界。蓋子愷目中之嬰兒,乃真具大人相,而世所名大人,嵬瑣忿矜,乃真矢其本心者也。

而那個時代中,像馬一浮一樣與其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之友,也不在少數。周作人、俞平伯、林語堂等人同樣致力於在中國古典文學與繪畫,特別是晚明小品等性靈派作品中,尋找與正統不同的個性流露、發乎本心的傳統。而發乎本心的文學,在他們看來,也“不過是對於宇宙和人生的一種好奇心。凡是目力明確,不為外物所惑的人,都能時常保持這個好奇心”(林語堂《生活的藝術》)。其中俞平伯還寫過不少兒童詩,本書中就述及他讓豐先生為其兒童詩集《憶》畫插畫的事。另外,豐先生的許多為人津津樂道的隨筆就是在林語堂創辦的《論語》半月刊、《人間世》和《宇宙風》上發表的。他還為林語堂所編的著名的《開明英文讀本》繪製封面和插畫。這在本書中華君武回憶豐先生的文章後面“背後的故事”中有詳細記述。

光陰到了這個時代,類似豐先生這樣的人也許已是極少數,但也許存在於默默地耕耘於生活工作的沉默的大多數中。我想起了Y君。Y君也屬於對文字異常癡迷或是執著於立言的那種人。但不同於喜歡掉書袋的知識分子,其文皆自其胸臆中流出,常令人莞爾於其赤子之心,使人如坐春風中。Y君很喜歡陶淵明,他本人也讓人有“誤落塵網中”之感。Y君也很喜歡向我推薦“童話”書,比如《給所有人的黑塞童話》,還有他自己編輯的《寫給大人的寓言:凱裡來與迪木奈》。而我總覺得會去看這些書的成人多半本來就懷著童心,也許更需要的是使此心在自己的生活與真實的自然中開花結果,並不用借他人文字澆自己塊壘。而生活世界的豐饒與詭譎,也會使喜歡懷有形而上情思的人意識到自身的局限而走向自身的反面。就像Y君在文字中的赤子之心到了現實中卻總是得不到同樣真誠的響應,使其無法輕易相信他人,同樣亦無法輕易為他人所信。但我想如果真能做到如其在《凱裡來與迪木奈》導言中所言“把‘我’化掉”,那這一矛盾也就自然消解了。不過在這之前,也許他可以和豐先生惺惺相惜一番,其實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多多少少如此呢?谷崎潤一郎評價豐子愷為現代的陶淵明、王維,稱其“在龐雜詐偽的海派文人中,有鶴立雞群之感”。然而豐子愷本人卻是這樣響應的:

我自己明明覺得,我是一個二重人格的人。一方面是一個已近知命之年的、三男四女俱已長大的、虛偽的、冷酷的、實利的老人(我敢說,凡成人,沒有一個不虛偽、冷酷、實利);另一方面又是一個天真的、熱情的、好奇的、不通世故的孩子。這兩種人格,常常在我心中交戰。雖然有時或勝或敗,或起或伏,但總歸是勢均力敵,不相上下,始終在我心中對峙著。為了這兩者的侵略與抗戰,我精神上受了不少的苦痛……

吉川和谷崎二君對我的習性的批評,真是確當!我不但如谷崎君所說的“歡喜孩子”,並且自己本身是個孩子——今年四十九歲的孩子。因為是孩子,所以愛寫“沒有什麼實用的、不深奧的、瑣屑的、輕微的事物”,所以“對萬物有豐富的愛”,所以“真率”。貴國已逝世的文藝批評家廚川白村君曾經說過,文藝是苦悶的象徵。文藝好比做夢,現實上的苦悶可在夢境中發泄。這話如果對,那麼我的文章,正是我的二重人格的苦悶的象徵。(《讀緣緣堂隨筆讀後感》)

出於好奇心,為編此書,筆者還特意去了位於嘉興石門灣的緣緣堂和杭州西湖邊的豐子愷故居舊址,並攝影置於書中相應處。石門灣位於京杭大運河向北的轉彎處,緣緣堂就在離運河僅百米的支流旁。這裡不僅是豐子愷的出生地,也是他在20世紀30年代上海生活時厭倦於當時政治氛圍和文化論爭後的退隱之所。現今的石門灣早已不復當年江南水鄉的風光,但時光也仿佛在那裡駐足了,很多八十年代的老建築閑置著,依稀是當年國營的店面和工人文化宮之類。旁邊不算很寬的大運河裡仍有很多駁船貨輪一艘靠著一艘停泊著,我從一艘船上跳到另一艘上,想象著當年“無數朱漆欄桿玻璃窗的客船,麇集在這灣裡”(《辭緣緣堂——避難五記之一》),少年時期的豐子愷挑選了最中意的一只,乘著去杭州等地旅行的情形。過了名為“木場橋”的石橋即到了緣緣堂,如今的緣緣堂雖然部分改造成了紀念館,陳列著豐子愷的私人物品和生平照片,但粉墻黛瓦的舊居仍透露著文人的雅致和其家庭生活的情趣。其女豐一吟回憶中的芭蕉、兩株廣玉蘭和葡萄棚下的秋千仿佛仍是當年的樣子,封存了快樂無憂的時光,靜觀世事滄桑。豐先生曾就蔣捷《一剪梅》詞中那句“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畫過一幅漫畫,也許就是在伏案之際望到窗外那幾株一人多高的芭蕉,興之所至而作吧。緣緣堂幾公裡外還有豐同裕染坊,但已非豐子愷祖父始創時的古老藍印布藝染坊,而是十分氣派的現代化企業了,也早已不歸豐氏後人所有了。朱光潛曾盛贊其“從頂至踵是一個藝術家,他的胸襟,他的言動笑貌,全都是藝術的”(《緬懷豐子愷老友》)。而藝術感與其說來源於教育和遺傳,毋寧說更須由生活環境和文化傳統來涵養,才能打磨出溫柔如玉的光澤,而非流水在線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產品。你若到過緣緣堂,也許就能更深地體會到這一點。

今年並非豐先生的誕辰或逝世周年紀念,出版這樣一本書似乎沒什麼必要。但在現在浮躁功利的社會中,卻又恰逢其時,不啻有對症下藥之功。其在《讀緣緣堂隨筆讀後感》所言放在當今時代也毫不違和:

在中國,我覺得孩子太少了。成人們大都熱衷名利,縈心社會問題、政治問題、經濟問題、實業問題……沒有注意身邊瑣事,細嚼人生滋味的余暇與余力,即沒有做孩子的資格。孩子們呢,也大都被……講演、競賽、考試、分數等弄得像機器人一樣失卻了孩子原有的真率與趣味。長此以往,中國恐將全是大人而沒有孩子,連嬰孩也都是世故深通的老人了!

另孟子有言:“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國內出版的豐子愷本人的散文、漫畫等可謂汗牛充棟,但囊括同時代人及後人對其的回憶書籍卻寥寥無幾。本書得以借此活動的契機做一個時空上的集結,略補知人論世之闕,豐先生交遊之深廣肯定不止書中所述,只算作引玉之磚吧。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4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