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中醫十大基礎問題(簡體書)
滿額折

中醫十大基礎問題(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價
:NT$ 408 元
優惠價
8735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對天道、陰陽、五行、四時、六氣、八風、一與九、年與歲、 時與候、氣等中醫十大基礎問題進行了追溯與考證,充分說明了中醫文化基礎的合理性、常青性與永恒性,為當下深入研究和闡釋中醫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提供了範本。本書作者劉明武先生系我國著名學者,近10年來以其深厚的國學基礎與獨特視野,將地質學中“有其礦必有其因”“見其礦必求其因”的思路與方法引入文化研究,將自然科學研究所必須的定量化、標準化引入文化研究,在我國文化界產生了巨大反響。


作者簡介

劉明武,地質工程師,我國著名文化學者,近10年來以其深厚的國學基礎與獨特視野,將地質學中“有其礦必有其因”“見其礦必求其因”的思路與方法引入文化研究,將自然科學研究所必須的定量化、標準化引入文化研究,追溯出了中華文化、中醫文化的源頭在於本身就是嚴密數理體系的太陽歷。曾在《中國文化研究》《漢學研究》《中國中醫基礎雜志》等報刊上發表論文百余篇。在《中華讀書報》發表的《讀書讀出的幾個困惑》被新華網、人民網、光明網等數十家網站所轉載,《南方日報》兩篇報道《不懂天文歷法讀不懂中華文化》《人類還會敬畏太陽嗎》被海內外數十家網站所轉載,所撰《太陽與中醫》曾位列醫學圖書暢銷榜前十名。


名人/編輯推薦

中醫文化的源頭在何處?陰陽五行的源頭在何處?天幹地支的源頭在何處?四氣、六氣、八風的源頭在何處?事關經絡發現的十二月、十二律的源頭在何處?事關疫病的“升降不前”如何判斷?位列天道、陰陽之後的術數為何?風為什麼是“百病之始”“百病之長”?寒熱、虛實理論的根源在何處?“年之所加”為什麼是為工者的第一應知應會?“一”與“九”這兩個奇數為什麼是針經之綱紀?通過對中醫這些基礎性問題的追根溯源,通過對中華文化眾多經典的旁征博引,通過對十月太陽歷的縝密求證,劉明武先生在本書中得出自己的結論:中醫根源在自然法則,可以解答一系列千古難題。


中醫文化的基礎在自然法則——代序


一、“自報家門”與“他報家門”

古典文學與戲劇中,“自報家門”是一項基礎內容。

“來將通名?”

“常山趙子龍!”

趙,是姓;子龍,是字;常山,是家鄉是發源地;短短五個字,介紹了“我是誰”,介紹了“我從何處來”。兩軍陣前,交戰雙方的相互認識,采取的形式往往是“自報家門”。

曹操出場,《三國演義·第一回》有如下介紹:“身長七尺,細眼長髯;官拜騎都尉,沛國譙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為中常侍曹騰之養子,故冒姓曹。曹嵩生操,小字阿瞞,亦名吉利。”短短兩句話,介紹了曹操的模樣、家鄉、本姓與曹姓。這不是“自報家門”,而是“他報家門”。莎士比亞的劇作采取的也是這種形式。

談文學與戲劇中的“自報家門”與“他報家門”,是想引出中醫文化的百年委屈與中華文化的百年尷尬。

二、百年委屈

委屈!委屈的中醫文化,中醫文化的委屈,整整一百年了!

批判中醫文化的準確時間,始於1917年。

批判中醫文化的第一人,始於留日歸來的余云岫先生。

批判中醫文化的第一部書,是余云岫先生1917年出版的《靈素商兌》。

“商兌”一詞,源於《易經》第五十八卦的六四爻辭“商兌未寧”。“商兌”一詞的本義,是商量斟酌。《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操與眾商兌,欲立植為世子。”

《素問》與《靈樞》,組成《黃帝內經》。《靈素商兌》商兌的物件是整部《黃帝內經》。名義上是商兌,實質上是批判。

批判,入手於陰陽五行。

“彼所謂陰陽者,神秘不可思議。”

“至於五行之說,尤屬不根。其在印度、歐西則分四行,曰地、曰水、曰風、曰火。中夏則別為五行,曰金、曰木、曰水、曰火、曰土,是東西已不相同,孰得其真?已不可辨。”

陰陽,神秘不可思議;五行之說,尤屬不根;批判《黃帝內經》余云岫是從否定陰陽五行入手的。余云岫認為,只要擊潰了陰陽五行學說,《黃帝內經》所構筑的中醫文化體系就會崩潰。

在余云岫先生這裡,只有“我認為怎樣就是怎樣”,即“以我論之”的批判,並沒有進行陰陽五行“從何處來”的追溯。

陰陽五行正式被戴上“玄學”的帽子,始於1923年的“科玄之爭”。

科,狹義上的科學,廣義上指西方文化;玄,狹義上的玄學,廣義上指中華文化。科學有兩大特徵:一能夠實證,二能夠重復;玄學,同樣有兩大特徵:一不能夠實證,二不能夠重復。玄學,玄在何處?玄在陰陽五行上。陰陽五行能實證嗎?陰陽五行能重復嗎?科玄之爭,從表面上看,爭的是中西方文化優劣,實質上爭的是中華民族如何救亡、如何振興。從長遠看,爭的是中華民族到底應該走什麼樣的路。科玄之爭之後,中華文化、中醫文化被戴上了“玄學”帽子。

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被後人忽略了,這就是:科學派視陰陽五行為玄學,玄學派同樣視陰陽五行為玄學。玄學派的代表人物梁啟超先生在《陰陽五行說之來歷》一文中說:“陰陽五行為兩千年來迷信之大本營,直至今日在社會上猶有莫大勢力。今當辭而辟之。”梁啟超先生認為,以五行學說“支配關乎病人生死的醫學,是學術界的恥辱”。始於批陰陽五行,落腳於否定中醫,這是梁啟超先生的文化批判。堅守“中學為體”又罵陰陽五行,這是不是一個奇怪的悖論?

痛斥陰陽五行為玄學的,除梁啟超先生之外,還有一位梁先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梁漱溟先生。否定陰陽五行,否定中醫文化,梁漱溟先生有如下之論:“中國人無論講什麼總喜歡拿陰陽消長五行生克去說。醫家對於病理藥性的說明,尤其是這樣。這種說法又是玄學的味道。他拿金木水火土來與五臟相配屬,心屬火,肝屬木,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據《靈樞》《素問》還有東西南北中五方,青黃赤白黑五色,酸甘苦辣咸五味,宮商角徵羽五音,以及什麼五聲、五谷、五數、五畜等相配合。雖看著是談資文料,實際似乎用不著,而不料也竟自拿來用。譬如這個人面色白潤就說他肺經沒有病,因為肺屬金,金應當是白色,現在肺現他的本色就無病。又姜若炮黑了用,就說可以入腎,因為腎屬水其色黑。諸如此類,很多很多。這種奇妙的推理,異樣的邏輯,西方絕對不能容,中國偏行之千多年!”

梁漱溟先生,中華文化的堅定信守者;信守中華文化而否定陰陽五行,這是不是又一個文化悖論?

兩位梁先生對陰陽五行的批判,同樣在“以我論之”的範疇之內。梁漱溟先生,當代大儒,公開堅持不批孔的第一人。不批孔批陰陽五行,梁漱溟先生並沒有解釋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儒家奠基人孔子論陰陽又論五行?

百年委屈,百年屈辱,這就是中醫文化百年來的境遇。

為什麼受委屈?

為什麼受屈辱?

中醫界失去了自報家門的能力!

我是誰?我是中醫!我是中醫文化的繼承者!這個問題都能回答。

我從哪裡來?中醫文化的源頭在何處?陰陽的源頭在何處?五行的源頭在何處?陰陽與五行是什麼關係?整個中醫界當時沒有作出解答,之後也沒有作出解答,至今仍然沒有作出解答。

有!解釋不了為什麼有!有!解釋不了有從何處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就是中醫文化百年委屈的根本原因。

對於陰陽五行的批判者來說,同樣有兩大問題沒有解釋。

問題一:先秦諸子百家,子子論陰陽,家家論五行;如果陰陽五行為玄學,如何評論諸子百家?

問題二:漢代文獻《史記》《漢書》《淮南子》,部部論陰陽論五行,如果陰陽五行為玄學,如何評論漢代文獻?

三、百年尷尬

陰陽五行不僅僅是中醫文化的根本問題,實質上也是整個中華文化的根本問題。

陰陽五行根源何在?不僅僅是中醫界應該回答的問題,實質上也是整個學界應該回答的問題。不能自報家門,不僅是中醫界的尷尬,實際上也是整個學界的尷尬。

陰陽五行不能懷疑,不能批評嗎?宗教不允許懷疑,邪教不允許批評,文化既允許懷疑又允許批評,陰陽五行屬於文化,所以陰陽五行既允許懷疑又允許批評。問題是:文化批評者是不是應該在批評之前先從根源上弄懂弄清陰陽五行的來龍去脈?

有陰陽,陰陽從何而來?

有五行,五行從何而來?

陰陽與五行的關係為何?

有太極,太極從何而來?

有第一部書——洛書,洛書從何而來?

有第一張圖——河圖,河圖從何而來?

有八卦,八卦從何而來?

有九宮,九宮從何而來?

有幹支,幹支從何而來?

有六氣,六氣從何而來?

有奇偶,奇偶從何而來?

有音律,音律從何而來?

有年和歲,何謂年?何謂歲?

一系列“有”,百年來沒有解答一個“為什麼有”,這是不是整個中華文化的百年尷尬?!

有!偏偏解釋不了為什麼有,這是不是中華文化的百年尷尬?!

有!偏偏也解釋不了有什麼用,這是不是中華文化的百年尷尬?!

陰陽五行,不僅中原有,邊陲的兄弟同胞那裡同樣有!彝族、苗族、水族文化裡,都有陰陽五行。有!邊陲的兄弟同胞也能解釋“為什麼有”,尤其是彝族、苗族這兩個民族,他們用太陽回歸合理而精確地解釋了陰陽,解釋了五行。關於這一點,文化界知道嗎?

四、中醫根源在自然法則

“知其要者,一言而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中有這一論斷。

“知其要者,一言而終。”《靈樞·九針十二原》中同樣有這一論斷。

“易簡,天下之理得矣。”《易經·系辭上》中有這一論斷。

“知其要者”,“要”在何處?

“易簡”,“易”在何處?“簡”在何處?

“要”在太陽回歸,“簡”在竿下日影,“易”在竿下日影長短兩極的無限循環。太陽回歸屬於自然法則,易、簡是自然法則的兩大特點。

竿下日影是一條直線,一陰一陽就界定於這條直線長短兩極的極點。日影長極,冬至;日影短極,夏至。《苗族古歷》:“冬至陽旦,夏至陰旦。”冬至夏至,源於立竿測影。立竿測影,測量也。測量,本身就屬於實證。一陰一陽出於冬至夏至,等量代換,一陰一陽原本就出於可以實證的測量。

日影長短兩極,循環一次,一個太陽回歸年。冬至,太陽回歸年的起始點;夏至,太陽回歸年的轉折點;現象上的太陽回歸,實質上的地球公轉;地球公轉一周,一個太陽回歸年。地球的年齡,世界公認的數據是46億年;從地球形成第一年起,地球公轉了46億次;每循環一次,日影長短兩極循環一次,是不是重復?!46億年,46億次,體現的是不是永恒性?!一年循環一次,體現的是不是常青性?!源於冬至夏至的陰陽,具有四大特徵、四大特性。四大特徵是:可以實證,可以重復,源於測量,可以定量。四大特性是:嚴格規定性,無限循環性,常青性,永恒性。

陰陽出於日影這條直在線的兩個點,陰陽是不是具有嚴格的規定性?!

陰陽出於太陽回歸的兩個節令,年年有“兩至”,陰陽生命力是不是常青?!

為表達陰陽,中華先賢創造出了動態的、有無限循環之義的太極圖。

為表達陰陽,中華先賢先創造出了兩個圓:空心圓“○”與實心圓“●”,後又創造出了陽爻“—”和陰爻“--”。

○●,在彝族文化裡有形有音有義。○發音為土,漢語意思為宇;●發音為魯,漢語意思為宙。何謂宇?何謂宙?先秦的尸子,對宇宙有時間空間的解釋。《尸子》:“四方上下為宇,往古來今為宙。”四方上下,三維空間;往古來今,一維時間。四維時空,形成於○●兩個圓。

○●這兩個圓,組成了中華大地上的第一部書——洛書,組成了中華大地上的第一張圖——河圖。彝族典籍《土魯竇吉》(宇宙生化)指出,洛書表達的是五行十月太陽歷,河圖表達的是太陽歷、太陰歷、北斗歷三歷合一的四時十二月陰陽合歷。“書”這個單音詞,形成於太陽歷;“圖”這個單音詞,形成於陰陽合歷。“圖書”這個雙音詞形成於源頭的天文歷法。

天下讀書人千千萬萬,知道“書”這個單音詞的本源嗎?

莘莘學子千千萬萬,知道“第一部書”與太陽的母源關係嗎?

進過圖書館的學者千千萬萬,知道“圖書”這個雙音詞的出處嗎?知道“圖書”與日月星的母源關係嗎?

太陽回歸不但可以解釋陰陽,而且可以解答中華文化、中醫文化中百分之九十五的千古之謎。

以五行為例。太陽回歸時間總長度去尾數一分為五,即是五行。一行72日,五行360日。《管子·五行》中有五行之數據,彝族十月太陽歷與苗族古歷中均有五行之數據。五行,實質上就是十月太陽歷的五季。十月太陽歷,彝族文化還有完整保留。《土魯竇吉》告訴世人,洛書就是表達五行十月太陽歷的。四川大涼山彝族典籍告訴世人,三星堆中的五環輪就是表達五行十月太陽歷的。

五行又稱五運。五運,十月太陽歷五個運行的季節。

陰陽與五行,一百年來爭論不休的兩大難題,用十月太陽歷半小時就可以得出精致、精確、精美的答案。

失去了十月太陽歷,陰陽五行是不可捉摸的玄學;找到了十月太陽歷,陰陽五行是循環而精確的太陽法則。

中原沒有十月太陽歷嗎?當然有!後來失傳了,可能失傳在“後羿射日”的年代。後羿射日,十個太陽射下九個,10-9=1,射日故事背後的實質,應該是十月太陽歷的改革。“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的應該是對月亮歷即太陰歷的重視。

中華文化、中醫文化中的基礎性問題,亦即一系列無解的千古之謎,放在太陽回歸中,兩小時之內可以解答百分之九十五。剩下的問題由誰解答?答:月亮圓缺、斗柄循環、日月星的對應,以及如環無端的二十八星宿。

太陽回歸、月亮圓缺、日月星的對應,以及如環無端的二十八星宿是中華文化、中醫文化的基礎,天文歷法,精確的時間單位與循環的時間系統也。中華文化、中醫文化開端於天文歷法,而太陽歷則是開端之端點。

文字之前的形象畫、抽象畫、幾何圖形,以及中華先賢所獨創的河圖洛書、太極八卦全部是表達天文歷法的,首先表達的是太陽歷。

問題的詳細討論,會在正文中進行。

這裡簡要介紹的是,立竿測影的竿下日影實際上是正三角形的底邊,冬至夏至就界定於這條底邊上的兩個點,換言之,一陰一陽的第一發源地就是直角三角形底邊上的兩個點。這兩個點在中華文化與中醫文化中的基礎性作用,文化批判者知道嗎?中醫批判者知道嗎?

太陽回歸,形成了直角三角形底邊上的兩個點;三角形底邊上的兩個點,確定出了冬至夏至;冬至夏至抽象出了一陰一陽。一陰一陽第一發源地在太陽回歸。

太陽回歸,狹義上的太陽法則,廣義上的自然法則,中華文化與中醫文化是從太陽法則出發的。換言之,中華文化與中醫文化的基礎在自然法則。

現代西方科學,源於人的智能;遠古的中華文化與中醫文化,源於人的智能與太陽智能的結合。人的智能有局限性,這就是“雙刃劍”的奧秘;太陽的智能有永恒性,這就是“向東方尋找智能”的所以然。

“中國古老哲學體現在易圖之中,它以陰陽簡明自然的方法表示了所有的科學原理。”這是法國科學院院士、數學家、傳教士白晉的觀點。“我認為中國的文化問題,不論對於中國還是對於全人類都具有最重要的意義。”這是諾貝爾獎獲得者、英國哲學家羅素的一句話。謹以西方的一句話與西方的一個觀點,摘錄於此,作為代序的結束。

劉明武

於南海之濱

十大基礎問題之一


兩個字是“天道”,一個字簡稱之“道”。天道是中華文化的基礎,是中醫文化的基礎,也是先秦諸子百家的基礎,同樣是自然百科的基礎。要想弄懂弄通中華文化、中醫文化、先秦諸子百家,以及自然百科,必須先弄懂弄通“何為道”。


一、“必須明白”的常識

(一)基本概念

“一陰一陽之謂道”,這是《易經·系辭上》對“何謂道”的界定。

“形而上者謂之道”,這是《易經·系辭下》對“道之形態”的界定。

(二)天道溯源

道有四大出處:一出於日影,二出於四時,三出於晝夜,四是出於日月。

1.日影論道

中午的日影可以論道,此說出於《周髀算經》。

《周髀算經·陳子模型》:“日中立竿測影,此一者,天道之數。周髀長八尺。”

何謂日中?太陽位於南中天謂之“日中”。此說出於墨子。《墨子·經上》:“日中,正南也。”

立竿測影,立起的是八尺高竿,測的是中午的日影。為什麼中午的日影才能代表天道?因為中午的日影可以定量地揭示太陽回歸。

中午的日影,其長度每天都在變化,變化在長短兩極之間。日影最長點,影長1.35丈;日影最短點,影長0.16丈;日影變化,在長短兩極之間循環:長極而短,短極而長。日影長短兩極的變化,揭示的是太陽回歸。

太陽回歸,即天道。太陽回歸之數,即天道之數。

太陽是恒星,恒星是不會運動的。那麼,日影長短兩極變化是怎麼回事?正確的答案是:地球公轉。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有一個近日點,有一個遠日點。近日點與遠日點之間的無限循環,形成了日影長短兩極。

中午的日影即天道,等量代換,地球公轉即天道。


目次

目 錄



引言(00)



十大基礎問題之一 天道(00)


十大基礎問題之二 陰陽(0)


十大基礎問題之三 五行(0)


十大基礎問題之四 四時()


十大基礎問題之五 六氣()


十大基礎問題之六 八風()


十大基礎問題之七 一與九()


十大基礎問題之八 年與歲()


十大基礎問題之九 時與候()


十大基礎問題之十 氣()



附 中西醫比較:筷子與刀叉()


思考·對比·超越——代後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