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史記》中的宴會(簡體書)
滿額折

《史記》中的宴會(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78 元
定價
:NT$ 468 元
優惠價
87407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宴會是人生大舞臺,是享受歡樂與角逐名利的場所,多姿多彩。《史記》貫通三千年歷史,備載社會人生百態。本書節選《史記》宴會場面描寫的七十三個故事,粗略地分為十五個類型單元,每類列目,原則上以時間為序。每個故事節選《史記》原文,供廣大讀者觀賞司馬遷筆下的宴會原生態,用白話文簡注與語譯疏通字面意義;分類“說明”與每篇“題解”粗陳“宴會”要義,表達編選者的心知與讀者分享。知往鑒今,對現實的人生修養很有意義。本書題稱:《〈史記〉中的宴會》,系普及性的古典讀物,亦帶學術性的探索與開拓。每篇選文短小簡明,常用通假字換用為規範簡體本字,宜於大眾欣賞,老少咸宜,點評概括,啟迪思維。每一單元形成的空頁,引錄相關詠史詩“補白”,增添情趣。開卷“序論——司馬遷筆下的宴會”具有點題與導讀的價值,這篇“內容提要”,亦是全書凡例。《史記》中的宴會題記目錄

作者簡介

張大可1940年出生,重慶市人。196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曾任蘭州大學歷史系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中文系副主任、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教授。現任陜西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常務理事、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史記》研究會會長。在中國歷史文獻學、秦漢三國史兩個學術領域發表學術論文近二百篇,尤長於“三國史”與《史記》的研究,在學術界獨樹一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個出版《三國史研究》與《史記研究》個人論文專集的學者。2011年獲中國《史記》研究會學術成就獎。出版學術論著十余種,主要有《三國史研究》《三國史》《史記研究》《司馬遷評傳》《史記論贊輯釋》《史記文獻研究》《史記精言妙語》《史記通解》《中國文獻學》等。主編《中國歷史文獻學》《中國歷史文選》《中國歷史人物評傳叢書》《資治通鑒新注》等二十余種著作,其中《中國歷史文獻學》《中國歷史文選》為高校教材。有六種學術論著獲省部級優秀圖書獎,《中國歷史文選》2008年獲*高教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獎。201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張大可文集》十卷。

名人/編輯推薦

人際交往的宴會,俗稱“飯局”,表面看是一個聚眾的吃飯活動,其實裡子是人生大舞臺,角逐名利的場所,多婆多彩,載入史冊,是人生的一百鏡子,的知識。直白地說,交往宴會就是斗智角力的戰場,說得文藝點,也可稱為飯桌上的交際藝術。觥籌交錯,彰顯冷暖人生,推杯把盞,云波詭譎,變幻莫測。古往今來的飯局舞臺,不知上演了幾多話劇。司馬遷大手筆,《史記》中的宴會故事,記載了古代三千年歷史中的人生百態,其中的飯局故事可梳理成一部“寶會大全”。本書《史記中的宴會》,選取了七十三個故事,分為十五類,可以說包括當今現實中的各種宴會,對照你的人生經歷,是否似曾相識?每個故事,節選原文分類編列,加以說明,與每篇題解、點評結合,粗陳宴會要義,啟迪思維,受益無窮。每個故事短小簡明,注釋、語譯,邑一部普及性的古典讀物,開啟人生智能,也一部老少咸宜,開卷受益的精品書。

序論——司馬遷筆下的宴會

日常用餐,平常菜肴,稱為便飯。節日歡慶,生辰祝賀,待客送行,喬遷之喜,升遷提薪……多做幾個菜,考究一下色香味,這頓飯就是家宴。社會活動,國事訪問,更離不開宴會。若是特別安排、帶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的宴會,便叫“設局”,就是設下圈套,引人上鉤。這等宴會,文雅的說法叫“鴻門宴”,通俗的說法叫“飯局”。當然“飯局”二字也可泛稱尋常宴會,而尋常宴會不是歷史記述的範圍,不尋常的“飯局”才是人類活動的閃光點,屬於歷史記述的範圍。“飯局”是人生舞臺的縮影,表演傳奇故事的用武之地;“飯局”也是人際交往中斗智角力的戰場,說得文藝一點,也可稱為特殊的交際藝術,觥籌交錯,彰顯冷暖人生。飯局交際,云波詭譎,變幻莫測,古往今來的“飯局”舞臺,不知上演了幾多活劇。中國著名的文史名著《史記》,寫了三千年歷史,備載人生百態,留下近百場氣象萬千的“飯局”,時而陰霾四起,時而風云突變,乃至雷鳴閃電,驚心動魄,有的改變人生,有的改變國家命運。司馬遷筆下的“宴會”,若加梳理,可以寫成一部“宴會大全”,它包含了現實中的各種“宴會”。“飯局”乃俗稱,只作開頭,全書仍用雅稱“宴會”。《史記》為司馬遷所寫,所以《史記》中的宴會即司馬遷筆下的宴會,為本文序論之題。下面,本文略舉幾個類型,一斑窺豹,知往鑒今,開卷有益。人倫會晤,喜慶祥和《說文》:“宴,安也。”宴會是講究用餐的喜慶活動,自然是和諧安定。宴會推動了烹調藝術,形成了各國、各民族的飲食文化。家宴表達親情;社交宴會敘說友誼,擴大聯誼;國事宴會,溝通分歧,友善雙邊,無不喜慶祥和。至於慶功酒,頒獎宴會,更是喜氣洋洋。公元前198年,即漢高祖九年,未央宮落成,高祖在未央宮設宴慶功,向父親敬酒,夸耀這金碧輝煌的宮殿。群臣高呼萬歲,取笑為樂。公元前195年,即高祖十二年,劉邦征討黥布勝利班師,衣錦還鄉,高祖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還有豐邑、沛縣的百姓與出征將士,數十萬軍民會飲同樂,一百二十個少年的合唱隊歌舞助興,何等氣派,何等場面,歡聲笑語,響徹天空。不論家宴、國宴,也不論場面大小,它只要是人倫常情的會晤,必定是喜慶祥和,這是宴會的本質和常態,故曰:“宴,安也。”外交宴會,斗智斗勇兩個以上的家庭、集團,乃至國家,涉及利害攸關的外交宴會,往往是斗智斗勇的戰場,充滿兇險。公元前515年,吳國公子光設宴使專諸刺殺吳王僚,發動宮廷政變,奪取了政權;公元前457年,晉六卿之一趙襄子元年,宴請姐夫代王,使廚人操盛菜器具銅枓擊殺代王,吞並代國土地。利用宴會為煙幕,先下手為強,清除對手,史不絕書。春秋時齊魯兩國會盟柯邑,魯人曹沫劫齊桓公返魯侵地;戰國時商鞅兵伐魏國,設宴計賺魏將公子卬,襲破魏軍。在宴會上使用暴力太張揚,有時容易被人識破。隱蔽的手法則是在宴會上投毒。公元前193年,即漢惠帝二年,齊王劉肥入朝,漢惠帝在皇宮設家宴招待齊王。呂太后放了兩杯毒酒,讓齊王向惠帝敬酒。惠帝認為齊王是大哥,故謙讓不敢讓齊王先敬酒,要與齊王同飲,呂太后連忙打翻惠帝的酒杯,齊王警覺,裝醉未飲,逃過一劫。在大型外交宴會上,斗智斗勇的經典案例莫過於眾所周知的“鴻門宴”,以至於“鴻門宴”成為兇險宴會的代名詞。“鴻門宴”拉開了楚漢相爭的序幕。劉邦一方以智勝勇,君臣一體,精心編織了一席天衣無縫的政治謊言,把“守關提防項羽”顛倒成替項羽守關,“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事實顛倒,讓原本有理的項羽自認為上了小人挑撥的當,理虧尷尬,無地自容,供出了自己的線人曹無傷。細細追究,劉邦的說辭並不高明,何以能瞞過項羽?原來是項羽一方出了內奸——楚軍第二號人物,左尹項伯,也是項羽親近、信任的叔父。項伯為了哥們義氣,私自夜訪張良,不惜泄露軍情,反而遭了張良的算計。劉邦設夜宴,與項伯拜為把兄弟,又結為兒女親家。從這時起,項伯就從一個政治糊塗蟲不自覺地轉化成了內奸。項伯回營向項羽報告說:“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由此可知,原來“鴻門宴”並不是項羽設的局,而是已成內奸的項伯勸項羽設宴與沛公和解,項羽許諾。“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項羽在巨鹿之戰中掃滅了秦軍主力,收降章邯,一路西進,勢如破竹,何須劉邦先破關中?偽命題由楚軍第二號人物說出,這話就不便追究了。範增順水推舟,贊同“鴻門宴”,想要將計就計,兵不血刃地在宴會上除掉劉邦。範增是楚軍第三號人物,說話分量不如項伯。二號人物要和解,三號人物要誅殺,起決定作用的一號人物項羽猶豫不決,楚軍內部不團結,敗下陣來順理成章。“鴻門宴”事發於公元前206年。93年之後,公元前113年,即漢武帝元鼎四年,南越王少主興與王太后在王宮設宴,意圖謀殺南越相呂嘉,掃除南越內屬的障礙。這場宴會是典型的“鴻門宴”的翻版。朝會的座位南向尊,天子南向。在朝堂之外的宴會,行賓主之禮,東向尊。“鴻門宴”座位,項羽、項伯東向,之後依次是亞父範增南向,沛公劉邦北向,張良西向。南越王宮宴會,設局者為王太后。這場宴會漢使尊,扮演了項羽的角色,座位東向;王太后扮演範增的角色,座位南向;南越王少主興扮演項伯角色,座位東向,呂嘉處於被刀俎的沛公角色,座位北向。王太后在宴會酒酣之際捅破窗戶紙,公開指責呂嘉反對南越內屬,如同範增舉玦示之者三。在這緊急關頭,需要漢使說一句拿下呂嘉的話,而漢使卻如同項羽般猶豫,裝聾作啞。呂嘉覺察,逃離宴會,王太后要投矛刺殺呂嘉,直接扮演項莊舞劍,而南越王少主興如同項伯般制止了王太后。結果呂嘉逃走,舉兵破王宮,殺了漢使、王太后、少主興。第二年,漢武帝發兵征討,滅了南越,誅殺了呂嘉。這場宴會改變了南越國的命運。對外斗爭,要團結一致才能取勝。《詩經·小雅·棠棣》曰:“兄弟鬩於墻,外御其侮。”這是說兄弟之間,即使有內斗,對外也一定要團結一致。內部不團結,貌似強大,卻易於攻破,“鴻門宴”“南越王宮宴”,均是強勢一方敗下陣來,原因就在此。此外,有文事,必有武備。兩強相遇勇者勝,即使兩強勢不均、力不等,弱勢一方若做好戰備,敢與強者一搏,再據理力爭,則也可以以弱抗強。戰國中後期,秦強趙弱。公元前282年,秦昭王向趙惠文王發出外交文件,要用十五座城換取趙國的和氏璧,“價值連城”的成語即出於此。十五座城換取一塊寶玉,顯然是不等價交易,而且出於強國之口,明顯是勒索而不是交換。但趙國進行了充分的準備,文斗有藺相如,武斗有名將廉頗率大軍繼其後,趙國君臣一體,團結對外,藺相如底氣充實,敢在秦王設九賓之禮於王廷的列國大宴會上,據理力爭,秦先割城予趙,趙奉璧於秦。三年後,公元前279年,秦趙澠池之會,秦王請趙王奏瑟,藺相如請秦王擊缶;秦王左右呼叫趙王獻十五座城為秦王祝壽,藺相如則說秦國把咸陽送給趙王祝壽。直到宴會結束秦王也沒能占上風。司馬遷評價藺相如大智大勇。宴會議政,化解阻力國家大政,通常是朝議決策。有時決策者想得到一種寬松氣氛,減少阻力,便舉行宴會商議國是。公元前307年,即趙武靈王十九年,春正月,武靈王利用春節君臣同賀新年之機,把朝臣招到信宮,開展胡服騎射改革的討論。離開國都在行宮討論,一來可以集中精力;二來離開保守勢力盤根錯節的京城,便於統一思想。一連討論了五天,可見辯論的激烈程度。一場大辯論,君臣一致認識到只有改革才是趙國的出路。趙武靈王堅定了信心,回到京城後,重點做保守派核心人物公子成的工作,果然順利了許多。公元前202年,劉邦登基為帝,漢朝建立,置酒洛陽宮。劉邦在慶功的氛圍中讓大臣們討論楚亡漢興的原因,並發表了他著名的人才觀,漢有三杰——張良、蕭何、韓信,三人各自發揮所長,漢朝興起了;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楚之所以亡也。這次宴會議政,為劉邦隨後開展的大封功臣,重文臣,抑制武臣,給張良、蕭何、陳平等文臣謀士封高爵製造了輿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宴會議政,雙方也有破裂的時候。公元前213年,即秦始皇三十四年,始皇置酒咸陽宮,放手群臣討論“廢分封行郡縣”的利弊。博士淳於越反對廢分封,他認為這將造成天子孤立無輔,不是長治久安之計。丞相李斯批駁淳於越,說分封是過時的三代制度,淳於越以古非今,妖言惑眾,應該殺頭。李斯提出禁止言論自由,焚滅《詩》《書》,施行“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的酷刑。秦始皇的“焚書”事件由這次宴會議政引發,並為“坑儒”事件埋下伏筆,可見秦法之嚴苛。逢迎宴會,賭徒押寶逢迎權貴,設宴拍馬屁,如同賭徒押寶,有的得,有的失。公元前259年,大商人呂不韋選用美色釣奇,把自己有孕在身的愛妾趙姬設宴進獻給在趙國做人質的秦孝文王之子子楚。後來子楚回國做了秦王,呂不韋當了秦國的國相,這一回賭徒贏了。公元前239年,楚國相春申君黃歇,把自己有孕的小妾即李園之妹進獻給楚考烈王,仿效呂不韋之所為,結果被李園暗算丟了性命。這一回賭徒輸了。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想巴結漢武帝,就選好了十幾個美女等待漢武帝上鉤。公元前139年,即漢武帝建元二年,漢武帝踏春來到平陽公主家,平陽公主讓這一群美女在宴會上唱歌陪酒,漢武帝相中了衛子夫。衛子夫入宮時,平陽公主親自送衛子夫上車,親切地拍著衛子夫的背說:“保重身體,貴幸了不要忘記我。”利用美色佐宴,誘惑對方,古已有之,甚至是社會上層常用的手段,因為成功率高。市義宴會,博取聲名義,指做事得體,是一個高尚的人。市義,就是花錢來傳播自己的名聲。戰國時四公子禮賢下士,各有食客三千人。魏國魏公子無忌聽說大梁城東門的守門人侯嬴(史稱侯生),很有才幹,十分慕仰。魏公子大擺宴席,權貴畢集。魏公子虛左,親自駕車迎請侯生。請到侯生後,他禮讓侯生坐在尊貴的座位上,向權貴們一一做介紹,滿堂賓客大吃一驚。這一事件使魏公子禮賢下士的名聲遠揚。後來,魏公子竊符救趙的壯舉就是侯生出的主意。齊國孟嘗君有一個食客叫馮諼,他替孟嘗君到封地薛邑去收債,有一些破了產的負債人無力償還。馮諼大擺宴席,請所有的負債人赴宴。馮諼在宴會上宣布,能還債的約期償還,無能力還債的當眾燒毀債券,薛邑人民十分感動。不久,孟嘗君被罷了官,回到封邑,薛邑人民夾道歡迎。齊湣王得到消息後,立即召回孟嘗君,讓他官復原職。縱淫宴會,誤了卿卿性命春秋時陳國大夫夏徵舒之母夏姬長得十分漂亮,權貴們見了莫不銷魂落魄,《列女傳》記載夏姬三為王後,七為夫人,前後嫁了十個丈夫。陳靈公與其大夫孔寧、儀行父君臣三人都與夏姬私通。公元前600年,即陳靈公十四年,君臣三人各自穿了一件夏姬的汗衣在朝堂上互相展示。大夫泄冶諫說陳靈公:“如此淫亂,成何體統。”陳靈公毫不收斂,還殺了泄冶。第二年,三人公然一同到夏姬家裡飲酒作樂。三人肆無忌殫地當著夏徵舒的面開玩笑。陳靈公說:夏徵舒長得像你們兩人。孔寧、儀行父說:夏徵舒長得更像你陳靈公。夏徵舒十分難堪,他在馬棚門前埋伏弓箭手,等到宴會結束,陳靈公用馬時遭到射殺。孔寧、儀行父逃往楚國。夏徵舒自立為陳王,楚莊王漁翁得利,派兵滅了陳國。權貴設宴,腐敗溫床權貴人物設宴,大要有兩種類型:其一,設局布置陷阱,致人死地,消滅對手,或者設宴擺譜,肆意張揚,小人物往往受欺凌。張儀未得志時受楚相、蘇秦之辱,反而勵志改寫了人生,這是一個能屈能伸的典型事例。其二,權貴設宴,更多的是巧立名目,讓下屬及相關人士送厚禮,目的就是斂財,甚至不惜動用政府權威,使腐敗宴會合法合理。設宴之風,上行下效,逐漸成為民間習俗,互相攀比,貽害無窮。公元前212年,單父人呂公躲避仇人,舉家投靠沛縣縣令。沛令看中了呂公的長女呂雉,要娶以為妻。沛令討好呂公,下令功曹(相當於人事部門長官)蕭何為主持人,給呂公舉辦大型的接風酒會,沛縣各部門的公職人員和地方豪紳都要去慶賀。蕭何規定,不滿兩千錢的只能在庭院席上吃飯,兩千以上方可在廳堂席上用餐。沛縣泗水亭亭長劉邦赴宴,兩手空空不帶一文錢,他卻大言不慚地吹牛皮:“老子送錢一萬,記上帳。”這一豪邁之舉驚動了呂公,意外地贏得了呂公的好感,請劉邦坐了上席,還把呂雉許配給了劉邦,而沛令落得個竹籃打水一場空,反替他人做了嫁衣裳。公元前131年,即漢武帝元光四年夏,丞相田蚡娶媳婦,田蚡的姐姐王太后下了一道詔書,讓文武百官都去慶賀。王太后就是漢武帝的母親,田蚡是漢武帝的舅舅,屬於外戚。漢武帝祖母竇太后的侄兒竇嬰也是外戚,是漢武帝的隔代舅舅,前任丞相,被封魏其侯。田蚡未貴時,侍奉丞相竇嬰比兒子還兒子,現今顛倒過來,田蚡是現任丞相,竇嬰是退休丞相,竇嬰反過來要巴結田蚡。在田蚡娶媳婦的前一年,竇嬰請田蚡到家中做客,夫妻倆親自打掃衛生,親自下廚做飯。沒想到田蚡大模大樣,酒足飯飽之後,回到家派人送信索要竇嬰的一處莊園。竇嬰拍馬屁拍到蹄子上,陪了夫人又折兵。竇嬰大怒,不答應,灌夫為其打抱不平,大罵田蚡,他們從此結下了仇。賓客居間調解,表面上平息下來。田蚡娶媳婦,竇嬰拉上灌夫去慶賀,想送一筆厚禮拉近關係,化解矛盾。無奈世態炎涼,賓客們對現任丞相田蚡很恭敬,對退休丞相竇嬰很冷淡,灌夫看不下去,借耍酒瘋攪散了田蚡的賓客。田蚡借機以太后有詔為“尚方寶劍”,逮捕灌夫,以大不敬罪判了滅族,滿門抄斬。竇嬰被牽連,也問了個死罪,被腰斬。一場宴會引發驚天大案,誅殺了兩位國家重臣。司馬遷貶斥田蚡說:“杯酒責望,陷彼兩賢。”宴會是人生大舞臺角逐的場所,多姿多彩。有生離死別的宴會,霸王別姬;有巧設煙幕的宴會,曹參日飲醇酒;有壯行送別的宴會,荊軻刺秦,“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有善意設局,使才子佳人終成眷屬的宴會,卓文君夜奔。司馬遷筆下的“宴會”,林林總總,是一筆厚重的文化遺產。尤其是那些暗寫的宴會,需要細心體悟,才能領略其味。品味宴會人生,可以開啟智能,警示慧眼,提高人生修養。

目次

目錄

序論———司馬遷筆下的宴會 …………………………………………………… 1

一、喜慶宴會 …………………………………………………………………… 7

伊尹以滋味悅湯 …………………………………………………………… 9

高祖置酒未央宮 …………………………………………………………… 11

高祖還鄉縱酒 ……………………………………………………………… 12

二、交誼宴會 …………………………………………………………………… 15

季札贈劍 …………………………………………………………………… 17

晏子禮賢 …………………………………………………………………… 19

孟嘗君待士 ………………………………………………………………… 21

負荊請罪將相和 …………………………………………………………… 23

厚具樂飲釋嫌隙 …………………………………………………………… 26

卓文君夜奔 ………………………………………………………………… 29

三、外交宴會 …………………………………………………………………… 33

晉公子重耳過列國 ………………………………………………………… 35

須賈馬食 …………………………………………………………………… 40

藺相如完璧歸趙 …………………………………………………………… 45

秦趙澠池會盟 ……………………………………………………………… 51

毛遂定縱 …………………………………………………………………… 54

鴻門宴 ……………………………………………………………………… 59

陳平反間 …………………………………………………………………… 67

陸賈使越 …………………………………………………………………… 69

四、會盟宴會 …………………………………………………………………… 73

齊魯柯邑之盟 ……………………………………………………………… 75

齊楚召陵之盟 ……………………………………………………………… 77

齊桓公葵丘之會 …………………………………………………………… 79

齊魯夾谷之會 ……………………………………………………………… 81

晉吳黃池之會 ……………………………………………………………… 84

五、議政宴會 …………………………………………………………………… 87

秦始皇置酒咸陽宮 ………………………………………………………… 89

武靈王年節議政胡服騎射 ………………………………………………… 92

高祖置酒洛陽南宮 ………………………………………………………… 95

六、設局宴會 …………………………………………………………………… 97

專諸刺吳王僚 ……………………………………………………………… 99

田乞詐立齊悼公 ………………………………………………………… 101

齊襄公宴享魯桓公 ……………………………………………………… 103

晉靈公飲趙盾酒 ………………………………………………………… 105

趙襄子滅代 ……………………………………………………………… 108

商鞅設宴賺公子卬 ……………………………………………………… 110

張儀受笞入秦拜相 ……………………………………………………… 112

呂太后欲鴆殺齊王 ……………………………………………………… 116

南越王宮宴 ……………………………………………………………… 118

七、權貴宴會 ………………………………………………………………… 121

劉邦大言赴宴得佳婦 …………………………………………………… 123

無鹽高會惹禍秧 ………………………………………………………… 126

貫高謀反 ………………………………………………………………… 129

田蚡擺譜 ………………………………………………………………… 131

李將軍醉酒夜行 ………………………………………………………… 133

八、縱淫宴會 ………………………………………………………………… 135

陳靈公與二子飲於夏氏 ………………………………………………… 137

齊簡公貪酒失位 ………………………………………………………… 139

莊賈貪杯喪命 …………………………………………………………… 142

九、市義宴會 ………………………………………………………………… 145

聶政刺俠累 ……………………………………………………………… 147

馮 市義 ………………………………………………………………… 152

魏公子宴請侯生 ………………………………………………………… 156

李牧守邊日擊牛饗士 …………………………………………………… 158

王翦擊荊日休士洗沐 …………………………………………………… 161

黥布歸漢 ………………………………………………………………… 163

十、逢迎宴會 ………………………………………………………………… 165

呂不韋獻姬於子楚 ……………………………………………………… 167

賁赫上變事 ……………………………………………………………… 169

劉澤封王 ………………………………………………………………… 171

漢景帝戲言傳位於弟 …………………………………………………… 174

平陽公主獻美漢武帝 …………………………………………………… 176

竇嬰設宴請田蚡 ………………………………………………………… 178

相如奉使岳丈獻牛酒 …………………………………………………… 182

十一、紅白宴會 ……………………………………………………………… 185

患難相助 ………………………………………………………………… 187

灌夫使酒罵座 …………………………………………………………… 190

十二、諷喻宴會 ……………………………………………………………… 193

黃泉相會 ………………………………………………………………… 195

子產使晉 ………………………………………………………………… 197

優孟扮演孫叔敖 ………………………………………………………… 199

淳於髡戲說飲酒 ………………………………………………………… 202

騶忌對淳於髡問 ………………………………………………………… 205

陳平宰社肉 ……………………………………………………………… 207

十三、訣別宴會 ……………………………………………………………… 209

風蕭蕭兮易水送別 ……………………………………………………… 211

豐西止飲 ………………………………………………………………… 213

霸王別姬 ………………………………………………………………… 215

十四、煙幕宴會 ……………………………………………………………… 217

衛出公外逃行爵食炙 …………………………………………………… 219

楚商臣饗王之寵姬江羋 ………………………………………………… 221

朱虛侯以軍法行酒令 …………………………………………………… 223

曹參為相日飲醇酒 ……………………………………………………… 226

十五、樂極宴會 ……………………………………………………………… 229

紂王縱淫酒池肉林 ……………………………………………………… 231

漢王置酒高會敗彭城 …………………………………………………… 234__

書摘/試閱

一、

喜慶宴會【說明】宴會至少是兩人共食,所以宴會是群體的吃飯活動。平時吃飯稱為便飯,宴會的飯菜較平時考究,是多人聚會共享生活的快樂,所以《說文》曰:“宴,安也。”人倫會晤、友好的國事訪問、節日歡慶等場景的宴會充滿喜慶祥和,這是宴會的正途。但正途宴會不是歷史記述的主體,利用宴會作為人生旅程的舞臺,才是多姿多彩、氣象萬千的“宴會”,才是交際的特殊平臺,也才是歷史記述的主體。本書、第二兩題是享受生活的宴會,第三題以下共十二個類型的“飯局”是本書的主體內容。

 

 

 

 補白 

 

 

詠漢高祖〔唐〕於季子

 

百戰方夷項,三章且代秦。

功歸蕭相國,氣盡戚夫人。

 

 

 

詠史詩·沛宮〔唐〕胡曾

 

漢高辛苦事幹戈,帝業興隆俊杰多。

猶恨四方無壯士,還鄉悲唱大風歌。伊尹以滋味悅湯伊尹以滋味悅湯——選自《殷本紀》伊尹,是輔佐商湯王建立商王朝的賢相。他擅長烹調藝術。有一種說法,伊尹做得一手好飯好菜進獻商湯王,拉近了兩人的關係,進而向商湯王獻策獻言,推行王道,君臣同心,如魚得水。商湯王成了聖王,伊尹成了賢相。

伊尹名阿衡①。阿衡欲奸②湯而無由,乃為有莘氏媵臣③,負鼎俎④,以滋味悅湯⑤,致於王道⑥。或曰,伊尹處士⑦,湯使人聘迎之,五返然後肯往從湯,言素王及九主之事⑧。湯舉任以國政。【注釋】①阿衡:官名,相當於後世的宰相。伊尹為阿衡,因以為號。②奸:通“幹”,求見。③有莘氏:古部族名,其地當今山東曹縣北。媵(yìng)臣:古代陪嫁的奴仆。④負鼎俎:帶著烹調的鼎和切肉的砧板。⑤以滋味悅湯:用做出來的好菜給湯吃而趁機進言。悅:原文作通假字“說”,今改用本字。全書常用通假字換用本字,此為示例,以後不再注。⑥王道:儒家稱以仁義治天下為王道。⑦處士:隱士。⑧素王:有王皇之實而無王皇名號的人。九主:三皇、五帝和大禹。

伊尹名叫阿衡。阿衡想要求見成湯而沒有渠道。於是就去做有莘氏陪嫁的奴仆,帶著烹調的鼎和切肉的砧板,把做出的好菜獻給湯並趁機進言,勸說湯用王道治國。也有人說,伊尹是隱士,湯派人去禮聘迎請他,去了五次,然後(他)才肯前去輔佐湯。伊尹對湯談論有關遠古帝王和九代君主的事跡,湯提拔他管理國家政務。

衣食住行,人生要務,美食必然是人之所好。俗話說:“酒杯一舉,可以,可以。”飯桌交談,可拉近人的感情,交流暢快。伊尹以滋味悅商湯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0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