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慢飆股台積電的啟示錄(全新增訂版)
滿額折
慢飆股台積電的啟示錄(全新增訂版)
慢飆股台積電的啟示錄(全新增訂版)
慢飆股台積電的啟示錄(全新增訂版)
慢飆股台積電的啟示錄(全新增訂版)
慢飆股台積電的啟示錄(全新增訂版)
慢飆股台積電的啟示錄(全新增訂版)
慢飆股台積電的啟示錄(全新增訂版)
慢飆股台積電的啟示錄(全新增訂版)
慢飆股台積電的啟示錄(全新增訂版)
慢飆股台積電的啟示錄(全新增訂版)
慢飆股台積電的啟示錄(全新增訂版)
慢飆股台積電的啟示錄(全新增訂版)
慢飆股台積電的啟示錄(全新增訂版)
慢飆股台積電的啟示錄(全新增訂版)
慢飆股台積電的啟示錄(全新增訂版)
慢飆股台積電的啟示錄(全新增訂版)
慢飆股台積電的啟示錄(全新增訂版)

慢飆股台積電的啟示錄(全新增訂版)

定價
:NT$ 550 元
優惠價
90495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4元
庫存:5
可得紅利積點:1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全新增訂版]
特別收錄〈地緣政治下的台積電〉
看懂台積電,就等於看懂世界一流企業的本質
華爾街操盤手挑對十倍股,不懼波動且長期持有的定見與遠見

如果只懂得價格,卻不了解價值,買錯的損失,絕對比買貴大得多!
當市場進入循環週期,地緣政治影響加劇, 台灣在半導體產業鏈的關鍵地位還穩固嗎?
華爾街操盤手闕又上告訴你,經得起動盪的選股策略就是:
★以合理價、而非最低價買進世界一流企業,並且長期持有
他把這類符合巴菲特、費雪投資金律的好公司,稱之為「慢飆股」。

慢飆股的「慢」,在於遇到挑戰時可以沉潛、等待復甦,而不致於一敗塗地;
慢飆股的「飆」,是反映長年在經營管理體質上精研,所帶來的獲利成果。
被封為護國神山的台積電,就是投資者不容錯過的慢飆股, 也是作者近三十年的資金管理生涯中第16檔十倍股。

自己的財富自己存,自己的台積自己買!
作者在本書中將帶領讀者重新認識這家少數躋身世界一流之列,外資持股卻超過七成的台灣好企業,企盼帶動更多國內投資人跟著台積電的爆發力而獲益。
★增訂版特別收錄2萬字〈地緣政治下的台積電〉全新內容
綜合外資動向和台股資金面,作者認為即使身處美中爭霸戰與兩岸地緣政治的風暴中心,台積電未來五年依然以技術實力遠離風險、持續成長。這也是為何巴菲特、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橋水聯合、老虎基金、哈佛校務基金將之列為重點持有的主因。

本書以台積電為範本,深入探索一流企業需具備的量化財報數字及質化管理能力, 並強調長期持有的三大心法,擺脫在市場中追高殺低,最後被大戶割韭菜的宿命:
→以獲利率、本益比、成長動能判斷台積電〔價高而不貴〕
→用存股角度來看0050和台積電〔擁有而不交易〕的持股策略
→從財報數字和管理指標,找到〔越跌越買越心安〕的投資信念

除了解讀台積電的深度投資價值以外,個人、企業或國家也可以跟著作者的視角在台積電篳路藍縷的成長過程之中,找到再出發、再成長的力量。

作者簡介

闕又上
1985年赴美,現為財務規畫師(CFP)、美國又上成長基金經理人。
成立少數華人在美立案的大型共同基金,從2008年金融海嘯後截至2015年年底,連績七年累計總報酬超越標普500,年均複利為18.54%,大勝標普500的14.81%,獲《路透社》譽為「擊敗華爾街的無名小子」。
2017年一檔重押操作失手,導致痛失「連續十年擊敗標普500」的王冠(只差一年記錄就可以完成),讓闕又上自嘲前十年是操盤手,那兩年則是被盤操。所幸2020年又上成長基金績效增長108%、2021年成長57%,而且自2003年第一次購入台積電以來,台積電已成為他在資金管理生涯中的第16檔十倍股。
2020年,闕又上開始在「又上財經學院」YouTube頻道錄製視頻,提醒投資人面對黑天鵝來臨時的正確投資態度。檢視旗下共同基金前十大持股,他大膽預判台積電極可能邁向新的里程碑,卻感嘆這家少數躋身世界一流之列的好企業,由外資持股超過七成,而多數台灣投資人未能獲益,因而一連錄了十幾集視頻,讓更多人重新認識這座護國神山的投資價值。
著有《全方位理財的第一堂課》、《阿甘投資法》、《為什麼你的退休金只有別人的一半?》、《華爾街操盤手給年輕人的15堂理財課》、《你沒學到的巴菲特》等暢銷書,曾名列博客來年度百大暢銷書榜。

FB粉絲專頁:闕又上均衡的財富人生
YouTube頻道:又上財經學院

【導讀】
【增訂序】地緣政治下的台積電,是危還是機?
巴菲特的經典名言至今依然有效,投資只有兩門課,第一是「估值」,第二是「正確看待股價的走勢」。
台積電的估值,在2020 年這本書初版發行時,我們做過很多探討,有「質化」跟「量化」的部份。照理說,「質化」的分析和說明,如果能融入骨髓、進入血液、有充分的了解,進而形成信念時,看待股價的走勢,自然要比一般人更篤定。
不過,時序至今,俄烏戰爭不僅造成全球通貨膨脹,也讓世界各國了解導彈和重要武器都需要精密晶片的殘酷現實,期間又再加上中美兩大強權的科技貿易戰,台積電成了地緣政治下的兵家必爭之地。近期造成台積電股價波動的原因有二:
1. 在美國中央銀行的暴力升息之下,造成美國政府公債殖利率的上揚,例如兩年期無風險的政府公債,2022 年初還不到1%,到年底時殖利率已攀升到大約4%,兩者之間如此大的差距,導致科技股的估值下調。
2. 中美科技貿易戰之下,台積電優秀的先進製程和一流的企業體質,成為中美雙方都想拉攏跟獲得的籌碼。中美角力所造成的緊張情勢,成為投資者在決策判斷上的新挑戰,在這一波台積電ADR 下跌近60% 的過程中,也出現許多投資者在看待股價走勢上的困惑,進而做出許多誤判,那麼中國人所說的危機、危機,台積電在這個時刻,是「危」,或者是「機」?
2022 年7 月5 號,是我暑假回台的第二天,當時台積電股價從年初最高的688 元滑落到433 元,我認為機會難得,那幾天我個人大約陸續購買了18 張,股價隨即反彈到522元,但我並沒有賣出。到了10 月11 號,台積電股價因通膨居高不下,再加上戰爭情勢依然膠著,進入400 元保衛戰,我認為機不可失,又持續加碼,但在強勢美元、新台幣持續走貶、外資出走下,股價再度下滑,一度來到370 元。我在這一波的最低進場價在374 元,沒能買在最低點370 元的原因是,證券行說我購買的數量超過了原先可質押的設定,我只好將資金轉向0050 中其他體質良好但股價超跌的公司。然而,就在多數投資者看淡前景時,美國11 月10 號公布的通膨數字低於原先預測後,台股大漲,台積電又回到了441 元。
近三年視頻中,我一直強調台積電是台股這十幾年來,難得一見的好投資標的,如果台灣投資者不能體會這護國神山的得之不易和她的價值,進而錯殺在所謂的「阿呆谷」,實在可惜與令人不捨。而我個人則利用台積電滑落400 元以下的難得機會,完成了我說的目標――小資族應該利用這次台積電股災獲利百萬台幣,中實戶應該獲利千萬以上。我自己的目標輕易完成了,但廣大讀者卻還在問,台積電在地緣政治危機下,還值得投資嗎?
我和讀者群們在本書全新增訂的第八章中,以兩萬字剖析大家最關心的地緣政治議題,希望以我的視野解讀和引領讀者看清楚,台積電是否有能力度過地緣政治的危機,進而懂得把握機會,不要輕易浪費股災所帶來的超額報酬,這也是我在百忙中擠出時間,完成本書增訂版的殷殷期盼。

【導讀】三個畫面與一句話的衝擊
你對別人最大的幫助,不是和別人分享你的財富,而是讓人看見他們自己的財富。(The greatest good you can do for another is not just share your riches, but to reveal to him his own.)
這是前英國首相班傑明. 迪斯瑞利(Benjamin Disraeli)說過的話,也是我2014 年開始寫第一本書時的初衷。這幾年,我一共寫了四本書,我自認為對於「被動投資」的操作,應該有足夠的詳細介紹了,因此雖然讀者們很希望我也能寫一本談個股這種「主動投資」的書,但我一直沒有這個意願。
兩個原因,第一,國外的投資大師們,已有很經典和完整的書籍,不但足夠也很難超越。第二,個股的挑選、操作和投資者的個性有極大的關係,這是科學和藝術的結合,很難複製;而且一旦操作不慎,不只沒有獲利,還可能破壞了均衡人生的五個球。
然而,「不談個股」這個堅持了好幾年不變的原則,就在三個畫面和一句話之後做了改變,是什麼呢?2020 年3 月中,新冠肺炎疫情造成股價重創,那段期間我想到了來上課的學員們,可能不知道該如何應變,於是心血來潮製作了YouTube 視頻,其中有幾集談到了台積電,因為要找尋該公司的歷史紀錄,再度翻閱了《IC 教父:張忠謀的策略傳奇》這本書。
隔了許久,此次閱讀再度感受到當年推動台灣半導體產業,深受國人感佩的孫運璿、李國鼎等人的風範。孫運璿1984 年中風,只領了120 萬元的退休金,然後安靜地待在家中靜養;李國鼎依舊每天到科技大樓上班,基督徒的他說,上帝給的已經夠多了!
除了大家熟悉的這兩位科技推手,也發現了當年改變時代的「隱者」,例如歷屆評價最受委屈的行政院長俞國華,因為孫運璿院長突然中風,他成了接任者,半導體的產業規劃原非他主導,但他承接下來積極推動,甚至動用了私人關係,邀請台塑王永慶投資了3% 的股本,國發基金持有的48.3%,才讓台積公司一舉達到穩定控股。
在閱讀這段歷史時,我好奇地揣摩俞院長當時可有這樣的思考?台積電是中華民國政府有史以來的最大投資案,拍板決定這種前任院長留下來的計劃案,可是有功無賞、打破要賠;成功了,可能是前者的功勞,若是失敗,責難可能如排山倒海而來。當初是什麼樣的想法和心境,讓俞國華院長不但積極推動,還用最快的速度批准了!
對比中國大陸推動半導體關鍵初期時的人謀不臧,以致錯過了最好的黃金期,中華民國何其有幸,有當年的國之重臣,在關鍵時刻做了關鍵決策,且戮力推動!看到這些第一次閱讀時沒有發現的歷史畫面,讓我跌入在黑夜之中深深地沉思,也一掃當年我對於俞院長軟弱的刻板印象。強者,有時在其內心,有時在其風骨。
第二個畫面是,孫運璿歷經中風手術後,醒後的第一句話,他問,「大型積體電路的計劃怎麼樣了?」
第三個畫面是,張忠謀為了讓飛利浦取消可能加碼到51% 股權的優惠條款,數次飛往荷蘭,當時台積電人小志氣高,縱然沒錢、沒人、沒技術,還要取得主導權,張忠謀一個人面對飛利浦總部龐大的律師團,當時他是什麼樣的心境,他想要爭取的又是什麼?這些,不只是專業與承擔,而是想盡辦法「為台灣謀取生路」的奮戰不懈。
當時每一個人的盡心盡力與念茲在茲,無非就是希望台積電的成功,能為廣大的國人帶來福祉嗎?但台積電今天多數的獲利為外資所享有,這可是當時那些人胼手胝足創建台積電的原意嗎?
外資持股八成是台資的選擇
再來,是一句話帶給我的衝擊。2017 年台積電的股東大會上,一位來自日月潭經營旅館業的老闆,向張忠謀建議說,他有員工之前在台積電服務,因為想要轉換心情,工作輕鬆一點才轉職。這位股東認為,員工付出這麼多心血,回收似乎不成比例。尤其公司近八成都是外資,希望張忠謀發揮佛心,把給外資的紅利撥一些給員工,別都給外國人,才能間接帶動全台灣薪資上升。
另外,這位股東也希望台積電改變股利政策,建議張忠謀一年不要發放股利,讓外資有失望性的賣壓,股價下挫,台灣股民就有機會進場。
當時台積電股價突破200 元,當然這個建議顯然不符合資本市場的正常運作,台積電也沒有理由這樣子操作。但在股東會上,張忠謀也有感而發地說,台積電一開始為台資所擁有,今天有76% 的股權落入外資手裡,「這是台灣資本市場的選擇。」
古人形容美妙的聲音,餘音繞梁、三日不絕。但這句話對我來說並不悅耳,卻在我耳際迴響好幾年,我常常思考,何以至此?
當年在極為艱辛的環境下,推動台灣半導體和催生台積電的這些隱者和顯者們,如果今天還在世,會不會感嘆與難過,76% 的台積電已為外資所擁有?這的確是台灣資本市場的選擇,但誰應該有責任呢?
我彷彿聽到有一種聲音對我呼喚,國之重臣們完成了最艱辛的起步,張忠謀接著實踐了不可能的任務,身為資金管理者的我,難道不能以我過去的經驗,讓更多人了解台積電的價值,而非只有外資所能獨享?
2003 年11 月,我為管理的共同基金第一次購入了台積電,經過17年的等待,2020 年台積電成為我資金管理生涯中的第16檔十倍股。2018 年10 月,我第一次上電視節目有機會談台積電,我的保守預判讓許多人與台積電失之交臂,一直到2020 年5 月,我在YouTube 視頻中大膽預判,台積電極有可能邁向新的里程碑,一連錄了十幾集視頻,才讓較多人有機會重新認識台積電。
重新認識台灣的護國神山
台積電真的值得重新認識嗎?為什麼有人叫她護國神山?約莫在2017 年12 月初,美東飄雪的一天,我從紐約甘迺迪機場飛抵台灣,在台大應某社團之邀做了一場演講。可能教室不夠大,或許也有校外人士參加,只見學生們講台前的地板上坐滿了。
演講後半段,我談到了台灣勞退基金的管理,也談到了台積電對台灣的重要影響,記得有位同學回去以後,在他臉書上寫下:聽了闕老師的演講後,如果台灣買下台積電要5.5 兆元,值得嗎?
2020 年9 月底,台積電市值近11 兆元,短短三年當中,市值產生了5.5 兆元的翻倍增長,這又是什麼概念呢?中華民國一年的國家總歲入預算約2 兆3 千億,也就是說台積電每一年市值的成長,約可供應國家半年的支出,這樣的護國神山,卻因為多數人的不認識而少有獲益,何豈是可惜,簡直是令人扼腕!
張忠謀說,購買台積電,每天都是好時機。真的是如此嗎?現在股價高了,台積電還可以進場嗎?為什麼我稱台積電為「慢飆股」?了解台積電的特質,是否可以間接認識晉升全球一流企業的長相?台積電的深度投資價值何在?我對蘋果的非分之想已完成,而且還在進行中;我對台積電的胡思亂想才正式開始?有可能實現嗎?
我對這些問題的看法,就留待你在我的第五本書中來發掘!這本書不會只有股價的成長而已,不論個人、企業甚至國家,都可以在張忠謀和台積電蓽路藍縷的成長中,找到再出發、再成長的力道,這些啟示也是另外一個瑰寶,值得你探索和擁有!

目次

增訂序 地緣政治下的台積電,是危還是機?
導 讀 三個畫面與一句話的衝擊
前 言 投資者的豔遇和外遇
Chapter 1 接受慢,也欣賞飆
為什麼台積電是慢飆股?
三位一體的競爭優勢
保障超額獲利的護城河
Chapter 2 世界一流企業的長相
一流企業的檢視標準
好道德,也是好生意
巴菲特怎麼看一流企業
Chapter 3 前塵並非皆往事
推動未來的國之重臣
改變台灣的時代隱者
蓽路藍縷的創建初期
Chapter 4 不一樣的護國神山
草創期:三大挑戰與一個貴人
茁壯期:以研發實力過關斬將
奪冠期:攀登世界頂峰的力量
我對台積電的投資定見
Chapter 5 好光景才正要開始
非分之想與胡思亂想
當台積電咬上蘋果時
我對台積電的投資遠見
Chapter 6 台積電的公開秘密
〈致股東報告書〉重點之我見 一
〈致股東報告書〉重點之我見 二
年報中揭露的五大產業未來
Chapter 7 必承其重的挑戰之路
只剩最後一個敵人時
走向王者榮耀的挑戰
當摩爾定律走到盡頭時
Chapter 8 地緣政治下的台積電
判斷市場的資訊與雜訊
去台化或是全球化?
台灣資本市場的宿命或覺醒?
全球擴充的時代來臨
Chapter 9 理財路上的另一種鄉愁
Letter1 個人不懂理財,貧富差距成為永遠的憾事
Letter2 最聰明的一件事,是雇用最聰明的人為你幹活
Letter3 從財報數字看擁有台積電17年的篤定何在
Letter4 最不智的一件事,當國家沒有退休金水庫時
Letter5 另一種鄉愁,當多數人無法看清一流企業時
尾語

書摘/試閱

【內文試閱】
【書摘1】摘自本書第八章|地緣政治下的台積電
判斷市場的資訊與雜訊
《快思慢想》這本暢銷書的作者,也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Daniel Kahneman),他在2021 年出版了一本新書《雜訊:人類判斷的缺陷》。
一個成功的投資者也必須學會判斷什麼是資訊,什麼是雜訊?沒有資訊,我們無從做出判斷,但參雜在資訊中的雜訊,常會造成決策上的誤導和偏差。然而,就算我們屏除了雜訊的干擾,相同的資訊也會因解讀的不同,而造成決策方向的南轅北轍。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在《華爾街日報》年度科技論壇上說,台灣在技術供應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它不穩定(precarious),並認為世界需要地域平衡、有韌性的供應鏈。我們不妨就以上論述來分析哪些是資訊,哪些是雜訊?
台灣(指的就是台積電)扮演關鍵角色、世界需要地域平衡、有韌性的供應鏈,這三個論述都對,但這就代表台積電處境堪慮嗎?英特爾做為台積電的競爭者,同時也是爭取美國晶片補助的主要成員,又因為目前在先進製程和良率上的落後,在搶奪資源的過程中,打出地緣政治這張牌,自然要高聲嘹亮,才能為英特爾爭取到關注的眼神或資源。
英特爾背後的意圖可以理解,卻嚇壞了許多台積電的投資者,甚至不惜在低價中拋售,但台積電真的岌岌可危嗎?

你有分辨雜訊的能力嗎?
如果你充分了解台積電過去三十年,在經營公司體質上所做的努力,就會明白「岌岌可危」就是市場上的雜訊,是對不願意做功課的投資者最大的懲罰,相反地,也是給有心、用心的投資者最大的禮物,何以見得呢?
第一,如果台海真的爆發戰爭,台灣有哪家公司的投資可以倖免?就算把錢放在銀行裡定存,也都剩下白紙一張。第二,台灣許多公司都沒有在海外經營的實力和能力,相反地台積電有,因此就投資而言,台積電有分散經營風險的能力,但多數公司卻沒有。第三,我們要考慮台積電在地緣政治中,有沒有應變能力?應變的效果和預期如何?從美日等國爭相邀請台積電設廠,代表台積電對於風險的應變能力強於台灣95% 以上的公司。
第四,台海發生戰事的機率有多大?台灣有沒有能力降低發生的機率?這恐怕才是地緣政治的重中之重,也是所有政治人物、學者都在探討的,我在後文有幾點論述,認為如果真的發生戰事,台積電會比台灣99% 以上的公司更安全。第五,就外資的角度而言,台積電是他們在地緣政治考量下所做的減碼,但真的所有外資都減碼了嗎?好像也未必,橋水基金、老虎基金、巴菲特的波克夏,甚至哈佛大學校務基金,都悄悄地把台積電列為重點持有。
只不過,在美國暴力升息、台幣大幅貶值的情況下,短期間的賣壓高於買入,難免造成股價波動,這在股災來臨時是很平常的現象,就像蘋果在2008 年金融海嘯期間,就從200 美元腰斬至100 元,再跌至75 元。股災來臨時的調節向來都是劇烈的,但並不減損一流企業的投資價值,金融海嘯後蘋果公司的股價上漲超過50倍,當初賣掉的理由,事後發現都不見了,只看到賣掉的人捶胸頓足。
再深入探究,外資應該主導台灣投資市場的穩定性嗎?台灣資本市場難道自己沒有實力穩住台灣的投資環境嗎?這是台灣資本巿場的宿命,還是覺醒?後續也有專文論述。總結來說,我認為從國外買家的立場來看,地域平衡、有韌性的供應鏈,這些需求和期望是對的,而台積電就是因為擁有關鍵技術,更有條件在國外設廠佈局,分散經營風險。至於台積電赴海外設廠是否會增加營運成本,以致於喪失市場競爭力?這也是只見其一、不見其二的看法,後文也會從毛利率和成本,表述為何台積電在海外擴廠,仍保有亮眼財報的能力和實力。

從資本支出看經濟景氣
以大環境來看,除了考量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供應鏈的位置以外,也不能忽略經濟景氣循環週期。
開車的人都知道,加油跟煞車都是需要的。你不可能一路上都只有加油而不煞車,也不會一路煞車而不加油,而能順利到達目的地。同樣地,經濟景氣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干擾,有時過熱,中央銀行就會採取措施讓經濟冷卻一下,如果經濟太低迷了,就會透過降息來刺激經濟的活絡。
從開車到經濟的原理都一樣,再到晶圓製造產業也是如此,一般散戶看投資,如果聚焦在短時間上,就無法具備對於產業全貌的認知。
經濟指標中有所謂的「領先」和「落後」指標,例如失業率就是落後指標,M1B 就是領先指標。至於對於半導體的晶圓製造商台積電而言,「資本支出」就是未來獲利盈餘的領先指標。這個道理很簡單但很重要,若沒有先花錢蓋工廠,就沒有產能,就算技術領先,沒有產能也無法獲得收入的增加和盈餘的成長。
台積電在2020 年技術和良率取得領先之後,大力加碼三年近千億美元的資本支出,這個幅度之大、金額之高前所未見,甚至比起最強勁的對手三星公司,不只是小幅領先,而是巨大的差距。
三年近千億美元的資本支出是神來之筆,不但讓台積電在「技術領先」跟「製造領先」之外,再多了一項「產能領先」。有了產能,當對手企圖進入市場時,就可以透過價格競爭的優勢,讓對手面臨更大的競爭障礙。技術領先、製造領先、產能領先,也是台積電在操作28 奈米時的成功範例,這三個連環拳打得對手幾乎難以招架,迫使格芯(Global foundries)幾乎放棄7 奈米以後的先進製程。
那麼照這樣看來,台積電宣布資本支出下降10%,豈不代表看淡未來的獲利盈餘嗎?我認為影響並不大。首先,收緊10% 的資本支出「是延後,不是取消」,此舉是為因應美國過去二十年從未有的暴力升息,將造成經濟的硬著陸或軟著陸,在經濟衰退和通膨問題的優先次序上,通貨膨脹的問題必須優先解決,但這是短時間的現象。
我曾經以一個不精準但大家很容易明瞭的比喻,來說明通貨膨脹的問題。通膨彷彿是火災,一家著火可以燒毀 一整排房屋,特別是一旦民眾形成通貨膨脹的預期心理, 所有物品就會輪番漲價,或者隨之補漲,漲不停的物價就會以螺旋式不停上升而失控。
至於經濟衰退,有一點像是待在冬天裡暖氣不足的寒 冷屋內,可以有較多補救的方法,比如說多蓋兩層棉被、 打開電暖爐,都可以協助度過寒冬。簡單地說,中央銀行對於經濟衰退有較寬裕的處理時間和刺激工具。
回顧台積電歷年的資本支出,和 2010 年金融海嘯後相 比,台積電這幾年的資本支出簡直是巨人與兒童。 對比 2010 年時 59 億美元的資本支出,讓台積電取得非常 亮麗的戰果,這一次三年近千億美元的大手筆,就算 2022 年延後其中 10% 的資本支出(約 40 億美元),也有 960 億美元,這只不過是經濟景氣循環中的小小調整,不會影響未來台積電的競爭實力,相反地,這是台積電經營團隊懂得審時度勢,適時調整行進中加油跟煞車的機制而已。

【書摘2】摘自本書第二章|世界一流企業的長相
巴菲特怎麼看一流企業
巴菲特是偉大的資金管理者, 他在過去半世紀(1965-2019)的年均報酬維持在20.3%,相當於投資報酬成長27,440 倍,對比標普500 的年均報酬10%,半世紀以來成長198 倍左右,是一個驚人的差異,可說是前無古人,也可能少有來者可打破他的紀錄。
不過,巴菲特已有十七年的投資績效,無法擊敗標普500,我認為未來也不容易,但可以維持不錯的水準。什麼原因?我認為有兩個,一是「封關日」即將逼近,巴菲特走過無人能及的巔峰,現在逐漸交棒,準備畫下完美的句點,實在沒有必要因投資操作的激進或不慎,而毀了一生的紀錄。
第二個原因,我認為是他的投資組合有別於年輕時的佈局,加上滿手現金,要領先大盤相對不易。當然,這純屬我個人的臆測,毫不影響他是一位非常偉大的投資家。
巴菲特對一家公司的判斷周密、穩定,使得他一生的投資很少犯上大錯,這是非常難得的,所以他看待一家企業的標準,都是非常經典且值得借重的,這裡面也包含我過去兩、三年,所犯下思慮不夠周延的失誤。
巴菲特以價值投資著稱,那什麼是「價值」?巴菲特在2016 年買了蘋果公司,引起全世界的關注,那台積電有符合價值學派的選股標準嗎?他又是怎麼看待一流企業所具備的特質呢?事實上,巴菲特自己沒有動筆寫過一本,如何選股的系統方法,不過他在波克夏的年報裡給股東的信、《財星》雜誌(Fortune)發表的文章,都有人幫他匯整出「巴菲特
的選股標準」,例如投資專家菲爾.湯恩(Phil Town)提出巴菲特第一金律的四個M:意義(Meaning)、護城河(Moat)、管理團隊(Management)、和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
本身也是投資經理人的羅伯特.海格斯壯(Robert G. Hagstrom), 則整理出了巴菲特評價企業的四原則。然而,根據上述分類,就一定能挑出好股票嗎?不完全。但最起碼有了一定的範圍。那麼再問,一檔會賺錢的股票就是一流企業嗎?當然不是,短期股價上漲的因素很多,但要符合巴菲特在股東大會提出的,「長期的、可持續的競爭優勢」,才是一流企業經營的核心,而這也正是投資的關鍵所在。唯有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具有很強競爭優勢的企業,才能為投資者帶來滿意的回報。
投資是門科學跟藝術結合的學問,但有許多投資者還是想把它搞成了「1+1=2」的科學。畢竟,藝術的成分需要時間跟一點天分,而且藝術性不好掌握,於是把每項挑選的標準予以量化,有些投資者會覺得這樣比較安心,也有跡可循。雖然最終所有管理經營的結果,都會反映在財報數字上,但我認為這還是無法完全取代投資的「藝術成分」,更何況財報數字出來之後,你還要判斷它接下來演變的趨勢,這就是我認為財報數字重要,但解讀數字背後的趨勢的能力更為重要。

注意移動方向,而非發生的位置
我不妨借巴菲特的話來闡述,巴菲特曾引用著名冰上曲棍球選手韋恩.葛瑞斯基(Wayne Gretzky)的經驗之談,「找球的落點要隨著曲棍球盤轉的方向走,而不是只看球盤在什麼地方打轉。」換句話說,投資不是關注現在球在哪一個位置,而是之後它可能移動的方向。
簡單地說,財報數字反映經營結果,當然需要關注,但是「繼續影響」財報數字的「核心」,更要多加關注,公司的管理就是其中之一。
投資者如果以量化數字來取代或簡化了投資管理決策的藝術成分,因而忽略掉企業管理和其影響財報數字的質化部份的探討。這就像是以湯恩的4M 或是海格斯壯的四原則來檢視,台積電的分數應該都在水準以上,但即使把四原則細分為十二條細項,也未必能把一流企業在管理上的差異充分說明。
那麼,巴菲特怎麼看待一家公司高層的管理能力?資本配置(Capital Allocation)就是在考驗一家董事會或高層的管理能力,這種決策能力,反映在財報上都已經是結果,有時候不是大好,就是大壞。
資金的調兵遣將是巴菲特強項,所以他告訴旗下子公司,把多餘現金寄到總部,由他統一調度。什麼是資本配置?就是將企業不同來源的資源進行整合和分配,讓公司和股東產生最大效益,簡單地說就是,把錢花在刀口上。
舉例來說,一家公司如果產生了比預期多的現金,管理團隊要如何運用這筆現金?基本上有幾種做法:
1. 買回自家股票
2. 多發放股利
3. 多買設備增加產能
4. 增加研發費用
5. 併購
上述五種選項,都會對公司的財務產生很大的影響,多大比例放在什麼位置,也會產生很不同的結果。很多投資者誤以為「花錢」是簡單的一件事,其實它像是軍事上的調兵遣將,兵力擺在錯誤的位置,特別是大規模的兵力(資金),可能造成一場足以亡國的災難。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95
庫存:5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