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太極圖說 通書述解(簡體書)
滿額折

太極圖說 通書述解(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價
:NT$ 348 元
優惠價
87303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周敦頤,人稱濂溪先生。接續儒家正脈,為宋代新儒學的開創者,《宋史》稱讚說:“千有余載,至宋中葉,周敦頤出於舂陵,乃得聖賢不傳之學。作《太極圖說》《通書》,推明陰陽、五行之理,命於天而性於人者,了若指掌。”

《太極圖說》《通書》乃宋明儒學開山之作,成書以來備受尊崇,朱熹為之做注解,明代曹端依“朱解”再加闡述,名為“述解”,成為明清以來最受重視的注本;馬一浮先生1940年代於復性書院刻印“儒林典要”,首列其書。此次整理,以復性書院精校本為底本,再加校點,堪稱迄今最善之本。新增導讀,梳理儒學源流,講解工夫要點,提示今人身心修習方法、入手要領等。

作者簡介

周敦頤,字茂叔,號濂溪,學者稱濂溪先生。是宋明理學的發軔者,北宋五子(周敦頤、邵雍、張載、程顥、程頤)之首,被當時及後世視為接續儒學正脈者,所以《宋史·道學傳序》中說:“千有余載,至宋中葉,周敦頤出於舂陵,乃得聖賢不傳之學。作《太極圖說》《通書》,推明陰陽、五行之理,命於天而性於人者,了若指掌。”

名人/編輯推薦

回歸“工夫”的儒學經典

“新編儒林典要”已出書目:
《太極圖說、通書述解》(宋)周敦頤撰,(明)曹端述解
《近思錄集解》(宋)朱熹、呂祖謙編,(宋)葉采集解
《慈湖家記》(宋)楊簡撰

叢書序:以工夫的眼光重看經典
劉海濱
時至今日,伴隨外部環境的大動蕩,時代精神正發生轉折;風氣的變化隨處可見,比如電影和文學,從現實主義占主流到科幻、奇幻、仙幻之類持續風行。“由實轉虛”所表征的其實是由外轉內,不滿足於物質的平面的生活,轉而尋求立體的生命體驗,尋求超越的精神之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們周圍彌漫的復古風,來自對古人生活的好奇和向往,更根本的原因則是對於曾經的立體豐富的生命生活的追懷。它在每個人內心涌動,起初並不自覺,更進一步,就有了追究生命精神來源的需求,這是我們今天重讀經典的根本動力。
一、經典的本義
文化的核心是經典,因為經典蘊含著文化的根本精神和核心內容。此當無疑義。但什麼是根本,什麼是核心,每個人的認識可能不同,因此,各個時代對經典的認識(也就是那個時代的主流認知)也可能不同,有時候還會差異很大。在此意義上說,學問確有古今之別。換言之,古今學問變異的原因不在於學科的分類或使用工具的變化,而來自對經典的認識不同。
具體說來,不同時代對於經典的認知不同,有兩種情況:一是對哪些書屬於經典的認定有差別;比如儒家經典從“五經”到“四書五經”再到“十三經”,是經典範圍的擴大。二是對經典的解釋的差異,比如對於權威注疏的認定發生改變;舉一個典型的例子,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在成書的年代連同作者一起被排擠打擊,後來地位逐步上升,到了明代則被定為官方意識形態的標準解釋。
從古今之別的視野來看,首先是第一種情況,經典的範圍明顯擴大了,主要是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重要著作劃入經典,同時人文經典的數量也有所擴充。而傳統意義上的經典,雖然受重視的程度有所下降或起伏搖擺,但依然不可替代。這裡透露出的信息是人類生活空間的擴張,以及重心的轉移,其與第二種情況的古今變化緊密相連,而不若後者之深切著明,此不贅論。
就第二種情況的古今之別而言,二十世紀以來對經典的解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近人程樹德曾說:“今人以求知識為學,古人則以修身為學。”這句話見於程先生撰於1940年代的《論語集釋》,概括了古今對經典的不同理解,推擴一層,實則是古今之學的本質性差異。
以下就以《論語》為例,來看看經典解釋的古今變異。朱熹的《論語集注》的權威地位,伴隨著科舉考試教科書的身份一直延續到清末;1905年廢除科舉之後,隨同讀經在教育系統中的弱化乃至取消,該書地位則持續走低乃至被徹底拋棄。及至今日,朱注重新被學界重視,但是以它為代表的經典解釋並未回到原先的主流地位。當今在讀書界影響最大的《論語》解讀,以楊伯峻《論語譯注》和李零《喪家狗》為代表;前者以其淺顯易懂,譯文流暢,在普通愛好者中流行數十年,且被作為文科學生的入門書,後者主要受到相對高階的知識階層的青睞。兩本書寫作形式和讀者群體不同,對經典的認識理路卻如出一轍。
就如這個書名,《喪家狗》說得直白,就是要去神聖化,還孔子“知識分子”的本來面目。楊著《論語譯注》比較溫和,因形式所限也沒有直接闡發自己的見解,但是通過其譯注,描畫出的孔子也是一個具有人文主義精神的“知識人”形象。不消說,楊李心目中的孔子都是以他們這一兩代知識分子的形象為藍本的。不能說孔子身上沒有這些因素,但以這個整體形象比附孔子,則不啻天壤。這背後的根源是現代性的問題,徹底追溯分析不是本文的任務,簡言之,現代人是扁平化的生命,生命應有的豐富層次和可能達到的高度被“二維化”了,物質性生活和頭腦性知識是此扁平化人生的表征;現代知識人超出普通人的主要是“量”的增加(知識、專業技能或邏輯思維能力的增加),而非“質”的變化(生命的凈化提純)或“性”的改變(生命層次的提升)。古代文化人(不論中西)以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為人生目的,其間或許有層次的差別,比如立足人間的君子賢聖,立足出世的得道證果,其共同點是生命的凈化和高度層級的提升,而此質和性的躍升需要付出持續的努力乃至畢生的精力。
或許有人會說:“所謂精神追求我們不是一直都在提倡嗎?現代人並未拋棄精神、道德呀。”是的,這些詞我們還在用,但是已經偷換了概念。精神、道德的提高,本義是向上的質的提升,而現代人卻是在平面上使用這些詞,說一個人道德高尚,只不過是說他遵守倫理規範,做事有原則,有正義感等;說一個人有精神追求,不過是說他文化生活豐富,藝術品位較高等。不錯,古人的精神、道德也離不開這些內容,但這些內容最多只是提升自我的起點或方式。究其根源,之所以有這種偷換且不自知,是因為截斷了這些詞背後的天人連接。在人類各民族的上古神話裡,都有天人往來交通的描述,後來“絕地天通”,天人之間斷絕了直觀形象意義上直接往來,但是精神的連通始終保持,作為人類文化的共同根基,並且成為文化基因灌注在每個詞語之中。而現代化以來,這種精神的連接逐漸中斷了,詞語也成了無根漂浮之物。且以“道德”一詞為例,略作討論。
現代語境下的“道德”與古典的道德,並非一回事。就本義而言,“道”是宇宙萬物的本體,“德”是道在具體事物中的呈現。道下落到每個事物中,事物各自以其特有的方式呈現道,稱為德。因此德一方面與道連通,一方面又是某一事物之為此事物的根據。如果沒有德,某一事物就不成為它自己了,因此一個人如果沒有德,就不成其為一個人。德對於人來說,是保證他是一個人的根本,並且是由此上通於道的依據(所以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由德上通於道則需要“修”,稱為修身或修道,所以接著說“依於仁,遊於藝”,就是修身的方法),因此是人的第一需要。後來把這兩個字組成一個詞,表達的正是道的根源性和彼此的關聯性,所謂天人之際,所謂萬物一體,俱在其中。因此,“道德”在傳統話語中是最高序列的詞,代表人類精神領域的源頭,具有神聖性。
現代語境中“道德”的含義,大致對應古代漢語的“德”字的層面,但道的意義已經被弱化甚至切斷了,因此“德”也就不是原來意義的德。現代語境中的道德,一般是指為了使人與人和諧相處,或者維系社會秩序而對個人的倫理要求,進而固化為社會行為規範。這裡的德不再與道相連,因此也失去了其為人之根本和第一需要的意義,成為一個附加在自然人身上的,因應社會需要而後起的東西;因此,通過個人的道德修養而上通天道、與道合一的途徑也湮滅不彰,此之謂“天地閉,賢人隱”。由此可見,現代一般所謂的道德,是實用主義的產物,與古典的道德相比,成了無源之水。
如是,“道德”“精神”“性命”“心靈”“修身”這些詞的本義都連通著天道,是故孔子說“下學而上達”,抽離了“天”之維度,亦不成“人文”;如此“天人合一”的人文,才可以“化成天下”(見《易經·賁》彖辭),此之謂“文化”。現代性的弊病在於將立體的上出的精神維度拉低到平面的“量化”的物質和知識層面,從而取消了人通過自我修煉成為“超人”以自我實現這一向度。因此,古今人的特質不妨分別用“知識人”和“文化人”[ 美籍羅馬尼亞裔學者伊利亞德(1907—1986)曾創設“宗教人”概念,用以與知識化的現代人相區別,宗教人所指的內涵略同於本文說的“文化人”,都指向精神的豐富和提升;中國傳統“文化”觀念所涵甚深廣,可以包含一般理解的宗教。伊利亞德有很多宗教文化學、神話學的著作,對此問題多有精辟的分析和洞見,可以參閱。]來指稱。站在古人的立場上,如果歷史定格於此,那就不僅是“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而是“人將不人”。幸好,對於現代性弊端的認識伴隨著現代化進程而逐漸深入,由知識人再到文化人的轉折已經悄然來臨,而且攜著科學這件利器的回歸,某種意義上可能是更高層面的回歸。就如歷史上常見的情況,根本性的變化往往先從邊緣地帶發生,逐漸滲透到主流文化形成風氣,再帶動底層民眾的轉變。當今之際,邊緣向主流滲透之勢已成,但主流仍舊唱著老調,因此這些話雖然也已不新鮮,還是得一說再說[ 筆者深知,這樣的論述很難使自居現代知識人者信服,所謂“只緣身在此山中”,道理不難懂也不難驗證,問題是障蔽已深,自以為是,正坐孟子“自暴”之病,所謂“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本叢書的目標讀者是對於傳統修身之學心向往之,至少是保持開放的心態,願意傾聽內心的聲音的人,固步自封者不足與論。]。

傳統的經典,不論中外,都是以精神提升為核心的。經典的類型不同,情況亦有所差別。宗教類經典以出世為目標,當然是以精神提升為主的。世間經典,比如儒家類,則精神提升與世俗生活兼顧,即“內聖外王之道”,但仍然是以自我的精神提升為主導,以精神生活貫通物質、社會生活,此之謂“吾道一以貫之”,“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具體說來,就是需要按照一定的修養方法,經過積累淬煉而發生質變,達至某種超越凡俗的精神境界。推己及人,又可以分為自我提升、幫助他人兩個方面,即學習與教化,自覺和覺他。
仍舊以《論語》為例。《論語》有兩個核心關鍵詞,一個是“學”,就是自我精神提升的過程,用宋儒的話說:學是為了“變化氣質”,“讀《論語》,未讀時是此等人,讀了後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讀”(朱熹《論語集注》引程頤語)。另一個詞是“君子”,即學的目標:達到一定的精神高度,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君子只是一系列境界坐標中的一個,往上還有賢、聖等。“學不可以已”,學習是無止境的,人生就是不斷攀升的過程,孔子現身說法,用自己的一生詮釋這個過程:“吾十有五而有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孜孜以學,精進不已,以差不多十年一個臺階的速度將生命提升至極高的地位,生動而明確地示現了學習是精神的提升,是質的飛躍,乃至性的改造。但是如果換成現代的知識化的眼光,則會作出另一種解讀。
就如《論語》開篇第一章: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字面意思很簡單,但是如何理解其真實含義,對於現代人卻是一個考驗。比如第一句,“學而時習之”,很容易想當然地把這裡的“學”等同於現代教育的“學習知識”,那麼“習”就成了“復習功課”的意思,全句就理解為學習了新知識、新課程,要經常復習它——直到現在,通行的《論語》譯注包括中學課本,基本還是這麼解釋的。但是,我們每天復習功課,真的會快樂嗎?
其實這裡發生了根本性的理解偏差。古人學習的目的跟現代教育不一樣,其根本目的是培養一個人的德行,成就一個人格完滿、生命充盈的人,所以《論語》通篇都在講“學”,卻主要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在講做人的道理、成就君子的方法。學習了這些道理和方法,不是為了記憶和考試,而是為了在生活實踐中去運用、在運用時去體驗,體驗到了、內化為生命的一部分才是真正的獲得,真正的“得”即生命的充盈,這樣才能開顯出智能,才能在生活中運用無窮(所以孟子說:學貴“自得”,自得才能“居之安”“資之深”,才能“取之左右逢其源”)。如此這般的“學習”,即是走出一條提升道德和生命境界的道路,達到一定生命境界的人就稱之為君子、聖賢。養成這樣的生命境界,是一切學問和事業的根本(因此《大學》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樣的修身之學也就是中國文化的根本。
所以,“學而時習之”的“習”,是實踐、實習的意思,這句話是說,通過跟從老師或讀經典,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成為君子的方法,就要在生活實踐中不斷(時時)運用和體會,這樣不斷地實踐就會使生命逐漸充實,由於生命的充實,自然會由內心生發喜悅,這種喜悅是生命本身產生的,不是外部給予的,因此說“不亦說(悅)乎”。
接下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指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共學,互相交流切磋,生命的喜悅會因生命間的互動和感應,得到加強並洋溢於外,稱之為“樂”。
如果明白了學習是為了完滿生命、自我成長,那麼自然就明白了為什麼會“人不知而不慍”。因為學習並不是為了獲得好成績、找到好工作,或者得到別人的夸獎;由生命本身生發的快樂既然不是外部給予的,當然也是別人奪不走的,那麼別人不理解你、不知道你,不會影響到你的快樂,自然也就不會感到郁悶了。
以上的說法並非新創,從南朝皇侃的《論語義疏》到朱熹的《論語集注》,這種解釋一直是主流。今天之所以很多人會誤解這三句話,是由於對傳統文化修身為本的宗旨不了解,先入為主,自覺或不自覺地用了現代觀念去“曲解”古人。

……

目次

叢書序: 以工夫的眼光重看經典/劉海濱1
導讀1

太極圖說述解
太極圖說述解序3
太極圖7
太極圖說25
詩37
贊太極圖並說38
辨戾39
附: 朱子辯及注後記41
辯41
注後記44

通書述解
通書述解序孫奇逢49
箋通書述解孫奇逢51
通書述解卷上53
誠上第一53
誠下第二57
誠、幾、德第三61
聖蘊第四65
慎動第五67
道第六69
師第七71
幸第八76
思第九77
志、學第十80
順化第十一85
治第十二87
禮、樂第十三89
務實第十四91
愛、敬第十五92
動、靜第十六95
樂上第十七99
樂中第十八105
樂下第十九107
聖學第二十108
通書述解卷下111
公、明第二十一111
理、性、命第二十二113
顏子第二十三115
師友上第二十四119
師友下第二十五121
過第二十六123
勢第二十七124
文辭第二十八127
聖蘊第二十九132
精蘊第三十136
乾、損、益、動第三十一138
家人、睽、復、無妄第三十二140
富貴第三十三145
陋第三十四147
擬議第三十五150
刑第三十六151
公第三十七156
孔子上第三十八157
孔子下第三十九158
蒙、艮第四十159
通書總論164
通書後疏168
附錄
宋史·道學傳·周敦頤傳173
通書後跋祁寬177
通書後記朱熹179
通書後跋張栻181
校後記183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