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金雀花王朝1215(簡體書)
滿額折

金雀花王朝1215(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78 元
定價
:NT$ 468 元
優惠價
87407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1215年,約翰王被迫簽訂了《大憲章》。在800多年後的今天,《大憲章》仍然發揮著作用,它包含了世界各國都信奉的現代法治的核心要素。1215年出現了《大憲章》,但《大憲章》遠遠不能代表1215。
翻開本書你將了解到:大權在握的約翰王竟然酷愛女裝,在位期間,他曾多次穿著祖母瑪蒂爾達(Matilda)皇后的加冕禮服,出現在公開場合;中世紀的人們也愛修馬蹄, 當時的馬匹極其珍貴,必須精心照料,包括經常更換馬掌;教會嚴格規定神的仆人不應殺人,教士不能使用帶刃的武器,可在“布汶之戰”中一位主教仍然能夠用一件鈍器砸碎一個人的腦袋,教士們也都揮舞著狼牙棒和棍棒而非刀劍;中世紀君主的直白綽號承載了不同榮譽與命運,獅心王理查嚴厲有效的治理使王權鼎盛;短斗篷王亨利穿裁剪得比傳統斗篷更為整齊的斗篷;短襪公爵羅貝爾喜愛風兒拂過腿部的感覺;約翰王年輕時不得不忍受被稱為“無地約翰”,在失去諾曼底後,又被戲稱為“軟劍約翰”……
1215年作為一個歷史切片,展現著屠戮與忠誠,英勇與詭詐。既有王權貴族的爾虞我詐,更有中世紀神秘的民眾日常,這一年濃縮了中世紀英格蘭的風貌。

作者簡介

丹·瓊斯(Dan Jones)
英國歷史學者,對中世紀史研究頗深,著有《金雀花王朝》《空王冠》等著作。作品雅俗共賞,頗受學界和大眾讀者的好評,銷量逾百萬冊。畢業於劍橋大學,是倫敦《標準晚報》的專欄作家,也是奈飛紀錄片《英國城堡揭秘》的編劇和主持人。

名人/編輯推薦

1.《金雀花王朝》與《空王冠》的姊妹篇,《BBC歷史雜志》《愛爾蘭時報》《泰晤士報》好評推薦《每日電訊報》年度圖書;
2.沒有1215,就沒有現代民主國家,了解現代民主理念產生的歷史基礎,這一理念在800年後的今天仍舊深入人心;
3.豐富的中世紀歷史趣聞,洞悉切片下的歷史細節,那些數百年前的人也曾生動地活過;
4.88張珍貴全彩圖片,完美展現中世紀的權利與生活圖景;
5.32開精裝,全書彩色,值得加購與收藏

目次

引言 
關於日期的說明 
第YI章 基督得勝 
王冠、袍服與便鞋 
第二章 聖堂之亂 
吃喝玩樂 
第三章 佩上十字架 
智能、健康與美貌 
第四章 貴族與主子 
司法、法律與不法之徒 
第五章 倫敦 
語言、傳說與姓氏
第六章 蘭尼美德
妻子、寡婦與孩童 
第七章 英格蘭被圍 
鳥、獸與血腥娛樂活動 
第八章 世間無神
後記
附錄一 
 1215年《大憲章》原文
附錄二 
 1217年《森林憲章》原文
致謝
 參考文獻 / 主要文獻
 次要文獻 / 參考論文 / 注釋

書摘/試閱

在其漫長的歷史中,金雀花王朝治下的英國見證過一段段驚心動魄的歲月。其間,既有連年不斷的戰爭,也有長年累月的革命;既有一場場民眾起義,也遭遇過吞噬一切的瘟疫;既有過勝利的輝煌時代,也有過屈居人下的多年恥辱。但很少有哪個年份像 1215 年那樣緊張刺激、意義深遠,甚或沒有哪一年能與之相比。那一年,英國既陷入了巨大的政治動蕩,也出現了憲法方面的創舉;那一年,既有叛亂、內戰、攻城圍堡,也有宗教紛爭;那一年,在位的約翰王的名聲受到了永遠的玷污,差點兒導致他的王朝從英國的歷史篇章中被全然抹掉;那一年,英國頒布了曇花一現的首份《大憲章》(Magna Carta)。
想想中世紀那條漫漫長路上的一座座裡程碑,我們就不難看出,1215 年既與見證了諾曼人入侵的 1066 年一樣重要,也與爆發了“博斯沃思之戰”(Battle of Bosworth)、導致都鐸王朝上臺掌權的 1485 年一樣重要。 
承認這一點,對有些人而言是相當不快的。威廉·馬紹爾(William Marshal)是金雀花王朝統治時期*偉大的騎士,可為此人立傳的作者卻在那部洋洋灑灑、長達 1.9 萬字的詩歌體作品中,畏畏縮縮地回避了 1215 年發生的事件。這位傳記作家還寫道:“有諸多之事,言之無益。”
實際上,此人無法完全做到這一點。作者為傳主謙恭自持的願望,往往抵不過炫耀自己對重大事件了如指掌的迫切。這種情況,在威廉·馬紹爾的傳記中經常可以看到。所以,在寫下對 1215 年“言之無益”那一句話之後,這位傳記作家馬上又簡潔明了地對當時的政治紛爭進行了總結:此種政治紛爭逐漸白熱化,*終結果就是《大憲章》出臺,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內戰和一場全面的外敵入侵: 
言之足矣者 
乃男爵群謁於王 
欲王予之以權利。 
王拒之, 
在場者皆曰 
倘權利未得,彼等定當 
棄王而去,不再侍奉; 
王亦無力 
取信於諸爵, 
彼等臣屬 
再無君臣之義 
當以諸道擊之。2 
這的確是 1215 年形勢的核心,起碼是當時高層政治形勢的核心。英國金雀花王朝的第三任國王約翰王與其手下貴族之間的關係,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裂痕,這條裂痕,已將整個國家攔腰斬斷。1215 年 6 月,在距溫莎不遠的蘭尼美德,約翰王手下大批貴族與教士[包括令人敬佩、博學多才的坎特伯雷大主教斯蒂芬·蘭頓(Stephen Langton)]聯手,要求英國國王書面確認(並以蓋上國璽為證)一系列權利和王室義務。他們覺得,長久以來,約翰王及其之前的兩代王都忽視了這些義務,濫用了這些權利。世人認為,這些權利和義務的剔除,一方面是首次載入《憲法》,另一方面則是向半虛構出來的“古老”律典的回歸。此種“古老”的律典,曾經統治過一個更美好、更古老的英國;在歷史記憶中,這個時期應在*後一任撒克遜國王“懺悔者愛德華”(Edward the Confessor)與約翰王的諾曼人曾祖父亨利一世(Henry Ⅰ)統治後期之間。上述權利和義務,涉及宗教、稅收、司法、兵役、封建租役、度量衡、貿易權利及城市行政等諸多問題。部分情況下,它們也會涉及重大的原則。眾所周知,當時約翰王被迫做出承諾,稱“凡自由民,非經其同等地位者之依法裁判或經國法審判,不得被逮捕、監禁、沒收財產、剝奪法律保護權、流放或受他法之害,吾等不得加罪或遣人加罪於彼”,並且“吾等不得向任何人出售、拒絕或否認其應享之權利與司法公正”。此外,1215 年君臣爭執的焦點,實際上是貴族們提出了一系列緊密相連、具有專業性的封建要求,而關注這些要求(且符合其利益)的,主要是當時英國一小撮*富有、*有權勢的人。這些要求只適用於“自由民”,但這種所謂的“自由民”,卻頂多占有當時英國成年人口的 20%。 
我們一直都認為,1215 年之所以重要,全因那一年批準頒布了《大憲章》,並且在個人自由、君主立憲政體和約束政府權力等原則上出現了所謂的“創舉”。這是一種嚴重的錯誤。
實際上,《大憲章》中*關鍵的一條規定經常為人們所忽視,可它對當年《大憲章》出臺導致的一系列事件、對當時每一個英國人的生活至關重要。該條款提出了一種簡單巧妙卻又具有致命缺陷的方法,以強迫國王信守自己做出的承諾。假如約翰王違反了《大憲章》中規定的條款,手下的貴族就會宣布他們不再向國王效忠,從而讓維系 13 世紀整個社會結構的核心關係失效。用馬紹爾的傳記作者的話來說,貴族們“當以諸道擊之”。簡單地說,他們將發動一場戰爭。這種嚴重的威脅,在《大憲章》本身的措辭中就反映出來了:約翰王在憲章中承認,假如他沒能恪守自己做出的承諾,手下貴族就可以“向吾等施以約束與壓力……如奪取吾等之城堡、土地與財產……唯吾等與朕之王後及子女之人身不得侵犯”。3 
後來的情況正是如此。倘若從當年 6 月和貴族在蘭尼美德獲得大勝的輝煌時刻開始去回顧 1215 年,我們就看得出,那一年將開始呈現一種完全不同的面貌。的確,約翰王手下的男爵們強迫國王批準頒布了一份關於權利和特權的憲章;而他們這樣做的結果,是有效地確保了雙方之間必有一場殊死搏斗。蓋上了國璽的火漆才幹,國王就開始想法擺脫憲章條款 
的束縛了。1215 年,《大憲章》的法律有效期只維持了兩個多月,隨後教皇就宣稱這份憲章“可恥而有失體面……既不合法,也不公正”,稱凡是遵守這份憲章的人,都 會“招 來 全 能 之 上 帝(Almighty God)及聖彼得、聖保羅兩位使徒(St Peter and St Paul His apostles)的雷霆之怒”。這是一種委婉之語,實際上就是說這種人會在地獄之火中永受焚燒之苦。4 在隨後爆發的全面內戰中,城鎮和城堡被圍,人們受到屠戮,王室財物在沃什灣 1 附近的沼澤地裡丟失,王室名譽因而掃地,法國國王的繼承人也受邀前往英格蘭,意欲取代約翰王。待到約翰王因罹患痢疾而於 1216 年10 月 18 日至 19 日的晚上駕崩,內戰繼而結束之後,幾乎沒人會認為,前一年頒布的憲章只是一次勇敢卻有缺陷的嘗試,它曾想要約束一位國王,卻在出人意料的情況下功虧一簣。 
當然,自 1215 年 6 月 15 日約翰王在那處名叫蘭尼美德的草地上 2 批準了《大憲章》以來的 800 年裡,它或許已經變成了西方自由主義傳統中*具標志性的一份文獻。5 正因為如此(無論正確與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1215 年已經變成了人們為擺脫暴政、爭取自由而進行斗爭的歷史“元年”。現存於大英圖書館、林肯大教堂和索爾茲伯裡大教堂的幾份《大憲章》副本,也受到了通常只有古老的宗教經文才會受到的尊崇。在澳大利亞堪培拉的議會大廈裡,無比自豪地陳列著一份1297年版的《大憲章》3。遊客們在參觀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美國國家檔案館時會發現,過了安保區之後,他們眼看到的就是《大憲章》,這是另一份 1297 年版的《大憲章》,是 2007 年以 2000 多萬美元的價格拍賣購得的。它陳列於昏黃的燈光之下,被人們視為美國自由歷史上一個切實而具有隱喻意義的起點。這份檔案的說明文字中,引用了美國第 32 任總統、偉大的富蘭克林·D. 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的一句話:“向往民主之心,並非人類歷史上近期才有之現象……《大憲章》 
中早已寫就。”但此種民主,可能是 1215 年制定《大憲章》的人心中*不想要的東西,這一點卻罕有人提及。實際上,如今流行的觀點認為,1215 年產生了《大憲章》,而《大憲章》也代表了 1215 年。 
這種觀點,恕我不能茍同。我已經撰述過一部專門論述《大憲章》的小書,研究它在金雀花王朝早期歷史中的長久淵源,並對其中的條款進行了分析。本書雖是與之同時開始撰寫的,論述目的卻大相徑庭,旨在研究其他一些方面。不過,本書的核心仍然是闡述約翰王及其手下一幫男爵之間的挑戰與紛爭;後者曾經以“上帝與神聖教會之師”(The Army of God and the Holy Church)的名義,對抗過約翰王一段時間。從此意義來看,本書帶有一絲政治史和立憲史的色彩,故是我之前論述金雀花王朝的作品,即《金雀花王朝》(The Plantagenets)與《空王冠》(The Hollow Crown)兩書的姊妹篇。但本書探究的內容,卻不止於此。 
1215 年是變革風起云涌、社會動蕩不安的一年,其規模甚至比當年 6 月那一樁樁事件導致的變革與動蕩更大;而我希望探究的問題,也遠遠超出了少數偉人之間相互攻詰帶來的暴風驟雨。在法國,金雀花諸王與對手卡佩王朝(Capetian)諸王之間為爭奪統治地位而進行的漫長斗爭,*終具有決定性地變得對後者有利,而英國人民也終於接受了失去諾曼底 1 帶來的種種後果。這一事件的意義,與 1066 年的“諾曼征服”(Norman Conquest)一樣重大。與此同時,好戰的教皇英諾森三世(Pope Innocent Ⅲ)讓宗教戰爭變得真正具有了強大的力量。若想要探究這個時期英國的政治和社會,我們就必須考察一下基督教歷史上這個異常強勢之時代的宗教生活。關於這一點,我們同樣不應忽視一個事實:英諾森三世的“第四次拉特蘭會議”(Fourth Lateran Council),也是 1215 年在羅馬召開的。“第四次拉特蘭會議”給千百萬民眾的生活帶來了巨變,頒布了一系列的新諭旨,涵蓋了從懺悔聖禮到表明猶太人和穆斯林身份的著裝、教區教堂的清掃次數等各個方面。在 1215 年, 
許多受過教育的人都會認為,這次會議比蘭尼美德舉行的那場地方性集會重要得多。因此,“第四次拉特蘭會議”也須在本書中占有一席之地。 
盡管如此,要想撰寫一部作品,並恰如其分地描述金雀花王朝治下的這一年——它在英國歷史上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上述各個方面只能讓我們實現一部分目標。在本書中,我試圖從*全面的意義上描述 1215 年的情況,以便創造性地將敘事歷史與人們常常所謂的“社會”歷史融合起來,後者雖稱“社會”歷史,但更準確地說,它其實是民眾的歷史,涵蓋了民眾的思想、世界和生活。因此,除了描述這一年的高層政治,我還逐漸構建了一幅圖景,呈現了 1215 年在社會各階層心目中的真實面貌,其中包括國王和貴族、騎士與商賈、牧師與農民。圍繞這一年的“高層”敘事,是 1215 年民眾的衣食住行、工作、言語、思想、抗爭、宗教信仰和貿易,以及他們的稱謂、穿的是什麼、如何生活與如何死去等方面的簡單情況。對1215 年的這種記述,除了反映國王、教皇與貴族的事跡,同樣涉及了一些往往為歷史所忽視的人。為此,我還在本書各章中點綴了一些短文,說明了生活當中個別令我特別感興趣的方面。因此,本書旨在提供一段既屬“由下而上”也屬“自上而下”的歷史;它既是一部主題鮮明而又含有枝節小事的作品,也是一段具有前進動力的史話。*後,我希望讀者能夠認識到1215 年改變了世界,它具有重要的意義,也能感受到這一年對大多數民眾意味著什麼:這一年,不過是中世紀英國民眾生活中的又一年罷了。 
我還應指出,這是一部旨在以同樣的方式為讀者提供知識和娛樂消遣的歷史作品。我希望,本書在這兩個方面都能獲得成功。 
丹·瓊斯 
2015 年夏於倫敦巴特西區(Battersea)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07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