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章太炎講佛學(簡體書)
滿額折

章太炎講佛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價
:NT$ 288 元
優惠價
87251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是“章太炎講述系列”之一種,旨在研究、發掘、整理章太炎的學術思想,編纂出版章太炎研究的普及性成果。章太炎不僅是公認的學術大家,而且是為數不多的具有原創性的思想家。佛學是章太炎學術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章太對佛學有精深研究,不僅深化了佛學在近代的發展,更將佛學與中國傳統哲學結合,創造出中國傳統哲學在近代發展的一個高峰。同時,章太炎又以佛學為武器,提出用佛學發起信心,增進國民的道德,進一步推動了革命思想的普及。

作者簡介

孟琢,喵星人,1983年12月生,北京師範大學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中國文字整理與規範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訓詁學、經學、《說文》學、章黃學術等。著有《<齊物論釋>疏證》等。
楊文淵,北京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

名人/編輯推薦

章太炎不僅從佛學中汲取勇猛無畏的精神力量作為思想支撐,更將佛學與中國學術加以貫通,探尋中國革命根本性的哲學依據。

導言
清末以來,佛學傳統為中國近代思想家改造社會弊端、響應時代挑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資源。盡管佛教作為一種宗教形態,與虔誠的信仰、超世的解脫、不可思議的神通密不可分,但自近代以來,它著實呈現出一種“公共性”的歷史面目,通過不同方式的揀擇、判攝與闡釋,融入了中國歷史上天翻地覆的大變局。正如梁啟超在《清代學術概論》中所言,“晚清所謂新學家者,殆無一不與佛學有關係”。在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的思想體系中,都有著深刻的佛學印記。他們吸收、激活了法相宗、華嚴宗、法華宗等不同宗派的傳統,加以極具創造性的新闡釋,構建起各具特點的思想體系。其中,太炎先生的佛學思考與現實響應尤當注意。無論是佛學思想的深刻性、經論闡釋的獨創性,還是貫通佛學與莊學的思想力度、將佛學與中國革命緊密結合的現實關切,都體現出超邁時人的哲學質量與歷史意義。
縱觀章太炎的學術生涯,他與佛學的淵源經歷了四個階段:在他的青年時期,在夏曾佑、宋恕等人的建議下,閱讀了《法華》《華嚴》《涅槃》《中論》《十二門論》等經典,但並未產生太大興趣。在《訄書》的早期版本中,他對佛教消極遁世的一面不無微詞。章太炎佛學觀的轉折發生在1903年,那一年他36歲,因“《蘇報》案”而入獄三年。在艱難的牢獄生活中,他無書可讀,遂“專修慈氏世親之書”,研讀《瑜伽師地論》《因明論》《唯識論》等唯識學典籍。困厄之中,他對佛學的態度發生了根本變化,不但從中汲取勇猛無畏的精神力量作為思想支撐,更將佛學與中國學術加以貫通,探尋中國革命根本性的哲學依據。1906年,章太炎出獄東渡日本,在著名的“在東京留學生歡迎會上之演講”中,他大聲疾呼,發出了“用宗教發起信心,增進國民的道德”的革命吶喊。在日本時,他擔任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的主筆,撰寫了《建立宗教論》《人無我論》《無神論》《答鐵錚》《四惑論》《五無論》《俱分進化論》等一系列重要文章,將佛學引入到中國革命的時代話題之中。與此同時,他也撰寫了《大乘佛教緣起考》《大乘起信論辯》等佛學文章。在1908年到1911年之間,他創作完成了“一字千金”的《齊物論釋》,將唯識學、華嚴學與莊子哲學融會貫通,構建起以“自在平等”為核心的齊物哲學,這是他佛學思想的高峰之處。辛亥革命之後,隨著人生際遇的再度轉折,章太炎的佛學思想不斷深入。1913年至1916年,他被袁世凱幽禁於北京龍泉寺,隨時面對死亡威脅。在極度的憤懣之中,章太炎再次通過研讀佛經來尋求精神解脫。他反復研讀《瑜伽師地論》等唯識學經典,由吳承仕筆錄而成《菿漢微言》一書,提出了“盡忠恕者,是唯莊生能之”的觀點,將佛學、莊學與《論語》熔為一爐。也正是在困厄之際,他對《齊物論釋》進行大幅度的修改與補充,完成了《齊物論釋》定本的寫作,這是他佛學思想最嚴密的形態。到了晚年,章太炎對佛學的興趣依然未改,但更多由思想建構轉為學術研究,除《菿漢昌言》等已見著作之外,根據章念馳先生的回憶,還有大批佛學的未刊稿,惜多已流散。
章太炎的佛學功底深厚,對大小二乘乃至印度六派的經論廣泛涉獵。以《齊物論釋》為例,其中主要征引大乘唯識、華嚴二宗的佛典,並深受《大乘起信論》的影響,同時吸收了小乘上座部、說一切有部之論,兼及六派外道數論、勝論之說。共計:1.般若部類:《大般若經》;2.華嚴部類:《華嚴經》及相關注疏;3.寶積部類:《勝鬘經》;4.涅槃部類:《大般涅槃經》;5.大集部類:《十輪經》;6.經集部類:《圓覺經》《密嚴經》《楞伽經》《解深密經》;7.毗曇部類:《大毗婆沙論》《俱舍論》;8.中觀部類:《十二門論》;9.瑜伽部類:《攝大乘論》《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及相關注疏;10.論集部類:《大乘起信論》《因明入正理論》《十地經論》等。在廣征博引的同時,章太炎的佛學並非“原教旨主義”的固守教義,亦非“歷史主義”的辨偽證史,而是以哲學體系的建構與革命事業的關切為雙重旨趣,體現出賅括真俗的宏闊氣象。可以說,章太炎佛學思想的特色是極為鮮明的,體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文化的自主性。章太炎的佛學研究,旨在參與建構東方文化本位的哲學體系。在西方文化的強勢影響下,如何對中國文化進行深刻反思與全面重建,讓它能夠響應“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挑戰,避免民族文化的崩壞與虛無,這是章太炎學術思想的核心關切。在他看來,中國思想學術具有諸多弊端,學理汗漫、邏輯不足、缺乏征信、用文學感受代替邏輯證實,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因此,它需要進行“條理化”的積極改造。章太炎在《答鐵錚》中指出:“蓋近代學術,漸趨實事求是之塗,自漢學諸公分條析理,遠非明儒所能企及。逮科學萌芽,而用心益復縝密矣。是故法相之學,於明代則不宜,於近代則甚適,由學術所趣然也。”在章太炎眼中,東方文化具有內在的互補性,正可解決汗漫諸弊。自印度而言,“印度人思想精嚴,通大乘的,沒有不通小乘;解佛法的,沒有不曉因明,所以論證多有根據,也沒有離了俗諦空說真諦的病”。唯識學運用因明而建立起的嚴密博大的佛學體系,彰顯了“分條析理”的學術特點,適宜於中國傳統學術的自我改造。自中國本土而言,“有一端長處,也是印度人所不能想到的,就像《華嚴經》有‘性起品’。華嚴宗取到‘性起’兩個字……一句話就把許多疑團破了”。在揀擇了唯識與華嚴的長處後,章太炎總結道:“只要各取所長,互相補助,自然成一種圓滿無缺的哲理。”由此可見,他並不據守於小始終頓圓等宗法判教,而是廣泛吸取了東方思想文化的寶貴價值。以印度唯識之精嚴,契入中土華嚴之閎通,正是他遍攝真俗二諦的“通方之論”。通過章太炎對於唯識與華嚴的剖判可以看到,他一方面試圖彌補糾正中國傳統思想學術的不足與弊端,另一方面更對中國哲學的重新建構具有一種整體性的野心,期待建立能夠統攝歷史上不同階段、不同學派的思想形態的理論體系。這種體系性的哲學重建並非易事,它需要引入極具統攝力的理論資源,對已往的思想傳統進行再度判攝。對章太炎而言,佛學正是這樣的思想資源:一方面,佛學的理論體系龐大縝密,足以實現對儒家、道家、理學、心學等思想傳統的統攝;一方面,佛學屬於“東方”,“中國化”的佛學與中國文化的思想資源之間具有密不可分的親緣性關係,可以避免方鑿圓枘、以西律中的強制之弊,並與強勢的西方文化形成角力之勢。章太炎對於印度文化始終抱有親近與悲憫之意,與東方文化的本位態度亦密不可分。在《菿漢微言》中,他充滿自信地說:
余自志學迄今,更事既多,觀其會通,時有新意。凡古今政俗之消息,社會都野之情狀,華梵聖哲之義諦,東西學人之所說,拘者執著而鮮通,短者執中而居間,卒之魯莽滅裂,而調和之效終未可覩。譬彼侏儒,解遘於兩大之間,無術甚矣。余則操齊物以解紛,明天倪以為量,割制大理,莫不孫順。秦漢以來,依違於彼是之間,局促於一曲之內,蓋未嘗睹是也。
盡管在章太炎的思想中,真俗、古今、東西、政俗、文野等多維度的思想資源交織碰撞,呈現出多元、豐富甚至矛盾的面貌,但在他自己看來,一切矛盾都能在齊物哲學中調和無礙,這種不同思想傳統之間的整合與統攝,與對佛學的吸收借鑒密不可分。“余向以三性、三無性,抉擇東西玄學”,在思想統攝的同時,章太炎的佛學也意味著對西方哲學的批判性響應——無論是用“俱分進化論”響應進化論的思潮,還是用唯識學中的“心不相應行法”與康德哲學中的“十二範疇”相頡頏,抑或是齊物哲學對黑格爾哲學的深入批評,都體現出章太炎立足東方文化傳統,強調中國文化的自信與自主,響應西方文化強勢影響的基本立場。
其二,思想的革命性。會通真俗是章太炎思想的基本特點,他的佛學思想不僅指向中國文化的自信自主,更與對中國革命的關切與實踐息息相關,體現為革命道德與平等理念兩個基本層面。章太炎認為,革命道德的高揚是革命成功的根本原因,這就要吸取佛學中勇猛無畏、無私奉獻的精神,以“無我”的宗教熱情,投身到舍生忘死的革命事業之中。“要有這種信仰,才得勇猛無畏,眾志成城,方可幹得事來”,“排除生死,旁若無人,布衣麻鞋,徑行獨往,上無政黨猥賤之操,下作愞夫奮矜之氣,以此楬橥,庶於中國前途有益。”章太炎在《民報》中發表大量佛學文章,也曾有人提出質疑,認為《民報》當作“民聲”,不當作“佛聲”。他在《答夢庵》中響應道:
《民報》所謂六條主義者,能使其主義自行耶?抑待人而行之耶?待人而行,則怯懦者不足踐此主義,浮華者不足踐此主義,猥賤者不足踐此主義,詐偽者不足踐此主義。以勇猛無畏治怯懦心,以頭陀凈行治浮華心,以惟我獨尊治猥賤心,以力戒誑語治詐偽心。此數者,其他宗教倫理之言,亦能得其一二,而與震旦習俗相宜者,厥惟佛教。
在他看來,“民聲”與“佛聲”別無二致,只有用“佛聲”滌蕩精神、樹立道德,才能勇猛革命、打破專制,讓“民聲”得到充分表達。在章太炎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終踐行“苦行頭陀”的道德標準,“寓廬至數月不舉火,日以百錢市麥餅以自度,衣被三年不浣”,在艱難困苦中不改其志、不易其操,無愧為魯迅所稱的“先哲的精神,後生的楷範”。此外,自由平等更是齊物哲學所要建立的現代價值,這也是章太炎投身革命的願心所在。在中國近代的歷史轉折中,如何建立根本性的價值基礎?這是齊物哲學努力要解答的問題。章太炎的回答是鏗鏘有力的——自由平等!在《齊物論釋序》中,他開宗明義地將“自在平等”立為全書主旨,其後更多次強調莊子的根本主張是“自由平等”,把“令一切得自由平等”作為終極的政治理想。值得注意的是,章太炎對“自由平等”的建立以一種哲學的方式得以展開,他將佛學與莊學融通為一,根據唯識學、華嚴學中“無情有性”的理論,在形而上學的意義上為自由平等建立義理根基。正因如此,其宗教思想也以破除迷信、排遣神靈、否定主宰為第一要義。他在《無神論》中反復論證,認為上帝、耶和華不是“無始無終,全知全能,絕對無二,無所不備”的“眾生之父”,在行文之際嬉笑怒罵,令人神旺。這種打破主宰、建立平等的宗教觀,與中國革命的價值追求也是充分相契的。
其三,義理的創造性。章太炎的佛學不是“原教旨主義”的信仰之學,也不是以“還原”為唯一目的的書齋之學,而是在哲學建構與革命關切的推動下,體現出鮮明的創造性。以“無情有性”為例,這本是天臺、華嚴、禪宗的共同主張,章太炎則首次用唯識的邏輯證成了這一道理。在《大乘起信論》中,精神活動分為三細、六粗兩類,“三細”為阿賴耶識初起之相,即業識、轉識、現識;“六粗”為意識心的活動生滅之相,即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起業相、業系苦相。“三細”是無明初起到能所分別的微細精神過程,它處在能所對待之先,亦即依境界相而有意識思維之先。能所無別則心物無分,故“三細”是一種作為前意識的、兼存於有情、無情眾生的精神共相。在章太炎看來,《大乘起信論》認為三細“與心不相應”,正在於它能夠“兼無情之物”。此外,黃金的物理特點亦可反推“三細”的精神本質。“金有重性能引,此即業識;能觸他物,此即轉識;或和或距,此即現識。是故金亦有識,諸無生者皆爾,但以智識分別不現,隨俗說為無生。”黃金因重量吸引他物,能引則有動,故為業識;可與他物相觸,因觸而有物境,故為轉識、現識。由此可知,以黃金為代表的無情之物具足“三細”初相,根據《起信論》“覺迷相依”之理,也便具足了阿賴耶識之體。這一觀點雖與經典唯識學不同,但通過章太炎的論證,真如心體具有了徹底的普遍性,也就建立起囊括一切心物存在的真諦平等。除此之外,在他對唯識三性的界定、對“心不相應行法”的闡發中,都體現出意旨豐富的創造性。一些學者根據佛教義理,簡單地批評章太炎錯解經典、不通佛法,這實在是小覷這位深思明辨、勇猛無前的大思想家了。
章太炎的佛學思想意旨深刻、獨具特色,但也具有相當的解讀難度。本書選取了他在不同時期的佛學演講,由於面對大眾,其內容相對淺顯易懂,可以先行閱讀。其後可以閱讀《俱分進化論》《無神論》《建立宗教論》《人無我論》等創作於《民報》時期的重要論文,體會他將佛學與革命相結合的思想特色。至於《國故論衡》《菿漢微言》等專業的佛學論著,可以最後閱讀,從而進一步了解他的佛學研究。

目次

目錄
導言...1

論佛法與宗教、哲學及現實之關係...1
在檳城極樂寺演講佛法平等...14
在亞洲古學會第二次大會上之演說...16
說真如...18
在重慶羅漢寺演講佛學...19
在世界佛教居士林會上之演說...23
說我...25
明見...30
辨性...41
菿漢微言...56
菿漢昌言...61
俱分進化論...64
無神論...73
建立宗教論...82
人無我論...100
大乘佛教緣起考...112
大乘起信論辯...130
頻伽精舍校刊《大藏經》序...135
《初步梵文典》序...137
讀佛典雜記...139
與棲庵道人談佛教...141
支那內學院緣起...144
敬告十方佛弟子啟...146
與吳承仕書(三通)...153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