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演化與創新:再談轉型期中國社會的倫理學原理(簡體書)
滿額折

演化與創新:再談轉型期中國社會的倫理學原理(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48 元
定價
:NT$ 888 元
優惠價
87773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可得紅利積點:2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為汪丁丁教授2021年出版的《情理與正義》的姐妹篇,內容同樣出自他為北大國發院開設的EMBA課程,但完全不重疊。西方學者闡述的演化倫理學始終難以擺脫哲學的規範視角,而作者更願意在科學的實證視角下闡述演化倫理學,故而,在瀏覽了西方文獻之後,決定編寫一部新的演化倫理學。在一貫的跨學科視角下,本書首先講述地球的演化史與生命的演化史,其次是社會的演化與倫理的演化,尤其側重於生命系統各層級各子系統的“內平衡態”。在中國社會的轉型期的目前階段,對人類生活影響最大的是人工智能技術。未來的20年,任何不從事創新的人類成員,以極高的概率將被機器智能取代。這意味著創新能力將成為每一個人的核心價值。有鑒於此,未來倫理學應是關於如何激發每一個人潛在創新能力的倫理學。於是在最後一講,作者講解了自己的“創新倫理學”。轉型期中國社會的經濟發展、政治演化、文化變遷,很大程度上是合作秩序的擴展問題,也就是說轉型期中國社會的倫理學乃至群體創造性的問題意識,都是“合作何以可能”,作者將這一倫理學原理表達為“合作倫理三要素”——承諾、寬容、正義,其中又以寬容最難獲得。

作者簡介

汪丁丁
中國著名經濟學家。1953年生於沈陽,成長於北京,祖籍浙江淳安。北京師範學院數學系理學學士(1981)。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數學與控制理論專業理學碩士(1984)。美國夏威夷大學經濟系經濟學博士(1990)。
曾任教於香港大學和德國杜伊斯堡大學。現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瑞意高等研究所首席研究員,並擔任《財經》《新世紀周刊》《財新周刊》以及“財新傳媒集團”唯一的學術顧問。
著作包括《經濟學思想史講義》《經濟學思想史進階講義》《行為經濟學講義》《行為經濟學要義》《情理與正義》《收益遞增》等20多種。教學研究廣泛涉及經濟學思想史、制度分析基礎、行為經濟學、新政治經濟學、演化社會科學等重要的前沿學科領域。

名人/編輯推薦

著名經濟學家、跨學科教育家汪丁丁教授北大EMBA課程講義
國際前沿思想與本土商業經驗的碰撞
基於生命與社會的演化,求解未來中國的合作倫理與群體創新

什麼是三重轉型期社會?
當代中國社會,處於“文化—政治—經濟”三重轉型期,理解任何中國現象,首先要將其置於三重轉型期的三維理解框架之內。這樣的國家,世界上幾乎沒有第二個。

社會演化至穩定的倫理生活需要具備哪些要素?
轉型期中國社會的經濟發展、政治演化、文化變遷,很大程度上是合作秩序的擴展問題。
承諾、寬容、正義,是人與人之間形成合作秩序的條件。
為何寬容最難?如何從局部開始,向善發展,實現“允執厥中”的智能?

人工智能時代,怎樣才能激發與保護群體的創造性?
群體創造性歸根結底取決於群體領導者的人格氣質。
優秀領導者的人格氣質有利於群體間競爭與人類合作秩序的不斷擴展。

自 序

我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EMBA開設的這門課程,兩個周末,
授課四次(16課時),旨在探討“轉型期中國社會”的倫理學原理。不
論是穩態期還是轉型期,社會演化都有路徑依賴性。基於常識,社會
演化的三個主要維度—經濟的、政治的、文化的,各自都有路徑依
賴性。雖然,複雜系統的演化總是由許多偶然因素驅動的。倫理學,
中國社會與西方社會,各有自己的悠久傳統。探討轉型期中國社會的
倫理學原理,必須兼顧中西倫理傳統及其轉型和交會,以及未來可能
的演化路徑。
沿著上述思路,由“世紀文景”於2021年10月出版的《情理與正
義:轉型期中國社會的倫理學原理》,是在16課時的限制下,我為北京
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EMBA 2019級學員講授的內容。而現在的這本書則
是我為2020級學員講授的內容。就內容而言,這兩本講義是“姊妹篇”,
構成一部完整的講義。就授課的方法而言,這兩本講義迥然有別。
網絡課程的授課效果敏感依賴於技術,從而也塑造了我的授課方
法。我常用兩種方法繪製課程的“心智地圖”:(1)首先在蘋果筆記本
計算機上使用“iThoughtsX”,這款軟件最適合呈現課程各講的主旨及相
互關聯。與其他思維導圖的製作軟件相比,這款軟件的優勢在於可方
便地貼入大量插圖,同時還可方便地寫許多文字。(2)將大致成形的
心智地圖輸出為PDF格式,在iPad Pro(必須是最高配置)上使用“Pen
& Paper”,輸入PDF格式的心智地圖,補充各講內容細節,我喜歡大量
使用插圖。這款軟件的最大優勢在於可沿對角線放大64倍,而其他軟
件通常只放大16倍(遠不足以顯示插圖細節)。與方法(1)相比,方
法(2)不適合寫許多文字。
我的倫理學講義“姊妹篇”,上篇所用的心智地圖使用上述方法繪
制,下篇所用的心智地圖使用新方法繪製:首先在蘋果筆記本計算機上
使用思維導圖製作軟件“Xmind”構想課程的脈絡,這款軟件最適合讀
書筆記,清晰呈現思維脈絡。它的劣勢在於空間利用率極低。同樣的
窗口面積,它只能容納不到10個主題,且不能有插圖,許多分支必須
被隱藏,這些分支僅在大範圍移動視圖時才可呈現。為提高空間效率,
我用這款軟件繪製課程的四講主脈及它們之間的聯繫,稱為“印刷版
心智地圖”;然後輸出PDF格式到計算機,改用“PDF Expert”,大量貼圖
並寫文字。這款軟件不能沿對角線放大64倍,但仍可清晰顯示最小號
的文字。借助這一方法,我在心智地圖裡貼了大約250幅插圖,並寫了
數千字,稱為“課堂用心智地圖”,PDF文檔尺寸約為230MB。通常,
我交給教務老師拿到復印店去製作的印刷版心智地圖,面積大約1平
方米。貼了250幅插圖的“課堂用心智地圖”,若由“PDF Expert”沿
對角線放大10倍,就相當於面積從1平方米擴展為100平方米。網課的
共享屏幕(13英寸)需要10至30秒的時間才可清晰顯示細節,而且,
這也是對我的蘋果筆記本計算機(MacBook Pro)散熱能力的考驗。檢索
舊文檔,我2018年在北京大學講授“行為經濟學”課程使用的心智地
圖,以方法(2)繪製,大約450幅插圖,PDF文檔尺寸為830MB。那
時,我在課堂的投影屏幕上清晰顯示細節常要等候30至45秒。我為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EMBA 2018級學員講授“轉型期中國社會的
倫理學原理”使用的心智地圖,以方法(1)繪製,大約350幅插圖,
iThoughtsX文檔尺寸大約750MB,在投影屏幕上移動地圖,需要20至
40秒才可清晰顯示細節。
選課同學人手一份“印刷版心智地圖”,外加我在課程討論群裡發
布的250幅插圖,由這些課件組成一部教材,輔以提前兩個多月開始
的微信群課程討論(參閱本書後附“第一講之前的課程討論群對話摘
要”)。我在課堂上使用的心智地圖,為便於在共享屏幕上講解,可將
每一講的核心插圖集中在同一屏幕,減少大範圍移動視圖時不可避免
的時間延遲。
瀏覽《情理與正義》的目錄不難看到,那裡講述的,是這一學科
的常規內容。第一講是“倫理”考源,中國的和西方的。第二講和第
三講介紹倫理學主要流派—西方的、中國的、印度的。第四講探討
“尼采之後的倫理學”,我向學員們推薦榮格的“自性化”學說—我
稱之為“每一個人的英雄之旅”。
姊妹篇,下篇與上篇的內容幾乎完全不重疊,因為演化與創新不
是這一學科的常規內容。在2011至2021年出版的英文著作中,以“演
化倫理學”為主題的不過5種,我從中選了3種,算是參考書。關鍵
是,西方學者闡述的演化倫理學始終難以擺脫哲學的規範視角,而我
更願意在科學的實證視角下闡述演化倫理學。故而,瀏覽了西方文獻
之後,我決定編寫一部新的演化倫理學。當然,我的演化倫理學是跨
學科的。首先是地球的演化史與生命的演化史(4課時),其次是社會
的演化與倫理的演化,尤其側重於生命系統各層級各子系統的“內平
衡態”(4課時)。在社會文化層級上,內平衡態的一系列漂移,可視為
轉型期。中國社會的轉型期,在兩千年世界經濟史的視角下,是19世
紀中期以來的世界經濟轉型期的一部分—在這一轉型期的目前階段,
對人類生活影響最大的是人工智能技術。未來的20年,任何不從事創
新的人類成員,以極高的概率,將被機器智能取代。這也意味著,創
新能力將成為每一個人的核心價值。有鑒於此,未來倫理學應是關於
如何激發每一個人潛在創新能力的倫理學。然而谷歌檢索“創新倫理
學”,幾無例外,都是關於創新活動應符合倫理規範的條目。於是,我
有充分理由占用最後的4課時,講解我自己的“創新倫理學”,當然,
以我一如既往的博采眾長的講課風格。創新有個體與群體之別,企業
創新兼顧二者,與領導者的人格特質密切相關。
在“導論”(4課時)部分,我概述將要展開的課程主題,並講解
學期論文的要求。我要求每一位選課學員根據自己的企業經驗寫一篇
關於合作倫理的作業(占總分的60%),我手繪示意圖並詳細講解了
“合作倫理”三要素—承諾、寬容、正義。在轉型期社會,三者難以
兼得,退而求其次,在局部社會網絡尋求合作秩序。選課學員在課程
微信群(2021年9月11日建立)的討論(占總分的40%),兩個多月的
時間(網課開始日期是2021年11月20日),表達相當充分。我整理的
書末所附“第一講之前的課程討論群對話摘要”,為這本講義提供了不
可或缺的鋪敘。
最後,我感謝文景出版公司的兩位老友—總編姚映然和編輯李
頔,我與她們的合作,一如既往地體現著轉型期中國社會“合作倫理”
的三要素。
2021年12月18日,帕克蘭寓所

目次

自 序 
第一講 導 論
一、課程概述與參考文獻
二、轉型期中國社會的合作倫理三要素
三、轉型期中國社會倫理學的“問題意識”
四、中西倫理學的基本思路
附錄 1 _x005f從 E20“轉型期中國社會的倫理學原理”學員 35份作業當中得分較高的10份作業探討企業內部的合作倫理問題
附錄 2 生命,技術,行為
附錄 3 逝者:馬洪
附錄 4 什麼是“精英意識”
第二講 演化倫理學:地球與生命
一、生命的演化
二、合作的先天與後天因素共生演化
三、表觀遺傳學與基因遺傳學
四、靈長類動物的生態龕位
五、饒敦博的“社會腦”研究
附錄1 演化—“中心法則”學派與“共生演化”學派
附錄 2 性、性關係與社會發展
附錄 3 廣義的技術與創新
附錄 4 從生命系統論到系統生物學
第三講 演化倫理學(續篇):人類行為與合作
一、行為與秩序的共生演化
二、達馬西奧:演化理性與內平衡態
三、三層次生命系統
四、文化層次的選擇
五、競爭與創新的智能
附錄1 轉型期中國社會與世界秩序(第一部分)
附錄 2 汪丁丁與布坎南1998年對話摘要
附錄 3 生命系統—紀念米勒夫婦辭世十九周年
附錄 4 從系統生物學到意識發生學(中篇)
第四講 再談轉型期中國社會的倫理學
一、領導力與人格學
二、嫉妒之為一種演化場景
三、智力—創造性—智能
四、群體創造性
附錄1 思想史方法—歷史情境與重要性感受
附錄 2 觀念糾纏
附錄 3 互聯與深思
附錄 4 暗黑心理學
附:第一講之前的課程討論群對話摘要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773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