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53)
電子書 (33)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80)
無法訂購商品 (6)
庫存狀況

有庫存 (39)
無庫存 (47)
商品定價

$200~$399 (38)
$400~$599 (44)
$600~$799 (3)
$800以上 (1)
出版日期

2024年 (6)
2022~2023 (18)
2020~2021 (27)
2018~2019 (23)
2016~2017 (10)
2016年以前 (2)
裝訂方式

平裝 (53)
作者

鄧湘漪 (4)
陳舜臣 (4)
凱倫•希區考克 (3)
李玟萱 (3)
沈恩民 (3)
三戸祐子 (2)
任依島 (2)
平野久美子 (2)
張立祥 (2)
松本創 (2)
林奎章 (2)
林奕含 (2)
楊鎮宇 (2)
洪承喜 (2)
涂曉蝶 (2)
熊一蘋 (2)
笹沼俊暁 (2)
謝嘉心 (2)
魏明毅 (2)
黃欣儀 (2)
出版社/品牌

游擊文化 (53)
游擊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33)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86筆商品,1/5頁
流亡日日:一段成為西藏人的旅程
滿額折
作者:鄧湘漪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2015/11/05 裝訂:平裝
本書簡介流亡半世紀,落地不生根,一心渴求歸返在山那頭的家鄉這是藏人的生命故事,也映照出我們每個人的存在 「喜馬拉雅山的那一邊,西藏就像一座大監獄。我唯一能為他們做的是,不讓世人遺忘他們。」——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唯有我們真正的懷念、銘記和堅持,才有可能讓火焰中的犧牲者,在每一天回到我們中間。」——唯色 「流亡是一系列沒有名字、沒有脈絡的肖像照。這些照片基本上都是沒有解釋文字、無名無姓和啞口不語的。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庫存:1
親愛的人生:關於醫療、老年及照護的思辨
滿額折
作者:凱倫‧希區考克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2021/02/05 裝訂:平裝
老年人、脆弱的人,就是我們的社會。他們曾經努力過、愛過、活過,且能繼續做到。他們是我們的父母和祖父母,是我們的照顧者和鄰居。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是我們每一個人。這是一本試著對人生最「大」的難題發問的「小」書,探問著有關老年、疾病、死亡及活著的課題。曾獲得文學獎的內科醫師凱倫o希區考克,以細膩而真摯的筆觸展開脆弱性的敘事書寫。她穿越記憶的隧道,回望年輕的自己在面對親人生命老化及消逝時的深沉無能為力。就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庫存:1
流轉的亞洲細語:當代日本列島作家如何書寫台灣、中國大陸
滿額折
作者:笹沼俊暁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2020/09/02 裝訂:平裝
在個體、空間、語言、視角、思維的流轉下,書寫與聆聽被「大故事」強勢論述遮蔽及邊緣化的亞洲「細語」「在書寫中文時,我總是一邊想像著這座島嶼上讀者的臉孔,一邊下筆……希望自己能與從前一起從事研究的海外留學生一樣,體驗與外文搏鬥的過程,我也想要了解他們的眼睛究竟看到了什麼樣的風景。……假使未來我能走到這條路的盡頭,那麼我在彼地所能看到的風景……可能會是另一種『世界文學』。但是,那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世界
定價:480 元, 優惠價:9 432
庫存:1
牡丹社事件靈魂的去向:臺灣與日本雙方為和解做出的努力
滿額折
作者:平野久美子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2021/05/05 裝訂:平裝
逝者的靈魂可曾找到回鄉的歸途?還是仍漂泊在陌生的異地?屏東縣車城鄉統埔村有一座「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為什麼會有五十四名琉球人埋骨此處?這得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一起海難……。一八七一年琉球的宮古島貢納船,在完成繳納織布與穀物等的年貢、準備歸返家鄉的途中遭遇海上風暴--據說是名為「臺灣和尚」的秋季颱風,時隔約莫一周的漂流,來到了長滿林投與龍舌蘭、陌生的南方土地。這片衝擊著大浪的海灣,是瑯嶠九棚灣
定價:480 元, 優惠價:9 432
庫存:2
邊緣的自由人:一個歷史學者的抉擇
滿額折
作者:李永熾-口述; 李衣雲-撰寫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2019/05/01 裝訂:平裝
★旭日中綬章得主李永熾自傳★入圍2020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獎草根裡成長出來的人有著草根的韌性也有著硬挺的背脊 獻給為台灣奮鬥的每一個人 出生於八仙山的李永熾,從小過著彷彿與世隔絕的生活 沒有感受到二戰的總動員,也不知道二二八與白色恐怖 插秧、除草、游泳、抓蝦、捕蟬,就是他童年的全部 那時他從沒想過,有一天他會成為台大歷史系教授 更沒想過,他會參與社會運動與台灣獨立運動 成長於客家小村庄的他,隨著求學,一步步邁向更大的城市 東勢初中、台中一中、台灣大學、東京大學 留日期間,他親眼目睹大規模的學生運動,深受感動 復為日本蓬勃的學術朝氣所震撼,開始研讀韋伯、丸山真男、大塚久雄的著作 回國後,他積極透過翻譯與出版,將世界思潮引入台灣 1980年代,隨著台灣民主化運動的展開 他站到第一線,投身社會、政治與文化運動 參與《當代》雜誌的創辦、投入客家公共事務協會、台大教授自治運動、《中國論壇》編委、澄社、台灣教授協會、主編《首都早報》文化版、加入建國黨 一路上,他遭逢了各種抉擇 有著被邊緣化的悲哀,也有著自我邊緣化的自由 本書由傳主長女、政大台史所副教授李衣雲撰筆,涵蓋家庭生活史、學思歷程、學界故事、翻譯與文化工作、政治與社會運動等內容,是一部透過個人史,反映台灣從威權到民主的傳記,也是一本融合社會與庶民生活史的書。 【家庭生活史】 本書從傳主父母的身世寫起,那是1910年代的台灣,身為草藥醫的阿嬤,為丈夫納了偏房,生下了兒子,也就是傳主的父親;傳主的母親則是金電車推車員的女兒,幼時被送走當養女,後來不堪養兄荼毒,逃回了原生家庭。傳主的父母親,成年後,透過相親,結為連理。他們在中日戰爭如火如荼之際,搬到八仙山工作,生下了長子李永熾。這個篇章記載了早年送養孩子的情景、1930年代的婚嫁習俗,以及戰爭時期,八仙山加保台宿舍的生活。 接下來循著傳主李永熾成長的軌跡,敘說一個農家的孩子,如何在貧困的環境下,一邊幫忙做農事、劈柴砍柴,一邊想辦法念書。到了研究所時,又如何努力打工,分擔家計,資助弟妹念書。其中有著一個鄉下小孩到台大念書時,因省籍、階級、城鄉差別而遭排擠的感受,也有著跨越這些隔閡而相互扶持的真摯友誼。更有著他在現今「臺一冰店」,與一生的伴侶方瑜,認識、交往、相知相惜到結婚的故事。 最溫馨的片段,莫過於兩人成立家庭後,伴隨著兩個女兒
定價:580 元, 優惠價:9 522
庫存:2
我們的搖滾樂
滿額折
作者:熊一蘋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2020/02/05 裝訂:平裝
以歷史之眼、文學之心,重返大時代下年輕世代的生命世界再現他們一心追求自由、以音樂為抵抗的跌撞顛簸故事「讀著六十年前的青少年如何爭取玩團和聽歌的機會時,我在心裡浮現了非常強烈的感觸。我以為在臺灣聽搖滾樂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其實不是這樣的。此時此刻的我依然在這塊土地上聽著搖滾樂,這件事本身就是奇蹟。」這是一本講述一九五○到一九八○年間,搖滾樂在臺灣如何發展的故事書。在那個橫跨三十年的不自由年代裡,故事的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庫存:2
翻轉首爾:叛民城市議題漫遊
滿額折
作者:郭奎煥; 南霄兒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2022/02/09 裝訂:平裝
韓國作者專為臺灣人所寫的首爾故事捨棄觀光的視角,卸下首爾的妝容,探索城市的真實紋理依循拾荒者的足跡,拾起首爾地景中的叛民碎片,踏上一場議題漫遊之旅本書挑選了臺灣人最常造訪的19處首爾景點,捨棄觀光的視角、動線與慾望,聚焦於首爾各地微小的「反叛」,嘗試呈現觀光地景背後的故事。一如人類的皺紋反映了自身的經歷與逆境、快樂與悲傷、回憶與煩惱、欣喜與痛苦,都市的紋理亦復如是。本書以文字記錄「首爾的紋理」,提供另一種探索首爾的可能性。 第一部〈他者∕我們-1〉著眼於首爾與外部、韓國與世界的關係。自19世紀以來,朝鮮半島與外部勢力發生了各種衝突與交流,作為首都的首爾親身經歷了這波浪潮。從漢城到京城,從京城到首爾,改名換姓的歷史總會在關鍵之處瞥見「外國」的身影。在第一部中,我們藉由韓國華僑的故事(明洞)、與日本的歷史鬥爭(宮殿∕景福宮)、與美國的微妙關係(龍山美軍基地),揭開首爾的多元面貌。第二部〈江南,慾望之境〉描寫了在首爾堆疊的韓國慾望。1963年以前,江南仍是個滿布稻田、牛車穿行的農村地區,如今此地卻已成為韓國的慾望象徵,第二部描寫了這些慾望。江南的開發與仕紳化(新沙洞林蔭大道);外貌至上主義與整形熱潮中的性別議題(江南站10號出口);文化工作者的貧富差距與極端競爭(?潭洞K-Star Road);對一流大學的偏執與教育資源的落差(大峙洞補習街)。第三部〈首爾的日常與片斷〉著眼於慾望所造就的陰影。韓國經濟起飛時期的慾望打造了今日的江南,然而這些慾望的黑影卻也壟罩著首爾。在第三部中,我們遊走於夜幕低垂的首爾地景。不受慾望資本所青睞的地方(水色);套房公寓屋主為了自身利益,阻撓大學校方興建宿舍的奇聞(新村合宿街);在窄小房間中努力撐出日常餘裕的考試村(鷺梁津考試村);與大型超市抗衡以求得立錐之地的傳統市場(南大門市場);備受抨擊、疏遠與排除,老人與男同志的據點(塔谷公園與鍾路三街);自殺的意義與現場(麻浦大橋)。第四部〈保存與剝製,開發與再生〉描繪了慾望的風暴過後,頓失依循的首爾。當經濟起飛的榮景不再,都市的戰略便從大規模的土地開發,轉向土地的高階開發。過程中,各方立場南轅北轍,在保存與剝製之間游移,而首爾正處於這場爭奪的核心。我們將在第四部一一探究這些地方。傳統商業化與常民生活的衝突(北村韓屋村);在主事者強烈的意志與推進之下,大肆進行的都市整頓(清溪川);工人的街角與故事(昌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 450
庫存:2
魚與黑道:追蹤暴力團的大金脈「盜漁經濟」
滿額折
作者:鈴木智彥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2021/07/15 裝訂:平裝
歡迎光臨二十一世紀日本殘存的最後祕境歷時五年追蹤調查,揭開日本漁業的另一面「寫作者工作的醍醐味,在於深入人間世以外的魔境,將眼前開展的未知風景擷取回來。那樣的場所就在生活的極近之處,以幾乎原始的狀態保留著,而我們每天食用從那裡送來的海中美食,過著日子。暴力團沒有媒體所說的那麼黑暗,但你也不會想到:為暴力團與你我之間的差異搭起橋樑的,是海鮮。」先前隻身潛入福島第一核電廠,完成黑道與核電廠共生關係調查
定價:420 元, 優惠價:9 378
庫存:2
山教我的事
滿額折
作者:沈恩民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2020/09/29 裝訂:平裝
★榮獲第45屆金鼎獎圖書類_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第43次中小學生讀物_人文社科類推介 走過島嶼的山,聽見內心真實的呼喚一個插畫家留學台灣的故事「唯有更深入的認識,才能理解,並且打從心裡喜歡。由衷的認同與喜歡,就是力量」出生於彰化八卦山邊的插畫家沈恩民從小就熱愛畫畫,夢想有一天能出國留學長大後,他順利進入夢想中的設計公司、成為知名圖庫的暢銷插畫家但就在事業爬上頂峰之際,他卻失去了提筆作畫的勇氣......為了逃避,也為了摸索,他頻繁地走進山裡他參加嘉明湖手作步道假期,學習用雙手作步道他跟著熱血教官們,與活潑的國中生一起到高山進行冒險體驗教育他與調查團隊走入荒煙漫草中踏查古道,聆聽在地耆老與文史工作者的生命故事他跟隨台電工作人員,走進百年時光之道,發掘一段被淡忘的歷史他報名淨山活動,以垃圾之名上山,把不該留在山上的東西帶走他拜訪守護山林的巡山員,聽他們敘說工作的挑戰與艱辛一次又一次的山行,他放慢了步調,多聽了一些故事,也多了一些思考的時間......曾經,他以為自己缺乏的是出國留學的洗禮,但跟著不同的人走訪島嶼的山林,彷彿經歷了一場台灣留學之旅,不僅讓他重拾畫畫的樂趣,也重新找回了自己。本書是作者2014年以來的山行紀錄,他以融合地理、歷史、生態、人文的方式,描繪台灣的山林,更以溫暖的筆調,記錄為台灣山林付出的那群人與那些事。★本書特色◎充滿探索趣味的山岳地圖:融合地理、生態、歷史、人文元素,適合慢慢欣賞,也可以當跨領域教材,包括雪山、大霸尖山、南湖大山、嘉明湖、能高越嶺西段、棲蘭、太平山、阿里山、布農祖居之地等。◎呈現山中樸實卻令人著迷的簡單生活:白天專心走路,傍晚紥營、炊食,夜晚伴著星月早早入睡,清晨伴著鳥鳴起床。一日復一日靜謐的山行生活。◎記錄山中人情味:生態工作者對自然保育的熱情、熱血教官對邊緣少年的關心、山友圍坐營火分享人生故事、在山屋裡拉筋聊天說笑、交換裝備使用心得。★一致推薦林華慶 林務局局長王迦嵐 健行筆記總監伍元和 山屋管理員吳雲天 台北市出去玩戶外生活分享協會秘書長洪廣冀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助理教授徐銘謙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連俞涵 演員、作家陳秀蘭
定價:580 元, 優惠價:9 522
庫存:2
台語片的魔力:從故事、明星、導演到類型與行銷的電影關鍵詞
滿額折
作者:林奎章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2020/11/25 裝訂:平裝
★2022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獎入圍★2021年Openbook好書獎年度生活書入圍★第43次中小學生讀物人文社科類推介台語片超有梗!由文字大數據而來的110個電影關鍵詞 從台語片的作品與電影人的故事看見台灣人的摸索與嘗試、成功與失敗以及台灣人的成長 ◎什麼都拍,什麼都不奇怪 愛情偵探片、西部牛仔片、武俠片、諜報片、科幻片、戰爭片、懸疑驚悚片、世界文學名著改編、民間傳奇、海女片……台語片都拍過 ◎拍出正傳、前傳、後傳、別傳的台語史詩鉅片是? 「薛丁山家族故事」,橫跨三代,阿公、爸爸、孫子各有自己的主場片 ◎台語片常有的劇情公式是? 低端女性與高端男性苦命相愛、懷有私生子、被男方家長阻礙;女子因貧窮被迫嫁給不愛的男人;父母與子女相見卻不相識;出家為尼終了一生 ◎在台語片時代,廣告文案寫什麼才能吸引觀眾? 哀豔絕倫、青年男女必看、為人父母必看、社會教化歌唱打鬥愛情大名片、新藝綜合體 曾經,台灣有個好萊塢。 1955至1981年間,台灣生產出1000多部台語片。 那時,演員供不應求,不管大小演員,每個人常要同時軋好幾部電影;那時,台語片明星到戲院隨片登台,往往造成轟動;那時,什麼都拍,什麼都不奇怪,西部片、武俠片、諜報片、科幻片、文藝片、神怪片、懸疑恐怖片……台語片是一個跟隨國際潮流的產業。 在那個黃金年代,無數幕前幕後影人投入台語片的產製,為我們留下珍貴的文化遺產。 然而,過去由於政治因素,這段電影史一直位居邊緣,加以電影拷貝的大量遺失,更讓這段歷史的顯影困難重重,研究大不易。 本書是一次勇敢與創新的嘗試。 作者採用大數據概念,廣泛收集台語片的舊報紙廣告、本事、時評、文物及當代評論等海量文字資料,以詞頻分析的方法,揀選高度聲量的110個關鍵詞加以介紹。包含了演員、導演、製片人、編劇、攝影師、影評;重要作品的類型、故事、角色、改編、時常出現的戲劇元素及設定;廣告用語、行銷手法;當代台語片研究的重要觀點。 本書是一部廣角多元、兼容並蓄的台語片小百科,作者以貫古穿今的方式,把六十年前的台語片元素與當前的流行文化元素相互對話,附加深厚的電影知識,娓娓道出許多電影作品與從業人員背後的故事,呈現出台語片兩段動人的歷史
定價:600 元, 優惠價:9 540
庫存:2
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
滿額折
作者:魏明毅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2016/10/01 裝訂:平裝
以人類學之眼、受苦共感之心,走進底層工人的生命世界,記錄一段被遺忘的社會史。「不讓妳傷心的人類學,就不值得從事。」——《傷心人類學》「我也完全不知道在『那裡』該『如何讓自己像個人類學家』。」——《泰利的街角》這是一本關於跨國供應鏈肆虐、新自由主義浪潮席捲、港口男人勞動風雲、茶店女性作伴文化、生命陷落及底層困境的「傷心民族誌」。書中的主角包括被國家拋棄的碼頭裝卸工人、入不敷出的貨櫃車司機、慘澹營生的
定價:300 元, 優惠價:9 270
庫存:2
道德浪女:多重關係、開放關係與其他冒險的實用指南
滿額折
作者:珍妮.W.哈帝; 朵思.伊斯頓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2019/01/05 裝訂:平裝
自由性愛的經典之作《道德浪女》新版問世渣有渣道、婊亦有道,讓我們一同誠實且道德地放浪!開放關係就是劈腿偷吃?多重伴侶就是淫亂多P?我們是否有可能同時愛上好幾個人,或對伴侶以外的人產生慾望?難道只要戀愛了,就會自動喪失對其他人的興趣?如果我對別人有感覺,就表示我不是真的愛我的戀人?我的情人「出軌」了,表示我們的關係一定出了什麼問題?沒有「另一半」,我的人生就不完整,一輩子得不到幸福?我們從小被教導,
定價:480 元, 優惠價:9 432
庫存:2
隱修祈禱的氛圍
滿額折
作者:多瑪斯‧牟敦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2023/10/01 裝訂:平裝
隱修的祈禱,就是一種處於寧靜、純樸的祈禱隱修祈禱開花綻放之處的氛圍,就是沙漠的氛圍傳奇的天主教隱修士多瑪斯.牟敦(Thomas Merton),在1948年出版了自傳《七重山》,該書一時洛陽紙貴、被讚譽為二十世紀的《懺悔錄》。這突如其來的暢銷成就,並未動搖牟敦的心志,他繼續在革責瑪尼修院中,潛心耕耘祈禱、默觀與寫作。1968年,牟敦踏上滿心期待的亞洲之旅,卻因發生意外事故而辭世,身後留下預備出版的《隱修祈禱的氛圍》書稿。在某種程度上,這部遺著透顯出他在悠悠隱修歲月裡的體悟、思索及轉變。牟敦並非不問世事、獨善其身的隱修士,而是深知修士們同樣面對著世間男女無法迴避的深層存在問題,並且認為修院的圍牆不該阻隔他們對世界的責任。牟敦在人生最後階段轉向更徹底的隱居生活之前,曾擔任見習修士導師長達十年的時間,深度培育與近身觀察的經驗,也許令他選擇了自己回應時代需要的獨特方式。正如他的摯友、貴格會神學家史體爾(Douglas V. Steere)在本書前言寫道:「牟敦熱切地覺察到我們時代的內在危機,以及這時代極度需要的默觀面向。可是,他似乎選擇透過這種方式來對這時代說話:即談論一小群無足輕重之人的狀況,他們自願向『生命的根源』交付了自己的生命。因為若藉由他身為一種靈性按摩師的勞動,他可以令他們鬆弛下來,並幫助他的一些隱修兄弟姊妹擺脫阻礙他們的強大纏繞,那麼他或能派遣一隊人,這些人可以撫觸這世界的心靈,達至療癒。」牟敦在《隱修祈禱的氛圍》中精煉爬梳基督宗教的隱修傳統,精闢反思歷代關鍵隱修者的心得,逐步呈顯出默想、默觀、祈禱的豐富面貌與內涵,而這一切最終都扣連著隱修與世界的關係。牟敦對於1960年代世間的動盪不安有著深切的共感,但他始終堅守在修院的崗位,向外發出真摯而具洞見的聲音。本書中文版的問世距離原著發表已超過半世紀,但牟敦的深邃文字依然向此時此地的我們傳遞著不容忽視的信息:「隱修士不單尋索他自己的內心:他投身那看來已『離開』卻仍屬其中一部分的世界,深入那世界的內心。實況是,隱修士離棄世界,只為更專注地聆聽來自它內在深處最深層和最受忽略的聲音。」「祈禱並不會蒙蔽我們,使我們看不見世界,而是轉化我們看世界的眼光,並且令我們在上主的光中看見世界、所有人及整個人類的歷史。」共融推薦夏志誠輔理主教(天主教香港教區)文之光神父(普世基督徒默禱團體總負責人)伍維烈修士(天主教方濟會小兄弟、本書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庫存:3
茶室女人心:萬華紅燈區的故事
滿額折
作者:李玟萱-著; 珍珠家園-策畫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2023/05/31 裝訂:平裝
一群外國女人來到萬華要從黑道、藥頭、地下錢莊手裡找回遺棄在茶室角落裡的的珍珠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得主繼暢銷書《無家者》,傾心力作12位萬華基層女人的故事「她們外表雖然粗糙、充滿傷痕,內裡卻是美麗而珍貴」本書記錄了曾在茶室工作或從事性交易女性的故事她們大多於民國四、五十年代,出生在「艱苦人」家庭她們踏入特種行業的原因各異有人從小被送養、遭家暴,自小就得想辦法謀生有人被父母當搖錢樹,少女時代就被賣到妓女戶有人懷抱歌星夢,圓夢途中卻遭性侵有人原本生活平凡安穩,卻遇上好賭的另一半婚後,她們為家庭付出卻有一個不能說的祕密有些孩子接納她們的工作有些孩子得知之後,再也不聯絡她們承受有色的眼光,覺得是一生難以洗刷的恥辱原本為了生活才進入這一行的她們常常被周遭環境拉下去染上毒癮、賭癮、疾病、欠高利貸、加入人蛇集團……來到萬華,是她們人生的最後一站在漫長的歲月裡,沒有人看得起她們年老時,卻有一群熱血的人想要讓她們重新找回自己的價值。本書另收錄三位珍珠家園工作人員的故事她們來自荷蘭、新加坡與台灣她們遠離家鄉來到萬華陪伴婦女人生最後一站她們並不「偉大、有愛心」她們也會無奈、生氣與沮喪但她們懂得互補不足、成為彼此最好的夥伴一起面對工作上的挑戰和內心的衝擊【一致推薦】王增勇(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王德頻(台北基督教女青年會會長)任依島(《屋簷下的交會》作者)朱剛勇(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吳宗昇(輔仁大學社會系副教授、卡債受害人自救會顧問)李盈姿(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秘書長)李桐豪(作家)杜瑛秋(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林立青(作家)林鴻信(基督教研究智庫協會理事長)徐敏雄(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理事長)連奕琦(《華燈初上》導演)黃克先(台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蔡國山(台灣工業福音團契總幹事)盧俊義(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戴繼宗(中華福音神學研究學院院長)藍士博(Podcast布克新聞主持人、思享森林總監)蘇絢慧(諮商心理師)繁榮社會有兩種光芒,一種頌揚努力與成功,展示無塵明亮的進步;另一種則隱沒在挫折與苦難中,積滿沙塵,卻仍強韌常駐。這是由沙子堆砌成的書,採集自一群長久被汙名的茶室女性,以及她們的陪伴者。閱讀時請記得呼吸,祝福讀者最終穿越沙子的磨難與珍珠的光澤,與真實、與家園的姊妹們同在。―朱剛勇(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作者的文字將帶你拉近茶室內,在那些被社會忽視、漠視和歧視的女性中,挖掘出真實的台灣女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庫存:3
失去青春的孩子:美髮建教生的圓夢與碎夢
滿額折
作者:涂曉蝶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2021/09/01 裝訂:平裝
「這就是建教人生,你要忍很多事情,要先體驗社會。人家在念高中、在玩的時候,你就在職場上面乖乖工作,賺你的錢。」台灣美髮建教合作第一手報導揭開建教生為了夢想與生存,所付出的代價★台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獎得獎作品★★附有32頁美髮助理工作小攝影集★在台灣,不愛念書、不會念書的孩子生在有錢人家,就是送出國念書生在中下階層,就是去建教合作建教合作號稱可以讓人技術、文憑、證照一次擁有不必擔心繳不出學費,還有錢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庫存:3
沒有名字的人:平埔原住民族青年生命故事紀實
滿額折
作者:方惠閔; 朱恩成; 余奕德; 陳以箴; 潘宗儒-文字; 張家瑋-攝影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2019/12/04 裝訂:平裝
★第42次中小學生讀物人文社科類推介★2020年Openbook好書獎年度生活書入圍★國家文官學院110年度公務人員推薦延伸閱讀書目故事從島嶼之南的屏東縣滿州鄉開始――一個原漢混雜、族群界線曖昧難辨的平地原住民鄉。五位平埔原住民青年從此踏上一段尋找被奪去的名字的旅程……。這是一群被時代噤聲的族群,連名字都是統治政權所賜予的。從清領時期的「熟番」、日治時期的「熟蕃」、「平埔族」,到了國民政府時期,連名字最終都失去了,僅在歷史資料中留下簡短的「漢化殆盡」,一筆帶過族群數百年的興衰命運。似乎族群的賡續與亡佚,可以任由國家機器來裁奪,無須來龍去脈的交代,一切宛如不證自明。然而,過去並不會憑空消失,平埔族群曾在島嶼的山林、平原馳騁,有著屬於他們的愛恨惡慾;現在依舊真實存在,即便不曾大聲說出自己已被污名的名字,但在島嶼的四方一隅,仍試圖唱著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傳頌著自己的名,即便是這麼的靜默無聲。「沒有名字的人」書寫團隊透過自身的書寫與採訪,希望拼湊出台灣當代平埔族群的真實樣貌。被採訪的對象包括二十位平埔族群的青年,他們的身分跳脫非「原」即「漢」,非「生」即「熟」的二元框架,以混血的姿態――包括族群的、語言的、信仰的、認同的,混雜存在。在面對如此雜揉的身分處境,這群青年或是感到困擾、徬徨,或是特別有想法而不斷思考,進而積極追尋或選擇逃避這樣的身分。可是當他們想大聲說出自己的名,現行的族群政策卻又再次給他們迎頭一擊。根據現行的《原住民身分法》,原住民身分的取得是國民政府依據日治時期戶口調查簿的註記做的認定,而不是以血統、認同、文化等標的來檢驗山地/平地原住民的身分。然而,現在卻以文化存續的程度,限縮了平埔族群回復身分的權利空間……。族群的邊界與框架是權力者認定的,彷彿當我說是「某某族」時,就必須講甚麼語言、穿著什麼衣服、吃甚麼食物、唱甚麼歌、拜甚麼神,否則就無法承認我的存在。但現實的族群樣貌卻是複雜的、移動的、混血的,唯有正視平埔族群部落鑲嵌於資本主義社會的事實,肯認族人真實的生活處境與經驗,進而重新審視族群的定義,才能讓被奪去名字的人,可以重新找回自己的名字,而不再是沒有名字的人。【專文推薦】「沒有名字的人」的生命故事的內容,也許可以簡化為:如果你是一個意識自己擁有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的青年,你會遭遇什麼?……這些故事是「從前從前」,卻也是「從今以後」的事。必須知道自己的祖先、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3
剝洋蔥教養法:落實不打罵育兒的三個心法
滿額折
作者:楊鎮宇-著; 楊姍霓-繪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2023/07/19 裝訂:平裝
撥雲見月抽絲剝繭,那差事指日可待日積月累滴水穿石,勤練習必有所成當你翻開《剝洋蔥教養法》,便打開了一種可能性――不打罵小孩的可能性。本書分享的是,不打罵小孩是有可能的,要加以落實也是有方法的。在育兒的日常中,之所以會打罵,往往是因為前面有事發生,那事才是焦點,若能培養「剝洋蔥」的習慣,將有助釐清和處理問題的癥結點。想真正落實不打罵育兒,並不是靠捏大腿、翻白眼或說氣話,而是憑藉「納猜試」(那差事):接納、猜想及嘗試。接納、猜想及嘗試,是作者楊鎮宇從自己帶兩個孩子的育兒經驗,以及多年來參與親子共學團,和許多家長小孩相處的過程中,慢慢提煉出來的三個心法。本書的思路架構便由「接納篇」、「猜想篇」及「嘗試篇」組成,這三大篇將分成九章循序漸進來談,用以回答「如何做到不打罵育兒」這個問題。在這九章中,將介紹實用的概念,也分享豐富的技巧和生動的案例。【接納篇:當鏡子,不當警察】親子互動的時光,無法快轉,也急不得,小孩的成長需要時間,大把大把的時間。大人當鏡子,鏡映小孩的狀態,接納小孩的狀態即可。不行、站好、不要動、快一點,好比警察下命令。這類語言若成為大宗,充斥在小孩的生活中,久而久之他會跑給你追,就算身體跑得沒你快,但他的心靈肯定遠颺。更何況有朝一日,他會長大,身體會跑得更快……。【猜想篇:當偵探,不當法官】古人說得好,清官難斷家務事,但在親子互動中,有事發生,層出不窮的家務事,如何是好?對、不對、好、不好,好比法官判案,小等一下,法槌且慢敲下。若沒有先猜想事情之原委、心情之轉折,若沒有偵探抽絲剝繭找線索,如何破案?【嘗試篇:當陪練員,不當唐三藏】小孩成長,磕碰難免,這時身旁若來了個唐三藏,朗朗念經,成長路上一路碎念沒有停嘴,小孩摀住耳朵或關上心扉,也是可以想見的了。小孩若事事不敢嘗試,錯是少了,但對也不會增加,不如鼓勵且陪伴小孩做嘗試,這就是陪練員的任務了。當大人練習接納、猜想及嘗試時,無形中也在經營一種氛圍,就是我們相信誠實、創意和勇氣很重要,並且練習身體力行,這是可以影響小孩的地方。相反地,如果以打罵為主,小孩養成的慣性是害怕、壓抑和爆炸,他們信奉的價值觀會是比誰拳頭大,習慣訴諸武力,而不是論之以理、動之以情。談情感需接納,論道理靠思辨,臺灣社會以前沒有這習慣,所以許多大人才會認為,帶小孩怎麼可能不打罵,無法相信這個可能性,因而不習慣去嘗試。教養就像剝洋蔥,剝到最後,不會是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3
離人散事
滿額折
作者:鄧湘漪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2022/03/30 裝訂:平裝
越境凝視、邊界書寫再現離人的飄蕩身影和中介境遇這是一部流離之書,承載著銘刻在作者身上的記憶故事。鄧湘漪的觀看、思索及寫作,來自於她流轉的多重角色及身分認同,諸如國際非政府組織成員、跨文化田野工作者、在島內離散的花蓮人。由奇異人際頻率聚攏而來的各色離人散事,穿越了二十多載悠悠歲月,交織成三個界限相融的篇章――置身於異、錯身於同、側身於藏。以國界之外的生活所見所思為始,續而刻劃棲身邊緣的國界之內的生命,最終叩問跨越國界的生存如何可能。鄧湘漪往返邊境、移動不輟,就像是隻身搭乘一班班非預期的公車,與各路奔波飄零的離人相逢交會。隨著她廣袤深邃的視野,走進似遠又近的離散世界,閱讀她筆下一則又一則的人間片斷,讓我們不期然地想到了自己。共感推薦當幽默被懸置的時候――《離人散事》的開頭,是已經在學院裡任職的鄧湘漪,面對稚嫩天真學生的行動提問,鄧老師露出了心底話「因為會累」。這種「心累」的精神,大致上貫穿了全書,也同時描繪出一個善思索的助人工作者的生命基調――讓世界的不公義與離散穿透身體與心腦,做出大局下有限的反應和對策。世事如此,快樂是被容許的嗎?她沒有回答讀者,反而選擇站在一個思索紀錄的位置,寫行腳與工作之熱眼旁觀。觀看與陪伴流亡角色的同時,品嚐身為田野地中他者身分的孤寂與自由,和一碗永不讓自己失望的大蒜醬油麵條。――毛奇╱《深夜女子的公寓料理》作者、飲食文化工作者讀湘漪的文字會讓人深切感觸「離」的處境,不管是柬埔寨無家者的「離」、在東南亞從事發展計畫與社服工作者的「離」、在印度、台灣藏人的「離」或是外籍配偶的「離」。每個「離人」背後都有一段不管自願或非自願,從熟悉的生活中割離,到未知與陌生的環境再次開展新人生的故事。湘漪的文字生動地捕捉了這些離人驚險萬分的遷移敘事,像器官移植的異地嵌合過程。一方面帶我們看進了充滿弔詭、矛盾、失語、格格不入卻又成為常態的離人日常,另方面又照出我們自以為的習以為常。湘漪的筆一直追著身為人所經歷的共同,把自己回歸到最初,在生活無可避免的失態與荒謬中同情自己也同理別人,一字一句充滿溫潤卻又詼諧有趣。――方怡潔╱清華大學人類學所副教授破碎、離散真實地體現在《離人散事》的故事與書寫方式中。閱讀時隨之起伏,也隨之抽離,這些都是正常的,我們本就不該抱有能活在縝密系統的期待。既然斷續才是世界真實的樣貌,我們不妨拾起碎片,檢視其掉落之處,學習修復,或欣賞其閃耀的稜角
定價:300 元, 優惠價:9 270
庫存:1
我的黑手父親:港都拖車師傅的工作與生命
滿額折
作者:謝嘉心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2021/11/03 裝訂:平裝
「不好好念書,長大就跟我一樣當黑手!」──父親「父親用他的技術養活了一家子,為什麼卻把自己和自己的工作當成負面教材?」──女兒工人女兒對於父親最深情的疼惜深刻動人、具有台灣味的黑手師傅民族誌看見技術工人的驕傲、自豪與矛盾吳曉樂、張慧慈、謝國雄、林文蘭、宋世祥、劉清耿 感動推薦身為工人之女,她與工人最近的距離,不是父親,而是父母親的告誡:「不好好念書,將來就跟你爸一樣做工!」從小,父親的工作就隔絕在她的生活之外,父母親總是以父親的職業當作反面教材,「工人」、「黑手」是她必須依靠讀書全力避免的未來,而父親的職業,包含父親本身,則成了展示不堪、讀書失敗的負面教材。直到大學接觸了社會學,「工人」這兩個字浮出檯面,成為她認識自己的的線索,並促使她在研究所階段,開啟了認識父親與拖車師傅的旅程。她以疼惜的口吻探問著:「父親用他的絕活養活了一家子,為何卻把自己與自己的工作當成負面教材?」同時也思索著:「為什麼在台灣社會,技術的價值總是不如學歷?當人們認為取得好文憑是為了獲得好工作時,文憑真的可以做到這件事嗎?而什麼又是好工作?技術工真的就如此不堪嗎?」本書以作者父親的工作與家庭為背景,描繪港都拖車師傅的工作史與生命史,書寫他們如何走上拖車師傅之路,又如何放棄向上流動,甘願做師傅就好。而在他們以自身技術為豪時,回到自家屋簷下,為何又處處貶低自己的職業?★臺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佳作獎、碩士論文田野工作獎★★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碩士論文優秀獎★【本書特色】 翻轉工人悲情的刻版印象,呈現技術工人驕傲自豪的一面。 展現師傅的學藝經歷,從小學徒、半桶師到出師。 師傅可以辨識自己製造的產品,每台車子上面都有師傅的「胎記」。 內行看焊道,師傅可以透過看焊道,評價做工品質,而在工廠師傅之間則是透過「手路」,判斷彼此技術的高低。 在拖車產業,實力和品質,才是讓人衣食無虞的「鐵飯碗」。 在黑手的世界,跳槽與轉業是人人必走的加薪之道。 口碑和情報很重要,薪資低的工廠吸引不到好師傅,打混摸魚的師傅,也難以一案接過一案。 技術為王道,師傅不用看老闆臉色,遇到亂砍價的雇主,還可以透過罷工來維持行情。【齊聲推薦】謝國雄(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一個以技術為傲的車斗師傅,不時恐嚇女兒:如果不好好唸書,以後就像我一樣做工。這個女兒認真唸書了,拿到社會學碩士,然後寫了這本書。不像1970年代的成衣業、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1
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
滿額折
作者:李玟萱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2016/12/02 裝訂:平裝
一個人,為什麼會變得無家可歸? 十位無家者的真實故事,五位資深社工的真情告白 他,曾經是西進中國的台商 他,曾經是野雞車大亨 他,曾經是工廠作業員 他,曾經是家暴受害者 每一個街頭的他,都有一段故事 在大城市裡,街友常常是一群不被看見的人 許多人路過他們身邊,卻很少人靠近他們的世界 他們在街頭暗角得不到肯認,很多時候更被當成過街老鼠 但他們絕對不是街頭鼠輩,而跟你我一樣,有著有血有淚的真實人生。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庫存:1
  • 1
  • 2
  • 3
  • 4
  • 5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