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530)
簡體書 (1526)
港版書 (9)
電子書 (9)
雜誌 (1)
文具禮品 (1)
政府出版品 (42)
紅利兌換 (15)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1717)
無法訂購商品 (358)
庫存狀況

有庫存 (128)
無庫存 (1947)
商品定價

$199以下 (592)
$200~$399 (701)
$400~$599 (314)
$600~$799 (86)
$800以上 (382)
出版日期

2024年 (25)
2022~2023 (290)
2020~2021 (197)
2018~2019 (206)
2016~2017 (240)
2016年以前 (1000)
裝訂方式

平裝 (1411)
精裝 (394)
線裝 (22)
軟精 (12)
盒裝 (14)
袋裝 (2)
適讀年齡

小學低年級 (1)
小學高年級 (1)
小學 (4)
作者

朱自清 (60)
上海書畫出版社 編著 (19)
孫寶文 (18)
石章魚 (17)
屈萬里 (14)
楊照 (14)
祝尚書 (14)
(春秋)孔子 (12)
孔子 (12)
林慶彰 (11)
程元敏 (11)
錢宗武 (11)
焦金鵬 (10)
中華書局編輯部 編著 (9)
李振興 (8)
不怒 (7)
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 (7)
尤韶華 (7)
張以國 (7)
出版社/品牌

中華書局 (109)
上海古籍出版社 (64)
藍海製作 (42)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4)
商務印書館(大陸) (32)
鳳凰出版社 (32)
上海書畫出版社 (31)
文物出版社 (28)
人民出版社 (27)
北京大學出版社 (27)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7)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6)
新文豐 (25)
廣陵書社 (24)
萬卷樓 (22)
三民書局 (19)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
上海辭書出版社 (18)
風雲時代 (18)
北京聯合出版有限責任公司 (17)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2075筆商品,103/104頁
柳公權魏公先廟碑(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薛曉源; 劉波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大陸)  出版日:2018/01/01 裝訂:平裝
柳公權(778-865),字誠懸,唐京兆華原人。出身官宦世家,父柳子溫乃丹州刺史。公權“幼嗜學,十二能為詞賦”。文宗時期,柳公權以詩賦書法卓絕,極得皇帝賞識,“遷諫議大夫。俄改中書舍人,充翰林書詔學士”。武宗即位,柳公權累遷金紫光祿大夫、上柱國、河東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複為左常侍、國子祭酒。曆工部尚書。唐懿宗咸通初,改太子少傅,改少師。鹹通六年(865)卒,贈太子太師,時年八十八。《魏公先廟碑》,唐大中六年(852)十一月立,崔璵撰,柳公權書並篆額。共三十六行,每行六十字。此碑系唐初名臣魏征五世孫魏謨所立。魏征唐貞觀初立家廟于長安城昌樂裡,及魏謨拜相,翻修家廟,立碑為記,請時任兵部侍郎崔璵撰文,特請德高望重的柳公權書丹。以現存柳公權書跡考察,其書法殆可分為前後兩期。六十歲以前為集古時期,即《舊唐書·柳公權傳》所說他“初學王書,遍閱初唐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陸(柬之)諸家筆法”的時期,個人風格尚未完全成熟。60歲以後是柳公權書法“體勢勁媚,自成一家”的時期。《魏公先廟碑》是柳公權75歲作品,可謂人書俱老,複歸平淡。與書史豔稱的《玄秘塔》(64歲書)、《神策軍》(66歲書)的中宮緊湊、四周開張的結字有明顯的區別。用筆輕靈活脫,穩中寓奇,其鉤法、捺法、筆劃的粗細已不刻意採取強烈的誇張對比,完全以意為之,輕鬆自如,臻入化境。《魏公先廟碑》拓本傳世甚稀。初拓本僅五石。光緒十七年陶模又獲二石,成“七石本”。清末民初,右下角小石又佚,成“六石本”。\r\n此次依據底本乃劉波先生珍藏之早期清拓“五石本”。
定價:228 元,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宗澤李綱評傳(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史泠歌; 王曾瑜  出版社:中國書籍出版社  出版日:2021/01/01 裝訂:平裝
宗澤(1060年1月20日—1128年7月29日),字汝霖,漢族,浙東烏傷(今浙江義烏)人,宋朝名將。是北宋、南宋之交在抗金斗爭中涌現出來的杰出政治家、軍事家,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元祐六年(1091)進士。元祐八年(1093)任大名府館陶縣縣尉。政和五年(1115),升登州通判。宣和元年(1119),因事被貶提舉鴻慶宮,遂上表引退。靖康元年(1126),臨危受命,出任磁州知州。宗澤為人剛直豪爽,沉毅知兵。到任後,積極修復城墻,整治兵器,招募義兵,廣集糧餉。不久,受封河北義兵都總管,率軍擊退來犯的金兵。同年11月,金兵再次包圍開封,欽宗任康王趙構為兵馬大元帥,宗澤為副師。宗澤率軍趨李固渡,途中遇敵,大破之。次年正月,率軍至開德,與敵十三戰皆勝。 建炎元年(1127)六月,任東京留守,知開封府,招集王善、楊進等義軍協助防守,又聯絡兩河“八字軍”等部協同抗金,並任用岳飛等人為將,屢敗金兵。金人畏憚宗澤,都稱他為“宗爺爺”。宗澤在任東京留守期間,曾二十多次上書高宗趙構,力主還都東京,並制定了收復中原的方略,均未被采納。他因壯志難酬,憂憤成疾,臨終三呼“過河”而卒。死後追贈觀文殿學士、通議大夫,謚號忠簡。著有《宗忠簡公集》傳世。 李綱(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紀,號梁溪先生,常州無錫人,祖籍福建邵武。兩宋之際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李綱登進士第,歷官至太常少卿。宋欽宗時,授兵部侍郎、尚書右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入侵汴京時,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團結軍民,擊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為相,曾力圖革新內政,僅七十七天即遭罷免。紹興二年(1132),復起用為湖南宣撫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職。他多次上疏陳訴抗金大計,均未被采納。紹興十年(1140年)病逝,追贈少師。淳熙十六年(1189),特贈隴西郡開國公,謚號“忠定”。李綱能詩文,寫有不少愛國篇章。亦能詞,其詠史之作,形象鮮明生動,風格沉雄勁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傳信錄》《梁溪詞》。本書將兩位抗金名將放在一起立傳評論,別有特點。全書共分十章三十節,論述兩位名將。作者在論述過程中參考典籍有理有據,結合實際情況論述,是一本研究宗澤李綱的優秀讀本。
定價:468 元, 優惠價:87 40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春秋公羊經傳解詁(全二冊)(簡體書)
作者:(東漢)何休; 吳迎龍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大陸)  出版日:2023/03/01 裝訂:精裝
《春秋公羊經傳解詁》為漢末何休所作,何氏精研六經,世儒無及,為著《解詁》,覃思十七年不窺門,而終成此《公羊》學最權威之讀本。考慮到《公羊》學對中國古代政治的諸多影響,《解詁》也就成了理解中國古代政治哲學的必讀書目,甚至是倫理修身層面外,理解孔子的重要途徑。本次整理以余仁仲本與撫州本為主,參考了諸多校勘及研究成果,力圖為讀者呈現一個最清晰可靠的讀本。20世紀20年代,商務印書館曾經出過一套深受學界好評的叢書《四部叢刊》。《叢刊》以精選善本為勝,贏得口碑。經部典籍則以漢魏之著,宋元之刊為主,一時古籍之最,幾乎被一網打盡。但《四部叢刊》以表現古籍原貌為宗旨,故呈現方式為影印。它的好處是使藏之深閣的元明刻本走入了普通學者和讀者的家庭,故甫一問世,便廣受好評,直至今日它依然是研究中國學術文化的學者們不可或缺的基本圖書。但是,它的缺點是曲高和寡而價格不菲,不利於普及與流通。鑒於當下持續不斷的國學熱、傳統文化熱,人們研讀經典已從一般的閱讀向深層的需求發展,商務印書館決定啟動一項與時俱進的大工程:編輯一套經過整理的儒家經典古注本,包括《周易注》、《尚書傳》、《毛詩箋》(全二冊)、《周禮注》、《儀禮注》、《禮記注》(全二冊)、《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合編本)》(全三冊)、《春秋公羊經傳解詁》(全二冊)、《春秋谷梁傳集解》、《孝經注》、《論語集解》、《孟子章句》、《爾雅注》13種共18冊。選目以《四部叢刊》所收漢魏古注為基礎,輔以其他宋元善本。為了適應現代人的閱讀習慣,這套叢書改直排為橫排,但為了保持古籍的原貌而用繁體字,並嚴格遵循古籍整理的規範,有句讀(點),用專名線(標)。另外,本次整理還使用了Source Han(開源思源字體),這種字體也許可以使讀者們有一種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缺貨無法訂購
長風渡【第二部】橫波渡【完結篇】套書(共三冊)
75折
作者:墨書白  出版社:高寶國際  出版日:2023/05/17 裝訂:平裝
★《開端》白敬亭、《慶餘年》宋軼領銜主演──愛奇藝古裝大戲《長風渡》同名原作!★殿堂級作者 墨書白 繼《長公主》、《山河枕》後,積分63億權謀代表作! ★溫婉閨秀 柳玉茹×桀驁公子 顧九思──願我們走過亂世人間,歸來仍是少年。★完結收錄──〈顧錦〉、〈當朝右相年三十,未婚〉、〈當年揚州〉三萬字番外。(上)因洛子商陷害而入獄的顧九思,在眾人的奔波下洗脫了罪。柳玉茹正想鬆一口氣,卻被下旨招入宮中,宮殿之上,霓裳公主儀態高貴,皇帝欲幫公主賜婚,下嫁顧九思──顧九思成為歷朝以來最年輕的戶部尚書,但即將面對的,卻是朝堂上的暗潮洶湧,與不知目的如何的洛子商。雖丟了太子太傅之位,洛子商卻用修築黃河換得朝中位子。皇帝將派顧九思與洛子商共赴黃河修建。若成,將成就大夏百年基業。若敗,將拖累大夏,成為千古罪人。到達黃河畔的他們,卻發現將面臨的不僅是滾滾黃河之水,還有人心的晦暗──(中)河堤修成,阻擋了預期而至的水患,卻阻擋不了人心的波瀾。永州被地方家族把持多年,黃河之水,早已被先血染紅,地方貴族們的刀,將劍指顧九思──永州家族為了一己之私,最終叛亂,顧九思逃離了刺殺,柳玉茹卻被困於城中,面對王氏的威脅,柳玉茹為保全身旁之人,主動走出府門,被推上城牆。她相信顧九思,她相信他會如過往一般,踏歌而來,接她回家。(下)皇帝駕崩,太子繼位,內閣輔政。然而太子無能,洛子商從中挑撥,太子對內閣大臣們動了殺機!江河入獄,周家家眷被抓,顧九思拚死逃出皇城。他帶著天子劍與先帝遺召直奔幽州,另立新帝。柳玉茹奔赴黃河,尋找洛子商修築黃河時暗藏的炸藥。節度使劉知行出兵豫州,趁亂直取大夏。然而當周高朗、周燁與葉世安面臨喪親,創深痛劇之下,劍走偏鋒,捨棄了良善與君子之道。顧九思該當如何?身在黃河的柳玉茹也發現洛子商在黃河埋下的,是更大的危機──
特殊書展B1
定價:1150 元, 優惠價:75 862
庫存:1
毛詩箋(全二冊)(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西漢)毛亨傳; (東漢)鄭玄箋; 陳才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大陸)  出版日:2023/03/01 裝訂:精裝
《毛詩箋》整理本以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宋巾箱本《毛詩詁訓傳》二十卷為底本,參校足利本、五山版、清仿相臺本、清武英殿本和阮刻本,並適當吸收了阮元《校勘記》的成果。宋巾箱本雖為坊刻,且有抄配或抄補,但其獨到的版本文獻價值不容忽視。整理者精研《詩經》十餘年,多有心得。本次整理,刪去原書所附《釋文》,重新排版,雅俗共賞,既為學界提供了一個識斷精審的可信文本,也為廣大《詩經》愛好者提供了一個便於閱讀的友好讀本。 20世紀20年代,商務印書館曾經出過一套深受學界好評的叢書《四部叢刊》。《叢刊》以精選善本為勝,贏得口碑。經部典籍則以漢魏之著,宋元之刊為主,一時古籍之最,幾乎被一網打盡。但《四部叢刊》以表現古籍原貌為宗旨,故呈現方式為影印。它的好處是使藏之深閣的元明刻本走入了普通學者和讀者的家庭,故甫一問世,便廣受好評,直至今日它依然是研究中國學術文化的學者們不可或缺的基本圖書。但是,它的缺點是曲高和寡而價格不菲,不利於普及與流通。鑒於當下持續不斷的國學熱、傳統文化熱,人們研讀經典已從一般的閱讀向深層的需求發展,商務印書館決定啟動一項與時俱進的大工程:編輯一套經過整理的儒家經典古注本,包括《周易注》、《尚書傳》、《毛詩箋》(全二冊)、《周禮注》、《儀禮注》、《禮記注》(全二冊)、《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合編本)》(全三冊)、《春秋公羊經傳解詁》(全二冊)、《春秋谷梁傳集解》、《孝經注》、《論語集解》、《孟子章句》、《爾雅注》13種共18冊。選目以《四部叢刊》所收漢魏古注為基礎,輔以其他宋元善本。為了適應現代人的閱讀習慣,這套叢書改直排為橫排,但為了保持古籍的原貌而用繁體字,並嚴格遵循古籍整理的規範,有句讀(點),用專名線(標)。另外,本次整理還使用了Source?Han(開源思源字體),這種字體也許可以使讀者們有一種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定價:828 元, 優惠價:87 72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爾雅注(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東晉)郭璞; 潘佳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大陸)  出版日:2023/03/01 裝訂:精裝
《爾雅》是儒家經典之一,是研讀先秦典籍的重要工具書,被稱作“六藝之鈐鍵”“九流之津涉”。它也是中國古代語言文字學的早期經典,是第一部百科式的辭書。晉代郭璞的《爾雅注》是現存最完整的漢晉古注,也是最有影響的注本。本次整理取《四部叢刊初編》影印宋刻十行本為底本,以“唐石經本”“唐寫本”“宋蜀刻大字本”“宋刻監本”“宋刻單疏本”參校。 20世紀20年代,商務印書館曾經出過一套深受學界好評的叢書《四部叢刊》。《叢刊》以精選善本為勝,贏得口碑。經部典籍則以漢魏之著,宋元之刊為主,一時古籍之最,幾乎被一網打盡。但《四部叢刊》以表現古籍原貌為宗旨,故呈現方式為影印。它的好處是使藏之深閣的元明刻本走入了普通學者和讀者的家庭,故甫一問世,便廣受好評,直至今日它依然是研究中國學術文化的學者們不可或缺的基本圖書。但是,它的缺點是曲高和寡而價格不菲,不利於普及與流通。鑒於當下持續不斷的國學熱、傳統文化熱,人們研讀經典已從一般的閱讀向深層的需求發展,商務印書館決定啟動一項與時俱進的大工程:編輯一套經過整理的儒家經典古注本,包括《周易注》、《尚書傳》、《毛詩箋》(全二冊)、《周禮注》、《儀禮注》、《禮記注》(全二冊)、《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合編本)》(全三冊)、《春秋公羊經傳解詁》(全二冊)、《春秋谷梁傳集解》、《孝經注》、《論語集解》、《孟子章句》、《爾雅注》13種共18冊。選目以《四部叢刊》所收漢魏古注為基礎,輔以其他宋元善本。為了適應現代人的閱讀習慣,這套叢書改直排為橫排,但為了保持古籍的原貌而用繁體字,並嚴格遵循古籍整理的規範,有句讀(點),用專名線(標)。另外,本次整理還使用了Source?Han(開源思源字體),這種字體也許可以使讀者們有一種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定價:336 元, 優惠價:87 29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孝經注(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舊題)(西漢)孔安國; (舊題)(東漢)鄭玄; (唐)李隆基; 陸一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大陸)  出版日:2023/03/01 裝訂:精裝
《孝經》是一篇集中闡述與“孝”相關主題的文章,以對話為基本體式,問答的雙方是孔子及其弟子曾參。《史記‧仲尼弟子列傳》雲:“曾參……孔子以為能通孝道,故授之業,作《孝經》。”本次整理《孝經注》收錄了孔安國傳、鄭玄注以及唐玄宗注。孔傳《古文孝經》以《知不足齋叢書》翻刻太宰純《古文孝經孔傳》為底本,鄭注《孝經》以日本天明七年(1787)《群書治要》所收錄的鄭注《孝經》為底本,李隆基注《孝經》以唐開元六年(718)所刻的石台《孝經》為底本。本次整理三注並收,是目前收錄最完整的本子。20世紀20年代,商務印書館曾經出過一套深受學界好評的叢書《四部叢刊》。《叢刊》以精選善本為勝,贏得口碑。經部典籍則以漢魏之著,宋元之刊為主,一時古籍之最,幾乎被一網打盡。但《四部叢刊》以表現古籍原貌為宗旨,故呈現方式為影印。它的好處是使藏之深閣的元明刻本走入了普通學者和讀者的家庭,故甫一問世,便廣受好評,直至今日它依然是研究中國學術文化的學者們不可或缺的基本圖書。但是,它的缺點是曲高和寡而價格不菲,不利於普及與流通。鑒於當下持續不斷的國學熱、傳統文化熱,人們研讀經典已從一般的閱讀向深層的需求發展,商務印書館決定啟動一項與時俱進的大工程:編輯一套經過整理的儒家經典古注本,包括《周易注》、《尚書傳》、《毛詩箋》(全二冊)、《周禮注》、《儀禮注》、《禮記注》(全二冊)、《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合編本)》(全三冊)、《春秋公羊經傳解詁》(全二冊)、《春秋谷梁傳集解》、《孝經注》、《論語集解》、《孟子章句》、《爾雅注》13種共18冊。選目以《四部叢刊》所收漢魏古注為基礎,輔以其他宋元善本。為了適應現代人的閱讀習慣,這套叢書改直排為橫排,但為了保持古籍的原貌而用繁體字,並嚴格遵循古籍整理的規範,有句讀(點),用專名線(標)。另外,本次整理還使用了Source Han(開源思源字體),這種字體也許可以使讀者們有一種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定價:288 元, 優惠價:87 251
庫存:1
儒學必讀七經:易書詩禮論孝孟原典大全
滿額折
作者:夢江老人-編校  出版社:大元書局  出版日:2024/01/03 裝訂:平裝
《周易》.《尚書》.《詩經》.《禮記》.《論語》.《孝經》.《孟子》這七部經典,各有其勝場,《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原本叫《詩》,共有三百零五首詩歌(並不包含還有六篇有題目無內容︱即有目無辭的詩,稱為笙詩),因此又稱「詩三百」。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也曾告訴他的兒子孔鯉:「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易經》則也是經過孔子的繫辭傳及其演繹,才得以流傳至今,為世界最為難得的人類智慧之鑰,孔子也曾感慨的說:「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足見這七部經典,各有其引人入勝的奧秘。 我們推出此「古文原典」的主要目的就是,建議大家「老實讀『經』」,先拋開瑣碎拉雜的校訂訓詁文字,直接接觸這七部主要經典的白文(即所謂的原文),要有「給我原典,其餘免談!」的大氣魄,有不會唸的字,則上網查一下讀音,真的不懂其義,上網查一下解釋,您會發現,您根本就可以「直通古人」,有八、九成文字是可以溝通無礙的,也先不去理會歷來名家的註解,以您自己的體悟為真,或許您會出現前人所未見的新境界,那才是屬於您的讀書心得和收穫,有如古人所謂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中國傳統智慧精華的這七部經典,也是修身養性的一門工夫,家中的孩童,如能及早接觸這部正知正見的經典,他的成長一定更為健全,不必擔心將來會走偏路;成年人無論是在商場奮,或在學術界鑽,天天捧讀,以此七經為養分,一定智慧大開,文思泉湧;而老來讀「經」,參酌了年歲的成熟經驗,體悟更為深遠;甚至供奉在家中神壇,也不會愧對我們列祖列宗的顏面。
定價:600 元, 優惠價:9 54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華語語義學
滿額折
作者:劉靜宜  出版社:新學林  出版日:2021/02/01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 漢字是世界四大古文明國的古文字之一,是中華文化之根,是民族的靈魂。因此,漢字的起源與流變意義,對外國人學習者而言,更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本書共十章,從語義學基本概念、副詞語義分析、連詞語義分析、動態助詞語義分析、複合詞語義分析、句式語義分析、文化語義分析、語義與華語教學,深入淺出介紹華語語義的奧秘。 本書系統性的介紹華語語義,有助於讀者增進華語理論知識與實務之運用。有志於從事海內外中文教學者,或是已具高級程度的外籍生,本書都是一本必備的語義學基礎書籍。作者簡介劉靜宜 台中市人,現任國立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副教授。 曾任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逢甲大學華語中心等兼任助理教授。 曾任教教育部僑務委員會海內外師資培訓班,講授「華語教材教法」、「華語教案編寫」、「華語詞彙學」、「華語語法學」、「語義學」、「語用學」等課程。 著有《華語詞彙學》、《漢語語法學》、《敦煌本妙法蓮華經講經文語言研究》、《今文尚書語法與經文詮釋關係之探討》、老外讀中文《西遊記──齊天大聖孫悟空前傳》等專書。撰有〈兩岸華語教材量詞之比較-以「木」部件為例〉、〈兩岸華語教材「述補結構」之研究〉、〈兩岸華語教材「動態助詞」之研究〉、〈泰國華文教育與教材之研究〉、〈《華文觀光》教材電子書之研發〉等數十篇期刊和專書論文。 曾榮獲中華扶輪社教育基金會論文獎、華嚴蓮社趙廷箴孝慈論文獎、逢甲大學「學生優秀作品數位典藏計劃」指導教授紀念牌、國立臺東大學學生三創競賽指導教授等。
定價:430 元, 優惠價:95 409
庫存:2
中國史學名著(限量精裝毛邊本)(附贈藏書票)
滿額折
作者:錢穆-著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2/12/28 裝訂:精裝
★限量精裝毛邊本 附贈典雅藏書票★ 一代國學大師、史學權威──錢穆 經典著作全新改版 來上一堂國學大師的史學名著選讀吧! 大師錢穆領進門,一窺中國史學的堂奧! ▍上古史書的真偽考證 秦始皇焚書坑儒,導致三代經書大批佚失,漢代學者所得到的今文經與古文經,何為偽?何為真?《尚書》作為中國史上最古老的史書,其中究竟有多少是真的?多少又是後人偽造的呢? ▍太史公的嶄新體例 太史公司馬遷寫《史記》,開創了紀傳體,從此開始了將人物放置在歷史中心的全新觀點。事實上,以人為中心的思想並不是司馬遷所首創,而是承繼周公、孔子的史學傳統,正是因為司馬遷通古今之變,才能夠成一家之言。 ▍歐陽修的治史義法 歐陽修治《新五代史》,不同於《舊五代史》,其筆法更能夠彰顯五代十國的時代特徵,被譽為兼顧《春秋》之嚴謹義理,以及《史記》之高簡文章。歐陽修以「嗚呼」作為開頭,嘆而不贊,道出了亂世的無奈與黑暗。 本書為賓四先生之講堂實錄,將中國歷代史學名著,擇精語詳,加以獨到之灼見鎔鑄而成。有如選修了一整年的課程,錢穆精選中國史學名著二十餘種,深入淺出地剖析其學術價值、體裁選擇、治史得失,從其中得見古人為學之真,以及著史、考史、評史之不易。惟不單講述史學名著,舉凡為學之方、治史之道無不散見書中,更見其殷殷期勉之意。不僅可以與賓四先生一同閱覽眾史書,更可以了解錢穆的史學方法與歷史哲學,進行一場橫跨千年的史家對話之旅。 【本書特色】 1.本書為錢穆先生的講堂實錄彙集而成,有如上了一堂大師級的史學名著選讀 2.本書用語平實,無論是歷史系師生或是一般大眾,皆可以享受國學大師的經典風采 【全新設計藏書票】 以精緻線條與圖騰拼貼的山河,呈現國學大家錢穆之文人氣質,而其思想之影響源遠流長、綿綿不絕。 「人之生命乃天地大生命中一小生命,如川流中一水滴,故其生命實在孤獨處。」 ──錢穆
暑期閱讀書展
定價:570 元, 優惠價:79 450
庫存 > 10
中國史學名著(精)(附贈藏書票)
滿額折
作者:錢穆-著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2/12/28 裝訂:精裝
★錢穆珍藏精裝系列 附贈典雅藏書票★ 一代國學大師、史學權威──錢穆 經典著作全新改版 來上一堂國學大師的史學名著選讀吧! 大師錢穆領進門,一窺中國史學的堂奧! ▍上古史書的真偽考證 秦始皇焚書坑儒,導致三代經書大批佚失,漢代學者所得到的今文經與古文經,何為偽?何為真?《尚書》作為中國史上最古老的史書,其中究竟有多少是真的?多少又是後人偽造的呢? ▍太史公的嶄新體例 太史公司馬遷寫《史記》,開創了紀傳體,從此開始了將人物放置在歷史中心的全新觀點。事實上,以人為中心的思想並不是司馬遷所首創,而是承繼周公、孔子的史學傳統,正是因為司馬遷通古今之變,才能夠成一家之言。 ▍歐陽修的治史義法 歐陽修治《新五代史》,不同於《舊五代史》,其筆法更能夠彰顯五代十國的時代特徵,被譽為兼顧《春秋》之嚴謹義理,以及《史記》之高簡文章。歐陽修以「嗚呼」作為開頭,嘆而不贊,道出了亂世的無奈與黑暗。 本書為賓四先生之講堂實錄,將中國歷代史學名著,擇精語詳,加以獨到之灼見鎔鑄而成。有如選修了一整年的課程,錢穆精選中國史學名著二十餘種,深入淺出地剖析其學術價值、體裁選擇、治史得失,從其中得見古人為學之真,以及著史、考史、評史之不易。惟不單講述史學名著,舉凡為學之方、治史之道無不散見書中,更見其殷殷期勉之意。不僅可以與賓四先生一同閱覽眾史書,更可以了解錢穆的史學方法與歷史哲學,進行一場橫跨千年的史家對話之旅。 【本書特色】 1.本書為錢穆先生的講堂實錄彙集而成,有如上了一堂大師級的史學名著選讀 2.本書用語平實,無論是歷史系師生或是一般大眾,皆可以享受國學大師的經典風采 【全新設計藏書票】 以精緻線條與圖騰拼貼的山河,呈現國學大家錢穆之文人氣質,而其思想之影響源遠流長、綿綿不絕。 「人之生命乃天地大生命中一小生命,如川流中一水滴,故其生命實在孤獨處。」 ──錢穆
暑期閱讀書展
定價:540 元, 優惠價:79 426
庫存 > 10
古北嶽常山文獻輯存(全24冊)(簡體書)
作者:劉金柱; 都劉平; 梁釗  出版社:河北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2/03/01 裝訂:精裝
本書收録古北嶽相關文獻輯存條目一百二十餘種,主要數據源分為七大類:一是我國上古文獻和儒家早期經典,如《山海經》《尚書注疏》《周禮》《爾雅》等,其中不乏對古北嶽祭祀等相關問題的記載。二是歷代正史文獻中對古北嶽地區的祭祀活動、人文制度、地理環境等相關問題的記載,這也是本書收録的重點,占比最重、材料最富,涵蓋了歷代史籍中帝王本紀、人物列傳、天文地理和禮儀制度的分志等,如收録的《史記・封禪書》《漢書・郊祀志》《宋書・五行志》《魏書・禮志》《北史・李先列傳》《隋書・煬帝紀上》《舊唐書・禮儀志四》《宋史・五行志四》《元史・祭祀志五》《明史・禮志三》《清史稿・地理志一》等。另外,還收有典章制度類史書中的資料,如《文獻通考・郊社考・祀山川》《大明會典・巡狩》《五禮通考・吉禮・四望山川》等。三是類書類文獻,如《太平御覽・地部》《太平御覽・方術部》《冊府元龜・帝王部・崇祭祀》《太平寰宇記・河北道・鎮州定州》等。四是歷代學人的個人雜著、筆記、文集等文獻數據,雖多屬￿片段性記載,但也多具有個人記述風格和側重,如對《安陽集》《夢溪筆談》《東坡全集》《青溪漫稿》《讀史方輿紀要・直隸》的選輯。五是地方性志書文獻,如《畿輔通志・古跡・曲陽縣》《恆嶽志》《恆山志》《常山貞石志》等。六是宗教類書籍中的記載,如《名山洞天福地記》《雲笈七簽》等。七是清朝一些文人學者對北嶽歷史研究的文論類資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顧炎武的《北嶽辨》。他親自從河北曲陽到山西渾源做了實地考察,查閱了大量文獻資料,得出了『知北嶽之祭于上曲陽也,自古然矣』的結論。還有閻若璩的《北嶽中嶽論》等,也都是引經據典的力作。本書按照文獻作者之朝代先後排序,同朝代內則按版本先後為序。
若需訂購本書,請電洽客服
02-25006600[分機130、131]。
中國古代藝術範疇論(從認識論、價值論至藝術範疇的特性):由情感、審美、倫理探討藝術品評的基本標準與價值
滿額折
作者:李韜  出版社:崧燁文化  出版日:2024/03/27 裝訂:平裝
中國藝術認識論範疇是由情志、虛實、形神所構成 這種情志合一、虛實相生、形神一體的觀念 是中國藝術認識論的獨特之處 ▍藝術的表現離不開「情」和「欲」 觀念總是追溯的結果,言志不可能離情,緣情也不可能無志。語言總是在線性的流動中展開,所謂的前後只是語言表達的困境,正如我們不可能同時說出「情」、「志」兩個字一樣,只能一前一後地表達。花開兩朵,只能各表一枝,情志也是如此。雖然「言志」說在《尚書》中首標,「緣情」說在《文賦》中首現,但實際上二者須臾不可分離。 ▍從「形」開始,進而達到對「神」的領會 中國古代藝術中的形神範疇是從哲學領域轉移過來的。先秦時代,人們從對自身的形體和精神的認識過程中發展出了形神範疇。哲學上的形神問題也叫身心問題。形、身即形體和身體,神、心即精神和神明,有時神也可以指精氣、靈魂和鬼神。 ▍「神到寫不到」是藝術家所追求的創作至境——虛實相生的藝術效果 繪畫講究虛實的關係,尤其注重畫面空白的作用;書法講究「計白當黑」,把空白和書跡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中國園林建築虛實掩映之間突顯自然天趣,展現巧奪天工的空間布置之美;戲曲藝術中以虛帶實、虛實相生是常用的表現手法。虛實這對範疇最能反映藝術發展的內在本性,最能表現中國古代藝術獨有的辯證特性。 ▍中國古代藝術的核心價值是「明道」和「樂心」 明道即把宇宙的本體之道德發明出來;樂心即使內心快樂,使情感悅適,使人生找到存在感和價值感。從先秦的整體來看,儒家主張道德,但不放棄審美,而是提倡秩序化、禮樂化和道德化的審美;道家也宣導道德,但鄙棄現實世界「人為」的道德,提倡「自然」之道,主張「無為」、「自然」和「形而上」的美。 ★本書特色:本書為《中國古代藝術範疇論》下篇(從認識論、價值論至藝術範疇的特性)。以中國傳統藝術史為基礎,以中國古代藝術文獻為材料,以古代藝術理論形態的話語為對象,結合現代哲學本體論的有關內容尋繹出中國傳統藝術理論的核心範疇及觀念。
新書特惠
定價:550 元, 優惠價:79 434
庫存:4
姚鼐詩文集(全三冊)(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清)姚鼐; 周中明  出版社:黃山書社  出版日:2021/10/01 裝訂:精裝
姚鼐(1731-1815),字姬傳,一字夢穀,其書齋名惜抱軒,故世稱惜抱先生。姚鼐生於安徽桐城縣南門樹德堂宅一個世代官宦的書香之家,高祖姚文然,曾官刑部尚書;曾祖姚士基,曾任羅田知縣,入祀羅田名宦祠。姚鼐出生時,家境已經衰落。祖父孔錨,二十六歲早卒;父親姚淑,終身為一介布衣。由於家境日趨衰落,姚鼐從小即體驗到生活的艱辛,困難時一日只能吃一頓稀飯。生活的艱難,激勵著姚鼐更加勤苦攻讀。其伯父姚范進士及第後為翰林院編修,他還有個過從甚密的摯友劉大櫆。因此,姚鼐幼年時,姚範和劉大櫆便成為他好的老師。 175O年秋,姚鼐參加江南鄉試,考中舉人。此後,姚鼐五次參加禮部會試,均落第。直至1763年春,姚鼐第六次應禮部試,終於中式,殿試名列二甲,授庶吉士。 1766年夏,姚鼐三十六歲,在翰林院庶常館期滿,試職兵部。第二年,由兵部調任禮部儀制司主事。 1768年至1771年,姚鼐先後任山東鄉試副考官、湖南鄉試副考官、恩科會試同考官,後被擢為刑部廣東司郎中。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廷開四庫全書館,姚鼐與戴震、程晉芳等8人破格入選,入館充纂修官。在館一年多,姚鼐即辭官歸里。乾隆四十一年(1776),姚鼐摯友、時任兩淮鹽運使的朱孝純在揚州重修梅花書院,邀姚鼐擔任掌院。在梅花書院期間,姚鼐以自己的古文義法教授學生寫作知識,並著手編纂《古文辭類篹》一書,以便於弟子學習。不久,朱孝純因病辭官,姚鼐也因繼室張氏病逝而辭去教職。乾隆四十五年(1780),姚鼐主講安慶敬敷書院。乾隆五十三年(1788),姚鼐受徽州知府邀請前往紫陽書院主講。乾隆五十五年(1790),姚鼐主持鐘山書院。此時其古文已譽滿天下,故一時四海學人蜂擁而至,以得到姚鼐授業指導為幸。在鐘山書院授課期間,姚鼐培養了大量門生弟子,桐城派的骨幹力量逐漸發展起來,“姚門四傑”梅曾亮、管同、姚瑩、方東樹等都在此時跟隨姚鼐學習。嘉慶二十年(1815),姚鼐病逝於南京鐘山書院,享年八十五歲。門人百餘人為其治喪,歸葬桐城楊樹灣。姚鼐的一生,是執著追求自己人生理想的一生,是熱衷於自己的個性自由而不惜甘於清貧的一生,是為繼承、創造和發揚我國傳統文化而辛勤奉獻的一生。姚鼐一生勤於文章,在桐城派發展史上起例發凡,與方苞、劉大櫆被譽為“桐城三祖”,其弟子與再傳弟子遍及南北,影響深遠,使其在清代乃至整個中國文學史上居有不容忽視的地位。
定價:2388 元, 優惠價:87 207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牧齋初學集(全3冊)(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清)錢謙益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2019/09/01 裝訂:平裝
初學集,清錢謙益撰。 錢謙益(一五八二——二父八四),字受之,號牧齋,後自稱牧翁,又自稱蒙叟、絛雪老人、敬他老人,最後號東澗遺老,江南常熟(今江蘇省常熟市)人。明萬曆三十八年進士。官禮部右侍郎,革職後南歸。福王時,官禮部尚書。人清官禮部右侍郎管秘書院事,充修明史副總裁。任職僅六月,即告病歸。康熙三年卒,年八十三。 錢謙益一生,四分之三以上的時間在明王朝度過。他是政治家、學者、古文家、詩人。早年列名東林黨,身受黨禍。晚年成了貳臣。他的功過是非,文史界對它評價不一,有待於最後論定。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則久為人們所公認。明代前後七子擬古之風氾濫文壇,雖經公安派的反擊,但餘焰未熄,明末復社、幾社依然抱著七子的旗幟。錢謙益出而大力加以掃蕩,給後來清初詩文,開創了一個新局面。他主張詩文要本性情,導志意,又須是從動蕩的時世、連蹇的遭遇中迸發而出。反對摹仿,反對幽眇淒冷脫離現實的寫作傾向,強調鋪張排比的大家格局,讚揚公安三袁,提倡向民歌學習。這一切主張都見於他的文集中,並於創作中得到體現。初學集就是他在明代所寫詩文的總結集。 他在入清前的詩,內容上突出表現了對東北邊禍的關切,對宦官和權奸的痛恨,對抗敵將相忠正人物的歌頌,也有一部分刻畫祖國壯美河山的作品,如黃山遊詩,又有一部分寫與柳如是結合的詩,題材是多樣性的。藝術上古近體都工,並能為百韻以上的排律,繼承杜甫、元稹、白居易的傳統。總的是七言勝於五言,律體勝於古體。具備雄偉、奇詭、溫婉、穠麗等各種風格。從古樂府到唐宋名家大家,無所不取,無所不捨,終於形成為他自己的面目。歸莊以為錢氏於詩“除榛莽,塞徑竇,然後詩家始知趨於正道,還之大雅”,他是當之無愧的。他的古文,在初學集中佔八十卷之多,主要內容,包括經學的闡說,時政的評論,史實的考訂,文論的抒述以及敘跋書札、傳記碑誌、山水游記、諷刺雜文等,氣魄宏偉,局格恢張,如所寫抗清愛國將相孫承宗的行狀,為明清古文家中僅見的巨制。他為文嚮往歸有光,其實規模是超過了歸氏的。黃宗羲稱他“主文章壇坫,幾與弁州(王世貞)相上下。其敘事必兼議論而惡夫剿襲,詞章必貴乎鋪敘而賤夫雕巧,可謂堂堂之陣,正正之旗”。總的看來,錢謙益是一位淵博的學者,經學史學,佛藏道笈,無不通曉,因此,他的文章,有物有序,不同於後來極力詆毀他的桐城派古文家之作。作為一代樸學家的閻若璩說:“吾從海內讀書者遊,博而能精,上下五百
定價:1488 元, 優惠價:87 129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中國碑帖名品二編(十二):宋人墨蹟二 歐陽修 司馬光(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上海書畫出版社  出版社:上海書畫出版社  出版日:2022/06/01 裝訂:平裝
歐陽修(一〇〇七—一〇七二),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北宋名臣、文學家。天聖八年(一〇三〇)進士,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累贈太師、楚國公,謚號文忠。北宋文壇領袖,倡導詩文革新運動,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舉賢任能,博有雅量。主修《新唐書》,撰《新五代史》,並有《歐陽文忠集》傳世。開創金石學,集周至唐金石器物、銘文碑刻千種,著《集古錄跋尾》十卷,是現存最早之金石學專著。 《譜圖序稿》並《夜宿中書東閤詩》,紙本,行楷書,縱三十點五厘米,橫六十六點二厘米,由宋人周必大拼接裝裱而成,現藏遼寧省博物館。 《集古錄跋尾》,紙本,楷書,縱二十七點二厘米,橫一百七十一厘米,凡五十八行,共七百九十二字,內容為金石考證。其筆勢敦厚凌厲,結體神采秀麗,寫於北宋嘉祐八年(一〇六三),原十卷,現僅存手稿四紙,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致端明侍讀尺牘》又稱《上恩帖》,紙本,楷書。縱二十五厘米,橫五十三厘米,是歐陽修晚年寫給司馬光之信札,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司馬光(一〇一九—一〇八六),字君實,號迂叟,陜州涑水鄉(今山西省夏縣)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名臣、史學家、文學家。寶元元年(一〇三八)進士,宋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離京十五年,在此期間修成首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追贈太師、溫國公,謚號文正。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治學嚴謹,刻苦篤奮。有《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涑水記聞》《潛虛》等傳世。 《資治通鑒殘稿》,紙本,楷書,縱三十三點八厘米,橫一百三十厘米,凡二十九行,共四百六十余字,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本帖為司馬光手書原稿,整理了東晉元帝永昌元年(三二二)全年史實,主要以“王敦之亂”為主。其中摘抄其他史書部分多用“云云”簡省,比今通行本第九十二卷少部分內容,斷略甚多,無法卒讀,不作句逗。其字兼有真、隸特點,用筆提按分明,結體規整扁平,別具面貌。此手稿寫於範純仁致司馬光、司馬旦信札之上,原文已被塗蓋。 《天聖帖》,紙本,楷書,縱三十點三厘米,橫四十八點六厘米,凡十七行,共一百五十一字,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內容為司馬光為陳省華《手書詩稿》所作跋語。其字沉澀剛勁,力抵毫端。
定價:390 元, 優惠價:87 33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清代隸書名家經典:鄧石如 張子東銘(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趙宏  出版社:中國書店出版社  出版日:2020/01/01 裝訂:平裝
鄧石如(一七四三-一八○五),初名琰,字石如,取『人如頑石』不阿之意。後因避清仁宗頤琰名諱,遂以字行,後又更字頑伯。安徽懷寧人。鄧石如出身貧寒,九歲隨父讀書,十四歲尚『采樵販餅餌』。受家庭影響,他自幼喜好書法、篆刻,十七歲時便負笈遠遊,以鬻書刻印自給。後至壽州,時為循理書院諸生刻印和以小篆書寫扇面,深獲書院主講梁巘賞識,遂薦其至金陵(今南京)梅鏗家學習。梅家為江左望族,家中秦漢碑版拓本甚眾。鄧石如客居梅家八年,遍觀梅家所藏,每日勤習,寒暑不輟,曾『臨《史晨前後碑》《華山碑》《白石神君》《張遷》《潘校官》《孔羨》《受禪》《大饗》各五十本』。經過系統臨習,鄧石如的書藝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客居梅家八年也使其交遊範圍擴展了許多,當時的顯宦名流和文人學者,包括經學家程瑤田、戶部尚書曹文埴、翰林院修撰金榜,以及姚鼐、李兆洛、張惠言諸儒都對其不拘一格、獨辟蹊徑的書法風格十分讚賞。乾隆五十五年(一七九○)曹文埴邀其入京,鄧石如到京後,劉墉、陸錫熊等人見到其作品,皆大馬嘆服,曰:『千數百年無此作矣。』鄧石如離京後被曹文埴薦至武昌兩湖總督畢沅家中做幕友。三年後他向畢沅辭行,畢沅留之不可,乃為鄧石如制作精鐵硯一方,又贈其千金買田購屋,資其頤養天年。 鄧石如是清代碑學興起後全面實踐碑學主張的書法家,他在篆隸楷三體和篆刻藝術領域的探索及所取得的成就,不僅在當時具有扭轉風氣的作用,而且對後來碑派書法和篆刻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此處所選鄧石如隸書作品大多為其晚年所寫,他在領悟、把握漢隸的基礎上,又從篆書中汲取營養,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格,用筆鋪毫直入、裹鋒絞轉,筆畫遒勁爽利又不失沉厚樸茂。結字上則重心上移、下部舒展,既嚴密緊結而又不落刻板。通篇開張縱逸,豪邁灑脫,出入漢碑,另辟蹊徑。方履評價其隸書『寓奇於平,囿巧於樸,因之以起意,信筆以賦形,左右不能易其位,初終不能改其步。體方而神圓,毫剛而墨柔,枯潤相生,精微莫測』,可謂貼切至極。 《張子東銘》,嘉慶十年(一八○五)年所書,八幅屏,界格分明,每屏兩列,每列八字,共計一百二十二字。此作品是鄧石如晚年篆隸技法高度合一的代表作,雖為刻本,筆畫仍不失其飽滿綿密。與漢隸的高古蒼茫和澀勢相比,該帖將筆墨的書寫性體現得淋漓盡致。結字上張弛有度,章法上排列有序,左右遷相呼應,氣息安靜祥和,是鄧石如充分灌注其書法理念的書寫實踐,正如鄧氏所云:『
定價:252 元, 優惠價:87 219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吳其昌文存
滿額折
作者:吳其昌-原著; 蔡登山-主編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22/05/03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看當年清華國學院培育出來的傑出學者的學術成果!是王國維、梁啟超最優秀的弟子,真正的傳人。兩百萬字的著述造詣極深,幾近金字塔之巔。本書挑選其中最精華的內容,涵蓋文史、藝術、邊政等重要範圍。序千古文章未盡才――吳其昌及其《文存》 蔡登山 吳其昌(1904-1944)字子馨,號正厂,浙江嘉興海寧縣硤石鎮人。著名歷史學家。其弟吳世昌是著名紅學家。吳其昌「五歲知書,十歲能文,鄉里稱為神童」,十二歲喪母,十六歲喪父,生活艱困,刻苦好學,家愈貧而學愈力。1921年,17歲的吳其昌進入無錫國學專修館,師從唐文治,研治經學及宋明理學,由此開始其學術生涯。以才思敏捷,與王蘧常、唐蘭合稱「國專三傑」。每值休假,必懷炊餅進入各公私圖書館,終日不出,三年如一日。在無錫國專時,慨國事日非,曾上書政府,洋洋數千言。唐文治大為激賞,改杜甫詩讚之曰:「吳生拔劍斫地歌莫哀,我能拔爾鬱塞磊落之奇才。」1923年10月,在《學衡》雜誌二十二期發表第一篇學術論文〈朱子傳經史略〉,約二萬字,時年才十九歲。同年在廣西容縣中學任教,並扶助弟妹求學。後轉至天津周家做西席。 1925年,清華學校研究院首次招生,此次招生共錄取學生三十三名,吳其昌以第二名考入為第一屆研究生,第一名是劉盼遂。其間梁啓超負責諸子、中國佛教史、宋元明學術史、清代學術史與中國文學諸學科。而吳其昌此前已撰成《明道程子年譜》、《伊川程子年譜》、《朱子著述考》、《朱子全集輯佚》等初稿,故擇定「宋代學術史」為研究題目,由梁啓超擔任指導教授。於專題研究之外,吳其昌也選修了王國維先後開設的「古史新證」、《尚書》、「古金文字」等課程,從王國維治甲骨文、金文及古史,從梁啓超治文化學術史及宋史。鑽研不輟,時有著作發表,深得王、梁兩先生器重。在1926年秋季開始的新學年中,梁啓超講授了「歷史研究法」與「儒家哲學」兩門課,另外又在燕京大學以「古書真偽及其年代」為題做專門講演,吳其昌參與了後一講稿的記錄工作。王國維則在清華研究院教授《儀禮》與《說文》練習,吳於前課也撰有〈講授記〉。其間吳其昌還和幾位同學共同發起組織了「實學社」,並創辦《實學》月刊,以「發皇學術,整理國故」為宗旨,該刊共出版六期,每期都有吳其昌的文章。 後來梁啟超邀吳其昌去天津協助辦理文案,自此時起,吳其昌一直追隨梁啟超左右,直至梁啟超易簀。同時在1928年,因梁啓超的舉薦,吳其昌受聘南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庫存:1
彈音論樂:聆聽律動的音符【修訂版】
滿額折
作者:張窈慈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22/05/12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無論您是一位有音樂基礎或無音樂基礎的人,都可以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享受音樂帶來的美好,並啟發您對音樂的興趣。★本書針對西洋、中國、台灣等樂曲賞析,透過細膩的文字讓讀者與作者一起進入聆聽音樂的世界中。序【推薦序一】談音論樂/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 李時銘教授 「音樂文學」和「音樂與文學」可以視為兩個關係密切的學科領域,前者探討的對象主要是可以合樂歌唱的文學作品,包括了古代歌謠、《詩經》所錄的樂歌、楚辭、樂府、古近體詩、詞曲,乃至於明清以後的時調小曲;後者則以音樂與文學的關係為主,重在音樂中的文學與文學中的音樂問題。二者在材料、方法、理論及問題側重上互有同異,而詩歌無疑的是其間最大的交集。理論上,凡詩當可歌,「詩歌」這一合義複詞便貼切地顯示了其性質,《尚書‧堯典》謂「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毛詩序〉也說:「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發抒心志的詩,終究要到了被諸音律,才能溥暢其情思。然這只是就詩的一面而言,事實上,歌詞固然藉音樂以暢其情,音樂亦常藉歌詞以曉其意,二者相須為用,乃臻極境。 由於唐以前的曲譜罕有孑遺,故後人大多僅能論其辭情,而難及於聲情,對於唐宋諸多唱論,亦不易徵驗;唐宋古譜雖間有留存,但除《白石道人歌曲》之旁譜外,主要為器樂曲,元以後則賴有《九宮大成》與琴譜,得窺大要。歌譜之難得,造成了認識與研究上的障礙。雖然亦有將《敦煌琵琶譜》與日本箏譜集《仁智要錄》所收樂曲配上同名唐詩者,但一則譯譜之定調、拍眼仍有異見,再則如何配詞亦未形成相關理論,是亦僅能得其髣髴而已,乃至如今《敦煌曲譜》、《春鶯囀》等古樂專輯,仍懸浮在學術與俗賞間的尷尬位置,這是研究中國傳統音樂的難處之一。另一方面,傳統音樂的基礎理論樂學與律學,長期以來,被蒙上太多神秘色彩,其玄虛與複雜,令人望而卻步;若能蕩滌這些迷障,只會留下單純而有規律的聲學現象。 即便如此,「音樂文學」和「音樂與文學」的研究,並不如想像中的困難。傳世與新出文獻的研究,包括音樂理論、樂譜解譯等,經許多音樂學者之長期鑽研,已經累積了大量的成果;文史學界的投入,相對地較為薄弱。但畢竟事涉「文學」,那些研究成果是否可以完全信從,並以之為進一步探討的基礎,還需多些思辨與論證。音樂如數學般,有較清晰的系統,學習有一定的理路可循,自然較容易掌握;而音樂根植於聲學之物理現象,而這些現象則源乎自然,故聲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庫存:2
後中國文狂刷題
作者:簡正  出版社:高元進階智庫  出版日:2022/04/01 裝訂:平裝
(後中國文狂刷題) 簡正老師推薦 任教學士後中醫學系多年,欣見考生孜孜矻矻,焚膏繼晷,如願上榜,一圓披上白袍,懸壺濟世的美夢。對於在試場浮沉,難以上岸的考生,無邊無際,滿是無奈,不禁惻隱。總不能新亭對泣,無計可施而坐困愁城。尋思問題之所在,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法,築夢踏實。應非不能,除非不為。 站在教育的第一線,學生中不乏台清交成,碩博有之,何以載浮載沉,屢仆屢起?非學問不如人,亦非天道不酬勤。問題癥結在於考場無法完全發揮實力,問題不一而足──是壓力山大,緊張而造成腦中一片空白,失誤頻頻?抑或強記堆砌,未能融會貫通,遇到題型變化,無法靈活變通?多寡易止,心之莫同。知其心,救其失,師之責也。 考場無法火力全開,發揮實力,自是考前練習不足,穩定度不夠,導致正式大考淪為模擬小考,吸取經驗有之,金榜題名不足。因此,考前虛擬實境,建立抗壓自信,體會答題技巧,增進語感提升,端賴於充分刷題,熟能生巧,日起有功,如虎添翼。有鑑於此,911生日當天,在個人FB上 PO文,許下第一個生日願望:「出版一本書,幫助後中同學圓夢。」昭告天下同時,正是鞭策自己,不敢須臾或忘。 「後中國文狂刷題」,乃針對三所後中國文考試難易度,擇取相符的模擬題目,逐題疏通觀念,加以說明,進而在詳解中,給予相關常識補充,以求答題功力進階之效。因此考生在使用此書時,心態上必須完全仿真,先尋覓僻靜答題場域,不受外在環境干擾,精確計時,控制在八十分鐘內完成,自我要求七十分以上(中國醫後中答錯倒扣0.7分)。每考完一回,精準紀錄時間與分數,具體寫下過程中的心得。再參考詳解,糾正訛誤,釐清問題,歸于至當。定期規律測試,保持穩定語感,來回二十次,共計一千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農夫與四季律動,考生辛勤伏案付出,與試題推移,最後終將品嚐碩果豐收的喜悅。 當你選擇一條與同儕不同的道路,即使非人煙罕至,但孤獨寂寞是肯定的。尚書兌命曰:「念終始典於學。」意恆思念,自始至終常在於學習。善用腎上腺素,藏脩習游,真積力久,相信自己,最後將會看到「霜葉紅於二月花」的美景。就從現在開始,讀書讀到感動自己吧!畢竟,忙的是自己的興趣,忙的是自己的使命,忙的是自己的前途。當你在榜單上看見自己的名字那一剎那,辛苦也就不辛苦了。我們一起加油吧!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絕版無法訂購
  • 1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