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21世紀金融監管(簡體書)
滿額折

21世紀金融監管(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6 元
定  價:NT$ 336 元
優惠價:87292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西方國家開始審視自身的監管能力和監管表現。本書彙集全球多位金融監管專家的觀點與見解,全面評估了全球在金融監管規則和監管實踐領域發生的主要變革。主要通過聚焦多國監管實踐而非監管法規,從監管專業人員的角度探討了什麼樣的監管是高品質的監管,如何構建新的監管範式,打造高品質的監管。
《21世紀金融監管》是危機後反思金融監管著作中最有深度、最有價值的一部著作。

本書的不同尋常之處在於它不局限於討論剛剛過去的這一場全球金融危機,也不過多討論法律規則。

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出現的大多數研究主要著眼於探討監管規則的性質,即假設如果規則到位,也許可以避免業已發生的災難或減輕其影響。但是,我們需要的是將未來發生危機的概率和影響降至最低,與此相比,前述研究顯得狹隘而片面。複雜系統的慘痛失敗幾乎都是前所未有的。正如利用民航墜機的調查報告改進飛行安全控制措施一樣,我們知道如何通過回溯調查加強預防控制措施,避免同一類事故再次發生。

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並被很快認定為一次監管失敗,批判者質疑美國監管機構是否從20世紀80年代的儲貸危機中得到了任何經驗或教訓。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他們學會瞭如何預防另一場儲貸危機。但是,20世紀80年代的教訓對監管者預見或阻止次貸危機,或者理解信用違約互換風險敞口帶來的金融不穩定性方面並沒有很大幫助。認真剖析剛剛過去的這一場危機總是很有必要,但遠遠不夠。

總結危機時僅關注法律規則的內容也遠遠不夠,主要基於兩個原因:一是重大風險事件通常並不一定涉及違規。在很多嚴重的道路交通事故和大多數墜機事故中,並沒有任何人違犯法律,事故原因可能是機械故障、疲勞、疏忽、注意力不集中或複雜系統中無法預知的交互影響因素。同樣,金融市場的不穩定也可能由一系列原因誘發,例如風險敞口之間的不當關聯或程序化交易算法之間無法預料的交互影響。在這些情況下,沒有任何人違規,但也不可能通過在特定機構執行某一套標准或遵循一些靜態監管要求控制金融市場風險。儘管傳統的監管規則難以觸及此類風險,但金融市場、投資者及金融體系需要對其進行識別、研究、理解和控制。

二是僅關注法律規則的內容會忽略專業監管人員的巨大作用。這些專業的監管人員介於法律條文和頒布後的社會保護之間。對於監管者而言,除了監管規則外,重要的事項還有很多,包括:監管機構自身的組織形式和確立監管重點、分配監管資源的方法;培養何種監管技能;認同及施行何種形式的自由裁量權,如何為必須做出的選擇進行解釋和辯護;是否理解被監管機構迥然不同的動機,是否掌握合規管理和行為影響的所有技巧;監管機構使用何種分析形式和情報系統,這些選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監管者會注意到的或遺漏的風險;與業界建立何種形式的關係,其目的是否為了徇私妥協。也許最重要的是,監管者是否僅囿於合規管理,還是承擔了識別並控制風險的更大挑戰。


通過聚焦於監管實踐而非監管法規,本書各章節為監管專業人員解釋了重要的現實問題,如什麼才是“高質量的監管”?執行監管規則和管控風險之間有什麼關係?基於什麼因素決定是選擇規則導向、原則導向還是自我監督式的監管結構?監管機構能否應對系統性風險?如果能,應對系統性風險和更常見的單個金融機構行為管控之間有何關聯?在沒有發生危機的情況下,我們如何評估監管績效?危機之後,我們又應如何評估?難道我們只能回首過去,痛述監管失靈?還是我們可以展望未來,詳盡闡釋最佳實踐?

當然,所有這些問題涉及的範圍要遠遠超出金融監管的領域。在所有的監管前沿,那些致力於控制不同類型風險(例如犯罪、污染、職業和交通危險、恐怖主義、腐敗和疾病)的人士,都提出了類似的問題。

事實上,在全球金融危機前,就有人考慮過本書所討論的問題,但並沒有予以特別關注。我們之所以在這個特別的時刻能讀到這本全球頂尖的金融監管專家所作的特別之著,正是因為金融危機撼動了金融監管的核心,凸顯了變革的迫切性,暴露了傳統監管方法的缺陷,激發了熱烈的討論,並加快了試驗和創新的進程。相比其他監管領域,金融監管領域近期發生了更多變化。因此,對於相當廣泛的監管受眾,本書值得一讀,藉此可以從金融監管失敗和完善中汲取經驗和教訓。

監管實踐所面臨的問題,在某種程度上都可以歸結為:“如何成為高效的、以風險為本的監管者?”對這一問題的討論在金融危機之後更加頻繁。很多監管機構都接受了“以風險為本”的監管方法理念,卻難以將其貫徹在監管實踐中。

通過對大量近期災難(恐怖襲擊、礦難、卡特里娜颶風、日本地震和海嘯以及金融危機)的研究,我們了解到公眾對於政府在風險管控方面有何期望。人們並不指望政府可以完全避免災難的發生或規避全部損失,但是他們確實希望政府部門能夠以合理的代價提供最好的保護,政府應具備:

(1)警惕性。能夠在早期識別潛在威脅,關注到災難的先兆和警示,發揮想像力對可能發生的情景做出預判,運用情報系統發現其他風險隱患,並在更大損失發生之前付諸行動。

(2)敏捷性。對任何潛在風險都具有足夠的靈活度,可以隨時採取迅速而適當的行動,而不是受制於十年前製定的風險預案或行動規程,更多地以問題為中心,不拘泥於教條。

(3)精巧性。掌握所有的干預工具,可以像經驗豐富的技師一樣為每一項任務選取最適合的工具,同時擅長創新,在現有工具不足或無法抑制風險的情況下,提出新的解決方法。

以上幾點是有效控制風險的基礎。本書通過很多實踐經驗和新穎觀點,讓這個框架更加豐滿。舉幾個例子:在警惕性方面,凱勒曼(Kellermann)和摩西(Mosch)的文章提到,作為對傳統的單個機構監管方式的補充,專題分析和調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宏觀審慎監管如此重要的情況下。由於風險的形式和規模不同,專題研究可以幫助我們從多個角度對問題進行交叉分析。有些風險是由個別機構的某種違規行為引發的,但另一些風險則可能與特定類型的金融產品、投資工具、營銷手段、投資者類型或是關聯關係和集體行為所引起的市場不穩定有關。通過更為寬廣的分析鏡頭和視角,監管機構更容易在早期發現異常情況和風險萌芽。

在敏捷性方面,胡本(Houben)的文章在實踐層面探討了宏觀審慎目標(例如係統性問題)和微觀審慎目標(例如特定機構)之間的複雜關係,提出要尋求良好的組織形式,促進不同目標導向的各單元間的有效協作。德弗里斯(de Vries)研究了不同監管結構的優勢,對關於原則導向監管的悖論進行了深入而務實的討論,為監管者提供了一種實用而差別細微的指引,幫助他們選擇針對不同類型的風險,是否以及在哪裡應用規則導向、原則導向或自我監督的監管結構。隨著眾多歐洲國家在分業監管、雙峰監管和單一監管模式之間進行轉換,範•亨格爾(van Hengel)、希爾伯斯(Hilbers)和舍恩邁克(Schoenmaker)的文章提供了以風險為本的分析,具體說明了何種風險在何種結構下能得到更好的管控,以及如何最恰當地處理審慎監管與市場行為監管之間產生的利益衝突。他們還討論了多層次的監管架構設計,對具體監管職責劃分提出了合理建議,包括哪些職責應屬於歐洲而不是主權國家,及如何更好地構建歐洲監管體系。

在精巧性方面,理查茲(Richards)的文章探討了監管者影響機構行為可以採用的大量工具,展示瞭如何將不同的手段與不同的目標相匹配,進而選取合適的監管工具。凱勒曼和摩西強調對監管者進行技能培訓的重要性,以此來提升監管人員在面對強勢的被監管對象時的工作效率、魄力和信心。亞當斯(Adams)的文章討論了風險為本的監管所必需的溝通技巧,包括如何塑造公眾期望,在沒有發生危機時如何報告風險,以及如何為強制監管要求贏得適當而持久的關注度和恰當的容忍度。

努依(Nuijts)和德汗(de Haan)的文章研究了“文化和行為監管”的前景,他們發現有些風險源自激勵機制,為了實現短期績效目標,機構不惜採取非理性或違法的行為。他們描述了荷蘭央行為改進機構的決策框架、引導其致力於長期穩定所做的開拓性努力。為實現這一目標,荷蘭央行研究了關於“高績效”組織的現有文獻,聘請組織心理學家和變革專家(還有審計師、經濟學家和律師)調查董事會和高管層的決策程序。這次調查通過診斷“文化和行為”,探究過度風險承擔行為的根源,這無疑是一次大膽的嘗試。許多監管者可能會懷疑可行性,或質疑是否監管介入程度太深。但是努依和德汗描述了荷蘭央行如何為這種方法進行辯護,並將案頭研究、訪談、機構全面調查、列席董事會或高管層會議等方法結合起來,作為風險診斷的工具踐行這一辦法,同時介紹了在文化和決策的缺陷顯而易見時,荷蘭央行的監管者如何為金融機構提供反饋和指導。

在我看來,這本書收錄的文章在金融監管者和其他行業監管者已探索的諸多領域裡樹立起了里程碑。當面對日趨複雜多變的風險時,本書可幫助監管專業人員理清思路。它強調了當一家金融監管機構從合規管理型向風險管控型轉變時,要面對的戰略和組織架構方面的挑戰。這本書匯集了眾多新穎觀點,其中很多可以方便有效地轉化為具體的監管安排。

我衷心向讀者推薦本書。

馬爾科姆•K•斯帕羅(Malcolm KSparrow)

目次

中文版序一9
中文版序二15
中文版序三21
序言25
譯者前言31
前言49
第1章良好監管及其在後雷曼時代的局限性001
第2章金融監管質量的管理019
第3章分析式監管案例:瑞典視角037
第4章監管的未預後果053
第5章金融機構監管的影響和激勵079
第6章監管執行的發展115
第7章好時期與壞時期的監管:公眾輿論與監管方式的一致性123
第8章董事會評價133
第9章外部監管與內部監管:如何有效實施?145
第10章荷蘭央行的行為和文化監管165
第11章原則導向監管怎樣促成良好監管目標的實現?181
第12章雙峰監管模式的應用:基於歐洲的經驗教訓203
第13章宏觀審慎監管與微觀審慎監管的有機結合219
第14章監管:未來十年展望241

縮寫詞列表(中英文對照)257
本書作者261
參考文獻263
附錄如何打造良好監管:學會說“不”287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9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