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改變歷史的二十四場戰爭(簡體書)
滿額折

改變歷史的二十四場戰爭(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  價:NT$ 228 元
優惠價:87198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 還原真實的古代戰爭圖景
★ 詳細解讀戰爭背後的勝敗得失
★ 以客觀視角分析戰爭如何影響歷史的走向



歷史是由無數偶然形成的必然,而往往戰爭都處於歷史發生改變的拐點之上。本書選取了中國歷史上最具代表性、影響最為深遠的24場戰爭,對其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描述,涿鹿之戰、城濮之戰、垓下之戰、淝水之戰、唐滅東突厥之戰、鄱陽湖水戰、甲午海戰……每一場戰爭都處於中華民族的重要歷史節點,在這裡,你不僅能看出了每一場戰爭開創的戰術戰法與裝備革新,更能看出在這些戰爭的背後,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文化精神的走向。時至今日,這些歷史上的戰爭對我們仍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黃朴民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執行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圖書館館長。兼任教育部歷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史學會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理事等。代表性專著有:《春秋軍事史》《先秦兩漢兵學文化研究》《戰國軍事史》《天人合一:董仲舒與兩漢儒學思潮》《孫子評傳》《何休評傳》《大一統:中國歷代統一戰略研究》《刀劍書寫的永恆:中國傳統軍事文化散論》《孫子兵法解讀》《漢唐統一戰略研究》等

白立超

歷史學博士、西北大學歷史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思想史、先秦史和軍事史。著有《出土文獻與古書的反思》《張旭評傳》《縱橫家史話》《古代名將史話》等。

熊劍平

歷史學博士,南京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著有《中國古代情報史論稿》《六韜、鬼穀子誦讀本》《權力的掌控——軍機處》《暗影——中國古代的刺客與間諜》等。

目次

序:止戈為武,兵之大道/1

華夏奠基之戰/1
華夏奠基之戰是中華民族在發軔時期最重要的戰爭。奠定了黃帝部族為核心的華夏集團佔據了廣袤的中原地區,並促進了與其他部族的融合,具有深刻的歷史文化蘊義。

牧野之戰/13
牧野之戰,商紂徹底葬送了商王朝六百年的基業,周王朝從此確立了在中原地區的主導地位。周天子自此成為天下新秩序的共主,開啟了周王朝八百年的統治。周朝的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度等對後世的政治文明產生了深遠影響。

繻葛之戰/25
繻葛之戰,使得周天子威信掃地,徹底宣告了周王室的沒落,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任何一位周天子敢於率軍與稱霸的諸侯進行較量,“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傳統從此消亡。

城濮之戰/37
城濮之戰,晉文公退避三舍、後發制人,從而以少勝多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楚軍,晉國終於實現了一戰而“取威定霸”的戰略目標。自此以後,奠定了中原強國的地位,也開啟了晉國長達百年的春秋霸業。

長平之戰/55
長平之戰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這是戰國時期規模最大、殺傷最慘烈的一場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滅戰。長平之戰從根本上削弱了關東六國中最強勁的對手,徹底清除了秦國兼併六國、統一天下的障礙。

楚漢決戰/69
楚漢之戰中最具決定性意義的是成皋、垓下之戰。成皋之戰使楚漢之間的實力對比發生徹底地改變;垓下之戰,劉邦乘勝追擊,一舉殲滅項羽。成皋、垓下之戰後,劉邦稱帝,建立漢朝,重新統一了中國。

漢武帝反擊匈奴之戰/85
漢武帝反擊匈奴之戰是漢軍實施的規模最大的一次超遠距離騎兵集團作戰,充分表現了漢軍騎兵的獨立作戰水平和後勤支援能力,迫使匈奴放棄漠南向西北方遠遁。此戰之後,漢朝軍隊開始全面進入騎兵時代。

赤壁之戰/99
發生在東漢末年的赤壁之戰,及其之前的官渡之戰都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其中,官渡之戰是曹操統一北方的關鍵之戰。至於赤壁之戰,則是三國鼎立最終形成的關鍵一戰。

晉滅吳之戰/113
晉滅吳之戰是歷史上一次非常成功的水陸聯合作戰。此戰過後,吳國徹底滅亡,東漢末年以來長期割據分裂的局面也宣告結束,就此迎來了一段難得的統一局面。

淝水之戰/125
淝水之戰不僅有效遏制了北方少數民族的南下侵擾,也使得東晉王朝在江南的統治暫時獲得穩定,同時也為江南地區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提供了機會。此後,中國歷史進入長期南北對峙局面,也即南北朝時期。

隋滅陳之戰/137
隋朝統一全國的歷史意義重大。隋文帝楊堅順應歷史潮流,創造條件,經過十年的努力,最終完成了全國統一。隋的統一,結束了魏晉南北朝長達三個多世紀的分裂局面,開啟了中國歷史上國力強盛、文明發達、影響深遠的隋唐時期。

虎牢關之戰/155
通過虎牢之戰,李世民成功地消滅了竇建德的主力部隊,接著又成功迫降了洛陽王世充的守軍,所以此戰是李唐集團統一全國的關鍵之戰,同時也是一個圍城打援的經典戰例。

唐滅東突厥之戰/167
唐滅東突厥之戰,使得自隋末以來北方突厥對中原的襲擾得到了有效遏制,北方邊防壓力減輕,為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創造了安定的周邊環境。同時,這次戰役也擴大了唐王朝北方統治區域和控制範圍,也為後來北庭都護府的建立提供了條件。

怛羅斯之戰/185
怛羅斯之戰是唐王朝和阿拉伯帝國的一場遭遇戰,影響非常深遠。此戰是東西兩大文明在最鼎盛時期的一次正面交鋒。怛羅斯之戰在世界文明交往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中國文明傳播到了西方,尤其是造紙術的傳播,為世界文明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郾城之戰/199
郾城之戰以及後續的穎昌之戰是岳家軍挺進中原抗擊金軍的關鍵之戰,是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郾城之戰的勝利是嶽飛實現連結河朔,直搗中原戰略的關鍵性勝利,展現了宋軍的實力。同時也締造了岳家軍的神話,在軍事文化上影響很大。

襄樊之戰/215
襄樊攻防戰是宋元之際關鍵一戰。南宋之亡始於襄樊之敗,襄樊的陷落,對南宋整個戰略防禦體系是個沉重打擊。此戰之後,南宋朝廷所依恃的長江天險形同虛設,直接導致了南宋的迅速滅亡。

崖山之戰/235
崖山之戰是關係南宋王朝生存死亡的最後一戰,南宋的戰敗標誌著統治中國三百餘年的趙宋王朝徹底滅亡,也是中原漢族王朝第一次慘遭遊牧民族整體滅亡。崖山之戰,十萬南宋遺民甯死不降,投海殉國,何其悲壯,展現了漢族士大夫獨有的民族氣節。

朱元璋擊滅陳友諒之戰/251
在擊敗陳友諒這個最為強大的對手之後,朱元璋的實力得到進一步增強,就此奠定了其統一全國的基礎。從陳友諒手中繳獲的巨型戰艦等武器裝備,以及收編改造的大量俘虜,都極大地補充了戰力。

北京保衛戰/263
北京保衛戰是一場非常成功的城市保衛戰,瓦剌被迫撤走,只得將明英宗無條件送回北京,並重新恢復了與明廷的臣屬關係。英宗回到北京之後,在度過一段幽禁生活之後,重新奪回皇位。
薩爾滸之戰/275
薩爾滸之戰是改變明與後金命運的關鍵一戰。此戰過後,明軍漸漸失去了對遼東的控制力,而後金軍的實力則是越發壯大,並徹底掌握了遼東戰場的主動權,也由此奠定了入主中原的基礎。

康熙平定三藩之戰/287
康熙平定三藩之亂,徹底清除了地方割據勢力,避免了國家的分裂,使得康熙加強中央集權有了一個很好的基礎,也促進了中原地區和南方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

鄭成功收復臺灣之戰/301
鄭成功收復臺灣之戰,是我國歷史上首次大規模渡海登陸作戰,驅逐了荷蘭殖民者,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利益,捍衛了中國的領土完整,是中國人民反對西方殖民侵略的一次偉大勝利。

中英鴉片戰爭/313
鴉片戰爭的失敗,使得中國損失了大量主權和領土。開放口岸、允許外國軍艦在內河自由出入,使得中國向著半殖民地道路又前進了一步。鴉片貿易合法化以及大量戰爭賠款,使得中國大量白銀外流,加重了中國人民的經濟負擔,致使中國經濟快速走向衰敗,社會矛盾更趨激化。

中日甲午戰爭/327
甲午戰爭慘敗,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西方列強則由此掀起了進一步瓜分中國的狂潮,更進一步加劇了中國的災難,中國徹底淪為一個半殖民地國家。

書摘/試閱

華夏奠基之戰

在中國上古傳說時代,有許多關於聖賢攻伐的傳說,如神農伐斧遂,黃帝伐炎帝(阪泉之戰),黃帝伐蚩尤(涿鹿之戰),共工與顓頊互相攻伐,堯、舜、禹伐三苗等,而真正對中國歷史產生深遠影響的卻是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阪泉之戰是黃帝與炎帝兩大部族之間的較量,黃帝打敗炎帝,最終以黃帝為主導統一了黃炎兩個部族,促成了兩個部族之間的融合,黃炎集團形成,華夏族的雛形初具。涿鹿之戰是黃炎集團共同對抗來自東夷集團九黎族蚩尤的挑戰,黃炎集團最終打敗蚩尤,鞏固了黃炎集團在中原地區的核心地位。同時,也促進了以黃炎集團為主導與東夷集團的融合,華夏族終於締造。阪泉之戰與涿鹿之戰奠定了華夏族在中華大地上的民族主體地位,也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形成的基石,因此我們可以從文明意義上統稱為華夏奠基之戰。

一、兩個部落的崛起

遠古時期,在中國遼闊的大地上生活著許多大小不等的原始部落,每一部落都有著特有的血統和獨特的文化。隨著歷史發展,一些血緣相近的部族逐漸形成大聯盟。聯盟之間以武力衝突、妥協、融合等方式逐漸整合,開始形成一些非常具有影響力的部族集團。黃帝、炎帝興起之時,中原地區正處於神農氏為首的部族集團統治後期,不同部落之間出於生存、利益等原因相互攻伐,社會開始出現亂象。而身為聯盟首領的神農氏卻根本無力平息事態、恢復秩序。此時,黃帝部落逐漸強大起來。
黃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姓公孫(後改姓姬),名軒轅。據說,黃帝生下來就特別神異,幾個月便會說話。年幼之時非常機靈,各方面都與眾不同。稍稍長大的黃帝並不滿足于天生資質,他誠實勤懇、博聞廣記,不斷修養自己。成年之後,他已經能夠明辨是非,高瞻遠矚。黃帝的出色表現理所當然成為有熊氏的部落首領。有熊氏在黃帝的帶領下,勵精圖治,繼承了神農氏以來的農業生產經驗,積極發展農業,實力迅速壯大,並從姬水流域不斷向渭河流域擴展,逐漸形成一個獨立強大的部落。此時,神農氏已經無法控制中原地區的秩序,需要有新的政治、軍事權威重新整合秩序。黃帝敏銳地捕捉到以神農氏為核心的舊秩序將要瓦解的時機,積極蓄積力量。於是黃帝便著手操練士兵,開始武力征討破壞中原地區秩序的一些部落,維繫了正常的秩序,所以很多部落都願意歸服黃帝,逐漸形成了一個以黃帝部落為核心的強有力的新秩序。
與此同時,以炎帝為首的炎帝部落也迅速發展,實力與黃帝部落不相上下。炎帝與黃帝同出少典氏,發祥于姜水流域,是遠源親屬部落。《國語•晉語四》記載:“昔少典娶於有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薑。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由於史籍中炎帝的種種記載與神農氏往往混淆,我們已無法厘清。從黃帝與炎帝的較量來看,炎帝部族的勢力也不容小覷,是一個文明程度、軍事實力相對比較高的部族。炎帝壯大後,也開始兼併周邊一些部族,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逐漸形成了一個以炎帝為中心的部族集團。黃帝、炎帝都力圖用自己的方式,以自己的部落為核心重建一個新的中原秩序。

二、阪泉之戰:華夏雛形

面對炎帝的挑戰,黃帝開始積極備戰,“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 。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記載非常簡要,但已經足以顯示出黃帝備戰的全面性。
首先是“修德振兵”。黃帝積極實行德政,發展軟實力,以和平的方式儘量爭取其他部族的支持。同時整頓軍政,“教熊、羆、貔、貅、䝙、虎”,專門訓練了一支以熊、羆、貔、貅、䝙、虎命名的戰鬥力非常強的軍事力量,提高部落的硬實力,以便討伐一些不服從的部落,尤其是在中原內部挑戰他的炎帝。其次是“治五氣,藝五種”。“治五氣”就是研究氣候、季節,以安排農業生產,同時掌握氣候規律,預測天氣狀況,也可以合理利用“天時”,這在軍事鬥爭中的作用也非常大。“藝五種”就是教習民眾種植五穀的正確要領,根據鄭玄的說法,五穀就是指黍、稷、菽、麥、稻。黃帝這些積極發展原始農業的措施,為戰爭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最後是“撫萬民,度四方”。安撫各地民眾,爭取更廣大的民眾基礎,也就是“人和”。同時,黃帝實地勘察各地的地形山川,掌握天下各地的風土人情,丈量規劃天下的土地。對天下地形、山川、要塞的考察與掌握,也為以後的戰爭做了軍事地理學方面的準備,爭取到了“地利”因素。
由於時代久遠,關於這場戰爭的具體細節我們已經不能還原。然而我們可以根據一些典籍記載,對華夏文明的第一戰做出一些合理推測。
首先是黃帝的德政,《史記》中首先提到“修德”。黃帝正是通過德政,團結了一大批部族,而炎帝可能僅僅一味迷信武力,依然還是“以力為雄”的舊思維。其次,根據《列子•黃帝》記載:“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帥熊、羆、狼、豹、䝙、虎為前驅,雕、鶡、鷹、鳶為旗幟,此以力使禽獸者也。” 可能在具體對炎帝的戰爭中,以熊、羆、貔、貅、䝙、虎命名的這些戰鬥力非常強的軍隊,在戰鬥中發揮了重要的突擊作用。再次,黃帝與炎帝的戰鬥很激烈,也很艱苦,“三戰,然後得其志”。在古籍中,“三”往往是虛數。證明黃帝、炎帝是經過了多次大戰,而最終在阪泉之戰中,黃帝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阪泉之戰,標誌著神農氏之後,中原地區重新建立起以黃帝為核心,以黃帝與炎帝兩大部族為基礎的新秩序。從此以後,黃帝部族與炎帝部族之間不斷交流、融合,最終一體,黃炎集團形成,華夏族雛形初具。

三、相遇涿鹿

黃帝與炎帝結盟,中原地區秩序恢復。當時,在中華大地上大體上存在三大集團:以黃帝、炎帝為首的華夏集團,以九黎族蚩尤為首的東夷集團以及南方的苗蠻集團,他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獨立發展。但是,在各自發展的過程中,華夏集團與東夷集團發生了激烈的衝突,並不斷升級,最終引發了涿鹿之戰。如果說黃帝與炎帝的阪泉之戰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為了爭奪中原地區最高統治權的話,那麼涿鹿之戰就是兩大集團在各自的發展過程中,為了爭奪生存空間的衝突。
以黃帝、炎帝為首的華夏集團,興起於今關中平原、山西西南部與河南西部,經阪泉之戰融合後,勢力空前強大,不斷向東方發展,沿著黃河南北岸向今華北平原西部地區拓展。與此同時,興起于黃河下游(今冀、魯、豫、蘇、皖交界地區)的九夷部族(東夷集團的一支),也在蚩尤的領導下,以今天的山東、江蘇北部地區為主要根據地,不斷向西推進,進入華北平原。華北平原屬�溫帶季風氣候,地勢平坦、灌溉便利,氣溫和降水量等都非常適宜農業發展,在蚩尤部族進入此地之前,炎帝部族在此處發展。由於地緣關係的緣由,在蚩尤部族進入華北地區後,首先與炎帝部族發生了正面衝突。蚩尤聯合誇父和三苗一部,很快以強大的武力擊敗了炎帝部族,並佔據了炎帝居住的“九隅”,即“九州”。炎帝為了維持生存空間,遂向華夏集團的首領黃帝求救,華夏集團與東夷集團之間的一場武裝衝突也就不可避免了。
九黎部族的首領蚩尤 ,精明強幹,英勇善戰 ,在我國古代被尊稱為戰神 。與華夏集團相比,蚩尤部族的戰鬥力非常強。以蚩尤為代表的東夷集團並非野蠻不開化的蠻族,其發展水平相當高。一方面,蚩尤部族的冶煉技術要高於黃帝、炎帝,所以華夏集團在兵器製造上落後于蚩尤部族。蚩尤善於製作兵器,尤其是銅制兵器製作精良、鋒利無比,在當時屬�先進武器。另一方面,傳說蚩尤部族的部眾,獸身人面,吃沙石,銅頭鐵額,這些記載都可以折射出蚩尤部族生性善戰,勇猛剽悍,並很有可能已經在戰爭中開始使用原始的金屬頭盔了。

四、涿鹿之戰:締造華夏

面對如此強敵,黃帝部族為了維護華夏集團的整體利益,答應炎帝部族的請求,也趁機將勢力推向東方。這樣,華夏集團便與向西北推進的蚩尤部族在涿鹿地區相遇了。當時蚩尤集結了所屬的八十一族(一說七十二族),在力量上佔據絕對優勢。雙方遭遇後,蚩尤便倚仗人多勢眾、武器優良、戰鬥力強等有利條件,主動向黃帝發起攻擊。黃帝則率領以“熊、羆、貔、貅、、虎”等戰鬥力非常強的部族軍隊迎戰氣勢洶洶的蚩尤。由於力量懸殊,戰爭初期,黃帝部族傷亡慘重,戰鬥非常艱苦,形勢對黃帝、炎帝不利。而這時又適逢濃霧和大風暴雨天氣,這非常有利於來自東方多雨環境的蚩尤部族開展軍事行動。所以在初戰階段,適合於晴天作戰的黃帝族處境不利,曾經多次戰敗。
黃帝在此種逆境中並不氣餒,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堅持與蚩尤展開長期鬥爭。在涿鹿之戰中,一舉擊敗軍事力量占優的蚩尤。我們從以下一些神話傳說中來看黃帝擊敗戰神蚩尤的玄機。
首先,黃帝善於“治五氣”(研究氣候)、“度四方”(瞭解地理地形)、“撫萬民”(爭取民心),終於發揮出“天時、地利、人和”在戰爭中的巨大作用。第一,黃帝主動尋求對自己有利的“天時”。在涿鹿之戰中,黃帝利用自己對氣候規律的研究,一改戰爭初期與蚩尤軍隊在對己不利的天氣狀況下作戰,主動尋求有利於自己作戰的天氣。黃帝依靠新發明—指南車,在一個狂風大作、塵沙漫天的天氣,趁蚩尤部族混亂之際,以指南車指示方向,率軍向蚩尤發起猛烈進攻,為黃帝族轉敗為勝創造契機。第二,占盡“地利”優勢。黃帝請“應龍高水”,讓應龍利用位處上游的優勢,在河流上游築土壩蓄水,以阻擋蚩尤的進攻。據《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載,應龍是雨水之神,蓄水而攻。但是,蚩尤也請風伯、雨師喚起狂風暴雨猛烈地吹打著黃帝的軍隊,黃帝的軍隊只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無奈,黃帝又請旱神女魃,降服蚩尤。女魃一走上戰場,刹那間暴風驟雨消逝得無影無蹤。第三,黃帝積極爭取其他部落的支持,佔有“人和”。上述神話傳說的中的神靈,後世學者一般認為都是當時一些部落首領的神化。
其次,黃帝可能最早採取了陣法與蚩尤進行戰鬥。傳說中黃帝在對蚩尤的戰爭中屢戰屢敗,最終由於得到玄女萬戰萬勝的“戰法”,才最終獲得了對蚩尤的勝利。而玄女的“戰法”可能就是最早的陣法或兵法 。同時,在指揮陣戰時,用於傳達軍事命令的號角和軍鼓也出現了。傳說在蚩尤的軍隊裡,魑魅魍魎等妖怪能發出一種怪聲來迷惑人,人一旦聽到這種聲音,就會朝著怪聲發生的地方衝擊,瞬間被這些妖怪消滅,黃帝因此損失慘重。後來,黃帝發明羊角號,吹出龍吟一般的聲音,這種聲音回環婉轉,響徹戰場,結果蚩尤統領的妖怪嚇得魂不附體,失去了戰鬥力,黃帝率軍趁機上陣,征服了蚩尤 。另外也有傳說黃帝正是通過軍鼓戰勝蚩尤的。黃帝軍隊屢戰屢敗,士氣日漸低落,為了鼓舞士氣,黃帝派人從東海流波山捉來猛獸“夔”,用其皮做成軍鼓;同時,又派人抽出雷獸的骨頭作鼓槌。黃帝命令擊鼓,連敲九下,震耳欲聾,驚天動地,蚩尤軍失魂落魄,丟盔棄甲,完全喪失了戰鬥力。
涿鹿之戰以華夏集團的勝利宣告結束。戰後,黃帝乘勝東進,一直進抵泰山附近,在那裡舉行“封泰山”儀式後方才凱旋。同時黃帝也進行了戰後的安撫工作,他“命少皞清正司馬鳥師”,在東夷集團中選擇了能服眾的少皞作為氏族首長繼續統領九夷部眾,東夷集團與華夏集團結為同盟。
兩大集團結盟後,華夏集團開始走向更大範圍的融合,雖然沒有直接的史料可憑,但從史籍的片言隻語中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如《管子•地數》篇記載蚩尤為黃帝造兵器。《管子•五行》篇:“昔者黃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韓非子•十過》說:“昔者黃帝合鬼神于泰山之上,駕象車而六蛟龍,畢方並,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後,騰蛇伏地,鳳皇覆上,大合鬼神,作為清角。”蚩尤、風伯、雨師現在都為黃帝服務了。
涿鹿之戰後,以黃炎為核心的華夏集團與東夷集團迅速融合,華夏族更為強大。
而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甯居。
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官名皆以雲命,為雲師。置左右大監,監于萬國。萬國和,而鬼神山川封禪與為多焉。獲寶鼎,迎日推。舉風後、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順天地之紀,幽明之占,死生之說,存亡之難。時播百穀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勞勤心力耳目,節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

五、華夏奠基之戰解析

黃帝部族和炎帝部族在神農氏衰落之後,為了爭奪中原地區的領導權而爆發了阪泉之戰,最終炎帝戰敗,形成了以黃帝為核心的黃炎集團,華夏族初具雛形。在華夏集團向東發展的過程中與向西發展的東夷集團的九黎族遭遇,爆發了涿鹿之戰。在涿鹿之戰中,黃帝打敗了東夷集團的九黎族首領蚩尤,並與東夷集團結盟,華夏集團勢力擴大到山東地區。
華夏奠基之戰中,黃帝族之所以取得最後勝利,就在於黃帝已經從“以力為雄”的單純軍事較量思維中走出來,開始從政治和軍事兩方面作好戰爭準備,即“軒轅氏乃修德振兵”。阪泉之戰材料缺失,難以進行具體戰略、戰術分析。涿鹿之戰的神話傳說相對較為豐富,我們就從神話傳說的雲山霧罩中,嘗試尋找其中一些歷史的真實元素,盲人摸象般對這場戰爭的戰略、戰術進行一些分析。
總體上來說,黃帝在實力處於劣勢的條件下,戰略思維要比蚩尤更高明。黃帝善於爭取同盟,並能有意識地選擇戰場,巧妙利用有利於己的天氣條件,果斷進行反擊,從而一舉擊敗強勁的對手,鞏固了華夏集團在中原地區的地位。相反,以蚩尤為代表的東夷集團儘管兵力雄厚,兵器裝備優於對手,但由於一味迷信武力,連年對外擴張,“好戰必亡”,已預先埋下了失敗的種子。在作戰指揮上,又缺乏對氣候條件的應變能力,缺乏對黃帝大規模反擊的預判和抵禦能力,因而最終遭致敗績,喪失了進據中原地區的機遇。
華夏奠基之戰雖然以神話的形式流傳至今,甚至都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戰爭,但是,神話畢竟是歷史的投影,曲折地反映了事實本身。華夏奠基之戰奠定了以黃帝部族為核心的華夏集團佔據了廣袤的中原地區,並促進了與其他部族的融合。同時,形成了以黃帝為核心,黃帝部族、炎帝部族、東夷部族組成的龐大集團,華夏族族源基本形成。取得華夏奠基之戰兩場關鍵性勝利的部族首領黃帝被尊稱為華夏族的共同祖先。華夏奠基之戰不僅促進了部落的融合,也促進了不同氏族部落的文化交流,具有深刻的歷史文化意義。在“以力為雄”的時代,黃帝在強大軍事實力的基礎上,其“德”也開始凸顯。重新整合的文化秩序,也是以黃帝為核心的整合,在這個意義上說,說黃帝是“人文初祖”並不為過,而後來人們把古代的許多發明創造都附會到黃帝的身上,也不足為怪。所以,華夏之戰的確是中華民族奠基式的歷史性戰爭。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