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中華古曆淺說(簡體書)
滿額折

中華古曆淺說(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  價:NT$ 408 元
優惠價:87355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中華古歷及其推算的原理與方法,主要內容包括:觀象授時、七十二候、古代紀年法、關於幹支與公元紀年的相互換算、古代紀月法等。學習古代天文歷法,對於我們研究古代歷史、古代文學、古代科技、古代醫學及文物考古,均有十分重要的實際意義。本書為讀者學習古代天文歷法,進一步了解和研究中華文明,繼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嚴謹科學的推算手段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作者簡介

蔣南華,1938年5月生,湖南益陽人,退休前為貴州省社會科學院院長、教授,現為貴州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屈原學會名譽會長、貴州省首批省管專家。

前言




中國古代天文歷法及其推算技術(簡稱中華歷術),是章黃學派已故學者,著名古星歷家張汝舟先生,生前傳授給我們的一門絕學。這門絕學在張汝舟先生的關門弟子貴州大學教授張聞玉等人的承傳、講授和傳播下,在不久的將來,也許將成為破解中華文明七千年以上文明史中的若幹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文物典籍的年代及其真偽的一門檢測、鑒定、“守土”、“護國”,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顯學”。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國。早在一萬八千年前,我國的先哲燧人氏就在今天湘、黔、川、渝、鄂五省(市)交界的“南垂”地區,“察辰心而出火”,開展了對天象、日月星辰的觀測以確定一年的時令季節。七八千年前的伏羲太皞和炎帝神農,繼燧人氏之後“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周易·系辭》),發明了窮陰陽之變,極富哲學辯證思維的先天(伏羲)八卦和開哲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之濫觴的《連山易》。

生於公元前5080年(辛巳)的炎帝神農,通過對太陽、月亮、北斗、木火水金土五星和二十八宿之運行規律的長期觀測和科學總結,於公元前5037年(甲子)創制了始於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合朔並交冬至的世界最早之“天元甲子歷”(亦即上元太初歷)。生於公元前4666年的黃帝軒轅氏,於公元前4567年(甲寅)在炎帝神農《天元甲子歷》的基礎上,調制了“建寅為正”的“天正甲寅歷”。這就是沿用至今而被民間通稱的“農家歷”(也叫黃帝歷)。此外,黃帝軒轅氏還創制了藏於龜腹的《龜藏易》。

由伏羲八卦的陰陽與三索以及“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太極所演化的“象山之出云,連連不絕”的《連山易》和“萬物莫不歸藏其中”的《歸藏易》以及“言《易》道周晉,無所不備”的《周易》所形成的中國易學,是中華文化和科學技術的活水源頭,是哲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之母,是中國和世界最早的思想寶庫和百科全書。它不僅囊括了古代語言文字學、“天人合一”的思辨哲學、天文學和數理學、化學、生物學、地理生態學、醫藥學等等,它的“天人合一”、剛柔相濟、寬松融合和對立統一的思維哲學,還深刻地影響了中國人民的思維模式和文化心態。

中國易學使中國古代哲學、數學和天文歷法最早登上了世界科學的殿堂。一分為二和合二而一的辯證思維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從觀象授時到四分歷的推算;從八卦陰陽對立轉化及其卦象推算而產生的十進位制和二進制算術,都是中國對世界科學做出的最早、最輝煌的偉大貢獻。特別是二進制算術和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對於今天發展計算機技術、保持生態平衡、建設生態文明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深遠的世界意義和現實指導意義。

19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疑古學派和西方的某些學者,出於對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特別是古代中華歷術的懵然無知,竟然妄說“中國古代沒有科學歷法”,頂多只是“術而已”!今天我們編輯《中華古歷淺說》和《中華人文稽考》(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張聞玉先生著述的《西周王年論稿》(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夏商周三代紀年》(科學出版社2016年版)等的相繼出版,不僅以無可爭辯的鐵的史實對懷疑論和無知論的信口雌黃進行了有力的批駁;同時為學界同仁和全國各族人民進一步了解和研究中華文明信史,繼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激發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熱情,提供了嚴謹科學的推算手段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蔣南華

2017年8月20日


目次

目 錄


1 觀象授時
36 七十二候
39 古代紀年法
57 關於幹支與公元紀年的相互換算
67 古代紀月法
75 古代紀日法
82 古代紀時法
89 四分歷術及其推算
119 二十四節氣及其推算
143 月相與金文歷朔的推算
153 雜節氣簡介
158 星宿分野
163 北斗星是遠古人們的歷書和鐘表
168 孔子生年月日之考訂
177 屈原生年考辨
204 後記

書摘/試閱

序論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國,是最早進入農耕生活

的國家。遠在兩三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出於農牧業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十分重視天時。他們憑著觀察日月星辰在天幕上呈現出來的,帶有一定規律的運行現象,來審時度節,安排農牧業生產,使之“不違農時”(《孟子》),做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時不失”,“五谷不絕”而民“不可勝食”(《荀子》)。“力不失時,則食不困……故知時為上,知土次之”(《農書》)。《呂氏春秋》云:“夫稼,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養之者天也,是故得時之稼興,失對之稼約。”“非天時,雖十堯不能冬生一穗”(《韓非子》)。

古人所謂的天時,實則是指一年四季和風雨雷電等與農事生產有著直接關係的自然現象。先民們發現這些關係到農牧業成敗的自然現象,特別是氣候的變化,則與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天象變化),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因此他們非常重視天文,並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天文知識。明清學者顧炎武云:“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三星在戶’,婦人之語也;‘月離於畢’,戍卒之作也;‘龍尾伏辰’,兒童之謠也……”(《日知錄》卷三十)從現有的資料和出土文物,如在湖南懷化洪江高廟文化遺址,出土了距今七千八百年以前的“八角星圖”(無字連山八卦);在懷化會同連山鄉(神農氏故裡)的龜頭坡發現了一個七千多年前的標刻有二十八宿和北斗等天文圖像的“星象石”;在湖南岳陽君山,發現了一個七八千年前刻在巖石上的“星云圖”;在安徽含山凌家灘遺址,發現了距今六千五百年前的“含山玉版”(《連山易》和《歸藏易》的前期太極圖);等等。特別是1990年從河南濮陽西水坡45號仰韶文化墓葬的墓主人骨架左右兩側及腳端發現的,用蚌殼擺塑的龍虎和北斗圖案說明:早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被稱為二十八宿的四相之一的“左蒼龍”(東方蒼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和“右白虎”(西方白虎七宿:奎、婁、胃、昴、畢、參、觜)以及憑北斗柄夜晚方位和指向以定一年四季十二個月、二十四節氣及一日時間之早晚(十二辰等)的方法,已經形成。(見1990年《文物》第三期)

1964年在鄭州市東北部大河村發現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及夏、商文化遺存的大型遺址,出土了距今五千多年(公元前3000年以前)的大量精美絕倫的,描繪著太陽紋、月亮紋、星座紋、日暈紋等的彩陶。這些彩陶也充分表明了我國五千多年前的先民們就已經認識了日月星辰等自然現象及其變化規律。(見《中國教育報》1994年4月24日第三版《燦爛的文化——大河村遺址》)而公元前17世紀殷商時代的甲骨文就已有了關於星宿名稱和日食、月食的記載。《周易》《尚書》《詩經》《春秋》《國語》《左傳》《呂氏春秋》《禮記》《爾雅》《淮南子》等書更有不少天象觀測實錄和天象敘述如:


《尚書·堯典》:“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尚書·夏書》:“季秋月朔,辰弗集於房。瞽奏鼓,嗇夫馳,庶人走。羲和尸厥官罔聞知。昏迷於天象,以幹先王之誅。”

《尚書·康誥》:“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於東國洛。”

《詩經·小雅·十月之交》:“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

《春秋·穀梁傳》:“(隱公)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國語·周語》:“武王伐紂,歲在鶉火。”

《左傳·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於北斗。”

《呂氏春秋·孟春紀》:“孟春之月,日在營室,昏參中,旦尾中……魚上冰,獺祭魚,候雁北……”

《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日在營室,昏參中,旦尾中,其日甲乙……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鴻雁來……”

《周禮注疏》卷十:“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時之所交也,風雨之所會也,陰陽之所和也……”

《爾雅·釋天》:“太歲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強圉……”

《淮南子·天文訓》:“日冬至,井水盛,盆水溢。羊脫毛,麋角解,鵲始巢……日中而景丈三尺……”


《史記·天官書》《漢書·天文志》《漢書·律歷志》則是古代天文歷法的專著。文史工作者經常接觸古代典籍,如果對古代天文歷法不甚了了,那就很難談得上進行深入的研究;就是一般文史愛好者,倘不懂得點古代天文歷法知識,也就難以讀懂古書。章太炎先生云:“不通天文歷法及音韻訓詁,不能讀古書。”例如:


《詩經·小雅·大東》:“跂彼織女(三星鼎足而成三角之狀),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捄天畢,載施之行。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維南有箕,載翕其舌。維北有斗,西柄之揭。”

《詩經·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東。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嘒彼小星,維參與昴。肅肅宵征,抱衾與裯,寔命不同。”

《詩經·鄘風·定之方中》:“定之方中,作於楚宮。揆之以日,作於楚室。”

《國語·周語》:“昔武王伐紂,歲在鶉火,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黿。”(注:天駟,房宿。大辰,房、心、尾也,大火亦謂大辰)

《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呂氏春秋·序意》:“惟秦八年,歲在涒灘,秋甲子朔。朔之日,良人請問十二紀。”

賈誼《鵩鳥賦》:“單閼之歲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鵩集於舍。”

《漢樂府·陌上桑》:“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善蠶桑,采桑城南隅。”

李白《蜀道難》:“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杜甫《贈衛八處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的確,倘不通曉點天文歷法知識,要讀懂以上這些文字,實在是困難的。

因此,學習古代天文歷法,對於我們研究古代歷史、古代文學、古代科技、古代醫學及文物考古,均有十分重要的實際意義。學習古代天文歷法,不僅能幫助我們讀懂古書、點校古籍、考證信史,對繼承我國優秀文化遺產,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熱情,攀登科學高峰,為建設四化,振興中華貢獻力量,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