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人人都該懂的古典音樂(簡體書)
滿額折

人人都該懂的古典音樂(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62.9 元
定  價:NT$ 377 元
優惠價:87328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簡單有趣的古典音樂入門
一本書讀懂古典音樂的發展與興衰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余志剛
中央音樂學院西方音樂史學副教授、英國布裡斯托大學音樂學博士賈抒冰
鋼琴家、學者鄭曉峰
聯袂推薦!

● 《人人都該懂的古典音樂》是一本簡單有趣的音樂入門讀物。從中世紀的為神歌唱、巴洛克時期的為貴族演奏、古典時期的為觀眾寫作、浪漫主義時期的為自己作曲,到20世紀的矛盾與多元;從巴赫到貝多芬、瓦格納,到莫紮特、肖邦、舒曼,再到立體主義、偶然音樂等風格,本書系統地梳理了從中世紀到20世紀的西方音樂的發展變化,給我們呈現了一部西方音樂發展史。
● 音樂一直伴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而發展,可以說,古典音樂的發展在本質上是與歐洲社會的發展變遷緊密相連的,其思想也是貫穿歷史的。古典音樂能夠為我們架起一座橋樑,讓我們穿越時空回到它最初誕生的地方。從中世紀的神權至上,到文藝復興運動、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的發展,再到20世紀技術的突飛猛進,本書讓我們可以從音樂的角度感受世界和理解世界,從音樂中窺見西方文明的發展與變遷。
● 本書是湛廬文化重磅推出的“新核心素養”系列圖書之一。“新核心素養”系列致力於推廣通識閱讀,擴展讀者知識廣度,培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涵蓋哲學、心理學、法律、藝術、物理學、生物科技等諸多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領域的讀本。

作者簡介

[英]朱利安•約翰遜(Julian Johnson)
● 英國著名音樂學家,現任英國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音樂教授,還曾在牛津大學、薩塞克斯大學擔任教職,著有大量有關音樂史和音樂美學的作品。2005年,他被授予英國皇家音樂協會的登特獎章(Dent Medal),以表彰他對音樂學做出的傑出貢獻。2017年,他被選為英國科學院院士。
● 約翰遜是一位活躍的作曲家。他曾經兩次擔任英國愛樂樂團的顧問,也曾擔任過《夢幻之城:維也納1900—1935》(City of Dreams: Vienna 1900-1935)等作品的顧問。此外,他的音樂作品在歐洲、美國和日本等地都得到過表演。
● 約翰遜是一位音樂領域的公共演說家和科普者,致力於促進公眾對音樂的理解。為此,他經常參加BBC廣播電臺和BBC電視臺的音樂節目,並且在過去20年裡,他經常針對英國皇家歌劇院、各大樂團的作品開展公共講座。

名人/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 拓展知識廣度與深度,培養批判性思考能力,通識讀本“新核心素養”系列重磅推出!
現代大學的學術分科太過專門,知識被嚴重割裂,於是通識教育與通識閱讀應運而生。本書系目的在於讓讀者對不同的學科有所認識,能將不同的知識融會貫通,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成為一個兼備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的全面發展的人。
● 簡單、有趣、好讀的音樂入門,一本書讀懂古典音樂的發展史!
 給音樂小白的入門讀物,無需任何音樂背景知識。從中世紀的為神歌唱,巴洛克時期的為貴族演奏,古典時期的為觀眾寫作,浪漫主義時期的為自己作曲,到20世紀的矛盾與多元,本書系統地梳理了從中世紀到20世紀的西方音樂的發展變化。
● 音樂是時代的縮影,帶你從音樂的角度理解世界的發展和文化的變革!
音樂伴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一路走來,為我們提供了感受和理解世界的多種方式,承載著人類精神世界的需求,也呈現了社會和文化的發展變化。西方音樂中那長長的曲目單和作家名錄,就是我們要理解的西方社會和文化的全套劇本。
●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余志剛,中央音樂學院西方音樂史學副教授、英國布裡斯托大學音樂學博士賈抒冰,鋼琴家、學者鄭曉峰聯袂推薦

[各方讚譽]
這本書深入淺出地告訴我們什麼是西方的古典音樂,以及這種音樂對全人類的意義。它使我們更清晰地看到,古典音樂不僅承載著人類的精神和情感,還與社會和歷史的發展緊密相連。作者在引言中還強調了對音樂的聆聽,並在最後附有很好的“拓展閱讀與推薦音樂”的部分。此外,中文的譯筆也很流暢,有助於獲得愉悅的閱讀體驗。
——余志剛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英國音樂學家約翰遜的專著總能以清晰卻具有思辨性的視角切入那些最為核心的古典音樂議題,這本古典音樂入門指南更是如此。無論是音樂愛好者,還是專業音樂學習者,都能從這本書中找到理解古典音樂及其發展歷程的線索。通過閱讀這本書,懂得古典音樂的知識並引發一些有意義的思考不再是奢侈的追求。
——賈抒冰
中央音樂學院西方音樂史學副教授,英國布裡斯托大學音樂學博士

音樂這個事物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古典音樂”的背後藏著怎樣的真相?它為何生生不息地存在於這個世界?又為何以如此之多的面貌和形式存在?它與我們的生命、現實有何實際的聯繫?它是人類用來表達自身以及描述世界的一個不可替代的載體嗎?抑或,它是人類不同時代的文明存在過的一個特別的證據嗎?我誠心推薦朋友們試讀朱利安•約翰遜所著的《人人都該懂的古典音樂》,這真是一本深入淺出的好書!相信它的講解角度,必能觸動到許多人的內心。
——鄭曉峰
鋼琴家,學者

約翰遜將對古典音樂這門學科的無限熱情與廣博的知識結合在一起,並用高效且毫不費力的方式將這些內容傳達給了廣泛的讀者。
——《古典音樂》雜誌(Classical Music)

關於古典音樂如何從平淡無奇的狀態發展到今天,約翰遜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引人入勝的視角。他以自己豐富的學識,輕描淡寫地將不同階段的故事與西方文明發展史上的各種事件聯繫在一起,同時又能激勵好奇的人們去進一步進行研究,並聆聽他所提到過的偉大作品。
——英國古典音樂電臺(Classical FM)

音樂,一種與歷史文化相通的藝術
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這本書又是寫給誰的?這也許是一本寫給初學者的指南,但它不會告訴你從哪裡開始學。當你拿起這本書,開始讀前言的時候,就說明你並不是一個完全的初學者。你可能已經聆聽過古典音樂,對它很感興趣,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參與過古典音樂的演奏或演唱。從這個意義上說,你和我都在進行同樣的探索——不僅僅滿足於知道更多關於這一延續千年且內容豐富的音樂形式的知識,還要真正深入地理解它。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在本書中提出了一些理論框架,以便讀者能更好地理解古典音樂。
雖然本書大體是根據音樂發展的歷史來劃分章節的,但它並不是關於音樂史的專著。它也不是對著名的作曲家、音樂作品或技巧的介紹。當然,書中難免會出現這些信息。市面上有不少書能讓你對此類內容有一個全面的瞭解,這些書有的有很多關於樂器、作曲家和展現其所處時代的精美圖片,有的還附帶音樂CD。所有這些作品都各有價值和用途,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讀這本書呢?
本書主要關注的是音樂對人類的意義:為什麼它在過去那麼重要,以及為什麼它現在對我們來說依然重要?本書不是要講述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裡,音樂風格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變化,仿佛作曲家只是厭倦了舊的音樂形式才不斷做出改變的。我想通過本書讓讀者感受到音樂是如何與宗教精神、人類情感、發明創造、歷史推進、個人和民族的自我意識這些西方傳統中的大概念息息相關的。人們曾以宗教、哲學、心理或政治的名義,對古典音樂的意義下過各種定論。但在大多數時候,音樂只是一種單純的消遣工具、一味生活的調劑品或一種娛樂形式而已。
談論音樂並不能代替聆聽音樂。在本書的“拓展閱讀與推薦音樂”部分,我列出了一些重要的音樂作品。這些作品要麼是在書中提到過的,要麼可以用來論證本書的重要觀點。如果你覺得我推薦的這些作品理解起來很困難,那麼還有很多其他選擇,只要是同一個作曲家的類似作品都可以。此外,我還推薦了一些書以供進一步閱讀,不過這些書最好還是要搭配著音樂一起來讀。在聆聽新的音樂時,我經常會發現一些新的問題。這些問題讓我思考,促使我閱讀。閱讀又將我重新帶回音樂中去。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讓你不斷豐富自己的音樂體驗。
但是,沒有絕對正確的方法。我一生中印象最深刻的音樂往往來自偶然的邂逅,而現在常縈繞我耳畔的那些音樂,幾年前我卻絲毫不來電。如果遵循時間順序聆聽音樂,那你很難有任何收穫。就像試圖按作家名字索引有條不紊地閱讀“經典”文學作品的人一樣,你堅持不了多久。而我的建議很簡單,那就是跟著感覺走,碰到感興趣的地方就停下,但也不要害怕去接觸陌生的東西。生命太短暫了,花費時間去聆聽那些無法讓你一下子便著迷的音樂似乎是一種浪費。但如果你不去尋找新的音樂體驗,那不也是對生命的浪費嗎?

目次


引言 音樂,一種與歷史文化相通的藝術

1 什麼是古典音樂
古典音樂的概念只是歷史的產物
錄音技術的發展讓“古典”越來越難定義
古典音樂的發展史,就是記譜法的發展史
古典音樂的價值是超越時代的

2 神聖之音:從中世紀到1600 年
單旋律音樂:在歌詞清晰度與音樂豐富性之間拉鋸
複調:西方文化意識中的一次重大突破
世俗音樂:流浪藝人與宮廷歌手
作曲家崛起:新藝術時期成為藝術史上的分水嶺
音樂理論:音樂的核心是追求秩序感
記譜法:音樂思想得以記錄和實現的基礎
宗教改革對音樂的影響

3 人類之音:1600—1750 年
音樂語言:從對上帝的崇拜到對自身感受的關注
音樂與意大利文藝復興:進入音樂新時代
牧歌:眾多情感表達方式的起源和縮影
歌劇:探索人類情感的本質與界限
新興宗教音樂:表達人的情緒和主觀感受
器樂崛起:歌詞不再是音樂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弦樂:成為古典器樂的核心

4 古典之範:1750—1810 年
古典風格:音樂的平衡之美
古典音樂:理性主義的結果與反理性主義思潮的載體
獨立藝術家出現:啟蒙運動使人開始自由創作
歌劇:關注普通人的喜與悲
鍵盤音樂:將理性的秩序與感性的情緒融為一體
絃樂四重奏:四個理性人之間的對話
交響樂:公開表達私人情感的載體
音樂會:作品需要保持通俗易懂

5 浪漫主義音樂:1800—1900 年
浪漫主義音樂:無法表達的渴望
面向未來的音樂:引領未來藝術的發展
往昔的痕跡:現代性與早期音樂傳統相融合
追求宏偉巨制:在歌劇中的體現
嚮往精緻小巧:表達理想與現實的割裂
浪漫主義晚期:深入剖析最根本的內在自我

6 現代音樂:1900 年以後
地理上去中心化:對現實的不滿與對遠方的嚮往
科技的發展改變了與音樂有關的一切
對新興音樂技術的探索與研究
藝術音樂和流行音樂的兩極化
從強調表現到強調表達
音樂中的色彩
20 世紀,多元而矛盾的音樂時代

附 錄1 術語解釋
附 錄2 音樂作品匯總
拓展閱讀與推薦音樂
譯者後記

書摘/試閱

古典音樂的概念只是歷史的產物
無論是在實體店還是在網上的音樂商店逛“古典音樂”分區,你都會看到兼容並蓄、多種多樣的音樂,其中不僅包括幾百年來著名的作曲家在音樂廳和歌劇院演奏的作品,還有眾多不太知名的人物的作品和音樂風格。首先,你會發現音樂的跨度非常大,從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一直延伸至公元9 世紀或更早的簡單無伴奏的宗教聖詠。所以你會看到,莫紮特、柴科夫斯基、普契尼和德彪西的作品旁邊緊挨著的是蒙特威爾第(Claudio Monteverdi)、帕萊斯特裡那(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馬肖(Guillaume de Machaut)和佩羅坦(P rotin)這些中世紀宗教音樂家的作品。
其次,在“古典音樂”分區的另一端,你可能還會發現約翰•巴裡(John Barry)或約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等電影音樂作曲家的作品,或者原曲風格為流行或爵士樂,但經由古典音樂演唱家在管弦樂隊的伴奏下重新演繹的作品,甚至還有屬於現代主義先鋒派A 這種似乎不太可能被海頓或舒伯特欣賞的風格的作品。
我們無法簡單地定義古典音樂是由什麼組成的。“古典音樂”這個詞涵蓋了從中世紀到後現代這一千多年的音樂史中所包含的音樂。它包括專為音樂廳而作的音樂,也包括那些不是為觀眾而作的音樂。雖然最著名的古典音樂作曲家大多活躍于歐洲,但如今,古典音樂的觸角已延伸至世界各地。對很多人來說,古典音樂指的只是古老的音樂。但對很多當代作曲家來說,雖然創作的是現代風格的作品,但他們仍然把自己看作古典音樂傳統在今天的延續。在有些人看來,古典音樂可能只是為那些受古典訓練的音樂家而存在的,由唱詩班演唱,或者用管弦樂中的傳統樂器來演奏。但越是瞭解古典音樂,你就越難給它下一個準確的定義。
古典音樂不只是那些已經逝去的作曲家創作的音樂,它是一種仍然活躍的音樂形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作曲家們不斷地改變著音樂的範式,因此,古典音樂也並不是某種固定的規則或慣例。它也從不標榜自己是嚴肅的“藝術”,因為很多古典音樂作品並不是以這種方式被創作和演奏出來的。
那麼,從中世紀到後現代這一千多年的西方音樂為何能被歸類為“古典音樂”呢?公元9 世紀的修道士在無人的小教堂裡演唱的無伴奏旋律和在21 世紀由一百多位音樂家組成的管弦樂隊為兩千多名觀眾演奏的現代交響樂,又有什麼共同之處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共同之處並不多。很清楚的是,古典音樂並沒有明確的定義,尋找所謂定義的嘗試往往也是徒勞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古典音樂就是那些被歸為“古典音樂”的音樂。這個定義很有用,因為它強調了對這一類別的劃分是由文化和歷史決定的,所以是可以改變的。這種歸類方式與音樂作品的結構、解讀和表演方式有關,而並不是因為古典音樂擁有一些非古典音樂不具備的重要而神秘的特質。
古典音樂並不是歐洲獨有的。在中國、日本、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度的宮廷文化中,也發展出了一些類似的音樂傳統。由專業的音樂家、音樂符號和固定的音樂劇目所組成的體系,確保了這些音樂傳統能各自以統一完整的形式延續數世紀。還在追求溫飽的社會通常不會出現這樣的音樂。那些被稱為藝術的事物通常是生活水平發展到超越基本生存需求後的產物。
只有在安定繁榮的歷史時期和享有充分自由時間和物質財富的社會階層,藝術和音樂才會興旺發展,被賦予超越物質需求的地位。因此,中世紀時,只有在教堂、修道院和皇宮等封閉的環境中,音樂、文學和各種學派才得以蓬勃發展。而直到18 世紀,這種情況才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經濟上獲得獨立的中產階級興起,使音樂創作和音樂會成了公共活動的一部分。任何買得起門票或想上音樂課的人,都可以享受音樂。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大家廣泛接受的古典音樂的概念,大約在300 年前才真正成形。在音樂廳為購票入場的觀眾演奏音樂,讓他們感受到內在的愉悅和享受,這在18 世紀之前是聞所未聞的。直到19 世紀,這種形式才變得比較普遍。音樂廳、觀眾以及古典音樂“傑作”的概念,都是在18 世紀的倫敦、巴黎、維也納、柏林和其他歐洲城市中陸續產生的。
現在,我們在音樂會上聽到的大部分音樂,最初都不是為了讓觀眾欣賞而創作的。例如,巴赫(J. S. Bach)A 的眾多康塔塔作品,都是他在萊比錫的聖托馬斯教堂任合唱團指揮時,為了舉行宗教儀式而寫的。那時,演繹這些作品是每週禮拜的一部分,作品中還包括讚美詩合唱,以便讓教堂會眾也能加入歌唱。然而在今天,如果在音樂會上聽巴赫的康塔塔時,你也跟著唱了起來,那你可能會被要求閉嘴。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2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