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哀傷的藝術:用美的方式重構喪失體驗(簡體書)
滿額折

哀傷的藝術:用美的方式重構喪失體驗(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69 元
定  價:NT$ 414 元
優惠價:87360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以往人們認為,哀傷應該是一個自然的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喪親者會遵循一種自然的軌跡而逐漸獲得療癒。然而,死亡本身就是人類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我們應對自身或所愛之人離世的方式不一定總是自然的,響應方式也並不能一概而論,它由各種文化力量和話語共同塑造而成。

本書作者鼓勵人們在遭遇喪失之後,通過不斷打磨、潤色兩個人關係當中曾經存在的一些細節來幫助生者緩解喪親所帶來的痛苦。書中內容充滿智能,案例讓人印象深刻,其中運用問句形式開展的對話,重新建立了生者與逝者之間的關聯,可以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力量和解脫的體驗。

本書論證精妙,所提出的方法簡便易行,能夠幫助咨詢師和處於喪失陰影籠罩下的人開啟有智能的對話,讓他們在對話中找到逝者生命中的美好與活力,也讓他們自己的生活更加豐盈。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羅琳·海德克(Lorraine Hedtke),社會工作碩士,注冊臨床社工,心理學博士。加州州立大學聖貝納迪諾分校咨詢心理學教授,兼任美國後現代陶斯學院研究員,並在世界各地講授死亡與哀傷相關的培訓課程。

約翰·溫斯雷德(John Winslade),心理學博士,加州州立大學聖貝納迪諾分校咨詢心理學教授,兼任美國後現代陶斯學院研究員。與他人合著了11部關於敘事治療和衝突調解的著作,這些著作被譯成了6種語言。

譯者簡介

吳限亮,精神科醫師,心理咨詢師,就職於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兒童青少年心理科,專業興趣為兒童青少年情緒和行為問題的心理治療。


何麗, 北京師範大學應用心理學博士,現為北京聯合大學師範學院心理系教師、碩士生導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女健康與發展專業委員會委員。發表專業學術論文20餘篇,主持省部級項目、橫向課題若幹,主要研究方向為喪親及哀傷。

審校專家簡介

李明,著名敘事心理學家。北京林業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中央國家機關職工心理健康促進中心督導。


名人/編輯推薦

即便遭遇不幸,我們依然可以感到被安慰、被支持,甚至精力充沛、生氣勃勃。

死亡與哀傷專家羅琳?海德克和約翰?溫斯雷德作品。


前言
哀傷心理學當中充斥著各種分析取向的模型。從弗洛伊德的模型到庫伯勒-羅斯(Kübler-Ross)的模型,再到最近的哀傷雙程(dual process)模型以及哀傷雙軌模型(two-track models),種類繁多,不勝枚舉。這些模型假設專業工作者應該據此幫助人們勾勒一個哀傷的過程。許許多多的研究者出於善意試圖了解當一個人喪失摯愛的人時會經歷些什麼,因此這樣的模型層出不窮。
我們無意再增加一個類似的模型。我們懷疑使用這些模型可能存在一個風險:這些模型可能會被強加給那些容易受到思想殖民的人,因為他們實在是太脆弱、太不容易了。即便這些規範模型有用,它們也是建立在一個比較片面的認識論假設以及對於現實過度簡化的解釋之上的,其中一個假設就是“要把亡者放下”。
本書志不在此。我們寫這本書,就是為了啟發人們探尋一條新的路徑:即便遭遇不幸,我們依然可以感到安慰、得到支持,甚至精力充沛、生機勃勃。我們會更多地關注提問,而不是提出各種建議。我們的目標讀者是那些目前正在從事哀傷咨詢的工作者,包括醫生、心理學家、咨詢師還有喪禮上的司儀。我們想介紹一些提問的方式,這些方式有別於傳統的哀傷研究。傳統的哀傷研究總是試圖驗證某個模型是否真實。
我們之前曾經發表過有關回塑對話的論文(Hedtke & Winslade,2004;2005),鼓勵人們在遭遇喪失之後,通過不斷打磨、潤色兩個人的關係當中仍然存在於生者記憶中的一些細節來幫助生者緩解喪親所帶來的痛苦。在本書中,我們依然強調這一點,只是我們會更深入。在寫作的過程中,我們有意識地吸收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的哲學觀點,比如我們在第8章中討論時間問題,在第4章中強調身份認同的發生和變化,都是受他的啟發。第5章提到邁克爾·懷特(Michael White)“話外之音”(absent but implicit)的理念,但我們做了新的應用。過去我們對於死亡及哀傷當中的權力關係談論得很委婉,在本書的第6章中,我們用更加直接的方式強調這一點。
綜觀全書,我們始終堅定一個信念:走出哀傷的最佳方式不是遵循某一個預先設定的模型,而是精心雕琢每個人個性化的響應方式。我們選擇使用“雕琢”這個概念,是非常用心的,它需要技巧和主動性,往往是人們在特定的文化背景當中習得的,往往介乎科學與藝術之間。如果我們嚴肅認真地看,“雕琢”這個詞改變了我們做咨詢的方式。為了幫助人們把握好自己的技藝,我們需要提出一系列探尋性的提問方法,而不是將一些既定的模型生硬地套在個人的經驗之上。我們強調好奇心比知識更加重要,但是,好奇心也是有目的性的。在本書中,我們的目的就是當人們處在哀傷之中,並且在行動中表現出來的時候,重新定位我們的好奇心。
本書有一個願景:假如我們給人們機會,假如我們對他人保持足夠的好奇心,很多人是能夠自如地應對死亡和喪失的,很多人是能夠在滿目瘡痍中找到一些重要意義的,很多人是能夠在痛苦和喪失之中找到美好體驗的。我們認為,協助人們找到這些時刻中的美好是具有治療作用的,這也是一個好的咨詢應該追求的目標。在我們專業的助人工作中,能夠讓我們的實務工作更加富有生命力,也是一件符合專業倫理的事情。盡管這個過程需要我們付出艱辛的努力,但是這個目標還是有可能實現的。我們已經在許多對話中做到了這一點。在本書中,我們也呈現了一些之前做的真實案例。
為了對我們所提倡的方法做出充分說明,每一章都呈現了至少一個真實案例。這些真實案例都是根據真實的咨詢對話記錄下來的,有的經過了一定編輯。這些對話案例主要是本書第一作者所做,大部分都是在工作坊教學過程中的對話錄音。羅琳通過這些工作坊帶領人們運用這個方法與經歷喪親的人對話。這些工作坊在很多國家舉辦過,參加的人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在所有的轉錄文稿中,這些志願參與的人可以選擇一個化名或者換一個虛擬身份,以便保護隱私。但是非常有趣的是,也許是出於對這一實踐的見證,有一些志願參與者要求我們直接使用他們的真實姓名,他們對於自己所說的東西感到非常驕傲,希望能夠署名。在第8章中,梅根和寶拉是對話中的一對母女。寶拉在對話轉錄之前就離世了,但是她非常明確而直接地希望在轉錄對話當中使用她的真實姓名。對於她而言,本書提到了她的故事,也算是一種遺產。對另外一些參與者的身份,我們做了一些調整,以便保護他們的隱私。在此,我們完全尊重他們的選擇。
第1章提到的故事來自日本京都的松下禾香(Waka Matsushita)。這個故事出自本書第二作者做的一段會談,但是具體文字是禾香本人寫的。在這裡,為了保護故事主人公的隱私,故事文本中提到的其他一些人的身份和名字都已被更改。
在第1章中,我們列出了本書寫作的前提假設與理論基礎,並且解釋了我們所謂的“構建具有美感的哀傷反應”的含義。它與強調“哀傷是一個自然的反應”且給文化差異留下較少空間的那種假設形成鮮明對比。第2章,我們追溯了哀傷心理學的歷史,包括弗洛伊德1917年的那篇題為《哀傷與抑鬱》的論文,以及後來他的追隨者們(梅蘭妮·克萊因(Melanie Klein)、約翰·鮑爾比(John Bowlby)、埃裡希·林德曼(Erich Lindemann)、科林·默裡·帕克斯(Colin Murry Parkes)、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übler-Ross))的思想。近來哀傷心理學從精神動力學假設逐漸轉向社會建構主義的理念,以1996年《持續性聯結》的出版為開端,這一點我們在本書第2章中也做了介紹。第3章介紹本書其他部分所涉及方法的理論基礎。在介紹人類學家芭芭拉·梅耶霍夫(Barbara Myerhoff)的工作之前,我們探索了回塑(“re-membering”中間的連字符我們是故意設置的)主題以及記憶的社會心理學,之後介紹了梅耶霍夫的人類學研究。第3章梳理了將她的工作發展成為敘事實踐的“回塑對話”的過程。所以,前面三章就為本書其他部分的內容提供了理論基礎及歷史背景。
從這往後,本書會針對一系列特定的議題展開論述。這些議題往往是極富挑戰性的,令人痛苦。我們要探索如何用一個更加具有美感的方式,創造出有目的響應。其中第一個主題就聚焦於故事中的身份認同問題,這是第4章的內容。身份認同被視為一個流動的變化過程,“他是什麼樣的人”不是固定不變的。第4章還展示了在面對身邊的人創傷性死亡的時候如何做出響應,比如自殺。同時也談到在面對非常麻煩、復雜的人際關係時,如何開展對話,例如存在虐待的關係。第5章,我們強調了邁克爾·懷特所提出來的原創理念“話外之音”,我們要運用這個概念不斷構建或者反復構建哀傷的意義,我們要重拾因哀傷而被拋諸腦後的一些美好體驗。第6章,我們轉向關注死亡和哀傷當中的權力關係,關注和處理三個主要領域:在治療關係當中的專業權力;在哀傷心理學當中知識的控制權力;對人們的哀傷方式產生各種影響的社會力量。在第7章中,我們開辟了一個新的領域,即對時間的概念化。古老的斯多葛學派對“克羅諾斯”與“伊恩”做了區分,哲學家吉爾·德勒茲進一步澄清了這種區分。受他們的啟發,我們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這一章的案例是為了讓讀者思考基於永恒的時間觀所創作的具有美感的對話的價值。在第8章中,我們轉向與臨終者所進行的咨詢性對話,我們要讓他們把危急情境中的辛酸表達出來。第9章對整本書主題進行小結,並提供一種新途徑,給人帶來希望。
本書的創作是一個漫長且曲折的過程,我們在此對很多人表達謝忱。我們感謝勞特利奇出版社的朋友們,尤其是安娜·摩爾(Anna Moore)女士,她非常堅定地相信我們所寫的東西是有價值的。我們還要感謝本系列叢書的主編羅伯特·內米耶爾(Robert Neimeyer)先生,他以多種方式給我們鼓勵。我們要感謝松下禾香女士,她在第1章中寫下自己的故事。我們也要感謝在每一章中,願意將自己個人訪談中的故事呈現出來的人。他們當中的一些人選擇匿名呈現,另一些人則願意將自己的真實姓名呈現出來。出於對他們隱私的考慮,我們無法一一列出他們的真實姓名。我們要對他們表達真誠的感謝,感謝他們的信任,信任我們能夠照顧好他們和逝者之間關於愛的故事。我們不應該辜負這份信任。
現在本書的意義和價值就掌握在讀者你的手中了。我們希望你在這個旅程中感覺良好。我們希望,本書所強調的重要思想能夠影響你的生活以及你和那些逝者的對話。我們希望這些影響能體現在具體的實踐和行動中,而非僅僅停留在觀念裡。
羅琳·海德克和約翰·溫斯雷德
加利福尼亞州雷德蘭茲市,2015年12月
推薦序
當今時代,關於哀傷的主流敘事,來自弗洛伊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最殘酷的時期關於哀傷的觀點,在他之後,這些觀點又被幾代的理論家、暢銷書作家深入闡發。這類觀點要求哀傷者努力面對喪失所帶來的殘酷的現實,面對一系列令人焦慮痛苦的情緒,最終能夠將投注在逝者身上的能量撤回來,然後在忘掉逝者的生活世界裡繼續前進。另外,這個讓人感到困擾的任務,被視為只存在於生者的內在世界、心裡或者頭腦當中。當人們成功地完成這一任務時,喪親者可以斬斷那些與亡者的“聯結”,恢復具有創造性的社會功能,在內心記憶中得到某種安慰。這類“哀傷工作”理論假定哀傷過程存在特定階段或任務,它們有形形色色的表現形式,都是在醫學權威視角下的產物。直到20世紀末,這些模型仍然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它們的影響驚人的頑固,一直持續到現在。
羅琳·海德克和約翰·溫斯雷德恰恰通過本書的敘事,對那些成見進行質疑與解構。本書吸收了人類學、哲學以及批判理論。兩位作者開篇就把喪親視為一種社會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摯愛的人在生者“人生俱樂部”裡面的“會員資格”不會在死亡到來的那一刻被清除,而是被保留下來。事實上,逝者的生命對他生前所在的社群持續產生影響,這些故事不斷被傳播,從而使得逝者的生命反而得到豐富和擴展。當代哀傷理論強調了喪失以及斯多葛式的“順從天命”。人們與逝者的關係和在生者的世界中慶賀形成了源源不斷的資源,基於對這一資源的挖掘,人們有了一種前景。替代性敘事的影響之所以如此深遠,正是因為它平衡了當代哀傷理論與這一前景。聯結替代纏縛,重構替代了棄置,參與社群替代一個人在心裡獨自應對。
在我看來,本書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打通了復雜的理論與簡單易行的實踐之間的隔閡。首先在理論層面,作者將福柯(Foucault)對於“真相體制”(regimes of truth)的解構與梅耶霍夫對於回塑對話(re-membering conversation)實踐的架構進行了天衣無縫的編織;從德勒茲關於身份的哲學和懷特的敘事療法中得到了啟發與鼓舞;通過強調永恒的時間,即伊恩(aion),生命的意義在永恒中綿延不絕,貫通過去、現在、未來,渾然一體,不可測度,永無休止,打破了我們對於物理的時間,即克羅諾斯(chronos)的牢固成見。過去人們認為時間就是日歷和時鐘上的時間,它是不可逆轉的、不可更改的。之後的實踐部分有很多充滿智能、讓人印象深刻的真實案例,這些案例中的當事人運用極富藝術性的方式面對死亡。他們帶著欣賞去處理摯愛的人離世所帶來的哀傷,創造了一種審美體驗。本書有一點尤其讓人受益,作者呈現了大量咨詢對話的逐字稿。其中運用虛擬語氣開展的對話,重新建立了生者與逝者之間的關聯,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力量,帶來解脫的體驗。“雙重傾聽”的微妙之處在於,它不僅能夠讓當事人在面對喪失的痛苦時得到聆聽,同時也能讓他們看到逝者所留下的精神饋贈。這並不是逃避現實的盲目樂觀,羅琳·海德克和約翰·溫斯雷德要做的是堅定不移地揭示雕琢獨特哀傷方式的重要意義。在一些極端的案例中這種方法也可以使用,比如自殺、他殺、圍產期喪失及面對非常復雜的關係中的喪失等。本書的重點不是梳理當代的哀傷理論,而是著力於闡明回塑的實踐技術與單純的認知重建具有本質上的不同。
總而言之,本書是對當今有關哀傷的主流敘事的一種藝術化的抵抗。它為充滿希望、鼓舞和意義的替代性敘事開創了空間。它不但在論證上精細微妙,而且在實踐中簡便易行,能夠幫助咨詢師和處於喪失陰影籠罩下的人們開啟有智能的對話,讓生者能夠在對話中找到逝者生命中的美好和活力,而這些也讓生者的生活更加豐盈。
羅伯特·內米耶爾

目次

推薦序

前言

第1章

探尋哀傷之美

本章概述了本書寫作的前提假設與理論基礎,並且解釋了我們所謂的“構建具有美感的哀傷反應”的含義。 /001

第2章

這個時代太現實

本章主要講述了哀傷心理學的發展過程,包括弗洛伊德1917年的那篇題為《哀傷與抑鬱》的論文,以及後來他的追隨者們的思想:梅蘭妮·克萊因、約翰·鮑爾比、埃裡希·林德曼、科林·默裡·帕克斯、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 /036

第3章

回塑

本章介紹了本書後面章節所涉及的理論基礎。首先探索了回塑主題,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對記憶進行了社會關係角度的解讀,之後介紹了梅耶霍夫的研究。 /071

第4章

成為喪親者

本章開始探索如何用一種更加具有美感的方式,創造出有目的響應。本章主要講述其中的第一個主題,即聚焦於故事中的身份認同問題,身份認同被視為一個流動的變化過程,“他是什麼樣的人”不是固定不變的;本章還展示了在面對創傷性死亡(比如自殺)時,如何做出響應。同時也談到了在面對非常麻煩、復雜的人際關係(比如存在虐待的關係)時,如何開展對話。 /109

第5章

搶救被遮蔽的意義

本章在回顧邁克爾·懷特所提出的“話外之音”理念基礎上,運用這個概念不斷構建或者反復構建哀傷的意義,重拾因哀傷而被拋諸腦後的一些美好體驗。 /133

第6章

有關死亡的權力關係

本章轉向關注死亡和哀傷當中的權力關係,主要關注並處理三個主要領域:在治療關係中的專業權力;在哀傷心理學中知識的

控制權力;對人們的哀傷方式產生各種影響的社會力量。 /164

第7章

彈性的時間

本章將更詳細地講述我們對時間的線性理解以及對治療實踐的啟發。通過欣賞逝者的生活、“再說一次你好”、評估一段關係的連續性、根據生活中的新事件更新記憶等方式,我們可以獲得許多治療價值。 /190

第8章

擁抱脆弱:達摩克利斯的禮物

本章主要講述咨詢師如何與臨終者進行咨詢性的對話,如何讓他們把危急情境中的辛酸表達出來。 /219

第9章

重新點燃希望

本章對全書主題進行了小結,並提供了一種新途徑,給人帶來希望。 /251

參考文獻 /272

譯者後記 /283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6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