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簡體書)
滿額折

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5 元
定  價:NT$ 270 元
優惠價:87235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是專業精神分析老師為當代受各種心理問題困擾,飽受情緒之苦,無法走進關係,無力勝任愛與工作,無法擁有理想人生的年輕人而寫的心理學自助讀本。

各種情緒問題、人際關係困境、自我成長與發展的受限,其實都與從小養成的心理習慣和關係模式有關。本書立基於人格發展的脈絡,從不同心理發展階段的特定任務開始,論及什麼樣的養育對人格的發展形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分別論述人格成長受困帶來的三大問題:情緒的、人際關係的、自我統整的,引導讀者由內到外梳理自己,徹底了解心理困境的本質和問題的根源,從而擁有完整的人格,回歸到一個更自知的狀態,更理解關係和他人,更理性地看待這個世界,最終獲得治癒。


作者簡介

王曉艷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畢業,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國心理學會注冊助理心理師,中德班學員,上海市心理衛生協會會員,擁有十余年健康管理機構及心理服務機構從業經驗。


名人/編輯推薦

★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國內精神分析學派資深心理咨詢師王曉艷潛心十年療癒之作,李孟潮、張海音、張天布聯袂推薦,謹以此書獻給每一位心靈不屈者

★全面梳理傷在童年、苦在情緒、愛而不能、自我確立、人格成長等五大人生課題,系統講述如何治癒我們內心的隱傷,讓人格完整成長。

★真實案例+專業指導,對照解決心理問題,完成心理的躍遷和生命的拓展。

★作者金句:

1. 心理之病,本質上是人格之病;心理之苦,本質上是情緒之苦。傷在哪裡,痛在哪裡;傷得越深,病得越深。

2. 有人會害怕乘飛機,因為飛行意味著與大地母親的分離,而分離則意味著象徵性的死亡。

3. 一個人愛著某人,並容許和接受那個人和另外一個第三方有著重要並獨立的關係。

4. 嫉羨的來源是早年匱乏的客體關係經驗。

5.找到自己內在生命的源動力,用天分與技能支撐起理想與雄心,復建一個具有創造性意義的自體。

6.防御構筑了人格,一個人的防御方式越原始,意味著其受傷越早、程度越深,應對傷痛的能力也越低。

7.對於多重人格者來說,他們的問題不在於擁有好多個人格,而在於很難將內在的多個人格統整成一個完整的人格。

8.放鬆超我的要求,讓本我得以釋放。

9.道德的形成依靠的是在足夠好的養育環境促進下的自然發展過程,否則“道德教育是不管用的”。

10.由於年齡或生活環境的緣故,有些人已經失去了教育、婚姻或工作的機會,即使心理內部的衝突被解決,他們也無法再去追求生命中那些曾經渴望的東西了……他們會為失去的希望和願望而哀傷。


目次

第一章 我們都曾受過傷,卻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1·1 0 ~ 1 歲:依戀與安全感

1·2 2 ~ 3 歲:自主性與羞恥心

1·3 4 ~ 6 歲:三元關係裡的衝突與競爭

1·4 青春期:自我同一性的迷亂與探索

1·5 心理之病:在先天氣質與後天創傷之間

第二章 化解生命中的情緒,掌管自己的生命模式

2·1 一條叫“抑鬱”的黑狗

2·2 焦慮:從崩解焦慮到超我焦慮

2·3 匱乏之苦與分享之痛:從嫉羨到嫉妒

2·4 無法控制的憤怒

2·5 情緒的狂暴與情感的隔離

第三章 愛的能力:如何正常地愛和被愛

3·1 你是真的獨立,還是無法走進親密關係

3·2 為什麼我們彼此相愛,卻又彼此傷害

3·3 親密關係裡的“強迫性重復”

3·4 溝而不通:伴侶間的溝通困境

3·5 家庭關係中的“三角關係”

第四章 自我的探索與建立

4·1 群體之中,我想做個“隱形人”

4·2 無法獨立的“媽寶男”

4·3 “學霸”的自負與自卑

4·4 “中國式好人”總是習慣攻擊自身

4·5 追名逐利背後的“自我迷失”

第五章 完整成長:我們此生都在成為自己

5·1 從依賴到邁向獨立

5·2 自體的發展

5·3 自我的發展

5·4 客體關係的發展

5·5 哀悼喪失,繼續前行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第一章 我們都曾受過傷,卻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當小嬰兒被剪斷臍帶,呱呱墜地的那一刻,雖然他在身體上完成了與母親的分離,從母嬰的融合狀態中獨立了出來,但他對母親的依賴遠未結束,心理上的分化也尚未開始。

一株幼苗的成長,因著不同的種子,在普遍性需求的基礎上,應給予特定的照料。越稚嫩,越需要悉心的呵護,才能讓其成長得足夠強大,去抵抗風雨;受傷越早、傷得越重,越容易發育不良,也越難面對外界的挑戰。人的成長也是如此。

先天氣質和後天養育的錯綜交織,形成了成年以後的人格,而我們的人格水平決定了自己的命運走向。心理之病,本質上是人格之病;心理之苦,本質上是情緒之苦。傷在哪裡,痛在哪裡;傷得越深,病得越深。

0 ~ 1歲:依戀與安全感

從動物界的劃分來說,人類屬於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靈長目—人科—人屬—智人種,但和其他一些生下不久就能站立行走的哺乳動物相比,人類新生兒只能算是“半成品”。想象一下剛出生的嬰兒,平均體重3公斤,平均身高50厘米,腦部尚未發育成熟,幾乎沒有抵抗能力,非常脆弱嬌嫩,根本無法獨立存活。

嬰兒出生的第一年,是生長發育最旺盛的階段。

一歲時,他們的體重大約會增至9公斤,約是出生時的3倍;身高一般會增長到75厘米,約是出生時的1.5倍;他們的腦部在迅速發育,腦的重量約是出生時的2.5倍。同時,感知覺和動作能力也在迅速發展。

他們通過眼、耳、鼻、舌、身(觸覺)來了解和探索這個奇妙的世界。他們從無力的仰臥到翻身、坐著、爬行、站立、行走;五指逐漸分化,能夠更靈活和協調地抓握物體;性格開始萌芽,關於自身身體的體像也開始慢慢建立;從無意識的交流發展到有意識的交流,從咿呀學語到說出有意義的單詞;開始發展出對重要他人的依戀,並能夠分化出對熟悉程度不同的人的不同態度……

總之,嬰兒在這短暫而高速發育的第一年,在為他們的“自我”塑造,並進入由語言所構建的人類社會,做著最基礎且重要的準備。而對於“完全依賴”的稚嫩嬰兒,能否有一個安全的生存環境,以及穩定可靠、促進成長的依戀關係,對他們的發展至關重要。

英國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在20世紀50年代創建了著名的依戀理論,他由生物的本能行為出發,論及了“依戀行為”,即嬰兒向主要照料者(通常為母親)靠近並保持親密距離這一存活和安全的基本需要。

於是,便有兩條路徑由此展開——照料者是否能夠提供嬰兒所需的“養育行為”,是幫助嬰兒順利度過其特定的發育“敏感期”,還是帶來了程度不一的創傷,甚至是毀滅性的傷害。

▲作為“安全基地”的依戀物件

首先,我們需要建立基本的安全感。作為社會性的人,我們畢生都要生活在或近或遠的人際關係中,於是,人際間的安全感便顯得尤為重要。而我們最初的安全感,則來源於我們的主要照料者。

約翰·鮑比的重要合作者,被稱為“依戀理論之母”的瑪麗·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曾在20世紀70年代進行過著名的“陌生情境實驗”(被試者為1歲左右的嬰兒及其母親),並發現了三種截然不同的依戀模式:安全型依戀、回避型依戀和矛盾型依戀。

其中,安全型依戀的嬰兒能夠將母親作為“安全基地”,在安全範圍內自由地探索外部世界,分離時他們會不安,但當與母親重聚時,他們又能夠從聯結中得到安撫。也就是說,他們能夠親密,能夠分離,也能夠重聚。尤其是重聚時的表現,更能呈現出其安全型依戀的特徵。

沃爾夫(De Wolff)等人的研究顯示,安全型依戀的嬰兒的母親,對嬰兒的態度積極,能夠與嬰兒的情緒同步,對嬰兒發出的信號能夠敏感地做出恰當的響應,她們還會常常引導嬰兒的行為。

而回避型依戀的嬰兒則呈現出對依戀的漠不關心,不論母親在與不在,他們似乎都無動於衷,而是不停地探索外部世界。他們看似獨立而平靜,但在分離的場景中,他們的心率是加快的,並且其皮質醇(壓力荷爾蒙)水平明顯高於安全型依戀的嬰兒。

也就是說,他們的獨立是一種“假性獨立”,是對依戀行為中的拒絕和創傷的自我保護(防御)。安斯沃斯等研究者觀察到,回避型依戀的嬰兒的母親對嬰兒發出的信號沒有響應,對嬰兒的情緒表達不敏感,甚至表現出退縮、抑制或過激的反應,對與嬰兒的身體接觸表現出厭惡或抵觸。

至於矛盾型依戀的嬰兒,他們對於母親在哪兒太過關注,以至於無法自由探索。母親離開後,他們表現出淹沒性的悲傷,當和母親重聚時,他們要麼生氣,要麼無助,無法很好地重建連接。安斯沃斯等研究者發現,矛盾型依戀的嬰兒的母親在撫養過程中表現不一,但一般都對嬰兒發出的信號不敏感,讓嬰兒的需要不能穩定地滿足,她們似乎也在阻礙著嬰兒的獨立。

後來,安斯沃斯的學生瑪麗·梅恩(Mary Main)又發現了第四種依戀模式——混亂型依戀。擁有這種依戀類型的人處在兩難的境地中,因為安全感的來源同樣也是危險的來源。混亂型依戀的嬰兒易產生於虐待型的環境或特殊(如貧窮、有精神疾病史、藥物濫用等)家庭中。

無論如何,安全的依戀關係是我們生存發展的第一要義,也是身體上的“我”和心理上的“我”能夠順利發展的基石,它們就像大廈的地基,堅固與否,會逐級影響到“上層建築”。研究顯示,嬰兒期開始形成的依戀風格會對人生後續發展的各個方面,包括情緒健康、人際關係(尤其是親密關係)、自尊、注意力、問題解決能力等產生廣泛的影響。

▲作為嬰兒的情緒穩定劑

當我們在談論安全型依戀時,我們也在談論在相應的刺激下,更低的身心喚起水平和更高的情緒調節能力,包括對負性情緒的承受度,這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現之一,是一種情緒上的健康水平,更穩定的情緒狀態,更積極的情緒類型。而嬰兒,作為不具備調節能力的個體,尤其需要主要照料者的幫助。

我們的情緒分為基本情緒和複雜情緒,其中滿足、厭惡、痛苦、好奇等可以由生理控制的基本情緒,在出生時就已出現;在2 ~ 7個月之間會出現憤怒、恐懼、快樂、悲傷、驚訝等其他基本情緒。而尷尬、嫉妒、內疚、驕傲、害羞等具有自我意識和自我評價的複雜情緒,會在1 ~ 2歲之間出現。嬰兒期的主體情緒為基本情緒,基本情緒會被相應的情境激發。

作為沒有語言能力的嬰兒來說,啼哭是他們表達自己各種需要和感受最常用的方式。對生理不適的反應,如餓了、尿濕了、冷了、痛了、累了,或者恐懼了、想要釋放情緒了等,都會導致嬰兒的哭泣。所以對母親來說非常重要的是,能夠分辨嬰兒不同哭聲表達的內容,並做出相應的響應或安撫,如喂奶、換尿布、蓋被子、抱在懷裡等,讓嬰兒恢復到舒適的狀態。

從嬰兒呱呱墜地開始,他們就被各種刺激包圍著。尤其對於一些早產兒或者過度敏感的寶寶來說,他們很難篩選不同的刺激,屏蔽重復或不重要的刺激,因而很容易顯得壓力過大、焦慮不安,並經常哭鬧。

此時父母幫助反應過度的寶寶穩定情緒的方法,就是保持耐心,通過降低刺激源的強度,結合寶寶的承受力,慢慢讓他們適應。假以時日,寶寶們在面對外部刺激(如聲響、照料者的親近等)時的自我管理與控制,會變得越來越好。

但如果父母不能理解這是寶寶過於敏感的神經系統導致的,從而反應過激或沒有反應,都將無益於嬰兒應對刺激能力的提升。

不僅如此,父母本身的情緒混亂、情緒疾病等會讓他們無力安撫寶寶,甚至將自己的壞情緒“傳染”給寶寶,如果嬰兒又天生過度敏感,則會使情況變得更加混亂。

所以,父母作為嬰兒的“情緒穩定劑”,要擁有穩定的情緒,能夠共情地理解嬰兒的情緒狀態和需要,安撫他們,並進而幫助他們建立自我安撫、情緒調節的能力。

▲內部客體關係模式的雛形

當我們談論母嬰依戀的時候,其實也是在談論在反反復復的互動過程中,嬰兒如何建立起“內部工作模型”。這個概念是約翰·鮑比提出的。從客體關係理論的角度來說,我們也可將其稱為“內部客體關係模式”,精神分析客體關係學派創始人梅蘭妮·克萊因在這方面有深刻的論述。

就拿嬰兒期至關重要的喂奶尤其是母乳喂養來說,其對於嬰兒的意義,並不只是生理上的,更有心理上的。

母親通過喂奶來安撫因饑餓而啼哭的嬰兒,這不僅讓嬰兒產生飽食的滿足感,讓身體得以生長,也使得嬰兒在這種母嬰關係的互動中,慢慢形成重要的依戀物件(客體)是可靠的、安全的、有響應的等積極的意象,從而認為自己(自體)是可愛的、被喜歡的、被接納的,同時還強化了關係互動中愉悅的體驗和彼此依戀的互動模式。反之,則可能會出現另一種情況。

這一系列的客體表象、自體表象、情緒體驗及互動模式會經由早年反反復復的互動,而成為內部的客體關係模式,灼刻進我們的人格中,成為我們成年以後人際風格的一部分。

當然,這個例子說得太簡單了些,但基本的原理都在這裡了。

就是我們所以為的“我”,或者在與人或非人的關係中,在不同的情境下我們所被喚起的認知—情緒—行為模式(有很多是潛意識的),其實是在我們先天氣質的基礎之上,在後天與養育者的互動中,被“內射”進我們的內心,並在相應的情境中“投射”到外部世界,並因而構筑成的我們與世界和他人的關係模式。

舉例來說,一個小孩因為母親的抑鬱,而在生命的前三年輾轉於奶媽、姑姑、外婆等不同的照料者手中,她們有的對他疏離,有的對他親密,有的似乎沒有能力照料他……對於這個脆弱無力的嬰兒來說,他生命最早年的依附體驗裡充滿了不穩定的關係和被拋棄的恐懼,似乎沒有一個人是值得信賴,並能提供持久安全感的,似乎每當自己覺得可以安穩下來了,就突然又分離了。這是孩子對這段經歷“內射”的體驗,盡管家人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來照顧他。

我們知道,如果情緒上的痛苦感受超過了我們能夠承受的,我們勢必要采取自我保護手段(防御)來遠離痛苦。越小的孩子越稚嫩,在同樣的情境下,相較於更大的孩子,他們自我保護的方式越少,受傷程度越重,副作用越大,效果也越差。

同樣是這個嬰兒的例子,因為人際間的親密與依戀,他一次又一次地遭受著被拋棄的痛苦,為了逃避痛徹心扉的痛,他在成年以後會因著個性特質而在人際關係,尤其是親密關係中有特別的表現。

或者因為配偶一丁點兒的疏忽大意,都會激發其早年被拋棄的體驗,從而不斷地哭鬧折騰;或者因為不敢面對再一次被拋棄的恐懼,而在關係稍稍走近以後就馬上遠離,以回避潛在的痛苦。

這可能並不僅僅出現在與人的關係中,譬如有人會害怕乘飛機,因為飛行意味著與“大地母親”的分離,而分離則意味著象徵性的死亡。

這就是我想要說的,生命早期的依戀狀況如何構筑“自我”的基石,影響我們潛意識中對於自己—他人的認知,進而塑造我們的性格特徵和行為模式。

▲自體的誕生與成長

當我們談論“我”的時候,首先是指一個身體意義上的自我,我們又可以將其稱為“身體自體”,他始於出生,終於死亡。而生命第一年,作為身體的高速發育期,並不僅僅仰賴於食物,更仰賴於對安全的依戀。

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勒內·斯皮茨(Rene Spitz)曾在一所育嬰之家觀察過91名被寄養的嬰兒,他們在生命最初的3個月是由母親撫養或用母乳喂養的,3個月後母嬰分離,此時,即便有非常好的物質條件,但每8 ~ 12個嬰兒才有一名護士照看的情況使得及時的擁抱、玩耍、情感的交流與互動變得相當匱乏。這些嬰兒出現了極大的發展倒退,最終有34名嬰兒在兩歲前夭折。

這是一份令人心碎的觀察報告,也像警鈴般提醒著我們,母嬰依戀與情感養育的重要性。有研究顯示,“非器質性發育不良”的一個可能的原因,便是看護者對嬰兒的冷漠、疏遠、沒有耐心,甚至虐待,導致嬰兒出現了退縮、冷漠,以及飲食不良和消極的社會性反應。

“攻擊性”這個概念在精神分析的語境裡,最早是由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來的,英國客體關係學派精神分析家、兒科醫師唐納德·溫尼科特擴展其意涵至活力與動能。對於嬰兒來說,想要喝奶、想要動彈、想要咬媽媽的乳頭……這些都是小孩最初無心的攻擊,也是他們生命活力最基本的呈現。

如何讓這種“發展的潛能”轉化為成長的現實,需要在依戀關係的情境中,養育者(通常為母親)營造一個保護性的環境,給孩子提供穩定的安全感,及時滿足孩子的生理需要,保護孩子的自體不受外界侵蝕,並能夠從嬰兒的“攻擊”中存活下來,既非毫無響應,也非憤而反擊。這樣,孩子的核心自體才能建立起來。

伴隨著身體自體的發展,心理意義上的自體也逐漸萌芽與分化。出生於匈牙利的精神分析師瑪格麗特·馬勒(Margaret Mahler)將關注點放在了“心理誕生”上,她在長期的觀察和研究的基礎上,劃分出了嬰兒從自閉、共生到分離個體化的不同發展階段。她的研究顯示,在出生的前幾周裡,嬰兒就像還在殼中沒有被孵出來的小雞,雖然在身體層面,他們已經獨立於母親存在,但實際上他們是處於一種自閉期。

嬰兒在2 ~ 4個月的階段,處於母嬰融合共生期。此時嬰兒“自閉的殼”破裂,在觸覺、視覺、知覺等的配合下,通過感官記憶痕跡的累積,一方面形成了對母親的完全依賴,另一方面“身體自體”的邊界開始建立,自體的內核開始形成,關於自我和他人分離的意識開始逐步加強。

嬰兒從4個月開始到3歲,處於分離個體化時期。此時,孩子的身體意象開始分化,探索世界、拉開與母親的距離,並學習處理分離焦慮,建立性別同一性,其中2 ~ 3歲是獲得穩定的存在感(自體邊界)和性別同一性的原始鞏固期。

嬰兒從自閉到“破殼而出”的發展過程中,母親起到了“助產士”的作用。安全的母嬰依戀有利於幫助嬰兒度過不同的發展階段,在“自體”與“客體”之間慢慢建立邊界,並邁向獨立個體化。

而不恰當的養育方式,例如沒有響應、拒絕、不耐煩等,則會讓孩子固著在某個發育階段。例如,長大以後相對自閉,無法感受他人並建立連接;或者比較容易產生共生性,爸爸打弟弟,就像打在自己身上一樣讓自己恐懼,而難以將自己與他人分化開(和共情有質性的差別)。

由此可見,不論我們談論嬰兒期(弗洛伊德稱之為“口欲期”)身心哪個維度的成長,都涉及安全的依戀和恰當的養育在其間所起到的至關重要的作用!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3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