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常用中藥材速查圖鑒(簡體書)
滿額折

常用中藥材速查圖鑒(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5 元
定  價:NT$ 270 元
優惠價:87235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常用中藥材速查圖鑒》選取180余種中藥材,詳細介紹了與之相關的基本知識,並附有精美的手繪插圖和實拍圖片,能夠讓讀者更清晰、直觀地認識這些生活中經常用到的中藥材,並且了解它們的特性,在選購的時候才能分辨優劣。同時,書還介紹了這些中藥材單方的使用方法和中醫古籍流傳下來的一些方劑,但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所處的環境各異,並非所有藥材都適用,因此仍須經過醫師針對個人情況調配方劑。


作者簡介

高海波
工學博士、中醫學博士後,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學博士後。曾參與中國博士後基金、中國中醫科學院多項重大研究課題,在國內外重要刊物發表專業學術論文10余篇。
于雅婷
主任醫師、高級藥膳食療師,領導研發創新的現代化中醫食療技術多次榮獲國內大獎。


中藥材運用的歷史十分悠久,用中藥材養生治病是中華人民幾千年來與疾病作
斗爭的寶貴經驗的總結,是東方傳統的智能結晶,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
神農氏。幾千年來,中醫藥學經過不斷的自我完善和發展,逐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中醫藥包含了以人為小宇宙的現代觀念,結合其陰陽五行互生互長的理論,利
用天然植物的成分、屬性,互相搭配成治病療疾的方劑,達到治病救人的目的。隨
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養生意識越來越強,中藥材的應用範
圍也日益擴大,為了保證用藥安全,就需要人們多了解一些中藥材的知識。中藥主
要來源於天然藥物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等,其中以植物藥居多,
所以才有“諸藥以草為本”的說法。中藥材是中醫防治疾病的物質基礎,其質量直
接關係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危,也是保證中醫療效的重要前提條件。
基於此,我們編寫了《常用中藥材速查圖鑒》。目的是推廣、普及中醫藥知識,
幫助現代人認識中醫藥的“真面目”,了解植物中的天然成分與作用,也希望讀者通
過閱讀本書,能夠更加親近天然草藥。
本書選取了180 余種家庭常用中藥材,詳細介紹了與之相關的基本知識,附有
精美的手繪插圖和實拍的中藥材圖片,能夠讓讀者更清晰、直觀地認識這些生活中
經常用到的中藥材,並且了解它們的特性,這樣,在選購時才能分辨優劣。同時,
本書還介紹了這些中藥材單方的使用方法和中醫古籍流傳下來的一些方劑。但是一
些古方需要專業醫師進行辨證治療,對症酌情加減。有些丸劑的制法比較複雜,需
要嚴謹的製作過程,不適合普通讀者在家製作。另外,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所
處的環境各異,並非所有中藥材都適用,因此仍需醫師針對患者個人情況調配方劑,
才能真正達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中醫藥學博大精深,筆者在寫作本書的時候難免有不夠嚴謹的地方,希望讀者
在閱讀本書時能夠批評指正。


目次

解表藥
12 麻黃 發散風寒藥
13 紫蘇 發散風寒藥
14 生姜 發散風寒藥
15 香薷 發散風寒藥
16 荊芥 發散風寒藥
17 防風 發散風寒藥
18 細辛 發散風寒藥
19 蒼耳子 發散風寒藥
20 蔥白 發散風寒藥
21 胡荽 發散風寒藥
22 薄荷 發散風熱藥
23 牛蒡子 發散風熱藥
24 桑葉 發散風熱藥
25 菊花 發散風熱藥
26 柴胡 發散風熱藥
27 升麻 發散風熱藥
28 葛根 發散風熱藥
29 羌活 發散風寒藥
29 白芷 發散風寒藥
清熱藥
32 知母 清熱瀉火藥
33 天花粉 清熱瀉火藥
34 竹葉 清熱瀉火藥
35 鴨跖草 清熱瀉火藥
36 夏枯草 清熱瀉火藥
37 決明子 清熱瀉火藥
38 青葙子 清熱瀉火藥
39 無花果 清熱瀉火藥
40 玄參 清熱瀉火藥
41 黃芩 清熱燥濕藥
42 黃連 清熱燥濕藥
43 龍膽草 清熱燥濕藥
44 白鮮皮 清熱燥濕藥
45 馬鞭草 清熱解毒藥
46 連翹 清熱解毒藥
47 青黛 清熱解毒藥
48 蒲公英 清熱解毒藥
49 紫花地丁 清熱解毒藥
50 白頭翁 清熱解毒藥
51 半邊蓮 清熱解毒藥
52 錦燈籠 清熱解毒藥
53 赤芍 清熱涼血藥
54 紫草 清熱涼血藥
55 牡丹皮 清熱涼血藥
56 青蒿 清虛熱藥
祛風化濕藥
60 獨活 祛風濕散寒藥
61 木瓜 祛風濕散寒藥
62 秦艽 祛風濕清熱藥
63 絲瓜絡 祛風濕清熱藥
64 狗脊 祛風濕強筋骨藥
65 蒼術 化濕藥
66 豆蔻 化濕藥
67 草豆蔻 化濕藥
利水滲濕藥
70 薏苡仁 利水消腫藥
71 澤瀉 利水消腫藥
72 冬瓜皮 利水消腫藥
73 玉米須 利水消腫藥
74 澤漆 利水消腫藥
75 薺菜 利水消腫藥
76 車前子 利尿通淋藥
77 瞿麥 利尿通淋藥
78 燈芯草 利尿通淋藥
79 冬葵子 利尿通淋藥
溫裡理氣藥
82 附子 溫裡藥
83 幹姜 溫裡藥
84 肉桂 溫裡藥
85 吳茱萸 溫裡藥
86 茴香 溫裡藥
87 丁香 溫裡藥
88 胡椒 溫裡藥
89 花椒 溫裡藥
90 枳實 理氣藥
91 木香 理氣藥
92 檀香 理氣藥
93 荔枝核 理氣藥
94 玫瑰花 理氣藥
95 刀豆 理氣藥
96 陳皮 理氣藥
96 香附 理氣藥
97 佛手 理氣藥
97 薤白 理氣藥
開竅安神藥
100 蘇合香 開竅藥
101 石菖蒲 開竅藥
102 遠志 養心安神藥
103 靈芝 養心安神藥
103 酸棗仁 養心安神藥
瀉下消食藥
106 大黃 攻下藥
107 郁李仁 潤下藥
108 松子仁 潤下藥
109 甘遂 峻下逐水藥
110 京大戟 峻下逐水藥
111 芫花 峻下逐水藥
112 牽牛子 峻下逐水藥
113 山楂 消食藥
114 稻芽 消食藥
115 巴豆 峻下逐水藥
115 蘆薈 攻下藥
止血活血化瘀藥
118 大薊 涼血止血藥
119 地榆 涼血止血藥
120 槐花 涼血止血藥
121 苧麻根 涼血止血藥
122 蒲黃 化瘀止血藥
123 艾葉 溫經止血藥
124 川芎 活血止痛藥
125 延胡索 活血止痛藥
126 姜黃 活血止痛藥
127 丹參 活血調經藥
128 紅花 活血調經藥
129 桃仁 活血調經藥
130 益母草 活血調經藥
131 澤蘭 活血調經藥
132 牛膝 活血調經藥
133 番紅花 活血調經藥
134 王不留行 活血調經藥
135 月季花 活血調經藥
136 骨碎補 活血療傷藥
止咳化痰平喘藥
140 半夏 溫化寒痰藥
141 天南星 溫化寒痰藥
142 旋覆花 溫化寒痰藥
143 白前 溫化寒痰藥
144 貝母 清化熱痰藥
145 前胡 清化熱痰藥
146 桔梗 清化熱痰藥
147 栝蔞子 清化熱痰藥
148 竹茹 清化熱痰藥
149 杏仁 止咳平喘藥
150 款冬花 止咳平喘藥
151 馬兜鈴 止咳平喘藥
152 葶藶子 止咳平喘藥
153 枇杷葉 止咳平喘藥
153 桑白皮 止咳平喘藥
154 白果 止咳平喘藥
154 羅漢果 止咳平喘藥
平肝熄風藥
158 蒺藜 平抑肝陽藥
159 牡蠣 平抑肝陽藥
159 生鐵落 平抑肝陽藥
160 天麻 熄風止痙藥
160 全蝎 熄風止痙藥
161 蜈蚣 熄風止痙藥
161 羚羊角 熄風止痙藥
補虛健體藥
164 人參 補氣藥
165 黃芪 補氣藥
166 白術 補氣藥
167 甘草 補氣藥
168 大棗 補氣藥
169 淫羊藿 補陽藥
170 巴戟天 補陽藥
171 杜仲 補陽藥
172 續斷 補陽藥
173 肉蓯蓉 補陽藥
174 補骨脂 補陽藥
175 菟絲子 補陽藥
176 核桃仁 補陽藥
177 韭菜子 補陽藥
178 當歸 補血藥
179 熟地黃 補血藥
180 龍眼肉 補血藥
181 沙參 補陰藥
182 百合 補陰藥
183 麥冬 補陰藥
184 石斛 補陰藥
185 玉竹 補陰藥
186 黃精 補陰藥
187 枸杞子 補陰藥
188 黑芝麻 補陰藥
189 女貞子 補陰藥
190 山藥 補氣藥
190 蜂蜜 補氣藥
191 紫石英 補陽藥
191 冬蟲夏草 補陽藥
收澀驅蟲藥
196 小麥 固表止汗藥
197 五味子 斂肺澀腸藥
198 烏梅 斂肺澀腸藥
199 罌粟殼 斂肺澀腸藥
200 石榴皮 斂肺澀腸藥
201 肉豆蔻 斂肺澀腸藥
202 蓮子 固精縮尿止帶藥
203 金櫻子 固精縮尿止帶藥
204 山茱萸 固精縮尿止帶藥
205 檳榔 驅蟲藥
206 南瓜子 驅蟲藥
206 使君子 驅蟲藥
207 五倍子 斂肺澀腸藥
207 芡實 固精縮尿止帶藥


書摘/試閱

優劣鑒別,眼鼻手口四大法
現在市面上所售中藥材的質量可謂良莠不齊,以假亂真者有之,以次充好者亦有之,商家可以從中牟取利益,但對患者來說,這將會直接影響臨床應用的效果,甚至威脅生命安全,因此,學會如何鑒別中藥材十分重要。
手觸
手摸法 以手感受藥材的軟硬。例如,鹽附子質軟,而黑附子則質地堅硬。
手捏法 以手感受藥材的乾濕、黏附性等。例如,天仙子手捏有黏性,土茯苓手捏有彈性等。
手掂法 以手感受藥材的輕重、疏松或致密。例如,荊三棱堅實體重,而泡三棱則體輕。
口嘗
中藥材亦可通過“味感”來鑒別,直接放入口中品嘗,用舌頭稍微感覺,或咀嚼,或用水浸泡過後喝汁液。味分為辛、甘、酸、苦、咸五種,如山楂的酸、黃連的苦、甘草的甜等。不過,以此鑒別藥材應特別小心,避免誤嘗有毒藥物而中毒。
鼻嗅
直接鼻嗅法 將草藥靠近鼻子來聞它的氣味。例如,薄荷的香,阿魏的臭等。
蒸氣鼻嗅法 將草藥放在熱水中浸泡,聞它通過水蒸氣所散發出來的氣味。例如,犀角清香而不腥,水牛角則略有腥氣。
搓揉鼻嗅法 由於有些草藥的氣味微弱,所以可以將其搓揉後再聞味道。例如,魚腥草有腥味,細辛有清香味等。
眼觀
觀察外形 中藥材因用藥部位不同,其外形特徵亦會有所差異。如根類藥材多為圓柱形或紡錘形,皮類藥材則多為卷筒狀。
觀察顏色 通過對藥材顏色的觀察,分辨藥材的品種、產地和質量的好壞。如好的黃連顏色要黃,丹參顏色要紅,玄參顏色偏黑等。
觀察斷面 許多中藥材的斷面都有明顯特徵,可通過觀察其斷面來辨別藥材優劣。如黃芪的折斷面紋理呈菊花心樣,杜仲在折斷時會出現膠狀的黏稠細絲等。
觀察質地 觀察中藥材的軟硬或質地,如較黏、較粉等。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35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