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平)
滿額折
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平)
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平)
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平)
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平)
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平)
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平)
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平)
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平)
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平)

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平)

定  價:NT$ 250 元
優惠價:79197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2元
庫存:4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旨在豁顯船山學之歷史意識,企圖重構一「人性史哲學」的船山學,並指向一「儒學的歷史主義」(Confucianistic historism) 及「歷史主義的儒學」(historistic Confucianism)之建立的可能。採取思想史的方法以釐清船山學 地位,並尋找出船山學的詮釋起點。再由文獻的理解與詮釋把捉住「人性史哲學」做一基源問題式的探究,並展開一理論的詮釋性重建。豁顯了「道」‧「人」‧「歷史」三者構成的詮釋循環,並深入船山學的三大層面:自然史哲 學、歷史人性學及人性史哲學的核心論題──理氣合一論、理欲合一論、理勢合一論做一論析,「方法論」一章更間接指向中國詮釋學誕生之可能。

作者簡介

 林安梧

臺灣臺中人 生於一九五七年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畢業,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先後任教於竹南高中、師大附中、銘傳商專、中國文化大學暨清華大學。現肄業於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班,並擔任「思與言」雜誌常務編審委員暨「鵝湖月刊」主編。頗致力於儒學之批判與重建,認為當該興發儒學的歷史性而締建一歷史性的儒學,以揚棄帝制式儒學,而開發批判性儒學及生活化儒學。儒學不是「他的儒學」,而是「吾與汝」的儒學。

 引 言(代序)

本論文共分六章,旨在豁顯船山學的特質,並以「人性史哲學」一詞含括之。第一章「如何接近船山學」,首先說明船山學所以煩難的理由何在,其次肯定應當關連著生命歷程、時代背景及思想基底、觀念源流來理解船山。從生命歷程及時代背景的敘述豁顯船山學是緊密關連到國族淪亡及存在憂患的,並指出船山學受《春秋》及《易經》的影響特大,《春秋》所以重君子小人之辨及華夏夷狄之辨,而《易經》所以通其變而貞其常,這可說是船山學的主調。從思想基底及觀念源流的敘述說明宋明儒學中「理」、「心」、「氣」三脈相激相盪的大略情形,而旨在凸顯船山之重氣乃是重「存在的歷史性」(Existential historicity),由重存在的歷史性,故才能與於歷史文化,才能正視歷史文化之為歷史文化。值得注意的是,船山立言喜歡掛搭著天道論來立說,但這並不就是說船山先有天道論,後才有人性論,後才有歷史哲學。事實上,船山學的詮釋起點是人,因為惟有人是天地之心,人才具有理解及詮釋的能力,由理解、詮釋而批判、創造,人開創了一個寬廣的歷史天地。
 
第二章「人性史哲學之建立」首先指出船山義下的歷史是環繞著政治而說的,故「歷史即是政治史」;再者,政治乃是人性落實表現的聚合點,船山即於人性而論政治、論歷史,故「政治史即是人性史」、「歷史即是人性史」。之後,筆者強調船山所謂的「歷史即是人性史」乃是環繞箸中國民族的歷史而說的,換言之,人性史即是中國民族史;而之所以導出這樣的結論乃因為船山堅持認為華夏民族乃是具有人性身分的人(自黃帝以來)所聚合而成的,華夏民族有高尚的文化、有光榮的歷史,故華夏民族該當寶愛自家的歷史文化,好好開創未來。
 
既已強調所謂的人性史乃是具有人性身分之人所締造之歷史,人性史乃是具有人性身分之人通過人性所理解所詮釋之歷史,可知人性概念的釐清對於船山人性史哲學的建立是極為必要的。第三章「人性史哲學的人性概念」便是扣緊這個論題而展開的論述。由於船山對於人性的詮釋是通極於道的,故首論「道之歷史性」,旨在說明道必通過時間開顯於實存的世間,舉凡世間一切人事、器物皆是道之開顯,這開顯乃是一無休止的歷程。其次則強調作為人性身分的人,一方面是道之所造,而另一方面則又參贊乎道,而不論是「所造」或是「參贊」都是在歷史中開展的,追溯言之,終其極則是「人之歷史性」,亦惟具有「人之歷史性」方得詮釋歷史及開創歷史。再者,人秉具著歷史性必得在歷史中開展,並通遏此具體之開展來說明其自身,而這必得論及由人之歷史性所引出的族群性及類階性,終而肯定人性必得通過族群性及類階性在歷史社會中開顯。總而言之,此章旨在豁顯船山義下的人性論乃是一套「歷史人性學」──一方面通過「歷史」來理解「人性」──人性具歷史性,另一方面通過「人性」來理解「歷史」──歷史乃是人性史。
 
由於「人性」與「歷史」二者構成一種理解的循環(或者詮釋的循環),而且船山認為此二者都是通極於道的,如此一來,我們必得扣緊「道」、「人」(或人性)及「歷史」三者來理解船山的人性史哲學,而這便得涉及到所謂的方法論問題,第四章「人性史哲學的方法論」便是扣緊這個問題而發的。這裡所謂的方法論一方面指的是詮釋的方法(包括經典的詮釋方式與歷史的詮釋方式),另一方面指的則是船山「兩端而一致」對比辨證的思維模式,而這兩個層面是緊密連在一起的,甚至我們可以說他們綰合為一。「經典的詮釋方式」指出船山通過一種「因而通之」的創造詮釋,使得諸經典皆得上遂於道,並又由此道而下返於經典而作一批判與裁成,「人」、「經典」及「道」三者構成一「詮釋的循環」(Hermenenutical circle)。「歷史的詮釋方式」旨在豁顯船山穿透表層的「歷史事件」,洞達深層的「歷史意義」,並通極於「歷史之道」,並由此再回返於歷史事件做一批判,及落實於當下之歷史而展開其實踐。「人」、「歷史」及「道」三者不僅構成一「詮釋的循環」,而且此「詮釋的循環」實隱含一「創造的循環」(Creative circle)。值得注意的是,這三者所構成的「循環」(Circle)則又以「人」為核心。顯然的,船山將理解、詮釋、批判、創造等綰合起來,而這背後則隱含著一基本的思維模式以為其動力,此即所謂「兩端而一致」對比辯證的思維模式。所謂的「兩端」是「對比的兩端」,而「一致」則是「辯證的一致」,船山深入理解任何一事物,認為可以建立「兩端」以為詮釋的端點,而這兩端則是辯證的相含,故可以綰合為「一致」。
 
由於這種「兩端而一致」對比辯證的思維模式通貫了整個船山學,因此第五章「人性史哲學的核心論題」即順箸這「兩端而一致」對比辨證的思維模式去對船山學的三大層面作一核心式的論析。首先就「自然史哲學」(天道論)的層面,去豁顯其「理氣合一論」,並指出「氣」乃是「對比於心物兩端而成的一個辨證性概念」(A dialectical concept in contrast with the dichotomy of mind and matter),它乃是作為本體之體;而這樣的「體」,船山又賦予一倫理性或價值意味的詮釋。他以「誠」來詮釋作為本體之體的「氣」,而指出其辯證開展的可能,並且綰合了自然史的世界及人性史的世界。其次就「歷史人性學」(人性論)的層面,去豁顯其「理欲合一論」,指出船山順著自然史的詮釋,將氣、質、形、性(理、道)、情、才、欲等辯證的綰合為一,他真正深入的理解此中的特質,破解了宋明理學家「存天理、去人欲」的二分格局,並凸顯「心」的首出地位。再者,就狹義的「人性史哲學」(歷史哲學)層面,去豁顯其「理勢合一論」,指出「時異則勢異,勢異則理亦異矣」!船山認為道在時間中開展,一開展即有其幾,幾者變之微,久之必著於事中,事而成其勢,「幾」、「變」、「事」、「勢」皆隱含其「理」在,並指「因勢而求其理」偏在「歷史的理解」上說,而「因理而成其勢」則偏在「道德的實踐」上說,而這二者則又綰合為一。值得注意的是,本章強調的「理氣合一」、「理欲合一」及「理勢合一」其指涉的三個層面,與前面所指出的「道」、「人」及「歷史」三者吻合,這正顯示船山的論題不祇是通貫一氣,而且是回環相抱的。
 
最末一章「結論」旨在對本論文作一回顧,指出其特點及限制,並關連著本論文的論點,指出彼在中國儒學傳統中的貢獻及其可能發展。又由於筆者認為研究中國哲學必得通過文獻的理解才不致爽失差謬,而文獻的理解必得先以疏解的方式表達之,然後才能更進一步作理論的建構;但截至目前為止,對船山的疏解文字仍少,祇有理論的建構而無文獻的疏解,未免遺憾。因此,筆者擇取《尚書引義》〈皋陶謨〉一篇以為疏解,一方面用來表示自己對於船山文獻的理解方式,另一方面此正可以彰顯船山學的要點──「天人之際」,為免體例不合,故置於卷末以為「附錄一」。至於「附錄二」可算作筆者研究船山下一步驟的預展,與本論文關係亦極密切,但因所涉論題的範圍已溢出本論文,故置於卷末,以為附。

目次

王夫之畫像
凡例
引言(代序)
第一章:導論──如何接近船山學
一、前言
二、生命歷程及時代背景
三、「理」、「心」、「氣」三脈相激相盪下的船山學
四、船山學的詮釋起點
五、本章結語
第二章:人性史哲學之建立
一、前言
二、歷史即是政治史
三、歷史即是人性史
四、本章結語
第三章:人性史哲學的人性概念
一、前言
二、道之歷史性
三、從道之歷史性到人之歷史性
四、人之歷史性
五、從人之歷史性而人的族群性及人的類階性
六、本章結語
第四章:人性史哲學的方法論
一、前言
二、經典的詮釋方式
三、歷史的詮釋方式
四、「兩端而一致」對比辯證的思維模式
五、本章結語
第五章:人性史哲學的核心論題
一、前言
二、論「理氣合一」
三、論「理欲合一」
四、論「理勢合一」
五、本章結語
第六章:結論
一、本論文之用意及船山之本懷
二、本論文的限制與對船山學之期望
附錄:
一、船山論「天人之際」──《尚書引義》〈皋陶琪〉一文疏解
二、船山對傳統史觀的批判
(一)對「歷史退化觀」的批判
(二)對「正統論」的批判及「治統說」、「道統說」的建立
參考資料
卷後語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197
庫存: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