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原名「五版教材」,大陸全國中醫院校組織教材編審委員會編輯。 本套教材為中醫大學課堂習課之用,有課程時數範圍之限。因而其特色為精簡,適合學習者熟讀精讀,以掌握各科的核心內容,紮好中醫之根基。本套教材之編輯觀念,重視傳統,以經典為中心;讓學習者能瞭解中醫理論的基本架構與發展軌跡,以便將來臨床應用與研究創新,故名為《承啟版教材》。本叢書排版為珍惜學子之眼力,特採用約4號大字,字體大而清晰,久讀而不倦。本社《高等中醫研究參考叢書》是以本教材為基礎擴編而成,內容完備,標明出處,重視探源理解。兩套叢書配合使用,學習效果令人驚喜!

目次

【金匱要略方論序】
緒言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
痙濕暍病脈證治第二
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治第三
瘧病脈證并治第四
中風歷節病脈證并治第五
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第六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奔豚氣病脈證治第八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
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并治第十一
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
消渴小便利淋病脈證并治第十三
水氣病脈證并治第十四
黃疸病脈證并治第十五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第十六
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
瘡癰腸癰浸淫病脈證并治第十八
趺蹶手指背腫轉筋陰狐疝蚘蟲病脈證治第十九
婦人妊娠病脈證并治第二十
婦人產後病脈證治第二十一
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二
【附錄】
第二十三 雜療方
第二十四 禽獸魚蟲禁忌并治
第二十五 果實菜穀禁忌并治
【選注】
書目簡稱表
方劑索引

書摘/試閱

緒 言




《金匱要略方論》,是我國東漢時代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 的雜病部分,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診治雜病的專書。由於本書在理論上和臨 床實踐上都具有較高的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對於後世臨床醫學的發展有著重大 的貢獻和深遠的影響,所以古今醫家都對此書推崇備至,贊譽其為方書之祖、醫 方之經,治療雜病的典範。書名《金匱要略方論》,表明本書內容精要,價值珍貴,應當慎重保藏之意。

約在公元三世紀初,張仲景寫成了《傷寒雜病論》,全書共十六卷(十卷論傷寒,六卷論雜病)。但此書從東漢到西晉的一段時期,即因戰亂而散失,後來雖經西晉王叔和加以搜集編次,可是後人僅看到《傷寒論》十卷,而未見到雜病部分,其中資料只能從其他方書所引用的看到一些。直到北宋初期,翰林學士王洙在翰林院所存的殘舊書籍中得到《金匱玉函要略方》,這是仲景《傷寒雜病論》的節略本,一共有三卷,上卷論傷寒病,中卷論雜病,下卷記載方劑及婦科的
理論和處方。其後又經林億等對此節略本進行校訂,因為《傷寒論》已有比較完整的王叔和編次的單行本,於是就把上卷刪去而只保留中、下卷論述雜病和治療婦人病部分。為了便於臨床應用,又把下卷的方劑部分,分別列在各種證候之下,編為上、中、下三卷。此外,還採集各家方書中轉載仲景治療雜病的醫方及後世一些醫家的良方,分類附在每篇之末,題書名為《金匱要略方論》,這就是後世通行的《金匱要略》(以下簡稱“原書”)。

原書共為二十五篇,首篇《臟腑經絡先後病篇》,屬於總論性質,對疾病的病因病機、預防、診斷、治療等方面,都以例言的形式,作了原則性的提示,所以此篇在全書中具有綱領性的意義。從第二篇《痙濕暍病》到第十七篇《嘔吐噦下利病》是屬於內科範圍的疾病。第十八篇《瘡癰腸癰浸淫病》則屬於外科。第十九篇《趺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蚘蟲病》,是將不便於歸類的幾種疾病合為一篇。第二十至二十二篇,是專論婦產科疾病。最後三篇為雜療方和食物禁忌,帶
有驗方性質,後世不少注家刪去不載,為了保持《金匱要略方論》原貌,本教材採用“附錄”列“雜療方”三篇於書後,不作解釋,僅供參考和進一步研究。原書前二十二篇中,包括四十多種疾病,共載方劑二百零五首。(其中四首只列方名而未載藥味,即水氣病篇中的杏子湯;瘡癰腸癰浸淫病篇中的黃連粉;趺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蚘蟲病篇中的藜蘆甘草湯;婦人妊娠病篇的附子湯。)在治法方面,除使用藥物外,還採用了針灸和飲食調養,並重視加強護理。在劑型方面
,既有湯、丸、散、酒的內服藥劑,又有熏、洗、坐、敷的外治藥劑。此外,對於藥物炮製、煎藥和服藥方法,以及藥後反應等,都有詳細記載。

原書對於疾病的分篇,有以數病合為一篇者,亦有一病分列一篇者。其數病合為一篇者,主要是以病機相同、證候近似或病位相近者為依據,例如:痙、濕、暍三種疾病,都由外邪為患,在初起時多有惡寒發熱的表證,故合為一篇;百合、狐惑、陰陽毒三病的病機,或由熱病轉歸,或由感染病毒,由於性質相近,故合為一篇;又如中風與歷節,因中風有半身不遂,歷節有疼痛遍歷關節證候,二者病勢發展均具有風性善行數變的特點,其病機相仿,故合為一篇。血痹病雖
然與感受外邪有關,但其主因係由陽氣痹阻、血行不暢所致;虛勞病是由五勞、七傷、六極引起內臟血氣虛損的疾病,兩者病機相似,故合為一篇。肺痿、肺癰、咳嗽上氣三者雖然病機不同,證候有異,但皆屬於肺部病變,故合為一篇。胸痹、心痛、短氣病則是結合病機、病位分篇,因為胸痹、心痛兩者皆由於胸陽或胃陽不振,水飲或痰涎停滯於心胸或胃中所致,兩者病機與病位都相近,故合為一篇。腹滿、寒疝、宿食三者雖病因不同,但因發病部位都與胃腸有關,且都有
脹滿或疼痛的症狀,故合為一篇。消渴、小便不利、淋病都屬腎臟或膀胱的病變,故合為一篇。《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篇》所列幾種病的發病機制都與心和血脈有關,又因血為心所主,肝所藏,脾所統,三臟功能失常,就會引起驚悸、吐血、衄血、下血或瘀血,故將這些病合在一篇論述。嘔吐、噦、下利三者的發病主因和發病機制雖有所不同,但也都屬於胃腸病變,故將三者合為一篇。這種數病合篇的創作體例,有利於區別有關病證的異同之處,有助於掌握各種疾病的
辨證論治規律。書中唯《五臟風寒積聚病篇》,別具一格,主要論述五臟發病機理及證候、治法,頗為切合全書根據臟腑經絡病機進行辨證的精神,可惜此篇脫簡較多,是其不足之處。另外,原書中也有一病成篇而專題論述的,如瘧疾、奔豚氣、痰飲、水氣、黃疸等,都是屬於獨立性較強,或臨床表現有較為鮮明特性的疾病。但應注意在這些專題篇章中,除重點論述本病的證治外,每每還要涉及與本病有關的一些證候,故其論述範圍亦較廣泛。例如:《水氣病篇》,因水、
氣、血三者在生理或病理上都有一定的關係,故在論述水氣病之後,還論及氣分病和血分病;《痰飲咳嗽病篇》,因為水與飲同類,故在論述飲病的同時,又談到屬於一時性停水的證候和治法;《黃疸病篇》,除重點論述濕熱黃疸外,還涉及虛黃的證治。《奔豚氣病篇》中,也提到有關病證,如驚怖等。

至於篇與篇之間的關係,亦常存在聯貫性和共通性,可供互相參照。如《臟腑經絡先後病篇》與下文各篇均有關聯,可以前後印證,融會貫通。又如《水氣病篇》與《痰飲病篇》,兩者同源異流,因此,《痰飲病篇》的水在五臟與《水氣病篇》的五臟水,可以結合互參,以求得在治療上的共通性。如《水氣病篇》提出下水之法,但未見出方,若於《痰飲病篇》各方中探求,則有十棗湯、甘遂半夏湯、己椒藶黃丸等可以通用。

原書論述診治雜病的主要精神,是以整體觀念為指導思想,以臟腑經絡學說為基本論點,認為疾病證候的產生,都是整體功能失調,臟腑經絡病理變化的反應。從這一基本論點出發,提出了根據臟腑經絡病機和四診八綱進行病與證相結合的辨證方法。這一主要精神充分地從《臟腑經絡先後病篇》體現出來。例如:在病因、發病和病理傳變方面,以臟腑經絡分內外,提出了“千般疢難,不越三條”的病因分類;從整體觀念出發,根據正與邪、人體內部各臟腑間的相互關係
,提出了“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以及“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等有關發病和病理傳變的理論。在診斷方面,通過四診舉例,結合八綱,把疾病的各種臨床表現,都具體地落實到臟腑經絡的病變上,示範性地運用了病與證相結合的辨證方法。這一主要精神,還貫串於全書各篇,在具體病證上也得到體現。例如《中風歷節病篇》,指出內因是中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根據其臟腑經絡所產生的病理變化,以在絡、在經、入腑、入臟來進行辨證。又如《水氣病篇》,根據
水腫形成的內臟根源及其所出現的證候,而有心水、肝水、脾水、肺水、腎水的論述。又如《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篇》的肺癰與《瘡癰腸癰浸淫病篇》的癰腫與腸癰,雖然均名為癰,但由於在臟、在腑、在肌膚脈絡等部位的不同,因而各有其不同的病理變化和臨床特徵。再如《五臟風寒積聚病篇》所論述的五臟中風、中寒、五臟積聚以及三焦病變等,這些都啟示學者對於疾病應該注重臟腑經絡的病理變化,並據此以指導臨床辨證。

從原書各篇的編寫體例,可知作者既強調辨證論治,同時亦很重視病與證相結合的辨證方法。原書各篇均標明“病脈證治”,示人以病與證相結合、脈與證須合參、辨證與論治緊密結合的重要意義。各篇從論述疾病的病因病機開始,進而根據病情的複雜變化,舉出主證,然後據證提出治法方藥,這樣就有利於學者系統掌握各篇所述疾病的證治規律。在具體寫作方法上,有時開門見山,給疾病明確定義;有時借賓定主,托出疾病特點。有時把性質類似的條文列在一起,以
類比其異同;有時把性質不同的條文列在一起,以資對比說明。有時用許多條文解決一個問題;有時以一條原文說明許多問題。書中有或詳於此而略於彼者,須留意其前後呼應;有或詳於方而略於證者,示人當以藥測證;有或詳於證而未列方藥者,示人當據證以立方。特別是對人所易知的證候和治法,各篇每多從略;對人所容易忽略的證候和治法,則不厭求詳地加以分析、比較、鑑別、說明。清‧陳修園曾說:“全篇以此病例彼病,為啟悟之捷法。”這是很有見地的。

關於本書中的脈法,也具有獨到之處。一般而言,脈與證應當合參,各種疾病常有其主要脈象。如百合病的脈微數;瘧疾脈弦;虛勞病脈大、極虛;寒疝脈弦緊或沉緊;肺癰脈數實;肺痿脈數虛;腸癰脈數等。但由於脈象的變化,可以反應出臟腑經絡的複雜變化,故原書脈法往往用幾種錯綜的脈象結合起來以闡釋病機,有時還依據脈象以指導治療,判斷預後,這種情況在原書中是屢見不鮮的。如《中風歷節病篇》論述歷節病的脈象:“寸口脈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
筋,沉即為腎,弱即為肝……”,即是從脈象的沉弱,說明肝腎氣血不足,是形成歷節病的內在因素。又如《胸痹心痛短氣病篇》:“夫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即是依據脈象分析胸痹病機,以陽微陰弦概括胸痹病是胸陽虛,陰邪盛,邪正交爭,胸陽不宣,以致胸中痹塞而成胸痹之病。又如《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篇》中的肺痿與肺癰,兩者雖皆見數脈,但脈數虛者為肺痿,數實者為肺癰,一虛一實,可據脈象鑑別。還有該篇所列:“咳而脈浮者,厚
朴麻黃湯主之。”“脈沉者,澤漆湯主之。”這說明疾病證候雖然相似,但由於脈象不同,故治法亦有差異。因咳而脈浮,是病近於表而邪盛於上,故用厚朴麻黃湯散飲降逆,止咳平喘。咳而脈沉,其病機在裡,是水飲內聚之證,故用澤漆湯逐水通陽,止咳平喘。此外,由於脈之盛衰,可候氣血之虛實及胃氣之強弱,故依據脈象可測轉歸預後。如《水氣病篇》:“脈得諸沉,當責有水,身體腫重,水病脈出者死。”說明水氣病人因肌膚蓄水,營衛被阻,故脈當沉。如脈暴出
,浮而無根,與水氣病病情不符,屬於正氣渙散之徵,故主預後不良。如上所舉,可見原書雖非脈學專著,但所論脈法,確有不少精闢之處,誠如清‧徐大椿所說:“其脈法,亦皆內經及歷代相傳之真訣。”值得很好地繼承和探討。

原書對於雜病的治療法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根據人體臟腑經絡之間的整體性,提出了有病早治,以防止病勢的傳變發展。如《臟腑經絡先後病篇》所說的:“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人能養慎,不令邪風干忤經絡,適中經絡,未流傳臟腑,即醫治之……。”都體現了這種精神。一是根據治病求本的精神,重視人體正氣。因為人體抗病能力悉賴正氣,正氣虛損,藥物治療就難於奏效。故原書對於慢性衰弱疾病,尤為注重觀察脾腎兩臟功能是否衰退
。因為脾胃是後天之本,生化之源;腎是先天之本,性命之根,內傷病至後期,往往會出現脾腎虛損證候,脾腎虛損,更能影響其他臟腑,促使病情惡化。故補脾補腎,是治療內傷疾患的根本方法。這種觀點,從原書《血痹虛勞病篇》中所列的小建中湯、腎氣丸等方證可以看到大概。至於處理虛實錯雜,正虛邪實的病證,原書在注重扶正的同時,也並未忽視祛邪,這種扶正兼以祛邪,邪去可使正安的觀點,亦可從原書《血痹虛勞病篇》的薯蕷丸、大黃 蟲丸等方證可以得到
體現。值得注意的是原書對於運用峻劑逐邪極為慎重,一般多從小量開始,以後逐漸增加,如用桂枝茯苓丸行瘀化癥,或用大烏頭煎驅寒止痛時,皆在方後注明“不知,加至三丸”或“不可一日再服”等語,都是為了避免因逐邪而損傷正氣,以至病未去而正氣已傷,治療就比較困難,這是治療雜病的關鍵問題。此外,對於某些邪實之證,原書特別注重“因勢利導”的治則,即按病邪所在部位的不同,因其勢而就近引導,使之排出體外,以達到避免損傷正氣的目的。如《痙濕
暍病篇》所載的栝蔞桂枝湯、葛根湯和大承氣湯,三方均治痙病,但由於病邪所在的部位不同,根據因勢利導的原則,對於病邪在表者,用葛根湯、栝蔞桂枝湯以透表達邪,使病從外而解;對於病邪在裡者,則用大承氣湯攻下通腑,使病從裡而除。又如篇中治療濕病之因於頭中寒濕者,採用納藥鼻中的治法,也是根據病位在上,裡和無病,故只須納藥於鼻中,以宣泄上焦寒濕,使肺氣通利,病即可除。再如《水氣病篇》所述水腫的治則“諸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
以上腫,當發汗乃愈。”說明腰以下腫者,其病在下在裡屬陰,當用利小便的方法,使瀦留於下部在裡之水,從小便排出;腰以上腫者,其病在表在上屬陽,當用發汗的方法,使瀦留於上部在表之水,從汗液排出。這些都是原書運用因勢利導以祛除病邪治療疾病的範例。

原書對於方劑運用的特點,總的說來是立方謹嚴,用藥精當,化裁靈活。有時一病可用數方,有時一方可以多用,充分體現了“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的精神。同是一種疾病,但由於人體體質或病機上的差異,以及病位的不同,故在治法上也就有所分別。例如同為胸痹病,同有“心中痞,留氣結在胸,胸滿……”的症狀,但如陰邪偏盛,陽氣不虛者,可用枳實薤白桂枝湯以通陽開結,泄滿降逆;陽氣已虛者,則當用人參湯以補中助陽,使陽氣振奮則陰邪自散。又如
同為溢飲病,治療“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這是針對溢飲的具體病情採用不同的汗法,如邪盛於表而兼有鬱熱者,則用大青龍湯發汗兼清鬱熱;如病屬表寒裡飲俱盛者,則用小青龍湯發汗兼溫化裡飲。再如治療痰飲病的幾首常用方劑,其中屬於脾陽不運者,用苓桂朮甘湯以健脾利水;屬於腎陽不足者,用八味腎氣丸以溫腎化水;屬於膀胱氣化不行者,用五苓散化氣行水;由於水停心下,胃氣上逆者,用小半夏加茯苓湯以利水降逆;如因飲邪內聚成實
者,則可分別採用甘遂半夏湯或己椒藶黃丸以攻逐水飲。以上數方,俱治痰飲,但因其臟腑病機的不同,臨床證候有差異,故在治療時所運用的方劑亦有差別。反之,多種不同的疾病,由於病因病機或病位相同,故雖病名各異,症狀不同,但其治法及用方亦可共同。例如原書中用腎氣丸者有五:一是治腳氣上入,少腹不仁;二是治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三是治短氣微飲當從小便去者;四是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者;五是治婦人煩熱不得臥,
但飲食如故之轉胞不得溺者。以上五病,雖然病名、症狀皆有所不同,但病機皆屬於腎陽虛衰,氣化功能減退,故均可用腎氣丸以扶助腎氣。又如五苓散,既可用於痰飲,亦可用於消渴,此二種病證雖有差異,但病皆屬水邪來患,故均可用五苓散。再如葶藶大棗瀉肺湯,既可用於肺癰,又可用於支飲,前者病因屬於風熱病邪,後者病因屬於飲邪留滯,兩者病因雖異,但病機同為痰涎壅塞於肺,且病位亦同,故均可用葶藶大棗瀉肺湯。上述種種用法,形式上雖表現為一病可用
數方,一方可治多病,但實質上仍然反映了病與證相結合的辨證論治精神。

原書所載方劑,大體上可以體現汗、吐、下、和、溫、清、消、補等治法。如桂枝湯、麻黃加朮湯為汗法;瓜蒂散為吐法;大、小承氣湯為下法;小柴胡湯為和法;大烏頭煎、通脈四逆湯為溫法;白虎加人參湯、瀉心湯、白頭翁湯為清法;鱉甲煎丸、枳朮丸為消法;黃耆建中湯、當歸生薑羊肉湯、腎氣丸為補法。此外,還有一些方劑,尚能體現以上八法所不能概括的其他治法。如越婢湯、大青龍湯,為解表清裡;小青龍湯、射干麻黃湯,為解表化飲;烏頭桂枝湯為解表
溫裡;厚朴七物湯、大柴胡湯為解表攻裡。這都屬於表裡雙解法。五苓散、茵陳五苓散、豬苓湯、防己黃耆湯、防己茯苓湯等為利水化濕;苓桂朮甘湯為溫化水濕,這都屬於除濕法。麥門冬湯為潤燥法;黃土湯、柏葉湯、膠艾湯等為理血法;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桃花湯為固澀法。上列這些方劑,雖然不能全面細緻地概括原書方劑及治法,但由此可以掌握方劑運用的要領。

關於原書用藥的特點,既重視發揮單味藥物的主治功能,更注意藥物經過配伍組合後的協同作用,同時對於藥物的加減變化以及藥物的炮製、煎煮方法等都有較為精詳的論述,現分別簡述如下: 重視單味藥物的主治功能:如用苦參之殺蟲除濕熱以治狐惑病陰部蝕爛;用常山或蜀漆以療瘧疾;用百合以治百合病;用茵陳、大黃以利膽退黃;用黃連瀉火解毒以療浸淫瘡;用雞矢白散以治轉筋入腹等,均涵有專病當用專藥的意義。 注重藥物經過配伍所發生的協同作用:例
如桂枝一藥,配伍應用於不同方劑中,可以從多方面發揮其效能。如桂枝湯、黃耆桂枝五物湯,用以調和營衛;枳實薤白桂枝湯、炙甘草湯用以宣通陽氣;五苓散、苓桂朮甘湯,用以溫化水飲;桂枝加桂湯、桂苓五味甘草湯,用以下氣降逆;小建中湯、黃耆建中湯,用以健運中氣;烏頭桂枝湯,用以散寒止痛;桂枝茯苓丸、溫經湯,用以散結行瘀。又如附子的配伍應用,配合乾薑,可以增強回陽救逆之力;配合白朮,可以收到溫散寒濕之效;配合薏苡仁,可以緩急止痛;配
合烏頭,可以峻逐陰邪;配合粳米,可以溫中除寒,降逆止痛;配合大黃,可以溫陽通便,攻下寒積;配合黃土、白朮等,可以溫脾攝血,用治下血。再如麻黃的配伍應用:麻黃與白朮同用,可以並行表裡之濕;麻黃與杏仁、苡仁同用,可以解表除濕,風濕並治;麻黃與石膏同用,可以發越水氣,用治風水或哮喘;麻黃與厚朴同用,可以散飲降逆,用治咳而脈浮之證;麻黃與射干同用,可以宣肺化痰,用治咳而上氣,喉中痰鳴如水雞聲;麻黃與烏頭同用,可以發散寒濕,溫
經止痛,用治寒濕歷節,不可屈伸之證。如上所舉,可以看出藥物在原有功能的基礎上,經過適當配伍,更可增強療效,擴大適應範圍,這在原書中實例是很多的。

注重藥物在方劑中的加減變化:原書遣方用藥,加減變化,靈活自然,充分體現了按法立方,據證用藥的原則。例如治療胸痹病,但解胸痛,用栝蔞薤白白酒湯;如因水飲上逆而證見不得臥者,則加半夏以降水飲,成為栝蔞薤白半夏湯;如再加“胸滿, 下逆搶心,”則加枳實、厚朴、桂枝,以降胸中 下之氣,成為枳實薤白桂枝湯。又如《痰飲病篇》中,記述了用小青龍湯治支飲咳喘所出現的變證,改用桂苓五味甘草湯以後用藥的加減變化,都是屬於隨證加減藥物
的範例。所以唐容川曾說:“仲景用藥之法,全憑乎證,添一證則添一藥,易一證亦易一藥。”這是完全符合實際情況的。此外,原書對於藥物分量的加減,也是很考究的,如桂枝加桂湯的加重桂枝;小建中湯的倍用芍藥;通脈四逆湯的重用乾薑;厚朴三物湯之重用厚朴等,體現了方劑的命名,亦含有辨證論治的意義。

注重藥物的炮製、煎煮方法。例如附子的用法,如用以回陽救逆者則生用,且須配以乾薑;如用以止痛者多炮用,不須伍以乾薑,故原書中附子多為炮用。它如發作性的疝痛,或歷節疼痛不可屈伸,則用烏頭,因為烏頭止痛作用較附子更強,但須與白蜜同用,既能緩和烏頭的毒性,且可延長藥效。又如用甘草乾薑湯治虛寒肺痿,方中乾薑炮用,辛通而兼苦降,開後世溫上制下法之先例。再如茵陳蒿湯的煎藥法,先煮茵陳,後入大黃、梔子,因為後入大黃、梔子,可以峻
攻其熱,久煮茵陳,則可緩除其熱中之濕。這些製劑的方法,都是原書作者總結前人經驗,並通過自己的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

《傷寒論》自序裡說:“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為《 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可知傷寒、雜病,兩者原為一體。但傷寒主要是以六經病機進行證候分類,而雜病主要是以臟腑經絡病機指導辨證。由於傷寒是感邪為患,故變化較多;雜病多因內傷,本臟自病,故傳變較少。因此,治傷寒是以祛邪為主,祛邪即可安正;治內傷則以扶正為主,扶正即可祛邪。雖然如此,但就臟腑經絡病機而言,傷寒與雜病往往亦有相同之處,如病在陽明(胃)者,多屬實證熱證;病在太陰(脾)者,多屬虛證寒證。例如原書的《腹滿寒疝宿食病篇》、《黃疸病篇》、《嘔吐噦下利病篇》等所論述的病機、證候,與《傷寒論》的《陽明病篇》、《太陰病篇》有很多共通之處,其治療方法與方藥,也可以相互使用。陳修園曾說:“《金匱要略》,仲景治雜病之書也,與《傷寒論》相表裡,然學者必先讀《傷寒論》,再讀此書,方能理會…”說明《傷寒論》與《金匱要略》關係非常密切,應將兩書結合研究,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原書作者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從整體觀念出發,根據臟腑經絡學說,運用樸素的表達方法,對疾病的病因、發病和每一種病的理法方藥都有詳略不同的論述,闡明了病與證相結合的辨證和治療方法,為中國醫學奠定了治療雜病的基礎。同時原書隨著時代的發展,其意義也不斷地得到補充。直到今天,原書仍然有效地指導著醫療實踐,具有很大的生命力和發展前途。但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原書畢竟是一千七百年以前的醫著,不可能達到完美無缺的境界,何況原書
曾一度散失,更因年代久遠,輾轉傳抄,錯誤脫簡在所難免。因此,在學習和研究原書時,一方面應該實事求是地根據現有水平加以繼承整理,對目前難於理解的問題,可以闕疑,不必強加解釋,以免有失原義,或作“附錄”,慎重保留,以供進一步研究;另一方面應該在切實掌握其內容的基礎上,適當參考歷代有關醫家的注釋和內傷雜病的重要文獻,以及有關應用原書理法方藥的醫案,從中進行探討,以彌補原書之不足;此外,還應該吸取現代科學研究成果,如近年來研
究治療“冠心病”,用《胸痹心痛短氣病篇》的溫陽宣痹、豁痰散結方法,如栝蔞薤白白酒湯等類方劑加減治療;治療闌尾炎,用《瘡癰腸癰浸淫病篇》的大黃牡丹湯、薏苡附子敗醬散加減治療等,都是運用原書的理論和方藥所獲得的成果,今後應當不斷加以補充和發展。這樣就可以使原書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得到提高,從而在臨床實踐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

本篇論述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屬全書概論性質。仲景在本篇中,根據《內經》、《難經》的理論,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對雜病的病因、病機、診斷、治療以及預防等方面,都舉例說明,並作出原則性的提示,在全書中具有綱領性的意義。
問曰:上工 治未病 ,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 ,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 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傷腎,腎氣微弱 ,則水不行;水不行,則心火氣盛;心火氣盛,則傷肺,肺被傷,則金氣不行;金氣不行,則肝氣盛。故實脾,則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肝虛則用此法,實則不在用之。
經曰:“虛虛實實,補不足,損有餘”,是其義也。餘臟準此。(一)

【校勘】 “酸入肝……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一段,文字從日本寶曆六年(1756)印趙刻《仲景全書》版本。“傷”,《三因方》作“制”。
“虛虛實實”四字,據王冰《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針解篇》中有關《針經》(即《靈樞經》)的引文為“無實實,無虛虛”六字。

【詞解】
(1). 上工:指高明的醫生。
(2). 治未病:這裏指治未病的臟腑。
(3). 實脾:即調補脾臟之意。
(4). 四季脾旺:脾屬土,土寄旺於四季,故云四季脾旺。《素問‧太陰陽明論》:“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即三、六、九、十二各月之末十八天,為脾土當旺之時。這裏可理解為一年四季脾氣都很旺盛之意。
(5). 腎氣微弱:指腎的陰寒水氣不亢而為害。此處“腎氣”,與《水氣病篇》二十一條“腎氣上衝”之“腎氣”,均指腎的邪氣。

【釋義】 本條從人體內部臟腑相關的整體觀念出發,論述雜病的治療法則。首先說明臟腑之間,有互相資生、互相制約的作用,一臟有病,可以影響他臟。治療時必須照顧整體,治其未病之臟腑,以防止疾病的傳變。如見肝實之病,應該認識到肝病最易傳脾,(《素問‧五運行大論》云“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在治肝的同時,要注意調補脾臟,就是治其未病。其目的在使脾臟正氣充實,防止肝病蔓延。如果脾臟本氣旺盛,則可不必實脾。這說明任何治
病方法,必須靈活運用,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反之,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其肝,這是缺乏整體觀的治療方法,就不能得到滿意的效果。

其次,指出治病當分虛實,仍舉肝病為例來說明。肝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這是治肝虛的方法。酸入肝,肝虛當補之以本味,所以補用酸;焦苦入心,心為肝之子,子能令母實,所以助用焦苦;甘味之藥能夠調和中氣,《難經‧十四難》謂:“損其肝者緩其中,”所以益用甘味之藥。至於肝實病證,便須瀉肝顧脾,上法就不適用。

“酸入肝……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十七句,是解釋肝虛病用酸甘焦苦治法的意義。肝木既虛,肺金必然會侮其所勝,(《素問‧五運行大論》云:“氣……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這是五行生剋制化的一般規律。所以,在肺金未侮肝木之前,就得用酸味藥來補肝的本體;用焦苦味藥以助心火。助心火有三種意義:其一,心旺可以感氣於肝;其二,心旺可以不泄肝氣;其三,心火旺可以制約肺金,肺金受制,則木不受剋而肝病自癒。至於本法
中用甘味藥來調和脾土,其目的在於補土制水,腎的陰寒水氣不亢而為害,則水不凌心,心的少火之氣旺盛,則能制約肺金,肺的邪氣不致乘侮肝木,則肝之本氣自盛;且土能榮木,脾氣健旺,有助於改善肝虛的病變。由此可見,這十七句是仲景從人體內部臟腑相關的整體觀念出發,根據五行生剋制化的原理,用調補助益諸法,從多個臟腑進行治療,以達到糾正肝虛的目的。必須注意,這裏的“傷”字,不能作傷害解,而應作制約來理解。

最後引用經文,對於虛實的治法作出結論:不能虛證用瀉法,實證用補法,使虛者更虛,實者愈實。必須虛者補之,實者瀉之;補其不足,損其有餘,才是正治。肝病如此,其他諸臟可以類推,所以說“餘臟準此”。

【按語】 本條所論,在臨床運用上很有指導意義。臨床上遇到肝病往往先見頭昏、 痛、胸悶、脈弦,以後飲食減少、乏力、便溏、舌苔白膩等脾臟症狀相繼出現,治療時如能兼顧脾臟,就會收到滿意的效果。

脾為後天之本,營衛氣血化生之源。脾臟功能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病體的恢復或惡化。對於肝實證,脾虛時固然應該實脾,就是脾不虛在瀉肝時也應照顧脾臟。如使用苦寒瀉肝時,要注意不可太過而損傷脾氣,必須掌握適當。再如後世舒肝解鬱的逍遙散,方中所用的白朮、炙甘草等,即是瀉肝顧脾之法。對於肝虛證,尤需顧脾,因培土可以榮木。如後世根據本文酸甘焦苦合用的原則,選用白芍、五味子、山萸肉、酸棗仁、當歸、丹參、地黃等藥,配以炙甘草、淮小麥、
大棗之品,治療有頭目眩暈、視力減退、失眠多夢、舌光紅、脈弦細的肝虛證,此即補肝顧脾之法。但須指出,所謂顧脾,並非一味用補,除在用藥時不可滋補太過,避免阻礙脾運而導致脾病外,有時可在滋補藥中適當加入健脾以助運化的藥物,這也是顧脾之意。

總之,肝虛者,宜補肝顧脾;肝實者,宜瀉肝顧脾,肝病虛實雖當異治,但兼顧脾臟則一。後世治肝之法,認識肝有體用之不同,治肝虛用滋水涵木、養血柔肝等法,從相生方面以養肝體;治肝實用清肝寧肺、疏肝實脾等法,從相制方面以理肝用,即是從本條虛實異治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來。在具體運用這些治法時,都應注意顧脾,這是治療肝病的一項重要原則。

【選注】 《金鑑》:……上工,良醫也。中工,常醫也。已病,已然之病也。未病,未然之病也。假如現在肝病,此已然之病也;肝病將來傳脾,此未然之病也。良醫知肝病傳脾,見人病肝,先審天時衰旺,次審脾土虛實,時旺脾實則知不受肝邪,不須補脾,直治已病之肝;若時衰脾虛,則知肝必傳脾,先補未病之脾,兼治已病之肝。彼常醫不曉四時所勝,五臟相傳之理,見肝之病,惟瀉已病之肝,不知補未病之脾也。上工不但知肝實必傳脾虛之病,而且知肝虛不傳脾,
虛反受肺邪之病,故治肝虛、脾虛之病,則用酸入肝,以補已病之肝,用焦苦入心,以助不病之心,用甘入脾,以益不實之脾。使火生土,使土制水,水弱則火旺,火旺則制金,金被制則木不受邪,而肝病自愈矣。此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化生不病之理,隔二、隔三之治,故曰: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然肝虛則用此法,若肝實則不用此法也。中工不曉虛實,虛者瀉之,是為虛虛;實者補之,是為實實。非其義也。上工知其虛實,補其不足,損其有餘,是其義也。其餘
四臟,皆準此法。傷字,作制字看。

《心典》:酸入肝以下十五句,疑非仲景原文,類後人謬添注腳,編書者誤收之也。蓋仲景治肝補脾之要,在脾實而不受肝邪,非補脾以傷腎,縱火以刑金之謂,果爾,則是所全者少,而所傷者反多也。且脾得補而肺將自旺,腎受傷必虛及其子,何制金強木之有哉!細按語意,見肝之病以下九句,是答上工治未病之辭。補用酸三句,乃別出肝虛正治之法,觀下文云肝虛則用此法,實則不在用之,可以見矣。蓋臟病惟虛者受之,而實者不受,臟邪惟實者能傳,而虛則不傳。故
治肝實者,先實脾土,以杜滋蔓之禍,治肝虛者,直補本宮,以防外侮之端。此仲景虛實并舉之要旨也。
夫人稟五常 ,因風氣 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臟元真 通暢,人即安和。客氣邪風 ,中人多死。千般疢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臟腑,為內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此詳之,病由都盡。
若人能養慎,不令邪風干忤經絡;適中經絡,未流傳臟腑,即醫治之。四肢纔覺重滯,即導引 、吐納 、鍼灸、膏摩 ,勿令九竅閉塞;更能無犯王法 、禽獸災傷,房室勿令竭乏,服食 節其冷、熱、苦、酸、辛、甘,不遺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為血氣所注;理者,是皮膚臟腑之文理也。(二)

【詞解】
(1). 人稟五常:稟,受的意思。五常,即五行。
(2). 風氣:這裏指自然界的氣候。
(3). 元真:指元氣或真氣。
(4). 客氣邪風:外至曰客,不正曰邪,指能夠令人致病的不正常的氣候。
(5). 疢難:疢(ㄔㄣˋ 音趁)。疢難即疾病。
(6). 導引:《一切經音義》云“凡人自摩自捏,伸縮手足,除勞去煩,名為導引;若使別人握搦身體,或摩或捏,即名按摩也。”
(7). 吐納:是調整呼吸的一種養生卻病方法。
(8). 膏摩:用藥膏摩擦體表一定部位的外治方法。
(9). 無犯王法:王法即國家法令。古代王法中有體罰的規定。無犯王法,是遵守國法免受刑傷之意。
(10). 服食:即衣服、飲食。《靈樞‧師傳篇》:“食飲衣服,亦欲適寒溫。”

【釋義】 本條從人與自然密切相關的整體觀念出發,論述疾病發生的原因,強調預防重於治療和對疾病應早期治療。首先指出自然界正常的氣候,能生長萬物;不正常的氣候,能傷害萬物,對人體亦不例外。但同時又指出,人對自然不是無能為力的,疾病是可以預防的,只要五臟真氣充實,營衛通暢,抗病力強,則“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只有在正氣不足的情況下,邪氣才能乘虛而入,危害人體,甚至造成死亡。其次說明疾病的種類雖多,原因不外三條:一是經絡
受邪,就傳入臟腑,此為邪氣乘虛入內;二是皮膚受邪,僅在血脈傳注,使四肢九竅壅塞不通,其病在外;三是房室、金刃、蟲獸所傷,此又與上述因素不同。

後段重申若人能養生防病,邪氣就不致侵犯經絡,倘一時不慎,外邪入中經絡,即應乘其未傳臟腑之時,及早施治。比如四肢才覺重滯,即用導引、吐納、針灸、膏摩等方法治療,勿使九竅閉塞不通。只要平時對房室、飲食、起居等各方面,都能注意調節,再能防備意外災傷,使體力強壯,則一切致病因素,自然無從侵入腠理。腠理是人體的一種組織,為三焦所主,與皮膚、臟腑關係密切,它既是元真相會之處,又是血氣流注的地方。如果人體對外抗禦能力減退時,它
可以成為外邪侵入的門戶。

【按語】 上條言人體內部各臟腑之間是相互關聯的有機整體;本條言人體與外界自然環境存在著不可分割的統一關係。兩條從內、外兩個方面舉例說明了整體觀念,並以整體觀念為指導,論述了臟腑之間先後病以及臟腑與經絡之間先後病的傳變規律,闡明了無病先防、有病早治的“治未病”原則。

本條對病因的分類,是以經絡臟腑為內外,在強調正氣的同時,不忽視“客氣邪風”,故認為邪由經絡入臟腑,為深為內;邪由皮膚傳血脈,為淺為外。至於房室、金刃、蟲獸的傷害,則與“客氣邪風”以及經絡臟腑的傳變無關。後世陳無擇的三因學說,是以內傷外感為內外,以六淫外感為外因,五臟情志所傷為內因,房室金刃等為不內外因。與本條在立論根據上有所不同,應注意區別。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5 475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