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塑像卷
滿額折

塑像卷

定  價:NT$ 2260 元
優惠價:902034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24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61 點

套書優惠

優惠價:90 51012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敦煌石窟有“中國最重要的彩塑藝術寶庫”之稱。本卷精選敦煌佛教塑像 222 幅,重點介紹了北朝到中唐至元年間,敦煌石窟佛教塑像的歷史沿革及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特點,系統地反映了佛教東傳的過程,以及敦煌石窟佛教藝術產生的社會背景。

前言:人間聖像 天工塑繪

佛教起源於古代印度,早期無偶像崇拜,僅以法輪、足跡、菩提樹及寶座來表示佛陀的存在。隨著大乘佛教興起,公元 1 世紀的犍陀羅(今巴基斯坦北部及阿富汗東部一帶)和馬圖拉(舊譯秣菟羅,今印度北方邦馬圖拉地區)地區開始雕刻以人的形象來表現的佛陀造像。前者稱犍陀羅美術,是接受了波斯、希臘、羅馬藝術影響的產物﹔後者為馬圖拉美術,是參照馬圖拉傳統的藥叉像創造的印度本土藝術,它們都曾對中國的佛教造像產生影響。

佛教東傳的過程也是一個佛教藝術於所流傳的各地逐漸本土化的過程。在無法採集到適宜雕刻的石材的地區,則因地制宜地用其它方法來塑造佛像。如巴米揚(今阿富汗喀布爾市西北 230 公里)石窟即為泥塑,具有印度笈多王朝的時代特點,壁畫則受波斯的影響。而哈達(今阿富汗賈拉拉巴德南 10 公里)地區的造像則多為模製,再施以彩繪,已近於彩塑。哈達的造像,將風格冷峻的犍陀羅雕刻和渾厚的印度造像融為一體,而造型方法新、手法寫實,因而創造出有地方特色的佛教造像。

位於西域邊緣的敦煌,自歸入漢王朝的版圖後,即建立了以漢文化為基礎的造型藝術,並形成自己的傳統,製作出相當精美的雕塑作品。西涼時,國君李暠曾在敦煌建造宗廟以祭祀先祖。公元 4 世紀,敦煌已發展為“村塢相屬,多有寺塔”的佛教聖地,敦煌石窟就是在這種文化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敦煌地處邊陲,社會相對穩定。石窟在地方豪門權貴和百姓累世開鑿下,至唐代已發展成規模宏大的佛教勝地。加之來自中原各地的西行僧侶和躲避戰亂的富有之家、被貶的儒雅之士不斷聚集敦煌,他們的智慧與財力,無疑也推動了石窟的創造和保護。相反,中原則由於戰火頻仍、政治板蕩,隨著一個個王朝的湮滅,一座座寺廟被焚燬,唐代以前的佛教彩塑幾於蕩盡,現存的僅有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山西五台山大佛光寺、南禪寺等處。從這個意義上講,敦煌石窟是中國最重要的彩塑藝術寶庫。

敦煌莫高窟開鑿在敦煌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斷崖上,石窟內塑有佛像並繪有壁畫。

敦煌石窟的岩體構造屬於酒泉系礫石岩層,是由細沙和礫石沉積粘結而成,因此不能進行雕刻造像,而只能採用泥塑,塑成後裝彩。這種泥塑裝彩的工藝,被後世稱作“彩塑”。其實造像裝彩的理念與石雕是相同的,石雕也要裝彩,如山東青州出土的北朝石雕上,依然殘存著鮮艷的色彩。敦煌彩塑大多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圓塑,而是接近圓塑的高浮塑,此外也有圓塑和浮塑。高浮塑主要塑於佛龕內,因有龕壁遮擋,塑像後部體量被壓縮。圓塑主要塑於中心佛壇和龕沿兩側,浮塑有窟頂人字坡上的椽枋,龕梁、龕楣上的裝飾以及模製的影塑飛天等。
敦煌塑像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以本地生長的楊柳為塑像的中心骨架,骨架上捆敷的蘆葦採自大泉河上游的苦苦泉,塑泥則更容易採集,為窟前大泉河沉澱的澄板土和細沙。敦煌石窟內依壁製作的高浮塑其製作程序是:

1 先在牆壁上橫向楔入木楔,將木楔和埋入地下的中心骨架捆紮在一起,再敷以葦草製作成塑像的形體骨架。

2 在塑出大形後,通常用捏、塑、貼、壓、削、刻等手法塑出塑像的細部,待乾燥後再裝飾色彩。

3 裝彩用點、染、刷、塗、描、貼等繪製技法表現,即使用繪塑結合的手法來表現肌膚、鬚髮、服飾、台座,使完成後的塑像富有神韻和質感。

除木骨架塑像外,還有石胎泥塑,即是直接在崖壁上開鑿出巨型雕塑的大形,再加泥塑。這種大像從中亞到中原表現的均為彌勒。

製作佛像須遵循佛教規定的“相好”標準,有“三十二相”和“八十相”之說,如頭頂須塑出肉髻,兩耳碩長,頸下塑三道,雙手長及膝下等,還有手印、台座、眷屬以及其他造像附屬物等。同時還要考慮到漢族的習慣和審美要求,進行取捨和變化,如肥臀巨乳的印度貴婦消失了,出現的是溫文爾雅的東方少女﹔深目高鼻的胡僧逐漸退出佛壇,出現了儀態儒雅的中國和尚﹔曲髮蓄髯的外域天王變成了鎧甲嚴身的大唐將軍。塑匠們在把握了諸多規定後,又以最熟知的生活素材──歌伎、胡商、漢僧、將軍為藍本,運用想象和誇張,以概括和提煉的手法,塑造了一個個富有生活氣息的宗教人物。因此可以說,雖然敦煌石窟是宗教信仰的產物,但是其彩塑的藝術成就,卻遠遠地超越了宗教的範疇。佛教彩塑是靜態的群體塑像,主尊兩側多是左右對稱的立像,難免出現呆板、僵直或形式化。然而,塑匠們懂得怎樣於靜中求動,用形體、手姿和色彩在不變中求得變化,如弟子大多是一傾身一直立,菩薩屈膝扭腰、裙帶飄逸,天王和力士則以憤怒的面部表情和劇烈的形體動作,來體現作為佛教護法的職能。 此外,佛教塑像的組合也不斷形成一定的規範,如釋迦與阿難、迦葉或文殊、普賢組成“釋迦三尊”、“釋迦五尊”﹔阿彌陀與觀音、勢至組成“西方三聖”﹔毗盧舍那與文殊、普賢組成“華嚴三聖”等,但這些規範在敦煌表現得卻並不嚴格。

敦煌石窟的建築規模多屬中小型,也有一些大型的洞窟。從形制上講,石窟可分為禪窟、中心塔柱窟、覆斗頂窟、大像窟和背屏窟五種形式。由於石窟坐西向東,西壁則是洞窟的中心所在,無論是哪種形式的洞窟,大都在西壁的中央塑造佛像。莫高窟現保存有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代等十個朝代的洞窟492個,彩塑兩千餘尊,浮塑一千餘身,現保存基本完好的原作一千四百餘身。在千餘年間的石窟開鑿史上,敦煌塑像的發展和演變大致可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
早期,即發展期,包括北魏、西魏、北周三個歷史時期。
早期石窟歷時一百八十年,洞窟多為中心塔柱窟,西魏以後出現了覆斗頂窟。這一時期的塑像主要有主體性雕塑,也有一些附屬的影塑。主體性的雕塑多指塑造於中心柱四面或西壁的佛、菩薩像,是人們禮拜的對象。如:彌勒像、釋迦像和釋迦多寶並坐像。以造像題材分,有說法像、禪定像、思惟像、苦修像等等。主尊兩側多侍有菩薩,北周時出現了弟子造像。附屬的影塑有飛天、供養菩薩,以及龕楣上裝飾的交龍和神王、龍頭等柱頭裝飾。

中期為繁盛期,包括隋、唐兩個時代。

這一時期歷時三百餘年,洞窟形制多為覆斗頂窟,一般在窟室正面開鑿大龕,列置以佛為中心的群像,少者三五身,最多的達到二十八身。佛像有釋迦牟尼、彌勒和阿彌陀和釋迦多寶並坐像,同時出現了三世佛和彌勒三會說法像。兩側侍立弟子、菩薩、天王、力士以及供養菩薩。有些洞窟的窟室中央還設立須彌壇,壇上列置佛、弟子、菩薩群像。除此之外,唐代石窟中還出現了以特定主題為內容的大像窟和涅槃窟,這兩類洞窟,無論在塑像的規模還是塑造的技法上,都反映了唐代在政治上的強盛和經濟上的繁榮。

晚期為衰落期,包括五代、宋、西夏、元四個時期。

晚期歷時四百六十餘年。五代承襲了晚唐時代出現的背屏窟,這類洞窟規模宏大,多開鑿在莫高窟的下層,因此塑像多遭破壞。宋代第 55 窟,保存有較為完整的彌勒三會說法像,除倚坐的彌勒佛像外,塑有弟子、菩薩、天王和金剛力士,數量也多至十餘身,是了解莫高窟晚期雕塑不可多得的作品。西夏時期大多是重修前代洞窟,保存完好的僅有第 491 窟出土的供養天女像。元代洞窟的內容為漢密(漢地佛教與漢藏密宗)並重,壁畫不乏佳作,遺憾的是塑像卻被破壞殆盡,沒有保存下任何作品。

目次

前 言 人間聖像 天工塑繪

第一章 從“曹衣出水”到“褒衣博帶”

北朝:公元 420~580 年

第一節 幽岩鑿壁 塑造信仰(北涼﹑北魏)

第二節 中原來風 聽翻新曲(西魏)

第三節 亂世淨土 微笑人生(北周)

第二章 北齊樣式與來自中亞的影響

隋:公元 581~618 年

第一節 中西合璧 相得益彰(第 427 窟造像)

第二節 漢風胡韻 不拘一格(隋中﹑晚期)

第三章 塑造盛世的“貞觀樣式”

初盛唐 公元 618~781 年

第一節 佛國新篇 貼近世俗(初唐)

第二節 色彩富麗 楚楚動人(盛唐)

第四章 從清新的吐蕃造像到日漸衰落

中晚唐至元 公元 781~1368 年

第一節 吐蕃治下 唐風依舊(中唐)

第二節 技高勢衰 餘輝夕照(晚唐以後)

書摘/試閱

前言:人間聖像 天工塑繪

佛教起源於古代印度,早期無偶像崇拜,僅以法輪、足跡、菩提樹及寶座來表示佛陀的存在。隨著大乘佛教興起,公元 1 世紀的犍陀羅(今巴基斯坦北部及阿富汗東部一帶)和馬圖拉(舊譯秣菟羅,今印度北方邦馬圖拉地區)地區開始雕刻以人的形象來表現的佛陀造像。前者稱犍陀羅美術,是接受了波斯、希臘、羅馬藝術影響的產物﹔後者為馬圖拉美術,是參照馬圖拉傳統的藥叉像創造的印度本土藝術,它們都曾對中國的佛教造像產生影響。

佛教東傳的過程也是一個佛教藝術於所流傳的各地逐漸本土化的過程。在無法採集到適宜雕刻的石材的地區,則因地制宜地用其它方法來塑造佛像。如巴米揚(今阿富汗喀布爾市西北 230 公里)石窟即為泥塑,具有印度笈多王朝的時代特點,壁畫則受波斯的影響。而哈達(今阿富汗賈拉拉巴德南 10 公里)地區的造像則多為模製,再施以彩繪,已近於彩塑。哈達的造像,將風格冷峻的犍陀羅雕刻和渾厚的印度造像融為一體,而造型方法新、手法寫實,因而創造出有地方特色的佛教造像。

位於西域邊緣的敦煌,自歸入漢王朝的版圖後,即建立了以漢文化為基礎的造型藝術,並形成自己的傳統,製作出相當精美的雕塑作品。西涼時,國君李暠曾在敦煌建造宗廟以祭祀先祖。公元 4 世紀,敦煌已發展為“村塢相屬,多有寺塔”的佛教聖地,敦煌石窟就是在這種文化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敦煌地處邊陲,社會相對穩定。石窟在地方豪門權貴和百姓累世開鑿下,至唐代已發展成規模宏大的佛教勝地。加之來自中原各地的西行僧侶和躲避戰亂的富有之家、被貶的儒雅之士不斷聚集敦煌,他們的智慧與財力,無疑也推動了石窟的創造和保護。相反,中原則由於戰火頻仍、政治板蕩,隨著一個個王朝的湮滅,一座座寺廟被焚燬,唐代以前的佛教彩塑幾於蕩盡,現存的僅有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山西五台山大佛光寺、南禪寺等處。從這個意義上講,敦煌石窟是中國最重要的彩塑藝術寶庫。

敦煌莫高窟開鑿在敦煌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斷崖上,石窟內塑有佛像並繪有壁畫。

敦煌石窟的岩體構造屬於酒泉系礫石岩層,是由細沙和礫石沉積粘結而成,因此不能進行雕刻造像,而只能採用泥塑,塑成後裝彩。這種泥塑裝彩的工藝,被後世稱作“彩塑”。其實造像裝彩的理念與石雕是相同的,石雕也要裝彩,如山東青州出土的北朝石雕上,依然殘存著鮮艷的色彩。敦煌彩塑大多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圓塑,而是接近圓塑的高浮塑,此外也有圓塑和浮塑。高浮塑主要塑於佛龕內,因有龕壁遮擋,塑像後部體量被壓縮。圓塑主要塑於中心佛壇和龕沿兩側,浮塑有窟頂人字坡上的椽枋,龕梁、龕楣上的裝飾以及模製的影塑飛天等。
敦煌塑像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以本地生長的楊柳為塑像的中心骨架,骨架上捆敷的蘆葦採自大泉河上游的苦苦泉,塑泥則更容易採集,為窟前大泉河沉澱的澄板土和細沙。敦煌石窟內依壁製作的高浮塑其製作程序是:

1 先在牆壁上橫向楔入木楔,將木楔和埋入地下的中心骨架捆紮在一起,再敷以葦草製作成塑像的形體骨架。

2 在塑出大形後,通常用捏、塑、貼、壓、削、刻等手法塑出塑像的細部,待乾燥後再裝飾色彩。

3 裝彩用點、染、刷、塗、描、貼等繪製技法表現,即使用繪塑結合的手法來表現肌膚、鬚髮、服飾、台座,使完成後的塑像富有神韻和質感。

除木骨架塑像外,還有石胎泥塑,即是直接在崖壁上開鑿出巨型雕塑的大形,再加泥塑。這種大像從中亞到中原表現的均為彌勒。

製作佛像須遵循佛教規定的“相好”標準,有“三十二相”和“八十相”之說,如頭頂須塑出肉髻,兩耳碩長,頸下塑三道,雙手長及膝下等,還有手印、台座、眷屬以及其他造像附屬物等。同時還要考慮到漢族的習慣和審美要求,進行取捨和變化,如肥臀巨乳的印度貴婦消失了,出現的是溫文爾雅的東方少女﹔深目高鼻的胡僧逐漸退出佛壇,出現了儀態儒雅的中國和尚﹔曲髮蓄髯的外域天王變成了鎧甲嚴身的大唐將軍。塑匠們在把握了諸多規定後,又以最熟知的生活素材──歌伎、胡商、漢僧、將軍為藍本,運用想象和誇張,以概括和提煉的手法,塑造了一個個富有生活氣息的宗教人物。因此可以說,雖然敦煌石窟是宗教信仰的產物,但是其彩塑的藝術成就,卻遠遠地超越了宗教的範疇。佛教彩塑是靜態的群體塑像,主尊兩側多是左右對稱的立像,難免出現呆板、僵直或形式化。然而,塑匠們懂得怎樣於靜中求動,用形體、手姿和色彩在不變中求得變化,如弟子大多是一傾身一直立,菩薩屈膝扭腰、裙帶飄逸,天王和力士則以憤怒的面部表情和劇烈的形體動作,來體現作為佛教護法的職能。 此外,佛教塑像的組合也不斷形成一定的規範,如釋迦與阿難、迦葉或文殊、普賢組成“釋迦三尊”、“釋迦五尊”﹔阿彌陀與觀音、勢至組成“西方三聖”﹔毗盧舍那與文殊、普賢組成“華嚴三聖”等,但這些規範在敦煌表現得卻並不嚴格。

敦煌石窟的建築規模多屬中小型,也有一些大型的洞窟。從形制上講,石窟可分為禪窟、中心塔柱窟、覆斗頂窟、大像窟和背屏窟五種形式。由於石窟坐西向東,西壁則是洞窟的中心所在,無論是哪種形式的洞窟,大都在西壁的中央塑造佛像。莫高窟現保存有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代等十個朝代的洞窟492個,彩塑兩千餘尊,浮塑一千餘身,現保存基本完好的原作一千四百餘身。在千餘年間的石窟開鑿史上,敦煌塑像的發展和演變大致可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
早期,即發展期,包括北魏、西魏、北周三個歷史時期。
早期石窟歷時一百八十年,洞窟多為中心塔柱窟,西魏以後出現了覆斗頂窟。這一時期的塑像主要有主體性雕塑,也有一些附屬的影塑。主體性的雕塑多指塑造於中心柱四面或西壁的佛、菩薩像,是人們禮拜的對象。如:彌勒像、釋迦像和釋迦多寶並坐像。以造像題材分,有說法像、禪定像、思惟像、苦修像等等。主尊兩側多侍有菩薩,北周時出現了弟子造像。附屬的影塑有飛天、供養菩薩,以及龕楣上裝飾的交龍和神王、龍頭等柱頭裝飾。

中期為繁盛期,包括隋、唐兩個時代。

這一時期歷時三百餘年,洞窟形制多為覆斗頂窟,一般在窟室正面開鑿大龕,列置以佛為中心的群像,少者三五身,最多的達到二十八身。佛像有釋迦牟尼、彌勒和阿彌陀和釋迦多寶並坐像,同時出現了三世佛和彌勒三會說法像。兩側侍立弟子、菩薩、天王、力士以及供養菩薩。有些洞窟的窟室中央還設立須彌壇,壇上列置佛、弟子、菩薩群像。除此之外,唐代石窟中還出現了以特定主題為內容的大像窟和涅槃窟,這兩類洞窟,無論在塑像的規模還是塑造的技法上,都反映了唐代在政治上的強盛和經濟上的繁榮。

晚期為衰落期,包括五代、宋、西夏、元四個時期。

晚期歷時四百六十餘年。五代承襲了晚唐時代出現的背屏窟,這類洞窟規模宏大,多開鑿在莫高窟的下層,因此塑像多遭破壞。宋代第 55 窟,保存有較為完整的彌勒三會說法像,除倚坐的彌勒佛像外,塑有弟子、菩薩、天王和金剛力士,數量也多至十餘身,是了解莫高窟晚期雕塑不可多得的作品。西夏時期大多是重修前代洞窟,保存完好的僅有第 491 窟出土的供養天女像。元代洞窟的內容為漢密(漢地佛教與漢藏密宗)並重,壁畫不乏佳作,遺憾的是塑像卻被破壞殆盡,沒有保存下任何作品。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034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