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石窟建築卷
滿額折

石窟建築卷

定  價:NT$ 2260 元
優惠價:902034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24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61 點

套書優惠

優惠價:90 51012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卷介紹敦煌石窟建築的歷史沿革,形製、技術、藝術的演變,及於石窟的木構建築和敦煌境內的佛教建築,並附錄莫高窟覆斗頂代表洞窟形製解剖圖,內容豐富全面。

目錄

前言 永恆的建築空間──敦煌石窟寺

第一章 戈壁綠洲上的敦煌石窟

第一節 敦煌石窟的興建

第二節 工程浩大的大佛窟

第二章 中西合璧的早期石窟形制

十六國至北周(公元 366~580 年)

第一節 禪窟

第二節 中心塔柱窟

第三節 殿堂窟

第四節 窟內局部造型與裝飾

第三章 石窟形制的轉化

隋、初唐(公元 581~704 年)

第一節 中心塔柱窟與人字坡式殿堂窟

第二節 覆斗式殿堂窟

第三節 各有特色的局部變化

第四章 成熟穩定的石窟形制

盛唐至元(公元 705~1368 年)

第一節 中小型石窟形制

第二節 營建大窟的興起

第三節 石窟內的局部裝飾

第五章 石窟寺的營造與木構建築

第一節 敦煌的自然環境與石窟的開鑿

第二節 石窟寺的木構建築

第三節 窟前殿堂遺址與地面鋪裝

第四節 壁畫與塑像的製作

第六章 石窟寺的伴生建築──塔、牌坊、寺院

第一節 莫高窟周圍的古塔

第二節 窟前的寺院與牌坊

附錄:莫高窟覆斗頂代表洞窟形制解剖圖

圖版索引

敦煌歷史年表

目次

前 言

永恆的建築空間──敦煌石窟寺(大標題)

利用天然洞穴是人類最早的居住形式之一。人工開鑿洞穴建築最早在埃及,大約在公元前 20 ~前 10 世紀,古埃及的法老們開始在尼羅河上游的山崖上開鑿陵墓和神廟,這些石窟建築規模宏大,設計巧妙。公元前 5 世紀,波斯國王大流士在山崖上開鑿大崖墓,正面是典型的希臘式柱廊,雖然這些神廟和崖墓是在岩石上鑿出的空間,但與建築毫無二致,仍然表現出它的豪華與壯麗。其特徵是:既有正面的建築形象,又有內部空間。石質洞穴所具備的堅固性,使它在保存時間上具有相對的永?性,這正是宗教或墓葬建築所追求的目的。

佛教開鑿石窟寺與其崇尚禪修有關。據佛經講,釋迦牟尼在世時,常在山中的石窟內坐禪,因為那?可以遠離城市的喧囂,並有冬暖夏涼的好處。石窟寺?的僧房窟即是滿足僧徒們坐禪修行的的場所,稱禪窟,古代音譯為“毗珂羅”(梵文 Vihara)。塔廟窟則供僧徒們講經拜佛,是佛寺?的講堂,古代音譯為“支提”(梵文 Chaitya)。印度的佛教石窟建築,大多以一個支提──塔廟窟為中心,周圍有若干個僧房窟,組成石窟群。印度最大的阿旃陀石窟寺共有二十九個石窟,其中有五個塔廟窟,其餘都為僧房窟。印度開鑿石窟的地點經過精心選擇,是石質堅硬細膩、適宜於精雕細刻的山崖,所以非常注重對石窟內外的裝飾,使石窟具有顯著的建築特點。

也許是不謀的巧合,中國東漢時期(公元 1~3 世紀),在長江上游的四川岷江、沱江流域在山崖上開鑿崖墓;在黃河流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河南、山東、蘇北、皖北、鄂北等地普遍出現石室墓。人們已經熟練掌握了開鑿石室的建築技術,東漢墓室形式有前堂與後室,墓室正面雕鑿成柱廊,建築形式相當成熟。崖墓和石室墓中多雕刻或繪畫有豐富的壁畫,表現社會風貌和歷史故事,繪畫藝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因此,當佛教石窟傳入中國後,依山傍水開鑿石室的建築形式和壁畫藝術很自然的就融入其中了。

佛教東傳之路,曾經中亞,越蔥嶺,首先傳入古代西域的廣大地區,然後再沿著絲綢之路一直到達中原。石窟寺的開鑿大致也從西向東逐漸滲入。中國境內現有知名的石窟寺遺址共有五十六處,其中數量較多的省分是新疆、甘肅、河南、陝西、山西和四川,其中又以敦煌石窟中的莫高窟規模最大,保存較好,是值得我們驕傲的文化遺產。

敦煌石窟主要由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三處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石窟群組成,莫高窟現存有壁畫、彩塑的石窟為四百九十二窟,另外還有禪窟、瘞窟等,共計七百多窟。榆林窟次之,計四十二窟,西千佛洞為二十二窟。其他分散於這三處周邊的小石窟群,如東千佛洞、五個廟等都屬於這一體系,它們就像顆顆珍珠散佈在絲綢古道上。

從佛教傳入西域後,沿途開鑿石窟寺的山崖,都由粗砂岩或砂礫岩組成,敦煌屬酒泉系砂礫岩的地質結構,適合開鑿石窟,所以石窟寺的營造在敦煌延綿了千百年而不中斷。石窟是壁畫和彩塑的載體,並使之具有穩固的存在環境。石窟形制的演變,又引起壁畫和彩塑的佈局發生變化。因此,可以說敦煌石窟寺的建築形式與壁畫、彩塑共同構成了三位一體的石窟藝術。

石窟寺是為供佛而開鑿的,其形制隨時代而變化。在敦煌石窟群中,北朝時期較多地保留了從西域傳來的禪窟和中心柱窟的形式,但又在中心柱窟前,增加了一個傳統的兩坡屋頂式的前廳,並用木質斗拱作裝飾。佛龕為魏晉時期傳統的雙闕形式,即是敦煌石窟中獨特的“闕形龕”。

隋代的歷史雖短,在敦煌石窟的開鑿中卻佔有重要地位。由於統治者的大力倡導,在三十多年間的開鑿的石窟,數量是前二百多年的兩倍多,石窟形制多樣化,佛龕加深加大,以後興起的新窟形,大多都可以在這一時期找到雛形。

唐代有近三百年的歷史,國力強盛,佛教大興,因而開窟數量最多,並開始向大空間發展,莫高窟的南北大像窟和兩座涅槃窟以及榆林窟的大像窟都是唐代開鑿的。這時莫高窟崖面上開鑿的窟室“可有五百餘龕”,到晚唐時期,開窟已達到“狀若蜂巢”的密集程度。在石窟形制上以殿堂式窟形為主,並進一步模仿寺院中的佛殿形式,在窟中設置大型中心佛壇,佛壇後有高大的背屏直接覆斗窟頂,如同山西五台山大佛光寺大殿佛壇上的扇面牆。

自五代以後,由於莫高窟已沒有多少供開鑿的空餘崖面,以後的幾個朝代,開窟數量不多,石窟形制沿用晚唐形式,而且有很多是在前代的石窟?進行塗改、修補、增修甬道、窟簷等,以滿足人們祈福做功德的要求。

為了信仰和祈福,各時代的人們都極盡其創造才能,把石窟內部彩飾得五彩繽紛,絢麗多姿。窟頂的裝飾由早期的平蹟椽飾、天宮伎樂轉變到華蓋藻井、千佛莊嚴,塑龍繪鳳,飛天旋轉,窟室風動,造成神聖美好的氣氛。窟室四壁的壁畫更是誘諭和教誨人們“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的圖解。佛教中記述佛一生事跡的,稱“佛傳故事”;傳說佛生前行善轉世成佛的,稱“本生故事”;佛講述的哲理,即是“佛經”,如《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法華經》、《藥師如來本願經》、《彌勒上生經》、《彌勒下生經》等,約計二十餘部。畫師們根據這些故事和佛經的內容,加上自己的認識、理解與想象,鋪陳衍譯成場面壯闊、構圖嚴謹的故事畫與經變畫,它們是構成各時代石窟壁畫的主題。由於佛經哲理深奧,文字誨澀難懂,用繪畫的形象藝術來表述佛經內容,比較容易被人們接受。出於表現故事的發展和詮釋經變內容的需要,壁畫中穿插著當時社會上的各種生活場景,有婚嫁、農耕、狩獵、征戰、修建、舞蹈、就醫、製陶、行旅、商賈等等,在上下一千年間的民俗風情畫中,又把大量的山水畫、建築畫、樂器圖像等,像戲劇舞台上的大佈景和道具一樣穿插其中,讓各階層的人們都能讀懂佛經深奧的哲理。開鑿石窟的捐資者──窟主與施主,把自己的形象繪在佛經故事的下面,稱作“供養人像”。供養人像提供了各時代、各階層人物的形象以及服飾資料,它們就是一部繪在牆壁上的中國歷代服飾圖史。

辛勞的工匠們在長期的施工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們根據窟主的要求,造大佛,塑小像,採取就地取材與靈活用材相結合的辦法,塑造出石胎泥塑的大佛和木骨草胎的泥塑,成為敦煌石窟塑像的主體。在壁畫的製作上,地仗的製作與起稿上色是關鍵,各時代都不斷努力創新,才使敦煌壁畫保持一千多年仍然鮮艷如新,成為不朽的藝術。這些工匠,用他們辛勤的勞動和智慧創造了石窟藝術,但他們自己的形象卻很少留在壁畫上,只有從敦煌遺書的記載中,可以看到他們如何艱辛地勞作。

唐代莫高窟的斷崖上,已呈現出“上下雲矗,構以飛閣,南北遐連……波映重閣”的壯觀景象。宋代以後仍繼續修建窟簷,至今崖面上保存的五座唐宋窟簷及很多窟前的窟簷樑孔、棧道挑樑孔遺蹟就是當年“波映重閣”的殘蹟。它們為研究窟前“南北遐連”的“飛閣”提供了實物依據,也是全國保存為數不多的幾座唐宋石窟木構建築。窟前的殿堂遺址是幾十年前在考古發掘中清理出的,它們與窟室、窟簷共同組成一座座完整的石窟寺院。窟前建築的修建一直延續到民國的 1935 年,北大像窟簷改建完成後,這座九層高樓,巍峨壯觀,已成為莫高窟現在的標誌景觀。
伴隨石窟的開鑿,窟區前還有許多地面建築。據記載,隋代在莫高窟前就建有講堂和舍利塔,如今隋代的地面建築早已不見蹤影,仍留存在窟前的寺院和牌坊都為清代所建。它們在建築學上的價值並不高,卻記錄著西方探險家的貪婪與一個東方大國的榮辱。現在它們也得到了保護,伴著九層樓的叮咚鐵馬,敘說著石窟寺的繁盛與衰落。

敦煌石窟寺經過千年的不斷開鑿,度過千年的風沙兵燹,在時光的流逝中保存至今,早已失去唐代碑記中“嶝道遐連,雲樓架迥;崢嶸翠閣,張鷹翅而騰飛;欄檻雕楹,接重軒而燦爛”的壯觀景象。值得欣慰的是,在當今全世界都注重保護人類的寶貴遺產時,敦煌石窟寺也得到相應的關注和保護,僅剩的幾座殘破的唐宋窟簷和崖壁上的斷壁殘垣經過加固修復後,又煥發出新的生命力。窟室內的壁畫和彩塑,是敦煌石窟藝術的價值所在,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古代印度、中亞文化相互融合的結晶。它們比之石雕製作更加精致,色彩更加絢麗,但因質地的關係,相對比較脆弱而不易保存。對壁畫和彩塑的保護,同樣引起世人的重視,保養與修復的技術正在不斷得到更新和改善,可以相信,在人們的不懈努力下,敦煌石窟寺將載著博大精深的古代藝術,成為永恆的建築空間!

插圖 1:敦煌莫高窟石窟立面圖

書摘/試閱

前 言

永?的建築空間──敦煌石窟寺(大標題)

利用天然洞穴是人類最早的居住形式之一。人工開鑿洞穴建築最早在埃及,大約在公元前 20 ~前 10 世紀,古埃及的法老們開始在尼羅河上游的山崖上開鑿陵墓和神廟,這些石窟建築規模宏大,設計巧妙。公元前 5 世紀,波斯國王大流士在山崖上開鑿大崖墓,正面是典型的希臘式柱廊,雖然這些神廟和崖墓是在岩石上鑿出的空間,但與建築毫無二致,仍然表現出它的豪華與壯麗。其特徵是:既有正面的建築形象,又有內部空間。石質洞穴所具備的堅固性,使它在保存時間上具有相對的永?性,這正是宗教或墓葬建築所追求的目的。

佛教開鑿石窟寺與其崇尚禪修有關。據佛經講,釋迦牟尼在世時,常在山中的石窟內坐禪,因為那?可以遠離城市的喧囂,並有冬暖夏涼的好處。石窟寺?的僧房窟即是滿足僧徒們坐禪修行的的場所,稱禪窟,古代音譯為“毗珂羅”(梵文 Vihara)。塔廟窟則供僧徒們講經拜佛,是佛寺?的講堂,古代音譯為“支提”(梵文 Chaitya)。印度的佛教石窟建築,大多以一個支提──塔廟窟為中心,周圍有若干個僧房窟,組成石窟群。印度最大的阿旃陀石窟寺共有二十九個石窟,其中有五個塔廟窟,其餘都為僧房窟。印度開鑿石窟的地點經過精心選擇,是石質堅硬細膩、適宜於精雕細刻的山崖,所以非常注重對石窟內外的裝飾,使石窟具有顯著的建築特點。

也許是不謀的巧合,中國東漢時期(公元 1~3 世紀),在長江上游的四川岷江、沱江流域在山崖上開鑿崖墓;在黃河流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河南、山東、蘇北、皖北、鄂北等地普遍出現石室墓。人們已經熟練掌握了開鑿石室的建築技術,東漢墓室形式有前堂與後室,墓室正面雕鑿成柱廊,建築形式相當成熟。崖墓和石室墓中多雕刻或繪畫有豐富的壁畫,表現社會風貌和歷史故事,繪畫藝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因此,當佛教石窟傳入中國後,依山傍水開鑿石室的建築形式和壁畫藝術很自然的就融入其中了。

佛教東傳之路,曾經中亞,越蔥嶺,首先傳入古代西域的廣大地區,然後再沿著絲綢之路一直到達中原。石窟寺的開鑿大致也從西向東逐漸滲入。中國境內現有知名的石窟寺遺址共有五十六處,其中數量較多的省分是新疆、甘肅、河南、陝西、山西和四川,其中又以敦煌石窟中的莫高窟規模最大,保存較好,是值得我們驕傲的文化遺產。

敦煌石窟主要由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三處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石窟群組成,莫高窟現存有壁畫、彩塑的石窟為四百九十二窟,另外還有禪窟、瘞窟等,共計七百多窟。榆林窟次之,計四十二窟,西千佛洞為二十二窟。其他分散於這三處周邊的小石窟群,如東千佛洞、五個廟等都屬於這一體系,它們就像顆顆珍珠散佈在絲綢古道上。

從佛教傳入西域後,沿途開鑿石窟寺的山崖,都由粗砂岩或砂礫岩組成,敦煌屬酒泉系砂礫岩的地質結構,適合開鑿石窟,所以石窟寺的營造在敦煌延綿了千百年而不中斷。石窟是壁畫和彩塑的載體,並使之具有穩固的存在環境。石窟形制的演變,又引起壁畫和彩塑的佈局發生變化。因此,可以說敦煌石窟寺的建築形式與壁畫、彩塑共同構成了三位一體的石窟藝術。

石窟寺是為供佛而開鑿的,其形制隨時代而變化。在敦煌石窟群中,北朝時期較多地保留了從西域傳來的禪窟和中心柱窟的形式,但又在中心柱窟前,增加了一個傳統的兩坡屋頂式的前廳,並用木質斗拱作裝飾。佛龕為魏晉時期傳統的雙闕形式,即是敦煌石窟中獨特的“闕形龕”。

隋代的歷史雖短,在敦煌石窟的開鑿中卻佔有重要地位。由於統治者的大力倡導,在三十多年間的開鑿的石窟,數量是前二百多年的兩倍多,石窟形制多樣化,佛龕加深加大,以後興起的新窟形,大多都可以在這一時期找到雛形。

唐代有近三百年的歷史,國力強盛,佛教大興,因而開窟數量最多,並開始向大空間發展,莫高窟的南北大像窟和兩座涅槃窟以及榆林窟的大像窟都是唐代開鑿的。這時莫高窟崖面上開鑿的窟室“可有五百餘龕”,到晚唐時期,開窟已達到“狀若蜂巢”的密集程度。在石窟形制上以殿堂式窟形為主,並進一步模仿寺院中的佛殿形式,在窟中設置大型中心佛壇,佛壇後有高大的背屏直接覆斗窟頂,如同山西五台山大佛光寺大殿佛壇上的扇面牆。

自五代以後,由於莫高窟已沒有多少供開鑿的空餘崖面,以後的幾個朝代,開窟數量不多,石窟形制沿用晚唐形式,而且有很多是在前代的石窟?進行塗改、修補、增修甬道、窟簷等,以滿足人們祈福做功德的要求。

為了信仰和祈福,各時代的人們都極盡其創造才能,把石窟內部彩飾得五彩繽紛,絢麗多姿。窟頂的裝飾由早期的平蹟椽飾、天宮伎樂轉變到華蓋藻井、千佛莊嚴,塑龍繪鳳,飛天旋轉,窟室風動,造成神聖美好的氣氛。窟室四壁的壁畫更是誘諭和教誨人們“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的圖解。佛教中記述佛一生事跡的,稱“佛傳故事”;傳說佛生前行善轉世成佛的,稱“本生故事”;佛講述的哲理,即是“佛經”,如《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法華經》、《藥師如來本願經》、《彌勒上生經》、《彌勒下生經》等,約計二十餘部。畫師們根據這些故事和佛經的內容,加上自己的認識、理解與想象,鋪陳衍譯成場面壯闊、構圖嚴謹的故事畫與經變畫,它們是構成各時代石窟壁畫的主題。由於佛經哲理深奧,文字誨澀難懂,用繪畫的形象藝術來表述佛經內容,比較容易被人們接受。出於表現故事的發展和詮釋經變內容的需要,壁畫中穿插著當時社會上的各種生活場景,有婚嫁、農耕、狩獵、征戰、修建、舞蹈、就醫、製陶、行旅、商賈等等,在上下一千年間的民俗風情畫中,又把大量的山水畫、建築畫、樂器圖像等,像戲劇舞台上的大佈景和道具一樣穿插其中,讓各階層的人們都能讀懂佛經深奧的哲理。開鑿石窟的捐資者──窟主與施主,把自己的形象繪在佛經故事的下面,稱作“供養人像”。供養人像提供了各時代、各階層人物的形象以及服飾資料,它們就是一部繪在牆壁上的中國歷代服飾圖史。

辛勞的工匠們在長期的施工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們根據窟主的要求,造大佛,塑小像,採取就地取材與靈活用材相結合的辦法,塑造出石胎泥塑的大佛和木骨草胎的泥塑,成為敦煌石窟塑像的主體。在壁畫的製作上,地仗的製作與起稿上色是關鍵,各時代都不斷努力創新,才使敦煌壁畫保持一千多年仍然鮮艷如新,成為不朽的藝術。這些工匠,用他們辛勤的勞動和智慧創造了石窟藝術,但他們自己的形象卻很少留在壁畫上,只有從敦煌遺書的記載中,可以看到他們如何艱辛地勞作。

唐代莫高窟的斷崖上,已呈現出“上下雲矗,構以飛閣,南北遐連……波映重閣”的壯觀景象。宋代以後仍繼續修建窟簷,至今崖面上保存的五座唐宋窟簷及很多窟前的窟簷樑孔、棧道挑樑孔遺蹟就是當年“波映重閣”的殘蹟。它們為研究窟前“南北遐連”的“飛閣”提供了實物依據,也是全國保存為數不多的幾座唐宋石窟木構建築。窟前的殿堂遺址是幾十年前在考古發掘中清理出的,它們與窟室、窟簷共同組成一座座完整的石窟寺院。窟前建築的修建一直延續到民國的 1935 年,北大像窟簷改建完成後,這座九層高樓,巍峨壯觀,已成為莫高窟現在的標誌景觀。
伴隨石窟的開鑿,窟區前還有許多地面建築。據記載,隋代在莫高窟前就建有講堂和舍利塔,如今隋代的地面建築早已不見蹤影,仍留存在窟前的寺院和牌坊都為清代所建。它們在建築學上的價值並不高,卻記錄著西方探險家的貪婪與一個東方大國的榮辱。現在它們也得到了保護,伴著九層樓的叮咚鐵馬,敘說著石窟寺的繁盛與衰落。

敦煌石窟寺經過千年的不斷開鑿,度過千年的風沙兵燹,在時光的流逝中保存至今,早已失去唐代碑記中“嶝道遐連,雲樓架迥;崢嶸翠閣,張鷹翅而騰飛;欄檻雕楹,接重軒而燦爛”的壯觀景象。值得欣慰的是,在當今全世界都注重保護人類的寶貴遺產時,敦煌石窟寺也得到相應的關注和保護,僅剩的幾座殘破的唐宋窟簷和崖壁上的斷壁殘垣經過加固修復後,又煥發出新的生命力。窟室內的壁畫和彩塑,是敦煌石窟藝術的價值所在,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古代印度、中亞文化相互融合的結晶。它們比之石雕製作更加精致,色彩更加絢麗,但因質地的關係,相對比較脆弱而不易保存。對壁畫和彩塑的保護,同樣引起世人的重視,保養與修復的技術正在不斷得到更新和改善,可以相信,在人們的不懈努力下,敦煌石窟寺將載著博大精深的古代藝術,成為永?的建築空間!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034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