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方藥心悟-黃煌醫叢
滿額折

方藥心悟-黃煌醫叢

定  價:NT$ 550 元
優惠價:95523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8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是江蘇省第一次對當地中醫專家做綜合調查的結果總彙。江蘇和台灣在地緣上相近,氣候和居民生活習慣也與台灣頗為相似,本書足資為台灣中醫學者學習和借鑑。
編者從介紹當代名中醫們最擅長的數味藥物和數張方劑入手,重在介紹其臨床應用指徵和體會。其治學格言、行醫準則,具有極深的中華文化底蘊。書中介紹名中醫擅用的方劑與藥物,更顯出中醫學的博大精深,也反映了名中醫處方用藥的藝術。
本書內容豐富,條理清楚,形式新穎,很有特色,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目次

一、內科名醫
二、外科名醫
三、婦科名醫
四、兒科名醫
五、針灸科名醫
六、骨傷科名醫
七、其他科名醫







附錄:
一、藥名索引
二、方名索引

書摘/試閱

前 言



1994年10月,江蘇省衛生廳、江蘇省中醫管理局在全省中醫工作會議上,命名了113位名中醫。這項工作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為了及時總結名中醫的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並探索名中醫成才規律和評價標準,我們受江蘇省中醫管理局的委托,組成名中醫研究課題組,於1995年對全省的名中醫開展了一次以學術思想、臨床經驗為主要內容的綜合調查。本書由本次調查材料彙總而成。

本次調查採用問卷式,被調查的名中醫都懷著對中醫事業極端負責的態度和高度的敬業精神,積極參與,認真填寫。許多名中醫將多年用藥經驗和有效驗方毫無保留地貢獻出來,對如何用藥、如何處方等臨床關鍵問題都一一道明;有的則為了能將自己的臨床經驗正確地傳下去,反覆琢磨,幾次修改,最後端端正正地蓋上了鮮紅的私章。更令人感動的是,有的名老中醫是在病榻上親自填寫問卷的,微微顫動的筆 ,可以想見他克服了多大的痛苦!我們收到的每一份問卷,都表現出一個當代名中醫的敬業精神和崇高風範。在此成書之際,讓我們對他們再一次表示深深的敬意!

縱觀全書,名醫們獨特的用藥風格躍然紙上。治學格言、行醫準則,是他們數十年來讀書、臨床、做人、行醫的心得結晶,具有極深的中國文化底蘊,是我們對青年中醫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中醫專業思想教育、醫學道德教育的極好教材。書中名中醫擅用的方劑與藥物,各有心得,各有特色,更顯出中醫學的博大精深,也反映了名中醫處方用藥的藝術。這些活生生的經驗,正是當今的中醫臨床、科研、教學各項工作所急需吸取和加以利用的。如果本書的出版,能對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作出一定貢獻的話,那我們的心願也就實現了。

最後,要感謝南京中醫藥大學、江蘇省衛生廳、江蘇省中醫管理局的各位領導、專家對本次調查和研究工作的支持,更要衷心感謝各位名中醫的鼎力相助,特別要感謝德高望重的呂炳奎同志以及原江蘇省衛生廳副廳長、江蘇省中醫管理局局長張華強對本書的鼓勵和肯定,還要感謝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的領導及編輯同志為本書的順利出版而付出的努力。總之,本書凝聚著眾多熱心者的關懷和愛心,但願出版以後,也能得到廣大讀者的青睞。

黃 煌
於南京中醫藥大學


一、 內 科 名 醫




丁 光 迪
丁光迪,男,1918年4月生。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最推崇的醫家:張仲景、孫思邈、許叔微、李時珍、葉天士、徐大椿。
必讀的中醫書籍:《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葉天士醫案》、《醫學心悟》、《溫熱經緯》、《四診抉微》、《本草綱目》
治學格言: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實踐出真知,鍛鍊長才幹。
行醫準則: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圓而行欲方。醫學是一門高尚的事業,醫生應該具有高尚的情操。
最擅長治療的疾病:脾胃病、婦人月經病。
最擅長應用的藥物:柴胡、桂枝、半夏、茯苓、當歸。
最擅長應用的方劑:逍遙散、溫膽湯、荊防敗毒散、半夏瀉心湯、補中益氣湯。

柴胡
主治:傷寒少陽病;胃腸病、膽道疾病;虛勞骨蒸潮熱;婦科病。
指徵:胸 苦滿,往來寒熱,脈弦。
禁忌:柴胡性升而發散,病人虛而氣升者忌用;嘔吐及陰虛火熾炎上者,亦不宜用。
配伍:
* 配黃芩、半夏、甘草,治傷寒少陽病往來寒熱,胸 苦滿;
* 配芍藥、枳實、甘草、川芎、製香附,治胸 脹痛,心下痞,噯氣;
* 配人參、青蒿、鱉甲、地骨皮、秦艽,治虛熱,盜汗,日漸消瘦,遍身如火;
* 配丹皮、山梔、黃芩、半夏、甘草,治口苦耳聾, 下痞悶,時寒時熱,頭痛泛惡等;
* 配枳殼,治便秘腹痛,煩躁不寐;
* 配黃耆、人參、炙甘草、白朮,升麻等,治內傷發熱,即衛表陽虛,形寒惡風,甚至自汗,蒸蒸而熱,頭面渾身燥熱,面熱如醉,肌熱如燎,但不久燥熱自去,或得微汗而解。
用量:5~15 g。用於解熱量宜大,用於疏肝解鬱量宜小。
體會:柴胡既能升清,又能和解,是氣分藥,又是血分藥。和解清熱常重用,余則用量較輕。臨床要把藥用活,配伍亦不是一成不變的,應該靈活處理。

桂枝
主治:傷寒中風表證;風寒濕痹疼痛;胸痹心痛;痰飲病小便不利;下焦瘀血; 痛咳喘。
指徵:氣逆上衝,心悸動,身痛畏寒。
禁忌:陰虛火旺者、吐血衄血者忌用。
配伍:
* 配甘草,振奮心陽,治汗多陽虛,心陽不振,心悸欲得按,脈來沉遲等症;
* 配麻黃,治傷寒表證無汗;
* 配芍藥,治中風表證有汗;
* 配麻黃、白朮、蒼朮,治風濕痹痛,如風濕夾熱,桂枝配芍藥、知母,甚者再加黃柏;
* 配炮附子、白朮,或配細辛、乾薑,或配川烏、草烏,治寒濕身痛;
* 配薑黃、桑枝等,治痛風、肩臂痛;
* 配茯苓、白朮、甘草,治平時先有留飲,發則心悸頭眩,氣短而喘、胸悶不舒、間作咳喘,並見泛泛欲吐、嘔吐痰涎、脘冷背寒、喜得溫按等;
* 配生薑、枳實、瓜蔞、薤白、人參、乾薑、甘草等,治胸痹;
* 配茯苓、豬苓、澤瀉、白朮,治傷寒太陽病,小便不利;
* 配桃仁、大黃、牡丹皮等,治傷寒蓄血、婦人癥瘕病等;
* 配枳殼、薑黃、甘草等,治右 疼痛、脹滿不食;
* 配芍藥、人參、黃耆、甘草、羌活、防風,治正虛邪戀的表證,或正氣虛而易於感冒,感冒後不易恢復。
用量:5~15 g。
體會:桂枝是氣分藥,又是血分藥,作用廣泛,既能解表,又能和營,既能化氣通陽,又能通絡脈,並能降逆平衝,但用量要大,甚至和肉桂同用。

半夏
主治:痰飲;頭痛頭暈;無名腫塊、結核。
指徵:面色黃暗;惡心嘔吐;舌苔膩滑。
配伍:
* 配生薑、橘皮、竹茹,治胃氣上逆,見惡心嘔吐、胸脘痞悶、胃不欲納、穀入作脹、泛泛欲吐等;
* 配黃芩、青蒿、枳殼、陳皮、赤苓、碧玉散、竹茹,治口苦耳聾、 下痞悶、時寒時熱、頭痛泛惡等;
* 配南星、陳皮、牡蠣、海蛤、風化硝、貝母等治結核、癭瘤等有凝核之病。
用量:5~10 g。
體會:半夏化痰利濕,安心寧神,功兼燥濕辛通,臨床使用面相當廣,只要配伍得當,療效較好。

茯苓
主治:心悸失眠;痰飲內停;頭暈;浮腫。
指徵:舌體胖大,邊有齒痕;心悸頭暈;小便不利。
配伍:
* 配桂枝、白朮、澤瀉、豬苓,治口渴引飲、飲多而小便不通,或時反見泄瀉,或水入口即吐;
* 配附子、芍藥,治腎陽不足,身體骨節疼痛;
* 配桂枝、白朮,治飲停心下,見心悸頭眩、咳喘短氣、形寒背冷、四肢沉重、目下腫、 身體腫、腹痛下利、小便不利、舌苔水滑等症;
* 配人參、酸棗仁,治盜汗、心虛健忘等;
* 配遠志、菖蒲,治心氣不定,五藏不足,憂愁悲傷不樂、忽忽喜忘。
用量:10~20 g。
體會:茯苓能引藥下行,仿苓桂朮甘湯法常治嚴重的胃下垂,腸中漉漉有聲,小腹攻逆,甚時上呃,下又大便不通,重用茯苓,合桂枝、川椒常見效。王好古曾用四逆湯加茯苓治陰寒小便不通,並謂“非茯苓利小便也,蓋引熱藥下行,不入他經,為效速也”,可悟茯苓四逆湯的用藥之妙。

當歸
主治:血虛證;婦人月經不調;腹痛;瘡毒;咳嗽。
指徵:腹痛;大便艱行;羸瘦;咳嗽不爽而痰難出。
配伍:
* 配人參、黃耆、炙甘草、白朮、熟地、枸杞子、龍眼肉等,治思慮過度而致心悸少寐、食欲不振、大便時溏等;
* 配黃耆,為當歸補血湯,治勞倦傷中的血虛,見口唇舌質淡白、頭痛頭昏、兩目發花、口乾不欲飲等;
* 配杏仁、礬鬱金、熟地、半夏、陳皮、茯苓等,治咳嗽痰多、久久不癒,痰多傷津,出現胸悶、心煩、大便艱行者;
* 配地黃、枸杞、牛膝、天麻、首烏、胡麻,治肝風旁竄四肢,經絡牽掣,並見麻木者;
* 配地黃、天冬、麥冬、山藥、阿膠、枸杞、人參、甘草等,治肝腎損傷,陰精不足的腰酸遺精、咽乾舌燥以及虛喘、潮熱骨蒸等。
用量:10~15 g。
體會:當歸既能活血養血,又能止咳平喘,多用於燥化氣澀之病症或咳喘夜甚者。方如蘇子降氣湯、大茯苓湯等。余亦自制辛潤理肺湯(麻黃、杏仁、甘草、桔梗、當歸、炮薑、生薑、橘皮、佛耳草),治涼燥束肺,久咳不止,有良效。

逍遙散
組成:柴胡、當歸、白芍、白朮、茯苓、甘草、薄荷、生薑。
主治:肝脾不調證。
指徵:腹痛便溏;月經不調、經前乳脹;寒熱往來、胸 苦滿。
體會:此方為男婦兩宜的肝脾病常用方。
溫膽湯
組成:半夏、茯苓、陳皮、甘草、竹茹、枳實。
主治:膽虛痰熱所致的失眠心悸。
指徵:心悸失眠;惡心;口苦口膩;苔膩;脈滑。
體會:此方為膽胃病常用方。
荊防敗毒散
組成:荊芥、防風、柴胡、前胡、川芎、羌活、獨活、茯苓、桔梗、甘草。
主治:外感發熱;咳嗽;關節痛;瘡毒初起。
指徵:無汗壯熱;肢體酸痛;胸 苦滿;舌苔白膩。
體會:此為內外科兩宜的解表化毒常用方。
半夏瀉心湯
組成:黃連、黃芩、半夏、乾薑、人參、甘草、大棗。
主治:痞證;腸胃病;失眠。
指徵:心下痞、或痛;煩躁不安;惡心或嘔吐、下利、腹鳴。
體會:腸胃病,寒熱虛實皆有之。此方可為基礎,加減出入。
補中益氣湯
組成:人參、黃耆、白朮、當歸、柴胡、升麻、陳皮、甘草。
主治:勞倦內傷;氣虛發熱;脫肛、子宮下垂。
指徵:寒熱惡風、微自汗;時有烘熱;倦怠乏力、短氣。
體會:本方屬甘溫除熱法,所謂氣虛發熱,按照李東垣的論述,結合臨床體會,確有其事。

脾胃氣虛之體,往往伴隨著兩種變化:一種為後天生化之源不旺,營衛因而俱虛,陽氣不能衛護其外。其人常見脾虛氣陷諸證,體溫經常不穩定,而且多見偏低狀態,平時惡寒疲乏,甚至自汗,喜得溫暖;另一種是在勞累以後,或飲食失調以後,又會出現虛性興奮,如燥熱、低熱等。補中益氣湯可以通過調和營衛而退熱,實質是改善自身的寒溫調節功能。按照李東垣的說法,即“勞倦身熱,形如表證,只須補中益氣湯一二服,得微汗則已,非正發汗,乃陰陽氣和,自然汗出而愈”。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5 523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