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困境中的突圍-重大突發事件與國民政府的對(簡體書)
滿額折

困境中的突圍-重大突發事件與國民政府的對(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5 元
定  價:NT$ 210 元
優惠價:87183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集中討論了1928~1949年間的重大突發事件與國民政府的對策,涉及的事件有:1928年“濟南事件”、1929年“中東路事件”、1931年“九一八事變”、1932年“一二八事變”、1937年“七七事變”、1941年 “珍珠港事件”、1946年“沈崇事件”、1947年 “二二八事件”。

作者簡介

左雙文,1961年生,1982年1月本科、1987年研究生畢業于湖南師范大學歷史系,2004年入中山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87年到湘潭題范學院、1993年到華南題范大學工作,1997年晉升為教授,1998年任歷史系副主任,2005年任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主持過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湖南省、廣東省的社科課題。1985年以來在《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抗日戰爭研究》、《中共黨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60余篇,《新華文摘》圍載2篇;著有《華面抗戰史稿》,主編有《二十世紀中國史》等。

目次

第一章 濟南事件與南京國民政府的對策
第一節 國民政府對日本出兵山東問題的應對
一 國民政府預防日本出兵的措施
二 日本政府的預謀及舉動
三 國民政府的對策與輿論反應
四 日方的挑釁與中方的退讓
第二節 蔣介石等前線將領的危機應對
一 避免沖突升級的應急舉措
二 主力撤退輔以局部抵抗
三 先行北伐戰略獲得認可
四 軍前交涉轉至外交交涉
第三節 國民政府全面應對措施
一 軍事應對方案
二 外交應對方案
三 調整政治政策及對日經濟絕交辦法
四 對民眾運動的引導與操控
第四節 最終交涉及結局
一 談判前的斗爭
二 幾經周折后協議的達成
三 日方撤出與中方接收
第二章 1929年中東路事件的發動與收場
第一節 1929年中東路事件的發動
一 東北地方當局、張學良是事件的主要決策者
二 南京政府積極鼓動和支持
三 蘇方最初采取了忍讓和克制態度
四 張學良主動反蘇的三個動機
第二節 1929年中東路事件的收場
一 南京繼續強硬,中蘇矛盾加劇
二 東北數度欲和,南京屢加阻撓
三 東北簽城下之盟,南京又橫生枝節
第三章國 民政府對九一八與一二八事變的應對
第一節 九一八事變后南京政府的初步應對
一 召開緊急會議,決定近期處理方針
二 向日方提出緊急嚴重抗議,但軍事上采取不抵抗方針
三 向國聯報告事件真相,請國聯主持公道
四 向國民黨員和國民發出通告,表明政府立場
五 向粵方發出呼吁,欲消除黨內嚴重沖突
六 調整機構設置,因應時局需要
第二節 特種外交委員會的成立
一 特種外交委員會成立的時間
二 特種外交委員會的組成人員與開會情況
第三節 特種外交委員會的活動
一 特種外交委員會的性質
二 特種外交委員會活動的三個階段
三 特種外交委員會對外交方針的制定
第四節 一二八事變后國民政府的初步解決方針
一 國民政府的最初反應與解決方針的形成
二 國民政府軍事上的反應與部署
三 國民政府的外交處理過程
第四章 七七事變后國民政府的對策
第一節 冀察政務委員會的危機應對
一 將士奮起抵抗,回擊日本挑釁
二 對日妥協讓步,謀求局部解決
三 下定抗日決心,實行守土抗戰
四 冀察當局態度一度曲折、反復之原因
第二節 國民政府的軍事對策
一 積極做好應戰準備
二 軍事戰略方針的確立
三 調軍事指揮機構,建立戰時體制
第三節 國民政府的外交對策
一 開展對日交涉,謀求和平解決
二 積極爭取國際同情與支持
三 積極開展對蘇外交,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
第四節 國民政府政治、經濟政策的調整
一 國民政府政治上的變動
二 國民政府戰時經濟政策的調整
第五節 國民政府對策的評價
一 國民政府決策之制約因素
二 中日間的斷交宣戰問題
三 國民政府決策之利弊得失
第五章 珍珠港事件后國民政府的應對
第一節 國民政府的外交對策
一 事件發生前夕
二 對日德意正式宣戰
三 推動建立國際反法西斯軍事同盟
四 加緊廢除不平等條約
五 尋求中國的大國地位
第二節 國民政府的軍事對策
一 國內抗戰的新變化
二 與盟軍協同作戰
三 增強軍隊戰斗力
四 爭取英美增加軍援及改變“先歐后亞”戰略
第三節 國民政府的政治調整
一 加強全國總動員
二 加緊推行地方自治
三 調整政治機構
四 調整國共關系
第四節 國民政府的經濟調整
一 加強管制金融
二 穩定物價
三 厲行增收政策
第六章 1946年沈崇事件:南京政府的對策
第一節 由刑事案件引發政治風潮
一 事件引起關注
二 抗暴學潮的蔓延
第二節 當局對事件的關注與對策
一 蔣介石直接介入
二 外交部、教育部各有側重
第三節 當局應對事件的具體措施
一 歪曲事件性質
二 官方學運與反游行
三 請社會名流出面疏導
四 對學運的監控與圍攻
五 對新聞輿論的壓制和封鎖
第四節 令人難堪的結局
一 美方審判虛晃一槍
二 翻云覆雨國府狼狽
三 國共美三方的角力與得失
第七章 “二二八”事件與國民政府的對策
第一節 事件最初的處置
一 進退失據的應對
二 事件迅速擴大的原因
第二節 成立“處委會”進行調解
一 由誰代表民意?
二 蔣渭川與“處委會”的改組
三 “官”“民”分歧的加劇
第三節 派兵入臺鎮壓與陳儀等人的責任問題
一 臺灣局勢的失控
二 陳儀的求援電報與南京的增兵決策
三 正確判斷二二八事件的性質
參考文獻
后 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3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