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2006年度中國中篇小說精選 文本分析版(簡體書)
滿額折

2006年度中國中篇小說精選 文本分析版(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24.8 元
定  價:NT$ 149 元
優惠價:87130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小說的演進,往深里說是一種話語流變的過程,這多少有點像生物基因的延續,若非恰遇重大歷史轉折——類似于基因突變——一般來說是不會因年度的不同而有太多變化的。然而正如人類賦予了無始無終的宇宙以時間一樣,我們也會以年為季,去檢視這一年里中國小說的收獲。 話語流變一直以來都是我觀察小說的一個獨特視角。回顧百年間中國小說話語的流變,其中具有正面價值的突變,多緣于話語資源的匱乏,而亟需引入新的資源來破解已是陳腐不堪的陳詞濫調。從形式的角度講,這叫“陌生化”,從內容的角度講,人們早已有了個耳熟能詳的詞,叫“思想解放”。其實這二者是一回事,沒有新話語的“新思想”是不可想象的。像“新文化運動”的白話小說,絕不是文言和白話孰優孰劣的問題,而是對“載”于古老修辭方式中的“道”的清算;“新時期”后的各種“現代派小說”,也不僅僅是“形式探索”,而是在文革后的話語荒原上,對新資源的開發。這就是話語流變,這就是小說演進深層的話語旋渦。 而現時話語的特點,是“流”大于“變”。如果說上世紀80年代是個話語惡補的時期,90年代是個消化吸收的時期,那么現在就是個沉淀和醞釀的時期。惜日的先鋒,早已放下了高蹈的姿態,惟留下些優雅的余韻。因為“惡補”已成過去,當各類的“敘事圈套”都已不再新鮮時,今日先鋒更需要的是植根于母語的話語創新。那些曾伴隨著媒體炒作而喧囂一時的另類“美女”,也紛紛卸妝,或謝幕退場,或洗去鉛華淡妝相見。從前些年開始,中篇小說就已經進入了一個話語相對穩定的階段。 2006年的小說,仍是05年小說的延續和發展,平順而自然,不存在基因突變,一切都顯得那么水到渠成波瀾不驚。05年里有著不俗成績的一些作家,如嚴歌苓、須一瓜、王松、陳應松、楊少衡、葉舟、李馮、遲子建、王祥夫、羅偉章、夏天敏、胡學文、孫惠芬……也依然是06年度的主力,而另一些實力派如蘇童、范小青、李銳等則繼續在短篇地帶稱雄。新舊面孔間的替換,在06年里并不顯眼。大多數作家的姿態是守護式的,既是種調整,也是某種意義上的蓄勢待發。嚴歌苓沒能續演《吳川是個黃女孩》那樣的杰作,楊少衡的新作也沒有超越他的標志性作品《林老板的槍》。而另一些作家則確實在06年里實現了對自我的超越,如王松的《雙驢記》、須一瓜的《回憶一個陌生的城市》。另外如葉舟的《目擊》、胡學文的《命案高懸》、馬秋芬的《螞蟻上樹》以及魏微的《家道》、阿寧的《假牙》、遲子建的《第三地晚餐》、王祥夫的《尖叫》等,也都令人刮目相看。雖然這么多的小說無法全部選入,但在06年的中篇小說中,都是絕對值得一提的。 與05年的小說一脈相承,“底層敘事”也仍是06年小說中的一個關注點。這實際上已給我們的理論和批評提出了新的挑戰。如果仍以過去那種諸如“問題小說”、“干預生活”等等陳舊的模式解讀之,是有將小說重又淪為“宣傳工具”的危險的。可以說,意識到小說的“文本性”,是中國小說自20世紀末以來的一大進步。 一面是作為知識分子的社會良知,一面是文學之所以成為文學,小說之所以成為小說的“文本性”,究竟誰主誰從,孰重孰輕?這個困擾了中國文學近一個世紀的有關“內容與形式”的老問題,如今又鬼打墻般地橫在了我們面前。那些強調文學的社會責任的批評家,在捍衛了良心的同時,也容易給文學加上過多的負荷,使其重返“載道”的怪圈。我個人以為,這首先是個理論上的問題,理論上不能有所突破,批評就不可避免地會夾雜太多的盲目和隨意。可以說,整個20世紀,中國文論都沒能很好地解決有關內容與形式的二元對立問題,這與中國文論始終缺乏對文學話語的深入研究有關。其實,在話語的深層,內容與形式是可以超越簡單的二元對立的,因為內容的深層就是形式,而形式的深層則是內容。當某種看似絕對“正確”的“內容”成為不可追問不容質疑的“超隱喻”時,其失敗的不僅是形式,而且也是內容。因為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上看,這都是“陳詞濫調”。 我們對“底層”的關注,也應是立足于詩學層面上的,既要關注“底層”,更需關注“底層如何文學”。如果因“底層”而忘了“文學”,那就會既誤了“文學”也誤了“底層”。 米蘭•昆德拉曾引用奧地利作家赫爾曼•布洛赫的一句話告訴我們:“發現惟有小說才能發現的東西,乃是小說惟一的存在理由。” 那么,什么才是小說的“發現”呢? 小說的發現,恰恰在于它對生活中那些被遮蔽,被扭曲,被消音了的“聲音”的感知和發現。無論其是對人性,對罪惡,對平庸,對記憶,對潛意識,對夢想,還是對“底層”的發現。我以為,“發現”所給予小說的不僅是“內容”,更是“形式”,因為“發現”其本身就是一種“陌生化“,一種反“俗套”,就是對陳詞濫調的刷新乃至顛覆。 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小說對于“底層”的發現,其旨亦不應僅是大講“悲情故事”,更不是要“開藥方”,而是去發現那些我們平時往往會視而不見的,湮沒于“黑壓壓一片”之中的生動面孔,發現他們不同的生存狀態與悲歡離合,發現他們那內在的也是常遭忽視的人的尊嚴,讓我們看到掩藏在喧囂與繁華之后的另一番景象。“底層敘述”要絕對警惕的是不能走向極端,走向狹隘和仇富;相反地,“底層敘述”應營造和諧與公正,讓社會各階層間多一些理解和溝通,讓不同的“社會方言”能平等對話良性互動……小說是在講故事,但又不僅僅是講故事。它穿越人類的經驗、情感、記憶、想象以及夢與潛意識,一路向我們走來……而一篇好小說最終將抵達的,是靈魂。 在眾多的“底層敘述”中,葛水平的《守望》給我的印象頗深。《守望》并沒有一味地在“苦情戲”上做文章,而是以特有的女性視角,“平靜”地講述了一個叫米秋水的鄉村女子的心路歷程。女性主義理論家朱迪絲•巴特勒在其名著《性別的煩惱:女性主義與身份顛覆》中,成功地揭示了性別話語對女性身份認同的“述行”作用。通俗點說,也就是講女性之所以成為“女性”,并不全然是先天的和自然的,而是被性別話語“調教”成現在這個樣子的。再看小說《守望》中的米秋水,在這個女人的身上,我們看到的已不僅是“性別”(男/女)身份對她的“塑造”,而更有城/鄉身份對她的“述行”。她的身份已不僅僅是個女人,而且還須再加上個定語,她是個鄉下女人。 “鄉下女人”的身份認同,在米秋水身上完成得中規中矩:勤勞、善良、簡樸、誠實、柔順……然而她的這種傳統“鄉下女人”的身份,在今天的“語境”中,是注定會陷入危機的。果然,“五號病”(口蹄疫)就來了,豬被燒光了,連最簡單的生存也維持不下去了,于是一家人進了城,于是,一個“鄉下女人”與“城市”的對話和沖突,也正式地開始了。 這篇小說最為不落俗套之處是結尾,米秋水的死,并非緣于常人已慣于想象的那種社會下層間的“兇殺”,而是誤殺。確切地說,是緣于另一“鄉下男人”由性苦悶而致性無能的慌亂中的誤殺。殺人者與被殺者都是無辜的。而這一切,在一位向往田園生活的都市畫家的眼中,竟又成了一幅美麗的風景…… 小說極其平靜的敘事,與其非同凡響的意指間,構成了極大的張力,從而擺脫了一般“底層敘事”的粗糙和雷同。 與葛水平的“平靜”不同,陳應松的小說則是一點都不平靜的。陳應松的敘述話語,有如火山口中噴發出來的巖漿,渾濁、濃稠、莽撞、肆意、噴薄……但卻熱力逼人。我一向是個極為冷靜的閱讀者,但在初讀他的《太平狗》、《火燒云》時,還是一沒留神讓他給“燙”著了。英國女作家吳爾芙在談俄國文學時說:“樸素,不加雕飾,認為在這個充滿苦難的世界上,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理解我們苦難的同伴,‘不要用頭腦去同情——因為用頭腦是容易的,要用心靈去同情’——這就是籠罩在全部俄國文學上的云靄……”我讀陳應松小說時的感受,應該與吳爾芙讀俄國文學時的感受是相似的——不用頭腦去同情,而要用心靈去同情——同樣也是籠罩在陳應松“神農架系列”小說上的云靄。 《太平狗》和《火燒云》,都是2005年發表的作品,就不多提了,好在《吼秋》是發表在2006年的。《吼秋》基本上還是《太平狗》和《火燒云》的繼續,但沒有像《太平狗》那樣把“城”與“鄉”寫成了絕對的二元對立,而是寫了一個天災與人禍的故事。小說里的“人禍”,頗有些像聊齋故事中《促織》的現代版。小說的主人公是先知兼蛐蛐大王毛十三,他的先知本能一再地遭受打擊迫害,而他捉蛐蛐的技藝卻備受官員們的賞識……小說的結尾自然是山崩地裂玉石俱焚,其恐怖的場景恰似美國拍的災難大片。 陳應松的小說,優長與缺失都十分明顯,你很輕易地就能指出他小說中某處作者意圖太過明顯了,某處太如何如何了等等,但他的優長卻又是一般作家所難以企及的。陳應松的敘述是不平滑的,也是不透明的。小說的故事推進,總讓我聯想到那沒有輪子的木爬犁,在路表粗礪的鄉村土道上前行。他那如咒語般能攪動靈魂的語言,如細加分析,就能發現其中有很多奧妙。你會發現敘述的焦點在短短的幾個語句中,都往往會有極快速的變換,“自由直接引語”與“自由間接引語”更是頻繁但卻又極其自然地穿插其間。他的語句七繞八繞枝杈橫生,絕不流暢,絕不潤滑,這就使得你的目光很難快速地從字面上滑過去,而不得不跟著他轉,轉進了小說人物的靈魂,也轉進了山野大地的靈魂。他文字間的組合關系,多是斷斷續續,疙疙瘩瘩,沒頭沒腦的,很難抻成一條直線——那是種不以腦中的“邏各斯”為軌跡,而以心靈感受為中心的轉喻方式。所以他的文字特別具有激蕩心靈的效果,以致你還沒來得及弄清他的門徑,就已經被他給熔化了。還是那句話,他的小說不是寫給大腦的,而是寫給心靈的。 如果說“底層敘事”是對于“底層”的發現,那么王松的《雙驢記》則是對于記憶的發現。他的幾篇力作全部來自于記憶深處的打撈,尤其是對早年知青歲月的鉤沉。記憶與小說,是天然地有著血緣關系的至親,因為記憶和故事之間在敘述結構上是有著深層聯系的,人在回憶其經歷時,最基本的話語方式就是講故事。當然,小說又不同于記憶,因為小說不是有一說一的回憶錄。小說是對記憶的發現和照臨,是對記憶的改寫和重組,是對記憶最大程度的“文本化”。用王松自己的話說,就是讓小說從記憶的領地上“飛起來”。 《雙驢記》是王松繼《紅汞》、《紅莓花兒開》和《紅風箏》之后,在小說寫作上達到的一個新高度。故事依然是他所擅長的復仇故事,但復仇的“參動者”,卻由人變成了驢——兩頭比人更狡黠且被打上了“階級烙印”的驢。王松筆下的復仇者,一般都是身處社會下層的邊緣人,而其復仇的方式,則又常常是出人意料匪夷所思的,其中充滿著智慧。《雙驢記》里的兩頭驢,不是邊緣者,而是落難者。它們“祖上”原是地主家的坐騎,本有著高貴的出身與血統,但到了文革時,卻由于“成分”不好,而被排在了“黑五類”之后,成為黑六和黑七。驢被打上了“階級烙印”,這故事也就更加的耐人尋味了。《雙驢記》因此而構成了一個隱喻系統,為讀者的多重闡釋提供了潛在的文本空間。在《雙驢記》中,有關驢腿上腋窩的知識,會笑的驢眼,自焚的壯烈等細節十分精到,這些充滿了智慧與想象的細節,正是支撐著他飛翔式敘述的起落架。 與《雙驢記》相映成趣的是喬葉的《銹鋤頭》,因為這也是一篇與知青記憶有關的小說。不同的是,王松本人就曾是知青,他的記憶主要來自個人記憶,而出生于70后的喬葉并沒有親歷過知青生活,她的記憶則來源于社會的集體記憶。在傳媒高度發達的今天,有關知青的記憶早已經呈現出某種復合式的新記憶特征。越來越多的“經傳媒”性的知青記憶,已與親歷性的知青記憶,構成了對話和互動。 《銹鋤頭》中知青出身的成功人士李忠民,有著濃重的“經傳媒”性身影:下鄉-返城-奮斗-成功-懷舊-回鄉憑吊……這已是從小說里,從電視劇里,從網絡里,以及從豪宅和豪車走出來的成功型老知青們所共有的人生軌跡,從這個角度說,李忠民不是單數的,而是復數的。如果說親歷性的知青記憶,是王松營造細節和想象的源泉,那么“經傳媒”性的有關知青的集體記憶,則只是喬葉小說的一個“相關文本”和符碼化了的背景裝飾,就如同那把掛在豪宅里的生了銹而又刷了漆的“銹鋤頭”。 好在喬葉的《銹鋤頭》并不是真的要寫當年的知青生活,而是在寫遙遠的鄉村記憶,與當下鄉村現實的對話。而這種對話又是顛覆的和諷喻的,像是“葉公好龍”故事的知青版。 這篇小說的高潮和華彩,就是小說結尾處的那一鋤頭。我在讀這篇小說時,一直都在替作者捏著一把汗,生怕喬葉一時糊涂,讓李忠民和石二寶最終理解萬歲握手言歡盡棄前嫌……因為那樣一來這篇小說將前功盡棄點金成石。——作家寫一篇好小說不易,閱讀者發現一篇好小說也不易呀!好在喬葉不負所望,最后的那一鋤頭一錘定音,賦予了整篇小說極大的張力,讓原先埋藏在小說肌理中的筋脈一下子都繃了起來,凝聚起極具力道的勢能。 喬葉在06年還有一篇備受稱贊的頗具女性主義傾向的小說《打火機》,但《銹鋤頭》里的那一鋤頭,讓我覺得它比《打火機》更具小說的“文本性”。另外,有關記憶與想象的問題,也更發人深思。李忠民收藏那把鋤頭,有多少是出自他的個人記憶?集體記憶又對他個人的記憶進行了怎樣的改寫?又是什么在主導著集體記憶的生成和重構,生產和消費?小說中除了關于知青的想象外,還有關于“富人”的想象,讀起來很搞笑。敘述者一“秀”再“秀”的那個可以顯示富人身份的POLO拉桿箱,真正的富人其實大多都會對它不屑一顧;那個在農民石二寶眼中“飄飄欲仙”的“玉仙牌”床墊,在睡“海絲騰”、“鄧祿普”、“金可兒”的人們看來,豈不就是土炕?如以解構主義的眼光自邊緣切入,一切又成了水中月鏡中花。可見“發現”其實是很不容易的,“發現”與“遮蔽”往往是孿生的。 而葉舟的小說《目擊》,其實正是篇很“解構”的小說。葉舟是個很講究敘事的作家,他去年有個短篇叫《1974年的婚禮》給我的印象就很深。《目擊》以李小果、李佛、王力可等人物的不同視角去進行多角度的敘述,營造出了種撲朔迷離的效果。而王力可為了替亡夫查找肇事逃逸的兇手,竟不惜每夜長跪街頭,苦苦守侯那個神秘的也是惟一的現場目擊者。這一舉動感動了很多人,大家不約而同地把這讀解為對愛情的堅貞,讀解為現代恩愛夫妻的珍貴范本。李小果更是由此而反觀自我,在陪跪的一個個寒夜里,洗心革面凈化靈魂……然而,由她們以巨大痛苦最終催逼出來的“真相”,卻沒有到達她們那里,而是極其輕易地被湊巧拿起話筒的浪蕩子李佛聽了個正著——王力可的丈夫其實是死于偷情,他的情人就是那車禍現場的惟一目擊者。一個有關愛情與美滿婚姻的神話,就這樣地被顛覆了。建構著神話的人,尚不知自己其實正是悲劇中的主角。略顯遺憾的是,小說略顯鋪張的多角度敘述與最后抖開的“包袱”之間,似有頭重腳輕之嫌,且有些簡單和直白。如能在“真相”與二李的私情、王力可“鋼筋”般的“硬”與肖依的“冷”之間,再做一番微妙功夫,在“修辭”的層面上進行某種反諷,則會更加意味深長。 須一瓜這些年來備受矚目,不是沒有原因的,我以為她的小說是別具一種氣象的。小說最寂千人一面,當年“個人化”熱時,全是臥室、浴缸加自戀,把“個人化”弄成了雷同化;現在的一些“底層敘事”,也有簡單化和模式化的弊病。說《回憶一個陌生的城市》是寫家庭悲劇的,其實是小看了須一瓜,《回憶一個陌生的城市》是可以進行多種解讀的。從故事表層上看,這是一個重新找尋重新發現自我的故事。主人公因車禍而失憶,而一本來自神秘人物寄來的早年日記,又將主人公引上了“回憶一個陌生的城市”的自我發現之旅。小說采用后敘事的視角,使讀者不能從敘述者那里預知任何信息,只能陪著主人公一起踏上這個匪夷所思的發現之旅。主人公要“回憶”的不是早年的日常瑣事,而是20年前的一樁殺人大案。他要追查的兇手或許不是別人,而正是他自己——一個弒父者。 這篇小說如以精神分析法來解讀,可能是最有意趣的了。這樣一來“回憶一個陌生的城市”便成了一個男人的自我精神分析,成了一個俄狄浦斯的故事。遺忘是內心潛抑的結果,早年弒父娶母(小說中的“母”被年長一些的女孩阿夕替代)的欲望,長大后當然要被遺忘。但遺忘并不等于消失,而只是躲藏到潛意識(一個陌生的城市)里去了。“那個面貌憂傷”的“就像是從天邊而來”的郵差,在給主人公送來記錄弒父案件的郵件時,顯得極其神秘——他顯然就是來自潛意識的信使,送來了早年的殘破記憶和夢……整篇小說都有如一個半睡半醒的怪夢,故事被從具體的歷史語境中輕巧地剝離了出來,時間、年代只是某種符碼化了的標識,其指涉性已被適度地削弱了……讀者被帶進了一個卡夫卡式的情境之中。 我不知道須一瓜這篇小說的本義為何,但我相信閱讀者肯定可以從其喻指義中,解讀出一個弗洛依德式的箴言——每個男人的心中都隱藏著一個被遺忘了的弒父者。 讓我更感興趣的是,女作家筆下的“俄狄浦斯”,會不會就是以性別置換的方式“化了裝”的“伊萊克特拉”? 作為昔日“先鋒”,格非近年來的作品并不多,但偶一出手仍是功力不凡。格非的新作《不過是垃圾》也是篇“解構”性的小說,昔日的先鋒氣象仍舊依稀可見。死亡,就像個玩笑,更像是一種修辭,身患絕癥的李家杰自知來日無多,生命、財富、公司等等都將不再歸他所有,就連死亡本身作為一種修辭也失去了打動他人的效果,變得越來越蒼白而可笑了。作為一個即將告別人世的人,他還有一個未了的心愿,那就是大學時使盡渾身解數也沒能追到手的女同學蘇眉。蘇眉清高、倨傲,一塵不染,一直以來都是李家杰等一班“濁物”心中的痛。李家杰決定臨死之前去看一看這尊仿佛不屬于這個世界的女神,于是兩種不同的話語在已經變換了的語境中又一次進行了“對話”,而“對話”的結果則是:蘇眉被“做掉了”——一如昔日般高傲的女神,在300萬的誘惑下,心甘情愿地委身給了“濁物”。而李家杰所得到的,也不是得償所愿后的快慰,而是更加絕望的一聲嘆息:“她是一個時代的象征,可這個時代已經永遠結束了。” 這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李家杰的感嘆,也是所有讀了這篇小說的人們的感嘆。 羅偉章《奸細》里的中學教師徐瑞星,其所遭遇的也是金錢與良知的困繞,只不過他比蘇眉的情況更復雜也更窩囊。徐瑞星并不是在錢的誘惑下才做“奸細”的,在金錢面前他始終都能夠保持一種比較清高的姿態;相反地,他的做“奸細”倒真有幾分出自一個教師的良知,可惜別人或許永遠都不會這么看他。而且內疚和恐懼也像毒蛇一樣地糾纏著他,讓他欲罷不能。做“奸細”不一定就是“壞”人,不做奸細更不見得是個“好”人——小說的高妙之處是將好/壞、忠/奸等簡單意義上的語義對立復雜化了,因為當教育蛻變成一種應試而與求知無關,當學校淪落成市儈出沒的大集,當課本已不再承載知識而只是標明答案,當傳道授業已成為某種變相的“反智主義”時,一切的忠/奸/善/惡亦不再涇渭分明——中學已成為一個“洪桐縣”。 教育的異化,是個一點都不亞于“底層問題”的問題。前些年大學里的一些有識之士曾大聲疾呼中學的“教育”已與求知相悖,而幾年過去之后,中學未見其好,反倒連大學也有些“中學化”了。小說《奸細》的文本,有著極強的現實指涉力,有些“問題小說”的影子,但又超越了以往的“問題小說”。這種超越其實就是對以往有關“問題小說”的種種“政治正確”的超越,是一顆發現的心靈對于條條框框和陳詞濫調的超越。小說惟一的遺憾之處,就是對徐瑞星的同情遠多于反諷,太拘泥于利與義關系的表象,沒能洞穿這一“反智主義”游戲的深層。 胡學文的《命案高懸》,讓人感到耳目一新的是小說的結構,他以一種很“文本”的方式,向我們揭開了覆蓋著鄉村的帷幕一角。《命案高懸》是一篇顛倒了的探案小說,一般探案小說的“敘事語法”通常是偵探主人公推理探源抽絲撥繭,找出躲藏于讀者意料之外的罪犯,最終正義戰勝邪惡。而《命案高懸》卻把命案的真相“高懸”了起來,而且案情也一點都不復雜曲折,復雜的倒是“體制”對真相的極為嚴密的守護過程。而充當第一道防線的守護者不是別人,正是本該作為“苦主”的死者的丈夫。小說中惟一的一個真正關心案情并決心破解此案的,既非公安也非偵探,而是最初引發命案的“禍頭”——一個村中負點小責的游民吳響。他最初對尹小梅心懷不軌,孰料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就在他設下的陷阱即將有所斬獲時,尹小梅卻被更大的干部毛鄉長帶走了,之后竟又不明不白地死了……于是吳響以他自己的方式展開了調查。耐人尋味的是,吳響作為“體制”中的一名小卒時,盡可以去欺男霸女狐假虎威,沒有人覺得這有什么不對;而當他被命案所震驚,帶著愧悔的心情去做點“好事”時,不但被清除到了“體制”之外,而且更遭受了一次比一次嚴厲的處罰…… 致此,命案的真相到底怎樣已經變得不那么重要了,更為重要的是,到底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真相在權力的守護下依舊“高懸”。 《螞蟻上樹》則是篇寫平凡人平凡事的小說,“螞蟻上樹”是平凡如螞蟻的農民工們的一種自我的“鏡像”,是螞蟻群、螞蟻陣、螞蟻大世界中人對自我的反觀。這些默默勞作在工地升降機與腳手架上的農民工,遠看上去就有如“螞蟻上樹”一般渺小平凡。在多數城里人的眼中,他們不過是些面目模糊的“黑壓壓一片”,而小說《螞蟻上樹》則“發現”并放大了這個“底層”群體,讓人們看清了他們的面目,感受到他們的喜怒哀樂生死愛欲,從而也賦予了他們人格的平等與尊嚴。 “底層敘事”之所以成為近兩年來小說中的亮點,恰恰是因為以前“文學”對“底層”的漠視,所以現在熱一熱也是正常的。06年寫“底層”的小說里,還有像曹征路的《霓虹》,孫惠芬的《燕子東南飛》等一些各具實力的作品。 2006年度的中篇小說,在總體上可以說仍是2005年小說的延續,從話語方式上看不出有什么明顯的變異,這是個相對平穩的年度。不過,2005年里那篇令我極為傾倒的中篇小說——嚴歌苓的《吳川是個黃女孩》,在2006年的中篇小說里卻沒能出現可與之比肩者,這多少顯得有些遺憾。就連嚴歌苓自己的那篇發表于05年末轉載于06年初的《金陵十三釵》,也無法與之媲美。當然,有些東方“羊脂球”式的《金陵十三釵》也還是很不錯的,無愧于其贏得的好評如潮。只是考慮到它原發于05年的12月份,就不便選進06年的小說中來了。還是那句話,小說的演進是一種話語流變的過程,年度的選本無異于從話語的江河中提取一兩杯水樣,遺漏和偏頗都是在所難免的,惟愿其長如源頭活水,清且漣漪。

目次

小說過眼錄——2006年中篇小說印象(代前言)
雙驢記
回憶一個陌生的城市
奸 細
吼 秋
守 望
命案高懸
目 擊
銹鋤頭
不過是垃圾
螞蟻上樹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3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