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紀念牟復禮教授論文集
滿額折

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紀念牟復禮教授論文集

定  價:NT$ 620 元
優惠價:90558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61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牟復禮(Frederick W. Mote, 1922–2005)教授是公認的一代漢學大師,受到國際學術界共同的敬重。他在普林斯頓大學 (Princeton University) 任教長達三十一年,不但建立該校成為美國漢學研究的重鎮,更發表眾多重要著述,影響深遠;同時他亦培養出許多漢學研究人才,成為目前中國研究學界之精英。

本文集收錄了浦安迪、吳振漢、鄭樑生、朱鴻林、朱鴻、汪榮祖、林順夫、李宜涯、陳捷先、孫康宜、王璦玲及莊吉發等學者的論文。書名《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紀念牟復禮教授論文集》,除了感恩與紀念牟復禮教授外,更重要的希望借論文集的出版,將他所展現的風範與學問傳承下去。只有經過代代的傳承與創新,中華文化才有其永續發展的價值與力量,而牟教授孜孜不倦,啓迪後學,承先啓後的貢獻,當是我輩與後來者仿效的榜樣。

作者簡介

王成勉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東亞研究博士,曾擔任荷蘭萊頓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sian Studies 第五屆「歐洲漢學講座」,目前為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基督教在華史、十七世紀明清轉接時期之研究、中美外交史。主要著作有:《馬歇爾使華調處日誌》(1992);《文社的盛衰——二○年代基督徒本色化之個案研究》(1993);《明清文化新論》(2000)、《將根紮好——基督宗教在華教育的檢討》(2006);The Life and Career of Hung Ch’eng-ch’ou (1593-1665): Public Service in a Time of Dynastic Change (1999); Contextualization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An Evaluation in Modern Perspective (2007).

前 言
當這本紀念論文集出版的時候,將近四年的心願與努力也可以
暫告一段落了。四年前的二月,我們聽到牟復禮(Frederick W. Mote)
教授過世的消息時,就開始著手籌備一場國際會議來紀念他在漢學
界的成就,並表達對他的敬意。
牟復禮教授是當代漢學大師,受到國際學術界共同的敬重。他
在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任教長達三十一年,不但建立
該校成為美國漢學研究的重鎮,更發表眾多重要著述,影響深遠;
同時他亦培養出許多漢學研究人才,成為目前中國研究學界之精
英。他在二零零五年二月過世,是漢學界的大事,也是漢學界難以
彌補的損失。
牟教授最了不起的地方,不僅是學養深厚、見解卓越,更在於
他謙沖和煦的風範,與樂於助人、培養後進的精神。
這場國際學術研討會由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學系、耶魯大
學東亞語言與文學學系及我所任教的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共同合
辦,於二零零六年十一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在中央大學舉行,定名
為「中國文化研究的傳承與創新─紀念牟復禮教授國際學術研討
會」(Chinese Culture, Past and Present: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Commemoration of Frederick W. Mote)。會議的籌備委員會係由耶魯
大學的孫康宜教授、普林斯頓大學的裴德生(Willard J. Peterson),亞
歷桑那大學的舒威霖教授(William R. Schultz),以及中央大學歷史
研究所的吳振漢教授與我組成,並指定我擔任會議的秘書長。在此
我要特別感謝籌備委員會對我充分的授權與協助,使得會議籌備進
行的相當順利。
這場研討會是一場少見的學術盛會,眾多的著名學者從美國、
以色列、澳洲、新加坡、大陸、香港與台灣各地前來中央大學,這
可以看出牟先生的吸引力,他也是這場研討會的核心。他不僅是
共同的話題,他的風格、見解與著作經常出現在研討與大家的文章
中。其中要特別感謝舒威霖、陳捷先與朱鴻三位教授,他們或因健
康問題,或因要務羈絆,無法親自出席,但是均如期完成論文,得
以在會中宣讀。
要舉辦這場盛大的會議,在人力動員與使用經費上都是異常可
觀的。首先要特別感謝中央大學所給予的協助。除了校方撥款補助
經費外,中央大學的人文研究中心,以及國科會、教育部、桃園縣
文化局、純智文教基金會與耶魯大學都在經費上予以贊助。而中央
研究院明清研究會也在會議第一天借用中研院活動中心舉辦圓桌討
論會和餐會時,給予諸多的協助。會議中還動員了中央大學歷史所
的助理與許多同學前來幫忙,使得會議得以順利進行。
研討會結束後,我們立即組成了編輯委員會來處理會議論文的
出版工作。首先,我們決定將圓桌討論會中的文章與報告先行出
版。因為圓桌討論會主要是由牟先生昔日的同窗、同事與學生來追
憶牟先生的生平與事業。他的一生,就像鑽石的各個切面,都綻放
出耀眼的光芒。他平生的交友、生活寫真,以及教學與學術貢獻,
都可以透過圓桌會議的討論來呈現。所以編輯委員會決定將圓桌討
論會的專文和報告另外出版專輯,介紹牟先生人生的另一層面,而
由我負責主編。終於在會後的一年,完成這次會議第一本專輯的編
輯與出版,定名為《薪火西傳—— 牟復禮與漢學研究》(Perpetual
Torch of Learning in the West—F. W. Mote and Sinology)(台北:黎明
文化,2007)。
然而,在編輯研討會中的學術論文時,編委會遭遇較大的挑
戰。與會學者非常重視論文集的出版,反映了各種意見,有學者
希望能將中英文論文合成一巨冊出版,也有學者表示中英文應該分
開出版,還有學者認為應該由一家出版社來出版這兩本中英文論文
集。但是,困難的是台灣方面還沒有出版社有編輯、出版與發行英
文專書的經驗,而美國的學術出版社也沒有出版中文專書的可能。
在幾經周折之後,我們很高興聯絡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並得到
他們出版中英文的論文集的同意。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符合所有作
者的要求,不但有豐富編輯與出版中英文書籍的經驗,而且在發行
上還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合作,所以對於各方面的讀者都可
以照顧得到,也能把大家對於牟教授的敬意推展到最大的範圍。
事實上,冥冥中似乎對此事早有安排,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與
牟教授過去早有結緣。在牟教授自普林斯頓大學退休之際,他的同
事裴德生、浦安迪(Andrew H. Plaks)與余英時三位教授聯合編輯的
紀念專書(The Power of Culture: Studies in Chinese Cultural History),
就是由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1994)。同時,牟教授在華盛頓大學
的同窗,也是多年好友舒威霖教授的退休紀念集(Excursions in
Chinese Culture: Festschrift in Honor of William R. Schultz, eds. by
Marie Chan, Chia-lin Pao Tao and Jing-shen Tao),也是由中文大學
出版社出版(2002),其中牟教授與牟師母還合寫了一篇論文“Yang
Shen and Huang O: Husband and Wife as Lovers, Poets, and Historical
Figures”。
中英文兩本專書的出版,除了要感謝中文大學出版社的配合,
特別是資深主編謝偉強先生的悉心與耐心的協助外,普林斯頓大學
的East Asian Studies與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贊助出版經費,也是使得
這兩本專輯得以順利出版的主因。特別值得感謝的有好幾位,林培
瑞(Perry Link)教授居間聯繫普林斯頓大學的贊助出版經費,同時擔
任英文論文集的主編,解決了出版的大部分問題;陳學霖教授在接
洽出版社方面給予非常多的協助與建議;還有孫康宜教授從會議的
籌備到最後編輯出書,一路始終給予堅定的支持與關切。而牟師母
與舒威霖教授屢次的來函鼓勵,都讓我在會議業務與編輯出版上沒
有感到過孤立與灰心。
這本論文集的出版,除了感恩與紀念牟復禮教授外,更重要的
希望藉由這次的聚會與出版,將他所展現的風範與學問傳承下去。
如這次會議的主題,也是本書書名《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紀
念牟復禮教授論文集》所顯示的,只有經過代代的傳承與創新,中
華文化才有其永續發展的價值與力量,而牟教授孜孜不倦,啓迪後
學,承先啓後的貢獻,當是我輩與後來者仿效的榜樣。
王成勉謹誌
2009年1月
時客座於Hoover Institu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目次

目 錄
前 言 ..................................................................................................... v
編者、作者及譯者簡介 ...................................................................... ix
思想與學術
儒家自我修養觀中情的處所—— 心
浦安迪(Andrew H. Plaks) 著 嚴志雄 譯............................................ 3
明儒鄒元標的為學與用世
吳振漢............................................................................................................ 17
朱子學在日本
鄭樑生............................................................................................................ 49
政治與世變
洪武朝的東宮官制與教育
朱鴻林............................................................................................................ 95
明遺民的陵寢書寫—— 梁份的《帝陵圖說》
朱 鴻............................................................................................................ 143
三方風雨會京師—— 論李自成、吳三桂、多爾袞在甲申年的選擇
汪榮祖............................................................................................................ 157

文學與史學
國家衰亡的預感?讀文及翁的西湖詞
林順夫............................................................................................................ 177
消失的毒婦人—— 論元明時期西漢演義中呂后角色的變化
李宜涯............................................................................................................ 213
蔣良騏《東華錄》的編錄者
陳捷先............................................................................................................ 235
文學與社會
重寫明初文學:從高壓到盛世
孫康宜 著 康正果 譯............................................................................... 249
「用當世手筆,譜當前情事」——
論明末清初時事劇中之現實意識與歷史書寫
王璦玲............................................................................................................ 263
傳承與創新—— 從民間宗教寶卷的流傳分析通俗文化的社會適應
莊吉發............................................................................................................ 305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無庫存之港版書籍,將需向海外調貨,平均作業時間約3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縮短等待時間,建議您將港書與一般繁體書籍分開下單,以獲得最快的取貨速度。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558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