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藝術方舟:畫家彩筆下的台灣與全球生態圖像
滿額折

藝術方舟:畫家彩筆下的台灣與全球生態圖像

定  價:NT$ 580 元
優惠價:90522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台灣生態藝術家的原野之旅,所塑成的藝術方舟
以百幀水彩和攝影作品,追蹤世界頻臨滅絕、或不再存世的物種樣貌

「我期許生態藝術家的一方畫紙,也如同一艘方舟,不論繁盛的、瀕危的,甚至是已經消失的這些美麗而多樣的生物,都能適如其所地活躍在美感與生命力渲染的圖畫上,凝結住更多世人關懷的目光。」
──楊恩生,《藝術方舟》

《藝術方舟:畫家彩筆下的台灣與全球生態圖像》的書寫,起自於身為生態藝術家的作者楊恩生對全球自然生態存續的關注。

 懷著滿腔的原野熱情,楊恩生名符其實地踏遍了天南地北──從生態景觀萬千的台灣諸島起步,他陸續走過了赤道橫貫的加拉巴哥群島、地廣人稀的日本北海道、文化輻輳的歐亞大陸、野性繚繞的非洲大陸、地跨溫熱的南北美洲、永日冰封的南極大陸──足跡遍及荒山僻野,也深入生物史源,以彩筆和鏡頭記錄了城市人未能親眼得見、但實際存在的飛禽走獸的一舉一動,以及已不再存世、僅能以想像描摹的滅絕物種的面貌。
在細密寫實的畫筆筆觸之外,另以勘查式的描述勾勒各地風土與物種的概況,特別是其稀有物種的保存狀況。他的原野之旅,於是換來了一艘藝術方舟,其真實和虛擬、地理和歷史的原野之聲所希冀喚起的,正是我們對自己的環境和同處在這環境下的所有物種的保護之心。

本書於前言和結語外,主文由「真實的世界」與「虛擬的美感」兩部分構成,分述作者為現存於世的珍貴物種進行的生態觀察與紀錄,以及對已滅絕生物的描述與復原彩繪,兩部分均由具豐富參考性的考察文字和水彩/攝影圖片構成,其對於藝術訴求與生態學描述、美學角度和生態保護立場的平衡鋪陳,意在將生態關懷引進一般中文讀者的視野當中,同時為全球關注的生態議題添注台灣觀點。



作者簡介

楊恩生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自1993年即旅居美國,並開始他探索全球的腳步,旅程涉及南極、北極、青藏高原、長江源、黃河源、非洲、馬達加斯加、塔斯馬尼亞、紐西蘭、澳洲、夏威夷、美西各國家公園、加拿大哈德遜灣以及加拉巴哥群島。

2006年應聘回母校任客座副教授,現任師大文化創藝產學中心副主任及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開設「生態藝術學程」。
楊恩生以水彩靜物畫聞名於藝術界,畫作典藏於國內各大畫廊、博物館、美術館及企業界;自1983年起陸續出版近二十本的水彩著作。爾後與科學家、攝影師、畫家開創「生態藝術」的新藝術類別;於1995年率先創辦「台北市生態藝術協會」推動生態與藝術的結合,該協會於2008年擴大成為「亞熱帶生態藝術協會」。

身為一個藝術家,他透過藝術之眼與科學之腦,關注「生態保育」及「全球暖化」等議題。

漂泊追夢
楊恩生
沒有任何一種飛鳥待在空中的時間能與信天翁(Albatross)匹敵,而且牠幾乎不太需要振翅,就可以藉著水面的上昇氣流滯空滑翔很長的距離。

而漂泊信天翁(Wandering Albatross)則是海洋鳥類中體形最大的,體長七十一至一百二十二公分,體重六至八公斤。除了繁殖季之外,牠們一年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空中。我雖然無法成為一個航海家或飛行員,但做為一個畫家,我還是可以時常至遠方尋幽訪勝。每年的三月中,北半球的候鳥開始往繁殖地北返時,牠們在空中呼朋引伴的長鳴,對我也產生了一種莫名的「遷徙悸動」。

就是這種鳥類學家稱作的「遷徙悸動」,深埋潛意識之下的躁動感,於四月中帶著我由南加州開著24呎長的露營車,一路經過洛磯山脈北段,延著加拿大西北的育空(Yukon)無人區,直到阿拉斯加中部德那利公路(Denali HW)。途中沿著喇叭天鵝(Trumpeter Swan)的飛行走廊,一路觀察牠們的遷徙行為。一個半月後,在德那利公路邊的沼澤中,發現了十多座的天鵝巢,也有許多醜小鴨(Cygnet)已孵出來,隨著父母悠遊水中覓食,於黃昏時分在雙親聲聲催促下才萬分不願,舉步艱難的爬上巨大的巢裡休息。

另一個深秋的十一月初,在威斯康辛州的密西西比河畔,見到了迎著夕陽的三千二百隻一群往南至越冬區的苔原天鵝(Tundra Swan)聒噪地佔區、覓食。次年的七月底,在北極海的死馬鎮(Dead Horse),我看到了一對年輕的苔原天鵝巡遊在淺沼澤裏,這一年牠們剛配對,交配並沒成效,沒有生下蛋來。這裡已經是牠們北遷極限了,北極凍原上的氣候,不論對任何生物而言,都是嚴峻的挑戰。而我呢?二十四小時不落的陽光,即使有兩層窗簾,仍使我三夜未眠。

又一次,在寒冬新墨西哥的波斯克‧德‧阿帕契(Bosque de Apache N.W.R)野生動物庇護所裡,我花了三個日出、日落,觀察一萬四千隻越冬的沙丘鶴(Sandhill Crane)及數以十萬計的雪雁(Snow Geese)。

牠們白天在雪地上覓食,傍晚則回到沼澤裏睡覺,以避開草原狼(Coyote)的襲擊。在離開時,我向牠們許下了諾言「三月見,我會在你們北返途中給你們打氣的」。次年三月中,我守諾的到了內布拉斯加州的布萊特河谷(Platte River)。

整個三月,五十萬隻的沙丘鶴由此道東至西流向的「飛行走廊」穿越,並停下來覓食,休息。
在南極半島的海域,北極燕鷗(Arctic Tern)吸引了我的注意。牠由繁殖地的北極飛越到南極,往返間至少三萬八千四百公里。接下來的盛夏,我已回到北方,在阿拉斯加安克治附近找到了牠們,還包括一隻永遠餵不飽的毛孩子。

我也曾於布魯克斯瀑布(Brooks Falls,阿拉斯加西南)一個早上,面對五十三隻棕熊。在北美洲最北的沙加瓦尼克托河(Sagavanirktok River)口,無日無夜的永晝下,當我在下午三點昏昏欲睡時,被四十多隻往北遷徙躲避蚊害的馴鹿(Caribou)擾了我的清夢;我們站在陸地的頂端,相互瞪視著。

這些遠距旅行,都與我的成長背景有關。少有畫家比生於花蓮,成長於台北的我更幸運,能於五歲至八歲徜徉於新店七張小山丘上度過我的童年,能在三十歲之前環島作多次深度的探索,其中包括蘭嶼二十次,綠島十次。爾後,需透過特殊管道申請的貓嶼,鴛鴦湖更是我創作的泉源。許多臺灣的圖像資料是三十年前拍的,有些老舊,却也紀錄了當時珍貴的情境。

1995年,當「台北市生態藝術協會」成立之後,透過閱讀生態學家推薦的科普書籍及珍稀動物相關資料,為我開啟了一扇扇新的心靈之窗,才開始我探索五大洲各蠻荒之城的旅程。
旅行、探險不是我逃離塵市,避開親朋的手段,而是我靈感的泉源。一年有六個月,我漂泊在世界的極地或人煙罕至的凍原、雨林去追尋我的夢,去描繪編織一個個都市人沒見過或沒聽過的原野故事。長久以來,畫家的角色已從有遠見,具影響力的菁英先驅者的圈子退出了;自相機發明以來,探險隊似乎不再需要繪圖員了,攝影師能快速地紀錄下所見的一切。但是反過來說,若有科學家與攝影師無法企及的「死角」,藝術家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老朋友甚至學生都明瞭我的生活態度積極,不停地追逐夢想,並努力地說服一群朋友來認同,認養這個夢-就是想以藝術之手(人造的),與上帝之手(自然)緊密地連結在一起。我看見了地球上的問題,不願裝做沒看見而忽視(seen ,yet not seen, just overlooked)。

許多人愛暢談「浪漫」,我自覺是個非常浪漫的人,儘管我的愛人同志未必認同。一年中,有多少個日出,我風塵僕僕地不是徜徉在阿拉斯加冰瀑之旁就是在黃石公園冰雪蒸氣之間與喇叭天鵝共浴在晨曦之微光裡;或是在德州沙漠中央的Gadalupe山巨岩叢裡尋尋覓覓最佳的觀日點。也可能在紅岩遍佈的猶他州一座巨大天然拱橋下,瑟縮著身子,等待曙光初現。更有可能,是在南半球澳洲最南端的塔斯馬尼亞島靜靜地觀察兩公尺外的一對黑天鵝及五隻「醜小鴨」,迎著晨光的紅眼珠上還可見到初昇太陽的光點。我所謂的浪漫,不只是人與人之間,而是更涵蓋了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的關係與令人目炫神迷的氛圍。

在悠遊於曠野與野生動物王國二十年之後,我終於有機會透過自己水彩畫家的眼睛來思考,將自然之美傳達給讀者。感謝這一路陪伴我的良師益友們-他們多數是生態學家,以及提供我考察經費的企業朋友們。再者,若不是台師大及藝術家雜誌社,我也不可能有舞台能再續傳道授業與再續出版書籍的前緣。

目次

他序──現代方舟內的苦難/金恆鑣
自序──漂泊追夢

一、真實的世界
1. 島嶼篇
● 台灣
‧蘭嶼
‧綠島
‧金門
‧馬祖
‧澎湖
‧山脈(空中的島嶼)
‧溼地
● 加拉巴哥
‧達爾文「演化論」的靈感泉源
● 日本北海道
● 阿拉斯加的離島
2. 大陸洲篇
● 歐亞洲大陸
● 非洲大陸
● 北美洲大陸
● 南美洲大陸
● 澳洲大陸
● 南極洲大陸
 二、虛擬的美感
1. 滅絕的定義
2. 已滅絕的生物──幻象與夢境
● 來自侏儸紀的呼喚──始祖鳥
● 鳥類的興起──孔子鳥
● 亞洲化石鳥群
● 愚鴿的悲歌──多多鳥
三、結語

附錄一 作畫隨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522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