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中華氣象學史
滿額折

中華氣象學史

定  價:NT$ 350 元
優惠價:79277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0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 國內第一本氣象學史專書!
★ 本書曾獲1981年文復會中正優良著作獎和臺北市中正優良著作獎。

中華氣象史不但是中國科技史的一部分,而且也是中國一部重要的文化遺棄,在世界氣象史上也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國人不可不加以重視。
本書將中國殷商以來,各朝代的氣象學術和氣象學思想加以考證、解釋和評述,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的降水理論以及其他氣象學思想、氣象觀測儀器和觀測工具發明的經過、天氣預報方法的演進、中國先民對各種天氣現象的認識等等,內容豐富。本書為國內第一本氣象學史專書,可供研究中國科技史以及氣象學史者參考。

作者簡介

劉昭民
1938年生,高雄縣美濃鎮人。
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畢業。曾任華崗高中(華崗藝術學校前身)教務主任、中國海專(臺北海事商業技術學院前身)、淡江大學、中央氣象局、民航局氣象中心等教職和公職約四十年。
現任中華科技史學會理事、中央研究院科學史委員會委員、士林陽明晨詩會理事等。
著有《中華氣象學史》(獲1981年文復會中正優良著作獎)、《西洋氣象學史》、《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獲1982年嘉新優良著作獎)、《中華地質學史》(獲1986年嘉新優良著作獎) 、《中華天文學發展史》、《中華物理學史》、《中華生物學史》、《臺灣的氣象與氣候》、《臺灣先民看臺灣(臺灣地學史) 》、《航空氣象學新論》等書。

目次

緒論
第一章 殷商時代(成湯十八年──紂王三十二年,西元前1766年~西元前1122年) ──氣象學思想開始萌芽,並已有氣象紀錄和風信的觀測
第二章 周朝時代(周武王十三年~周平王四十九年,西元前1122年~西元前722年)──開始把天文與氣象結合起來以及對各種天氣現象加以解釋。並觀測自然界現象,以預測天氣
第三章 春秋戰國時代(周平王四十九年~秦始皇二十六年,西元前722年~西元前221年)──開始有八種風向的區分以及雲狀的分類。節氣和物侯的內容也更加豐富
第四章 秦漢時代(秦始皇帝二十六年~東漢靈帝中平二十四年,西元前221年──西元220年)──完成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物候,開始有濕度的觀測,並發明銅鳳凰和相風銅烏
第一部分 漢代之氣象知識和氣象學術思想
第二部分 由漢代以後之圖書文獻考證漢代在氣象觀測上之成就
第五章 三國及晉朝時代(魏文帝黃初元年──東晉恭帝元熙二年,西元220年──西元420年)──懸土炭,測驗空氣的濕度,以預測晴雨。繼續使用相風銅烏
第六章 南北朝至隋代(宋武帝永初元年—隋恭帝義寧元年,西元420年—西元617年)──論霜的預報法以及雪霰的成因
第七章 唐至五代(唐高祖武德元年—後周世宗顯德七年,西元618年~西元960年)──詳細分析日暈之結構,將風力分成十個等級,將風向區分成二十四個方位,使用相風旌觀測風向
第八章 宋代(自北宋太祖建隆元年至南宋端宗景炎二年,西元960年~西元1277年)──氣象學術蓬勃發展的時代
第九章 元代(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元順帝至正二十七年,西元1277年~西元1367年)──開始將占候歌諺加以韻語化
第十章 明代(明太祖洪武元年~明思宗崇禎十七年,西元1368年~西元1644年)──占侯諺語更加豐富,明末以後中國之氣象學術開始落在西人之後
第十一章 清代(清世祖順治元年~清宣統三年,西元1644年~西元1911年)──氣象學術最落後的時期
第一部分 清代中國人的氣象學術
第二部分 清代外人在中國建立氣象事業的經過
第十二章 民國成立以後(西元1912年~)──國人開始自辦氣象事業,氣象學術有長足的進步
第一部分 民國成立以後,外人在中國所建氣象臺的建樹以及國人收回的經過
第二部分 民國成立以後,國人自辦氣象事業和發展氣象學術的經過
第十三章 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
第十四章 餘 論
第十五章 論中國之氣象學術後來停滯不前的原因
附錄 中華氣象學史大事年表
參考圖書及文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77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