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更新我心:從聖經、歷史、神學看靈命成長
滿額折
更新我心:從聖經、歷史、神學看靈命成長
更新我心:從聖經、歷史、神學看靈命成長
更新我心:從聖經、歷史、神學看靈命成長
更新我心:從聖經、歷史、神學看靈命成長
更新我心:從聖經、歷史、神學看靈命成長

更新我心:從聖經、歷史、神學看靈命成長

定  價:NT$ 320 元
優惠價:90288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2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為十位華神的教授與校友在「靈命更新」課題上,各種角度的省思與實踐。
全書以「靈命」為主題作個人省思,並從新舊約聖經、教會歷史、系統神學、實踐神學及教牧神學的角度深談。

戴序

華神從其創立之初,就致力於提供一套全人均衡發展的培訓課程,著重靈命與人格的培育。華人教會的領袖認為,神學教育的目的,乃是要結合聖經知識、服事的恩賜與技巧,及個人靈命的成長。就是在實際的生活處境中,以言傳身教來實踐聖經的真理。這不僅符合新舊約中許多屬靈先賢所立下的榜樣,也是中國古代聖賢固有的傳統。
以斯拉就是舊約中的一個典範。神的選民曾經陷入罪中、拜偶像;整個民族被擄到巴比倫七十年,其實就是神公義的審判。然而到了時候,神的恩手幫助以斯拉,他「定志考究遵行耶和華的律法,又將律例典章教訓以色列人。」以斯拉不僅全心研讀神的話語,並且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活出他所教導的真理。尼希米記八章和十二章中描述了神的選民所經歷屬靈生命的復興,那樣的歡慶、敬拜與喜樂,是約書亞時代以來從未有過的。
在基督教福音派中,「靈命」的說法還比較新。過去一般是講「奮興」、「復興」、「培靈」,著重「悔改」與「重建」。而今我們有「退修會」,以 提供「更新」的機會,作安靜、個人的「省思」。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七月十至十四日將在吉隆坡舉行的第六屆世界華人福音會議,第一天會完全用於探討「屬靈氣質與宣教」這樣一個題目。
英文的韋氏大辭典將「靈命」定義為:「屬靈的品格」。顯然在字義和範疇上與過去所用的其他詞語不同,乃是鑒於現代社會中的物質主義、世俗主義和激進主義,應運而生的一個詞彙,為了能夠從客觀上了解、從神學上定義一個人對至聖之神的主觀關係與經歷。在IVP出版的《神學新辭典》(New Dictionary of Theology)中,T.R. Albin說:「研究靈命的一大領悟,來自觀察教義、操練、敬拜儀式與生活之間的互動。」他指出:
基督徒靈命的試金石,是心靈與生命─能夠認定耶穌是主,與祂的性情一致。(參林前12:3)
基督徒靈命的保證,是信徒生命中有聖靈的臨在與能力。
我深感榮幸,能與華神的陳濟民院長和全體老師們,一起祝賀林道亮博士這本書Symposium on Spirituality的出版。九十高齡的林道亮博士是華人教會中資深的領袖,他的生命和服事體現了基督徒靈命的基本原則。
林道亮博士曾深歷苦難;經由苦難,他愈發與基督認同,走向更堅定的信仰和豐碩的服事之旅。他生於一九一一年,眼見中國成立了新的共和國、躋於世界各國之列,但旋即陷入軍閥混戰、日軍侵佔、國共內戰的苦難。他被迫離開心愛的家鄉,在過去的五十年中,大部分時間僑居海外。林道亮博士曾與他第一位妻子吳維恩一起,預備相偕獻身神學教育─他教舊約,她教新約。然而神的話臨到他,就像當初有嚴峻的信息臨到以西結:「人子啊,我要將你眼目所喜愛的忽然取去,你卻不可悲哀哭泣,也不可流淚。」林道亮博士上午這樣對人說了,當晚妻子就過世了。一九八五年當他在華神事奉期間,突然接到惡耗,自己最親近的同工李福江執事和年輕的歐陽樂善牧師竟慘遭殺害。
使徒保羅告訴我們一個屬靈的祕訣:
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林後4:7-10)
在苦難的熔爐中得到鍛煉,林道亮博士的靈命是以禱告塑造出來的。禱告就是他生活的方式。無論是在自己的教會、神學院或應邀到外面講道,他總要用許多的禱告來預備信息。林博士非常看重信徒的禱告生活,他在洛杉磯第一華人浸信會的週間禱告會,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除了講一段信息之外,林博士就和二、三百名會眾一起,跪著迫切禱告幾近一小時。
此外,神又指出另一個屬靈的祕訣,以及照著這個祕訣去做的果效:
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代下7:14)
像以斯拉一樣,林道亮博士總是致力於仔細、有系統地研讀神的話語,並且以身作則地將神的話語活出來。早在他年輕還在中國的時候便已奠定下這個基礎。他最初畢業於華北神學院,獲得神學學士學位。抵達美國之後,又繼續專心深造,在卓布斯神學院獲得希伯來研究博士學位。林博士的英文名字為Timothy,也像新約中的提摩太一樣,畢生努力遵行使徒保羅的教導,並將自己所學到的「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他悉心栽培新信徒,並從中物色未來能訓練其他人的人。同樣的,他用心栽培主日學教師,再從中挑選更多的培訓者。這些經他培養的人中,有些後來成了教會的執事,有些作了傳道人。一九八○年,林博士也將這種操練與培訓的精神帶到了華神。如今活躍在各地華人教會、積極服事主的人中,至少有一千多名傳道人與平信徒曾在神學院正規制或延伸制課堂上接受過林博士的教誨。他們不但承受了,並且繼續傳遞那從林道亮博士生命與服事中湧流而出的神的豐富恩典。
大衛如此描述另一個屬靈的祕訣:
不從……不站……不坐……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
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詩1:1-3)
靈命本身並非一個目的,而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正如耶穌在世時,曾清楚地對那些聚集在一起的宗教領袖和信徒們所描繪的景象:
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約7:37-38)

戴紹曾
二○○一年三月於香港特區


蔡序

初識林院長是我就讀華神二年級時(一九七七年),林院長來校客座教學,我選了他的「創世紀1-11章」一門課,依稀記得院長開的書單很少,但對舊約的詮釋有其獨到的見解,他的教學很像馬丁路德,一方面高舉聖經最高權威,聖經是最好的參考書,另一方面流露生命感召,並分享牧會經驗,對曲解聖經的批判更是不留餘力,語重心長,兼具培靈、護教之效。在新派神學橫掃舊約領域之際,院長的強勢立場宛如中流砥柱。
林院長資歷完整而豐富,曾擔任上海伯特利中學校長及孤兒院院長,自然是承襲計志文佈道團的異象與使命;他是美國猶太人著名的Dropsie大學的希伯來語言博士,曾歷任大陸、美國、台灣數間聖經學院、神學院院長及教授職;又曾在海內外牧會數十年(見生平概覽)。據聞,學校董事單位寄望借助林院長的學術地位、牧會經驗及奮興培靈的背景,來推動華人教會復興的契機。於是,一九七八至一九七九年,在戴紹曾院長休假進修年之際,校方邀請他代理一年院長之職,更在一九八○年起,由洛杉磯羅省華人第一浸信會慷慨割愛,借出大將給華神十年,帶領華神進入第二個里程碑。
這十年對華神的神學教育發展,影響深遠。不但完成了第二期建校工程,且發表四本主要著作:《靈命知多少》(1981)、《教會增長秘訣》(1983)、《從靈洗到滿有聖靈》(1984)、《國度的真理》(1988),果真是學識、靈命、事奉兼備的職事,造就了一批今天華人教會中堅的牧者傳道,也對華人教會提供糾正、引導的多方貢獻,即使在九○年代後期林院長榮退返美若干年後,他的書仍居台灣教會暢銷書排行榜的前幾名,可見其對台灣教會持續的影響力,這些著作自然也成為學校最好的推介,這十年是華神經濟穩定成長、招生成績輝煌的時期。
林院長事奉年日長久,事奉領域又橫跨海內外數地,可說是近代中國教會史的縮影。院長學貫中西,熟悉古今歷史,其《靈命知多少》博引中外諸家學說,由於院長精通聖經原文,使他的立論更顯自信、有份量。論及自然啟示在救恩上的角色與功能,在K. Barth 和 E. Brunner 的爭論中,院長傾向後者的立場,即人的良知雖然無法使人得救,卻仍存有神殘餘的形像,仍有執行道德判斷的功能;雖然在墮落的人心中,良知的作用微乎其微,它會因人的意志據拒絕而暫時隱退,卻永不會告退,尋機重來,終有一天尋到我們。正如所有福音派的神學家,《靈命知多少》一書強調,除非基督的救恩臨到人,重新恢復人的靈覺、良知,人才能夠認識獨一真神,執行神的旨意。靈覺與良知脣齒相依,一體二用,靈覺是外向的,能領悟屬靈的事實;良知是內向的,能鑒察人心的秘密阻止人向惡,鼓勵人向善;甚麼時候靈覺失勢,良知就遭殃;照樣,甚麼時候靈覺開啟,良知也就活躍。
《從靈洗到滿有聖靈》是林院長最精采的著述,是以他的神學碩士論文為藍本,難得他那麼早期就有如此前瞻的看見,不愧是先知型的人物。此書把聖靈的工作、現象詮釋得四平八穩,為華人教會的靈恩運動鋪下穩固的理論基礎,也提供作者多年的牧會經驗,是頗具深度又很平衡的教科書。除了分辨聖靈重生、靈洗、聖靈充滿與滿有聖靈;也糾正偏差的方言現象。靈洗是無條件的,且一次成就,永遠成就;而聖靈充滿是有條件的,可繼續不斷地支取和享受;滿有聖靈又別於聖靈充滿,聖靈充滿是為事奉的能力,是與恩賜和工作有關聯;而聖靈充滿則是關乎靈命的長大,是和信心及生活有關聯。教會不要禁止說方言,可是也不需刻意追求說方言;方言宣道要有翻譯、按規矩,以愛為基礎,內容要合乎聖經。
八○年代的台灣教會,「教會增長」理論呼聲益高, 教會紛紛舉辦各種講習班、研習會,院長的《教會增長秘訣》指出,技術與步驟只能治標,他按其數十年牧會經驗,提供幾個治本的原則:如傳道人奉差遣的呼召、品質、殷勤;教會肢體彼此相愛、同心合意地禱告祈求;教會按神的話語真知力行;尤其後者,更是以他在羅省華人第一浸信會的成功範例,強調主日學的價值與功能,每一位主日學老師都是教會的小牧師,而身教又過於言教,云云。二十年過去了,今天台灣教會流行小組教會的模式,鑑於基督徒人口的日漸縮減,教會多以領人歸主的福音事工優先,主日學事工曾停滯一段時期,然而舉凡增長中的教會莫不發覺,教會若要穩定地增長,信徒接受平衡的聖經教導是必要條件,教導事工雖是成果較緩慢的投資,卻不失為一種紮穩打的增長原則。
林院長的教導中,最引人注意的註冊商標莫過於「神同在的神學」,一個工人或教會是否蒙福,端在乎是否享有神的同在。有神同在的事工,自然會蒙受神的供應。因此學院的同工去作推介時,院長特別交代,不得向人募捐,好好講一篇神的道餵養教會,神的供應必然臨到。從現代講求專業分工的角度看,這種教導或許見人見智,而院長的用意無非是要訓練他的學生成為信心仰望、有骨氣的傳道人。「吃得苦,捱得窮,受得氣,作得工」儼然是那十年華神的校訓。
林院長另一個註冊商標的教導是「栽培國度人才」,基督徒不是袖手等著將來上天堂,而是要成為神國度的人才。神創造人的目的原是要人管理世界,彰顯祂的榮耀與王權,然而人墮落以後,辜負了神造人的原旨。在基督裡重生的信徒,如今學習管理神的教會,以便管理將來的世界。國度不但是神創造人的目的,也是基督救贖的終極。在《國度的真理》一書中,林院長區分「得救的信徒」與「得勝的門徒」,前者只能得救,後者才能得獎賞,這是有趣又富爭議性的說法。院長的動機主要是為喚醒那些不冷不熱、只消極等著進天國的信徒。
林院長對姊妹事奉相當開明與鼓勵,而且相當堅持,不惜與一些保守的同工對堂討論。詩篇六十八篇11節「主發命令,傳好信息的婦女成了大群」,成為華神許多女校友的事奉宣言。這種正面的態度直接鼓舞了不少女同學投入牧養與宣教工場,我亦與有榮焉。
1983年我回母校出版社,擔任主編一職,適為睡眠不穩及前面道路不明朗諸多壓力所困擾,臉上冒出許多惱人的痘痘、紅疹,看了一陣皮膚專科,也吃了,各方推薦秘方,仍不見好轉。一股力量催促我去找林院長,老人家並未多詢問我心事,直接為我按手禱告,禱告內容著重我與主的關係。之後不久,皮膚就不藥而癒,至今仍印象深刻。 從學生時代開始,我因好強、頑梗,幾次冒犯院長權威,然而遇到人生重大抉擇或困窘時,院長總是我求助的對象與可靠的諮商長輩,他真是華神的大家長!相信很多校友可以如此見證。
即使在海外進修,仍不時接到林院長的家書,每次都附有親筆的勉勵叮嚀,是筆者珍藏至今的信函。1986年左右,當我正在適應英國新舊指導教授交接之際,愁苦不堪。院長來信囑咐我「不要在主前奮鬥」,這句話我經過多年的咀嚼,才漸漸體會,特別是日後自己教導「以賽亞書」(27:8,31:4)時,才恍然大悟。歷史中,以色列人最大的敵人不是迦南人、亞述人,也不是巴比倫人或埃及人,而是神自己。當以色列人與神相爭、較力時,神就扮演仇敵,向以色列人便變臉,與以色列人爭戰;而當以色列人與神和好時,神就為以色列人爭戰。原來當年院長勸誡我順服神的安排與管教,「你使人坐車軋過我們的頭;我們經過水火,你卻使我們到豐富之地。」(詩66:12)
二十年來,我從學生為成職員同工,乃至回母校任教職,何幸能三番與這位時代巨人學習,從他身上吸取僕人生命與領袖風範。

華神的大家長
蔡麗貞

目次

目錄

獻詞
照片
戴序
陳序
編序
作者簡介

第一部 舊約聖經與新約聖經
1. 摩西蒙召與靈性造就 / 賴建國
2. 平凡中的不凡:從路得記思想靈恩和靈命 / 許宏度
3. 大衛個人退隱時期的靈命表現 / 畢維廉
4. 危險的試探 / 吳獻章
5. 從約翰福音看屬靈的生命 / 陳濟民
6. 保羅的靈命觀:兩個主要的三合一 / 許宏度

第二部 教會歷史與系統神學
7. 潘霍華的靈修學:祈禱與公義行動 / 周學信
8. 福音與律法(一):徒然受苦--屬靈生命成長的要訣 / 蔡麗貞
9. 福音與律法(二):訓蒙的師傅 / 蔡麗貞
10. 瞻仰主的榮光 / 周功和

第三部 實踐神學與教牧神學
11. 從被揀選到被厭棄:掃羅王與傳道人 / 許宏度
12. 拾師十事:信徒靈命造就的藍圖 / 蔡忠梅
13. 如何建造教會弟兄姐妹靈命成長的省思 / 張復民

林道亮牧師大事紀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88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