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林杉評傳(簡體書)
滿額折

林杉評傳(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6 元
定  價:NT$ 336 元
優惠價:87292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這本《林彬評傳》由郭學勤所著,講述的是:林彬先生從戰士到藝術家
,從藝術家再到戰士,最後合二為一的人生歷程。林彬先生在“好人、好藝
術家、好共產黨員”的三者之間徜徉游走,用他獨特的人格魅力、堅定的革
命意志,忠貞的信念,寫就了他完美而悲愴的人生。
這本《林彬評傳》適合電影研究者、愛好者閱讀。

名人/編輯推薦

我國老電影藝術家、原中國電影家協會書記處書記于敏先生曾高度評價林杉,說他是“三好干部”:好人、好藝術家、好共產黨員。“面臨艱險而無畏,歷經坎坷而不撓,一生忠心耿耿,為黨為國,世界風云變幻而理想愈堅定,這是真正共產黨人的品格。眼光向下,胸懷群眾,共憂戚,同歡樂,為師為友,為之謳歌,為之泣血,為之匠心獨運,孜孜不息,生也有涯,創作無限,脈搏雖停而筆跡猶新,這是真正文藝家的品格。胸懷坦蕩,光明磊落,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儉以自奉,厚以施眾,寧樸拙而不炫巧,恒自惕勵而無逸縱,這是真正現代人的品格”。
可以說,于敏先生比較全面地概括和總結了林杉一生為人、為藝術、為官之道和人格品質。這本由郭學勤所著的《林彬評傳》展示的即是在這“好人、好藝術家、好共產黨員”的三者之間徜徉游走,九死一生而不悔的林杉的一生。

在中國電影第一個百年(1905—2005)發展史上,中國有兩個省份出電影
名人最多,一個是廣東,一個是浙江,廣東以潮州的電影名人居多,而浙江
則以寧波為首。僅在《中國電影家大辭典》中所收錄的浙江籍電影家有300
多位,而其中寧波籍電影家就占了120多位。張石川、邵氏兄弟、應云衛、
袁牧之、林杉、桑弧、徐桑楚、干學偉、沈寂、張鑫炎、張子恩、陳逸飛、
張翼、舒適、韓非、白穆、喬奇、王丹鳳、陳思思、王志文、洪金寶、周星
馳、鄭崇蘭、余省三、周詩穆、董克毅、林聖清等,真可謂人才濟濟、群星
燦爛。在這120多位寧波籍電影家中,林杉是杰出的代表之一。其實,不只
在寧波籍電影家中,即使在中國電影史上,林杉也是可圈可點的重量級人物

林杉(1914—1992),原名李文德,寧波市江北區莊橋李家村(原屬寧波
市慈溪縣)人。“林杉”是他的筆名,1932年,林杉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入
獄,囚徒號碼為“8403”,後來他就將“8403”後三位數字的諧音作為化名
“施凌散”,又把“施凌散”改為“施林杉”,最後只取“林杉”作筆名,
久而久之,“林杉”就取代了他的真名李文德。
我國老電影藝術家、原中國電影家協會書記處書記于敏先生曾高度評價
林杉,說他是“三好干部”:好人、好藝術家、好共產黨員。“面臨艱險而
無畏,歷經坎坷而不撓,一生忠心耿耿,為黨為國,世界風云變幻而理想愈
堅定,這是真正共產黨人的品格。眼光向下,胸懷群眾,共憂戚,同歡樂,
為師為友,為之謳歌,為之泣血,為之匠心獨運,孜孜不息,生也有涯,創
作無限,脈搏雖停而筆跡猶新,這是真正文藝家的品格。胸懷坦蕩,光明磊
落,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儉以自奉,厚以施眾,寧樸拙而不炫巧,恒自惕
勵而無逸縱,這是真正現代人的品格”。
可以說,于敏先生比較全面地概括和總結了林杉一生為人、為藝術、為
官之道和人格品質。的確,林杉的一生就是在這“好人、好藝術家、好共產
黨員”的三者之間徜徉游走,九死一生而不悔。他用他獨特的人格魅力、堅
定的革命意志,忠貞的信念,寫就了他完美而悲愴的人生。
與20世紀30年代走出來的大多數藝術家相比,林杉有些與眾不同,別人
一般經歷的都是從藝術家到革命戰士的人生軌跡,而他卻是經歷了從戰士到
藝術家,從藝術家再到戰士,最後合二為一的人生歷程。20世紀30年代初,
在血雨腥風的年代里,他16歲參加革命,17歲加入中國共產黨,18歲就成為
一個每月拿6元錢津貼的職業革命家——中共上海某地下交通站的常駐地下
工作者,不久又成了國民黨監獄的一名“紅色囚徒”。當抗日烽火燃起的時
候,他奔赴山西抗日前線,以文藝為武器,投身于民族解放斗爭,成為一名
革命文藝家。他曾率領著呂梁劇社、晉綏青年干部學校文化工作隊和晉西抗
戰學院文化隊兩個文化隊、大眾劇社、七月劇社二隊等革命文藝團體,浴血
奮戰在烽火呂梁山區,轉戰于晉綏大地,為抗日救亡,奉獻了他最美好的青
春和智慧。在抗日斗爭的前線,他親手把一批又一批“紅小鬼”培養成有文
化、懂藝術、能戰斗的革命文藝戰士,為晉綏邊區培養和扶植了一批又一批
杰出的文藝干部,其中不少後來成為了知名藝術家與文學家,如作家西戎、
胡正,作曲家彥克等。
新中國成立之後,他又“半路出家”,改弦易轍,放棄了自己熱愛的戲
劇事業,投身于新中國人民電影的建設,成為新中國第一代電影劇作家。他
創作的《上甘嶺》、《黨的女兒》、《冬梅》、《兩家人》等優秀影片,曾
影響了幾代中國觀眾。“文化大革命”中,他備受身心摧殘,但他九死一生
而不悔。改革開放新時期,他又以創造性的思維、前衛的思想意識,參與主
持中國影協全面工作,領導《大眾電影》雜志走向了輝煌。從中央電影局劇
本創作所編劇、藝委會秘書長,到長春電影制片廠藝術副廠長,再到中國影
協書記處書記兼《大眾電影》主編,在電影事業的崗位上辛勤工作了40多年
。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他仍在為創作電影劇本《鳳凰涅粲》奮筆耕耘。可
以說,他把自己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黨的文藝事業。他無愧于“好藝術家、
好共產黨員”的稱贊。
人常說“戲如其人”,用來形容林杉是最恰當不過了。他為人真誠友善
,平和謙遜,勤奮正直,光明磊落,胸懷博大。他是一個資深的老革命、成
就卓著的大藝術家,但他卻從不居功恃傲。他一生無所爭,只為黨和人民勤
奮工作,努力奉獻。他關心別人勝過關心自己,為使黨的事業後繼有人,他
關心青年一代的成長,為培養和扶植青年人不遺余力。他更無愧于一個“好
人”稱贊。
1992年2月,林杉因突發心臟病在北京家中逝世。他用自己的革命實踐
譜寫了革命的人生,他對中國共產黨、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堅定信念,以及獻
身真理的革命精神,獻身藝術的創造精神,將永遠激勵後人。
林杉不僅是寧波人的驕傲,更是中國電影的驕傲。

目次

九、告別呂梁劇社
第四章 轉戰晉西北
一、成立青干文化隊
二、領導抗院文化隊
三、出任大眾劇社社長
四、重新入黨
第五章 “七月”花正紅
一、導演《白毛女》
二、參加崞縣土改
第六章 從影進北京
一、“半路出家”的電影編劇
二、“呂梁英雄”初試筆
三、《劉胡蘭》的得與失
四、《豐收》:一部并不成功的獲獎作品
第七章 經典《上甘嶺》
一、出任藝術委員會秘書長
二、“上甘嶺”的震撼
三、超越時代的魅力
四、鮮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第八章 巔峰之作《黨的女兒》
一、為圓導演夢舉家北遷
二、從《黨費》到《黨的女兒》
三、久盛不衰的魅力
第九章 風雨小白樓
一、悠揚小夜曲《復試》
二、與“右派帽子”擦肩而過
三、表現大躍進的《試航》
四、《風從東方來》
五、被“大補大瀉”的《再生記》
六、沒有趕上獻禮的《冬梅》
第十章 副廠長任上
一、電影文學系主任
二、副廠長走馬上任
三、沒有拍成影片的《在三年的日子里》
四、《兩家人》:難能可貴的農村歷史圖景
第十一章 疾風知勁草
一、東北局第一個點名打倒的黑幫
二、“發配”東北小山村
三、癡心不改
四、“他是這樣交黨費的”
五、云開霧散時
第十二章 劫後獲新生
一、重返北京
二、關于《太陽和人》
三、《大眾電影》黃金時代的到來
四、促成“金雞獎”創立
第十三章 死而則後已
一、離而不休
二、活到老學到老
三、紅顏知己伴人生
四、創作《鳳凰涅槃》
附錄
林杉創作《鳳凰涅槃》斷想——日記摘錄
林杉大事記
林杉戲劇年表
林杉電影年表
參考文獻
後記

書摘/試閱

1914年10月30曰(農歷),林杉出生在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莊橋鎮李家村
(原屬寧波市慈溪縣)的一個貧農家庭里,取名李文德。
林杉的祖父是個佃農,靠長年租種地主的土地養活一家老小。這個老實
巴交的農民,自己一輩子吃苦受累他認了,可他卻不甘心自己的兒子和自己
一樣,一輩子都跟泥土打交道。所以,雖然貧窮,祖父還是咬著牙決心供兒
子讀書。于是,他把兒子李錦云送進了私塾。可是,只讀了二三年,他就再
沒有能力供下去了,只好眼睜睜地看著兒子放棄學業,給人家當了放牛娃。
這個放牛娃就是林杉的父親。放牛娃成年後,子承父業,繼續靠種地為生。
待林杉出生時,家里仍然很窮,生活十分拮據,要靠林杉的母親一個銅板一
個銅板地計算著過日子。
姚江、奉化江、甬江三江匯流的寧波,是中國最早開放的貿易口岸之一
。開放帶來的商業文明,使寧波人擁有了一種闖蕩天下的勃勃雄心。“大海
泱泱,忘記爹娘”,這首寧波民謠正唱出了早期寧波人為謀生求發展而外出
“跑碼頭”的艱難歷程。上海則是寧波人的首選。
19世紀末20世紀初,東方大都市上海迅速崛起,并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
逐漸成為東方第一大港,全國的經濟、文化中心。而以農耕為主導的寧波,
地處邊緣的東南海隅,背靠內陸,面向大海,人多地少,資源匱乏,生存環
境比較惡劣。為了基本的生存,也是為了尋求更大的發展,于是,大批的寧
波人開始涌向大上海,他們以上海為集散點,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不同途徑
生存著,打拼著。可以說,寧波幫幾乎沒有幾個不是首先在上海發達起來的

林杉的父親也匯入到這寧波人涌向上海的洪流之中了。他隨著成千上萬
的寧波人走出三江口,離開了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鄉土,來到了大上海。在
一個上海親戚的關照下,這個放牛娃出身的寧波農民竟也學會了幾句英語,
後來還居然考進了當年上海南京路上一個新建的永安公司,當上了公司的一
個小職員,這給李家帶來了希望,全家的生活開始有了轉機。
1917年,林杉與小腳的媽媽、年邁的祖母,離開了他還沒來得及形成一
個完整印象的故鄉李家村,隨父親來到了上海。這一年,他只有3歲。
3歲的孩子,故鄉留給他的記憶自然不多,僅存的也只是一些零散的碎
片,模糊的畫面罷了。“每當我回憶童年,常常在我的腦際閃現一幅朦朧的
畫面:在我家鄉的一條小河邊,母親淘米、洗衣服,二三歲的我,坐在她身
邊管自玩耍。一列火車在不遠處風馳電掣般地馳過,一股股白色的濃煙向母
親和我襲來……這是幻覺,還是記憶?”一直以來,林杉都以為這僅存的故
鄉印象只是自己一個兒時的幻覺。
57年過去後,林杉攜妻子曹汝儀,相約在部隊工作的二弟,一起回到了
闊別半個多世紀、日夜思念的寧波老家李家村。這時一直縈繞在他腦際的那
個兒時模糊的幻覺,一下子清晰起來。他找到了他出生的那間老屋,傾聽著
親切的寧波鄉音,駐足老屋門口,放眼望去的時候,忽然,他發現了記憶中
的那條小河,不由得喜出望外,他似乎又看到了小河邊附近的那條鐵路,當
年那噴著濃煙、風馳電掣般馳過的火車,仿佛就出現在他眼前。“原來長期
在我腦際閃現的那幅畫面,并非幻覺,而是我最早的記憶!”
2004年10月23日,筆者受林杉夫人曹汝儀老師的囑托,前往莊橋鎮李家
村,去尋訪林杉的故居。曹老師告訴我,林杉二弟曾來過一封信,信里指出
林杉出生的老屋在李家祠堂附近,囑咐我找到後拍些照片給她留作紀念。我
來到李家村,正好遇到一位名叫張沛林的村民,老人家已有70多歲了。在他
的熱情帶領下,首先找到了李家祠堂的位置,但是,祠堂早已在“文化大革
命”時拆除了,現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名為“采香齋食品實業公司”的企業
所在地,張沛林老先生說他曾在這個食品公司工作近29年。至于林杉出生的
老屋更是千尋萬覓不見蹤跡,因為李家祠堂周圍已建成一幢幢居民住宅樓,
老房子早拆得干干凈凈了。唯有林杉兒時記憶中的那條小河仍在,潺潺的流
水,悠然自得地流淌著,訴說著古老的故事。而那條鐵路已不復存在了,早
已變成了“寧慈公路”。
張沛林老先生指著前面河邊的一條公路說,當年小河邊是有一條鐵路的
,聽說這是一條中英合建的鐵路,抗日戰爭時期,在日本人侵入寧波之前,
為了阻止日本人的入侵,當地的地方武裝人員將那條鐵路拆毀了。但拆毀了
鐵路,卻沒能擋住日本人,侵略者還是進來了。日本人入侵後,就在這條鐵
路的舊址上修了一條公路。新中國成立後,這里修起了寧慈公路,成為連接
寧波一慈溪的交通要道。
雖然老屋、鐵路和火車都已不復存在了,但能不能再尋訪到一些與林杉
家有關的信息呢?我不甘心就這么空手而歸,于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請
張沛林老先生幫忙帶路、引見,繼續尋訪。張老先生給我介紹了幾位村中年
長的李姓人,可是沒人知道林杉家的情況。其中有一位叫李銀初的老人,已
73歲了,是李家的第四代,他的爺爺曾是李氏宗族宗族長。可是李銀初老人
也不知道林杉父親的名字。據他講,真正的李家村是在李家祠堂的對面、李
家橋下一帶,李家忠字輩當官的都住在那里。他推斷,如果林杉的父親叫李
錦云,是“錦”字輩的,肯定不是李家族人,可能是賜李姓,因為,當年住
在李家祠堂附近的一般都是李氏家族的傭人,賜李姓。這樣說來,倒也有幾
分可信,林杉的祖父就是一個貧苦的佃農。
無論怎樣,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的李家村,已經換了人間。李家村的
人們過著幸福安康的生活。我去的那一天,正好趕上村里請來了戲班子唱戲
,據說要一連唱十天呢。張老先生熱情地邀請我去看戲,因為要趕回城里,
所以就婉言謝絕了。聽著遠處臨時搭起的戲臺上傳來的陣陣鑼鼓聲、唱戲聲
,不禁無限感慨。如果林杉還健在的話,今天再回到他的故鄉看一看,眼前
的新李家村一定會讓他欣喜萬分,他為之浴血奮斗一生的理想,不就是讓他
的父老鄉親能過上這般幸福的生活嗎?P2-4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9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