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故事照亮未來:通往開放社會的100個觀念(簡體書)
滿額折

故事照亮未來:通往開放社會的100個觀念(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9 元
定  價:NT$ 234 元
優惠價:87204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故事照亮未來:通往開放社會的100個觀念》內容簡介:楊照從千頭萬緒的故事和現實中提取出一百個關鍵概念,如協商、和解、法律、制度、身份、記憶、媒體。對于我們理解社會的本來面貌有著提綱挈領的引導作用。今天這個時代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開放時代,充滿各種不同的要求、利益和經驗,如果沒有獨立的人格,沒有努力的方向,或者沒有任何準備,將無法適應我們理想中的那個未來,而書中的這些故事,或許可以成為我們努力或避免的方向。
楊照擅長將繁復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寫作經常旁征博引,在學院經典與新聞掌故之間左右逢源,字里行間洋溢人文精神。并流露出文學情懷。楊照近年來積累了大量評論文字,以公共態度探討公共議題,樹立公共知識分子的形象與榜樣。

作者簡介

楊照,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制作總監、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周報總編輯等職;現為《新新聞》周報總主筆、博理基金會副執行長,并為News98電臺“一點照新聞”、BRAVOFM913電臺“閱讀音樂”節目主持人。長篇小說——《吹薩克斯風的革命者》《大愛》《暗巷迷夜》。中短篇小說集——《星星的末裔》《黯魂》《獨自》《紅顏X往事追憶錄》《背過身的瞬間》。散文集——《軍旅札記》《悲歡球場》《場邊楊照》《迷路的詩》{CafeMonday}《新世紀散文家:楊照精選集》《為了詩》《故事效應》。文學文化評論集——《流離觀點》《文學的原像》、《文學、社會與歷史想象》《夢與灰燼》《那些人那些故事》{TaiwanDreamer}《知識分子的炫麗黃昏》《問題年代》《十年後的臺灣》《我的二十一世紀》《在閱讀的密林中》《理性的人》《霧與畫:戰後臺灣文學史散論》。現代經典細讀系列——《還原演化論:重讀達爾文物種起源》《頹廢、壓抑與升華:解析夢的解析》《永遠的少年:村上春樹與f海邊的卡夫卡》。

名人/編輯推薦

《故事照亮未來:通往開放社會的100個觀念》:楊照是臺灣民主轉型的參與者、見證者、反思者,或許也是最會講故事的評論人。他用100個故事做引子,為我們講述臺灣民主化轉型過程中的種種經驗和彎路,希望人們能在這個光明與黑暗相互交錯的時代,重新拾回對公共事務的責任心和參與感。
通往開放社會的100個觀念
來自臺灣最重要的理性聲音:楊照
他是臺灣民主轉型的見證者、參與者、反思者
跨領域的寫作者與創作人
或許也是最會講故事的評論人
100個故事,100個觀念
理性化作經驗,觀念成為生活,歷史凝成故事
以此期許一個開放的中國,一個開放的未來。
楊照從千頭萬緒的故事和現實中提取出一百個關鍵概念,如協商、和解、法律、制度、身份、記憶、媒體…對于我們理解社會的本來面貌有著提綱挈領的引導作用。今天這個時代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開放時代,充滿各種不同的要求、利益和經驗,如果沒有獨立的人格,沒有努力的方向,或者沒有任何準備,將無法適應我們理想中的那個未來,而書中的這些故事,或許可以成為我們努力或避免的方向。楊照近年來積累了大量評論文字,以公共態度探討公共議題,樹立公共知識分子的形象與榜樣。他擅長將繁復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寫作經常旁征博引,在學院經典與新聞掌故之間左右逢源,字里行間洋溢著人文精神,并流露出文學情懷。
虛無王義不相信任何事情,狂熱分子只選擇相信自己相信的真理,更多的人是沉默的大眾,對一切公共事務失去了感覺。我覺得自己是一個樂觀的悲觀主義者,因為樂觀,才采取悲觀的態度。我不相信命運,更不接受任何萬劫不復的預言。我相信社會可以改變,要找出那壞的、黑的、暗的、沉淪的、墮落的、危險的地方,然後號召大家用力予以改變。拒絕任何以先知自居的預言,建立自己的價值體系與世界觀,與他人理性論辯,形成共識,如此方能厘清方向,做一個現代公民。

在臺灣念大學,後來到美國念研究院,我所受的專科訓練是思想史。選擇思想史,當然是因為對人在想什么,也對人如何表達自己所想的,有高度興趣。多年研讀思想史,看過那么多古往今來的思想內容,進而獲得了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看重觀念,相信觀念的力量。具備什么樣的觀念,我們就變成了什么樣的人。觀念不必然都能化為行動,然而沒有任何行動背後沒有觀念的。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都是觀念。
連帶地也就相信,要了解一個社會,必須了解這個社會抱持什么樣的觀念,相信什么。還有,要改變一個社會,也就得要先改變社會上人們的觀念。
這本書中的篇章,最早是臺灣《新新聞周刊》的專欄,專欄的名稱再簡單不過,就是“觀念”。會想寫這樣一個專欄,因為感受到社會變動得很快,快到讓人家覺得來不及應付,好像總是必須倉促地做出許多決定來。很多人忙到沒有時間去想想自己相信什么,基于什么理由做了自己生活上的決定。換句話說,誰有閑工夫去管什么觀念不觀念的呢?正因為急,所以更需要回頭把觀念弄清楚。這是我不合時宜卻堅持的選擇。社會,尤其是復雜的社會,各種力量盤根錯節、環環相扣,匆忙的決定往往只能看單一面向,無法仔細安排相關的變量──也就是在臺灣大家習慣說的“配套”。眼光集中只看當前要看的,不管“配套”,“配套”跟不上,那是會釀成災禍的。
既然是為了彰顯社會的復雜性,所以才要根本地談“觀念”,那么也就不能抽象、空洞地談,要讓“觀念”回到現實的人的生活、人的經驗里,保留所有不純粹但真實具體的內容,這樣的“觀念”才不會變成另一種架空的答案。
“觀念”不是答案,不能提供簡單、現成的答案。“觀念”毋寧比較接近問題,或說接近一種從問題中趨近答案的尋找過程。我們可以找到其它人曾經有過的經驗,來幫助我們尋找。所以我選擇了用說故事的方式,來談觀念。這里的“故事”兩字有兩層相關但不全然相同的意思。一層指的是有情節的傳奇,一段或長或短的人類特殊經驗。另一層泛指“過去的事”,大大小小曾經發生的事,尤其是一些太小太瑣碎而不會被納入歸類為“歷史”的事。
這兩種意義的“故事”,有共同的特色──把我們從現實生活帶出去,讓我們看到不同時代不同社會別人的經驗。故事擴大我們的視野,更重要的,故事提供我們豐富多樣性,打開我們的眼界。
用故事來呈現“觀念”,我們也許有機會脫開現實的拘牽,反而能將現實看得更清楚。寫著寫著我愈來愈感覺到,原本為了深度思考現實的用心,轉變成了“為未來做準備”。故事所提供的龐大面向,加上觀念所提供的深究思考,可以幫助我們將未來看得更清楚,同時也燭照出從現在通往未來的路徑。
如果我們稍有耐心、多點好奇,故事和“觀念”,真的可以照亮未來。這是我的信念。

目次

梁文道序
張鐵志:楊照、文化評論與公共領域
自序
一、國家為你做了什么
愛國:一定要問“國家為你做了什么”?
選舉:有議題、有信念的選舉
政治家的教育:培養更深更廣的政治智慧
下臺的智慧:重視步下政治舞臺的身段
絕對真理:沒有人能掌握絕對真理
生命權:尊重生命的價值
戰爭:戰爭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和解:珍惜和解的難能可貴
官僚體系:慎選支配官僚機器的人
政治信念:提放沒有原則、沒有信念的人
虛無主義:可悲的虛無主義領袖
強國:愛國土,還是愛國民
政府的責任:政府應該擔負什么樣的責任?
政績:理解風險、對付風險
手段:目的不能使一切手段合理
庸俗:庸俗是一種罪惡
統治:洞視統治的破壞性
透明:讓政治運作公開化
無知之幕:打造公義環境
民主決策:刺激民主決策的“審議日”
民主資格:凝聚社會的信任
協商:不斷的即興與協商
運動:打造真正的社會運動環境
同理心:零距離的同理感受
法的精神:比法條更重要的事
公共議題:以公共態度討論公共議題
公民意識:對政治道理的責任感
基本價值:基本價值的分歧很難并存共處
二、認識你自己
歷史:了解真正的人間文化
懷舊:懷舊與懷舊政治
記憶:記憶是神聖的公民權利
身份:堅持決定自我身份的權利
仇恨:不能對仇恨掉以輕心
民族國家:民族國家沒有那么天經地義
認同:生活現實是認同的核心
風格:找回自己的風格
大學精神:抗拒同質化
社會價值:檢驗保衛我們的意義之網
故事:對異質經驗的興趣
陌生:保持對陌生事物的好奇心
多元:保持異質多元活力
差異:理解別人與我們的不同
歧視:謹防無心的傲慢與歧視
容忍:認知容忍的復雜性
博愛:學習去愛和自己不一樣的人
影響:擺脫陰影的方式
責罵:回歸“平庸”
犬儒主義:罵倒一切不能解決問題
巧合:多用理性,少信魔法魔咒
慈悲:不忍生命的痛苦
先知:尊重常識和理性
逃避:重新面對失敗
因勢利導:培養創意誘因的思考習慣
開放:開放帶來的效果
三、走出大詞的泥沼
懷疑:保持懷疑、思考的態度
名嘴:別太相信名嘴
大片:比簡單更簡單的大片邏輯
媒體:察覺媒體操作
新聞專業:堅持新聞專業責任
獨家新聞:跑出真正的獨家新聞
宣傳用語:避免激烈言辭
記者:挖掘真正的內幕
科學態度:維持求真精神
真實感受:別被民意調查洗腦了
民意調查:看穿民調內藏的玄機
權力:別讓夢想成為權利的借口
偉大:為何對偉大無動于衷
神聖:拒絕不容置疑的神聖目標
競爭:競爭反而讓我們失去競爭力
專家:擺脫權威依賴
科技:科技一直在改變人性
語言:拒絕廉價、虛假的語言
表演:“像”就夠了?
口號:認清口號與政策的差別
政治圖騰:分清楚實體和影子
真實:暴露不知與無知
具體生命:生命沒有標準答案
生活:不斷追求好一點、再好一點
抽離:借著抽離面對真相
四、邁向聰明社會
冒險:徹底的、小心的冒險精神
海洋:如何擁有海洋文化
現實:“非現實”的巨大力量
算計:避免經濟算計的惰性
復雜:復雜反而安全
特權:別把特權當做權利
法律:為人的處境保留空間
制度:秩序不能取代血淚感情
沉默:面對不義,不能保持沉默
逆轉:目標與意外結果的辯證
巨變:自然沒有那么穩定、恒久
政治信仰:信仰與現實的平衡
原則:認真看待原則一致性
公平規則:不可買賣的根本權力
節制:衛護素樸的正義原則
自主:創意團體挑戰世俗意見
禮貌:避免不必要的粗魯
誠信:堅守誠信價值
準確:追求準確的信息
根本:設想必須更深、更遠
文明標準:要求這個社會變聰明
未來:以觀念改變未來

書摘/試閱

一定要問:國家為你做了什么?
一九六一年一月二十日,約翰·肯尼迪(John F. Kennedy)早餐吃了幾條熏肉。那幾條熏肉意義重大,倒不是熏肉本身有多特別多好吃,而是這一天是星期五,羅馬教廷規定天主教徒不準在耶穌基督受難的星期五吃肉,肯尼迪是天主教徒,他在星期五吃肉,卻沒有違背教廷的規定。因為教宗保羅二十三世特準天主教徒在這一天吃肉,理由是:約翰.肯尼迪要在這一天宣誓就任美國總統,他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選上總統的天主教徒。波士頓的樞機主教卡辛負責監誓。他致詞時發現講臺後面冒出細細的一縷輕煙,他以為那是意圖謀殺肯尼迪的炸彈被點燃引信了,當下決定拖長致詞,延遲肯尼迪上臺時間,寧可讓炸彈炸死自己。
還好沒有炸彈爆炸,只是電線走火的小意外,當然卡辛主教也沒有成為替肯尼迪而死的烈士,只是讓在場很多人嫌他不識大體,又臭又長講了一大堆而已。肯尼迪終于上臺了,宣誓、就職,接著發表了他的就職演說。肯尼迪的演說,是歷史上美國總統就職演說中第四短的,一共只有五十二個句子,不到一千四百字。不過沒多久,這篇演說就凌駕許多篇幅比較長的前輩,躍升為最有名的美國總統就職演說。尤其是演說辭里的一句話,不只在美國人人朗朗上口,其影響力還從美國蔓延出來,全世界大部分人口透過各種不同翻譯版本,讀過或聽過這句話。
美國愛國主義的最高潮
“別問國家能為你做什么,問問你自己能為國家做什么。”就是這句話,象征了美國愛國主義的最高潮,記錄了有那么一段時間,短暫的肯尼迪執政時期,美國人心甘情愿團結在國家旗幟下,為自己能身為美國一分子、對美國做出貢獻,感到高興且自豪。
這句話會有那么大的影響力,有其特殊歷史背景條件。仔細看一下肯尼迪演說辭當中其它五十一個句子,他在里面用了三次“自由”、十一次“新”、四次“時代”、三次“革命”、各種不同形式提到“世界”一共十四次。整篇講稿只有一千四百字,也就是平均每一百個字中,就要講一次“世界”。
相對地,一千四百字中,對美國內政幾乎完全沒有著墨,有人仔細算過真正講美國國內情況的,總共只有兩個字。藏在一個宣示將堅決維護「國內及世界人權」的句子里。“國內”(at home)終于出現了,但還是和“世界”一起并列的。
這是一篇從頭到尾講國際局勢的演說,因為那是冷戰的高峰時期,美國人最關心的,是和蘇聯之間的對抗與競爭;美國人最恐懼的,是蘇聯的侵略野心和蘇聯為數龐大的核子彈頭。
在「別問國家」那個句子之前,肯尼迪講的是:“漫長的世界歷史中,只有少數幾個世代被賦予了在最高度危險情況下衛護自由的角色-我樂于接受這個角色。”從這樣的上下文一路讀來,我們明白了,肯尼迪給予美國人的,是一種面對恐懼、克服恐懼的勇氣,將冷戰視為衛護自由的“聖戰”,視為某種天啟天授的責任,而且指出來勇氣的來源-大家團結、無私地以國家為單位來奮斗,就能有勇氣,就能承擔責任、克服困難。
難怪教宗要為了他就職特準天主教徒吃肉。至少在演說辭中顯現的,肯尼迪是個有信仰的人,而且他有很大的本事將信仰傳遞、感染給眾多的人。
這樣一句話,在美國以外的地方,也很受歡迎。連最強調民主自由的美國,都強調國家團結、國家認同的重要性,哪一個國家的領袖不逮住機會拿來對自己的國民大加宣傳,加強大家為國家服務的熱情,同時降低對國家,尤其是對政府的抱怨呢?
對國家的工具性理解
不過,美國人高興、自豪認同國家的時期很短暫,很快就結束了。一九六三年十一月,肯尼迪總統遇刺,大大震撼了美國人;更重要的,美國出兵越南,越戰不只帶來慘重傷亡,而且愈打愈不知其所以然,為了越戰,美國社會被嚴重撕裂了,支持越戰的人和反對越戰的人,無論如何不可能再團結在一個“國家”里了。
吊詭的是,這樣的巨大逆轉變化,沒有讓肯尼迪的就職演說被“拋入歷史的垃圾桶里”,反而更加強了其長期烙刻入美國人記憶的力量。那是一段難得“天真時光”的紀念遺物,美國人,而且是大多數的美國人都還相信國家,相信可以拋開自己的私心奉獻國家,“問問你自己能為國家做些什么”。
看起來不只在美國,而是全世界(或許北韓除外)的人都不可能再重返那樣的“天真時光”了。過去十年內,美國新保守主義得勢,然而新保守主義創造了美國單邊主義的新霸權,他們對外的宣傳中,基督教、上帝、傳統家庭價值、反恐怖主義、文明沖突等觀念的重要性,都高于美國國家主義。更不必提小布什及新保守主義在美國,一直受到自由主義的強烈質疑、反抗,終于導致二○○八年麥凱恩大敗,民主黨提名的奧巴馬贏得大選。
歐洲、日本、拉丁美洲、甚至在中國,今天或許還有可能叫大家“問問你能為國家做什么”,卻不可能要他們“別問國家能為你做什么”了。將近五十年間,國家的意識其實悄悄地,但明確挪移變化了。以國家作為信仰對象,相信人應該犧牲自我利益,屈從于國家需要之下,這種想法愈來愈難以被接受了。
取而代之的,是愈來愈普遍對國家的一種工具性理解。國家提供許多一般人自己無法個別取得的方便、好處,因而我們需要國家;但倒過來,國家也應該以提供這些方便、好處,作為其存在的價值以及與國民發生關系的基礎。
我們當然要問“國家為你做了什么”,因為惟有弄明白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才有辦法下定決心,相應于國家為我所做、所提供的服務,我能為國家做什么,我又愿意為國家做什么。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