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皇家二代辛酸事: 中國歷史: 富二代抑或負二代?
滿額折

皇家二代辛酸事: 中國歷史: 富二代抑或負二代?

定  價:NT$ 280 元
優惠價:90252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8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真的富不過三代?
解從創業到守成之惑,破富不過三代之宿命!
亡秦者,秦也!未早定接班人,乃是秦朝短命之因。
劉禪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劉禪同學告訴我們,
裝傻,其實是為了保全我的子民!
楊堅同志:個人偏好害家誤國!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朱允妏同學,鏟除異己得慢慢來!
大清順治皇帝:沒有美人了,還要江山幹什麼?

富二代人人稱羡,但一不小心就變成負二代;開國皇帝如何培養二代成材成大器,是各個開國皇帝苦惱的問題;而當今,富一代創業,富二代如何守成,如何發揚光大,抑或變成負二代,敗光家產基業,也是當今富一代苦惱的問題;如何破除相同的苦惱,如何從歷史借鑒,且看本書作者如何點評!

書中講述和評點了中國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17位二代皇帝,探求古代王朝從「打天下」到「守天下」轉型中的成敗得失。 書中有許多精彩的歷史故事,通俗易懂,幽默生動,可讀性高。作者還廣徵博引的基礎上對一些歷史定論提出質疑,得出了許多新穎甚至顛覆性的見解。

皇二代的悲喜命運和作者總結的「二代規律」,將為創業者走出傳位難困境,為企業家提供有益的借鑒;當今企業家如何培養富二代,當今富二代如何自我養成,當今普羅大眾如何從富一代富二代的故事得到啓發靈感,將是本書出版最大的目的!

作者簡介

張志君

筆名塞上客。教育電視台研究員、研究室主任,台編審委員會委員,電視談話類節目主持人,知名大學特約研究員,師範大學博士後。著作有《中國歷代帝王私生活百態》、《中國大內秘辛》、《顛覆歷史:中國歷史上的49個謎》等歷史著作。其中,《顛覆歷史》暢銷不衰;《中國大內秘辛》多次進入暢銷書排行榜並多次再版。

 

任何一個王朝的創立都是一次革命,任何一個國家的延續都需要建設,從「革命」到「建設」,需要一個戰略轉型,這個轉型是「驚險的一躍」,借用著名歷史學家唐德剛先生的話說就是突破一個「瓶頸」。
「革命」也好,「建設」也罷,這都是現代人用詞,在中國古人那裡,他們更多使用的是「創業」與「守成」。
或者用中國西漢時期著名的政治家陸賈的話來加以表述,那就是「取天下」與「治天下」。
在有案可稽的歷史中,陸賈是較早注意到「革命」與「建設」之不同的政治家,他那句「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至今讀來仍令人掩卷深思。
在由「革命」向「建設」、「驚險的一躍」的過程中,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可或缺,但第一位的要素仍然是人。
這裡所說的「人」形形色色,但細細想來,無非就是兩大類,一大類是所謂的「革命家」,一大類是所謂的「建設者」。
前者用古代話語體系加以表述就是「創業者」,後者則是所謂的「守成者」。唐太宗李世民曾經給臣子出過一個題目,叫做「創業與守成孰難」,這個問題還真的難住了不少臣子,從某種意義上說,創業難,守成亦不易。而由「創業」向「守成」平穩過度則是難上加難!
其故何在?
苦思冥想之後有以下幾點感悟:
一是「革命者」自身的原因,使得由「創業」向「守成」平穩過度異常困難。
由於天下是自己打下的,所以難免睥睨天下。在這些打天下者看來,曹操曹孟德的那句「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都顯得有些過於謙虛。
在相當一部分打天下者看來,「天下英雄捨我其誰」才是唯一正確的標準答案!
這種心態往往決定了他們特別自戀、自愛、自以為是,以為真理永遠掌握在自己手裡,真知灼見也只能出自自己大腦,對於在「打天下」過程中所積累下的東西,無論是否合乎「治天下」,都一概照單全收、照方全錄。
於是乎,「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現代經濟學中經常提到的概念「路徑相依」就此形成,而且憑藉路徑相依者自身所掌握的各類資源,特別是各類國家機器而日益「自我强化」。
有意思的是,「受命於天,人莫予毒」的心理,不僅使得這些創業者們在治國理政時特別自信,而且對於自己肉體生命的長生不老也超乎常人想像地自信——前些時候,一部電視劇中的主題歌以康熙皇帝的口吻說他「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有許多評論家對此頗不以為然,以為是電視劇主創人員瞎編亂造,這實在有點冤枉了這些手無縛雞之力,只能靠一點稿費度日的文化人。
在筆者看來,「再活五百年」都有些保守,哪個帝王不想長生不老?要不然你把「萬歲」換成「百歲」或「幾十歲」試試,看他們會不會龍顔大怒,把你「即刻推出午門問斬」——假如你有幸生活在古代的話!
正是因為「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乃至長生不老,才會有秦代的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東渡,才會有明朝的嚴嵩父子因善於與神仙溝通(撰寫所謂的「青詞」)而得寵。
正是因為對於自己的肉體生命過於自信或過於自愛,那些創業者們往往都很難在神志清醒的有生之年自動自願地把權力交到可能的「建設者」手裡,哪怕這個建設者是他的親生兒子——遍觀中國歷史,在生前神志清醒的情况下,出於自願將皇帝的權杖交到接班人手裡的帝王們幾乎為零。
至於形形色色的「太上皇」們,初看起來似乎是在神志清醒的有生之年把皇位傳給後代,但細細想來,他們往往都是出於不得已而交班。唐高祖、唐玄宗可謂其中的代表。而那些自願交班的太上皇們則往往是「形交而實不交」,自己雖不「垂簾」,但卻屢屢「干政」,宋高宗、清高宗乃是他們中的典型。
正是因為權力的交接往往是在交權者生命結束之後進行,遂使得接班者往往未經「ㄐ邀接」就先「上朝」,有心要有一番作為者也只能「半工半讀」,在做中學、學中做,無雄心大志者往往只能「蕭規曹隨」,等而下之者則往往只能「醉生夢死」!何談由「革命」向「建設」過度!?何談由「創業」向「守成」轉型!?
二是建設者的原因使得由「創業」向「守成」平穩過度難上加難。
從「建設者」的角度加以考量,可以有「能」與「為」兩個視角:孟子他老人家曾經說過:「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為也;為長者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如能解決好「能」與「為」的問題,「二代現象」就有可能「只是一個傳說」。
但令人遺憾的是,從秦二世到清世祖,「二代現象」一直如影隨形,揮之難去,成為一個「歷史鐵律」。
個中原因首先是個「能」的問題。許多二世之所以是二世,首先是因為他們在能力和水平上確實有問題,換句話說,就是其自身所具備的能力與其所應承擔的職責之間往往存在著巨大的不對稱。
造成他們「不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來自外部的原因,也有來自內部的原因。
老爸希望他學的和他所應當學習和掌握的之間往往存在著一定的不對稱,有時甚至是很不對稱;老爸所應教他的東西如「權謀之術」、「馭下之法」和實際上所教給他的東西之間往往也存在著一定的不對稱,有時甚至是很不對稱。
用現代術語來加以表述,就是老爸為他營造了一個理想化的「虛擬空間」,在這個理想化的「虛擬空間」裡,一切都非常和諧,非常有秩序!而現實生活中的真實物理時空卻處處是「非理性競爭」。
有老爸在的時候,這種「虛擬空間」就像當今流行的「second life」(第二人生)一樣,玩玩遊戲可以,一旦「game over」(遊戲結束),轉到現實中來,失去了老爸的羽翼,這些二世極有可能會顯得缺氧,甚至「腦殘」,最終或庸庸碌碌或抱恨九泉,這可真辛酸。
與「能」相比,「為」也同樣重要。由於江山並非靠一刀一槍搏殺得來,而是輕而易舉地獲得,遂造成了這些二世們的一種普遍心理,既然一切都早由命定,天上可以輕易掉下餡餅,那還有什麼必要費盡氣力有所作為呢?
還有一種情况就是,由於其老爸是人中之傑,「叱咤則風雲興起,鼓動則嵩華倒拔」,與老爸相比,難免使得這些二世們産生强烈的自卑心理,老爸生前便已往往生活在父輩巨大陰影裡,而且老爸與世長辭之後往往也自愧不如,不求進取,覺得再怎麼「為」也「為」不過老爸,既然如此何必再「為」呢!?
於是乎,及時享樂,「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萬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幾見月當頭」就成了座右銘,什麼「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在他們看來實在是可有可無的東西,換句話說,「這個可以沒有」!
當然,「建設者」中也並非個個都是二世祖胡亥,也不乏一些想要有所作為,自身也具備一定的能力與水平者,但這些人往往也並不一定能順利穿越歷史的「瓶頸」,完成「驚險的一躍」,其中原因又何在呢?
在筆者看來,這其中又涉及到了「制度設計」和「文化環境」。縱觀中國歷朝歷代封建王朝,主要有兩項制度設計,一個是所謂的「父死子繼」或「兄終弟及」;另一種是當繼承人繼承皇位年紀尚小時,為其選擇一個「總經理」輔助團隊——假如我們把整個帝國比作一間巨大的公司,把皇帝比作「董事長」的話。
前一種制度設計形成了所謂的「家天下」,其含義是整個江山都是我們家的,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是也;而後者則形成了所謂的「托孤」和「顧命大臣」制度。由於人都是生活在物質世界裡,「唯有人心深似海,近在咫尺不能測」,生前的托孤往往難以抵擋死後花花世界的名與利的誘惑。
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曾經不無感慨地寫道「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寫的雖是「男女之情」,但以之來形容「君臣之誼」也並非不可。
歷史的經驗證明,那些被托孤的顧命大臣,並不一定像在開國皇帝病榻前那樣指天畫地、信誓旦旦地鞠躬盡瘁,有時反倒成了「廢孤」、「害孤」的「要命大臣」。
駱賓王在《為徐敬業討武曌檄》中說「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駡的雖然是被稱為「牝雞司晨」的武則天,實際上以之來形容那些並不忠心耿耿的顧命大臣「總經理」團隊也不為過!
影響「二世」成為短命的「二世祖」的因素當然還包括「文化氛圍」。
縱觀中國歷史,雖然孔子被一代代累積抬高到「大成至聖先師文宣王」的高位,但在很多時候人們卻更崇奉「power is right」(强權即真理),尤其是在兵荒馬亂的亂世,當廢掉一個君王就像換一件衣服一樣不受社會輿論譴責時,二世皇帝成為「短命的胡亥」的機率就顯得異乎尋常的大了。
那麼,怎樣才能避免自己的繼承人不成為短命的二世呢?
這是每個開國皇帝無時無刻不思茲念茲的問題。這個問題,秦始皇想過,但他只想到了結果:使子孫千秋萬代而為君,卻沒告訴繼承者方法,只想尋求長生不老之藥延長自己的生命;漢高祖劉邦想過,但他只是給兒子寫了一封書信,信中說:「吾遭亂世,當秦禁學,自喜,謂讀書無益。洎踐祚以來,時方省書,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他想通過讀書以史為鑑轉型,但並沒有真正去做!
在不才如我看來,不提供方法而僅提供結果,或者想了而不去做,那說好聽點是有理想,說得難聽一點則是白日做夢痴心妄想!
也許有讀者問,秦始皇不行,漢高祖不靈,你有什麼「藥方」沒有?
我?本人雖然姓「張」,但並非「悟本」大師,既不能「蒜你狠」,也不會「『豆』你玩」,但還是想提供一點思路與讀者諸君分享:
在我看來,要解決「二代問題」,不妨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著手。
所謂「時間維度」就是要「打提前量」。
我的另外一個本姓前輩、名作家張愛玲女士曾經說過「出名要趁早」,在不才如我看來,培養接班人也要趁早。
據說李鴻章當年曾以學生的身分向老師曾國藩討教怎樣才能做大事,曾國藩不假思索地說了一句話,叫做「做大事以找替手為先」,其實還有另外一個「為先」曾國藩沒有說出來,那就是「找替手應以早發現早培養為先」。應當通過相應的制度設計,讓自己滿意的接班人早點進入「實際操作」階段,最好能夠「扶上馬,送一程」。
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其實很難,難就難在最高權力的誘惑,難就難在相關的信任成本過高,溝通成本過大!
所謂「空間維度」,就是要拓寬「總經理」團隊的遴選渠道,「顧命團隊」應五湖四海,而且要錯落有致。
事實證明,在一個小圈子裡遴選出來的人往往不一定有利於國家的治理,不一定對二代皇帝百分之百的忠誠,而拓展遴選範圍不僅可以解決顧命者的「才」的問題,也可以通過相應的制度設計解決其「德」的問題。
當然,如果能跳出「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局限更大範圍地選擇接班人,如果能夠將「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可能會更好。
前者用現代話加以表述就是「打破家天下」,後者用現代話加以表述就是「君主立憲」或「實行現代企業制度」——可惜的是,歷史是不容許「彩排」的,我們可以通過「假如」超越歷史,但真實的歷史是不能超越的。
「人事有代謝,往事成古今,江山留勝蹟,我輩復登臨!」
真實的歷史不能彩排,真實的當下和理想的未來卻可以設計。
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李世民說「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衷心希望這本「卑之無甚高論」的小書能夠給讀者諸君一些啓發。


張志君
二○一○年九月

目次

二代現象之一 逆取天下,將爾虞我詐進行到底 001
——史上最有名的二世祖秦二世胡亥
二代現象之二 非常態生活,非常態作為 19
——漢惠帝劉盈
二代現象之三 近乎完美的二世祖 41
——東漢明帝劉莊
二代現象之四 賭住了江山,賭住了性命 63
——蜀漢後主劉禪
二代現象之五 「亂作為」與「不作為」綜合作用下的「被皇帝」 83
——西晉惠帝司馬衷
二代現象之六 這個「二代」不尋常 101
——東晉明帝司馬紹
二代現象之七 沒有制度創新,那就不可能登上皇位 121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
二代現象之八 玩掉了江山玩掉了性命的皇帝 149
——南朝劉宋少帝劉義符
二代現象之九 史上最愛作秀的二世祖 171
——雙面君王隋煬帝楊廣
二代現象之十 一生都活在「糾結」中的游牧民族二世祖 189
——遼太宗耶律德光
二代現象之十一 「兒皇帝」的兒子皇帝 213
——後晉二代皇帝晉出帝石重貴
二代現象之十二 有過「海外掛職」經歷的二代 229
——五代十國南平文獻王高從誨
二代現象之十三 逆取逆守,不孝不友,六親不認,死因不明 249
——五代十國楚國二代君主衡陽王馬希聲
二代現象之十四 被一代「總經理」猶猶豫豫任命的二代「董事長」 271
——五代十國後蜀後主孟昶
二代現象之十五 來自民間的二世君,父子兩人都是太上皇 295
——南宋孝宗趙慎
二代現象之十六 誤國仁君,是誰搬走了我的乳酪? 321
——失蹤的二世祖明建文帝朱允炆
二代現象之十七 唯一一個出家的二代皇帝 339
——清朝二代皇帝清世祖福臨

後記 365
主要參考書目 339

書摘/試閱

《引子》
歷史往往是這樣:一個個人魅力太強、太完美的君主,給他的後代帶來的壓力,往往是常人難以想像,也難以承受的。
這種壓力,不僅僅是精神上的,也是實實在在的政治和社會壓力。
這樣的君主在離世之後,如果沒有十分周密的安排,往往會給政治體制留下一個巨大的空洞,形成權力的斷層。而幾乎所有的二世君主,都難免要面對一個這樣的困境。
劉禪,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
他的一生,就是被父親劉備和能臣諸葛亮的陰影所籠罩的一生!
他的一生,就是「巧將聞雷來掩飾,隨機應變信如神」的一生!
他的一生,也是被誤解、被刻意「妖魔化」的一生!
「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身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
下面我們就來講講衆多「二世祖」中間頗為典型,身世非常曲折,然而也最為人們所誤解的一個:蜀漢後主——劉禪。

隻身飄零,飽經磨難,阿斗原本是英才——這個「董事長」歷經坎坷

「扶不起的阿斗」這話連大字不識一個的鄉間老農都知道,就因這一句話阿斗在歷史上的知名度極高,老少婦孺皆知。自此話誕生並成為鄉間俚語後,凡是懦弱無能,即便是有人幫襯也做不了大事的人都被冠以「阿斗」的稱號,甚至到了後來「阿斗」逐漸演變成了「弱智」的代名詞。
阿斗的不佳名聲主要是來自《三國演義》,《三國演義》中羅貫中為了突出諸葛亮形象,有意貶低了小名阿斗的後主劉禪。
不過,在正史《三國志》中卻對歷史上的劉禪做了另外一番評價。陳壽借其臣子之口說他「通明智達」,在自己國力無法抵抗強魏時以百姓為重,以社稷為輕,採取上策投降。劉禪被接到洛陽後,司馬昭認定他是個沒心沒肝的傻子,對他放鬆了戒心。
劉禪真的是傻子嗎?在蜀漢為君時還是個通明智達的賢主,何以在亡國後卻變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說起劉禪,這個人的經歷頗為有趣。他雖然當皇帝在位的時間不短(四十多年),但值得一提的政績卻沒有見諸史書——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而劉禪稱帝以前的經歷卻值得一敍。
就我們目前所能見到的史料,劉禪登基稱帝以前有很長一段時間基本上是個空白。
專為劉禪立過一「傳」的陳壽,在《三國志》中介紹這位後主皇帝登基前經歷也只是避實就虛地寫道:「後主諱禪,字公嗣,先主子也。建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立為王太子」,對建安二十四年(西元二一九年)以前的劉禪所作所為語焉不詳。其他一些史書,包括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在內,也都語焉不詳。
正由於主要史料語焉不詳,一些野史便乘虛而入,附會出許多故事。
赤壁大戰之前幾個月的當陽長阪坡,因缺乏穩固的根基,加上兵微將寡,劉備因而倉皇出逃,「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在曹操「百萬大軍」中,劉禪與其生母甘夫人像怒海中的一葉小舟,差一點遭受滅頂之靈,幸虧劉備手下的大將趙雲趙子龍,幾進幾出,於「百萬軍中」將其救出,方才保全了這個無辜孩童的性命……。
這是明代人羅貫中筆下一段與劉禪有關的故事。
這段故事在《三國志‧趙雲傳》中不過區區幾十字——「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坂)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的故事,經過羅貫中等人的藝術加工之後,膾炙人口,廣為人知。許多人正是從這裡入手,了解劉禪劉阿斗的,並因之得出他「痴人有痴福」的結論。
而另外一段出自南北朝裴松之註引的《三國志》,中有關劉禪早年含辛茹苦的記載,卻鮮為人知,這是不太公平的。
早年時的劉禪,據史料上說,是吃過許多苦頭的。
那還是在小沛大敗之時,劉備受曹操、呂布的夾攻,倉皇棄家出逃。時年「數歲」的劉禪「竄匿,隨人西入漢中,為人所賣」。
到了建安十六年(西元二一一年),關中大亂。扶風人劉括逃亂進入漢中,因係富豪,雖然是避亂,仍須有奴僕服侍。有人向劉括推薦,說有一個小童(即劉禪),可堪驅使,劉括遂將劉禪買去充做書童。
一次閒談時,劉括覺得劉禪言談不俗,「知為良家子,遂養為己子」——把劉禪收為義子,還給他娶了個媳婦,並生下一子。
西元二一四年,劉備從劉璋手中奪得益州,派其部下簡將軍入漢中尋找阿斗。從劉括那裡知曉這個消息後,劉禪隻身前往驛舍,拜見簡將軍。二人見面,寒暄過後,劉禪侃侃而談,一一回答了簡將軍提出的種種問題,到最後,曾做過劉備內侍的簡將軍終於認定,面前這個出落得一表人才的青年,就是當年趙雲抱在懷內的阿斗。時任漢中都督的張魯,為了巴結劉備,於是「洗沐送(禪)詣益州,備乃立為太子」。
這是出自裴松之註引《三國志》中引自《魏略》的一段史實。
從這段鮮為人知的史實中我們可以看出,早年的劉禪是有一番含辛茹苦的辛酸的。這段難忘、與衆不同的經歷,可能對於劉禪後來的性格影響深刻。
在劉禪看來,從小到大,他已經經歷過無數次大災大難——經歷過「從王子到貧兒」這個在戲臺上才存在的大起大落;給別人做過書童和義子的經歷也使劉禪學會了察言觀色和隱忍。劉禪知道有所不為才能夠有所為,而了解這一點對於全面理解劉禪登基後的所作所為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

第一任「董事長」與第一任「總經理」的一場豪賭

在中國歷朝歷代二代皇帝中,由於種種原因,蜀漢後主劉禪一直被視為是弱智或低能兒的象徵,這實在是千古奇冤。劉禪及其父親劉備可以說都是中國歷史上最工於心計的賭博高手。劉備靠他的智慧與豪賭膽略使其親手創建的蜀漢帝國在夾縫中生存了四十多年,而劉禪則靠其智慧與豪賭膽略使自己屢屢在外部條件非常不利的情况下,能夠安全地度過餘生,這兩點千古以來幾乎沒有人能夠發現,實在是有些不可思議!劉備死後,年僅十七歲的劉禪繼位,開始與諸葛亮這個「相父」共事,也開始了委曲求全的統治生涯。
話還得從西元二二三年四月,那個特殊的日子說起……
《皇家二代辛酸事-中國歷史:富二代抑或負二代》P.64~P.69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5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