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滿額折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

定  價:NT$ 280 元
優惠價:90252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劉裕是兩晉南北朝時期三個最卓越的軍事統帥之一(另兩個是後燕建立者慕容垂和北魏太武帝拓跋燾)。雖為官宦之後,但因家道中落,幼時家貧,但劉裕少有大志想做一番大事業。東晉孝武帝時,投身行伍,展開了輝煌的戎馬生涯。

他消滅南燕、西蜀、後秦等割據王國,創造載入史冊的豐功偉業,此舉徹底改變了南方政權面對北方少數民族一直處於被動的局面。劉裕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裡,對內平息戰亂,先後擊敗了孫恩、盧循的海上起義,消滅了桓玄、劉毅等軍事集團;對外致力於北伐,取巴蜀、伐南燕、滅後秦,從一名普通的軍人成長為名垂青史的軍事統帥,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

劉裕的軍事生涯中,指揮了無數次作戰,最大的特點是以少勝多,而且作戰中常身先士卒,所以能夠贏得廣大將士的尊敬。劉裕的北伐,也是中國戰爭史上最成功的北伐之一,就成就上而言,僅次於朱元璋北伐,所以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用「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詩句來形容劉裕北伐時的氣勢。

元熙二年(420年),劉裕迫司馬德文禪讓,即皇帝位,國號宋,改元永初。東晉滅亡,中國開始進入南北朝時期。

劉裕在位僅三年便於西元422年在建康去逝,終年60歲,葬於初寧陵(今江蘇省南京紫金山)。

作者簡介

姜狼豺盡

男,生於七十年代後期,長大後曾經在國有企業工作過一段時間,後來從事一線體力勞動,做過推銷員,現在為自由職業者。酷愛歷史文學,有一定的歷史知識積累和駕馭文字的能力,最喜歡的一本書是《三國演義》,尤其鍾愛亂世的歷史,如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這次創作《金戈鐵馬──劉宋帝國興亡錄》,希望以自己獨特的筆觸,帶領讀者在輕鬆的笑聲中去觸摸那一段段充滿血腥和殘忍的歷史。
 

書摘/試閱

引子:劉宋王朝的前世今生/ 004
—/ 011第一章 匹夫崛起 劉裕的草根發跡史/ 第二章 如日中天—從賭徒到頭號權臣045第三章 改朝換代—新舊交替正是時候/ 085
—/ 125
第四章 一波三折 奪宮風雲多變幻/ 第五章 元嘉之治—劉義隆的能耐不過爾爾153第六章 兄弟鬩牆—劉義隆和他的弟弟們/ 187第七章 斜陽草樹—宋魏大戰和劉義隆的人生結局/ 209第八章 喋血江東—孝武帝劉駿的﹁大明盛世﹂/ 251第九章 末路狂歡—叔侄兩代皆昏君/ 283第十章 世事輪迴—從終點又回到起點/ 333
後 記/ 371

引子:劉宋王朝的前世今生
晉泰始三年(西元二六七年)正月,晉武帝司馬炎下詔立皇長子司馬衷為皇太子,司馬衷登基後稱晉惠帝,也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白癡皇帝」。這位先生有兩個著名的笑話流傳至今,一是他繼位後遊華林園,聽到池裡蛤蟆叫,便問左右:「這些蛤蟆在說些什麼,它們說的公事,還是私事?」左右知道皇帝白癡,掩口而笑道:「這個嘛,在公家的地裡叫是為公事,在私人的地裡叫是為私事。」另一個笑話則是在天下大亂、萬民饑餓之時,手下人報告說:「某地某地餓死多少人。」司馬衷聽後大為驚異,說:「何不食肉糜?」旁邊的人聽後,全都口吐白沫,暈過去了。
古代的皇權傳承制度極為嚴格,「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司馬衷是晉武帝司馬炎的皇后楊氏所生,又是長子,「既嫡且長」,按理是該他做皇太子。但司馬衷這副德行,無論如何都不具備日後馭臨天下的能力,由此惹得朝議紛紛。司馬炎一代雄主,何以在繼承人的問題栽了一個大跟斗?
《晉書 •惠帝紀》曾直言:「武帝不知其子也!」事實並非如此。在是否立司馬衷為儲嗣的問題上,司馬炎是非常猶豫的,「世祖(司馬炎)疑惠帝不可承繼大業」,他曾經說過:「統承大業,懼未能光祖宗之遺德,至於建嗣樹嫡,非所務也。」說到底,司馬炎還是對這個傻兒子不放心。司馬炎也曾徵求過皇后楊豔的意見,但被迎頭澆了一盆冷水:「自古立嫡,以長不以賢,怎麼能說換就換?」楊豔是有名的醋罎子,她當然不能讓皇位旁落其他嬪妃生的兒子,最後在她的軟磨硬泡之下,司馬炎最終違心地立了司馬衷做皇太子。

最可氣的倒不是立了個白癡兒子當太子。皇帝傻一點並不要緊,如果有個賢內助在簾子後面搖搖扇子,晉朝的歷史也不至於鬧得一塌糊塗。司馬炎給兒子娶妻時有兩個選擇:一個是菑陽公衛瓘(幹掉鄧艾的那位爺)的女兒,另一個是魯公賈充的女兒(也就是後來著名的賈南風)。司馬炎知道賈南風「妒且醜黑」,因此本有意於衛家女兒。但他沒想到的是,事情居然又壞在他的老婆楊豔身上。賈家為了上位,出錢塞飽了楊豔,楊豔不知道中了什麼邪,利令智昏,強迫胸無定見的司馬炎娶了賈南風做兒媳。這一年,賈南風十五歲,司馬衷十三歲。
處理完家事後,司馬炎開始醉心於統一大業,自曹丕禪漢以來,魏蜀吳各據一方,稱王稱霸,合縱連橫,上演了一齣齣悲壯的歷史大戲。到了司馬炎這一代,三國歷史已經進入尾聲,早在司馬炎稱帝前兩年,他的父親司馬昭就平定了蜀漢,司馬家的統一大勢不可逆轉。與此同時,吳國由著名的暴君孫皓繼位,他即位以來,昏亂狂悖,殺人無數,世人皆曰「吳必亡於晉」。晉朝用了十五年功夫,最終使得殺人狂孫皓「青蓋入洛」,完成統一大業。
司馬炎本想就此坐享萬世太平,司馬一姓,宰治天下。可惜他「怠於政術,耽於遊宴,寵愛后黨,親貴當權」。他最大的醜聞就是平吳後將吳女萬餘人納入洛陽宮中,供他一人享樂,馭羊行幸,一女得幸萬女泣怨。朝中貴戚要麼比闊鬥富,要麼悠遊竹林,談玄說鬼,徒然有一副好皮囊,卻不懂經世務實。朝中雖有清醒明事的人,但終究敵不過這幫無才無德的老爺,也只能望天興歎,得過且過。
在晉朝衰亡的問題上,司馬炎至少要負三方面的責任:一是誤立司馬衷為太子。二是懲所謂「魏削宗室而權臣篡」之弊,效法漢高祖劉邦白馬刑盟:「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大封宗室,廣樹兵威,以為這樣就可以讓司馬家的天下萬世永固。哪知司馬炎一死,諸王全不顧血脈相關,自相攻殺,直至鬧得不可收拾,白白便宜了早就蠢蠢欲動的「五胡」們。第三就是未能重視漢朝中葉以來諸游牧民族大量內遷的問題。魏晉之際,胡人內遷的勢頭益發明顯,這引起許多中原士人的警覺,建議將胡人請回他們的故土,防止萬一事發肘腋,釀成大禍,著名的《徙戎論》就是這種歷史條件下的特殊產物。司馬炎覺得這只是書生意氣,何如他胸懷寬大,不同意回遷胡人。

從現在的眼光來看,江統等人是在「破壞民族團結」,是極端的民族主義立場,是不可取的。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他們不可能有現代人的民族意識,從漢人立場上來看問題,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五胡之所以能「亂華」,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八王之亂造成的晉朝統治權威的崩潰,客觀上給五胡製造了「亂華」的機會。把五胡「亂華」單純歸罪於晉朝,並不公平,正如宋人何去非所論:「昔者五胡之禍晉室,其起非一朝之故也。探其基而積之,乃在於數百歲之淹緩。」
司馬炎自以為天命有所歸,大晉朝將千秋萬代長存下去,哪知統一僅僅十年後,司馬炎剛一嚥氣,他辛苦經營近三十年的帝國基業便在刀光劍影、血雨腥風中轟然崩塌,只留下一個帝國悽惶的背影,供後人長哭憑弔。
司馬衷做皇帝,自「八王之亂」始,由「八王之亂」而終,隨著四十八歲的呆皇帝司馬衷吃下那塊摻毒的大餅呼痛而亡,「八王之亂」始落下大幕,首尾十六年。「八王」是謂「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長沙王司馬乂、東海王司馬越」,但真正引發「八王之亂」的卻是晉武帝司馬炎的「賢德」兒媳賈南風,這位歷史上容貌最醜的皇后是八王之亂前期的總導演。

「八王之亂」給中原的社會生產力造成了空前嚴重的破壞,人口大量減少,各種社會矛盾在經歷了晉武帝時代的短暫緩和之後,以最極端的方式徹底爆發。周邊民族見中原大亂,皆舉旗幟、橫刀戈,狂呼而進,或取晉趙,或取巴蜀,稱王稱帝。
司馬衷死後,皇弟司馬熾苟存七年,也只是東奔西走,累累若喪家之狗,最終淪為胡人囚虜。可憐堂堂中原大皇帝,與大金昏德公趙佶父子「伏地膝行、青衣行酒」之辱並為國恥。司馬熾的被俘,標誌著晉朝中央政權在中原統治的徹底崩潰(雖然後來的司馬鄴勉強困守關中數年)。晉朝王公貴戚,為避兵禍,紛紛南下,史稱「衣冠南渡」。其中有晉朝五位王爺,諺曰:「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該龍就是中興晉朝的琅琊王司馬睿。
關於司馬睿的身世,有個著名的故事叫「牛繼馬後」,說的是司馬睿實際上是琅琊王府小吏(有一說是小史)牛金所生。和晉朝歷史有關的有兩個牛金,大牛金是個冤大頭,因為有將帥才,加之民間傳言有「馬後有牛」之說,被老奸巨猾的司馬懿給惦記上了,尋了一副藥給牛金送了終。司馬懿以為牛金已死,子孫無憂,哪知事情偏偏壞在了另外一個小牛金身上(晉人也稱小牛金為「牛欽」)。司馬懿的孫子司馬靚受封琅琊王,也許是司馬靚的枕席功夫太差,琅琊王妃夏侯氏耐不住寂寞,不知用了什麼勾魂大法,泡上了府中小吏牛金,一朝魚水歡洽,十月瓜熟蒂落,生下了司馬睿。後世有人戲謔地稱司馬睿為牛睿,比如明朝狂怪李贄就直稱東晉為「南朝晉牛氏」。
五胡擾攘之際,中原大亂,司馬宗室或死或逃,悽惶若匹夫,只有這個司馬睿坐守江南,自為一家,漸成氣候。及西晉淪覆,司馬睿站上前臺,繼承晉朝正統已成必然。晉太興元年(西元三一八年)三月,司馬睿正式稱帝建元,定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史稱東晉。東晉承西晉崩亂之後,諸事草創,不成體統,甚至連國璽都沒有。由此,北人戲稱東晉皇帝為「白板天子」,直到幾十年後國璽才回歸漢家。

東晉初創之日,疆土北不過淮,西不及蜀,勉強守住荊、揚二州,為天下藩翼,再加上北方石趙與劉趙的中原拉鋸戰日甚慘烈,沒有餘力南下,東晉於江漢搖盪之際,守住了司馬家最後的一份家業。司馬睿之所以能順利在江東開創局面,除了天時地利之外,更重要的是人和,南下的北方士族和南方的本土士族均擁護司馬睿,其中以南下的琅琊王氏擁晉之功最大,最著名的就是王導,史稱「晉中興之功,導實居其首」。
琅琊王氏素稱天下第一世族,名第高貴,非等閒士族可比。王氏肇興於魏晉之際,但真正使琅琊王氏脫穎而出的則是司馬睿東渡之時,王氏最輝煌的時代便在東晉和南朝前期。王導總馭朝政,王敦雄踞荊江,一文一武,牢牢控制住了東晉的統治權,當時天下有言:「王與馬,共天下」,司馬睿充其量只是個「精神領袖」。
士族終東晉一朝,始終處在權力的最頂峰,東晉十一個皇帝,幾乎全都是「精神領袖」,晉明帝司馬紹雖然「潛謀獨斷」,有武帝之質,但無奈壽命短促,二十七歲便撒手人寰,留下孤兒寡母。幾大世族圍繞著最高權力,進行慘烈的廝殺,這幫爺「內戰內行,外戰外行」。
兩晉交替之際,大英雄祖逖率部曲千人,濟江中流,流涕擊楫,志在還復山河。但南渡的「衣冠」們卻早就把故土父老拋到了九霄雲外,因為他們在江南已經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天堂,所以沒必要回去。可憐祖士稚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痛呼而亡。祖逖之後,東晉所謂北伐,無論是褚裒、殷浩還是桓溫,要麼所用非人,要麼才不濟事,眼見得北方淪為胡人的跑馬場,卻無可奈何,只好回來抱成團地死掐,狗咬狗,一嘴毛。

自西晉滅亡,司馬氏政權的統治被局限在江東,中國北方一夜之間,成了胡人們的天堂。今日你稱王,明日我稱帝,亂糟糟弄得一塌糊塗,是謂「五胡十六國」。「五胡」指「匈奴、羯、氐、羌、鮮卑」,「十六國」是泛指,北魏名臣崔鴻在《十六國春秋》中取「前趙、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後秦、南燕、夏、前涼、成漢、後涼、西秦、南涼、西涼、北涼、北燕」為十六國,為便於記憶,蔡東藩先生歸十六國名錄為「二趙也,三秦也,四燕五涼也,成夏也。」
如果從西元三 ○四年李雄率先稱王開始計算,到西元四三九年北魏太武帝拓拔燾滅北涼為止,十六國共存在一百三十五年,北方一直處在動亂之中。「五胡十六國」可為兩個階段,以前秦統一北方為分界線,五胡後期的形勢要比前期更加混亂。前秦的苻堅一世英明,卻偏偏在攻晉的問題上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最終釀成亡國慘劇,大好北方,最終成了鮮卑拓拔氏的家業,空留千古遺恨,讓人嗟歎。
北方在苻堅敗後,重新恢復了五胡前期的局面,而且基本上對號入座:後秦代前秦,後燕代前燕,後涼代前涼。大家趁著苻堅倒了台,一窩蜂地亂起來,大打出手,勝者為王,敗者為賊。從東晉的角度來看,淝水一戰,擊退強敵,這本是東晉史上收復舊地的最佳機會,所謂「千古一至之機也」。可惜東晉取勝之後,不思進取,又陷入內鬥之中,白白浪費了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何去非歎道:「苻堅淝水百萬之敗 ……晉人有能乘燕、秦相弊之餘,因淝水克敵之勢,選師擇將而命二軍:一軍北收鄴城以舉燕代,一軍西趨咸陽而定關隴。據舊都之固,復七廟之墜,鎮撫士

民,以殄餘黨,則武帝之業一朝可復,而大恥刷矣。晉人撫機而不知發,乃方出師漕粟以慰其既來,而尺土不獲,而師以喪敗。」
機會就這樣溜掉了,但東晉一代把持政權的多是世家大族,他們並未因此而懊惱,或許他們本就不想恢復舊業。自衣冠南渡,至此已歷三代,他們已經在江東建立了自己的家業。東晉第二、三代門閥生於江東,長於江東,他們對故土的渴望遠遠不及南渡的那一代,只要能守住他們現在的家業,已經功莫大焉,何必再自尋苦惱,自然不願冒險北進。
對東晉士族們來說,國事莫如家事,或者更準確地說,家事即國事。所以,指望這些貴族老爺們收復失地,無異緣木求魚。這與八百年後的南宋偏安江東,苟延殘喘之局面,何其相似!
面對江北大好河山,並不是所有人都無動於衷。至少有一個人不是這樣,他就是劉裕。

姓名:劉裕,字德輿,幼名寄奴,彭城綏輿里(今江蘇省銅山縣)人生於:西元363年4月16日卒於:西元422年6月26日廟號:高祖 諡號:武皇帝政權:南北朝,南朝宋的的開國君主,史稱劉宋在位期間:西元420 ─ 422年年號:永初

一 劉裕原是大賭徒
西元前二 ○二年十二月,出身「流氓無賴」的漢王劉邦終於在垓下戰勝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項羽。由此,這位吃飯賴帳、危急時刻將兒女踢下車的劉爺,從此一統天下,開創了震撼千古的大漢帝國。
由於漢朝巨大的影響,後世凡有劉姓建國者,國號都懶得起,直接「繼承」了漢朝的正統。不管能不能和劉邦攀上親戚,都誠惶誠恐地認祖歸宗。比較典型的如五胡的「漢趙」劉淵是匈奴人,照認劉邦做老祖宗,在五代時還有劉知遠的「後漢」。
只有一個人例外,雖然他並不是劉邦的嫡親子孫,但和劉邦確實能扯得上血緣關係。這個人是劉邦的同母弟、楚元王劉交的二十一世孫,他稱帝建國時,國號並不是漢,而是宋,史稱南朝宋或劉宋。他就是開創鼎峙江東局面的南朝第一帝,宋武帝劉裕。
南宋一代詞宗辛棄疾曾寫道:「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又說「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這裡面說的,就是這位仁兄。
劉裕,表字德輿,祖籍江蘇徐州。關於劉裕的出生日期,《宋書》自相矛盾,武帝紀說劉裕生於晉哀帝司馬丕興寧元年三月壬寅日,而后妃傳又說劉裕生於同年的四月二日,估計沈約自己都沒搞明白。
劉裕雖然祖籍徐州,但他的出生地卻在京口(今江蘇鎮江)。西晉滅亡後,大量北方人為避戰亂,遷居江南,其中包括劉裕的曾祖父劉混。在魏晉南北朝時代,人物紀傳上所載的籍貫與其實際出生地往往並不一致,是謂郡望,比如帝王中的彭城劉氏、蘭陵蕭氏,士族中的琅琊王氏、陳郡謝氏、聞喜裴氏、京兆韋氏等等。

劉裕的生母趙安宗,十八歲嫁給丹徒郡功曹劉翹,郡功曹類似於現在的地市級人事局長,在當時級別很低,多由寒族人士擔任,所得俸祿只能勉強維持一家生計。三年後,趙安宗在生劉裕時因難產而亡,撇下了嗷嗷待哺的幼子,撒手西去。關於劉裕那些天花亂墜的「祥瑞」,最有名的就是劉裕入山伐薪時曾射一數丈大蛇,後遇數小兒著青衣搗藥,劉裕問他們搗藥做什麼,小兒們說我們家大王被劉寄奴給射傷了,所以在這裡製藥。劉裕不解:「汝王即為神,何不殺劉寄奴?」眾小兒齊道:「劉寄奴王者不死!」劉裕大喜,殺散小兒,執其藥而歸。《本草綱目 •草部》記載的專治跌打損傷的草藥「劉寄奴」,典故便緣於此。
趙安宗死後,劉裕曾一度被劉翹送給了趙安宗的娘家撫養,劉裕的小名本是「奇奴」,因劉裕生時有所謂「甘露降於墓樹」之奇。寄養在趙家後,便改名為「寄奴」,這也是劉寄奴一名的來歷。
隨後,劉翹又娶了蘭陵蕭文壽為妻,生下次子劉道憐、三子劉道規。南朝時蘭陵是齊、梁蕭氏龍興之地,所以蕭文壽和蕭道成、蕭衍還是有些親戚關係的。不久,劉翹得病故去,拋下了孤兒寡母四人,艱難度日。劉翹生前沒為妻兒們打出一片天地,死後也因為家貧,沒有能力給他風光下葬,簡單入土了事。「武帝微時,貧約過甚,孝皇(劉翹)之殂,葬禮多闕。」
家中的頂樑柱突然塌了,孤兒寡母不知道他們將如何面對這個殘酷的人生。劉裕作為家中長子,自然有責任挑起生活的重擔。劉裕也許是受到了老前輩劉備的啟發,無師自通地操起了編草鞋的手藝,每日裡編好鞋子,擔到市上去賣。做這個買賣的都是窮人,也賺不了多少錢。
劉裕出身貧寒,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長大,有時難免會染上一些惡習,不知跟誰學會了賭博,幻想一夜暴富。可惜劉裕手藝不精,沒玩幾把,就欠了大戶刁逵三萬錢,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一萬塊錢。劉裕賣草鞋能賺幾文錢?這筆巨額賭債哪裡還得起!於是,刁逵就把劉裕捉了去,綁在樹上,讓家奴用鞭抽打。劉裕自認倒楣,閉眼受鞭,是死是活,聽天由命。
算劉裕好運氣,正巧刁逵的朋友王謐來訪,正見劉裕受難。王謐見劉裕身長七尺,面目不俗,有英雄之氣,忙喝令住手,並問何故打人。刁逵怒氣未消,把緣由告訴了王謐,王謐笑道:「三萬錢,何足以一命相抵。」王謐是東晉名相王導的孫子,家世富貴,三萬錢最多夠他吃幾頓飯的,王謐便替劉裕還了債。王謐凝視劉裕許久,方歎道:「卿雖未顯貴,久必為一代英雄,望自保重!」
出身貧寒的人多有一種特性,就是恩怨分明,無論是善待他的還是虐待他的,他都會刻骨銘心地記上一輩子。劉裕也不例外。等到劉裕發跡之後,不計較王謐投靠桓玄之罪,重待王謐,讓其善終。王謐諸子入宋後也受劉宋皇族厚待,算是為劉裕報了恩。至於同樣做桓玄狗腿子的刁逵則沒有王謐的好運氣,後來被劉裕誅夷滿門,刁家的產業全被劉裕送了人情,散發給窮苦百姓。
對於劉裕的恩怨分明,後來梁元帝長子蕭方等卻把劉裕臭罵了一通:「夫蛟龍潛伏,魚蝦褻之。是以漢高赦雍齒,魏武免梁鵠,安可以布衣之嫌而成萬乘之隙也!今王謐為公,刁逵亡族,酬恩報怨,何其狹哉!」
客觀來說,蕭方等的觀點並非沒有道理,但也要因人而異。所謂寬容大度,從大了說是美德,從小了說便是縱容無法,苻堅倒是對姚萇、慕容垂寬厚,待若國士,可結果如何?何況劉裕出身貧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52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