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中華文明的根柢(簡體書)
77折
中華文明的根柢(簡體書)
中華文明的根柢(簡體書)
中華文明的根柢(簡體書)
中華文明的根柢(簡體書)
中華文明的根柢(簡體書)
中華文明的根柢(簡體書)
中華文明的根柢(簡體書)
中華文明的根柢(簡體書)
中華文明的根柢(簡體書)
中華文明的根柢(簡體書)
中華文明的根柢(簡體書)
中華文明的根柢(簡體書)
中華文明的根柢(簡體書)

中華文明的根柢(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5 元
定  價:NT$ 210 元
優惠價:7716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 中華民族的復興是歷史的偶然,還是歷史的必然?中國究竟基于什么樣 的文明根柢,經由怎樣艱難的探索和艱苦的奮斗歷程,方才走到今天?中國 憑借著這一文明根柢,將迎來一個什么樣的明天? 著名歷史學家姜義華教授,深刻總結了中華文明的三大根柢與四大核心 價值。這本《中華文明的根柢(民族復興的核心價值)》由姜義華著,作者用 事實告訴我們,中國、中華民族、中華文明,作為世界上屈指可數而且一直 綿延不斷的巨型國家、巨型民族、巨型文明,從來就有著自己獨特的堅守, 有著自己難以摧毀的根柢,因此總能一次次在極其嚴重的威脅和極為劇烈的 沖突中重新崛起。近百年來中華民族的復興,正是立足中華文明的根柢,充 分依靠支撐著這一文明的核心價值,在完全改變了的現實環境中,積極吸收 世界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各種優秀成果,對自身進行有效的變革而一步步 實現的。 《中華文明的根柢(民族復興的核心價值)》適合普通大眾閱讀。

; 認真思索一下:我們文明的根柢和核心價值是什么? 中國正在崛起,中華民族正在實現偉大復興,這已是一個不爭的事 實。面對中華民族的復興,贊許者有之,詆毀者有之,支持者有之,反對 者亦有之。所謂中國經驗、中國道路、中國模式,已成為海內外熱議的 話題,有的肯定日其有,有的否定日其無,數以百計的各種解讀令人眼 花繚亂。 至于中國未來,悲觀者預言中國危機四伏,不出三年必定崩潰,樂 觀者相信中國經濟體不出十年即會超過美國,2l世紀完全可能成為中 國世紀。直面中國堆積如山的大大小小各色各樣問題,人們提出了互 相矛盾的無數建議:從懷念一律公有、計劃經濟、吃大鍋飯、所有人都只 能憑票證得到有限供應的“平等”,到力主全盤私有化、不受限制的自 由競爭,以及人人在市場交易契約關系中的平等;從倡導新權威主義, 到倡導與之截然對立的新自由主義;從確保人們成為“經濟人”、實現 利益最大化,到努力保障每個人都能自由而全面地發展;從法律至上、 憲政至上的“公平”與“正義”,到理想至上、道德至上的“正義”與“公 平”;如此等等,這些主張彼此完全抵牾,但每一主張都振振有詞,似乎 都真理在握。我們所生活的名副其實是一個思想特別多元、主義特別 活躍的時代。 然而,正因為如此,就特別需要嚴肅而認真地研究:中華民族復興 是歷史的偶然,還是歷史的必然?中國究竟基于什么樣的文明根柢,經 由怎樣艱難的探索和艱苦的奮斗歷程,方才走到今天?中國憑借著這 一文明根柢,將迎來一個什么樣的明天? 中華民族復興,和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緊密相連。而所謂中國化,所謂中國特色,說到底,其實就是堅定不移 地立足中國實際,立足當今世界的實際,充分利用歷史給我們提供的各 種資源和全部主客觀條件,走中國自己的發展之路,走中華民族自己的 發展之路,走中華文明自己的發展之路。 近代以來,中國、中華民族、中華文明所面臨的是來自西方資本主 義的空前嚴峻的挑戰。這一嚴峻的外部挑戰又常常和內部日益激化的 矛盾沖突互相交織在一起,中國、中華民族、中華文明,到了幾千年來所 從未遭遇過的最危險的關頭。中國的社會精英,中國的草根大眾,挺身 而出,為維護國家主權,為捍衛民族獨立,為復興自己偉大的文明,前赴 後繼,不屈不撓,進行了殊死的戰斗。民族復興正是人們已經持續了一 個半世紀以上共同奮斗的必然結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鑒外來各種新思想、新文化,可以更好地 了解自己,可以極大地豐富自己,可以幫助自己避免重犯別人所曾犯過 的各種錯誤,使自己在發展過程中少走一些彎路。可是,近代以來,兩 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抗擊八國聯軍戰爭的失敗, 一次次喪權辱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中國突然面對三千年未有之巨變, 完全缺乏心理準備的不少中國人曾一度陷入迷茫,對自己的文明不再 那么充滿自信,總覺得自己萬事不如人。人們懷疑先前所做的一切,不 斷地批判先前所做的一切,試圖全方位地找出先前各種差錯,好全面改 弦更張。重點在找錯,只想著前人究竟做錯了什么,便沒有精力去思考 幾千年來,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這個民族,我們這個文明,究竟做對了什 么。然而,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從林則徐、洪秀全、曾國藩、張之洞, 到康有為、嚴復、梁啟超、楊度、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章太炎、蔡元培 、 張謇,再到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瞿秋白,再到毛澤東、周恩來、 劉 少奇,直到鄧小平和中共新一代領導人,還有無數教育救國論者、科學 救國論者、實業救國論者、宗教救國論者,以及投身各種救國建國事業 的蕓蕓眾生,在奮斗中很快就開始覺悟,找錯,是必須的,但只是找錯, 又是不行的。這些人幾乎都曾非常熱心地誠心地或師法過西方,或師 法過蘇俄,力圖從他們那里尋得富國強兵的妙法良方。經過艱苦卓絕 的奮斗,以及成功與失敗互相交錯的反復實踐,他們中的大多數,終于 愈來愈清醒地意識到,別國成功的經驗,無論如何也代替不了自己的獨 立思考,代替不了自己的獨立探索。對于中國、中華民族、中華文明這 樣一個巨型國家、巨型民族、巨型文明說來,尤其如此。 人們愈來愈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只能走中國自己的路,中華民族只 能走中華民族自己的路,中華文明只能走中華文明自己的路。借鑒和 吸取所有外來的成功的經驗,歸根結底,都必須使之能和中國的根柢、 中華民族的根柢、中華文明的根柢相容、相融,而不是相悖、相害。實現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半世紀以來人們在 不斷試錯之後做出的歷史性抉擇。中國的迅速崛起,中華民族的偉大 復興,中華文明的現代轉型,是在思想上和實踐中有效地克服了脫離或 偏離中國實際、中華民族實際、中華文明實際的各種思想和做法之後, 一步一個足印,終于堅定不移、心無旁騖、踏踏實實地走中國自己的路 的結果。 怎樣才是真正走中國自己的路呢?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 識形態》一書中曾非常明確地指出:“歷史不外是各個世代的依次交 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遺留下來的材料、資金和生產力;由于這個 緣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變了的環境下繼續從事所繼承的活動,另 一方面又通過完全改變了的活動來變更舊的環境。”“歷史的每一階段 都遇到一定的物質結果,一定的生產力總和,人對自然以及個人之間歷 史地形成的關系,都遇到前一代傳給後一代的大量生產力、資金和環 境,盡管一方面這些生產力、資金和環境為新的一代所改變,但另一方 面,它們也預先規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條件,使它得到一定的發展和 具有特殊的性質。由此可見,這種觀點表明: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 創造人。”走自己的路,其實就是非常積極而自覺地“利用以前各代遺 留下來的材料、資金和生產力”,以“在完全改變了的環境下繼續從事 所繼承的活動”,再“通過完全改變了的活動來變更舊的環境”,但這種 變更終究是有限的,因為先前各世代所遺留下來的“一定的物質結果, 一定的生產力總和,人對自然以及個人之間歷史地形成的關系”,已 “預先規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條件,使它得到一定的發展和具有特 殊的性質”。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并非一蹴即就,在這 一進程中,也曾不止一次地犯過照搬別國經驗的錯誤,并為此付出過沉 重的代價,人們終于逐漸明白了,無論如何努力,終究避不開中國、中華 民族、中華文明幾千年歷史演進中所積累起來的“一定的物質結果,一 定的生產力總和,人對自然以及個人之間歷史地形成的關系”的制約, 客觀條件如此,主觀條件也不例外,因為哪怕是全新的一代,他們身上 也無法做到絕不保留先前歷史所遺傳下來的基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今日之所以能夠較之前輩取得更為顯著的成 功,其實,就是在前輩不斷努力探索努力實踐的基礎上,在這一個根本 點上,有了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認識,決策與行動都更為自覺,更能 持續。 今天,中國之所以崛起,中華民族之所以復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 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和全體中國志士仁人都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立足 于中華文明的根柢,努力“在完全改變了的環境下繼續從事所繼承的 活動,另一方面又通過完全改變了的活動來變更舊的環境”。呈現于讀 者面前的本項研究,簡要回顧了中華文明先前各世代依以存在和發展 的主要根柢,在近代以來中國社會大變動中逐步為人們所認知、所認 同、所繼承、所變更的歷史過程。這一歷史過程清楚表明,想斷然脫離 這些根柢、拋棄這些根柢,必然要在實踐中嚴重受挫;反之,積極依靠這 些根柢,充分利用這些根柢,在繼承的基礎上,在完全改變了的現實環 境中對它們進行有效的變革,推動它們適應歷史的變遷而自覺轉型,就 能夠取得成功。 這一認識,說實在話,連我自己也非常吃驚。因為它同自己往昔所 崇信的同傳統要徹底決裂這一基本觀點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然 而,只要認真梳理一下相關的主要歷史事實,就不能不承認,這是一個 不容否定的歷史真理。 即以中國傳統的政治大一統而論,近代以來,人們在揭露和抨擊封 建君主專制制度黑暗統治時,就經常漠視傳統的政治大一統的歷史合 理性,在西方民族國際理論與實際的影響下,一些人曾試圖將中國傳統 多民族統一國家改變為單一民族國家,將中國傳統單一制國家改組為 聯邦制國家,將傳統集權制改組為分權制,將傳統郡縣制改組為地方自 治制,將大一統精英治國改組為多黨或兩黨競選治國,可是,一接觸中 國政治實際,所有這些構想一一都碰了壁,因為這些方案一旦付諸實 施,非但沒有將中國引向大治,反而一再將中國引向大亂,引發極為激 烈的社會政治沖突。中國由大亂重新走向大治,是依靠了傳統的政治 大一統國家在新形勢下的變革和重建。 再以中國傳統的家國共同體而論,在中華傳統文明中,它不僅是一 種社會結構,而且是一種經濟結構。近代以來,人們在揭露和抨擊以家 長制為核心的封建家族宗法制度的黑暗與殘酷時,連帶否定了這一社 會結構、經濟結構巨大的社會凝聚力、平衡力和再生力,以及它在穩定 和重建大一統國家中的基礎性作用。在西方個人本位主義、國家本位 主義及社會本位主義影響下,一些人致力于從經濟制度上、政治制度 上、社會結構上、思想意識形態上打破家庭關系,打破家族關系,打破鄉 里關系,打破傳統的個人、家庭、鄉里、國家、天下密不可分的同構關系, 而代之以純粹的契約關系、商品交易關系以及階級關系、階層關系、黨 派關系,同樣,在實踐中,人們也不得不為此付出代價。 中國傳統的家國共同體有其黑暗與殘酷的一面,但更有其有效化 解社會沖突、凝聚全體社會成員為一體的積極功能。事實恰恰證明,中 國傳統家國共同體固然需要根本性的變革,但它合理的內核則不容否 定,在現代社會動員、社會管理、社會自治、社會穩定中,它具有不可替 代的積極作用,在現代國家建設、現代政黨建設、現代經濟建設、現代文 化建設中,它也同樣是一支不可忽視的軟實力。 以天下國家為己任、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文明幾千年一直 生生不息的強大精神支柱。近代以來,當中華民族面臨前所未有的嚴 峻挑戰時,這種民族精神被堅守,被弘揚,并獲得極大提升。這是中國 克服種種磨難,得以振興的強大精神動力。 以中國傳統的“民惟邦本”與選賢任能的國家治理路徑而論,自周 秦以來,如何處理好“民惟邦本,本固邦寧”與精英治國的關系,中華文 明已積累了極為豐富的經驗,形成了相當成熟的制度,在大多數時間 中,這一國家治理路徑是有效的。當然,這一治國路徑也有許多弊端。 近代以來,這一治國路徑為西方文明所堅持的天賦人權論、社會契約 論、代議制民主、議員和國家領導人通過一人一票直接選舉產生的選舉 制等等所全面否定。然而,有識者很快就發現,自然所造就的人或自然 人,原就不可能完全平等,平等只能是社會的行為,是社會發展的產物, 無論是人們起點的平等,還是過程的平等,或是結果的平等,都根源于 -社會,因此,人權從來不是天賦的,而只能是後天的,是社會發展所賦予 的。至于人與人的關系,社會成員與國家的關系,除去利益關系外,還 有情感的關系,知識傳授、交流與互動的關系,價值取向相同或相異的 關系,等等,將這一切都歸結為社會契約關系,實際上就是將這一切關 系都簡約化為產品交易關系。這一理論取代不了中國所固有的“民惟 邦本”多層面的內涵。至于代議制民主、議員和國家領導人通過一人 一票直接選舉產生,一旦付諸實踐,面對中國幅員如此廣大、人口如此 眾多、族類如此復雜,各地區發展如此不平衡的實際,經由這些方式產 生的治國者未必就是社會精英,清末新政以來代議制和總統選舉所導 致嚴重的政治混亂,以及所演出的各種政治鬧劇,使人們不得不認真思 考:在現時代的中國,究竟該如何做,方才能夠實實在在真正做到“民 惟邦本”?方才能夠保證專職負責治國的精英們不脫離草根民眾?中 華民族復興,很大程度上,正是在這一方面,努力尋求適合中國國情的 自己的路徑。 “民惟邦本”與“選賢任能”的政治倫理,“以義制利”和“以道制 欲”的經濟倫理,以“中”為體以“和”為用的社會倫理,以及中國“德性 普施”、“天下文明”的世界倫理,使中華文明得以長存并多次領先于世 界其他文明。近代以來,中華文明的這三大倫理原則,受到近代西方文 明所力主的“經濟人”或“自利人”觀念、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功利主 義、“物競天擇,優勝劣汰”的線型進化觀以及弱肉強食的國際霸權主 義這四大觀念的全面挑戰。二者的根本區別,就在于中華文明一貫以 為,我者與他者相較,他者為先,他者為重,以為先有他者,方有我者,先 有父母,方有我的出生,先有社會,方有我的成長。“民惟邦本”與“選 賢任能”,“以義制利”和“以道制欲”,以“中”為天下之大本,以“和 ” 為天下之達道,特別崇高德性普施,謀求“天下文明”,都體現了這一基 本原則。近代西方四大根本觀念則不同,它們實際上都是以我者為先, 我者為重,他者為次,他者為輕。西方四大觀念的輸入,給中國人先前 一直被壓抑著的自利主義、縱欲主義及競爭意識提供了合理與合法的 根據,為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革注入了強大的活力,但同時也引發了 一系列新的社會沖突,并空前激化了中國先前所固有的各種矛盾。 在中國崛起和民族復興的全過程中,中華文明傳統的四大倫理原 則和近代西方四大根本觀念一直進行著激烈的搏擊。事實表明,後者 缺位,中國在實現工業化、市場化、城市化、世界化中會缺乏足夠的動 力,而前者缺位,不將後者的作用約束在可控的范圍之內,那就完全可 能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因空前激烈的社會沖突而毀于一旦。 世界各種文明盛衰存亡的歷史表明,每一種文明,每一個民族、國 家,都無可避免地會充滿各種矛盾各種沖突。國家也好,民族也好,文 明也好,都是在內外各種矛盾的互相沖突和互相融合中演進的。一些 國家、民族、文明,因為缺乏必要的矛盾沖突而過于安逸,滋長了因循、 保守的惰性,而一步步趨于衰退、沒落;反之,也有一些國家、民族、文 明,因為沒有處理好各種矛盾從而使它們逐步走向互相認同、互相融 合,陷入一種無休止的沖突,最終也不免走向崩潰和滅亡。中國、中華 民族、中華文明,同樣經常處于內外各種矛盾的相互沖突與相互融合 中,也曾多次因過于安逸而一度衰敗甚至危亡,但中國、中華民族、中華 文明,作為世界上屈指可數而且一直綿延不斷的巨型國家、巨型民族、 巨型文明,從來就有著自己獨特的堅守,有著自己難以摧毀的根柢,因 此總能一次次在極其嚴重的威脅和極為劇烈的沖突中重新崛起。 160多年來中國所走過的道路清楚表明,中國今日之所以崛起,中 華民族之所以復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 以取得巨大成功,絕非偶然,它有著極為深厚極穩固的文明根柢作自己 堅實的基礎。同時,它又具有天下為公、有容乃大的世界視野,勇于吸 收世界其他各種文明的精華來滋養自己、充實自己,并致力于構建和維 護一種協和萬邦、天下文明的新的世界秩序。很明顯,只要繼續非常自 覺地認知、認同、繼承中華文明的主要根柢,非常自覺地“在完全改變 了的環境下繼續從事所繼承的活動”,再“通過完全改變了的活動來變 更舊的環境”,民族復興今後便必定能夠持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建 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今後便必定能夠繼續保持其強大的生命力。

目次

序 認真思索一下:我們文明的根柢和核心價值是什么? 第一章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柢:歷久彌新的中華文明 一、民族復興是不爭的事實 二、民族復興是內生與外鑠積極互動的成果 三、中華文明是一個自成體系的文明 四、中華文明歷久而彌新 第二章 根柢之一:百年來大一統國家的成功再造 一、放棄建立漢族單一民族國家,堅持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傳統 二、放棄建立聯邦制國家構想,堅持建立單一制國家 三、修正分權制設計,強化和改善中央集權制 四、地方自治與中央集權的爭衡 五、從醉心兩黨制到一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 六、民族復興與王朝體系的完全終結 第三章 根柢之二:家國共同體的傳承與轉型 一、中國傳統家國共同體的基本結構 二、復合型所有制奠定家國共同體經濟基礎 三、傳統家國共同體中個人存在的價值與功能 四、近代個人本位主義對傳統家國共同體的挑戰 五、社會大同主義打破傳統家國共同體的嘗試 六、家國共同體在中華民族復興中重建與轉型 第四章 根柢之三:以天下國家為己任的民族精神堅守與弘揚 一、中華以天下國家為己任民族精神的歷史傳統 二、民族精神與辛亥革命時期救國救民各種方案的探求 三、民族精神與中華民族、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創立 四、當代民族復興中民族精神的堅守與光大 第五章 中華政治倫理的核心價值: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一、“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治國的核心價值和制度沿革 二、近代西方民主主義對中國傳統國家治理的挑戰 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當代演繹: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第六章 中華經濟倫理的核心價值:以義制利、以道制欲 一、“以義制利、以道制欲”的傳統經濟倫理 二、“經濟人”與功利主義沖擊下的中國回應 三、“以義制利”現代版: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 第七章 中華社會倫理的核心價值:中為大本,和為達道 一、“中”為大本、“和”為達道的意義 二、近代線型進化學說的輸入及其實踐 三、民族復興:叢林法則與“中和”法則的再次博弈 第八章 中華文明世界倫理的核心價值:德施普也,天下文明

書摘/試閱

; 二、民族復興是內生與外鑠積極互動的成果 中華民族的復興,是外鑠催化內生,內生同化外鑠,內生與外鑠積 極互動的產物。 中華民族的復興,是在西方列強大規模入侵,給中國造成嚴重威脅 與空前危機的刺激下開始起步的。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中華民族復 興屬于所謂“外鑠”型。但中華民族復興的真正開始,是由“外鑠”引發 的“內生”。 先是西方國家的機器生產、科學技術,西方國家所主導的世界市 場,然後是西方各國的經濟與政治制度,刺激了最先與西方國家打交道 的中國官僚和士人,以及商人、買辦,他們想過將英國模式、沙皇俄國模 式、普魯士模式、日本模式移植到中國,也想過將法國模式、美國模式移 植到中國,希望走西方這些國家走過并取得成功的資本主義道路。 然而,這些移植雖然或多或少取得了一些成效,卻又引發了中國極 為激烈的新的社會沖突,引發了中國社會下層民眾特別是廣大農民的 激烈反彈。這是因為“西化”道路本質上就是剝奪農民和廣大殖民地 人民,而當時的中國自身就處于列強共同奴役之下,資本原始積累和資 本集聚積累的負擔全部落在本國農民身上,廣大農民迅速破產,卻又無 法在現代工業、現代城市、現代市場中找尋到新的出路,分享現代文明 的成果。因此,西方勃興的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民粹主義等種種激 烈批判資本主義的思潮,在20世紀初的中國贏得了強烈的共鳴。 在十月革命刺激下,不少志士仁人轉而學習蘇聯,希望走蘇式社會 主義道路。走這一條道路,確實取得過成效。但“蘇化”道路,就迅速 實現工業化而言,本質上其實也是依靠剝奪農民,通過剝奪農民和其他 勞動者對于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的支配權,以及他們對生產、產品流 通、產品分配的自主權,乃至若干人身自由權利,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 和後續的高積累,實現對勞動力流動的全面控制,將土地紅利、資源紅 利、資本紅利、人口紅利都控制在國家手中。這條道路使廣大農民和其 他勞動者付出了沉重代價,因遭遇到億萬農民和其他勞動者各種形式 的抗拒而最終難以持續。 孫中山有著極為宏大的世界眼光,一直如饑似渴地謀求從西方各 國尋找到有益于中國振興的成功經驗,但他自始至終立足于中國的實 際需求,堅守中國自身的主體性。他是提出“以世界之資本主義成就 中國之社會主義”的第一人,同時,很早就已提出“平均地權”、“耕者有 其田”,要求將中國振興和滿足中國最廣大的農民利益緊密結合起來。 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實踐中,具有同樣宏大的世界眼光和開 放心態,同時,根據中國農民是小農經濟的農民這一最基本的國情,將 工作重心放在發動廣大農民進行以平分土地為核心的土地革命,努力 讓他們直接享有中國崛起的成果,從而贏得了廣大農民對這一革命的 熱情擁護和積極支持。同時,中國共產黨人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還特 別注重聯合所有立志為振興中華而奮斗的社會力量,這是新民主主義 革命取得輝煌勝利的根本保證。 新中國建立後,一度師法蘇聯,走過了一段曲折的路。在改革開放 中,中國非常自覺地努力吸收世界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各種優秀成 果來充實自己,以中國自身為主體,建立了與世界空前廣泛而密切的聯 系。在這一過程中,由于廣大農民重新獲得了對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 的自主支配權,農田和農村基礎設施提高到了一個全新的水平,農村資 本市場、技術市場、人才市場、信息市場、產品市場得到了相當程度的發 育,傳統農業經濟開始全方位地向現代農業經濟轉變。農民有了前所 未有的機會學習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掌握現代經營管理能力,培育現代 精神、現代理念、現代素質。中華民族復興的獨創性與時代性,在廣大 農民和全體勞動者成為中國崛起的最大得益者,成為中華民族復興最 強大的內在動力這一點上,得到了最集中的表現。同時,在改革開放 中,廣大知識分子及其他所有社會成員的聰明才智都獲得充分發揮的 空前機遇,他們在中華民族復興中發揮了先鋒和骨干的作用。 中華民族復興發端于外鑠,而之所以能夠成就于內生,成就于內生 同化外鑠,內生與外鑠形成積極互動,其深刻的根源,就是中華民族復 興有著歷久彌新的中華文明為其基礎。P4-6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7 16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